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诺。”

    随着曹显的数道紧急军令下达,一霎时,传令兵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没命的打马飞奔。 即便是传令兵都知道,曹将军是真急了,能不能歼灭哒突军的大部,也在此一举了。于是谁都不再爱惜马力,一个劲儿的打马狂奔去传军令。

    “希望还能赶得上吧!”

    曹显看着传令兵四处传令,嘴里喃喃自语了一句。

    紧接着他又下了一道军令。“右军剩余所有将士,即刻从库伦东向北急驰,堵住哒突军向东南的逃路。走。”

    说完,曹显狠狠地照着马屁股打了一鞭,胯下的黑色骏马唏溜溜一声爆叫,四蹄腾空就窜了出去。

    库伦以北二百多里的草原上,哒突勇士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趾高气昂,他们一个个面如死灰无精打采,走在道路的两侧,照看着他们哭哭啼啼凄凄惨惨的亲人家眷,那些牧民也是面如死灰脸带哀伤,背着简单的行囊驱,赶着不多的牛羊马匹,一路缓缓地向北行去。

    自从一个叫三眼雕王铮的年轻人主掌郑军的军事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

    去年林州之战,哒突军先是破天荒的大胜,紧接着就是一场大败,算上后来的庸州之败,两仗哒突军就损失了数万好儿郎。

    第二年刚开春,他们哒突三族正要驱赶着牛羊马匹向南迁徙,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放马牧羊,哪知道三眼雕那个阴损的家伙,竟然派了一万多人进草原骚扰。

    郑军人数虽不多,可那些人太狡猾了,也太能打了。

    他们总能避开大队哒突勇士的围追堵截,而去袭扰破坏牧民们赖以生存的地区。他们在湖泊里放毒,在小河里放毒,使牧民们不能喝一口水。

    他们趁着夜色突然袭击,焚烧掉牧民们的粮食牲畜,使勇士们和牧民们都失去了食物。他们袭杀数千以致上万的哒突勇士,然后打了就跑。

    他们昨日夜晚还在东面骚扰,第二天却又去了西边的数百里外,屠杀了几个牧民的聚居区。

    他们太狠了,太残忍了。他们虽然不杀老人和妇女孩子,但他们却断了所有人的生路。  为此,可汗不得不派重兵忍饥挨饿四处堵截,不得不仓促收集兵力佯攻庸州实攻信州。可是,信州城损兵折将没有打下来不说,狼王马涵还被三眼雕王铮设诡计击成了重伤。

    不仅如此,就连库伦的可汗王帐也被洗劫一空,可汗要不是被亲军死命救出,也会役在那一战。

    去年的春夏之战,整个哒突三族共计损失儿郎们十五万人,其他牛羊马匹财物等无数。仅此一战,儿郎们四处抢掠了二十多年的物资就毁于一旦,哒突三族全境的牧民们,都已到了食不果腹的边缘。

    没想到,三眼雕王铮还不满足,他今年居然亲率十多万大军亲征草原,两战就屠杀了哒突三族十万儿郎。并且,草原上最能打的狼王马罕带病出征,没想到一战竟也毙与敌手。

    儿郎们已经不多了,郑军的武器也太厉害了,隔着老远一声头顶巨响就死一大片人。儿郎们抵不住,可汗只得含泪下令,撤退到瀚海以北暂避其峰。

    只希望,三眼雕王铮别再追来,给我们哒突三族留条活路吧?

    王铮当然不知道哒突牧民的心思,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可怜那些牧民,就算可怜那些牧民,他也绝不会可怜那些哒突军。

    这些年,哒突三族的骑兵每年都会骚扰边境,每年都会造成雁山卫边境无数的城破村毁,导致数万甚至数十万难民的流离失所。

    不仅如此,王铮还算仁慈,只要哒突人不是坚决反抗,他严禁屠杀哒突三族的老人和妇女孩子。

    哒突人可没有他仁慈,凡是犯境的哒突军所过之处,男人他们全都会杀光,财物和妇女全都会抢走,不想要的不管是老人孩子还是别的,全都会砍死或者烧光。

    因为妇女会生育,他们必抢,因为孩子长大后就是他们的敌人,所以他们必杀。

    哒突三族给雁山卫造成的祸害已达数百年,可就是因为汉族军队缺马,始终无法进入草原动摇哒突人的根本。

    要不是去年草原之战时收获了十多万匹战马,他今年还不会有大的行动,哒突三族还能苟延残喘几年。

    可他偏偏就有了足够十二万将士骑乘的战马,于是他这才要誓灭哒突三族永绝后患。

    左中右三军都在泼命追击敌军,王铮摔领后军也在追击。

    可此时的王铮快要累死了,他在上京时初尝肉味太过荒淫,每天晚上和时蓉肖瑛折腾个没完没了,早已被两个迷人的小妖精掏空了身子,后来刚来到雁山卫不久,还没有完全恢复,就策马进了草原。

    这一个月来的风餐露宿,使他有些难以坚持,他养尊处优惯了的小身板,怎能和天天进行魔鬼训练的、雁山卫四个军的将士相提并论?

    (其实也不是,他玩的并不过分,被进补的却不轻,身体好的很,只是这么一说罢了,最主要的还是他平时缺乏锻炼。难以适应他现在两昼夜不眠不休不停的纵马急驰。)

    “娘的,不行了。我得歇歇,累死我了。”

    王铮驱马跑着跑着就停了下来,他的大腿都磨破皮了,血水顺着裤腿都流到了脚脖,就跟女人来了那啥,却没有垫大创可贴似的,实在是疼痛难忍。

    始终跟在王铮身边的薛韶一看这样不行,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跑不动了,就耽误后军四个旅追杀敌军呐?

    “大将军,要不这样吧?我给你留下一个旅保护你慢慢前行,我率其余三个旅先行,如何?”

    “好好,就这么办?”王铮下马的力气都没了,他一偏腿直接就摔了下来,幸亏被身边的杨平眼疾手快给接住了。

    立功心切老当益壮的薛韶,率三个旅马不停蹄先走了,杨平在王铮躺在地下歇息时想了个办法。

    他让亲兵用军帐做了个大大的布兜,布兜的四个角绑在四匹马的马鞍上,由他和周强…卫安,以及另一个亲兵队长邱志骑着四匹马,让大将军王铮躺在布兜里,四人一起进退。

    跑得虽然没有以前快了,但也不是太慢。这样的话,将士们跑的不那么急,大将军也不用受罪了。

    这办法好,王铮对杨平大加赞赏,直夸他肯动脑子,是个将才。杨平被夸的眉花眼笑。

    四月中旬的草原已不算冷,然后他上身月白小衣,齐齐整整躺在布兜里,下身却就只穿着一个大裤衩。

    大腿上磨烂的地方,已经抹上了参了香油的药膏,穿着裤子就弄得裤裆里到处都是,缠上绷带就得叉开腿走,就跟被十八个壮汉狠狠地爆了一夜菊花似的。

    他嫌不得劲儿,于是就成了他现在不伦不类的装束。

    待三天后王铮所在的后军丁旅,赶上项梁的中军甲旅时,他躺在布兜里睡了三天吃饱喝足,大腿上的伤口也已经结了痂。

    当王铮精神抖擞偏腿跳下布兜,前来迎接他的项梁薛韶等人先是一愣,然后就是憋了又憋忍了又忍,脸上的表情特别丰富,就像是干结太久拉不下来似的,憋得满脸通红。

    此时的王铮,上身的月白小衣已经换了一身新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毫无瑕疵,可他的下身,却是一件又肥又大的大裤衩,露着两条毛茸茸的大长腿,大腿内侧还有青一块白一块油乎乎的、有的呲牙咧嘴有的俯首帖耳的药膏。脚下却蹬着一双张着嘴露出了脚指头的薄底快靴。

    没办法,出征时他来的匆忙,忘了叫亲兵多给他带一双鞋出来了。

    项梁等人觉得,像大将军的这样的装束还敢出头露面的,恐怕是世所罕见。像大将军以这样的装束带着十二万大军,出现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的,估计世上绝无仅有。
………………………………

111章 乌兰山口之战

    “都别笑,谁敢笑军法从事。”王铮冷着脸说道。

    没想到,他不说还好,他这一说,所有人再也忍不住了,一个个前仰后合捂着肚子捶着大腿,笑的爹一声娘一声的直叫唤。

    “真没见识,这有什么好笑的?”王铮讪讪说道。

    王铮不管别人笑的死去活来,他走前几步看了看,发现将士们都坐在草地上歇息,战事好像并不紧张,就也放下了心。

    “马扎。”杨平连忙把马扎塞进王铮的屁股底下。

    “茶。”

    周强急忙掏出水囊拔掉胡塞递给王铮。

    王铮喝了两口水,周强接过去。

    “地图。”卫安掏出地图铺在了王铮面前的地下。

    “项梁。”

    “属下在。”

    正大笑不止的项梁连忙憋住笑声大声答应,这是大将军要询问战况,说正事的时候可不能再笑了。大将军对这方面特别认真。

    “怎么个情况?”

    “回大将军,右军的庞校尉和段校尉奉曹将军急令,已经封住了敌军北逃的必经之路乌兰山口。

    现今,曹将军率右军和中军乙旅,在东面截住了哒突军的东窜之路,卫将军和韩庚韩将军率左军和中军丙旅,已堵住了哒突军西逃之路。

    此时,左右二军正在慢慢驱赶哒突全军至朝胡勒敖包附近。曹将军的计划是,让后军和我中军甲旅在朝胡勒敖包南二百里稍待,等敌军成型成群时,好发挥我军霹雳炮的作用。”

    王铮一边听项梁说话一边看着地图问道:“嗯!曹显的计划还算可行,敌军大概还有多少军力?”

    “回大将军,曹将军猜测,不足十万。”

    “嗯?···不对,怎么这么少?”

    “这个···末将不懂大将军的意思。”

    “哒突军在正常情况下,也该剩余不足十万的兵力,可现在是非正常的情况,哒突人应该全民皆兵,现在应该至少有二十五万大军才对,两战已经被咱们消灭了十万,应该还剩十五万啊?”

    王铮站起身,背着手,迈开两条毛茸茸的大长腿,开始转着圈儿的渡步思索。

    “是啊!那几万哒突军去哪儿了?”项梁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听大将军这么一说,他顿时也是悚然一惊。

    “给我查···”周强以为王铮要喝水,急忙摘下水囊。

    “···仔细查,不行就抓几个舌头问问,必须查出来这六七万哒突军去了哪里?。”

    “诺。”

    “传令:通知乌兰山口的庞校尉和段校尉,不仅要防备哒突军通过乌兰山口向北逃窜,更要防备将会从北向南来增援的哒突军。”

    “诺。”

    “传令曹将军,其他哒突军漏了就漏了,但必须给我活擒哒突可汗。”

    “诺。”

    “传令:全军推进之时,严防背后的哒突军偷袭。”

    “诺。”

    ···········

    乌兰山是一座仅仅一两百米高的小山,山不陡树不高石头也不多,乌兰山口是从漠北草原通往瀚海的主要通道之一。

    可现在的哒突军民,已被大郑军队压缩在东西不足百里,南北也只有五六百里的区域,他们想要前往瀚海,乌兰山口已是唯一出路。

    虽说攀爬乌兰山也能过得去,但是,强壮的人可以爬山通过,老弱妇女孩子怎么办?牛羊牲畜马匹怎么办?牧民们肩扛手提的那些生活必需品怎么办?

    他们已经被郑军抢掠的太穷了,他们转移时,还不得不抛下那些仅剩不多的笨重财产,他们现在带着的,都是干粮清水被褥等必不可少的东西,再让牧民们丢弃干粮清水牛羊马匹翻山,别说郑军必会分兵堵截,即便是过去了,到了乌兰山以北也是饿死。

    过了乌兰山再往北行,就是更加荒凉寒冷的瀚海,因为不太适宜居住,所以人口特别稀少。

    也是因此,哒突可汗要想带着他的子民前往瀚海暂时生存,就必须打下乌兰山口。

    接到王铮的军令时,庞聪和段韶正在乌兰山口和哒突军激战。

    数万哒突军疯了似的拼命向山口猛冲,可是,山口已被郑军放置了大量的石块树木等杂物,无法迅速通过,郑军一万将士守在山口两侧的山梁上,居高临下用弓弩石块滚木等杀伤哒突军。

    “段韶,大将军说了,山北可能还有哒突军六七万人。我在这守着,你派人去看看山背面,防止敌军从北面偷袭,如有大批敌军前来,速来禀报,我再加派人手,快去。”

    “诺,右军丁旅的弟兄,先跟我去山北监视敌军。”

    本来在山南一侧的丁旅将士,迅速背好弓弩刀枪,手脚并用连蹬带爬,翻过乌兰山山麓,在山北占据有利地形,准备好滚木礌石,准备迎接敌军。

    “娘的,不知还要守多久?羽箭和弩箭都给我节省点用,多用石块树木。霹雳炮少用,给老子瞄准了,在敌军的头上开花,炸不死他们也让他们的战马受惊,哈哈,自相踩踏死的比咱们射死的还多。”

    庞聪一边手持望远镜观察敌情一边指挥,还兴奋地不住哇哇大叫。

    他去年在草原上他被一个哒突千夫长砍断了脚筋,现在走路还是一瘸一拐。是雁山右军有名的瘸腿将军,不过,他这个瘸腿将军的称呼可不是贬义,而是将士们对他战功赫赫,表示敬仰的尊称。

    此时,哒突军一看,山口的路上已经堵满了石块树木难以通行,早已开始下了战马泼命地向山上猛冲,希望能攻上山头,拿下制高点,砍杀那些看似不多的数千郑军。

    可是,郑军本就是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加之神臂弓诸葛连弩的射程又比较远,哒突人更是占不了一点便宜,徒增死伤却无法冲上山头。

    乌兰山北麓,段韶和丁旅的将士们,刚刚准备好防御工事还没有喘一口气,就见正北方向,一股烟尘逐渐向南滚滚而来。

    “娘的,要不是大将军提前预料到了,等这些哒突人摸上山前后夹击,我们这一万将士可就全搁在这了。”

    段韶一想后果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趁着敌军还有大概十里的路程,他连忙下令:“速速报于庞将军,就说果有数万哒突军从瀚海来袭,让他派兵增援。”

    “诺。”

    庞聪一听顿时大急,此时,哒突军一看在山口附近冲不上山,已经分兵向东西两侧,打算从别的地方上山,然后在顺着山脊,攻击把守山口的郑军将士。

    “来人,传令甲旅,速去增援山北。另外,让段将军严密监视敌军动向,防备敌军从东西数里处上山夹击我军。”

    “诺。”

    “传令,让乙旅甲营向东,乙旅乙营向西,拦截意图上山的哒突军,敢放一个哒突军上来,我砍了他们的脑袋。”

    “诺。”

    “娘的,这一分兵,人更少了啊!”庞聪无奈地嘟囔道。

    “希望曹将军和卫将军的动作快点,要不然这个山口还有点悬。”

    总共一万的将士,却要把守山口的东西两侧山脊和南北两面山坡,这样的打法虽然能堵住敌军的退路,可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如果是在平地,庞聪相信,自己就算仅凭这一万将士,也能杀如今的近十万哒突军一个落花流水。可是那样的话,能逃掉的哒突军也不会少。

    (注:历史事实,隋末唐初的苏定方,就是隋唐演义里,乱箭射死了罗成的那一个人,他近七十岁时,{死时76岁。}还亲率一千大唐精锐,破了吐蕃八万骑兵,后来八万吐蕃军只剩下八千。他还曾经三次各带一万轻骑,灭了三个国,生擒了三个数万大军守卫的小国国君,包括百济,就是古朝鲜。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位列凌烟阁第二等二十四功臣之一。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说,本文以少胜多的案例都不夸张,都有历史事实。何况,此文是以北宋为背景,而北宋时的神臂弓和可爆炸伤敌的霹雳炮等军国利器,已经普遍使用于部队,加上王铮这个大bug的存在,一切皆有可能。)

    不仅是庞聪着急,段韶也在着急,北边来的六七万哒突军来到山前就下了战马,不顾霹雳炮在头顶的轰炸和乌云般倾泻的箭雨,各自手挥弯刀哇哇怪叫着向山上冲。

    哒突军也急,山里被十二万郑军围堵追杀的,有他们的可汗,更有他们的妻儿老小兄弟姐妹。

    如果他们打不开山口,除了他们这六七万前去瀚海打通北逃通道的哒突勇士外,乌兰山口内的哒突三族男男女女,就一个也跑不出来。

    那也就是说,山口外已经没有了一个哒突妇女,想要延续生命都不可能,哒突三族即将亡族灭种。

    于是乎,乌兰山南北两侧,一方是拼命仰攻,想要歼灭郑军打开山口。另一方庞聪和段韶接到的军令是,不可放过一个哒突军逃出这个山口。

    两军接到的都是死命令,战况也就异常的惨烈。

    哒突军自从去年狼王马涵身受重伤以后,再也没有一个统帅能总揽全局统筹安排,一招输满盘输。

    他们没有想到郑军的行动会这么迅捷,没有想到郑军已经猜到了他们要撤往瀚海的意图,更没有想到郑军在一日夜间不眠不休,居然急驰了一千多里占领了乌兰山口,堵死了他们的退路。

    现在,乌兰山以南本就不足十万兵力,却还分出了四万人来攻打山口,南面仅剩的五六万哒突勇士,还要守护数十万的牧民北迁。

    而郑军,南有四万大军步步紧逼,东西也各有三四万人围追堵截,可乌兰山口的一万郑军,就牵制住了哒突近十万勇士。

    形势已万分危急,不打开乌兰山口,就难以接应山南的可汗和牧民们勇士们北逃。为了可汗,为了妻子儿女,为了哒突三族的延续,这些哒突军真是疯了。他们没有一个人怕死,没有一个人畏惧,漫山遍野地向山坡上猛冲。

    郑军的一万将士只坚守乌兰山口还行,可乌兰山太低,哒突军只要不骑马,手脚并用都能爬得上去。这就给将士们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庞聪一刀劈翻了一个爬到他跟前的哒突士兵,扭头大声喝道:“段老七,往山口里扔几个霹雳炮,把那些清理山口石块的哒突狗炸死,快,快。娘的,上来的人太多,老子快顶不住了。”

    “好滴很。”段老七答应一声,一箭射死了一个正在山脊上指挥作战的哒突百夫长,迅速放下弓箭,从后腰的皮兜里掏出一个霹雳炮,左手掏出火折子迎风一晃,待火苗窜出点燃引信,估算好引信燃烧的时间,然后狠狠地抛下山口。

    山口内正在拼命搬运石块树木的哒突军数十人,只听耳边一声巨响后,顿时就被炸的血肉模糊,死伤近十人,余下的哒突军士还没有顾得做出动作,紧接着又一个霹雳炮在头上炸响。
………………………………

112章 完美收场

    八个时辰打退了敌军的十数次进攻后,郑军将士都已疲累不堪,可哒突军死伤惨重却依旧死战不退。郑军将士在弩箭和霹雳炮所剩不多之后,已经开始和敌军肉搏。伤亡也随即就大了起来。

    弩箭和霹雳炮留着给山口内搬运石块的哒突人,已经不舍得使用了。

    “呸!娘滴,曹显怎么还不派援军过来,非要等老子把弟兄们都打光吗?”

    庞聪吐了口嘴里的血水狠狠说道。此时,他都懒得叫曹显曹将军了。

    郑军以一万对哒突的十万人,还是在这个无法腾挪无法离开,只能死守的小山上,如果不是来时多带了不少弩箭和霹雳炮,他们早就顶不住了。

    又坚持到第二天早上,就在庞聪和段韶最艰难的时候,就在所有将士精疲力竭箭尽粮绝的时候。就听山口东西两方的数里处,随着数声号炮的爆响,两股烟尘已经旋风般地杀了过来。

    不用使用望远镜观看,仅听号炮声,将士们就已经知道是援军来了。一个个顿时就精力大振。

    不错,是曹显和卫晃各自亲率一万轻骑赶来接应了。

    原来,在接到王铮猜测的情况后,曹显左思右想,判断必是哒突可汗提前派兵出了乌兰山口前去瀚海,扫清瀚海里的原有居民和兵力,然后再回来接应哒突三族的北逃。

    那六七万不翼而飞的哒突骑兵,只能是去了瀚海。这也就是说,庞聪和段韶在乌兰山口面对的,不仅是从南往北杀的可汗精锐,他们将腹背受敌受到两面夹击。

    乌兰山口是现今敌军撤退的唯一通道,要想活捉哒突可汗,要想尽歼乌兰山口以南的哒突精锐,乌兰山口就必须死死地守住。

    可是庞聪和段韶的兵力太少,即便他们占据地利,但他们不能退走只能死守的话,就是拼光了也守不住乌兰山口。

    曹显受到王铮的提醒想到了,卫晃也想到了,两人几乎在同一时刻,因为担心乌兰山口失守,来不及告诉对方,就亲自领兵昼夜急驰杀了过来。

    现在,包围圈中心的那五六万哒突军,曹显和卫晃已经不把他们放在心上。如果不是为了活捉哒突可汗,他们早就下令全军压上把那些哒突人灭了。

    按卫晃的推想,乌兰山口一战,很可能就是这次进草原的最后一战了。只要灭了山口内外的这十万哒突军,哒突可汗为了不忘种灭族,他必降。

    郑军援军的到来使哒突军的战力大减,也开始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