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兵部一看这样不行,银子铜钱不能让工部独吞,找了个理由说连老花镜近视镜等等,都是军事所需,也要插一杠子分些利润。

    不仅是兵部,吏户礼刑四部也眼红了,也找尽了理由要分一杯羹。为此,六部衙门现在都快打起来了。

    因此,郑妽的洛阳镜坊,现在可以说是日进斗金,她即便只落到了手里一半儿,可她的产品都是几十几百倍的暴利,一半儿也不是个小数目。

    别的不说,就算洛阳镜坊最近不涉及军事,刚产出的玻璃工艺品马踏飞燕,设计精美玲珑剔透,还没出作坊就已被抢购一空,每件五两多银子的成本,没有一百五十两银子,连看看都看不到。

    这还是出厂价,市上则已经卖到了三百两银子的天价,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有价无市。没办法,大郑有银子没处花的有钱人太多了。

    买上一件工艺品摆在家里就是身份的象征,逢人就牛气三分。家里要是没有一件洛阳镜坊工艺品的富商,现在都不好意思出门。

    (注:没有夸张,北宋时,即便是欧洲的豪门贵族,身家还不如北宋一个一般富户的,也是大有人在,提起北宋百姓家的银子数量,欧洲贵族羡慕的直流口水。在当时,北宋一国的gdp收入,就占了当时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是什么概念?)

    马踏飞燕就是王铮设计的,他画好了草图,并且详细写清楚了制作马踏飞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郑妽令大匠参考王铮所说的方法,仅仅实验了三次即做好了模型,一举就浇筑成功。然后就开始整车整车地往家拉银子。

    王铮的话让郑妽很不满意,什么叫不吭不哈?明明是你说让随便拿的。但是,此时的情况可不是只有她和王铮在,山娃娘也在,她只能保持淑女形象。

    “洛阳镜坊的事,本宫多谢大将军,那三件金器是哒突可汗的祭天神器,本宫不敢私自拥有,也已献给了我父皇。咱们本就是一个村里的,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

    “说的也是,我猜着那几件大家伙就哒突人祭天用的祭器,可惜,知道的晚了,要不然将士们还能多升一级···”

    王铮喝了一口鹿丝羹,味道不错,把汤碗递给肖瑛,让她再来一碗,家里的伙食比在并州的好多了,更别提在草原上了。

    “现今洛阳镜坊每个月的收入有多少?还行吧?”

    郑妽夹了一筷子烧山菌放进山娃娘的碟子里,这才放下筷子,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叉开,比划了个八的手势。

    “就这么多,不太理想。”

    王铮一看:“是不多,你家作坊里每个月的支出是多少?”

    “除了采购原材料,光是作坊的支出,大约三百贯多一点。”

    “啊!收入八百两,支出三百两,你每个月都有五百两银子的纯收入,也可以了,作坊刚开始,还没有正规,别想一夜暴富。”

    “八百两?”郑妽和翠姑异口同声,对王铮的猜测好像是很无语的样子。

    “难道不是?”王铮不信地问道,按他的猜测,作坊刚开始生产,断断续续的还得投资,如果每一件产品的毛利率都能达到百分之五十的话,每个月五百两的收入基本还算合理。

    “当然不是。”

    “啊!每个月八千两?还不错,呵呵!你可成了个小富婆了,以后可别再搜刮我这个穷县伯了哈?”

    直到现在,王铮还一直以为他很穷,他那点俸禄要养活大几十口子人的吃喝拉撒睡,还要给下人们发工钱,还有同僚之间的人情来往,即便稍有盈余,应该也不会太多。

    “你还穷?”郑妽撇了撇嘴。“还没猜对,再猜。”

    “啊?不会是八万两吧?怎么可能那么多?”王铮傻了眼。这丫头,挣钱的本事还不小啊!

    “嘿嘿!这只是银两,还有零头铜钱没算。”郑妽得意地说道。

    “这只是一部分?那···铜钱有多少?”

    郑妽又伸出小手儿叉开五指,在王铮面前一反一正晃了两下。“你猜。”

    “我猜个···”王铮差点爆粗口,看了看娘不善的眼神,再看看另一边捂着小嘴儿笑的弟媳灵儿,忍住了。“你直接说。”

    “哥,你就猜嘛?”翠姑貌似撒娇的表情求恳。

    娘瞪着他,貌似对他和公主说话的口气不满,翠姑也求恳了,王铮只好再猜。

    “五指叉开一反一正,那就是十,莫非是一千贯?哈!你真厉害!”王铮这次是狠了狠心往大里说的。

    “不对,少了,再猜。”郑妽淡定地小口抿了一口鹿丝羹说道,她好像很热衷和王铮玩猜数目的游戏,看到王铮目瞪口呆傻呵呵的表情她就非常高兴。

    “哇!一万贯铜钱,厉害厉害,老夫佩服。”王铮连声赞叹到。

    他的同僚基本上都是些老头子,就是他的亲兵里也有不少三四十岁的老兵,古人的平均寿命短,四十岁以上就可以自称老夫,他每天听的多了,对郑妽的收入大惊之余,老夫两个字就直接出溜出来了。

    郑妽和翠姑齐齐对王铮翻了个好看的白眼。“不对,再猜。”

    “我···那啥,不会是十万贯吧?”

    这次王铮是真不敢相信了。连银子带铜钱,折合起来的话,每个月就是十八万两银子的收入,可作坊的支出才三百多两,这支出和收入的比例差别太大,不敢相信啊!

    “就是十万贯,不过,这是这四个月的总收入。”郑妽和翠姑笑吟吟地看着傻呵呵的王铮说道。

    “不少了,别太贪。十万贯铜钱还是零头?那行,我给你出的注意赚的银子,你把零头给我吧!我不嫌少。”

    王铮都有点眼馋了,要是早知道这么能赚钱,当初干嘛不自己干?

    “哼!你想的美。”郑妽小嘴儿一瞥,看了眼翠姑嘻嘻笑着说道。

    “就是,哥净想好事儿。”翠姑不敢把她和郑妽合伙开办洛阳镜坊,以及五五分成的事儿和王铮说,怕王铮吵她。

    朝廷不允许官员经商与民争利,王铮是大将军,就更得做个表率。这件事儿,只有她和郑妽知道,别人都不清楚。她不想给哥添麻烦,不仅是这个,还有雁山酒坊的事情也没说。

    前文说过,文官爱惜羽毛,私自经商的极少,武将不大在乎名声,偷偷摸摸找个人顶着名经商的有不少。

    皇亲国戚大都没有实权,爵位也是传一代低一级,为了给子孙留点家业,私下里经商的最多。连皇上都没办法阻止,要不然,皇上郑成的叔叔伯伯二大爷等,七大妗子八大姨,都会进宫找他哭闹。不让经商就会向皇上借钱借物,看见什么借什么,借了还不说还。

    御史言官要是敢上奏本,弹劾皇亲国戚经商的事儿,被这些皇上的亲属找个理由就往死里咬,连御史都对他们没有办法。因此,虽然国法不允许,所有人却算是都默许了皇亲国戚经商的事儿。

    而郑妽就属于皇亲国戚,并且还是皇上最喜爱的亲生女儿之一,另一个就是她妹妹郑瑾。很多人虽然明知道洛阳镜坊的东家,就是洛阳公主,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聋作哑,只当没这回事儿。
………………………………

119章 公蛤蟆和母蛤蟆

    众人吃过饭,郑妽还想和王铮请教作坊的事情,就随他去了书房。

    “银子赚到手了,就别为富不仁,拿出一部分来做点善事,比如修桥铺路什么的,让百姓们都念着你的好,给你父皇长点脸。”

    落座后,王铮喝了口时蓉泡的茶汤说道。

    “我也想做善事修桥铺路,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又没有懂规划的亲兵。要不,你去给我规划规划?”

    当初王铮对郑妽的一番忽悠,居然让她赚了那么多银钱,他觉得自己的点子还是很不错的,自然也就心情很好,当下就满口答应。

    “好,改日我去你府上,把从官道到你家,以及你的府里,还有你的那些田地,都帮你规划规划。不过,我给你出主意赚了银钱,还要帮你规划,你说,你怎么谢我?”

    “大将军想让我怎么谢你?”郑妽歪着脑袋看着王铮道。

    和王铮单独在一起,她没了拘谨,说话和表情都轻松了下来。

    “我想···嘿嘿!”

    王铮搓着大手坏笑着,他想让郑妽这个富婆送给他点银子,帮帮他这个穷县伯,反正郑妽能赚那么多银钱,也都是因为他的注意,收点酬劳也是应该的。

    可他此时的表情,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将要对美少女下手的色魔。

    郑妽果然被吓到了,她还以为王铮要对她欲行不轨,她郑妽可是位正派的公主,怎能会和男人胡来?

    即便这个男人是他中意的男人,可是,你就算想对我做点啥坏事儿,也得先去关上门呐。

    只见她趔着身子双手护胸,俏脸儿似羞似怒,扭头看了眼王铮的书房门外亲兵的身影,小声说道:“你···你可别乱来,你要是敢乱来,我就···我就敢喊。”

    王铮一看郑妽误会了,连忙收起他坏笑的表情,尴尬地解释道。

    “别怕,我没别的意思,我只是想你···”

    “啊!你想我?你想我干什么?羞死人了。”郑妽没等王铮说完就又误会了,她顿时霞飞双颊羞不可遏,一双小手儿一捂俏脸儿,扭扭捏捏地坐卧不安。

    “哦!别误会别误会,我只是想你的银子,没别的意思。”

    王铮倒是解释清楚了,可他没想到郑妽,不害羞了反而很是生气的样子。

    “啥?你只是想我的银子?就没想点别的?”此时的郑妽俏脸含煞凤目圆睁怒气爆棚。

    “没,没,真没想别的。”王铮不明白郑妽为啥会这么说。

    “要银子一钱都没有,要人有一个。”

    王铮要是对她做坏事儿的话,郑妽都做好半推半就的打算了,没想到却全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误会,她顿时又羞又气又急,双眼红润,泫然欲泣。

    “你看你这是咋了?我又说错啥了?咋又把你气哭了呢?看我这张破嘴,怎么老是不会说话?”

    王铮搓着大手站在郑妽的面前,像个犯错了的学生正面对老师的责罚。

    郑妽气了一会儿,想想王铮的性格向来就是不解风情,要不然他和翠姑这么长时间,应该早就开花结果了,根本不可能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再想想王铮从来就是把他当成公主看,别说是想高攀她了,甚至都是躲着她走,从来也没有对她有过任何喜欢她的暗示,看来,她和王铮的缘份,还没有到水到渠成的那一步。

    于是郑妽的气也就小了,她半颠半怒半撒娇地横了王铮一眼,抽抽可爱的小鼻子说道:“你把我气哭了,你得给我做首诗赔我。”

    这个可以有,这要这位公主别哭就行。王铮这次很慷慨,当即就满口答应。

    “你现在只顾赚银子了,还有空研究诗词?”

    “我原来太醉心于诗词,不懂经营坐吃山空,府里有点银钱,都被我拿去买那些名家的诗词书画的真迹了,这才入不敷出。现在我分一半心思出来经营洛阳镜坊,有了银钱就能购买到更多的诗词书画真迹。不是更好研究诗词吗?”

    “哈!说的也是,有了金钱和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做研究。可我记得住的诗词不多,能入你法眼的则更少,今天我就说一首打油诗,博洛阳公主一笑。”

    王铮不假思索,一篇打油诗已经映入脑海,他顺口就吟道:“青青荷叶水上漂,公蛤蟆搂着母蛤蟆腰,···”

    王铮突然住了嘴,他傻呵呵地看着郑妽,希望洛阳公主能稍微迟钝一点,反映不过来这一句打油诗是啥意思,他还希望郑妽对打油诗不感兴趣,不会打听下面的半句。

    可王铮失望了,郑妽满怀期望静听下文,突然发现王铮不说了,她还没有听过这种打油诗,又是公蛤蟆又是母蛤蟆的,和她跟王铮现在的一男一女独处一室很贴切。

    何况公蛤蟆还露着母蛤蟆的腰,两只蛤蟆在做啥?

    她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很想知道两只异姓的蛤蟆在做啥?

    “然后呢?快说啊!”郑妽焦急道。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王铮只说了半句就傻了眼,他说不下去了。

    后面的少儿不宜,说出口就是调戏当今最尊贵的公主,王铮还没活够,他就是活够也不想因为调戏公主而被凌迟斩首。

    “咋能会没有了呢?这明明就是半句打油诗吗?快说快说。”

    “后面的少儿不宜,不能说。”王铮是打死都不会说下去了。

    “少儿不宜?”郑妽还没听过少儿不宜这个成语,她懵懂地歪着脑袋想了想,才模糊明白是啥意思。

    “我不是小孩子了,你说吧!”

    “大姑娘更不宜听。”王铮愁眉苦脸道。

    自己这张破嘴啊!咋啥都胡咧咧呢?这不是找死吗?

    “你···真是个坏蛋。”这下子郑妽算是明白了点。不过,她脸上是娇羞薄怒,心里却甚是欢喜。

    鉴于王铮竟敢调戏洛阳公主的劣行,实在是罪不容恕。

    不过,洛阳公主大人大量,不和他王铮一般计较,只需王铮给她做一首诗词赔礼就行了。

    但是洛阳公主要求说,这次不要金戈铁马弯弓射箭的豪放诗词,她想要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婉约诗词。

    这下可把王铮难住了,他挠破了头皮,也想不出来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诗词。

    在大学时,王铮有限的时间里,要么是打工赚学费,再不然就是旅游泡网吧等等于学业无关的东西,他偶尔闲来无事看会儿书,也只记住了不多最为经典的,流传千古的那些诗词巨作,可两情相悦缠绵悱恻的诗词,他那时是真不喜欢看啊!

    “不行,想不起来,你还是换个要求吧!”

    “不行,就不换,就要那种和男女之情有关的。”郑妽是铁了心把王铮往男女之情方面引导了。

    “那好吧!我再想想。”王铮无奈道。

    他今日是真怕了郑妽了,他想自污是不假,他正发愁怎么能自污的别出心裁出类拔萃,还不被别人看出来也不假,可让他用调戏公主这种方式自污,王铮是真不敢。

    王铮曾经想过,他真要是因为功劳太大,引起皇上的猜忌了,那他就上长安街摸女人的屁股自污去,摸到谁该谁倒霉。为了救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当然,不是脸蛋儿漂亮身材好屁股翘的,他也不会摸,要摸就摸自己看着就蠢蠢欲动的那种女人。

    因为,他摸了以后,被因此处死是不可能的,但皇上让他把那个,被他摸了屁股的女人娶回家,却是极有可能的,他也不能看见个无盐嫫母似的那种女人也下手啊!

    “哎!有了。”王铮想到了李清照,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清丽婉约,郑妽应该会喜欢。

    仔细斟酌了下李清照的传世名词,然后王铮就抓起蘸水笔,伏在书案上一挥而就。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好之后,王铮仔细看了看,然后满意地点点头,嘴里喃喃自语:“嗯!不错不错,好像比以前的有进步。”

    王铮说的是他的丑字,可郑妽理解的是,他在自夸自己作词水平的提高。

    “嘿!又换了个名字哈!这位李清照,可也是西域大宋的?”

    郑妽早已对王铮的诗词能力见惯不怪,但却也觉得王铮的诗词水平确实提高了。没看吗?他都开始为情发愁了,也会轻解罗裳勾引女孩子了。

    可是,他是在为谁发愁呢?不会是时蓉和肖瑛,她俩已是他的女人,他现今已经没必要再为时蓉和肖瑛发愁了。按情况推算看,他应该是为了翠姑。

    “算···是吧!”虽然明知道郑妽不会相信他说的话,但王铮还是觉得,不能剽窃别人的诗词说是自己作的。

    “李清照,怎么看着像是个女子的名字?”

    “李清照本来就是个女子。”

    “呵!为了糊弄我,这次竟然还用了个女子的笔名,大将军也真是···真是···。”郑妽果然不信。

    “信不信由你,我反正说的都是实话,骗你是小狗。”

    郑妽对着王铮翻了个白眼,懒得和他斗嘴到底谁是小狗儿了,拿起一剪梅的词仔细研读了起来。

    题外话,写了这么久,收藏和推荐太过惨淡,孤独今日说一句,朋友们,给个收藏和推荐吧!
………………………………

120章 蒙辽退兵的争论

    就在洛阳公主和王铮在他的书房研究一剪梅时,皇上的内书房里再一次的吵翻了天。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一封松江卫刚送达上京的军报,军报里说,代老将军虎威大振妙计频出,在四天内,率将士们连克四州十二县,现今已把萧达凛赶出了大郑边境。

    争论的内容先是‘克’这个字用的合不合适?是不是该用‘收复’这两个字。

    然后是争论代老将军既然如此勇猛,为何先前被萧达凛差点赶出松江卫全境,甚至就连他松江卫的提督衙门所在地松州城,也是一战即溃丢给了蒙辽大军。

    再然后就扯得远了。有的说代老将军老当益壮王铮是徒有虚名,蒙辽建国已久军事战略自成体系,代老将军偶尔小败也是事出有因。

    这是讨厌王铮派的说辞。

    有的说王大将军才是深谋远虑,御敌于国门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不到两年间既剿灭了哒突三族活擒哒突可汗。大郑数十年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壮举。

    这是王铮铁血粉丝派的力挺。

    讨厌王铮派的说你让王将军去蒙辽战场试试?看他会不会被打的落花流水狼狈不堪?

    铁血粉丝派的说试试就试试,你让代老将军回来,我们就让王将军前去松江卫赴任提督一职。

    讨厌王铮派的说你们想得美,代老将军好不容易才打跑了蒙辽十五万大军,你们想让王将军去摘桃子,以为我们傻吗?

    铁血粉丝派的说你们本来就不精细,代老将军是好不容易才打跑了蒙辽十五万大军。

    而王大将军却是躺在布兜里喝着茶看着军报,歼灭哒突三十多万大军,如篦子上抓窝窝手到擒来,轻松无比。

    好不容易和轻松无比相比,到底是谁更厉害?你们不傻谁傻?

    讨厌王铮派的说,草原战役都是曹显和卫晃打的,和王将军没啥关系。

    铁血粉丝派的说,同样都是曹显和卫晃在雁山卫,那刁柱国和萧柱国咋啥都没干成?而王将军仅仅去了雁山卫三个月,就干成了这么大的事儿?

    话题又回到了原来钱望和陈琦争论的那一次的议题,于是参与的人更多,争论的也更厉害。

    到后来,还是讨厌王铮派的再一次败阵,几个老头子顿时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霎时间恶语频出开始人身攻击。

    铁血粉丝派的也是丝毫不让针锋相对,双方撅着胡子唾沫横飞,骂了个半斤八两旗鼓相当。

    到最后,皇上被吵吵的头都大了,但他对这些耍嘴皮子的文人还没有办法,只得左右抚慰温言相向,好生劝慰了半天,两方这才算是偃旗息鼓先后罢战。

    这一次,陈琦等人再次大胜,又一次的趾高气昂,而钱望等人再一次的大败亏输颜面扫地。

    这一次,作为压轴人物的右相吕进,又一次没有出嘴帮腔己方即大获全胜。

    “去去,速宣王大将军前来见朕。”

    皇上郑成头大如斗,朝堂上现今派别太多,屁大点的事情即吵吵个没完没了。

    可这些大臣还都是忠心为国,只不过是政见和军事策略不同而已,也都没有大错。

    大郑崇尚言论自由,极少因言获罪。况且太祖遗训,刑不上士大夫,如今言犹在耳,就更不能小题大做训斥或者体罚他们了。

    房相年届七十,已是风烛残年,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吕相上任不久,还处于培养阶段,现在还镇不住那些嘴皮子都挺利索的文官。

    朝中现在最缺的,就是房相再年轻二十岁那样的文官之首。还缺的就是能一锤定音的武将之首。

    目前王铮有些武将之首的苗头,他也确是文武双全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才。

    可那家伙太不靠谱,他做事全凭心意。高兴了咋着都行,不高兴了谁都不给好脸。现在朝中讨厌他的大有人在。要不然,哪会天天因为他,把太极殿和御书房都吵成了菜市场?

    王铮很快就来了,这不晌不夜的宣他进宫见驾必有要事,要不然皇上念他一路辛苦,最快也是在明早上才会见他。

    哪知道,王铮进了御书房以后,那两派人一看主角之一来了,顿时又来了劲儿,先是小声嗡嗡,然后是大声议论,再然后一方听不惯另一方的话就答了腔,再再然后就又是一番嘴皮子大战。

    这次皇上没有阻止,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