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这俩丫头提出的建议,他心里也是很有感觉。

    心说:要不,今晚,让这俩丫头侍寝?

    可还没等王铮答应,就听城墙下面,有西夏的百姓和部分军士高喊道。

    “你们说的话可信吗?如果真有诚意,为何不让长公主出面说话?只有长公主的话,我们才信。”

    王铮闻言,顿时愁眉苦脸。

    胖子带着李九妹,以及狄青和杨广,出发之后就没了影。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王铮都快愁死了。

    小柔和小婼没了辙,王铮也毫无办法。

    他稍一斟酌,正想让小柔找个理由,说此地太过凶险,长公主金枝玉叶,怎能亲临险地?长公主为了西夏,为了所有的百姓等,正在别处筹措粮草和资金,想要重建西夏时办学堂。到时,让西夏所有百姓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突然就听身后,一个极为好听的女声说道。

    “底下的那位老人家,可是我西夏朝中的重臣,最受我西夏百姓爱戴的拓拔相国吗?”
………………………………

352章 胖子丢了

    王铮只闻其声没见其人,已经是心中狂喜,这声音,除了李九妹,还有哪一个女子的会有这么好听?

    王铮连忙扭头一看,不是李九妹是谁?

    心情激动之下,王铮抢步上前,双手就抓住了李九妹的两只臂膀,摇晃着问道。

    “你・・・你回来了?”

    “是呀!你想我了吗?”李九妹巧笑嫣然温柔地说。

    王铮一听这话,马上觉得自己太激动了,于是连忙松开手退后一步。

    “是・・・是想你了,他们几个呢?”王铮看着李九妹的身后说道。

    李九妹略感失望,但她表现的却并不明显。她觉得,王铮有可能也想她了,可王铮想的最多的,应该是那个胖子。

    王铮的确是想李九妹了,很想很想。但他想李九妹只是其一,最主要的,是他太担心胖子的安危。

    他们走后就没了消息,现在,却又只看到了李九妹一人。

    胖子的身份特殊,他可是一点意外都不能出啊!

    李九妹还没顾得回答王铮的话,就听城墙下的街道上,一个苍老的声音传了过来。

    “老夫正是拓拔铭岩,小娘子是谁?如何认得老夫?”那名老者抬起头撅着胡子,看着垛口的李九妹问道。

    “拓拔相国,你不认得我了,我就是元静啊!”

    “元静?你是李元静?”那名老者不信地问道。

    “正是。”

    老者迟疑片刻,显然不信李九妹的话:“你如何能证明你是真的李元静?”

    “拓拔相国,当年你和我父王兄弟相称,我父王还带着我去过你家玩耍呢?那年我才十岁,你还说,要给我说一个好夫婿,相国还记得此事吗?”

    李九妹贵为公主,长在内宫,当然不可能经常见到大臣。

    拓拔铭岩见过她的次数,本来就很少,所谓女大十八变,认不出她也属于正常。何况,她现在还戴着面纱,拓拔铭岩也根本看不到她的相貌。

    还有,她逃到大郑已经将近三年,在教肆坊里耳濡目染,每日还要操心,躲避没藏黑云的追杀,还要虚应故事,想办法接近朝臣。

    她经历了很多人,几辈子都不会遇到的剧变,现在已经足够成熟。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小丫头了。

    “你说的,倒是确有其事,可此事知者甚众,你还需有别的证明。”

    李九妹略一斟酌:“相国可还记得,我十六岁那年,和卫慕舅舅的幼子订婚,你给我母后送婚书之时,和我母后说过的话么?当时,你对我的婚事还不太满意,说我的夫婿身体虚弱,恐非长寿之相。还劝我母后,不要逼我订婚,你怕误了我的终身。”

    那老者闻言脸色稍缓:“此事倒也有过。我来问你,你十五岁那年我进宫议事。道上遇到你正要出宫,当时仅有你我二人。你可还记得,你和我说过的话?”

    李九妹皱眉想了想说道:“事情已经过去了六年,小事就记得不太清楚。只是,我和相国一共也没见过几次,勉强也能想起来些许。拓拔相国,那日,我看到你急匆匆赶路,应该说的是,老人家慢走,绊倒了可不好。”

    城墙下的老者闻言哈哈大笑:“不错不错,但却不是原话,原话你若能说出,老夫就相信你的确是李元静。”

    李九妹笑着说道:“拓拔相国,九妹那年还小,说话不经思索脱口而出,你就别再笑话我了。”

    “哈哈!如今已有九成可信,但你还得说出原话。”

    “那好吧!拓拔叔叔,当时我的原话是:老人家慢走,绊倒磕掉了门牙,可就不好了。”

    李九妹看了看王铮羞涩说道。

    此时,城上城下的所有人都在听着两人说话。

    此事关系重大,若能确定李九妹的身份,则西夏百姓就不会太过恐慌,大部分人都会转回家去。

    西夏军的抵抗也会急剧减弱,或者直接放弃抵抗。

    那样一来,不但是西夏人,就连大郑的将士,也能减少死伤。

    李九妹反抗了李昊三年,她早已是西夏境内,反抗李昊的领袖人物。

    只要能让西夏人相信她的身份,兴州城,基本上也就算是夺下来了。

    “哈哈哈哈,就是这句话,城上的就是李元静,是咱们西夏的长公主殿下。”

    那名老者扭头对附近的百姓大声说道。然后他又扭过头来,昂首问李九妹道。

    “老夫请问长公主殿下,你带兵杀进兴州,到底是意欲何为?”

    “拓拔叔叔,李昊残暴无道,他的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你们应该都知道。他鸩杀亲娘和娘舅全家,他杀子杀妻霸占儿媳,我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他竟然还想霸占我。她腰斩大臣数十,他荼毒百姓无数,他修建疑冢三百六十座,完后杀尽了修建疑冢的所有工匠。大家说说,如此荒…淫残暴的无道昏君,怎能让他执掌我西夏?”

    “拓拔叔叔,将士们,百姓们,我李元静带兵进城,只为诛杀李昊为母报仇另立新君,并不是要灭了我西夏,更不是想陷百姓于战火之中。生灵涂炭不是我的初衷,可为了一劳永逸,为了让百姓们,能过上像大郑百姓那样的好生活,我不得不如此啊!・・・”

    “那・・・殿下能保证,郑军诛杀了李昊之后,对我西夏秋毫无犯吗?”

    李九妹看了看王铮,王铮走近垛口,探头向下大声说道。

    “这个我能保证,我大郑的军士皆不是奢杀之人,只要百姓不袭击我郑军的将士,我大郑的将士们,必会秋毫无犯。”

    这话没有让申四和项梁等人听见,他们要是听到了,肯定会直撇嘴。

    那些奢杀的家伙,此时还正在大开杀戒,已经把兴州杀的是血流成河尸骨如山。

    “你是何人?”

    “我乃王铮是也!”

    “王铮是哪颗葱?・・・啊?王铮?杀神王铮?”

    “不错,正是区区在下。”

    “久仰啊久仰。”

    “好说啊好说。”

    有了王铮的承诺,西夏现任的相国拓拔铭岩终于放心。他回身对身边的百姓大声说道。

    “百姓们,不用逃出城了,大郑的辅国大将军,上柱国王铮,老夫听说过,他是大郑的重臣,是一个言出必诺之人。现今他已有承诺,呆在家里,不反抗郑军者,必会对你等秋毫无犯。政权的交替与你们无关,大位,方有德者才能居之,李昊残暴凶狠,实非明君,老夫早已看不惯李昊之所为。今日,我西夏有善良仁慈的长公主在此,待推翻李昊国贼之后,百姓们的生活必会蒸蒸日上。百姓们,都回家去吧!・・・”

    拓拔相国在底下对百姓喊话,劝说百姓回家,劝说西夏军放下屠刀。

    他是西夏人都很尊敬的当朝相国,听他话的人很多。此后不久,越来越多的西夏百姓回了家,越来越多的西夏将士放下了武器。

    王铮在城头上,得意地冲李九妹扬起下巴:“看,咱的大名厉害吧?你们西夏的宰相听到我是王铮,马上就就对我心悦诚服了。”

    李九妹人精一个,她自然知道该怎么说话。

    “是啊!大将军英明神武,天下谁人不识?大将军一句话,可抵十万雄兵。”

    王铮闻言更得意了:“那是。”他的下巴都快翘到后脑勺了。

    不过,转眼王铮就又想到了小胖子郑铭。他马上脸色一变问道。

    “胖子呢?我咋没看到胖子?狄青呢?杨广呢?”

    “唉!”李九妹叹了口气。“九妹有负大将军所托,九妹对不起大将军,我把胖子・・・宁王殿下・・・丢了。”

    王铮闻言一愣:“丢了?丢了是啥意思?不是死了吧?”

    “那倒不是,是这样・・・”

    通过李九妹的诉说,王铮才算是明白了,胖子・・・真丢了。

    原来,胖子和李九妹、狄青以及杨广走后,几个人以狄青为主帅,并没有遇到狙击,就摸到了白池城附近。

    可是从此以后,他们的厄运也就开始了。

    第一批,他们遇到了四万擒生军,恰好要去兔毛川增援李昊。胖子跃跃欲试,想要带头冲阵,狄青和李九妹以及杨广,哪敢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胖子胡来?

    如果是平时,即便是一万人马对阵西夏的精锐,擒生军四万人马,狄青也敢和西夏军硬拼。

    可这一次他不敢,胖子的身份特殊,他的安危关系重大。,狄青甚至猜想,他是大将军王铮,费心劳力为大郑培养的下一任皇上。

    因此,狄青当机立断,游击战,走起。

    于是乎,一万人马后队变前队,迅速向东后撤。擒生军紧追不舍,到了左村泽北时,距离宥州不远,本可以回归大部队时。

    胖子却不愿意,他知道,他只要一回去,再想出来就不可能了。

    于是胖子不向南去宥州,而是打马向东直冲,绕过万井口奔向大沙堆。

    狄青三人拉都拉不住,胖子是王爷,真不听军令,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只得紧随胖子向东北急驰。

    可是不巧,大沙堆距离夏州和详佑军司不远,西夏的两万人马,正巧也有军事行动,无意中,又截住了他们的道路。

    这下狄青无奈了,当时情况紧急。

    往南不远就是夏州,夏州依山而建,再往南就是横亘的连绵群山,和天堑长城阻路。

    往东,也是安庆泽和详佑军司两支人马阻路,后面的四万追兵越来越近。如果不是胖子这个累赘,将士们怎么杀都能杀出重围。

    可是,厮杀起来刀箭无眼,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狄青不敢赌,他无奈之下,只得率领将士向北突围。

    北面就是毛乌素沙漠,只不过,毛乌素沙漠却是,从西南到东北走向的斜长沙漠,长一千多里,最窄处却仅有一百多里宽,很好穿过去。

    可李九妹等将士,在恰好却又遇到了沙尘暴,后面的追兵熟悉地形越追越近,前方的沙尘暴中心正在迫近他们。

    狄青再次无奈地下令,折而向西杀。

    可他们从定州北三百多里,好不容易过了黄河,却又恰好遇到,右厢朝顺军司的兵马,正在追杀奇袭兴州的项梁。

    千里大漠上一棵树都没有,偶尔才会有几棵骆驼草,众将士躲无可躲藏无可藏,只得硬着头皮杀透重围。

    在西夏军东南北的三面夹击下,担心胖子的安全,不敢和西夏军硬拼的狄青,再次郁闷地带着将士们,一头冲进了腾格里沙漠。

    这一战,李九妹想亮出她的身份,说动西夏军反水。就仅仅带了二百将士断后掩护。

    西夏军大军杀来根本就不会有废话,在如雷的蹄声中,李九妹的声音实在是太过微小。

    她边杀边走,还一边大声说,她是西夏的长公主李元静。

    可在战场厮杀之时,她也没有证据能证明她的身份。西夏军将士将信将疑,就不敢真的杀了她。

    李九妹这才得以幸免。但西夏军却绝不允许,她继续去追郑军的将士,押送她和仅剩下的几十名大郑将士,想要回兴州后交给李昊。

    可前方项梁率领的三万人马是过去了,后面却还有他留下断后的一万兵马。

    那个时候早就杀乱了,到处都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所有人都是边杀边走,离得近了就砍两刀,离得远了就打马疾驰,看谁能最先赶到兴州。

    因此,又是一场不大的混战后,李九妹幸运地,带着那几十名将士逃了出来。

    她在这时,才算是想到了,王铮原计划不变,竟然不知死活地,还要硬着头皮奇袭兴州。

    她担心王铮的安全,怕王铮会被李昊的兵马全歼。

    虽然她也担心胖子和狄青杨广,可在她的心目中,早已把王铮看成了她的男人。

    女人都是感性的,心思是狭隘的。她男人也遇到了危险,她哪还顾得上胖子的死活?

    于是乎,李九妹在四月初四这一天,也是抄近路走小道,赶回了兴州。

    “娘的,胖子真丢了。”

    王铮听完李九妹的诉说后,无奈地叹了口气后说道。
………………………………

353章 攻克兴州城

    “大将军,都是我的错,腾格里沙漠太大,沙漠里的条件特别恶劣凶险。将士们带的干粮和清水也不多,逃进沙漠里也是九死一生。我想表明身份,让右厢朝顺军司的将领让开一条道路。可当时都打乱套了,还是夜间,已经分不清敌我,那些西夏的将士,却是李昊的亲信。死活不让路,我没办法,就仗着我的身份断后,好在西夏军对我还有些忌惮,信不信我的身份都不敢对我怎么样,狄青和杨广,这才保护着宁王殿下冲了出去。大将军,我没照顾好宁王殿下,我对不起大将军。”

    李九妹泪眼婆娑地,对王铮诉说着她们的遭遇。

    她虽说是她错了,可王铮却也知道,连郑军带西夏军,共计十多万兵马在定州附近追来杀去,路上连一个逃出去的缝隙都没有。

    如果胖子是个普通人,就不需有任何顾忌,杀回兴州也行,在沿途拼死狙击西夏的追兵,掩护项梁的人马也行。

    可胖子偏偏还不是普通人,李九妹和狄青,根本就不敢和大批的西夏军交手,只能看见西夏军就逃。

    唉!谁都不怪,就怪他王铮,不该带着胖子出来历练,更不该让胖子出去探听消息。

    可追根索源,其实还是因为那人的奇谋,打乱了王铮的计划。

    逼迫他这一支,本来仅需占领几座边境城池的陇西卫军,不得不疾驰千余里杀向了兴州。

    这次奇袭兴州的凶险程度,王铮现在想起来就遍体生寒。

    假如不是韩客,想尽办法也按时赶到了二三百人,假如不是申四恰好救急。假如不是自己一意孤行,硬着头皮,还是率军杀了过来接应。

    那么,小柔等一千多细作和内应,必将战死在兴州的北门。万喜和高丕,以及渡过河的千余将士,也守不住怀州,更打不下来怀州。

    假如兴州和怀州打不下来,项梁和石坤的援军,就没了落脚的地方,只能原路再杀回去。打了那时,别说是被围歼了,就是跑也能把将士们跑死。

    这一切,这么乱的处境,这么凶险的一场,近百万人马的大混战,皆是那个人的计划所致,李昊没这个水平。

    因此,王铮现今,倒是并不太担心小胖子了,胖子吉人天相,并不是夭寿之人,他还有狄青和杨广保护,受点罪,受点惊吓有可能,应该死不了。

    王铮现在,反而对西夏的那一位穿越者,更是好奇了。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把他王铮费尽神思,想出来的这个,万无一失奇袭兴州的计划,随手就搅了个一团乱糟?

    王铮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存在,李昊就绝对不敢去上京,也就不会有接连的三川口和好水川之战。

    西夏更不可能有点睛之战,兔毛川和杀牛岭的设伏。

    就是西夏在这两个险要之处,对郑军的伏击战,逼得王铮为了救回项梁的兵马,和那些细作以及内应,不得不硬着头皮一意孤行,亲自率军,依旧要奇袭兴州。

    也就不会有,这次近百万人马齐聚兴州的大会战。

    幸亏天佑大郑,虽然极为凶险,虽然西夏有足够全歼郑军的实力,可郑军却硬是打下了怀州。

    这眼看着,兴州也将要被一战而克。

    那个人的奇谋,使郑军将士增加了不少死伤,也差一点,就把郑军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也幸亏了李昊的残暴和独断专行,才给了所有的郑军一线生机。导致郑军的数路精锐,就在这一线生机里,虽然折损了许多将士,却还能赶到兴州。

    王铮觉得,如果李昊,全权让那个人,指挥西夏军对郑军的行动。这一次他王铮的计划,就会使绝大部分的郑军将士,死无葬身之地。

    幸亏,战争没有如果。

    现在王铮已经感觉到,那个人,必是一位后世的将领。

    王铮还感觉到,那个人,现在就在兴州城外。

    假如李昊和那个人在城内的话,今日,即便郑军接应及时杀进了城内,也必会被赶出来。郑军将士根本就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占领了兴州的大半座城池。

    唉!还幸亏李昊的独断专行啊!

    “九妹无需自责,今日的一战全都乱了套,别说你没有想到,就是我,很多事情也出乎了我的意料。胖子失踪不怪你,是我不该让他来战场历练,更不该派他出去打探消息。呵呵!说来说去,其实,全是因为那个人的计策,打乱了我的计划。才发生了这么多不可预测的事情。无妨,胖子吉人自有天相,有狄青和杨广护卫,胖子不会出事。”

    李九妹闻言心下稍安,她太关心王铮的安危,才撇下胖子回到了兴州,现在看到王铮没事,她深深的自责就有些抑制不住。

    “好了,别哭了,哭的梨花带雨的,让人心疼啊!”

    “我还戴着面纱,你又看不到,咋知道我哭的梨花带雨的?”

    李九妹戴的面纱,从头顶直到胸部,连她的双眼都看不见,她这才有此说。

    “我猜的,要不,你掀开面纱让我看看,我猜的对不对?”

    李九妹左右看了看,虽然王铮的护卫全都眼观别处,距离两人也稍远,可她还是不放心,她的容貌,现在只让王铮一个人看。

    “还有别人呢!”

    王铮闻言哈哈大笑:“让别人看一眼,还能少块肉?”

    李九妹不依道:“我母后被李昊毒死那天我就发誓,不诛杀了李昊,我就绝不摘下面纱,不让任何男子看我一眼。”

    这句话有语病,马上就被王铮抓住了。

    “那你咋让我看了?”

    王铮问完就后悔了,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看看,自己真是不会说话。

    果然,李九妹接下来说的话,马上就让王铮答不上腔了。

    “前提是,除了我的夫君,我已把你看成了我的夫君,你自然能随便看,要是还想看,等下回去再让你看,现在别急哈!”

    王铮很想说:我不急,我也不是真想看,我只是说错了话。

    可他还没张口,却听小柔在旁边插话道。

    “别说是看公主的脸了,没人在时,大将军想亲亲也无妨,公主不嫌你的胡茬扎她。”

    王铮很想对小柔说:那我要是亲你呢?你嫌不嫌我的胡茬扎你?

    可他没敢说,他要是说了,小柔肯定会马上回答:我更不嫌,你来扎我吧!现在就用胡茬扎我吧!我不怕别人笑话。

    小婼也接话道:“别说是亲亲了,大将军就是想让公主给你生娃,公主也不会拒绝。”

    王铮翻了个白眼,心说:党项族的女子,脸皮咋都这么厚?

    李九妹好像是猜到了王铮的所思所想。

    “我们党项族的女子,一旦认定了自己的夫婿时,就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是什么也不计较,什么也不怕的。”

    “是的,死都不怕。”小柔补充道。

    王铮无语了。

    王铮和三个女人,在这里卿卿我我地,说着和战事无关的话。韩庚却已经率领郑军将士,快要把兴州城杀透。

    此时,因为再也没有郑军的援军,北门外指挥战车阵的山娃,已经撤了锥形阵退回城内。 两个车轮阵也交替掩护,逐渐后退,待退到吊桥前时,由城门楼上郑军的神臂弓,以及大弹弓弹射的霹雳炮,压住西夏军的进攻,然后两个车轮阵也先后解散,退回了城内。

    接着,北门的吊桥升起,城头上的火炮开始轰鸣,把西夏军逼近北门的数千人马,炸了个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至此,北门外的战事,基本结束。

    已经被郑军控制的城区,无数拿着大喇叭的郑军将士,还在四处高喊着,让百姓各自回家,让西夏军放下屠刀举手投降。

    由于王铮的承诺,其实,主要是西夏人,相信他们的长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