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将军和曹将军,还不是那厮教出来的?如今的情势,除了那厮带的兵将,我大郑真能打的,还有几人?唉!兵都是好兵,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呐!”
“皇上是想,派卫将军或者是曹将军,替换下富将军?”
“是啊!朕正有此意。”
房相沉思片刻后说道。
“皇上,不妥啊!富将军虽说没有攻占西夏的城池,可他也没有打败仗。因他牵制了详佑军司,和左厢神勇军司的十万兵马,导致这些兵马无法增援兴州,富将军还算有些成绩。就这么换了他,恐他心有不服。皇上,只需让兵部去封公文,督促富将军和陈斌陈将军的动作稍大一些,最好是攻克夏州、石州和银州。若能攻克这三座城池,或是能击溃某一个军司之敌,则我郑军在西夏的东南边境一带,就更有了根基。李昊听闻后,必将军心不稳,也就减轻了,王将军在兴州的压力。”
“也可,你下去就让兵部去办吧!马提督的剑南卫军,现在推进到哪里了?”
房相叹了口气:“唉!马提督虽然比富将军好些,可也好不多。他率领十数万兵马,突破杀牛岭进至韦州后,他稍一迟疑耽搁了一天,李昊就已增兵韦州和应理城。现今,他攻打韦州已经七八天,却还没攻克韦州那一座小城。”
“韦州就那么难打?”郑成惊异问道。
在他的印象中,王铮攻打洪州和宥州,可均是一战而克。
天明开始攻城,不耽误吃晌午饭,就已经肃清了洪州和宥州的残敌。
马闯虽然不如王铮的指挥能力,可他毕竟也是上柱国,也不能七八天,还打不下来一座小城啊?
房相又叹了口气,没回答皇上的话,却自顾自说道:“雁山卫和剑南卫此次出征西夏,所带的粮草都不多,以老臣看,五天内,这两个卫镇,假如还打不下来西夏的城池,就该退兵了。”
“那怎行?王将军还被围在兴州城内,率孤军和西夏的七十万兵马死战,雁山卫和剑南卫,怎能退兵?”
皇上担忧地说道。
王铮率领的,均是大郑的精锐,以王铮的本事,他率领十六万人马,死守兴州的话,应该没有大问题。现今,皇上倒不是太担心,王铮和那些将士的安危。
他担心的是,假如雁山卫和剑南卫退兵,灭西夏的时间就会无限延长。届时,宥州的陈斌怎么办?
他若也退兵,李昊就没有了任何后顾之忧,就能全力攻打兴州。那么,王铮和兴州城内的将士,就真的危险了。
“因此,不仅是督促雁山卫和剑南卫,还要让陈琦陈柱国兵出宥州,令三个卫镇倾全力,尽快攻克韦州、盐州和夏州。”
“好,就这么办,房相马上吩咐兵部,给三卫镇下公文。”
“遵旨。”
房相即刻手书一封,就要让宦官送往兵部。可他还没写好,就见一群重臣络绎而来。
看来,又有大事了。
朝廷每有大事发生,比如边境大捷或者是大败的事情发生,一干重臣不需召集,都会来找皇上议事。
若是喜事,则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君臣之间眉飞色舞其乐融融,互相吹捧一番,然后再各自谦虚几句。若是祸事,就要商议对策,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房相看到众人一路小跑,个个喜滋滋的,跑在前面的吕相,左手掂着官袍,怕踩上前襟绊倒了,右手里还摇晃几封公文。
“皇上,皇上啊!大喜啊皇上。”
吕相上气不接下气说道。
………………………………
362章 封赏之议
“啊?又有大喜?哈哈!好,好,吕卿,喜从何来啊?”
皇上郑成闻言,也不仅是开怀大笑,对兴州战事的忧虑也小了不少。
“皇上,・・・”吕相撅着胡子,满脸的褶子都笑开了花。他旁边的兵部尚书陈琦,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皇上,暹罗大捷,陈将军于十日前已拿下暹罗全境。戴将军率六万人马齐头并进,也已杀到了寮国的国都雍田。可雍田虽然城小墙低,奈何众志成城万民一心,我军劳师以远,却无大型攻城战械,戴将军苦战数日却难以攻克。七日前,陈将军突率万余将士,从背后奇袭雍田。这才把雍田拿下。皇上,如今,戴将军和陈将军,已兵发真腊和占婆。老臣估摸着,此时,撮尔小国真腊和占婆,应已被我军占领矣!”
“哈哈!陈将军真虎将也!她以一女子之身,兵出大理,没费一刀一枪,就逼得大理王叩首来降。她月余灭蒲甘,此后,又一日夜间疾驰数百里,助戴将军攻破升龙府。如今,她又已拿下暹罗,再助戴将军攻破雍田。哈哈!朕,男有王铮那厮为朕开疆拓土,女有陈将军为朕连灭数国,朕心甚慰,委实是可喜可贺。”
皇上郑成想矜持一些,可他还是抑制不住地哈哈大笑。
群臣也皆是喜笑颜开。陈琦最有面子,他的大嘴已经快咧到了后脑勺。
有王铮亲自领兵去攻伐西夏,不管西夏的情况现今是什么样,都不用担心。王铮那厮,绝对不是个吃亏的主。
西夏被灭,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兵部的功劳。
陈妍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灭了两个国,并且逼迫大理俯首称臣,帮助戴忠攻克交趾和寮国两个国都。这一切,朝廷的各部门里,兵部居功至伟。
而陈妍这位甚得皇上赞许的虎将,却还是他陈琦的亲侄女。
因此,满朝文武,现在最得意的,就是笑成了一朵菊花的陈琦了。
唯一让陈琦有些郁闷的,是自家侄女儿‘虎将’的名声,现在是彻底坐实了。那她以后,可更不好找婆家了啊!
陈妍连灭数国功劳太大,被破格封赏是必然的。这次,朝廷即便是再扣索,陈妍被升为柱国将军,封开国侯也是必有的。
可陈妍已经二十八岁,适龄的男子几乎没有,即便有几个也配不上她。
现今,她‘虎将’的名头更是响亮,大郑的武将超过她的也没几个,还都是些妻妾成群的老头子。而文官,算了,陈妍压根儿就不喜欢文人。那么,谁还能娶她?谁还敢娶她?谁还配得上她?
唉!要说,符合她的条件的也不是一个都没有,还是有一个人,能让她满意的。
可仅有的那一个家伙,也是因为她的威名太盛,说她是‘母老虎’,提起她就满脸警惕,怕一言不合就被她揍得鼻青脸肿的,也是不敢娶她为妻啊!
唉!想起自家侄女儿的婚事,陈琦又开始头疼。
“皇上,王将军虽说被围困在兴州,但以王将军的本事,他攻灭西夏只是早晚的事儿,他和那十六万将士,无需咱们太担心。皇上,西夏将亡,南疆已被扫平,北疆也安定无事,东面的百济等撮尔小国,等王将军得了空闲,他弹指一挥间,就能使那三国灰飞烟灭。皇上,是不是该提前封赏将士了?”
吕相捋着胡子提议道。
皇上郑成微笑着斟酌。
陈琦马上补充了一句:“皇上,待这次为我大郑扫平诸国的将士凯旋,我大郑就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
陈琦的意思很明显。
他是想说:朝廷就别再扣索了,该怎么封赏就怎么封赏吧!
“陈相说的是,老臣觉得,确实应当如此。朝廷若再不按律封赏将士们,怕会有人不服。”
钱望举手赞成,他当然会赞成。他孙女儿女婿是王铮,而这次封赏的,绝大部分都是王铮的手下。
王铮的职权越高,他就越有面子,钱家得到的帮助也就越多。
何况,王铮升了职,他孙女儿钱明珠的诰命夫人,也就能再升升。假如王铮被封为王,那钱明珠就是王妃,他钱望,就是王妃的祖父了。
皇上郑成看看房相,房相点头赞许。
大郑距离四海清平万国来朝已经不太远,周边实力最强的蒙辽被王铮打服,西夏即将被他所灭。吐蕃虽然内乱频仍,但吐蕃却没自立为帝,吐蕃的赞普也算是规矩,没有带兵骚扰大郑。
再剩下的,就是剿灭一些小部落,或者是族群一类的战事,没了大的战事,以后的封赏就更小了。
所以,这次,也是应该按大郑律,封赏那些为国为民浴血拼杀的将士了。
既然大家都赞许,提前封赏部分领军主将,皇上郑成也没反对,接下来再议的,就是怎么封赏王铮、陈妍、戴忠和韩庚项梁等将士了。
“皇上,王将军扫平四海居功至伟,按律当封异姓王。可现今就封他为王的话,王将军以后就没了动力,・・・”
好吧!房相说了半截就说不下去了,他的意思,别人可以按律封赏,唯有王铮,还得压着他。
钱望闻言一瞪眼,陈琦一撇嘴,钟肃直跺脚,黑老包包正也是直皱眉。他最耿直,最看不惯房相的奸猾。
当下黑老包就想上前反驳房相,为王铮说话,但他刚一动弹,却看见吕相有意无意地看了他一眼。
黑老包久处朝堂,他明白吕相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想让他多事。
算了,王将军曾经说过,封侯非我愿,但愿四海平。王将军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皇上也会有分寸,他的女婿,他怎么封赏王将军都没事。
何况,王将军现在还是个庶民,是个罪囚的身份。
可谁把他看成过是庶民罪囚?他不还是以罪囚之身,手拿天子剑,掌数十万雄兵,指挥三个卫镇的兵马,正在攻打西夏吗?
算了,王将军淡泊名利,即便为他挣来异姓王的封赏,他也不一定会喜欢,就不多事了。
“朕觉得,王将军被封为开国公才最是适宜,不过,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朕还想封他为护国大将军。”
皇上此言一出,底下相顾愕然。
护国大将军是个什么鬼?大郑没这个职位啊?
不过,众臣稍一思索,也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
现今,王铮是辅国大将军职,上柱国衔,爵位二品开国公。
哦!大家把王铮已被罢官去职一撸到底,现在还是个罪囚的事情,主动给忽略了。
可辅国大将军再升一级,就是天策上将。升半级,就是骠骑大将军。
而天策上将,却是能开府建衙的存在。天策上将可以自设天策府的文武百官,几乎相当于大郑的另一个兵部,掌管着大郑的所有兵马,无需朝廷商议,就可随时调动部队。
天策府,说是另一个小朝廷都可以。
骠骑大将军的职权比天策上将略逊,但军事指挥权也是极大。
皇上当然不会那么做,光有房相这个老狐狸,他也不会让皇上那么封赏王铮。
护国大将军之职,应是皇上的权宜之计,应是比辅国大将军的职衔高,却比天策上将和骠骑大将军的职权略低,并且还不能开府建衙的一个职位。
皇上一看下面议论纷纷,他和房相对视一眼,然后连忙解释补充道。
“护国大将军之职,可督领各卫镇兵马,应对边境战事。却仍需在兵部议定,然后交由朝议通过。上柱国不变,但还可封王将军为一等开国公,食邑三千六百户,阴四子。另赐封钱氏明珠为二品诰命夫人,李氏翠姑为三等诰命夫人,时蓉、肖瑛、欧阳玉玲和欧阳玉珑四位妾室,为五等如夫人。诸卿以为如何?”
皇上此言一出,底下议论纷纷。
皇上这么做,不还是在限制王铮的调兵权吗?
护国大将军之职,虽说是比辅国大将军之职,多了一项督领各卫镇兵马的权利。但任何军事行动,还需兵部议定,朝堂通过,仍然还是有名无实的虚职。
说白了,皇上和房相,还是对王铮有些不放心。所以才封他为比骠骑大将军还低的,他们莫名其妙设立的这个护国大将军。
不过,除了这一点,别的给王铮的封赏,虽也也很低,但勉强还能凑合。
此时,黑老包终于忍不住了,他中正耿直嫉恶如仇,对皇上和房相不按规矩封赏王铮很不满意。
“皇上,委实是不妥,王将军功在社稷利在亿兆百姓,王将军的所作所为,大家有目共睹。王将军的赤胆忠心可昭日月,皇上不封王将军为天策上将也就罢了,怎地还攥着骠骑大将军之职不撒手?皇上如此封赏王将军太是不公。王将军也许不会计较虚名,但微臣担心,我大郑的其余将士,会不服朝廷对王将军的封赏。假如闹起事来,恐一发而不可收拾啊皇上。”
“包御史所言极是,・・・”钟肃也跨前一步喷着唾沫说道。
“皇上,王将军非是贪慕权势爱慕虚名之辈,怎么封赏他都不会在意。但王将军已基本扫平了,我大郑周边的最强势之敌。以后,大的战事已不会太多。这一次,王将军亲率大军荡平西夏,南蛮诸国也是王将军提议,王将军调兵遣将,也是王将军的方略。陈将军和戴将军,这才能连灭数国。皇上,王将军如此功绩,朝廷却仅是升了他一级爵位,封赏了他的妻妾。皇上这么做,委实是不妥,大大地不妥。别说将士们会不服,微臣也不服。”
皇上郑成强词夺理道:“朕不是还封王将军,为护国大将军吗?”
黑老包的脖子一梗:“护国大将军是个什么鬼?微臣从来没听说过,皇上别想糊弄人。”
皇上闻言一皱眉,房相也是脸有愧色,他俩都有些怕黑老包。包正嫉恶如仇,只要他占了道理,是谁都不怕,什么话都敢说。
不过,包正的正职是监察御史,他的工作就是监察百官,在朝堂上找碴的。他可以找皇上的碴,找房相和吕相的碴,甚至是找王铮的碴。
只要他发现谁做的不对,他都可以直接找事儿。任何人都对他没有办法。皇上给他的工作就是找碴,谁敢不让他找碴?
………………………………
363章 陈妍的破格提拔
(为书友26784426朋友加更,多谢朋友的打赏。另外多谢早春无敌朋友的月票。)
柴公公暗叹了一口气,他觉得,怎么封赏王铮都不过分,王铮虽然不计较虚名。可其他将士们不服的话怎么办?如果因为对王铮的屡次封赏不公,而引起军变的话,那可就会牵扯到许多人的性命。
“正是,护国大将军之职,历史上绝无仅有。皇上不想按规矩封赏王将军的话,不封就是了,弄出个护国大将军的虚职,糊弄人作甚?”
钱望对皇上的做法深恶痛绝,他极少这么说话,今天也是忍不住了。
皇上和房相两人的老脸上,是一阵青一阵红的。
大郑言论自由,任何人都不会因言获罪。这是祖训,祖训类似于后世的宪法。即便朝臣们说的再难听,即便黑老包再次喷皇上一脸唾沫,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郑成抬眼看看其他人,却看到诸大臣均是义愤填膺。没说话的那些,显然也对封赏王铮的做法不满。
朝廷如果不按规矩来,那以后的封赏制度就乱了套。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旦乱了套,就是朝堂生乱的开始,是两帮人有理由争吵的开始,也是党争的苗头,此例万不可开。
所有大臣,均向往着万国来朝宣睿盛世,都想在史书上留一个大大的好名声。
而现在,经过大家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主要是,经过王铮这三四年的不懈努力,大郑是越来越富强,眼看着,宣睿盛世已不远矣!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怎能因为皇上对将领的封赏不公,而引起祸事?
假如・・・万一王铮不服,他的手下不服,祸事一起就无法收拾。
试想,放眼全大郑,甚至周边所有的大国小国,谁会是王铮的对手?谁能打得过,王铮手下的那些煞神?
王铮的忠心,大家有目共睹,他不管有再大的兵权,他也不会带兵造反。
如果王铮有野心,别的就不说了,他仅需去了蒙辽,找他婆娘肖燕燕就行了。以他和肖燕燕的能力,王铮在蒙辽就能做皇上,夫妻俩同心协力,即刻横扫**八荒。
届时,放眼整个华夏的所有区域,谁会是他们夫妻的对手?
因此,即便封王铮为天策上将又能如何?
他不想造反的话,封他为天策上将,让他开府建衙,他照样不会反。
他如果想造反的话,他就算是现在的罪囚身份,依然能振臂一呼从者云集。
所以说,封不封王铮为天策上将,结果都是一个样。那皇上,还何必不按规矩来,让王铮的手下不服气呢?
“朕意已决,封赏王将军的职衔和爵位不变,但是・・・”
皇上咬着后槽牙,狠狠地说道:“王将军的爵位,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封国洛阳府。”
皇上郑成的这句话,把所有大臣惊得目瞪口呆。
这一下,所有人都不吭声了。
皇上为了不让王铮掌握太大的军权,竟然允许王铮的爵位可世袭罔替,居然还封国洛阳府。
世袭罔替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却是所有的文臣武将,想都不敢想的。大郑自开国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先例。异姓开国公封国也没有先例。
现今,大郑的爵位承袭制度,基本上是普通世袭制和终身爵。
普通世袭制,是子孙每承袭一次则降一级,过几世之后,假如没有新的大功劳,再次被朝廷提升爵位的话,爵位也就没有了。
包括皇上郑成现在的叔伯兄弟,数代以后,也是平民一个。
终身爵更惨,终身爵是,只有立下大功的本人有爵位,本人死后,则身死爵灭。后代子孙不能继承。
而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就是后世所说的铁帽子王的意思。
就是说,只要大郑这个皇朝一直存在,王铮的子孙,就永远能继承他的爵位,并且不会被降级。
由此可见,皇上为了不让王铮,掌握太大的军权,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说白了,皇上也怕王铮不服,更怕王铮手下的将领不服,从而引起战祸。他还担心王铮的军权太大,会危及他子孙的皇位。才不得不这么办。
他今年已近六十岁,已没有多少年好活,可王铮还不到三十,他还太年轻。
他相信,王铮念着和他的情谊,绝对不会造他的反。
可在他百年之后,他的儿子如果继承了皇位,如果得罪了王铮的话,他就不敢保证,王铮还会像对待他这样的忠心了。
所以,为子孙后代计,皇上宁愿破例允许,王铮的爵位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封国洛阳府,也不想封王铮为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的军权太大,职衔太高,皇上郑成不得不防。
天策上将是天策府官制的一种,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可三师几乎全是死后的追封,活着的一个也没有。
天策府则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的官员。
假如封王铮为天策上将,则他就成了大郑,除了皇上和太子外的第三人,是两人之下,亿兆人之上。而天策府‘许置百官’,就是大郑的另一个小朝廷。
即便是骠骑大将军,也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也是类似后世,三军总司令一级的人物,也有极大的军权。
华夏历史上,一共才有不足十位人物,曾被封为天策上将。
五代十国时就有六位,但五代十国,却是个大混乱大破坏的时代。
有一首诗说得好: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整个五代十国,十五个皇帝加起来,却仅仅有五十三年的帝位。
所以说,五代十国时的天策上将,可以直接忽略。
辽国好像有一位皇帝,曾经把他自己封为天策上将,自封的更是糊弄人,也可以忽略。
历史上,真正名副其实的天策上将,仅有唐朝的李世民一人。
可李世民就是因为军权太大,最后和太子李建成争帝位,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他的亲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并且,蔚迟恭手拿钢鞭逼迫李渊退位,李世民政变成功才得登大宝。
五代十国时的那些天策上将,也有不少是军权太大,杀了皇帝后自立为帝的。
现在的大郑,虽然没有唐朝和五代十国,但在前朝的大梁朝和大陈朝末期,也发生很多,和隋唐以及五代十国类似的事情。
前朝有过的血的教训,皇上郑成不可能不慎重,他未雨绸缪,不可能封王铮为天策上将。
只是爵位的世袭罔替就好多了,只要王铮没有太大的军权,爵位就只是他的荣誉,能让他和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地生活的很好。他起兵造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皇上严格控制王铮的军权,即便不惜让王铮的爵位世袭罔替,也坚持要这么做。大臣们也就不再反对。
其实,皇上的想法是对的,大臣们也不想让王铮的军权太大,危及社稷安全。
王铮的封赏定了下来,就该说别的将领了。
只要王铮的封赏没了问题,其他的就好说了,群臣商量之后,在提到对陈妍的封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