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坊怎么规划?蒸酒的炉子怎么建造?购买什么品种的粮食等等。王铮一边说一边写,把建造酿酒作坊的注意事项说的清清楚楚写的明明白白。
最后说让卫晃的那个亲戚尽快建造作坊,建好后他会亲自去蒸馏一些酒出来,让他先学习学习,以后归他自己操作。
就这样,王铮在百忙之中,又给自己找了个事做。
刚谈好这件事儿,王铮正想和曹显讨论一下让他怎么练兵,提督衙门的书吏来找他,说是上京来人了。
上京来人都是好事儿,王铮临走前对曹显说:曹将军头脑灵活敢想敢做,你办事我放心,反正雁山中军也交给你了,我也就不再过问太多,我也太忙,小事你就看着办吧!
王铮走后,曹显转身面对卫晃,就开始扭捏起来。
“怎了?有事说,你是不是也想参一股?”卫晃能做到卫府主官,自然也不是个傻子,他从曹显的表情看出他这是有事儿求自己,除了刚才王铮说的酿酒,除了他说的一本万利财源滚滚,还有什么事儿能让曹显这个武将这么扭捏难以张口?
“嘿嘿!卫将军果然目光如炬。是这,我家里人口太多,就连丈人家里都得靠我的薪俸养活,还没有别的收入,家里确实有点入不敷出,卫将军你看···我要是也···行不行?”
曹显腆着脸看着自己的上司卫晃,祈求的意味儿很明显。
“行,没问题,反正我银钱的缺口也太大,购买粮食也需要的太多,估摸着王副总管的家里也不会有太多的闲钱,就算你一股吧!只是,也仅是你一个,别的就不能说出去了。”
卫晃也看出来了,明年,曹显假如能活着从草原回来的话,他必将一飞冲天,前途不可限量,他也不想得罪这个未来的高级将军,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再说,王铮说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吃独食的人通常都死的很快。
上京来的人是二十多个有丰富经验的找矿的工匠,顺便还带来了给卫晃的一份公文。卫晃的公文王铮不能看,派人给卫晃送了过去。
寒暄见礼过后,王铮就在衙门的大堂里。他坐着右手执鹅毛笔写写画画,找矿的工匠们站着围了一圈儿观看。不一会儿,他凭着上一世的记忆,就画出来一张并州附近的矿区图。
“我这张矿区图并不准确,只是个大致的方位,主要是,我不知道现在的并州,到底是后世···是···地图太粗糙,我看不懂方位,都是猜测的。你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只需把我这张图当作参考,在这张图上标着的矿点附近,方圆五百里的范围内寻找,必定能找到煤矿铁矿和石灰石矿。”
王铮又差点说漏嘴,但他不害怕找不到那几个矿。因为,据他所知,这一大片区域的矿实在是太多了,数煤最多,他觉得,随便找一个地方挖下去,不太深就会有埋藏极浅的煤。
之所以现在发现的煤矿还少,主要是,数千年来,人们只知道伐薪烧炭,用炭来烧火取暖,即便是炼铁炼铜,也大都是用木炭燃烧炼制。
现在的大郑,人们普遍对煤炭的认识还少,产出的有限煤炭,也大都是发放给达官显贵们取暖烧饭所用,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煤炭革命会对大郑有多大的好处。
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滥砍滥伐导致森林的迅速减少,大郑的燃料需求已是岌岌可危。
有史记载,“河北难得薪柴”,南方的燃料危机也同样严重,“今驻跸吴、越,山林之广,不足以供樵苏。虽佳花美竹,坟墓之松楸。岁月之间,尽成赤地。根枿之微。斫撅皆遍,芽蘖无复可生”。
不但山林被砍伐殆尽,连佳花美竹这类的守墓之树也被刨根挖光。可即便是这样,大郑的官员们也没想到寻找煤矿代替木炭。
{注:三斤木材可焖制出一斤木炭,焖烧这三斤木柴还需要三斤木柴,也就是说,六斤木柴才能烧制出一斤木炭。
另:北宋以煤炭代替木炭的燃料革命,就是从年左右开始的,也标志着宋朝从农业到近代工业的产业转型,是北宋工业革命的开始。本书的背景就是北宋,这也算是契合了历史吧!
其实,在汉代以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煤炭的巨大价值,在汉代工业大发展时开始大量使用。
汉朝崩溃之后,在将近千年的时间中,华夏人口一直没有恢复到公元前后的水平。正是因为人口稀少和工业的低迷,植物燃料的再生速度足以满足社会需求,所以煤炭就没有得到重视,慢慢被人们忘却了。
直到宋代爆发巨大的燃料危机,这种古老的燃料才得以再次被重视。现在,这次燃料革命的领导者,就让有后世眼光的王铮来做吧!}
和工匠们商谈了半天,把自己所知道的事项都一一告诉他们,并特意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
现在,煤铁和石灰暂时算是军用物资,就暂归卫府主管,王铮让书吏把工匠们带去卫府交给卫晃,让卫晃妥善安置,并且派人员带着这些工匠找矿,他别的就不管了。
有时候,王铮也不得不感叹,怪不得后世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想当官,原来当官的好处这么多,自己动动嘴儿,很多人就要跑断腿儿啊!
………………………………
048章 五品营校尉
给卫晃捎的那封公函也是因为王铮,他下午就知道那封公函的内容了。
卫晃接到上京的公函后,不敢怠慢,马上派人去办。到了下午,王铮正在衙门里办公,就听见衙门外像是有不少人马来到了门口。他还没顾得上派人打问,就见一个卫府的校尉,进了衙门向他禀报。
说是上京宰相官邸有公文,让燕山卫府给王副总管调拨一营军士,归王副总管指挥。
“上京的公文里,还说了别的吗?”王铮纳闷地问道。
上面的几个老头不知道在玩什么?总是不吭声就派人过来。上次的两万轻骑没吭声,上午找矿的工匠们没吭声,下午,这又来了一百军士还是不吭声。那几个老头把他王铮当成空气了吗?
“有,公文说,让王副总管兼职这一百人的营校尉,以后这一百军士就归王副总管指挥了。”
“就这?还有吗?”
“还有就是,这一百军士的编制还在雁山后军,现在,王副总管也算是雁山后军丙旅丁营的营副,叫队正也行・・・”那个校尉看王铮的神色不善,心中害怕,声音就越来越小:“一个营本该有三百军士,这只有一百,最多算是个营副。”
“还有吗?”王铮都快气哭了。
“没了,卫将军就对我说了这些。”
“我・・・玩我呢?让我一个五品将军兼职营校尉,嗯!是只带一百人的营副尉,营校尉连品级都没有好不好?就更别说是营副尉和队正了。”
王铮大恼,但他后来想想,觉得自己总算是有个实职了,尽管这个营校尉的职务确实太小了点,尽管自己只能带一百人。
但是,毕竟算是有了实职,毕竟以后他就算是雁山卫军后军丙旅丁营的人了。
唉!可算是有了个娘家,再也不只是个名不正言不顺有权无职的副总管了。
只是,让王铮发愁的是,自己这个雁山后军丙旅丁营的营副,或者说是队正,以后要是见了后军丙旅的旅帅该怎么办?是一见面就啪的一声给他行军礼?还是他给自己这个手下的营副行礼?
“哼!他要敢受我的礼,我不揍死他我。”
王铮气的哼哼着回了桌案边坐下,拿起鹅毛笔却再也没心思写东西。
他很郁闷,要说,他在林州救了皇上救了房相,还救了陈柱国沙将军,他救了那么多人,皇上和房相那两个卸磨杀驴的・・・呸呸。想到这里,王铮又吐了两口唾沫。
那两个白眼狼就不说了,可其他的文官武将怎么就不帮他说句话呢?他虽然来历不明,可他所做的所有事,可都是为了郑军能打胜仗,为了大郑的百姓能吃饱喝好。到现在为止,他可没做过一件对不起大郑的事儿,可他们・・・唉!身份呐!来历啊!怎么就这么重要呢?
王铮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想撂挑子,他不想干了,他想回李家洼种地去。
王铮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逃跑,恰好,这会儿没人来找他,山娃他们几个还在大营里接受选拔,也都不在,戴忠好像有事出去了,也不在提督衙门。
天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王铮装作去茅厕,做贼似的溜到马厩边,牵出来自己的战马刚走到大门边。
“王副总管要去哪里呀?这有份林州来的公文,说是让王副总管尽快批阅。”
一个书吏恰好从厢房里出来要找王铮,他看到王铮牵着马贼溜溜的样子,顿时觉得好笑,就连忙跑过来问道。
“嗯!是这・・・”王铮眼珠乱转想着措辞。“是这,我有点急事要去街上一趟,马上就回来,你先放那吧!我回来就看。”
“上街买任何东西也不需要王副总管亲自去呀!王副总管,你歇着,需要什么,属下去采办就行。”那书吏到是挺热心。
“我还有事要去卫府找卫晃,是要紧军事,你办不了,还是我去吧!”王铮不由分说牵着马就要出门。
“王副总管,你一个人不能单独出去,太危险・・・哎哎!守门的军士,快拦住王副总管,哎呀!你们干什么吃的。”
王铮一看不好,要是被军士拦住,今天就又走不成了,他趁着军士想拦又不敢拦,不拦又怕他出危险的懵懂短暂时刻,挤出门外上马就跑。
“哈!总算是跑出来了。”并州城东的官道上,王铮打马飞奔,心情极其舒畅。
自从寻找山娃离开李家洼,到现在他都没回去过。老爹死时,林州激战正酣,他没法回去。后来从庸州到了并州,一是因为太忙,二是郑耀和卫晃怕他跑了没人做主,看的也太严,就一直耽误了下来。现在,他是真想娘,真想翠姑,真想李家洼的山水和淳朴的乡亲们,真想原来轻松惬意的生活了。
并州距离李家洼三百多里,王铮不可能一口气就赶过去。到了中途的沙门县时天色也快黑了,他没有惊动沙门县的县令,而是找了个客栈想先安顿下来,明日一早再赶路。
可是,在王铮把手伸入怀里掏钱时,他傻了眼,他来的匆忙,忘了带银两了。
这可怎么办?
在客栈伙计疑惑的目光中,王铮尴尬地张着嘴瞪着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王铮想来想去,摸遍全身,只从怀里掏出了一沓纸笺,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沓纸笺还是他去大营那天写的,属于军事机密,轻易不能示人。
怎么办?
王铮急的头上冒汗,还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呐!没想到,自己也有被几文铜钱难倒的这一天。
马是不能卖的,他不能跑着回去。再说,他骑的是军马,军马都有标记,也没人敢买。
“客官,你倒是住不住啊?要是住就尽快掏银钱,小人还忙的很呐!”客栈伙计看着王铮的窘态,大概是猜到他没钱了,就阴阳怪气地说道。
“是这,我今日出来的匆忙,忘了带银钱了。小哥,要不这样,我回来再给你怎样?”王铮堆着笑脸尴尬地说道。
“不怎样,有银钱就住,没银钱就走,本店本小利薄,概不赊欠,客官你请便。”没银两还想蹭吃蹭住的多了,店伙计也是见过南来北往形形色色的人的,才不会信王铮的瞎话。
当然,他认为王铮说的是瞎话。
王铮无奈,只好牵着马走了。
“算咧!到县城外让马匹啃些干草,我还是连夜走吧!”
找了一家善良的人家讨了碗凉水喝,王铮怕再晚了关上城门,就直接出了城,在城外的官道边,他让马匹啃了会儿干草,喝了些小河沟里潺潺流淌的清水,养了会儿体力,然后王铮咽了口唾沫,忍着饿又开始赶路。
王铮进李家洼时,已经是后半夜,天都快亮了。
这天的早上卯时初,李家洼的很多人家都听到,从村东李富贵的坟地附近,传来了一声声男人悲痛欲绝撕心裂肺的哭声。
“娃,你老爹知道你来看他,知道你现今已经出息了,会很高兴的。可你再哭,他也是活不过来了。”
王铮跪在李富贵的坟头,正撕心裂肺的痛哭不止,就听后面有人说话,他忍住悲声,抽泣着扭头一看,是娘和翠姑。
此时,两人也是一脸泪水。
“娘,翠姑,你们来了。”王铮连忙爬起来问道。
“你哭声那么大,不止是我们,你看,全村的人几乎都来了。”
王铮扭头看去,不远处的黑暗里,影影绰绰的站满了人,都在无声无息地看着他。
“娘,翠姑,天寒露重,让乡亲们都回去吧!我再和爹说说话,一会儿我就回家。”
“算哩!你爹知道你的心意就行了,还是回家吧!”娘抹着泪过来拉住王铮的衣袖,拉着他向家走去。
“哥,山娃咋没回来?”翠姑走在王铮的另一侧,抹着泪眼问道。
“我是偷着跑回来的,他们几个都不知道,现在我估计,山娃他们也快到了。”
王铮一边和翠姑说话,一边和乡亲们挥手打招呼。
“李爷爷,你的身体还是那么好啊!老爷子真有福气。”
“托娃的福哩!娃有出息哩!山娃狗娃黑蛋儿和石头跟着你,也会有出息哩!”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石头的爷爷,站在道边赞赏地看着王铮笑着说道。
现在的王铮,已经是整个李家洼的骄傲,李家洼自古以来,也没有出过一个芝麻大的官,更没有出过像王铮这样的五品将军。
可王铮现在不仅仅是五品的将军,他还见过皇上,还有皇上钦赐的天子剑,他还是一个什么什么营的大总管,管着雁山卫的四州三十八县的人哩!
虽然王铮并不是真的李家洼人,但他把自己当成了李家洼的人。没看到吗?现在官上已经给李富贵家新盖了门楼,是符合五品将军身份的高大亮堂的门楼。王铮要是没把自己当李家洼人,他会让官上给山娃家盖门楼吗?
“得福叔,我估摸着黑蛋儿今晌午就能回来,你家还有孢子肉没?先给他炖上。”
“有有,炖上,叫你婶儿都炖上,一会儿也给铮娃子送去。铮娃子有出息哩!连我的黑蛋儿也有出息哩!”黑蛋儿爹笑的满脸的褶子成了一朵大大的菊花,连眼睛都看不见了。
山娃家不说,他家因为王铮,一直就吃穿不愁条件最好。
可自从狗娃黑蛋儿石头跟着王铮在林州城外一战后,也成了卫军。那次大战立功后的奖赏,加上三个人的月薪。现在狗娃黑蛋儿和石头家,生活条件明显的大幅度提高,已经能吃得饱穿的暖,并且有了闲钱开始准备建房子买地了。
………………………………
049章 气急败坏的追兵
告别众乡亲回到家里,翠姑给王铮做了早饭,看他狼吞虎咽地吃着,翠姑的心里就特别的满足。
王铮一走就是三个多月,虽说知道王铮现在已经出息了,都当了大官了。山娃现在还是他的属下,可翠姑却对他依旧是遏制不住的思念。
原来在家时,所有人都看出他非池中之物,可却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有本事,短短时间竟然就做到了别人几十年也做不到的成就。
可他的成就他的俸禄,他让人送回家的一车一车的钱粮布帛,翠姑却都没放在心上,他就是单纯地喜欢王铮这个人。
她喜欢他的真诚,喜欢他的能干,喜欢他对家人就像是对真正亲人般的亲护,喜欢他的奇思妙想,喜欢他的不同常人。但最让翠姑喜欢的,却是他伟岸的身躯英俊的脸庞和他对自己的关怀。
这三个月,他虽然没回过家,但他却让人送家了不少东西,这些东西里最让翠姑喜欢的,就是那些珠翠和花粉。
他在并州那么忙碌,竟然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她翠姑买珠翠买花粉,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她翠姑不是单相思,说明他的心里也有她。两人之间现在缺的,就是点破那层窗户纸而已。
可是,这层窗户纸却也是最让翠姑发愁的。让谁点破呢?谁敢点破呢?他现在成了将军,李家洼的乡亲敢和他说话的都不多啊!
翠姑柔情蜜意地看着王铮狼吞虎咽,心里又是欢喜又是发愁,不知道啥时候才会有人懂她的心事,帮她点破那层窗户纸。
王铮当然不知道翠姑此时的心思,他都快饿死了,只顾饥不择食地猛吃海塞。
山娃娘也看到了自家闺女看王铮时的柔情眼神,她知道自家闺女的心事,但她只是暗叹了口气,什么都没说。
王铮若真是对翠姑有意,那他原来就不会在地里搭个窝棚搬地里去住,他也不会让山娃爹找媒婆想为翠姑找个好人家,他在那时候就可能会提出对翠姑的好感,暗示或者明示让翠姑嫁给他。
可是,他不但没有过任何的暗示,却反而一直和翠姑保持着距离,他怕自己这个外姓人会影响到翠姑的婚姻,会害了这个家。
说到底,他一直在担心。他怕自己的来历不明会影响到李家,他喜欢这个家喜欢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但他把家人当成的是他自己的家人,他对翠姑,有对妹妹的亲情和爱护,却没有男女之情,他一直在控制着自己,他并且控制的很好。
原来,每天在家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他还对翠姑没有任何表示。现在,他已经成了将军,成了管理着雁山四州三十八县的大官,就和翠姑离的更远。
虽然他的心没变,但他见的人多了,眼界开阔了,特别是见到的能书善画的美丽女子多了,那他,还能看得上自己的女儿翠姑吗?
山娃娘也很烦恼,为自己的女儿烦恼,但她还没办法,王铮把她当成了亲娘看待,她不能逼着自己的儿子娶自己的女儿。
王铮吃过饭,像以前一样地抹抹嘴打了个饱嗝,拍着肚子站起身,一边在院子里溜达化食儿,一边和山娃娘以及翠姑说话拉家常。顺便还看看自己已经三个月没见过的家。
三个月没回来,家里已经变了样,原来自己设计的门楼被拆了,换了现在混砖、高大、亮堂,符合自己五品将军身份的门楼。
院子的其他布局倒是没变,只是,东西厢房里除了他和山娃的卧室,别的房间都塞满了东西。
王铮开门看了看,全都是因为自己立的功劳,上京和卫府分别拉来的钱粮布帛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过日子需用的几乎应有尽有。看这架势,别说家里只有娘和翠姑,就算自己和山娃也在家,不吃穿花用个三五年也用不完。
“怎么这么多东西?”在王铮的印象中,上京就给他拉来了两车宫里的稀罕物件,具体都有什么他都没仔细看。卫府倒是送了十几车,可卫府送给别人的,比如说奖励给庸州之战的最大功臣曹显的,不过是七八车普通的钱粮布帛罢了,没有自己的这么多,也没有自己的这么好啊?
“不知道,那些天,反正是每天都有好几车东西送来咱家,只让我签个名摁个手印,二话不说,把东西放好就走了。没人解释是怎么回事儿。”
翠姑笑眯眯地看着自家屋里的财货,眼里满是小星星,王铮觉得,翠姑很有做一个小财迷的潜质。
山娃娘插话道:“我倒是问了,可那些官上的人也不知道,只说是上面下令让拉来李家洼山娃家的,别的都说不清楚。娘想着,应该是你和山娃都知道这些东西,也就没阻止。”
“这么多东西放在家里,会惹人眼馋。不太好。”王铮暗想。人不可有害人之意,但不可无防人之心。家里现在只有娘和翠姑两个女人,万一有人眼馋不过起了歹意,娘和翠姑就会很不安全。
“不能这样,我这次回来必须解决此事。”老爹已经死了,王铮不想家里的其他人再有任何危险。老爹在时,全家人都已把他当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现在,老爹不在了,他就更得担起自己的责任。
“娘,翠姑,要不,咱们都搬到并州去住吧?就你们俩在家,我不放心。”去并州住很简单,不过就是租个房子的问题,他租得起。但先得让娘同意才行。
“去并州?哪家里呢?”翠姑迟疑着问道,她当然想离王铮更近一些,可她还舍不得自己的家。
“家里让乡亲们先照看着,以后山娃结了婚有了孩子,家里再招几个丫环佣人,你们想回来了再回家住。”
“可是,铮娃子,你爹还在这儿,咱们都走了,谁陪你爹说话?谁去你爹坟上拔草啊?”山娃娘想起自己的男人,顿时就泪水涟涟。
铮娃子有出息了,山娃也有出息了,可是自家的老头子,却没福享受孩子们给他带来的福分。想起这事儿,山娃娘就很心疼自己那个吃了一辈子苦的男人。
说起老爹的死,王铮也沉默了。其实他在并州时,就想过把娘和翠姑接过去住,要不然他每天都不安,每天都担心山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