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郑成实在是烦了,就扭头就走。可耿直并且认死理的包正不依不饶,上前就一把抓住了皇上郑成的衣袖不让他走。
两人一番撕扯,只听‘撕拉’一声,皇上龙袍的袖子被包正撕扯烂了。
包正吓傻了,可忍无可忍的皇上郑成,憋得脸红脖子粗后,却只是说了句:你说理就说理,撕烂了朕的袖子作甚?再做一套龙袍,还得花朕的银钱。
好吧!仁慈的皇上不介意包正的行为,却很心疼他内努里的钱财。
皇上郑成一生节俭,他的内努本就不多,还要节省下来带头赈灾抚民,所以他的日子,也总是过的紧巴巴的。
后来,张佐的三司使被罢免,也终究没去做成提督,包正等御史言官完胜。
皇上的善于纳谏,成全了包正,也成全了很多的忠直大臣。
因为皇帝仁慈政治清明,才有了大臣们敢想敢做的政治环境。
他不管是遭到反唇相讥,还是被大臣喷一脸唾沫星子,皇上郑成都很清醒、很民主。
他不认为这样会龙威尽失,能接受的,他就接受;一时不能接受的,他就留中不发不理不睬。
但他对提意见者,却也绝不会打击报复,有时甚至还会善加安抚。
所以说,王铮今日所言属于正常,丝毫也不会惊世骇俗,大家均是司空见惯。
(注:以上说的皆是事实,不过却是北宋的仁宗皇帝赵祯的事情,此处借用到郑成身上。本书中郑成的设定,也是以宋仁宗为根据。
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为谥号。人们喜欢记住那些会打仗的皇帝,而总是忘却,以“仁”治国的“仁主”。其实,“仁政”,才是政治的最高理想。)
既然老丈人都不说话了,王铮也不会太过份。他琢磨了半天地图后说道。
“现今已是二月中旬,西北的寒冷天气,也不会太长久。李昊因气候恶劣暂时退兵,待天气转好,他马上就会卷土重来。我建议,陇西卫可派一支精兵,进入西夏境内骚扰,但绝不可死战。使李昊疲于奔命,延缓他进攻我大郑的时间。至于领兵的将领,我推荐申四申将军。”
“可行。”陈琦连忙赞同。
其他大臣都不吭声,不吭声就是默许了。
“我不是不相信陇西卫的将士,也不是不相信陈柱国和韩庚韩柱国。可战争不是儿戏,我大郑那些精锐的性命最珍贵,我不能任由他们,因为将领的无知指挥而惨死。”
王铮神情激动,极其悲愤地说。大臣们俱都默然,连皇上也在低着头思索。
“申将军仅需带三千人马即可,只是在西夏境内骚扰,把李昊的大军,・・・”
王铮说到这里抬起头,左右看了看。
皇上知道他是啥意思,连忙摆摆手。
于是乎,刚才还人头涌动的太极殿,顷刻间就只剩下了十数人。
主动留下的,皆是朝中重臣,要不就是和战事有关的衙门主官。
王铮看看可以谈及军机了,这才开口说道。
“申四把李昊的大军,吸引到洪州或者是龙州附近。然后让陇西卫仅派轻骑,和西夏大军游斗,只要能拖住西夏的大军,别被李昊全歼了就行。然后,另一路兵马,哦!我太累了,让陈相说吧!”
“王将军歇着吧!”房相连忙说道。
“把地龙烧旺一点,别把王将军冻着了。”吕相对小李公公说道。
“给他来壶茶。”皇上吩咐道。
然后众人看向陈琦,心中充满了疑惑。
陈琦虽是兵部尚书,可他却是个文人,他会安排战事?
陈琦作为兵部尚书,他责无旁贷,但他也知道大家的疑惑,就首先解释道。
“大家勿忧,我说的,非是老夫个人的主意,也皆是大将军的安排。”
哦!原来如此,是王铮安排的就行。
然后陈琦走到地图前拿起教鞭,轻咳一声说道。
“大将军早有安排,待西夏境内天气转暖,我军将士能够适应之时。则一路两千人马,带足十天的干粮饮水,以及尽量多的箭支和霹雳炮。出麟州后横穿毛乌素沙漠,昼伏夜出,直扑兴庆府。”
大家闻言一愣,心说:仅仅两千人马,就敢直扑西夏的都城兴庆府?王铮这厮想做甚?让那两千将士去送死吗?
陈琦的教鞭上移,指向蒙辽境内:“我郑军的主要兵力,却是借道蒙辽,自北向南穿越大漠,沿腾格里沙漠的东侧,数千里疾驰,直扑兴庆府。”
听到这里,众人已是悚然动容。王铮这厮,想作甚?
“此战的前提是,现今我军混入西夏兴庆府的近千细作,突然发动,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夺下兴州的北门后死守不退。而我军穿越毛乌素沙漠的那两千将士,适时赶到夺门坚守。而我军的主力,也要在不久后即杀到接应。进城后随即消灭或者、是驱赶西夏兵马出城,然后死守兴州。一战夺下西夏的都城,俘虏大部的西夏大臣,和所有李昊的妻妾子女。”
听到这里,大家都不淡定了。
“此战最为关键的是,三波人马要算好时刻,绝不能出任何错失。若有任何闪失,则此计必破。我数万将士,就只能在兴州附近打游击了。”
陈琦此言一出,连皇上带房相和吕相,以及所有的重臣,皆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王铮这个杀神,太姬八狠了。他不动则已,一动就想要了李昊的老命啊!
假如此计成功,西夏的都城陷落,大部分大臣的妻妾子女,和李昊的所有亲眷,以及绝大部分的皇亲国戚。都将成为郑军的俘虏。
那么,李昊必会急火攻心失去理智,西夏军的所有将士,也必会投鼠忌器战力大减。
假如陇西卫趁势出兵,则西夏军必会大败,双方的攻守之势互转,西夏离被灭国也就不远了。
“不仅如此,大将军还要派一支兵马,从西安州出发,一路斜向东北直插过去,顺着黄河西部急行军,过长城后,沿腾格里沙漠的东部边缘,从无人区直扑兴州,增援我打下兴州的将士。”
陈琦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他现在所说的两路兵马,所走的道路,沿途皆无西夏的城池阻隔。
西夏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太过恶劣,城池几乎皆在黄河沿岸修建。而大片大片的沙漠和荒凉的戈壁滩,千里之内几乎皆渺无人烟。
而王铮的计策,南北两路皆是,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和山区的边缘行进,沿黄河西侧三百里左右,所有人烟稀少的戈壁滩和荒漠前进,就不会受到大批西夏军的拦截。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看一下北宋时的西夏地图。兴州,也就是后世银川市的西南、西北以及正西,几乎全是沙漠和戈壁滩,在那个无法打深水井的时代,人烟极为稀少,也没有一座城池。)
王铮的这个计策太狠毒,一时间把皇上,和众多大臣惊得目瞪口呆,可这还不算完。
“还有,大将军言道,在兴州被拿下的同时,我大郑的剑南卫、陇西卫和雁山卫,三个卫镇兵马尽出,攻打西夏和我大郑接壤处的各个边城重镇,能打下来就打,打不下来也得使敌军,难以分兵去救援兴州。并且寻找机会,尽量多地消灭西夏的战兵。”
“而后,有卫戌军和陇西卫的精锐,兵出虾蟆寨,过饮马川,迅速拿下灵州、静州和怀州,与我打下兴州的将士合兵一处。我郑军主力自西夏境内由内向外打,各卫镇自外向内打。大将军说,要么不打,我军还和以前一样,仅凭坚城死守,任西夏猖獗。如果打,就一战灭了西夏,踏平贺兰山,诛杀党项全族,把整个西夏,收归我大郑所有。”
陈琦的这番话,说的铿锵有力杀气腾腾,随着他手里教鞭的不停移动。
所有重臣已经感觉到,王铮虽然一直在家治病排毒养病。可王铮歼灭西夏的策略,早已是成竹在胸。
可陈琦虽然讲的是头头是道,不少重臣却还是心中忐忑。
此次和西夏的大会战,甚至比上次和蒙辽的大战还要大。
和蒙辽大打出手,还仅是王铮率领三十万人马,加上雁山卫不多兵力的辅助,就拿下了燕云十六州和另外的五个州。
可这次不同,这一次是上京的卫戌军一部,和剑南卫、陇西卫,再加上雁山卫。共计三个卫镇的五六十万兵马,同时和西夏大打出手。
也就是说,此战一开,大郑西南数千里,和西夏接壤的全部边境,将烽火四起,会打成一团乱糟。
“这么多地方和西夏同时开战,钱粮・・・”
钟肃还没说完就被陈琦打断了。
“钟相无须担心,大将军说了,此次大战,亦不需户部再调拨一粒粮草,不花费户部一文钱。”
钟肃奇道:“怎么可能?让将士们吃风喝沫吗?”
“不,大将军的意思是说,前期和西夏的大战不会太久,各个卫镇现存的粮草就已足够,钟相请看,・・・”
陈琦又把教鞭,指到大郑和西夏的边境一带。
不是正文:据说从明天下午开始,因为新农村改造,我家的电网,光钎等,全部都要掐断埋入地下,时间至少半个月。电还可能会有,可没网了怎么办?孤独郁闷中。顺便,月底了,求张票票呗!多谢。
………………………………
325章 魔鬼训练
“西夏大部分的城池,均建在和我大郑接壤的边境,以及黄河沿岸。我各个卫镇出边境不远,就是和西夏交战的主战场。因此,钱粮的的输送就不太困难,沿途的消耗也不会太多。而兴庆府一带的战事,大将军说了,以战养战就地取粮,西夏的都城兴州附近,囤积的粮草,我军的数十万兵马,吃两三年都没问题。”
“可如果,打不下来兴州怎么办?”
这也是皇上和房相吕相等,最为关心的问题。
“这一点,大将军早有预料。假如错失良机,无法一战而下兴州。此时,西夏的主力皆在我大郑的陇西卫一线集结。那么,兴州附近的近十万将士,从北向南化整为零,以游击战骚扰沿途无数的牧民部落,破坏西夏的经济,恃机歼灭西夏的小股部队,使敌军的大批人马首尾难顾疲敝不堪。依然是以战养战,而三个卫镇自南向北打,寻机歼灭西夏主力,同样也能歼灭西夏。”
“这么打的话,唯一的问题,是我军将士的死伤会稍多一些,战事的时间,也会相应地长一些。西夏蛮荒之地,人口仅仅数百万,兵力不过五六十万,还要守卫那么多的城池,他们能出城和我军野战的主力,最多也不会超过三十万人马。我军三个卫镇和卫戌军的精锐,加起来至少五十五万,以五十五万对阵三十万,我军的兵甲战械又优于对手。此战,想输都难。”
“可是,···战事需要多长时间?时间太长的话,粮草还是会接济不上。”
陈琦的教鞭,从兴州到银州再到韦州,画了一个不太大的圆。
“西夏的西部和北部,几乎皆为苦寒荒凉之地,有八成人口居住在,从兴州到陇西卫和剑南卫,西夏的边城重镇密布的这一片区域。此处,就是此次大战的主战场。大将军预测,主战场的战事不会超过一个月。即便有突发情况,也不会超过一个半月。至于西夏西部的沙洲、瓜洲、肃州和凉州等一线城池。待我军肃清中东部的西夏军主力,以后再慢慢收拾。即便那时,我军也是以战养战,不需朝廷的钱粮支持。届时,抢掠来的粮草和珠宝首饰等财货,已经足够抚恤和厚赏将士。”
和西夏打这么大的仗,竟然不需朝廷再调拨一粒粮草。这个疯狂的计划,也仅有王铮这个疯子敢这么干。
王铮当然敢这么疯狂,西夏不同于哒突三族。
哒突三族是一个,还没有正式立国称帝的游牧部落,比大郑的县城还不如的城池,也不过才仅有三座,他们尚且有那么多的金银财宝,更何况是西夏了?
西夏可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国家,城池也不是太少,各个城池里囤积的钱粮,更是多不胜数。
假如拿下西夏的都城兴州,那里囤积的钱粮和财宝更多。一件简直连城的宝贝,如果折算成银钱的话,就能厚恤和赏赐一大群将士。
更别说还能搜刮那些,西夏大臣和富户的了。
以战养战没有任何问题,抚恤和封赏将士的花用,也能从西夏搜刮来的,那些钱粮财货里出。
只要不要户部出钱粮,钟肃就不用担心了。
房相考虑事情更全面,他犹豫着问道。
“假如我大郑和西夏交战的话,吐蕃会不会趁虚而入侵我边境?”
这个陈琦没听王铮说过,他扭脸看向王铮。
王铮闻言缓缓睁开了双眼,说出口的话轻轻柔柔,可言辞却更是杀气腾腾。
“吐蕃不来便罢!他若来侵我边境则是更好。吐蕃向来野心不大,也有不少部族内附于我大郑,成为了我大郑的熟户,其他部族和我大郑也是互不侵犯,我正发愁找不到理由灭了它呢!它若敢有一兵一卒犯我大郑的边境。我打下西夏之后,就顺手牵羊,打上布达拉宫,活捉松赞干布,把吐蕃也全部收归为大郑的版图算完。”
众人闻言一愣,皇上诧异地问道:“颂赞干布?颂赞干布是谁?朕怎么没听说过?”
王铮闻言也是一愣,他稍一沉思才明白过来。
娘的,弄叉了,娶了文成公主的松赞干布,是唐朝时期的吐蕃首领。可现在不但不是唐朝,甚至连宋朝都不是,而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大郑朝。
在这个郑朝的时期,怎么可能有唐朝的松赞干布呢?
唉!体育老师教给我的历史知识,果然是不靠谱啊!
好吧!王铮自己不经思索胡说八道,却又把责任推给了他的体育老师。
“啊!我说错了,我的意思是说吐蕃的首领,吐蕃现在的首领该怎么称呼?赞普?族长?酋长?还是吐蕃王?”
“吐蕃现在的首领是唃厮啰赞普,他被朕封为宁远大将军,爱州镇守使,此人还算忠于我大郑。可吐蕃内部混乱不堪,诸多部落互不统属,一直打来打去的。这么多年也没个安生的时候,倒是苦了吐蕃的百姓了。”
皇上郑成皱着眉头说道。
他还真是仁慈,不但对大郑的百姓心善,即便吐蕃的百姓生活不好,他也是忧心忡忡。
“皇上无需心忧,待我灭了西夏,也顺手把整个吐蕃规整规整。”
“怎么规整?”皇上郑成脸泛喜色问道。
“打啊!服从我大郑的熟户就秋毫无犯。不服的就把他打服为止,还是不服就全屠了,所有生户鸡犬不留。”
王铮理所当然轻描淡写地说道。
熟户就是服从大郑官府管理的百姓,生户则是不服从管理,总是和官府做对的一些人。
皇上一皱眉头:“你这厮,就知道打,你就不会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会以文治,征服那些不归我大郑教化的百姓?”
王铮一撇嘴:“那样多麻烦?还是用武功最省事儿,也更快。”
“你这厮,真是···真是···”
皇上一甩衣袖,不搭理王铮了。
这个女婿太气人,就没法和他说话。
吕相一看,皇上和他女婿又闹僵了,连忙出来打圆场说道。
“王将军,以你看,领兵的主将该怎么安排?”
王铮稍一思索后说道:“借道蒙辽自北向南,奇袭杀向兴州的,由项梁带领四万人马即可。”
“至于那两千人马嘛?老曹,你觉得谁最合适?”
曹显皱了皱眉:“按说是陈妍陈将军最合适,···”
“别说没用的,陈将军已经出兵蒲甘了,咋还能回来?”
陈琦闻言得意洋洋,胡子撅的老高。他侄女儿能成为王铮和曹显的爱将,他也是与有荣焉。
“那就让韩客,率领邓化和李钩将军去吧?这三人均是有勇有谋,思虑的比较周详,必会不负众望。”
王铮沉思后说:“再派两员猛将,守门死战太是艰难,没有悍将猛将和敌军死战,就等不到项梁的驰援。”
“那就再让段韶和庞聪去,论打硬仗,这俩货比项梁还厉害。”
王铮觉得也行,庞聪和段韶,曾经仅率一万人马,就硬抗了哒突军十四万人马,一天一夜一刻也不停歇的猛攻,的确是悍将猛将。
“那派谁从西安州出兵兴州?”
“让石坤独自领兵就行,给他一个机会。”
王铮闻言一皱眉:“石坤一人不行,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奇袭兴州的战事是此次大战的关键,关系重大,绝不可儿戏。”
“属下知道,属下绝不敢儿戏。虽是石坤独自领兵,但却派李山将军做他的副手,李山将军有勇有谋不输韩庚项梁,由他俩领兵,可保万无一失。”
王铮拍掌赞同:“好,就这么办,再把石头和黑蛋派过去,就更没有问题了。”
王铮和曹显寥寥数语,就把奇袭兴州的带兵将领定了下来。
“除了奇袭兴州的将士,还可让万喜和高丕,各率两万人马出麟州。过大横水、黄杨坪,沿毛乌素沙漠的南部边缘,直扑怀州,钳制怀州之敌,侧翼掩护奇袭兴州的我军将士。怀州距离兴州仅有八十里,假如兴州势危,还可成为第四股援军。”
王铮闻言更是大喜:“善,曹将军比我想的还要周全,就这么办。”
皇上郑成听了半天,发现奇袭兴州的部队,竟然均是从守卫上京的卫戌军里抽调。他不仅郁闷地问道。
“卫戌军里,需要抽调多少人马?”
王铮的大嘴一咧:“不多,仅是骁骑军和羽林军的全部兵马,共计十二万。”
这下皇上就放心了,以前,卫戌上京的是保持二十万人马。现今,已经没有了蒙辽的威胁,却还能剩下十八万人马卫戌上京,也不算少了。
可却有人提意见,神策军的军司马,柱国将军谷壮蹦出来说道。
“大将军,不公平,太不公平。”
王铮诧异道:“咋啦?咋不公平了?”
谷壮不满地哼哼道:“大将军率军收复燕云十六州时,就是用的骁骑军和羽林军,此次还是那两个军。不公平,我们也想去为国效劳沙场建功。”
“就是就是,大将军不能太偏心了,你咋只用骁骑军和羽林军的老弟兄?咋不让我们三个军上战场杀敌报国?”
威武军的军司马段礼,和龙武军的军司马顾平,也跳了出来嘟囔道。
王铮一撇嘴:“即便是让你们的三个军上战场杀敌,也没你们仨什么事儿啊!你们充什么愣头青?”
顾平的脖颈一拧回答道:“咱知道咱仨只能戌守上京,可底下的弟兄们不答应。大将军,你处事不公。”
王铮给气乐了:“战事有的是,你们三个军,以后有的是机会。”
“那不行,我们这次就想上战场。”段礼也不服。
“可此次奇袭兴州的战事,非是精锐中的精锐,则难以胜任。我用骁骑军和羽林军,是因为这两个军里,大部分都是能胜任此次任务的将士。不是我不用你们的三个军,而是,你们真的···呵呵!”
“大将军别看不起人,我们这三个军,也俱都是精锐,你咋知道,我们难以胜任此次的任务呢?”
“那好,我就试试你们三个军的本事,如果通过了我的考验,我就也派你们去上战场。段将军、顾将军、谷将军,你们可敢试试?”
“大丈夫死且不怕,有何不敢?”三人面无惧色慷慨说道。
“好,段礼段将军、顾平顾将军、谷壮谷将军听令。”
这是王铮要下军令了,三人马上就昂首站好右拳击胸虎喝一声答道。
“属下在。”
“辅国大将军王铮令:着威武军、龙武军和神策军,自明日起进行魔鬼训练,把魔鬼训练的科目给我全部操练一遍。十日后,不得弄虚作假,报给我操练的详实及格率。”
三人闻言一皱眉,浑身顿时直冒冷汗。
他们没想到,王铮考验他们三个军的,竟然是要进行魔鬼训练。但到了此时,想要反悔也晚了,他们只能服从军令。
“诺。”
陈琦闻言也是一皱眉,魔鬼训练的科目他很清楚。
别的就不说了,仅就是一日夜间疾驰千里这一项,那些老爷兵能坚持下来的就不多。
别的还有爬雪卧冰四个时辰一动不能动。
还有生吃蛤蟆蜈蚣毒蛇老鼠。
还有空腹四天不吃饭只喝水,还得坚持正常训练。
还有一个人只给你一把刀,让你在原始森林里至少生活七天。还有···太多了,哪一项都不是人做的事儿。
可魔鬼训练的章程就是王铮定下来的,他那些原雁山卫的将士,均是经过魔鬼训练才给训出来的。
也是因此,那些原雁山卫的将士,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就说这次借道蒙辽奇袭兴州的战役吧!
将士们要数千里不眠不休,吃喝拉撒全是在马背上,数日夜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