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累死他也杀不了那么多。

    后来军事方面夸得实在是没法再夸了,就又开始胡编乱造地胡说八道夸别的。

    什么王将军某年某月某日,曾经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实是人之楷模,该赏。

    王将军某年某月某日给了乞丐一个馍,还是白面馍,不仅如此,他怕那人无法下咽,还亲自跑回家,给那个乞丐拿了个咸菜疙瘩,其心可嘉其志可勉,该赏。

    王将军胸怀天下闻鸡起舞,他大清早就跑去河边钓鱼,锻炼毙敌于千里之外的本事,该赏。

    这句我真的没法解释。我也不知道钓鱼和毙敌于千里之外有什么关系?

    王铮那么做实在是因为,他太烦朝里各部门有人去找他商谈事情,一早就穿个大裤衩子跑出去躲清静而已。

    再说他钓鱼时左有时蓉喂他水果,右有肖瑛给他泡茶,他享福的不得了,和毙敌于千里之外有屁的关系。

    总之,该夸的不该夸的都把王铮结结实实地夸了一通,直到众人说的口干舌燥,看看皇上也没有给壶茶汤润润喉咙的意思,这才都闭了嘴。

    “哈哈!大开眼界,王将军让朕大开眼界,没想到众卿贬人和夸人的本事也均是一流,朕今天真是大开眼界啊!啊哈哈哈!”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片刻,然后各自讪讪笑笑就已恢复正常。

    作为朝臣,脸皮不够厚的早已被大浪淘沙淘汰掉了,在场的这些老头子,没有一个不是久经锻炼的沙场老将。当然,他们的沙场,是磨练脸皮的朝堂。

    “众爱卿,哒突三族还仅剩十多万军士,有王将军的指挥,再打几场胜仗哒突人也就再无兵力可召。以朕看来,灭亡哒突已是指日可待。众位爱卿,哒突一族被王将军除名后,雁山边境再无大的战事,那一片广袤的草原怎么办?是不是以王将军上次所说,还要建城,然后搜罗马种养马?”

    军报公文读完后,这才是今天需要议论的正事,既然大家都心情太好没人提,皇上郑成就不得不先提了出来。

    此语一出,下边众臣有的稍微沉思,有的低声议论。片刻后,房相越众而出出班奏道。

    “皇上,以老臣看,城,必建,马,必养。皇上请想,除了雁山卫,我大郑面对异族骑军的还有松江卫、陇西卫和剑南卫,皆急需战马。现如今,就如皇上所说,雁山卫此战后再无大的战事,可留少量兵力戌守草原,其余能打能胜的将士,则抽调至最需要骑军的松江卫和陇西卫。”

    “房相所说甚善,老臣补充一点。···”左相说完就该右相说了,吕进也横跨一步出班奏道。

    “皇上,俘获的哒突牧民和哒突军士,可以王将军先前所说,少部分不易驯服的安置在并州南的广大村落,和我大郑百姓混为一体,每个村一户哒突牧民。另可从人口稠密的州县,少抽出部分贫苦的百姓,许以重利充入草原,让他们参与经商等不需放牧的营生。”

    “皇上,老臣也补充一点,哒突三族大败,男人必然稀缺,可从我大郑各州县,抽出那些还未曾婚配,却犯了轻律的男性囚犯二三十万人,把他们发配到草原,允许其在草原和哒突女子通婚,有奖结婚生子置办家业者,久而久之,则再无哒突三族,其原来的三族牧民,皆已融入我大汉族,成为我大郑在草原上放马牧羊的普通百姓矣!”

    新任户部尚书钟肃此言一出,赞叹声一片。他不愧是被皇上郑成精心挑选出来的太子詹事,谋事的确老辣。

    接着又有几位大臣查漏补缺,最后议定。

    一,战后,由于草原初定,雁山卫的将士尚不易大批抽走,仅抽出部分骨干冲入松江卫和陇西卫任职。

    二,抽调部分在当地无法生存的大郑百姓,充入草原混入哒突原牧民之中,由官府为其添置生活所需的帐篷家具粮食等等。

    三,搜罗马种免费发放给有牧马经验的牧民,以后,凡牧民每交给官府一匹合格的战马,则许以钱粮若干,食盐茶叶布匹等生活必需品若干等等。

    四,草原将要筹建的六座城池,设为一个州,州名待定,此州暂归雁山卫辖制。每个城池设为一县派兵驻守,派官员管理,辖下牧民除了不得随意迁移,其他和大郑边城的普通百姓等同。(边城都是军管,会受到颇多限制。)

    五,兵部在雁山卫设立军马司,专管草原上的所有军马事务。

    诸事议定,各有司安排人开始筹算。仅仅过了十天,还没等各有司完全准备好,雁山大捷的捷报又接二连三地送到了兵部衙门。

    于是,兵部衙门再一次地成为了所有大臣瞩目的焦点。

    前两份捷报都是毙敌数千的小打小闹,没人在意。朝堂诸公已经被雁山卫的将士养刁了胃口,不是歼敌数万的大捷,现今都没人重视。

    第三份捷报才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雁山右军庞聪和段韶的两个旅,星夜急驰一千多里,在漠北和瀚海的交界处乌兰山口,掐断了哒突大军的唯一通道。

    经一昼夜激战,打退了哒突军山南和山北的十万人共计二十六次猛扑,死死的掐住了哒突三族北逃的喉咙,没有放过一个哒突人越过乌兰山。战后清点,两个旅的一万将士最后还剩不足四千人。

    “多好的将士啊!”这是皇上郑成的感慨。

    对于雁山卫将士的为国为家勇猛顽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皇上早已是无话可说了。

    第四份军报,一战既毙敌两万余,俘虏三万多,生俘哒突可汗和宰相,以及众多大臣王爷王妃等哒突贵族八百余人,生俘五十八万哒突牧民。

    皇上郑成大喜欲狂,连声大喊:“放火,普天同庆放火十日。”

    柴公公接旨,自动把放火改为放花灯十日,皇上高兴的昏了头,他可不能就那么传旨。

    “哒突啊!哒突三族啊!朕有生之日,终于把先皇穷其一生都没有做到的,把哒突三族这个绵延了数百年的小国给灭了,父皇没有看错朕,朕给父皇争气了,父皇你在天之灵看到了吗?儿给你争气了,儿也算是有灭国之功的英明圣主了。”

    皇上郑成坐在龙椅上如痴如醉喃喃自语。他替他的父亲达成了一幢心愿,他太激动了。

    如王铮所言,他不足三个月就灭了哒突三族。于是朝堂里连皇上带大臣疯狂兴奋了好久,镇静下来后就开始商谈哒突三族被灭后的需办事项。

    哄哄乱乱地商谈了半天之后,商议的结论是。

    一,让雁山卫把哒突可汗和众位大臣以及所有贵族,押送到上京献俘。

    二,朝廷把原来商议好的五条,派八百里军情急递交给王铮,让他妥善处置草原的一切事务。

    三,各有司特事特办,必须尽快派专员赴雁山卫协调处理草原事务。

    四,马种、移民、发配的罪囚等也需加急办理。

    五,户部调拨钱粮等草原所有所需之物,尽快送去雁山卫听用。

    随着雁山卫草原大捷的捷报传遍整个大郑,真个是普天同庆。上京城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就像是过大年,整整热闹了十天。

    上京城,洛阳公主府,洛阳公主郑妽手托香腮趴在桌案上,小嘴儿里喃喃自语:“那个坏蛋,不吭一声就走了这么久。没想到,哒突三族还真让他灭了,灭国之功啊!看这次父皇怎么赏他?会敕封他为开国侯吗?会让他升职一级,能娶一个平妻了吗?唉!我能帮了时蓉和肖瑛,可谁能帮翠姑?谁又能帮我?”
………………………………

115章 死法不赖

    上京城里正在疯狂庆祝,可草原上的将士们,虽是大战已毕没有了太大的凶险,却还是闲不下来。

    降兵降将必须妥善安置,还得从降将里,挑选出对大郑百姓罪大恶极的部分将领,送到上京斩首示众。

    哒突可汗和其妻、子以及宰相,包括其他比较重要的大臣,均得好吃好喝的招待,以后他们肯定会被软禁在上京,用于震慑所有哒突人。

    最难办的是五十多万哒突牧民,为了使这些人不再有反意,为了以后的马场,就要安排好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可是人太多了,五十多万啊!怎么安排?

    “卫将军,快马报于贾知府,让他在各府衙挑选能吏干吏进草原,协助你处理战后琐事。”

    王铮依然是素衣白衫,不过现在他已经穿上了裤子,在所有将士的铁盔铁甲当中很是显眼。

    他和卫晃曹显等雁山卫主要的将领,此时站在一处高高的山坡上,正看着山坡下,被郑军将士押送着逶迤南行的哒突牧民。

    牧民太多,即便是绵延数里宽的队伍,南北一看,依然是一眼望不到头。

    “诺。”卫晃爽快答应后接着就皱了皱眉。现今,连郑军将士带所有的哒突人,总计近七十万人,别的都不说,光是每天的吃喝就让人大伤脑筋了。

    “别着急,哒突人原本是打算迁往瀚海,路途也不近,他们都有干粮,即便干粮不足,不是还有牛羊吗?严禁杀马。等到达目的地后,把牧民的马匹都收回来,由咱们统一调配。”

    “嗯,知道了。”

    “那六座城池可以建了,还在我给你说过的地址,只需拉来必须的材料,就让俘虏当苦力,应该会建的很快,哈哈!这次连雇工都节省了。”

    “哈哈!别说是建六座城,就是十座也用不完,反正暂时也没别的事可干,就让他们做工换粮食。”薛韶兴奋地插话道。

    “是啊!六座城,六个县,前面成犄角的三座城池,后一座可为州府衙门所在地。每一个县十万牧民,把哒突全境也画为六个区域,每一个县管理好自己区域内的牧民,令他们不得随意迁徙。”

    “以后,牧民们再受到大风大灾有朝廷帮扶,盐铁茶叶布帛等生活必需品,也不再严格控制,适当减免商人的赋税,让他们可以自由往来草原各地。假以时日,牧民们的日子过的好了,比以前好得多,他们就不会再有反心,到那时,也就真正成了我大郑的百姓了。”

    是啊!中原的历代王朝,和哒突人打生打死了数百近千年,始终无法征服他们。

    可从此以后,只要朝廷的做法合理,说白了,只要朝廷完全按照大将军的想法做,视哒突人为大郑的百姓,别歧视他们,别奴役他们,让他们劳有所获,有别的大郑人都有的读书、入仕、入伍、经商等等的权利,他们自然也就对朝廷心悦诚服,自然也就不会再起反意。

    “卫将军,这一段时间辛苦点,把这些人都安置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的漂漂亮亮,能做到吗?”

    “回大将军,能,卫晃必定竭尽全力,必不负大将军所托。”卫晃知道这是王铮考验他的能力的最关键一步,闻言连忙挺胸抬头爽快回答道。

    “呵呵!那就好。”王铮疲惫地笑了笑,连续在草原上征战了将近三个月,对于已经养尊处优惯了的他来说,确实太辛苦了。

    即便他不是始终冲杀在第一线,可劳心比劳力更辛苦。

    “曹将军。”安排好了卫晃,也早已把自己写好的,治理草原应该注意的事项都交给了他,王铮就又扭头看向曹显。

    这两个人,是他着重培养的对象。

    两人的大局观都不错,卫晃善于文字和政事,军事方面稍显不足。曹显精于军事,处理政事的能力和文字功底,却都不如卫晃。

    可今后雁山卫境内估计也不会再有大的战事,除非蒙辽和西夏会舍近而求远,派重兵前来犯境,要不然,只是防备周边一些小部落的骚扰,韩庚率一万轻骑都能对付。

    因此,王铮猜想的是,等这一战叙功后,他要么会被调回上京继续被当成猪养着,要么会被调去松江卫或者陇西卫,反正朝廷不会让他在雁山卫待下去。

    而曹显和卫晃,曹显有统筹安排大败敌军,数战毙敌十九万余人的大功。

    卫晃则有生擒哒突可汗的大功,和制定这次的草原方略、以及亲自领军杀敌的大功。他俩都应该会被晋升为柱国将军。他就会提议让卫晃督领雁山卫的提督。

    而曹显,处理政事的能力和文字功底稍有欠缺,再去别的卫镇锻炼两年也就差不多了。到那时,他再去某一个卫镇接任提督一职是水到渠成,王铮都不用帮他说话。

    还有一个原因,王铮也早已考虑到了。

    他是在雁山卫,从一个布衣一跃成了五品将军,一年内就升到了上柱国,雁山卫的这些骄兵悍将都是被他指导调教出来的,对他的话唯命是从,对别的人就都不一定了。就算是朝廷下达的任务,卫晃等人也敢压着不办。刁耀和萧寒的下场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朝廷下一步的动作,必定会防备雁山卫的诸将抱成一团。必定会调走他王铮,必定会把雁山卫的几个威望最高的主要将领,打散分到各个卫镇,这是朝廷防止各卫镇产生祸乱的必用之策。

    别人不敢说,他王铮和卫晃曹显,分开到三地是绝对有可能的。卫晃是文人出身,家人也都在上京居住,自然更听朝廷的话,更好控制,他接任雁山卫的下一任提督,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他王铮应该会先被调回上京,以后如何看情况再说。而家就是雁山卫的曹显,朝廷必会让他把全家都搬到上京,然后再把他调到异地任职,这样也就算控制住了他。

    朝堂诸公别的本事不咋滴,这一招可是用的炉火纯青。

    “末将在。”曹显闻听大将军有事吩咐,连忙跨前一步拱手听令。

    “萧达凛在松江卫境内攻州克县,数天前的军报,已称松江卫岌岌可危,代老将军和程霸焦头烂额。唉!都是我大郑的疆土,都是我大郑的百姓。你挑选两万精力尚好的将士,于一天后出兵,向东直扑蒙辽的西都白城。你记着,此战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毙敌不是目的,围魏救赵,解松江卫之围才是主要。帮松江卫一把吧!”

    “末将遵令。”虽说连续征战两个月有余,将士们也稍感疲惫。可这次的大兵压境和上次的以一万对抗数十万哒突军,六个月万里转战比起来,实在是轻松了不少。因此,曹显毫不犹豫地就接了军令。

    卫晃和曹显接了军令,各自带人忙碌。王铮带着自己的亲兵,也走下山坡上了战马,慢慢向南行去。

    王铮估摸着,自己到达庸州之日,就是朝廷调他回上京的公文到达之时,很多事,就让属下们去办吧!他省心了,属下也得到锻炼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此战过后不到十天,郑军一战既灭了哒突三族,生擒哒突可汗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草原。

    萧达凛老谋深算,暂停了对松江卫的攻击,他需要知道雁山卫的主帅是谁?需要研究雁山卫主帅的脾性,以及他习惯用的战术策略,防备他以后会调来松江卫,成为他萧达凛的对头。

    可萧达凛找遍了所有的情报,只知道雁山卫的提督,是个叫三眼雕王铮的年轻人。最善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战法灵活多变,别的就什么都查不到了。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雁山卫有一个叫王铮的人。

    和萧达凛知道的差不多的,是西夏王李昊,他也是从不多的哒突溃兵嘴里,知道了雁山卫的现任提督名叫王铮,只知道王铮年纪不大,战法灵活多变,别的也是什么都打听不出来。

    可是,哒突三族仅仅被郑军两次进草原,就打了个全军覆没,连可汗和所有王公大臣都被生擒活捉,不得不引起他们的重视。

    于是,西夏王也偃旗息鼓,带兵退回了夏宫。只派出大量细作潜入大郑境内,详查雁山卫提督王铮的一切情况。

    可是,没人能查出王铮的太多情况,就连皇上和房相还查不出来,何况是那些细作。王铮的身世来历是个谜,王铮的授业恩师是个迷,传授王铮军事的先生更是个迷。

    所有人能查到的,仅仅是王铮在李家洼的李富贵家住过,然后他莫名其妙地就救了皇上,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雁山行营副总管,稀里糊涂地不足一年就成为大郑的上柱国。

    很多人听说,其实王铮没什么本事,他在雁山卫基本不管事儿,雁山卫的军事一直以来都是卫晃在主理,政事原来是郑耀,现今是贾林。

    王铮为了打猎游玩,甚至还偷偷地逃跑过。他在雁山卫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签名和盖上提督衙门的大印,好方便卫晃和郑耀做事。

    就连两次的草原战役,第一次是曹显一个人带兵去的,第二次是曹显和卫晃韩庚项梁等人打的。他带领的三万将士,只跟在大军的屁股后面,做了不少打扫战场的活,后军的将士们别提有多憋屈了。

    甚至还有人说,王铮跑…马跑得次数太多,跑得两腿虚晃双眼发青,后半程都是躺在布兜里,让四个亲卫用布兜托着他,才坚持到了最后。

    要不然,他别说打仗,就是跑…马都能把他跑死。

    跑…马跑的那么严重,跑的居然连裤子都没法穿,大腿上黏糊糊的白…浆都没擦干净过,王铮是病了,病的还不轻,看来王铮已是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萧达凛和李昊都是半信半疑。按说消息都不会完全是空穴来风,总有部分是真实的。可这也太稀奇了吧?

    王铮救过大郑的皇上,被皇上病急乱投医,临时指派为燕山行营副主管,这一点早已得到哒突人的证实,他们信了。

    王铮逃跑回到李家洼,牵着一只狗进了野狼山打猎,也得到过细作的证实,也信了。、

    王铮想清闲,可卫晃郑耀等人总是找他商谈事情,他心烦无奈。于是见人来了,不问情由就直接签字盖上大印,赶紧把人糊弄走了事。

    这个也得到过并州城细作的证实,也信了。

    有哒突溃兵证实,两次草原大战王铮都不是主要的战场指挥,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有多大的军事能力?都是曹显和卫晃筹划指挥的,也有这个可能,权且信了。

    可是,跑…马也能把人跑的半死,这是啥病?咋没听说过?如果王铮真是跑…马跑死了,那他岂不是爽死的?哈!这种死法倒是新鲜,比饿死吊死活剐战死,都死的舒心惬意,这死法不赖。
………………………………

116章 草原初建

    宣睿十四年的五月末,小雨已经下了一天一夜,却还是没有任何止歇的意思,屋檐下滴滴嗒嗒,杨平百无聊赖地和周强小声闲谈。

    王铮坐在西莫城镇守衙门的帅案后,正在批阅一份公文。

    西莫城是一座兵城,面积不大,城也不高墙也不厚。

    最初是梁朝的太祖所建,主要也是作为中转站,用来对付草原上的哒突人的,可后来终还是被哒突人使用的时间据多。

    王铮的肩伤本就只是被划了个口子,这时已基本好利索,已经不耽误他行动做事。

    如今,雁山知府和雁山卫府奉王铮的将令,已经打开了所有的大库,钱粮物资正在源源不断地送进草原,朝廷任命的州官县官也已经来到,也都已在各自的辖下搭建帐篷临时指挥

    。

    伤兵们都已被送到了庸州研医调制,军功册卫晃已经做好,王铮审阅后也已送去了上京。他现在,就等着圣旨了。

    按王铮的话说,草原上正在以深圳速度大搞建设。

    六座城要从平地建起,原有的野望城和西莫城也要整修,六七十万人要吃要喝要有住的地方。除了王铮的亲兵,所有人都很忙。

    最忙的应该是那些刚刚上任的县官和小吏,每个县十万人的吃喝拉撒睡,县城的城池要建,衙门要建,凡是城里所需的都要从平地盖成房子。

    麻雀再小,那也是五脏俱全,各个小衙门的小官小吏都要安排人到位。

    这十万牧民每五家为一伍,每十家为一拾,每五十户为一个村,每五百户为一个镇。

    所有村镇都需划定他们居住和放马牧羊的区域,水草丰美的面积小一点,水草稍次的面积就大一些,要公平,还要合理,以后免生事端。

    但现在很忙却很高兴的,其实要数商人和所有的运输队,雁山卫的大库不可能啥都有,就是有一部分也得雇人雇车送进草原,可那六七十万人需用的品种,却实在是太多太繁杂,不得不倚重商人四处购买后送进草原。

    商人拿着收条从草原回来后,马上就能到官府换成银两或者铜钱,然后再买了物资送去草原,如此周而复始,所有运输队和商人都没有闲着的时刻。

    大家忙了点累了点,可看着手里白花花的银两,或者黄橙橙的铜钱越来越多,每个人无不笑开了花。

    现在春播已过,也不到收秋时刻,庄户们农闲时为了多挣几文铜钱,就有人的出人,有人还有牲口的就能挣更多的铜钱,于是很多男人也都临时加入了某一个运输队帮工。

    女人也有事干,她们编竹筐做衣衫,哪怕是做几双袜子几个水囊,拿到集市上也都能很快脱手,价格还都不低。现今,草原上百废待兴,几乎什么都缺,什么都有人买。

    即便是什么都不会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