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些精锐中的将领,又几乎均是高职低配。

    大郑像申四、山娃、石头儿等的中高级将领太多了,都没合适的地方安置。就算是明知他们辞官后,就是为了投奔王铮,朝廷诸公也没有太在意。

    谁还没有三五个好友啊!他们功成名就后无心职权,只想经商赚些银子,又没有违了大郑的律法,谁也管不着他们的去留。

    所有人都不知道,王铮是想在另一个大陆建国。除了皇上房相等一些,见过地球仪的朝中重臣,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还有别的大陆。就是偶尔听说过的,也不一定会相信。

    王铮再姬八能,他就算去过西域,和西域往西再往西的很多地方。难道他不到三十的年龄,还去过地球仪上刻画的,所谓的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且不说那几个大洲到底有没有?是不是他在忽悠人?即便真有。可那些地方距离大郑何止万里之遥?

    在现今的航海条件下,从大郑乘船,跨越那么远的大洋去美洲,简直就是老寿星上吊……活腻了。

    因此,朝堂上的众臣在议论了半个多月,王铮的辞官之事后,除了对他的惋惜,除了对‘功高震主’这四个字多了些理解。没有一个人想到王铮辞官的真正目的。

    别说朝堂了,即便是王铮的家里,包括他的部分妻妾,现在也不完全了解王铮到底想做什么。

    比如郑妽、郑沛姐妹俩,比如翠姑和钱明珠,以及什么事都不想管不想问,只想和王铮在一起,只想在家相夫教子的李九妹。

    她们只感觉男人在做一件大事,但到现在,她们也不清楚王铮,到底是在做什么大事。

    知道王铮的最终目的的,只是没藏黑云和肖燕燕,以及王铮的三个贴身丫头,和陈妍、申四、山娃,合计九个人而已。

    这件事儿太大,王铮不得不小心了再小心。即便是他的枕边人,再非必要时,也最好不要告诉她们。不是王铮不相信她们,但言多必失,隔墙有耳,多一个无关的人知道,就会多一分危险。

    王铮的关系网盘根错节,朝廷知道他在杭州不仅只是在休养病情。但就像皇上和房相吕相分析的那样。

    所有人都以为,王铮在朝堂时没有帮大郑,打通了海上的丝绸之路,现今他即便是辞了官,却还要完成他的心愿。

    没人发现没藏黑云别的动作,舟山诸岛的练兵,朝堂也以为是为了训练水手,和海上商队的私家护卫。

    朝堂诸公甚至还为王铮辞官后,仍然在为繁荣大郑的经济,为了避免大郑闭关锁国,一直在不懈地努力而羞愧。

    很多人想的是:看,多好的王大将军呐!唉!可惜了,他没有任何私心,却因‘功高震主’,而不得不辞官归隐。唉!···

    因此,即便有些动作被影子发觉,被当地官府上报给了朝廷,也没人把王铮的小动作太当回事儿。

    只要王铮不是想造反,只要他不是想推翻大郑,那就不用管他。

    在杭州打造战船训练水军,那他最多也就是,去攻打别的临海的国家。别的国家他随便打去,如果有困难就跟朝廷说一声,朝廷还会帮他一把。

    至于他在舟山训练水师,是为了从舟山登陆,首先占领杭州,然后再向北打,是为了推翻大郑的说法···唉!除非是傻得不能再傻的纯傻子,没有人会这么想。

    他要是想造反,只需去了蒙辽就行了,就这么简单。

    凭他的能力和蒙辽的军事实力。加上西夏军的侧翼骚扰,他很轻松地,就能打下整个大郑。

    因此,在舟山训练一些水手,和看护商队必须要有的护卫,才多大的事儿啊?

    王大将军为国为民呕心沥血,难道他辞官以后,还不让他经商赚银子养家了?

    朝堂诸公因为对王铮的绝对信任,就对王铮的一些,露出马脚的小动作听而不闻。

    有了王铮那些好弟兄的遮掩,有了朝堂诸公对王铮的信任,没藏黑云做起事来就不是太碍手碍脚。

    她只要不再杭州明目张胆地,拉起队伍反抗朝廷,很多人就对她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不管不问。

    王铮筹划大事,没藏黑云居中协调,其他人有分工有合作,王铮的大事发展的就很快。

    杭州城内,一个成立了才一年多的全球商行,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迅速崛起,业务涉及了,凡是能挣来大量银子的各个方面。包括矿业、海上和陆上的运输业,商业、制造业印刷和服务业等等等等。

    这个商行的管事极多,但幕后的东家却只有一个。那个东家还是个女人,她的名字叫没藏黑云。
………………………………

正文 530章 游西湖

    匆匆又过了几个月以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晌午。西湖的白堤上,一行人正边看边玩慢慢走来。

    走在前面的,是王铮的所有妻妾和丫环仆妇,当然也抱着,才几个月大的两个女儿和王念铮。

    山娃、狗娃、石头儿和黑蛋儿,以及申时的妻儿也在其中。

    女眷们边看边走,三人一群两人一伙说笑玩乐,很是舒心惬意。

    钱明珠和翠姑走在人群中,被丫环仆妇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她俩在来到杭州不久后,就有了身孕。现在已经三四个月,虽然还不是太显怀,却是家里的宝贝,王铮含在口里都怕化了。

    在女眷人群的身后十多步远近,王铮和玄一道长,以及两个金发碧眼的传教士并肩而行,跟随着女眷的速度走走停停。

    四人身后,是杭州知府耿开方,耿开方原是吏部的右侍郎,一年前调任的杭州知府。他是钱明珠的祖父,吏部尚书钱望的弟子。

    耿开方的身侧,是杭州守备韩烈。而韩烈在林州时,就是跟随王铮的一员悍将。他在林州之战时立了大功,升职后在前年调任杭州,做了杭州的守备。

    两人的身后,就是原兵部的右侍郎,现在任杭州水师提督的邢开了。

    邢开的提督职位听着不低,其实,杭州水师却仅有十多条船只,他手下的军士,也不过才千把人。

    自从王铮去了上京后,朝廷听从他的建议,开始精兵简政。冗兵、冗员、冗官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而原来偌大的杭州水师,因为从没受过海上的任何骚扰,就被裁员降级,成了一个五品的提督衙门。

    邢开曾是没藏黑云的内奸,王铮没有揭穿他,却让他辞去了兵部右侍郎的职务。自请外调杭州,做了这个有名无实的水师提督。

    别人不了解是为什么,但王铮却是极其清楚的,邢开和他儿子的小命,就在没藏黑云的手里攥着呢!

    杭州文武里身份地位最高的三人,都和王铮有些关系,没藏黑云做事,也就少了许多钳制。

    只要王铮不造反,耿开方和韩烈就不会多事。即便王铮想造反,邢开要想保全他全家的性命,也得硬着头皮跟随王铮。

    再者说了,王铮虽然挂冠封印悄悄离开了上京,但皇上郑成,到现在也没下旨罢免,他的职务和爵位。

    也就是说,王铮现在还是大郑的护国大将军、尚书省的左仆射、兵部侍郎、大梁将军府的参军副令,以及洛阳郡公。当然,他的太子少傅和太子少师,以及户部侍郎,和雁山卫后军乙旅丙营,营副尉的官职也还保留着。

    并且,他妻妾的诰命身份,现在也还有。就连已经辞了军职的陈妍,现今也还是大郑的一等开国侯。她的军职没了,但爵位还在。

    李九妹也还是西夏的女王。皇上郑成为免西夏生乱,是绝不敢罢免李九妹女王的身份的。

    邢开的身后,还有不少随行的官吏。所有人的前后,已经早已被杭州守备衙门的便装军士戒严。

    远处的几辆乌蓬骡车里,已经抓了十多个出言不逊的混混。

    那些混混看到了王铮妻妾的美貌,刚说出一句不敬的话,转眼就被身边的一个便装汉子,摁倒在地捂了口鼻,随后就被塞住嘴绳捆索绑后,弄进了乌蓬车里。

    其实,王铮今日,是和他的妻妾儿女悄然游玩西湖的。可碰巧遇到了微服出巡的知府耿开方。

    于是乎,王铮和耿开方聊了不久,韩烈和邢开,率领着大队官吏就赶来了。

    王铮很头疼,但他也不好撵走了他们,就只顾和玄一道长,一边游玩一边闲聊。却对后面的一群人不管不问。

    “道长,这西湖的景色还不错吧?”

    王铮弯腰抱起,刚跑到他身边的儿子王念铮说道。

    “呵呵!景色是很不错,不过可惜了,有些角落的垃圾太多,有些景致的配套也不好,茅厕也太难找。嘿嘿!这好景色就打了折扣。”

    “是啊!即便是再好的地方,治理的人能力太弱也不行。”

    知府耿开方听的满头是汗,连忙小声对后面跟着的小吏说道:“记下来,回去就办。”

    “大将军,你已不再过问政事,以后真就打算在这里养老了?”

    王念铮被爹爹抱着,他的小手儿没啥玩儿,就在王铮的嘴上鼻子上,又是捏又是挠的。

    王铮把儿子的一根指头,在嘴里亲了几下,然后又亲了亲他稚嫩的小脸蛋儿,这才颇有些感慨地说道。

    “呵呵!我今年才三十岁,说什么养老啊?道长也知道我的病情,实在不适合继续在朝堂里厮混。我也没办法,就只能暂时居住在这里,至于以后,唉!再说吧!”

    玄一道长一直在埋头研究医术,根本就不清楚王铮所做的事情。

    “唉!···”玄一也是长叹一声道:“大将军为公为民做了那么多事,最后却落得如此的下场,真让人唏嘘感叹呐!”

    王铮闻言笑了:“道长可别这么说,我的心愿就是现在的悠闲生活,我觉得很满足,我可没觉得,我现今的日子过的不好。至于‘下场’两个字,道长,你现今就这么说我,还太早了些。哈哈!”

    玄一道长既是王铮的良师,又是他的益友,这几年来,玄一道长没少帮着王铮做事。

    昨日玄一从上京来到了杭州,他还想和王铮在一起做事。跟着王铮做事,他就是觉得爽快。

    这次不仅是他来了,他还带来了两个传教士。

    传教士在上京发展的不顺畅,就分出了两人,想继续得到王铮的帮助,在杭州也建一个教堂。

    不过,王铮没打算为传教士建教堂,他想让那两个传教士随船出海。

    传教士来之欧洲的希腊,而希腊却三面环海。王铮已经建立的远洋航海的商队,以及以后要建立的,横跨大洋作战的队伍,都需要有丰富航海经验的航海家。

    而这两个传教士,恰恰就精通航海技术,应是最好的人选。

    一行人在西湖游玩了不是太长时间,由于太是惊世骇俗,王铮就没了游玩的兴致,于是草草结束,辞别了所有官吏,反身回了他的庄园。

    三日后的夜里子时,玄一道长和两位传教士,从庄园的后门悄悄出发,直奔码头。然后乘上一艘早就待命的大船出海,影子密探再也查不到,他们究竟是去了哪里。

    王铮游玩西湖时的流求岛上,申四顶盔冠甲手按腰刀,正在码头四处巡视。而此时的陈妍,正坐在流求的指挥衙门里,皱着眉头查看地图。

    如今,流求在不长的时间内,已经被建成了一个庞大的基地。陈妍在嵊泗列岛的练兵,已经转移到了此处。

    高丽和倭国的十多万俘虏,现今也已经成为流求的主要劳力。

    各种作坊,各种临时的培训机构,早已经开始运营。

    流求的码头,最近特别的繁忙,每日来来往往的船队络绎不绝。

    倭国、高丽半岛、马来半岛、泉州等地,运输物资和战俘的船队川流不息。而从流求出发,开往南方群岛的船队,也是三五天就出发一队。

    陈妍是军事方面的统帅,申四是副帅。两人坐镇流求全盘统筹战事。

    而山娃和狗娃,以及黑蛋儿和石头儿,已经各率万余兵马兵分四路,正在占领流求南方、西南和东南的所有岛屿。

    如今,山娃和狗娃的中路军,估摸着已经到了夏洲附近。三五日内,山娃和狗娃即将占领,此时还应该没有人迹的夏洲。

    此时,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基地,也正在快速建设。

    这些基地的所有房屋,以简单结实为主,不要求高大漂亮。而越往南天气就越热,也不怕会受冻。因此,只要有劳力,砍伐树木建房造屋的速度就很快

    同样时此时,小柔和小婼在占领、并且巩固了马来半岛的基地之后,一边四处征战占领更多的地区,一边为建设夏洲筹措物资。

    只要物资和钱粮能装满一个船队,就会马上出发运往夏洲。

    从流求以及马来半岛通向夏洲的海路,中间的岛屿极多。只要船队有丰富经验的海商坐镇,就没有远洋航海那么多的凶险。

    何况,没藏黑云购买和打造的,几乎均是此时代最大的海船,船体越大,能经受的海浪就越大,这几个月的海上航行,还没有出过大的海难。


………………………………

正文 531章 本书完

    就在玄一道长出海的当天,小婼坐镇马来半岛。而石头儿和小柔,却已经率领三万西夏、蒙辽,和少数王铮退役兄弟的联军,携带了大量的霹雳炮、神臂弓和火炮等大杀器,搭乘十条船首包括着铁皮的巨舰,已经登上了僧伽罗(斯里兰卡岛)的土地。

    僧伽罗的最大优势在于矿业和地理位置,它是一个宝石富集的岛屿,后世世界前五名的宝石生产大国,被誉为‘宝石岛’。红宝石、蓝宝石及猫眼最出名。

    僧伽罗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

    王铮密令小柔和小婼,迅速在马来半岛站稳脚跟,然后在精通军事的石头儿驰援马来半岛后,再去拿下僧伽罗。

    以后,他要用僧伽罗的宝石,换回大量的物资,用于建设夏洲。

    夏洲此时一清二白,没有别的地区的物资供应,发展的就太慢了。

    还有,僧伽罗的地理位置也特别重要,王铮还要石头儿和小柔,不但要在僧伽罗站稳脚跟,假如有可能,就在当地招募兵员,北上印度半岛。

    在搞好在印度半岛的事情后,还要远眺非洲。为以后占领非洲打下基础。

    从僧伽罗到非洲(索马里),是跨洋作战最近的一条海路。

    王铮的大政方针是,占领一个地方就巩固一个地方,然后再向外发展。

    十六世纪左右的大航海时代,王铮已经提前进行。

    虽说此时的科技和航海技术,比十六世纪左右还差得太多。

    但有王铮这个大bug的存在,他用他和传教士,研究出来的航海工具和技术,再结合此时代许多航海家的经验。如果不是海上万里的长途航行,而是以最近岛屿的逐个占领,然后再逐步推进,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上别的国家才会高速发展。而此时代的那些国家,比大郑的军事、文化以及各类技术等等,还有很大的不如。

    石头儿精通军事,在嵊泗列岛也受过,海上作战的加强训练。而没藏黑云该造的铁甲巨舰上,还装备了不少火炮。

    在这个时代,石头儿和小柔虽然仅率了三万将士,但他们的手中,却拿着此时代类似核…武器的霹雳炮和火炮。

    大郑发明了火药还不久,而王铮把火药用于军事,才仅仅三四年的时间。

    蒙辽和西夏军,已经见识到了火器的犀利,并且都吃了大亏。

    可此时代别的国家,基本上还没有听说过火药,更不懂什么是霹雳炮和火炮。

    石头儿和小婼率领三万百战精锐,手拿此时代的大杀器,大杀四方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就像是清末,八国联军几千人,就能大败义和团的数万将士。那种战争不叫战争,而叫屠杀。

    他们仗着火器的犀利,两三万人就能打下北平,四处烧杀抢掠。由此可见,以热…兵器对战冷兵器,占了多么大的优势。

    王铮就是在用此时代最犀利的火器,而大杀四方。

    他把大航海时代提前了数百年,他还要首先进行工业革命,他要建立一个全球帝国。他要把除了亚洲和欧洲之外的其他大洲,全都变成他的殖民地。

    王铮对大郑没有野心,不代表他对别的地方也没有野心,他要把华夏后世受到屈辱的可能性,现在就扼杀干净。

    他不会再让华夏,有任何一个受别国欺辱的可能。

    是的,他的确是要建立一个帝国。

    但他的帝国,却是立足他已经改了名字的夏洲(澳洲),他要建立的国家,也是叫‘华国’,他并没有忘了华夏,他始终都是华夏人。

    即便是以后,他也会时刻关注大郑的情况。他认为,华夏不仅包括他要建立的帝国,还包括大郑和蒙辽所在的,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

    他此时所想的华夏,是除了欧洲之外的所有地区。至于欧洲,只能以后看情况再说了。他现在的实力,和此时的交通条件,他的胳膊还伸不了那么远。

    王铮的原打算,是首先占领僧伽罗往东,大郑往南的所有群岛,包括夏洲。就是亚洲南部和整个大洋洲。

    以后就以这些地方为基地,建立他的帝国。等帝国发展二三十年后,经济和人口快速增加了,他才会考虑南北美洲和非洲。

    现在,他在杭州全盘统筹规划,陈妍和申四坐镇流求主管军事。

    而没藏黑云和玄一道长一起,也已经到了流求坐镇。

    玲珑双骄和秋水,以及文蓉香蓉和凝月惊鸿,此时都跟在没藏黑云的身边,帮助她操持大事。

    在杭州做事很不方便,距离大陆不远的流求,此时已经成了,王铮筹建帝国的总基地。

    肖燕燕在高丽、肖绰在倭国,运送的物资和劳力源源不断。

    女真、蒙古、高丽和倭国的所有男女战俘,均已被肖燕燕下令,分批次在往流求运输。

    小婼在马来半岛,小柔和石头儿已经登陆僧伽罗。这又是大批的物资和战俘。

    而山娃和狗娃,此时正在通往占领夏洲的路上。

    黑蛋儿也正在率领一直舰队,在印尼和马来的群岛上,四处攻城略地。

    这些地区的物资也已被搜刮殆尽,战俘同样是源源不断。

    有肖燕燕提供的军力,有李九妹和没藏黑云的数万死忠,有他的那些退役弟兄的帮助。他虽仅有不到十万的人马,却不怕南方群岛上的,任何一个小国。

    根据反馈回来的消息,那些小国还不如南疆六国,更不如高丽和倭国的实力,打那些小国,可以说是摧枯拉朽轻而易举。

    夏洲的快速壮大和发展,没有充足的人口是绝对不行的。

    但王铮也有他的方法,为了防止战俘反抗,所有战俘虽然都在干活做事,却也能吃饱穿暖,也能够全家团聚。

    他们全是按工计酬,每日的劳作都能换来,当日必须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也就是说,他们名义上虽是战俘,但却并不是完全被按照战俘对待。他们就像是务工取酬的普通百姓,能获得温饱,但却必须离开他们的家乡。

    听话做事的,那就有吃有穿,也能和家人团聚。没有家人的,做事做的出类拔萃的,还能被奖赏一位女战俘做婆娘,为他生儿育女。

    不听话的就一个字,杀。

    王铮没有多余的粮食,去养活一直反对他的那些人。

    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简单有效,大规模的暴乱没有发生过,小规模的骚乱也很好镇压。

    战俘们也能看得出来,大郑的将军只是需要他们干活做事,可以说就是在奴役他们。但这样的奴役,却比他们在原来的家乡,受到当地土豪奴役时,能换来的粮食和生活用品更多。

    大部分的战俘虽然行动不自由,但对目前的境况,却也没太大的反对意见。

    并且,大郑的将领,对待安心做事的战俘还很和善。还奖励了一些没婆娘的男子一个女人,还让有家有口的一家人在一起居住,甚至还鼓励他们生育。

    凡是育儿妇女,和已经怀有身孕的女子,即使不做事,也能领到每日足够的吃食。虽说吃食不是太好,但却也能吃饱。

    再说了,有很多战俘在原来的家乡,贫困潦倒的,甚至连吃饱都属于奢侈。

    他们原来都是一日两餐,还全是半饥不饱。可现在,他们却全是,和大郑的将士一样的一日三餐,伙食也都差不多。大郑的将士,并不比战俘吃的好太多。

    所有人平等相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有学问的那些人,做的事会稍微轻松一些,会被提拔重用。

    因此,战俘在了解了情况之后,反抗的意愿也并不是太强烈。

    王铮在杭州居住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的大事发展的极快。

    第二年的四月份,已经没有了战事,所有基地都已站稳了脚跟。

    倭国的白银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