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铮还没说话,吕相却奇道。

    “房相的《猛虎下山图》,也被这小子偷走了?”

    “吕相咋说‘也’?你家也被这个小贼光顾过?”房相不信地问道。

    “可不是?上次这厮对门房说找我闲聊,还带了半车吃的喝的礼物,我说他咋那么孝顺呢?哪知道,他却趁我出门送洛阳公主之际,把我竹林七贤的全套墨宝给偷走了。把老夫给气的要死,当时我就追了出去。哪知道刚出门,却被小李公公给叫到了御书房,皇上找我有事相商。唉!自那以后,这小子就更不承认了,我到现在也没要回来。”

    吕相提到此事,现在还是气的要死。

    他怀疑,这事儿,必是洛阳公主和王铮串通好的,要不然咋会那么巧?
………………………………

282章 但愿海波平

    他竹林七贤的全套墨宝,是他在十多年前,磕干了积蓄,又卖了一百多亩地和两个院子,花了十多万贯才买到手的。

    他平时视若珍宝从不视之与人。

    哪想到,那天洛阳公主突然来访,说是想看一眼墨宝临摹一番。他作为长辈,当然不好意思说没有,就拿了出来,让公主观看临摹了片刻。

    可等他送走了洛阳公主,听门房说王铮来过。就觉得大事不妙,急忙就回了书房,可墨宝已经不翼而飞,王铮也没了踪影。

    王铮在他和洛阳谈话时就已经来了,却没进屋,而是去了茅房。

    等他送了公主回来,来无影去无踪的王铮,就在他出门送公主的当口,却把他的宝贝偷了去,他不生气才怪。

    “啊呀这混账小子,竟然偷了咱俩的宝贝。不行,就连咱俩投资开矿的银钱,也得他出了才算完。哎哎!你别想跑。”

    王铮被揭穿,他没有愧疚,却想趁着两个老头子说话,转身就一走了之。

    哪知道,房相虽然年纪大了,此时的他,伸手居然非常的敏捷,他蹭地起身,一把就抓住了王铮的衣袖。

    “想跑?没门儿,要么还我的宝贝,要么替老夫出银钱投资开矿。”

    “还有我的竹林七贤的墨宝,是老夫十五年前,花了十八万两银子买来的,连本带息,你给我出三十万两银子就行了。”

    “我哪偷你的《猛虎下山图》了?你别想诬赖好人。”

    王铮挣脱不开,其实也不是挣脱不开,他主要是怕,把房相这把老骨头摔坏了。

    “你还是好人?谁信呐?哼哼!你说,申将军家挂着的《猛虎下山图》,是哪来的?”

    房相揪着王铮的衣袖死不撒手,这边吕相也抓住了他的胳膊。两个老头几乎全是须发皆白,却都是像个孩子似的愤怒神色。

    柴公公在一边哈哈直笑,房相和吕相一向老成持重,估计他俩到现在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是第一次和别人,这么的拉拉扯扯。

    不过,柴公公看见此情此景,却还很欣慰。也许,这也算是大郑的朝臣之间,关系极为和谐的一种现象吧!

    “申四家里挂的图,我哪知道是谁的?你找他去,拉着我做啥?”

    “申将军说了,那幅《猛虎下山图》,就是你送给他的,・・・”

    “你别胡说,明明是申四讹我的,・・・”王铮刚说了一半,突然醒悟,娘的,露馅了,这么说,等于是承认了。

    “看,看,承认了吧?图就是你偷走的,你说咋办?”

    王铮没辙了:“好了,承认就承认,松手,这么拉拉扯扯的,像什么样子?你俩都那么大的年纪了,却还合起伙来欺负一个年轻的老实人,也不怕别人笑话?”

    “就你这个混球,也算是老实人?我俩的资金你出不出?”

    “你俩的我没有,皇上的我出行了吧?”

    其实,这才是房相的主要目的,不过,他还想为他自家再争取一下。

    “我和吕相的你也得出,要不然,老夫就在满朝文武里宣扬你。”

    “你还是宰相,咋也耍无赖?”

    “你这个大将军上柱国能偷盗,老夫为何就不能无赖一次?”

    王铮无语了,房相都不要脸皮了,他还真是没辙。

    “好好,等我凑凑银钱,看能买多少股份,分给你和吕相点儿行了吧?”

    “一言为定?”

    “看情况再说。”王铮想逃出去就不认账。

    “哼!反正有白酒作坊在,老夫可不怕你赖账,大不了老夫下令,封了白酒作坊就是。”

    这次,王铮是真的无语了。

    白酒作坊可是翠姑的命根…子,封了作坊岂不是要了翠姑的命?

    王铮当然不舍得让他的女人难受,他只得想办法糊弄住两个老头子再说。

    “放手放手,我不跑行了吧?咱们坐下说话。”

    俩老头儿宁死不撒手。

    “好吧!如果我想个办法,即便没有大量的金银,也不用难以携带的铜钱,就能把制约咱们大郑经济发展的顽疾解决了。你俩的资金我就不出了咋样?”

    “啥办法?”房相一听就睁大了双眼。

    吕相也开始呼吸不匀。

    大郑的金银太缺了,铜也不多,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铜钱,即便是太沉重难以携带,也还不足使用。

    大郑的经济要想快速发展,要想使盛世在两人的任期内尽快到来,就必须先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这个最大的瓶颈。

    而王铮所说的,正是他们俩,想破了脑袋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你俩先答应我,我说的办法要是可行,你们的那俩破玩意儿,我就不用还了,也不能让我给你们出资金投资开矿?”

    “你先说说看。”

    房相这个老狐狸,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我说的法子绝对管用,你们只要同意我去做,你们甚至都不用管,我让综合司就能办成。不用你们出银钱,你们假如能投资点,每年还有不少分成。对大郑,对皇上,对所有人有百利而无一害。最主要的,是解决了金银太少和铜钱太重,不方便携带交易的问题。咱大郑就能快速发展,你俩的任期内,就也有可能开创出盛世,就能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柴公公暗笑,看:这个混小子又开始忽悠两位宰相了,他只要提出,能让两位宰相名垂青史万古流芳,那就肯定会被批准。

    果然,王铮刚一说完,房相已经紧张地抱住了王铮的胳膊,吕相也是呼吸急促满面通红。

    ‘名垂青史万古流芳’这八个字,作为文官,比他们的性命都重要。

    自古以来,文官怕死的多,可为了这八个字,文官就不再怕死。只要能让他们‘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他们就算是被诛三族,也会毫不畏惧慷慨赴死。

    “你说,你快说,如果你的办法管用,宝贝不要了,开矿的资金我们也自己凑。快说。”

    房相焦急催促道。

    “像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王将军别敝帚自珍,快说快说。”吕相也急忙道。

    “那还不放开我?”

    俩老头儿连忙松开手。

    王铮施施然坐下,瞥了眼茶盏道。

    “茶。”吕相急忙亲自动手给王铮斟茶。

    柴公公在旁边笑的合不拢嘴。

    王铮喝了口茶,咂摸咂摸嘴,然后这才慢条斯礼地说道。

    “房相,吕相,钱引听说过吗?”

    “钱引?”吕相闻言一皱眉。

    “知道,不实用,前朝也有咱们大郑现今一样的经济弊病,就发明了钱引。可没钱引时还好,有了钱引,却导致了国家的经济混乱,差点酿起大祸。最后紧急叫停,这才避免了因钱引引起的内乱。可即便是那样,国家也开始衰退,加速了大陈王朝的灭亡。王将军,钱引之事,老夫和房相早就想过,但是不可取。”

    “不,吕相错了,不是钱引不可取,而是因为钱引之事,朝廷的漏洞太多,才导致钱引成了灾祸。”

    王铮扭头看向柴公公道:“柴公公,把纸币拿来。”

    柴公公点头离去,片刻后就从后面皇上的休息室里,拿出来了两张纸币。

    那个休息室王铮进去过,他那次还顺了皇上的两件宝贝。

    “房相,吕相,请看。”

    王铮拿起那张百元的人民币。

    “房相,吕相,我敢确定,前朝的钱引制作的特别粗糙,极易仿制。朝廷发行钱引不久,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假钱引,扰乱了市场,使很多相信朝廷的商户吃了大亏。此为引起前朝灾祸的原因之一。”

    “不错,还有呢?”房相说道。

    “假钱引的危害太多了,会给国家和个人造成巨大的损失,造成社会动乱,造成经济市场紊乱,等等各种问题,太严重的话,甚至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因此,只要杜绝了假钱引的制造,钱引就还是能用的。”

    “怎么杜绝?”

    “就像这一张纸币一样,用只有朝廷才能造出来的最好的纸,用只有朝廷才能掌握的最新技术,制造出数种防伪标识。并且,把钱引的防伪标识公之于众。让民间无法造出和真钱引一样的假钱引,让所有商户和民众,都清楚钱引的防伪标识。即便市场上有了假钱引,商户也能根据防伪标识辨别出真假。这样的话,就能很大程度上,遏制假钱引的制造和生产。”

    “房相,吕相,你们看,这里・・・还有这里・・・”

    接着,王铮为两位宰相详细讲解了,那张忍民币的数处防伪标识,让俩老头儿看的是赞叹不已。

    大郑假如能造出这么精美的钱引,还何愁会有假钱引扰乱市场。可惜,这个技术,现今只有西域才有啊!

    房相吕相和柴公公,都相信这两张纸币,是王铮从西域带回来的。

    他们不想相信也得相信,要不然,就只能把王铮归于妖怪一类了。

    “你是说,不是钱引之法不可取,而是,朝廷必须严格立法规范此事?”房相踌躇问道。

    “对,严格立法是其一,防止造假是其二。开办钱庄,方便商户和民众兑换是其三。只要把这三点做到尽量完美,金银铜不足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商户的交易也会更方便,经济腾飞就指日可待。”

    “另外,纸币可以分为三种,大额的叫钱引,钱引的最低数额,价值一万贯铜钱,用于大宗货物的交易。商人都足够精明,只要有了规范和防伪标识,被骗的可能性就很小。价值一千到一万贯铜钱的叫交子,价值一枚铜钱到一百枚铜钱的叫小钞。”

    “还有,不管是小钞、交子还是钱引。分一、二、五、十,四个标准。比如,价值一百贯铜钱的,价值二百贯铜钱的,和价值五百贯铜钱的,以及价值一千贯铜钱的四种。”

    “钱庄怎么开设?”

    “钱庄必须由朝廷开设,当然,开设钱庄投入的金钱更多,如果朝廷有困难,也可以让民间集资入股。但是,钱庄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必须是朝廷,也必须由朝廷,选择有能力并且清廉的高级官员管理。为了方便群众,必须把大郑的所有州县,全部开设至少一个钱庄。这又是一个安排冗余官吏的好办法。房相,吕相,你们说,这办法怎样?”

    “好,太好了。王将军且请安坐,再受我二人一拜。”

    王铮嘿嘿笑着端坐不动,房相和吕相起身,恭恭敬敬地一揖到地,又一次给王铮行了个大礼。

    接下来,王铮拿着那两张纸币做例子,又给俩老头儿讲解了半天,怎么制造出最好的纸?怎么在现今的条件下设置防伪标识?怎么开设钱庄?怎么加快钱引的流通?怎么让民众相信朝廷,相信钱引和等价值的铜钱一样使用等等。

    (迟到的祝福,朋友们双节愉快。再次多谢安基陶瓷林等朋友的支持。)
………………………………

283章 胭脂奴的心事

    王铮和房相吕相,一直谈到日暮西山华灯初上。后来小宦官进入书房点蜡烛,王铮才突然发现天都黑了。

    “啊!天晚了,我得赶紧回家。”

    王铮站起身要回家,可房相和吕相还没和王铮说够,一把拉住他,就想再和他说一会儿。

    “我婆娘说,今晚让我早些回家。”

    “你哪位婆娘?”吕相拉着王铮的衣袖问。

    “我有几位婆娘?公主风奴啊!”

    “风奴没事,你今日晚些回去,咱们去我府上再聊聊。”房相也真心道。

    王铮太姬八能,他今下午说的这些话头头是道,房相和吕相,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王铮给他们解惑。

    “改日,要不改日?”王铮随口敷衍。

    可俩老头儿一听‘改日’,马上就松了手,连忙各自后退了两步,和王铮保持了安全距离,双手护胸,一脸警惕。

    “别···别改了,王将军请便。”

    王铮大惑不解,但却看出来,这俩老头儿又开始防备他了。

    “瞧你俩那样儿?”

    王铮不屑地冷哼一声走了。

    房相和吕相各自摸摸老脸,心里暗自庆幸:唉!幸亏是老了,脸蛋儿不漂亮了,今日才能幸免。要不然,他哪会‘改日’?恐怕今天就‘日’了。

    柴公公看到俩位宰执,因为很普通的‘改日’两个字,对王铮的警惕神态,笑的肚子疼。

    王铮这厮,别人对他的天大的误会,看来还是很深啊!

    王铮回家不提,但说柴公公送走了房相和吕相,然后转身就去了周夫人的寝宫。

    今晚皇上在那儿用晚膳,夜晚也会宿在周夫人的寝宫。

    说起来,大郑的皇上都不是骄奢淫…欲之人,太祖不是,他儿子郑成也不是。

    现在的皇宫内院,宦官不过几十位,女官和宫女也不过数百人,仅能维持皇宫的日常运行,已经是历朝历代最少的了。

    而皇上的嫔妃,也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老太祖到死也只有八个嫔妃。

    现在皇上郑成的嫔妃稍多,但也仅有二十一个。

    这主要是他当太子时,他老爹每看到哪一个女子,温柔贤淑知书达理天姿国色。他肥水不流外人田,就会赐给他的宝贝儿子做小妾。

    比如郑妽的娘亲和原来的小周后,就是这样被郑成纳进门的。

    郑成还没接掌大位时,他那个特别宠溺他的老爹,已经赐给他了一位正妻和十六位妾室。

    他当上皇上后,有不少谗臣讨好献媚屡屡上书,请皇上充实后宫。又因为为了笼络某些门阀世家,这才又有了几个年轻貌美的偏妃。

    郑成仁慈忠厚,并不太贪恋女色,对他的妻妾向来都是一视同仁,雨露均沾。

    自太子死后,皇后悲伤过度,大病一场之后开始吃斋念佛,不再过问后宫之事。

    可皇上和她夫妻情深,并不嫌他老妻年老色衰,依然偶尔宿在皇后的寝宫。

    并且,皇上郑成的后宫,并不如后世的电视剧中演的那样,宫斗剧烈,而是十分和谐。

    周夫人作为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自然是沉鱼落雁风华绝代,年龄也比皇上郑成小了一二十岁。

    可惜的是,她因为死了丈夫,是寡妇改嫁。又因为是亡国之妇,属于不详之人,就没资格做贵妃,只能做一个低级的夫人。

    她比郑妽的娘亲庞贵妃低了两级。

    好在,皇上郑成是个好丈夫,和她的感情还比较深厚,也经常来她的寝宫歇息。

    周夫人唯一的遗憾,是没有生下皇子,只为皇上生了一个女儿。但她本就天生丽质难自弃,又驻颜有术保养得当,现在依然是天姿国色,宛如二十许人。

    柴公公赶到时,皇上正在和周夫人以及公主用晚膳。

    “啊!柴公公来了?来,坐下一起吃。”皇上郑成和善地说道。

    “老奴不敢。”柴公公连忙推辞。

    “坐吧!现今没有外人,公公无需多礼。”

    郑成是被柴公公从小抱着长大的,比和他爹在一起的时间长得多,他和柴公公名虽主仆,实则情同父子。私下里,两人一直都很随意。

    不过,柴公公也有自知之明,皇上待他如亲人,他看皇上更亲。他操劳一生,仅就是为了皇上郑成一人。

    周夫人连忙起身,为柴公公搬了把鼓凳。她的女儿,今年十五岁的胭脂奴,也笑吟吟地,亲自拿来了一副碗筷。

    在皇上郑成的熏陶下,他的妻妾和子女,都很平易近人。

    “谢皇上,谢周夫人,谢公主。”柴公公谢了一遍,这才在下首就坐。

    他在后宫里,连皇上和他的妻妾子女,都很尊敬柴公公,他坐下陪同皇上一家就餐,也并不少见。

    只不过,现今的社会等级森严,整座后宫的宦官和女官宫女,也仅有柴公公一人有此殊荣。

    “吃吧!边吃边说,那厮答应了吗?”

    皇上亲自动手,给柴公公盛了一小碗羹汤后问道。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用讲究太多的虚礼,因此,柴公公也就边吃边回答道。

    “答应了,房相和吕相拽着他不让他走,他不想答应也得答应。石头儿,你是不知道,今日的事情有多笑人?”

    柴公公参与的是皇上的家宴,皇上没把他当外人,他也就直呼皇上的乳名了。

    听到此话,不仅是皇上很有兴趣,就连周夫人和公主胭脂奴,也很是好奇。是何人何事?能让房相和吕相两位宰相,拽着不让走,逼着他答应什么呢?

    “哦?详细说说。”郑成笑呵呵地问道。

    接着,柴公公边吃边说,把郑成走后,御书房里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大部分都是原话,柴公公讲的是绘声绘色,皇上和周夫人以及胭脂奴,听的是如痴如醉。

    在讲到王铮说的那些肺腑之言,以及‘封侯非我愿,但愿四海平’这句话时,郑成特别的感动。

    在讲到王铮这个也想打那个也要灭,为的竟是打通陆路和海上的丝绸之路。

    而打通丝绸之路,竟是为了不让大郑闭关锁国,是为了让大郑多与世界各国交融交汇,增强免疫力。

    是为了大郑富国强兵国祚绵长,为了让大郑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为了皇上的宣睿盛世万国来朝,为了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郑成深深感叹。唉!多好的大臣啊!

    在讲到王铮揭穿文官们的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声名不顾国家的利益,并且还讲了土地兼并、党同伐异等等对社稷的危害,甚至包括房相和吕相,都被王铮点着鼻子说了几句时。

    皇上和周夫人以及公主胭脂奴,已经是悚然动容。

    最后,柴公公在讲到房相和吕相,说王铮偷了他们的宝贝,拉着王铮的胳膊不让他走,两个老头子和一个年轻人,在御书房里差点展开一场大战。

    郑成笑的是前仰后合,周夫人也是捂着小嘴儿窃笑。

    公主胭脂奴更是不堪,她还没听过这么好笑的事情,一时间没有忍住,居然忘了淑女的风范,笑的大牙都露出来了。

    “柴公公,那厮,答应替朕拿出多少银两?”

    郑成很关心银钱,他是真穷了,真被标准件作坊坑苦了。

    他现今后宫的花用,都是讹他女儿郑妽的二十五万贯铜钱。昨天他小叔老王爷又来找他,还想让他凑些银钱投进去。可皇上郑成,哪还有银钱啊?

    因此,今日说到南亚的那些金银铜矿,他极是希望能马上就打下来开采。可开矿也需要大批的银钱投资,他无奈之下,只得暗示房相和柴公公,帮他跟王铮要钱。

    “他没说多少,但皇上入的股份,全找他要就是,石头儿别管了,这事儿由老奴和房相盯着他,他赖不掉。”

    “哈哈!那好,那厮最有钱,不妨狮子大开口,多要点。唉!皇帝家,也是没有余粮啊!”

    周夫人和她那个同样是国色天香的女儿,捂着小嘴儿直乐。

    没见过这样的当皇上的,自己穷的揭不开锅了,就想尽了坏点子欺负他的女婿。

    “好的石头儿,只是,洛阳公主和翠姑,以及钱明珠还正在办义学,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还得给他留点。”

    “是啊!···”郑成感叹道:“那厮的家里虽然钱多,却没有不义之财。白酒作坊已经给朝廷交了重税,他的家人和奴仆也少,还不蓄养歌姬舞姬。多余的收入他也花不着,翠姑省吃俭用攒了几年,现在却又投进了义学。唉!他家办的义学,其实,是为朝廷在操心做好事啊!”

    “是啊!像王铮这样忠心的大臣,我大郑假如再有几个,石头儿就更省心了。”

    “哈哈!不需那么多,有这一个就已足够,多了就会有麻烦了。朕的女婿确是能为朕分忧。唉!朕的胭脂奴也大了,也该招驸马了,如果胭脂奴,以后也有一个你九姐夫那样的好夫婿,朕就更欣慰了。”

    郑成摸着女儿胭脂奴的脑袋感叹道。

    “父皇说啥呢?胭脂奴不找驸马,这辈子就陪着父皇和娘亲了。”

    比郑妽还要漂亮了两分的胭脂奴羞涩地说。

    她都十五了,已经到了招驸马的年纪。

    她这么说,不是她真不想招驸马,也不是她舍不得离开父皇和娘亲。而是她挑来挑去,到现在也没遇到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