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并州城干净整洁欣欣向荣,百姓大多都能吃得饱穿的暖,他的新式农具和新的耕作方法,已经惠及了全燕山,甚至正在普及整个大郑,他的简化字鹅毛笔,使更多的穷苦人看得起书写的起字,他的御敌于国门之外,使雁山百姓不再受哒突人的蹂躏屠戮。
百姓们都是善良的,他们会把某一个人的好记一辈子,现在他们都记着王铮,知道他回来了,就自发地来到了提督衙门前,他们想看看王副总管,他们想对王副总管说声感谢,他们甚至都从家里,带来了自家最珍贵的吃食,想要献给王副总管。
王铮还没和卫晃贾林等人寒暄几句,就听到大门外更热闹了,居然已经开始敲锣打鼓。
“百姓们都盼着王副总管来,今天你终于来了,出去见个面吧?”卫晃笑着说道。
百姓们的热情把他都感动了。他长这么大,也没见过如王铮这样受百姓爱戴的父母官。
“王副总管已经是过去式,以后该叫提督或者是大将军了。”王铮边笑着说话边向外走去。
他本来就没有官架子,自然不介意和普通百姓打成一片。
外面的百姓一看提督衙门里出来了一群人,领头的是个长着三只眼穿着布衣的年轻人,不管是认识不认识王铮的,都知道是王副总管出来了。王铮的三只眼大名鼎鼎,三眼雕王铮的大名不仅是在雁山卫,就是在草原上也能止小儿夜啼。
人群中顿时欢声雷动,很多人都在对着王铮躬身作揖,有些人甚至跪下磕头,都在感谢王铮的万家生佛。
“乡亲们,大家都别多礼,更不可下跪磕头,我王铮受不起,咱们都是兄弟姐妹,只不过是分工不同,哪有给自己的兄弟姐妹磕头的?你们应该也知道,我王铮最烦虚礼。大家要是觉得,我还算做了几件好事的话,就听我的,现在大家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我希望做生意的兄弟,把咱们雁山卫的商业搞的风风火火,都别耽误了赚钱,种地的兄弟姐妹,现今正是春耕农忙的关键时机,都去种地去。实在没事干闲的蛋疼的,就找个墙角晒太阳抓虱子去,没事了洗洗头洗洗脚,好好搞搞自己的个人卫生,我可不喜欢和邋遢的人说话哈!好了,都散了吧!王铮今日刚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兄弟姐妹们原谅则个。”
王铮一番透着亲切的话说完,百姓们哈哈大笑,觉得王副总管实在是太好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却这么平易近人的。
听听,王副总管咋说的?兄弟姐妹啊!王副总管现在可是正二品的上柱国,看看,正二品的上柱国还和我是兄弟,嘿嘿!
王铮都这么说了,百姓们自然知道轻重,都对王铮再施了一礼后,慢慢的就都散了。
“唉!不服不行,你说的话够土的,可也真能抓住人心啊!你咋一举一动都异于常人呢?”转身回衙门时,卫晃在王铮旁边嘟囔道。
“嘿嘿!不懂吧?你需要学的多着呢?”王铮又开始故弄玄虚。
其实他刚才说的话,丝毫没有做作,他不过是按照后世正常的说话方式随意说了一通而已,当时甚至想都没有想。
只不过,他后世以人为本,人人平等的理念,在当时人人顺口就来。可搁在现在就是超凡脱俗最能抓住人心的话了。
王铮不喜虚礼,大家都知道,于是也就免了,在场的各级衙门的首官,基本上还都是和王铮熟悉的老人,就更少了许多客套。于是王铮虽是新官上任,却是直接开始说正题。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卫将军,我信里说过的你可都做好了?”
开始说正事儿,就不再嘻嘻哈哈,王铮开始正色说道。
“回大将军,卫晃不敢怠慢,均已全部做好。”王铮开始正色说话,那就是开始行使他的提督职权,没人敢再嘻嘻哈哈。
“嗯,很好,贾知府,你呢?”王铮坐在主位的帅案后眯着眼问道。
郑耀去了上京任职规划司的监正后,原并州知州贾林就任知府,原雁山卫同知韩松就任了并州知州。这些人都是熟人。
“回大将军,粮草器械银钱等等,凡是大将军信里吩咐过的,属下均已和卫将军安排妥当。”
“嗯!也不错,其他的小事儿,我觉得你们都会做的很好,我现在只问军事。卫将军,兵部的作坊可按我信里说的都做了?”
听到这里,卫晃顿时满头冷汗:“回・・・回・・・”
“话都不会说了?”王铮淡然问道。
卫晃一听王铮的话,顿时就是脸上变色心跳如鼓:“回大将军,兵部的作坊不归属下管辖,属下催了几次。可还是稍有欠缺,没有达到大将军要求的数量。”
“笨蛋,你就不会想想办法?你的脑子是猪脑子啊?别的我不管,三天内,不,五天内,我和你说过的数量,一丝一毫都不能少,能做到吗?”
“能,假如再有三天的时间,一定能。”
“曹显。”
“属下在。”曹显早已感觉到了,大将军这次来到雁山卫,除了和百姓们说话时还稍显正常,自从开始和文武官员们商谈正事以后,他的语气都透着严肃。
看来,雁山卫又有大仗了,比上次还大的仗,要不然,大将军不可能来雁山,更不可能这么严肃。
“练兵练得怎样了?”
“属下按照大将军的吩咐和练兵纪要,每日勤练不惰,即便今天就拉出去进草原,属下保证,绝不会弱于去年的雁山中军。”
“嗯!好,很好。我现在说一件事,最近我有大动作,从此时起,雁山卫进入战备状态,人人不得懈怠。所有文职官员,在保证军事行动的前提下,必须维持好正常的政事和民事职能。武职官员,均需比去年草原之战时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我还是那句话,怕累的怕死的提前说,我王铮不强求,要是不提前说,战时却给我掉链子,说不得,可别怪我不讲情面军法从事。都记住了吗?”
闻听王铮此言,所有人一起站起,躬身抱拳回答道:“诺,谨遵大将军钧令。”
大将军有大动作,那就是雁山卫所有文武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谁会和升官发财过不去啊!所有人都是心悦诚服地答应。
不是正文:本章5600字,孤独很少有字数太少的小章,大章看的才过瘾,够意思吧?明日开始下一卷,金戈铁马。另,求票求收藏。
………………………………
105章 狼王现身
第二卷,金戈铁马之105章 狼王现身。
第二天,王铮让曹显派出去近百队哨骑,在草原上四出查探敌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此时的战争,没有哨骑就算是没了眼睛。
接下来,王铮开始处理这一段时间,雁山卫因为没有提督,积累下来的堆积如山的公文。
他在等,他得等上京把他需要的那些东西都送来,他不想让将士们和哒突人硬拼。他要有让敌人一见就闻风丧胆军心大乱的利器。
七日后,卫晃差人来报,说是上京的送来的物资已经全都到了卫府衙门。
王铮手书一封,着令燕山全军分发各种物资,每个军分发火箭、连弩和手抛雷若干,凡旅一级将校每人配备指北针和望远镜放大镜等。
要求两日内各旅帅必须熟悉指北针望远镜的用法,所有将士必须熟练掌握新式火箭和手抛雷、大弹弓、诸葛连弩的用法,要求五日内,战马在听到霹雳炮的巨响后,不得惊慌乱窜。
当然,战马不懂战场纪律,还得将士们训练。
然后王铮详细写明了那些利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和手书一起,派人交给了卫晃。
五日后的卯时初刻,天还未明,并州城外的军营里已是旌旗招展人喊马嘶。王铮依然是一身灰布袍服,身后周强、卫安等亲兵随侍左右。(强、卫居然是违禁词,找了三次才找到,郁闷。)
皇上给王铮派的亲兵名额是百人,其实按他大将军的身份,应该是三百人,不过皇上忘了这件事儿,也忘了王铮现在还兼着雁山后军丙旅丁营的营校尉,一直没下旨更改,也没收回成命。
可现在是战时,卫府已经按战时提督亲兵的标准,又给他派了四百亲兵。这四百亲兵几乎全是去年进过草原的百战悍卒,关键时刻可以救王铮的性命。
他现在的亲兵队长叫宋化,今年二十八岁,十二年军龄,正七品下的致果副尉,未婚,林州璧县人氏。长得是歪眉斜眼,脸上还有一道刀疤。脾气看似粗鲁暴躁,却也粗中有细,是卫晃给他特意挑出来的亲兵队长。
周强和卫安平时在上京还行,战时就差得太多了,为了王铮的安全计,卫晃不得不让他俩只做一个普通亲兵。
按此时大郑的军律,若主将有难,亲兵必须死命保护。若主将战死,亲兵就是逃出去,以后也会按律斩首,并且还是以逃兵论,没有抚恤,家人也会一生愧疚,都不敢抬头见人。
所以说,亲兵会把自家主将的性命,看的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只是,王铮亲自上阵和敌军搏命的时刻估计不会发生,雁山卫四个军的十二万将士,不可能让敌军进入大将军身边十里之内。当然,王铮主动上阵的情况除外。
“十二万将士?怎么会这么多?”王铮纳闷儿地问卫晃道。
“你不是说凭雁山卫现有的八万人马,血拼哒突的近二十万大军有点少吗?我就把边军的精锐调过来了四万,平时和卫军同样训练。不过,边军的将士们,这次只是以护送军粮的名义去的草原,上边说不出什么,大将军放心。”
“呵呵!你总算是开窍了。可喜可贺,当浮一大白,酒来。”
王铮端起酒碗走上点将台,对着周围的众将士高高举起,朗声说道:“弟兄们,干了这碗酒,进草原干…她娘…的。干。”
这就算是壮行酒了,只不过王铮说的太简单了些,但这也是他一贯的性格。少说没用的话,多干有益的实事。
王铮一口闷干了碗里的三两白酒,然后把酒碗狠狠地摔在地下,再然后扭头就走。
不走不行,他不会喝大口酒,一小口儿一小口儿的抿着,喝上个把时辰,勉强还能喝三四两,这三两六十多度的雁山老烧一口闷了,胃里马上就开始翻江倒海,他再不走怕自己当场就吐了。
结果,和上一次进草原前一样的镜头,别的将士都是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昂耀武扬威地出发去庸州的,他却是躺在车上吐了睡睡醒了继续吐,一路上死去活来到了庸州的。
这次再进草原,和上一次的以袭扰破坏为主不同,这一次王铮是打算和哒突大军正面对抗,歼灭哒突人的主力,直扑哒突人的老巢,生擒或者击毙哒突可汗,灭了哒突三族,把整个哒突全境收为大郑的版图为目的。
所以,这次战法也和上一次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一次,他亲率雁山卫中军和后军六万人,居中正面向北猛扑,寻找哒突大军决战,曹显率雁山卫右军三万人,在右侧四十里迂回策应,卫晃和韩庚率雁山卫左军三万将士,在西面四十里策应。
此战过后,王铮估计还会被召回上京,他不得不为雁山卫培养一个提督,而卫晃就是第一人选,曹显第二韩庚第三。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四十里的间隔既不会让哒突大军钻了空子,策应起来又极快。
“薛将军,传令下去,百队哨探每队五人以扇形散开,前出五百里查探敌情,十二个时辰不可间断。”王铮骑在马上手持望远镜,一边四处观望一边说道。现在,雁山卫的旅一级将领,人均一把望远镜和指北针。
“诺。”薛韶一挥手,传令兵催动坐骑下去传令。
进入草原第三天以后,项梁差哨探陆续来报,前方已发现哒突牧人的踪迹,问大将军怎么办?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让项梁看着办。”薛韶看了下王铮的脸色,代替他下了钧令。
项梁的甲旅是王铮进草原的军中前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也是雁山卫诸军里最能打的旅之一。
慈不掌兵,草原牧民虽然威胁不大,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心系哒突勇士,通风报信搞点小动作还是极有可能的。
薛韶的暗示其实是,男人杀光,老弱病残和女人留下也可。草原上有草原的规矩,他们佩服勇猛无敌的勇士,女人的丈夫哪怕是被仇人杀了,女人成了俘虏成了奴隶,就会对新的主人一心一意,不会有任何反叛之心。
将士们太多,未婚的占了绝大部分,王铮曾经有个设想。杀光哒突男人,掠夺哒突女人许配给手下未婚的将士为妻,既解决了那些军营光棍汉的婚姻,又能改善人种。
从此整个哒突灭种灭族,全都成了大郑人,草原上再也不会有杀掠,再也不会向南进攻大郑的边境。
但是,他的这个想法却也太残忍,从来不敢说出口。他并不是个奢杀的狂魔,但他却想让大郑的所有边关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当然,他还有另一个长远的打算,就是尽量减少杀戮,把哒突三族打服后并入大郑版图,然后施以教化,慢慢地让所有的哒突人再没有反叛之心。
但是现在,松江卫告急,陇西卫告急,他没有时间慢慢来。
“算了,警告所有牧民,以后凡是顺从我军者,视同我大郑百姓同样对待,凡是不服管教,为哒突军通风报信或者直接反抗者,・・・再杀吧!”
王铮终究还是心有不忍,草原牧民也是生命,他还不是个视人命如草芥的杀人狂魔。
进入草原十天后,哨探来报,前方三百里处发现大批哒突骑兵,按军旗的数量估算,大约有五万人。正迎头向我军扑来。
“来得好,传令中军甲乙丙三个旅的旅帅正面突击,传令左右二军的曹显和卫晃韩庚左右包抄,火箭和手抛雷三轮齐射,包了他们的饺子。”
“诺。谨遵大将军钧令。”传令兵虎喝一声速去传令。
“走,赶过去看看。”王铮一催坐骑策马飞奔,薛韶和他的亲兵以及传令兵等等诸将,连忙驱马跟上。
王铮赶到时已是一天多后的黄昏,他只看到了遍地的死尸,很多无主的战马以及一片狼藉。雁山卫的中军和左右军共计九万将士,已经追击哒突的溃兵去了,没空打扫战场。
是役,中军甲乙丙三个旅一字排开军阵,哒突大军五万勇士早已列阵后以逸待劳。
看到郑军军士正在列阵,哒突军五千轻骑就疾驰而出,绕着数里长的郑军军阵盘旋往复,企图找出突破口杀进郑军的阵营,一旦搅乱郑军军阵后,其余的哒突大军才会倾巢而出乘势掩杀。
这也是所有草原骑兵惯用的最有效的破敌方法,凡是和郑军对阵则是无往而不利。
可是这一次他们想错了。他们这一次的对手不同于两年前的任何一人,王铮这个开了挂的大bug的存在,所有的战法战术,都是他们绝对想不到也应付不了的。
郑军将士不为哒突五千轻骑的骚扰所动,不进入本方阵营二百步内则视若不见,进入二百步内,则就是神臂弓和诸葛连弩的一蓬箭雨。
郑军士兵奢侈地使用的都是含有砷的三棱破甲锥,这种破甲锥就连薄铁片制成的铁甲,也能穿个通透,更别说是哒突穷鬼身上的破皮甲了。
去年哒突人就没少吃这种破甲锥的亏,和他们知道的常识不同。以往,即便是被破甲锥在身上钻一个血洞,拔出羽箭后研医调制一两个月也就好了。
可是去年那些被这种泛着黑光的破甲锥,哪怕是蹭破了一点皮的勇士,到现在也好不利索,伤口难以愈合每日流着血水。更别提被这种破甲锥直接扎在胸口了。哒突人为此伤透了脑筋。
因此,十分忌惮破甲锥的哒突五千游骑盘旋了好几圈,却依旧难以突破郑军的军阵。
就在此时,已经列好了军阵的郑军,项梁骑在马上手持望远镜,左眼眯着右眼对准望远镜的小孔,慢慢调整视距朝着哒突的阵营扫视了一圈儿,然后他放下望远镜,伸手一指敌军的军阵。
“传令:抛雷手准备,三轮齐射。”
“诺。”传令兵军旗挥动,旗语传遍两侧,左边的乙旅韩客和右边的丙旅石坤也都紧接着下了军令。
“邓校尉。”项梁扭头叫道。
“属下在。”邓化催马上前来到项梁的身侧。
项梁一指哒突军阵里的一杆大旗对邓化说道:“你让几个抛雷手瞄准那杆军旗下发射,哼!哒突的狼王马涵居然还没有死,今日老子送他见阎王。”
“诺。”邓化跳下战马亲自跑去安排抛雷手抛射。
此时哒突狼王一看郑军的军阵,不为那五千哒突勇士所动,皱着眉咳嗽了几声,捂着胸部近一年也没有痊愈的伤口,连忙又命五千轻骑驰出军阵加强骚扰。
只要郑军的军阵不乱,他也没有一点办法。自古以来,草原民族的优势就是胯下有战马,战斗时灵活机动。可汉族的军队却是一直都有强弓硬弩,只要他们的军阵不乱,以强弓硬弩压阵,即便只有五千步卒,也能应对草原勇士的一万骑兵而不败。
(注:西汉时有一战将,率五千步卒仅靠弓箭击溃三万匈奴骑兵,步行追杀数里,毙敌数千,后来因为羽箭用尽和降将出卖才不得不投降。可见汉族军队的羽箭,对骑马民族的威慑力有多大。此为史实,将领的名字好像叫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记不准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
大郑的神臂弓以镔铁打造,有效杀伤距离最远可达三百五十多步,二百步左右杀伤力最大。
而草原上特别缺铁,就算有铁也不会炼铁,勇士们的骑弓都是硬木所制,射程最多才能达到一百步,如果有风的话,甚至只能达到五十至八十步。并且还不能见水,见水后弓弦松软,就会完全失去作用,这是草原勇士的弱项硬伤,所以必须先冲开敌军的军阵,打乱郑军的部署才能再说其他。
………………………………
106章 草原鏖战
随着项梁韩客石坤各自的军令下达,然后郑军传令兵军旗挥动。
看到旗语下达的军令后,霎时间,一个个军士肩扛大弹弓跳下战马前冲数步,狠狠地把大弹弓下面的铁尖猛地插进草地盈尺,然后前腿弓后腿蹬,两手抱紧大弹弓的立柱,肩膀抵紧大弹弓的交叉处。
此时身后的另两个军士也已经抱来了一兜手抛雷,一个伸开皮兜,另一个军士从怀里掏出火折子迎风一晃,火苗窜起后,把一个手抛雷点燃引信放进皮兜,两人合力拉开大弹弓的皮筋至极限,倾斜向上四十五度角,大喝一声突然松手。
近万大弹弓的皮筋带着比拳头略大的手抛雷,霎时间就铺天盖地地向着哒突大军的军阵倾泻而去。
看看手抛雷乌云盖顶般地泼洒向哒突的军阵,项梁喃喃说道:“左右两翼,也该到了吧?”
他的话声刚落,手抛雷还在空中飞舞,就听见敌军的军阵中左右两侧,炒豆般的爆炸声已经此起彼伏远远传来。
项梁大喜,立即振臂喝到:“三轮齐射过后,众将士立即上马,以神臂弓和诸葛连弩开道,跟我冲,杀哒突狗。”
不过是三轮齐射,项梁的话音刚落就已射完,他不顾得等手抛雷在哒突阵营爆炸完毕,也没等抛射霹雳炮的战士们上马,自己已经带着山娃狗娃等身边的将校和亲兵卫队,泼风般冲杀了过去。
直到此时,抛雷手以仰角抛射出去的手抛雷,才在敌军阵型中接连炸开。以硬皮陶罐做壳的手抛雷,里面填满了王铮改良后的火药,并且火药里参了不少碎瓷片尖锐铁片等硬物,爆炸后威力极大,每一个手抛雷的爆炸中心五米方圆,人畜几无幸理。
不仅如此,人尚有自控能力,可哒突军的战马何曾听见过这么剧烈的爆炸声。哒突军阵中顿时就人喊马嘶乱成一团,大片大片的敌军被铁片碎瓷,以及霹雳炮爆炸后的巨大冲击波击中面部击中胸腹,单薄的皮甲形同没穿,浑身满脸的鲜血横流不止,战马再也难以控制,左冲右突横冲直撞。
没等项梁等人冲到跟前,前面的哒突军已被可爆炸伤敌的手抛雷屠杀大半,侥幸没死的,又被自家军阵里受惊的战马连撞带踩一通折腾。等项梁韩客石坤带领三万虎狼冲入敌军阵营,只剩下任意屠杀被炸傻了的哒突军了。
更何况,左右两翼的曹显卫晃和韩庚带领六万大军,以可爆炸毙敌的火箭开道,迅速突破敌侧翼的掩护,适时地杀入敌阵,哒突大军哪还有幸存之理?
此役,即便是不用新式的火箭和手抛雷,仅凭雁山卫左中右三个加强军的神臂弓,以九万轻骑对阵哒突的五万之众,也必会大胜,只不过,会多一些伤亡罢了。
哒突的狼王马罕再想像去年林州之战时那样,以少胜多大败郑军,已经没有丝毫可能了。此时的郑军将士,已是标准的虎狼之师,人人均是战意昂扬,与两年前的郑军再也不能相提并论。
王铮赶到后就命后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