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翠姑收拾东西做饭,王铮就扭头去了西厢,恰好山娃在堂房里陪着客人端茶倒水,王铮拿出来那个陶罐,捡出来唯一的一张五十元的钞票,揣进怀里。
饭前,老者凑个机会,就和王铮进了西厢。
“给,这张是五十的,我没诓你吧?”王铮把钞票交给老者,挪揄着说道。
“没诓,没诓,和那一件宝贝差不多,却便宜了一半,李家娃子,我早看出来你是个实诚人。”老人高兴的合不拢嘴。
然后,他伸手入怀,拿出厚厚一叠银票,数出来四百五十两交给王铮,其余的又塞进了怀里。
果然是大款啊!瞧他的银票厚的。
王铮感叹不已,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自己费心巴拉地浪费了那么多口水,才得到一千多两银子。哦,还有九百八十两不敢保证。可他却一掏就是一扎银票,最起码有数千两。
“还有五十两呢?”王铮数了数,只有四百五十两的银票,就抬头问道。
“得福,把褡裢拿进来。”老者冲门外的家仆说了句话,然后扭头对王铮继续说道:“你不是想要一些散碎银子和铜钱吗?”
“对,对,平时还是铜钱好使,大宗的买卖才用得到银两。”王铮喜上眉梢,这个老人家,考虑的太周到了。
得福进门后,在老者的指示下,数出一些散碎的银两,又放下了十多串铜钱,总价值五十两银子。这才躬身行了个礼,一句话也没说,转身拿着褡裢就出了门。
“银货两讫?”老者含笑问。
“银货两讫,合作愉快。”王铮憨笑答。
饭时,有了救人的宝贝,心情极好的老者多喝了几杯果酒,话也就多了起来。
“李贤弟,你既然能辗转十万里,漂洋过海远赴华夏去经商,想必是有些经商的天赋,现今,怎地在这个山洼里种地了?”老者对王铮还是很好奇,依然想知道的更详细一些。
“辗转十万里远赴花下去经商?谁说的?我李富贵,这辈子最远的才去过一次沙门县,哪里会辗转十万里去经商?花下?去花下用得着辗转十万里吗?”
山娃爹看了看院子里翠姑移栽的几株野花,不解地问道。
他很生气谁给他造谣了,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士农工商,他是农户出身,是第二级,比第四的商人高了两级。说他是个商人,那不是骂他吗?要是抓住了那个给他造谣言的家伙,肯定饶不了他,太污蔑人了。
“哦,没人说过,是我想差了,喝酒,喝酒。”老者一愣之后就是满腔怒火:“李山娃这个混小子,我还说他是个实诚人,真是瞎了我的狗眼,他嘴里就没一句实话啊!”
此时,正在后院茅房里和王铮解手的山娃,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大大的喷嚏:“谁骂我?”
“你吃肉却不叫狗娃,应该是狗娃在骂你。”王铮系着裤子笃定地说。
“李山娃,快回来吃酒,吃完酒我还要赶路。”山娃爹还在,老者不得不忍着怒火叫道。
他打算狠狠地瞪李山娃几眼,以消自己的心头之恨。
“来了来了,曾家老爹还知道我叫山娃,是我爹说的吗?”山娃刚到前院,就听到那位和自己爹爹说是姓曾的老人家,在大声叫他的名字,连忙答应着就进了堂房,望着曾家老爹笑着说道。
“你叫李山娃?那他呢?”曾姓的老者看着山娃,指着后面院子里的王铮,诧异地问道。
“这是我哥啊!王铮,他没和你说过?”山娃也不解。按说,哥是和这位曾姓的老爹一起从镇上回来的,他怎么没对老爹说自己的姓名呢?太不应该了。
不仅是曾姓的老者不知道王铮的名字,王铮也是现在才刚刚知道老者姓曾。
一路上,两人都是老丈小哥儿的互相称呼,从没问过对方的姓名。
当然,老者自以为,他已经知道了王铮名叫李山娃,是李家洼的后生。而王铮,却是根本就没兴趣知道老者姓甚名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只想明哲保身,尽量少泄漏自己的身份。
“你哥咋姓王?”
“我们是异性兄弟,他自然姓王。”
“据说,李家洼不都是姓李的吗?”
“那是自然。我们李家洼的都是同宗同族,自然都姓李。”
“那他呢?”
“好了,老丈你别问山娃了,我说吧!・・・”此时,王铮已经到了门里,听到了几句曾姓老者和山娃的对话,知道这老头又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了。
“是这・・・,我呢!家是洛阳的,父母双亡,我四处游历时被山娃救了,就这样,我就成了这家人。”
“还有吗?”老者还不满足,显然认为王铮说的太简单了。
“没了,你还想知道啥?我告诉你哈老头儿,你可别过份・・・”
“铮娃子,怎说话咧?”山娃爹虽然还不知道王铮和那个老人的关系,更不知道王铮为啥把那个老人拉回家做客。却也嫌王铮对那个老人不礼貌,没等他说完就截住了话头,然后端起陶碗:“曾家哥哥,娃子们不知规矩,见谅。”
可能曾姓老者也知道自己这么打听别人的**,是很不对的行为,闻听山娃爹打圆场,也正好就势下台,端起陶碗和山娃爹对饮。
曾姓老者没有打听到自己想要知道的最详细消息,王铮对老者的胡乱打听有些生气,这顿饭吃起来就没了意思。
两个老人又哼哼哈哈不咸不淡地说了会儿话,相陪的王铮只管吃喝,一句闲话也不说,山娃不知道王铮为啥和那位老人翻了脸,但他帮亲不帮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那位老者的不对。因此对曾姓老者也没了好脸色。
不久,曾姓老者说已是吃饱喝足还要赶路,起身提出告辞。
“那咋行哩?住一宿再走吗?”山娃爹起身挽留。
“人家还有要事,爹就别再挽留了。”王铮看似为老者着想,其实巴不得他赶紧走,就拉了山娃爹一下说道。
曾姓老者撅着胡子怒瞪了王铮一眼,转身就微笑着和山娃爹道:“是啊!我还有要事,就先告辞了,改日再登门拜访。”
王铮和这一家没有什么关系,基本上和借住在这里差不多,老者可能觉得自己就这么白吃白喝了一顿,站起来拍拍屁股就走不怎么地道,临出门时,顺手摘下腰里的一块玉佩,递给山娃爹说。
“李家贤弟,愚兄不知情形就贸然前来叨扰,也没带礼物,此块玉佩我已佩戴多年,今日就送与贤弟做个纪念,来日若有闲暇,不妨去林州一趟,愚兄再与贤弟一醉方休。”
“那咋行哩?那咋行哩?”山娃爹双手推辞,拒不接受。
那块玉佩洁白丰润如羊脂牛乳,没有一点瑕疵,一看就是价值不菲的上品美玉,他一个乡下老农,虽然还没见过如此美玉,却也听说过,自然不敢受此重礼。
再说,一顿便饭,举手之劳而已,如果还收人礼物,那他李富贵此后还怎么做人?
“哎呀爹,给你你就收下,别推辞了,他非要给,你假如硬是不要,伤了人家的心不是?再说,在这大街上,推推搡搡的,也惹人笑话。”
曾姓老者要给,山娃爹要推,王铮一看那块玉的成色,知道值不少钱,就劈手从曾姓老者的手里拽过来,硬塞进山娃爹的怀里,然后不等山娃爹往外掏,就推着他进了院子。
山娃恼了那个老者,根本就没出门相送。等王铮再出来时,院外的山村小路上,老者就只面对了王铮一人,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他不要就不要了,谁说我非要给他了?我正想趁势收回来,你却劈手从我手里夺过去塞给他,感情,不是你的不用心疼是吧?你这么做才是伤了我的心你造吗?”
曾姓老者看着扭回身回了堂房的山娃爹,又看看这条除了他们三个,别的没一个人影的乡村小道,转身愤怒地小声问道。
“送一个小礼物还这么不真诚,你真虚伪。”王铮斜楞着双眼不屑地说道。
“你・・・你这竖子・・・”曾姓老者气的呼呼直喘粗气,怒指着王铮的鼻子,话都说不囫囵了。
“好了好了,和你开个玩笑,都是老人家了,咋还那么大气性?”
“好,我不生气,那你说,你究竟是谁?从哪里来的?来我大郑有何目的?”从铁匠铺开始怀疑王铮始,到此时将要离开止,这句才是曾姓老者最想问最想知道真实答案的话。
“我叫王铮,从洛阳来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是为了报效大郑来的,我对大郑没有任何有害的目的,我不想伤害任何一个大郑百姓,我只想好好地过我自己的舒心生活。老人家,我这么回答,你满意吗?”
“哼!一派胡言,说实话。”
曾姓老者还是不信,这下王铮没辙了。这个老人虽说太过执拗了点,非要知道他的来历和目的,却也不是个坏人。王铮估计,他是担心王铮是个哒突人的奸细,会对大郑对大郑的百姓不利,这才一直怀疑他的。
可是,看王铮的穿着谈吐,有这么不着调的奸细吗?做奸细的,把自己打扮的越普通越好,越像个正常人越不容易暴露自己的奸细身份,可他王铮,处处显露的都是白里透红与众不同,这世上哪会有这样作死的奸细?
“好吧!我说实话,真的实话。我是从一千多年后的华夏人民共和国穿越来的,我・・・”
“哼!更是一派胡言,你这混账小子,从来就没有一句实话。”
王铮还没说完,只见老者一声冷哼,然后扭头,在家仆的帮助下上了毛驴,极为愤怒地狠狠瞪了一眼不说一句实话的王铮,气呼呼地撅着胡子走了。
王铮直到傻愣愣地看着老人走远,才嘀咕了一句。“我不想说吧!你非要我说,我好不容易说了实话吧!你又不相信了,我真是个实诚人好不好?”
………………………………
010章 农活
送走气哼哼走了的老者,王铮回到家就召集家人,召开了山娃家全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的主持人是王铮,议题有四个。
第一,下午由老爹和山娃帮忙,去地里搭一个窝棚,窝棚不需要太大,只要能住进去一个人就行。但是,安全方面必须做好,王铮怕被野狼给撕吃了。
“我反对,去地里搭窝棚做啥?家里又不是住不下?”翠姑举手说道。王铮没想到老爹还没说话,倒是翠姑先提出了反对意见。
举手后才能说话,是王铮为这次大会定的规矩。
“啪。”王铮把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往面前的石桌上一拍。“反对无效。”
翠姑拿起银票一看,居然有五十两,顿时喜笑颜看,高兴的都把自己反对的初衷忘了。
她已经想到王铮会搬出去住,却没想到王铮会行动的这么快。她当然不希望王铮搬出去,因此才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她没想到的是,王铮为了堵她的嘴,出手居然就是五十两的银票。
现在,她被银票收买,真的已经忘了自己提出意见的初衷。
“铮娃子,你哪来的银票?”老爹眯着眼,神色不善地看着王铮。
他老李家八辈子都是良善人家,可不能出一个歹人。
王铮知道,自己要是不说出这些银票的来历,今天过不去山娃爹娘的这道坎。于是,他回身去了西厢房,拿出一张红色的百元大钞,走回到石桌前说道。
“这是我从胡商那里淘来的物件,能值不少银子,今天我去镇上卖了一张,这些银票都是正经来的,老爹无需担心。”
“那就好。”这下老爹就放心了,也就不再说话。他早就看出王铮不是个平凡人,今天,现在,王铮终于露出了他不平凡的一面。
山娃娘和山娃爹是同样的心思,甚至包括山娃,都对王铮有着盲目的信任。自然不会怀疑王铮说的会是瞎话。
“第二,反正咱家现在也有了银子,吃穿不用再发愁。我决定,改良农具,改善土壤,更改耕作方法。从今天开始,地里怎么摆弄,庄稼怎么种,我说了算。”
“那咋能哩?咋能・・・”山娃爹忘了王铮定下的规矩,发言却没举手,他刚一张嘴想要反对,只听‘啪’的一声,一张银票就拍在了面前。
“这五十两的银票,抵得上咱家半年的庄稼产量吗?”像对翠姑一样,王铮也把一张银票拍在了山娃爹的面前。
“足够了足够了,咋能用完咧!只是・・・你娃又不会种地・・・”
“啪。”
“可我咋・・・”
“啪。”
王铮为了不让人反对他办事,早就想好了用银票堵住嘴的办法。反正,他本来也打算把所有的银票,全都交给山娃娘保管的。既堵住了反对的声音,又达到了把银票给山娃娘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好咧!我不说咧!娃别给我咧!”山娃爹眉花眼笑,拿起银票看了又看,他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银票是啥模样。
再说,这都有一百五十两银票了,买他家的八亩地也用不完,更别说只是半年的收成了。
王铮看山娃爹总算是不反对了,正想继续说话,却见一直对他很是盲从的山娃却举起了手。
“咋?你也有反对意见?”
“我没反对意见。”山娃嘿嘿笑着心虚地说。
“没反对意见你举啥手?”
“我想要银票,我还从没见过银票,我想看看银票是啥模样。”
“就为了看看银票?你就不想要几两银子随便花?”
“嘿嘿,想,我和狗娃早就想去镇上喝酒了,可我没银钱。只是,五十两太多了,我不敢要。”
“哈!给,都给你,看完把银票都给娘,让娘放好。”然后王铮从怀里又掏出几个五两一个的小元宝和一把碎银,堆在石桌上推到山娃娘的面前。
“娘,银票和银两你都放着,以后咱家的吃喝花用,都从你手里支取。”
“咋行哩?这咋行哩?”山娃娘吓得站了起来,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巨额银两,真把她这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农家妇人吓了一跳。
“我说行就行,山娃,财不露白,银票看看就行了,快帮着娘都收拾起来,别让外人来了看到。”
“还是铮娃子放着吧!我怕。”
“娘别怕,什么事也不会有,这还是一小部分,晚上,也有可能是明天,估计还会有人送银子过来,以后咱家,天天白面馍,天天大鱼大肉。”
把银子和银票放好,又给了山娃两串铜钱,让他明天和狗娃等一帮小伙伴去镇上喝酒,会议恢复正题。
第三,王铮让老爹明日也去镇上,拿点厚礼拜访孙媒婆,让他尽快给翠姑和山娃各自说个媒,一定要都是规规矩矩的好人家,并且向孙媒婆许诺,翠姑的嫁妆丰厚,山娃的聘礼也不会少。
“我反对。”山娃听说要给自己说婆娘,喜得眉花眼笑。可是翠姑却突然冷了脸。
王铮看了眼翠姑,没说话,他无法和翠姑说的太多,要不然,今天就会很不愉快。
自动无视翠姑的反对,王铮开始下一项。
第四,让老爹召集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匠人,他想把这个院子扒了,起大屋,盖大房子。
这一点没人反对,虽然现今家里有了不少银子,可谁也不知道。只有起了气派亮堂的大屋,才能给翠姑招来金龟婿,才能给王铮以及山娃,都找个好婆娘。
在王铮用银票猛砸的高压政策下,除了翠姑很是幽怨地抹着泪不太满意,也算是比较圆满。
会议结束以后,山娃的爹娘看了看抹着眼泪回屋的翠姑,无声地叹了口气。山娃娘回了堂房继续做针线,王铮已经买了布料,他虽然给别人都买了,忘了给他自己也买几块,山娃娘却首先就想到了王铮,先给他做新衣服。
山娃爹和山娃拿好工具,和王铮去了地里,王铮不容反对地坚持,必须搭窝棚,窝棚搭好后,今晚他就睡在地里。
他的理由是,他要改良土地,睡在地里,就不用来回地搬弄那些新造的农具,也能多干些农活。
山娃爹明知道王铮是为了避嫌,却不好说什么。他虽然很是赞成自家闺女和王铮成为一对儿,可他毕竟是翠姑的亲爹,哪有亲爹给女儿说媒的道理。
他想着,明天到了镇上,把王铮和翠姑的事儿暗示给孙媒婆,这件事儿,由她提出来才会堵住乡亲的嘴。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王铮虽然很有本事,去镇上转了转就带回来几百两的银票,可他毕竟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假如和翠姑成婚,是要住在家里的。
在外人眼里,和翠姑成婚却住在了翠姑的家里,王铮就算是入赘到了他老李家。这一点,王铮会同意吗?翠姑有那么大的魅力让王铮同意吗?
在现在的大郑,只有特别没本事的男人才会入赘到女家,以后生的孩子也要随女方的姓氏,在家里只有闷着头干活的命,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甚至连晚上想和婆娘欢好,也要看婆娘的心情。
所有人都会对他指指点点,一生都会看不起他。即便他有学问,却连考秀才的资格也没有,朝廷更不可能招一个赘婿做官,朝廷也要脸面,那些个御史言官都不是吃干饭不干活的。
这个事儿,才是山娃的爹娘明知道翠姑的心事,却依旧无可奈何的主要原因。翠姑这个已经算是徐家人的寡妇,招了王铮这个长得英俊还有本事的头婚男子为婿,是翠姑莫大的福分,可对王铮来说,却真真是害了他啊!
・・・・・・・・・・
搭窝棚用的都是树枝和茅草,活并不重,山娃腰里有了铜钱,干起来也特别卖力,王铮帮不上什么忙,就去山泉那边看了看。
山泉水并不大,但也不算太小,千百年间,每日白白地哗哗地流下山脚,流向远方。
王铮看了下,估摸了一下山泉到山娃家地里的落差,发现落差很大。心里琢磨,如果把大腿般粗细的毛竹从中间劈成两半,中间的竹节打通,毛竹一根接一根,下面用稍细一些的毛竹做成三脚架,上头用草绳扎紧,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水渠。
以后,等地里平整成了规矩有序的梯田,用山泉水浇地,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工程量也不会很大,他和老爹以及山娃,三人用数天的时间,估计就能完成。
看完山泉,再来到那个只有下暴雨时才会存点水的臭水塘边,最近很少下雨,土地龟裂,水塘里自然也没有水,裸露的黑泥看起来就特别肥沃,假如把这些黑泥挑到地里,即便没有后世才有的化肥,庄稼也会有充足的养分。
等把里面的黑泥挑到地里,水塘就更大了些,然后从山泉到这个水塘,修建一条永久的水渠,从水塘到李家洼所有乡民的田间地头,也都根据地势的高低起伏,修造一条盘旋往复,大部分地块都能浇上水的土渠。
平时,山泉流进水塘,又从水塘流经李家洼乡民的田间地头,流出李家洼,汇入江河流进大海。
天旱时节,乡民们挖开自家地头的土渠,就能灌溉浇地,以后,李家洼的这些土地,就都成了旱涝保丰收的上等农田了。乡民们打的粮食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也就能吃饱饭了。
天快黑时,窝棚搭好了,王铮这看看那摸摸,感觉还很结实,还有个胳膊粗的木棍做成的门,就特别满意。让山娃回家拿来了简单的铺盖卷。王铮就算是有了个新住处。
“哥,夜了我也睡窝棚。”山娃担心王铮的安全,就也想睡在这里陪他。
“不行。”王铮断然拒绝。
“为啥子?”
“你忘了娘放着的银票了?你得和小狼在家看门,以后也不准睡在狗娃家,记住没?”
“哦・・・记下了。”
山娃虽然爱玩,却也懂得轻重,现在又特别和王铮亲近,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再说,此处地处野狼山外,是千百年冲积形成的斜坡,再往下就是李家洼,山娃家就在村头,并不远。
这里平时从没见过山里的大型野兽出没,最多也只看见过野兔和狐狸一类的没有威胁的小动物,王铮睡在这里,安全方面,并不用考虑太多,有那个粗糙结实的窝棚就足够了。
王铮和山娃是在窝棚外吃的晚饭,山娃不仅送来了午时吃剩下的半截羊腿和别的素菜,还有大概二斤果酒几个白面馍,以及半罐子开水。
“山娃,你回去了,把床下的罐子交给娘,让娘放好,里面的几件物件,都是我从胡商手里买的,都很金贵,以后,我可能还用得上。”
王铮左手撕了一块羊腿肉放进嘴里大嚼,右手端起陶碗,看着山娃说。
“嗯,那些可都是银子,我让娘放好了。”山娃嚼着羊肉含糊不清地说。
“另外,明儿爹去镇上,让他去找找牲口行户,看能不能买一头牛和一匹骡子?再买一辆平板车。牛和骡子平时攒了粪便上地,农活时还能拉犁拉耙。再说,咱家还要盖房子,骡子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