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照样该吃吃该喝喝,照样左拥右抱照样收礼,隔一段时间再被参一本,就再被训斥几句罚点俸禄。日复一日周而复始,这辈子自己既逍遥快活了,还不会让皇上天天防着,何乐而不为啊!
(注:本章还属于免费章节,孤独就罗嗦几句和本章无关的历史,以证明作者并不是完全胡诌。朋友如果没兴趣就可以翻页了。汉朝时卫青大将军温良醇厚,对待手下的将士极好,可原来跟着他的那些将领,却还是有不少都又跟了他的外甥霍去病。
原因就是,霍去病用兵用的虽然太狠,有时都不顾将士的性命,但他太能打,跟着他的将领升迁极快,在霍去病开始领兵后短短的几年里,他的手下就被封了六个开国侯。作为武将,怕死的不多,想升职封侯封妻荫子的却是太多了,现在的大郑也是一样,也是因此,想跟着王铮的将士才会那么多。另:霍去病十八岁开始领兵,二十四岁病死,
{有说是因为他在汉武帝面前,嚣张跋扈射杀了飞将军李广的儿子,被汉武帝赐死,现已不可考。}六年间辉煌的大胜无数,他一战追杀匈奴数千里到狼居胥山,封狼居胥这个成语就是因为他才有的,冠军大将军这个唐宋时还在沿用的武职,也是因为他是世上的第一任冠军大将军,个人认为,现在的冠军一词,也可能是因为霍去病。
他第一次出征就带着八百人抄了匈奴的老巢,战利品是匈奴王祭天的小金人,他带着三百亲兵,就敢硬闯匈奴的一个被他打怕了,想要投降却发生了叛乱的五万人的匈奴军营,可他却竟然震住了叛军,成功把四万多降军带回了大汉朝。再另:看过听过,但是记不准了,如有异议请发到评论区,让孤独再次看一下记得牢一些,多谢。)
………………………………
097章 卫晃的师长
老爹周年忌日那天,山娃从并州去李家洼老爹的坟上祭拜,王铮和娘以及翠姑就在家里老爹的牌位前祭拜了一番。不是王铮不想去李家洼,而是他去不了。
最近,雁山卫还算安宁无战事,松江卫的蒙辽军在确定王铮还在上京之后,又开始蠢蠢欲动,连续骚扰边境。
陇西卫的战事最多,好在提督马闯虽然没有大本事,但他吃一堑长一智,却也极为谨慎,很少出兵和西夏王李昊真刀真枪的大打出手,基本上都是收缩兵力,重兵防守几个坚城重镇。虽然没有大胜却也算是没有过大败。
可即便是这样,兵部也是三天两头地让王铮去商议军情,山娃娘知道王铮太忙,再说李家洼也太远,来回就要十多天时间,朝廷也是真的离不开王铮,于是也就坚决阻止了王铮去李家洼祭拜老爹的想法。
此事过了以后,山娃的婚期就快到了。王铮踌躇满志摩拳擦掌,他要给自己的救命恩人举行一个盛大的婚礼,顺便···也捞一些礼回来。
自他来到上京后,由于他的年纪小,又没有结婚又没有孩子,能收礼的事儿几乎没有。 可他那些同僚就不同了,都比他大得多,大部分人的孙子都比他还大。
比如说房相吧!就这几个月时间,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家,就出嫁了两个庶出的闺女,娶了一个孙子媳妇,还添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每一件事儿,王铮都得给房相家送去几大车礼物表示庆贺。
这几个月来,王铮几乎是光出不进,他都快愁死了,生怕哪一天自家真就揭不开锅了。
这一次,好不容易自己家里总算是有事了,自家的兄弟要大婚,这是大事儿,最起码对他王铮来说是大事儿,他也想大捞一笔。
于是乎,王铮早早地就放出了风,连皇上他都暗示了两次。更别说是房相六部尚书代老将军等等了,当然,郑妽这个曾经把他家翻了个底朝天的公主,他也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我弟该结婚了,该送礼的都准备好吧!再多我也不嫌多,要是少了我可不愿意,只要不怕我和你们翻脸,三车五车的破礼你先送来也行,过后咱再说事儿。
于是乎,王铮公器私用,用军情驿站通知了雁山卫的卫晃和曹显,让他俩派亲兵去把石堡镇的老赵家二丫头接来上京,山娃当然也得跟着来。雁山卫的关系不错的那些弟兄,提前把礼物让山娃带来也行,他不提意见。
于是乎,王铮指挥着家里的所有下人大搞卫生,不仅是县伯府要搞,城里的大将军府也要搞。然后他又派人清空了家里的四座库房,他害怕到时候收的礼太多装不下。最后还是担心库房太少,就又把五重院的一溜十间房子也腾了出来,做备用仓库。
家里有田总管安排,现在还有一个副总管操持,娘和翠姑领着丫环仆女,套被子绞窗花忙的不可开交。
王铮还亲自去了一趟林苑斋借了几个大厨,到山娃结婚那一天,他想摆上一百桌,让山娃好好风光风光。
自从申四去了松江卫以后,他信守承诺,经常去林苑斋照看莲娘的生意,现在和莲娘也混熟了。
现在是万事俱备,就等老赵家的二丫头灵儿来上京和山娃举行婚礼了。
王铮想好了,灵儿来到上京后就暂时住在房相家里。山娃结婚那天,就从房相家把她娶到县伯府和山娃成亲。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房相出血。
他除了给自己这个同僚送礼外,灵儿是从他家出嫁的,就相当于他家就是灵儿的第二个娘家,他总得陪送点嫁妆吧!他是当朝首辅,嫁妆要是少了他的老脸都挂不住,光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简短洁说,不久后灵儿就被送来了上京,是卫晃亲自送来的。
上次雁山卫的将士来上京授勋,他也是受封的三个开国侯之一,但雁山卫不能一下子来那么多将领,他必须在雁山卫镇守,就没跟着来。
这一次,他借口到兵部公干,顺道把灵儿送来,他也能到家里看看,他在雁山卫这一次就待了一年多,也很想念自己的妻子儿女。
卫晃把灵儿送到了房相的府邸就也回了家,他只让山娃给王铮捎信说,让王铮明天晌午去他家一趟,他有要事和王铮商量。
山娃回家全家大喜不必细说。
王铮第二天纳闷地让周强收拾了两车礼物,就去了卫晃家。
周强就是周通的幼弟,现在暂时兼任王铮的亲兵队长,他比王铮还大了两三岁,帮着他哥的光,在威武军熬了十年,也才熬到了个从八品上的御侮校尉。
王铮之所以纳闷,不知道卫晃这是什么意思。是因为按道理来说,他帮了卫晃的大忙,卫晃才能官升数级,爵封开国侯。本来卫晃来到上京应该先去他家里拜访他才对,没道理让他反过来去卫晃家。
但是王铮虽然纳闷儿,却也相信卫晃这个朋友,他既然如此说就必有他的道理。
侍卫牵着马,王铮背着手走在长安街上,看着上京城人来车往繁华热闹的景象,王铮满意地点点头,要是没有战争,四海之内都是这样的日子,百姓们该有多幸福啊!
可是没有办法,那些异族的文盲除了凭着武力劫掠,别的就很少有生存之道。他王铮现在能做的,就是灭族灭国以战止战。把周边的哒突蒙辽西夏都打怕了打服了,然后再施以教化,传授其孔孟之道和四书五经洗脑,再教其耕田织布和只在自己的土地上牧马放羊。只有人人有其田,才能达到社会的初步和谐。
将将要到卫晃家的时候,王铮就看见卫晃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儿子老远看见他过来,扭身哧楞就跑进了家门。
紧接着,王铮还没到卫晃家的侧门口,就见卫晃家的正门突然大开,他的两个稍大的儿子每个人一把扫帚扫地出门,后面紧跟着的是红毯铺路直到大门外。
然后是卫晃前头带路,他的数位兄弟紧跟,子侄辈的则是在大门外排成两行,各自挺胸腆肚看着缓步而来的王铮虎视眈眈。
王铮吓了一跳,心说这是想咋滴?我啥时候得罪卫晃了?他这是想要拿下我兴师问罪的节奏啊!
“大将军莫怕,卫晃这是在大礼迎接大将军。”周强就是在上京城长大的,对这些门道比王铮懂得多。
“大礼迎接也不能这样啊!这不是吓人吗?”王铮还有些弄不明白卫晃的意思。
“大将军,卫晃这是把大将军当作他最尊敬的师长接待,是我大郑最重的礼节之一。”
“师长?”王铮不懂,自己现在是大将军是洛阳县伯,不是师长啊!再说现在的大郑军制,只有军司马旅司马一类的,也没有师长这个军衔啊!
“就是师傅和长辈的简称。”周强无奈地说道,他都不知道王铮的那些军功是怎么混来的,居然连这个都不懂。
王铮这才明白了。原来卫晃叫他过来是这个意思。
他这是在向别人说明,他卫晃打算投在王铮的门下,以后就是王铮的弟子了,终生都会尊王铮为师,终生都不会背叛王铮。
在现在的大郑,尊师重道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欺师灭祖的事情几乎可以说是极少极少。卫晃此举,还是在感念王铮对他的提携。
如果不是王铮,他卫晃到现在也还是个人人看不起的五品瘸腿将军,根本不可能在一年的时间了,就成了大郑人人敬仰的从三品云麾将军,护军,虚封五百户的开国侯。
在雁山卫制定草原方略时,几乎全是王铮一手包办的,卫晃只不过是改几个错别字提个建议一类的的小事,和提督衙门的书吏做的也差不了多少。
那次战役卫晃最大的功劳,其实是协助信州的守城主将保住了信州不失。那件功劳大不了给他升半级,连爵位的影子都摸不到。
可最后叙功时,王铮执意把卫晃的名字加在了第二名,说他卫晃为了制定草原方略熬心费力夙夜难眠,人都累病了两次,为后来的草原连番大捷做了不少贡献。
王铮制定草原方略时属于绝密,除非他愿意,不会让别的任何人参与,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结果他的瞎话连篇造就了卫晃,造就大郑多了一个开国侯。
王铮为卫晃虚报战功不是为了让卫晃感激,更不是为了让卫晃多领几车钱粮。他知道自己在雁山卫呆不长久,知道大郑的朝堂挑不出来合适的人选做雁山卫的提督,通过刁耀和萧寒的经历,后来也证明了他的预料都是正确的。
可他还不能说那些将士们,将士们本身就没有大错不说,但就是为了让他们都有血性和狼性,为了让他们具备极强的侵略性和进攻性,他就不能说的太多管的太严。
他做这一切,是在为大郑为皇上培养人才,他想为大郑培养一个能打能战的提督,不仅是卫晃,曹显也是他主要的培养对象。下面还有韩庚,还有山娃和申四。他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今天去陇西卫杀西夏兵,明天再到松江卫打蒙辽人。
他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他只能多培养几个人为大郑戌守边境。别人懂不懂他的心事,今天看来,卫晃是懂了,曹显估计也懂了,只不过曹显只干实事,不说废话,他现在还没表现出来而已。看来,自己着重培养卫晃还是很对的,最起码,他的脑子还不算笨。
………………………………
098章 门下
王铮还没走到卫晃家的大门口,差着几步就见卫晃神色严肃躬身站好,嘴里说:“大将军对卫晃恩同再造,晃,无以为报,且请大将军勿动,请受晃全家一拜。”
现在的女人基本不算人,家里所有最主要的男人都出来了,也就算是全家了。
王铮一看不好,就想紧走两步拦住卫晃:“你这是做啥?都是自家弟兄,可别・・・哎哎!周强你别拉我,你应该去拉住卫将军呐!”
没想到周强拉住了他的左臂,一个眼神儿另一个亲兵冯群又拉住了王铮的右臂,王铮被架了个结实,差点双脚离地,没法去阻止卫晃了。
“大将军莫动,你要是阻止了卫晃,那就是对他看不上眼,不想收他,对于卫将军来说可是奇耻大辱。”说完了话周强和冯群就松开了胳膊,他已经对王铮说明了情况,底下就只能让大将军做主了。可王铮却傻了眼。
“咋?这拉也不能拉啊?”
趁这功夫,卫晃在前,他的兄、弟以及子、侄在后。卫晃先是规规矩矩的对着王铮一个长揖,然后左腿跪下,・・・
王铮觉得还好,单膝下跪也是军中的礼节,他还能接受。
可王铮眼看着卫晃的右腿紧跟着也跪了下去,双膝下跪可是只能跪天地父母和皇上的至高大礼,当然,双膝跪最尊敬的师长也是可以的,可卫晃比王铮大了那么多,他的大儿子都比王铮还大了四五岁,王铮算个狗屁的师长?怎能受他如此的大礼?
这下子王铮是真受不了,他也不管周强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了,连忙走上前去就想把卫晃拉起来。
“如若大将军嫌弃晃是个愚钝不堪的品德败坏之人,不肯收晃入门下,也可现在就让晃起身,那么晃,只有一头碰死在门前,以报大将军之大恩。”
卫晃说着话,动作也没停,开始两手撑地,作势欲行磕头大礼。
“这・・・这・・・还真不能拉啊?”王铮傻呵呵地刚弯下了腰伸开手,闻言就像是被定身法定住了似的,不敢再拉了。他可不能让卫晃真的碰死,他培养了卫晃一年,说实话也不容易。
卫晃家在距离长安街不远的小街上,可就算这条小街里住的,也大都是各衙门的官员。只不过都是些三品以下七品以上的官员,三品以上的官员府邸,大都在长安街的正街,出入方便上朝当然也方便。当然也是身份的象征,王铮的大将军府和房相的府邸,就都是在长安街。距离皇城的午门不远。
此时正是上午的巳时初,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大家早就被卫晃家的怪事儿引起了兴趣,此时王铮等人附近,也已是围观者众。
王铮不敢拉卫晃,卫晃就带着兄弟子侄,规规矩矩给他磕了三个响头,真是响头,王铮真听见响了。然后卫晃肃然起身,又对王铮躬身一揖,这才算礼毕收功。
“你这是做啥?咱俩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王铮有点生气,卫晃这是先斩后奏,赶着鸭子上架,逼着他犯错误啊!他要是有个六七十岁还行,可他仅仅二十五岁的年纪,却收了个五十岁的门下,传出去,王铮怕被人笑死。
再说,他也不认为自己有收门下的资格。他王铮算个屁啊!他在雁山卫领军还不足一年,并且名不正言不顺的,草原战役他也只是制订了一份方略而已,也没进草原作战。那些连番大捷的主要创造者也是曹显他们。
况且,他回上京后又没人搭理,上朝一次得罪几个同僚,再上朝一次又得罪几个,现在满朝的文武快被他得罪遍了,看见他都是躲着走,可见他在上京混的有多臭。
就他这样一个人,也有资格收门下?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反正他王铮是觉得自己不配。
可卫晃却也觉得他配,看看,还竟然给他行这么大的礼,这是真把他当师长尊敬了呀!
卫晃跟着王铮的时间最长,在雁山卫时打的交道也最多,也最清楚王铮的习惯性格和说话方式,当然也能猜到王铮此时的心情。
他看着颇有些怒气的王铮笑着说道。“当然能,属下还想跟着大将军去库伦玩耍,去西夏宫玩耍,去蒙辽的皇城玩耍呢!咱们玩耍的机会多了。”
“那你这是做啥?你让我还有脸见人吗?”王铮依旧不依不饶。
“属下实在是对大将军太过感激,可属下还无以为报,只能出此下策,还望大将军莫怪。”
“兄弟之间互相帮个小忙多正常啊?你至于这样嘛?”
卫晃闻言红了眼睛,声音也稍显哽咽:“大将军对卫晃的恩义,别人不知道,可卫晃却心里清楚的很,即便今天这样,卫晃还是觉得难报大将军的恩义于万一。晃已教导全部子侄,今后看到大将军必以叔父相称,终生不得对大将军有丝毫不敬,否则就是欺师灭祖,不得入我卫氏祖坟・・・”
“好了好了,你越说越严重了,总不是在这和我说罢话就让我走吧?”
卫晃这才恢复神色,连忙拉来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对王铮说道:“哈!你看我,都忘了给大将军介绍了,这个你知道吧?我大儿子・・・”
“知道,卫安,比我好像还大了几岁,现在是在兵部任职是吧?”
作为朋友,王铮回上京后来看过卫晃的家人几次,所以对他家主要的人员还算认识。
“是的王叔父,小侄在兵部任七品主簿,曾经远远看到叔父去过兵部两次,小侄却因官小职微,没法子向叔父问安,还请叔父赎罪。”
卫安颇有乃父卫晃之风,人很聪明,却也颇为老实,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和王铮说话竟然还有些腼腆。
但王铮实在是不好意思被比他还大的卫安叫做叔父,就转身对卫晃说道:“你咋不让卫安去雁山卫?那里升的快些。”
卫晃苦笑道:“我咋不想?可兵部的事情太不好办,再说家里老母尚健在,他也得在家替我尽孝,就这么耽搁了。”
“这样啊!那就让卫安去兵部的作坊吧!要不然就做我的亲兵,即便只是挂个名,也比在兵部衙门熬资历升得快。”
卫晃大喜,他昨晚就听说了,前一段兵部的左侍郎周通家里门庭若市,就是因为他负责给王铮招募亲兵,也知道想给王铮当亲兵的人差点就打烂了头,但还是只挤进去了十多个。
于是连忙对卫安说道:“还不快谢过你王叔父,你小子这下子可算是一步登天了,你叔父的亲兵可不是谁都能做的。”
卫安也是大喜,退后一步就想下跪磕头,王铮急忙拦住。
“老卫,你也知道我,刚才就算了,以后可别那么多虚礼了啊!”
“好,卫安,心里记着就行了,别行礼了。”卫晃知道王铮最烦虚礼,当下也就阻止了卫安。
王铮又和卫晃其他的兄弟子侄见了礼,这才被请进了他家里的正堂。
“大将军,你都不知道,雁山卫的兄弟们有多想你・・・”
落座之后,卫晃屏退其他人,只有他和王铮开始叙谈。两人说起话来很可能就牵扯到了军国大事,卫晃不得不小心。
“唉!我怎能会不知道?我也很想去雁山卫啊!可是・・・哎!对了,老卫,你回去后让弟兄们都别急,好好练兵,不仅是练兵,还得学习文化知识。”
“咋?你有想法?”卫晃知道王铮的习惯,他这么一转折,肯定就会有坏主意,估计哒突人又快倒霉了。
“嘿嘿!有点想法,不过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王铮当然不能真被当猪养着,他早已在筹划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这一次,他打算不动则已,动辄灭族。
“你想咋?”卫晃当然会兴趣大增,王铮的行动,就是他,就是雁山卫的很多人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
“现在还不可说。”
王铮老神在在喝了口茶汤,他得调调卫晃的胃口,好久没逗卫晃玩了,他心里还怪痒痒的。
“还对我保密?大将军,说说,我保证不传出去,否则军法从事。”卫晃果然被吊起了胃口,差点就要赌咒发誓了。
“时机不到,不可说。”王铮又喝了口茶汤,继续装。
“你看你这是・・・大将军我求你了,你就说一点,一点就行,要不然我今天饭都吃不下,你还想不想和我愉快地喝酒了?”
“我戒了・・・”王铮举起右手伸出三根手指。“戒了三天了,不喝。”其实是三天了都没人搭理他,都被他想收礼都快想疯了的嘴脸弄怕了,没人敢找他喝酒。
“你这人怎么这样?算了,不说拉倒。”卫晃感觉出来了,王铮这是在逗他,在故意让他着急,在雁山卫时王铮就经常这么干,没想到他到现在还是劣性不改。
“哈,真急眼了?算了,给你透漏一点。是这,新式火箭和手抛雷知道吧?”
“不知道。”
“你咋连火箭和手抛雷都不知道?”
“我是真不知道。”卫晃不是装,是兵部的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现在兵部在上京城外建的那个大作坊,除了房相和兵部的几位主要官员,就连其他各部的侍郎都不清楚是做什么的。就更不知道新式火箭和霹雳炮早就在研制之中了。
当然,皇上王铮和代老将军这几个人除外。这种军国大事,王铮就是不想知道也会有人特意找他商量一番,何况还是他提出来的呢!
“新式火箭和手抛雷,也有叫霹雳炮的,好几个品种,叫法都不一样,但作用都一样。・・・”
………………………………
099章 钻进钱眼的王铮
“听起来还挺吓人的,有什么作用?”
“别急,听我说,手抛雷有拳头般大,用大弹弓抛射出去,射程估摸着能达五百米左右,炸开后方圆五米之内鸡犬不留,杀伤力极大,···”
“大弹弓是啥?”
“大弹弓就是一种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