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工部和兵部在雁山卫设立的两个大作坊也正在建设中,这个自有人去办,不用王铮操心。

    兵部从其他卫镇抽调给雁山卫的三万兵马也已经在路上。并且,兵部还允许雁山卫从边军里抽出一万将士,充实卫军,边军再从军户里招募补充。现在,雁山卫破天荒地,已经将近有十万将士了。

    并州到庸州的官道开始修整,州学也正在扩建。王铮都曾实地考察过,都非常满意。

    可让王铮不满意的是,战后已经一个月了,他还是个该撤职却没被撤职的雁山卫副总管,还是个没有官凭印信和官服的五品将军。皇上和诸位宰执以及兵部,还是对他不管不问不搭理他。

    还有一件让王铮烦恼的事儿是。前天兵部的回文送到了提督衙门。可是雁山卫上报的该奖励的将士名单,却被兵部做了改动。

    本来,雁山卫该奖的名册上,第一个人就是王铮,他是那两次大战的首功,可这次递上去的公文却不像前些次一样,这次没有完全通过。

    通过的是除了王铮之外的所有人,每个参加了林州和庸州之战的将士,包括那些死伤的,几乎都被进了级赐了爵赏了钱粮布帛田产。可给王铮的奖励,很意外地是没有高官勋爵,只有厚禄。

    卫府已经派人给李家洼他的家里,拉了两天的钱粮杂物,薪碳粮草酱醋御酒等等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连皇宫里后妃们才能用得上的,番邦进贡很是稀罕的胭脂和粉饼都有不少,就是没有一个字提到别的。

    王铮很郁闷,他倒不是郁闷自己没有升官没有赐爵,那些对他来说无所谓,伴君如伴虎,他正不想当官受累呢!他郁闷的是,皇上和诸位宰执为什么装糊涂不理他?

    他怀疑,皇上和房相已经对他的身份产生了疑问,已经不敢相信他了。可反过来再想想,皇上和房相既然已经怀疑他的身份了,为什么不抓了他?还让他在这个雁山卫四州三十八县的最高衙门里指手画脚,并且对他的公文里提的要求都一一满足,还依旧对他的很多建议言听计从呢?

    搁在后世,王铮在雁山现在算是党政军一把抓,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搁在唐代,王铮则算是藩镇的最高领导,是非常危险的,是最容易扯旗造反的,安史之乱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王铮来到这个大郑之前,历史拐了个弯,并没有唐代,那么大郑不吸取唐代的教训也就不足为奇了。

    “唉!・・・”王铮又叹了口气,他现在还很无奈。

    自从他被卫晃郑耀按在这个衙门的红木座椅上之后,他就失去了自由,他没空游玩,没空去圆觉寺听慧能大师宣讲佛法了,甚至都没空回李家洼的家了。

    这都快一个月了,他没见过娘没见过翠姑,现今,老爹已不在,山娃是军职也在自己身边听令,家里只剩下了了娘和翠姑,王铮很担心她们的安全,更担心没了老爹娘心里不好受,家里现在虽然不愁吃穿,可是三个男子一下子都不在家了,太冷清,王铮能感觉到娘和翠姑现在每天都是郁郁寡欢。

    可他还没办法,他走不了。自从他进了这个衙门,朝廷对于雁山卫几乎是有求必应,待遇特别的宽厚。

    郑耀卫晃这两位雁山卫的文官领袖和武将之首,从政从军数十年,还从来没被朝廷这么重视过,钱粮物资从来没有这么宽裕过,现在是干劲儿十足,一言不合就写好公文交给王铮,让他签名盖章送往京师。

    上京的诸位大佬们也太给力,除了王铮的事情外,别的几乎从不拒绝,就像是一个家财万贯的大富翁在溺爱自己唯一的儿子,什么都惯着什么都依着。

    也是因此,郑耀和卫晃对王铮是尊敬有加赞不绝口,不管闲忙,哪怕他们忙的是脚打后脑勺儿,屁大点破事儿也都会挤出时间跑来和他商量,向他请教,求他批示。

    两人还有分工有合作,王铮都总结出两人来的规律了。

    假如郑耀天明就去驿馆堵他,说有事和他商议,看他在就会喜形于色,说几句话就走,如若他恰巧早起出去溜达溜达健健身,郑耀就会脸色大变,就算出动巡街衙吏全城大索,也得把他找到后才会放心。

    卫晃则会在上衙门后登门,那是有事请教,看他在衙门办公,就会闲谈几句乐呵呵地回去。下午至少也会有一个人来,晚上绝对会有一个求他紧急批示的大事儿。

    至于到底是不是大事儿?反正王铮觉得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好像,不说是大事儿,他们就不好意思和他东扯葫芦西扯瓢地拉呱到半夜。

    第二天两人轮着来,该是卫晃天不明就去驿馆堵他了,依此类推,轮班休息,两人算是隔一天就能睡个好觉。

    王铮最近才算是明白了,狗屁的商量请教批示,这俩老货纯粹是怕他跑了,这叫查岗,在上一世是领导对下属,老婆对老公不信任的做法。

    可在这一世,现在,他王铮才是领导好不好?

    王铮虽然很烦,虽然很讨厌郑耀卫晃,但他同时也很感激他们。这两位的年纪都比他大了不少,较年轻的卫晃也已五十岁了,他们除了怕他跑了之外,别的方面对他都很好,也都很尊敬他,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

    从工作方面来说,两人也都很敬业,很能干。每天为了雁山卫忙的脚打后脑勺儿的,居然还能抽出时间来查他的岗,怕他跑了以后,两人有些事做不了主,工作无法开展,这也很让王铮佩服他们的工作精神。

    王铮还很感激他们为自己说话。

    据说,郑耀和卫晃不止一次地以雁山卫卫牧和卫府的身份,向朝廷上了好几份公文为他王铮鸣不平,说是雁山卫所有将士皆有封赏,唯独王副总管是首功,却只得到了几车钱粮杂物,朝廷的赏赐有些不公平不合理,要求朝堂诸公还需仔细斟酌另行封赏,免得寒了王副总管的心。

    说雁山卫自从得到王副总管提辖督导之后,现在是前景一片光明形势一片大好。

    说王副总管博古通今博览群书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说王副总管有大将之风宰相之才,是国之栋梁大郑之幸。

    还说雁山提督的位置悬置已久非为善事,望朝堂诸公考虑考虑王将军,是不是让王副总管暂代雁山提督一职,好方便他对雁山卫的工作开展等等等等。

    两人言辞恳切善意拳拳,对王铮是不吝赞美之辞。

    可是,两人的数封公文,也和王铮给皇上和房相的书信一样的下场,也是宛若泥牛入海再也不见回音。写了几封不见回信之后,两人也灰心了,知道这是皇上和宰执们在晾着王铮,故意这么做的。

    虽然两人不知道上面这么做的目的,但他俩管不着问不了也猜不透,于是也就没好意思对委屈的王铮提及此事,也开始装糊涂,只管干好自己的事儿,不再过问对王铮的赏赐不公的问题。
………………………………

038章 闲谈

    虽然王铮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拿着五品将军的俸禄,却干着至少也应该是个三品将军该干的活,太亏了。但他依然很忙。

    就像今天,他好不容易熬到了休沐日,本想去城外的圆觉寺听慧能大师宣讲佛法,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哪知道他刚吃过早饭,还没抹嘴卫晃就到驿馆来找他,说是让他去南门外的兵部作坊里检查工作。

    王铮当时就有点着急上火,兵部作坊都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他去检查个狗屁的工作。

    兵部的作坊不归雁山卫提督府管理,属于兵部直接管辖,设在并州是为了雁山卫的军事是不假,但也是因为兵部懒得把兵甲器械从千里外的上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运到雁山。

    是兵部就地取材,把该调拨给雁山卫的物资就近收集打造,节约了巨大的运费,然后转手就让雁山卫自己搬回去,纯粹是兵部懒省事儿才在雁山设立作坊的。

    一般来说,提督都在兵部兼着侍郎的职务,要是段提督还在的话,他倒也能管得着兵部的作坊。

    可他王铮不是提督,他只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副总管,雁山行营副总管只是战时的一个临时机构,现在雁山行营都没影了,他就更管不着兵部的作坊了,能做一镇提督的至少也是从二品的柱国将军,甚至是正二品的上柱国,他只是个五品的定远将军,军职太低,也管不着。

    “王副总管,是这样,作坊的副监本来想找你去作坊看看,可他怕你受了委屈脾气不好・・・”近五十岁的卫晃陪着笑脸对王铮解释,可他都没说完王铮就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不善地说道。

    “我受了委屈?我能受什么委屈?谁敢让我受委屈?哼!兵部的作坊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太忙,没空,不去。”

    卫晃知道自己又说错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大冷的天他却抹了把头上的冷汗,诺诺说道:“王副总管,你别急,那位副监说了,他临来时兵部的老大人就特意告诉他,让他来雁山后,多和王副总管沟通,多听取王副总管的意见,如若王副总管有什么奇思妙想,无需上报,直接就可按王副总管的意思办,他还说,兵部的作坊虽然归兵部直管,但王副总管也可随时去监督管理,作坊上下所有人等,必会以王副总管的马首是瞻。”

    卫晃看着王铮的脸色,小心翼翼地一边说着那位副监的原话,一边自己苦思冥想地胡编乱造,反正自己只要说的不是太出格,只要能让这位爷跟他去了作坊,那他就算是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他怕王铮说是去听讲佛法,却偷偷摸摸不吭声地跑了。

    卫晃这么大年纪,却对王铮这么的小心翼翼。其一是,雁山卫现在没有他这个怀抱天子剑的就不能正常运转,没他不行。

    一其二是,王铮被逼着暂时提辖督导雁山卫后,雁山卫想要什么有什么,提什么条件朝廷就答应什么条件,除了王铮本人的事情之外,几乎是一切顺利,他和郑耀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员,从来就没见朝廷这么爽快过。他们俩,也离不开王铮了。

    还有一点,也是最主要的,卫晃和郑耀也觉得王铮太委屈。他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却只得到了几车钱粮杂物,连一亩地都没有。甚至还不如一个校尉得到的封赏大。他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就是发点牢骚,被他喷几滴唾沫星子,也是可以理解地。

    既然卫晃都这么说了,既然兵部作坊的副监那么看得起他,王铮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也没法再去听讲佛法锻炼自己的情操了,只好抹了嘴,叫上山娃狗娃黑蛋石头,四个不是他的亲兵,却比亲兵还要亲的兄弟,出了驿馆上了马,踢踢踏踏地走向城南。

    王铮出行,戴忠自然也带着天子剑跟着,他的身后,还有一百名羽林卫士,这些人不是王铮的随从,他还没有那么大的派头。

    这些人都是戴忠的手下,是奉命保护天子剑的,从根本上来说,他们是跟着天子剑,和王铮都没啥关系。

    可即便是这样,也不影响王铮的威势,他和卫晃并辔前行,身后数杆大旗一字排开,{注:没有一杆是王铮的王字将旗,到现在,他甚至还没有将军袍服,穿的还是寻常的布衣。}然后是整齐有序威武雄壮的一大溜威猛军士。

    皇上的亲军羽林军,和普通的雁山卫军可大不一样。这些人,按现在的话说,个个都是一米八以上的彪悍壮汉,穿的盔甲佩戴的刀剑也都是精钢打造,服饰的颜色也比大郑卫军的鲜亮许多。

    咋一看,王铮的派头丝毫也不弱于以前的段提督出行,甚至还超过了段提督不少。

    到了现在,王铮才稍微满意了些,他捋须・・・摸着光溜溜的下巴,脸上有了些笑容。

    人都是虚荣的,都是有好胜心的,王铮只是个凡人,自然也不例外。只是,他从一千年后穿越过来,心态已有了很大的变化,虚荣心不那么明显而已。

    “老卫,这大街上怎么还这么乱?到处都是垃圾粪便,环卫工人呢?城管呢?怎么没人管?并州知州是贾林贾知州吧?他怎么也不管管?”

    王铮一边走一边看,越看眉头皱的越深,他的第三只眼又张开了。脏乱差,是王铮对现在的并州城里的评价。

    “咳!这个・・・回头我和贾知州说说,让他尽快派人监管处理。王副总管,城管我还能理解,应该是城镇管理的意思。可是,这个环卫工人是啥?能吃吗?”

    卫晃先是尴尬然后一脸不明所以地问道。和这位爷在一起,他嘴里蹦出来的新词实在是层出不穷,真的是才疏学浅理解不了啊!

    “我・・・”王铮汗了一下,这位老兄怎么就想着吃?他差点爆了粗口。“顾名思义嘛!你想,环就是环境,卫就是卫生,你组合起来想想。”王铮谆谆善诱。

    没办法,他上学时的历史知识都是体育老师教的,不是瞎编,王铮上初中时,历史课都不用考试就能升级,教他历史的,还真是一位体育老师兼的。所以,不懂历史不会说古话古词语,真的不怪他。

    “环境卫生?”卫晃懵懵懂懂道。

    “对,就是环境卫生,简称环卫,你看,这大街上乱糟糟的,都没有一棵树苗,更别说花草了,环境不好吧?你看,这地下垃圾粪便便溺到处都是,很脏吧?现在是隆冬季节,还好些,要是到了夏天,苍蝇蚊子・・・啧啧!这就是环境卫生不达标,贾知州年纪大了,怕是想告老还乡,都没心气儿干了。”

    王铮很随意地说道,说实话,他只是随口说说,真没别的意思,他才懒得没事找事。
………………………………

039章 找矿

    卫晃却不那么认为,他抹了把头上的冷汗,心说:“咋滴?你还想把贾知州撸了是咋滴?”

    可他又想了想,这位爷可是位连跟随皇上来的朝廷的三品大员,一言不合就给斩了的猛人,听说,皇上知道此事后,连一句责备的话都没说王铮,还直夸他做的对,更别说是贾知州那样一个四品下的知州了。

    趁着王铮不注意,卫晃连忙给身后的随从使了个眼色,那位随从也是个精明人,点了下头转身就跑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着闲话,出了并州南门进入官道,卫晃刚刚舒缓下来的心情,随着王铮又皱起来的眉头,他的小心肝就又开始噗通噗通地乱跳。

    “铺设官道时没用三合土?”王铮皱着眉扭头问卫晃。

    自夏季大旱一来,雁山一直就没怎么下雨,进入冬季后,他也没见到一片雪花,官道的黄土地上虚土盈尺,走过去宛若腾云驾雾,啥都看不清楚。

    “啥?・・・啥叫三合土?末将实在是愚昧,惭愧,惭愧。”卫晃又听到了一个名词,抹着汗说道。和这位爷在一起,很多词语都听不懂,真显得自己的知识太浅薄啊!

    “你连三合土都不知道?好吧!三合土就是用煤渣,生石灰・・・你不会连煤渣都不知道是啥吧?好吧!煤现在叫什么?哦!对了,石炭,对,就是石炭,就是石炭燃烧后的废渣・・・”

    王铮又解释了一通三合土,还说了怎么铺设道路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走起来特别平整并且也很持久等等。

    “老郑是怎么搞的?在并州都当了几年知府了,竟然连条路都修不好,南面来的军需物资就走这样的破路,怎么可能快的了?往北面林州庸州信州送的军资怎么能及时送得到?要多耗费多少钱粮多少时间?如果是战时,耽误了急需的军资,将士们还怎么打仗?你这个卫府首官又怎么对得起战死的将士们?”

    此时,卫晃的汗水已是擦也擦不净抹也抹不完,他没想到,自己只是想拉着他去兵部的作坊转一圈,一是让他散散心,顺便也占用了他的时间,免得他偷偷摸摸的跑了。哪知道这位爷竟然这么多事儿?

    可卫晃还不得不佩服,王铮说的对,很对。他不仅什么都懂什么都会,考虑的还很周到。

    环境卫生好了虽然能使人心情舒畅,但那无关军事不归他管,可送军资的事儿就是卫府的事儿。战时无小事,什么都不敢马虎大意。道路平整没有浮土,军情急报就送达的快,来往的将士也不会在路上耽误时间,军资也就不会耽误,更不会浪费钱粮。

    抽了个空,卫晃一边抹汗一边对着身后的另一个随从使了个眼色,那位随从点了下头也跑了。

    “可是,碳渣和生石灰太少了,铺路所需的量也太大,如果从上京调拨,别的不说,光是这一项耗费的钱粮,就不是个小数目。难呐!”

    卫晃也是喟然长叹,三合土其实他懂,只是和王铮的说法不一样,他短时没想明白而已。

    王铮也知道,现在的运输条件太难了。从上京到雁山的并州,一千多里的路程,至少一个月才能到达。

    数千上万民夫用的最好的车子,就是木轱辘木轴的两轮车,类似后世农村的架子车,木轱辘极易散架,木轴极易折断,肩扛手抬人吃马嚼,如果送十万斤粮食到雁山的话,到达时也只剩三四万斤了,路上的耗费太大。这也是兵部和工部在雁山设立作坊的原因之一。

    人们倒也不是不知道铁轴铁轱辘更结实更耐用,可是铁的产量实在太少,知道也用不起。

    “那就不从上京送,咱们自己找。”王铮说着话,就在马上欠起屁股蹬直了双腿,手搭凉棚四下里极目远眺。

    他进了提督府的衙门后,看过大郑的全境图,可是现在的地图做的太粗糙了。除了有一些大城镇的名字外,就是曲曲弯弯的线。看不出来哪是山哪是河哪是路。

    最主要的,并州距离上京有一千多里,王铮比划了下,却只有半乍长,可并州距离林州只有七八百里,竟然有一乍多。太粗糙了,不可信,看了还不如不看。

    可即便再粗糙,他还是估摸出了并州所处的大概位置,现在,并州处于内蒙古的鄂尔多斯稍微东南,也就是后世的山西陕西和内蒙交界处,方圆大约五百公里内的某个地方。

    在前世,王铮因为是个孤儿没人管束,大学时每逢假期,他相信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于是他除了必要时才打工赚学费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和要好的同学,天南地北地瞎转悠,也叫旅游,或者说是穷游。

    那时,他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其中就包括山西大同和鄂尔多斯草原。也听来自榆林的同学讲过榆林的风情地貌特产矿产等等。他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地处晋、陕、蒙能源金三角的中心地带。

    他还知道,在附近一千里内的地下,煤储量应该是最多,并且埋藏浅,易开采,厚度大,热值高。铁矿石的含量也有不少,埋藏的也都不深。石灰石的含量也够多,很多还都是露出地面的,更易开采。还有石英砂,就是玻璃和很多种耐火材料的主要原料,同样也是埋藏的很浅。其他的还有不少种矿产资源,可王铮现在用不上,暂时也没想。{此处以山西河曲至陕西神木县的一大片地区为参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看。}

    现在王铮想做的,就是找专家,让专家去找煤矿铁矿和石灰石矿。

    “自己找?怎么找?”卫晃纳闷地问道。他现在怀疑,这位王副总管真是个怪胎,他竟然还会找矿?

    “是这,你回去就写公文送到上京,让朝廷马上派专家・・・哦!是善于找矿的工匠来雁山,主要是找煤・・・石炭,石灰石和铁矿石英砂。咱们并州附近一千里方圆以内,应该有不少这些矿。”

    卫晃惊鄂地张大了嘴巴,这位爷・・・还真想找铁矿和石灰石矿啊?

    “王副总管,我就想问问,你还有什么是不知道的?”卫晃傻傻地说道。每次和王铮闲聊,他都会被王铮的所知所学震惊到,他的思路,永远都跟不上王铮的节奏。

    “哦?呵・・・呵呵・・・”王铮突然感觉到,自己说的又多了,知道的太多的人通常都活不长,他还不想死,于是连忙闭嘴尴尬地笑笑。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兵部的作坊工地,工地上,乱七八糟的各种材料堆积如山。可此时已是隆冬季节,天寒地冻的,泥瓦匠的活路很少,主要是木匠在搭建木制的简易房子。

    兵部匠作司的少监庞瑞早就得到卫晃的通告,此时就迎在路边,看到王铮和卫晃相谐二来,大喜过望连忙迎了上去深施一礼。

    “王副总管大驾光临,卑职未曾远迎,还望王副总管恕罪。”

    “别来虚的,我不习惯,咱们都是同僚,没有官职高低之分,起来吧!以后别这样。”王铮大手一挥,很是高兴地说道。

    他当然高兴,这位少监都对卫晃说了,兵部的这个作坊,虽然明着不归他管理,但是他可以随时来指教,作坊的所有人,也都会听他的话。他但凡有什么想做的想加工的,只需一句话,作坊都不用上报,直接就可以开工。人家都这样尊敬他了,他不高兴才怪。

    “王副总管虽然虚怀若谷礼贤下士,但卑职却也知礼仪不可废,尊重上官本是卑职需当应做的。王副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