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铮的事情他原来在璧县就听说过,现在更是如雷贯耳。

    “不是我的仪仗,我哪有这么威风过?”王铮出行都是轻车简从,他大将军的仪仗从来还没用过一次。

    “哪是谁的?看着像是小两口回娘家似的。”刘武看了眼郑妽极其豪华的马车,诧异地问道。

    他还以为王铮已经大婚了。他知道王铮的性格,两人当初也是兄弟之情,他说话也就随便了点。

    “咳咳!···”旁边的钟肃咳嗽了两声,憋着笑没敢说话。

    “咳!别乱说话,那是洛阳公主的仪仗。”王铮低声和刘武说了一句,看刘武顿时吓得面色煞白。王铮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说道:“没事,她最喜欢听这样的话,不会怪你。”

    也不管刘武听没听懂他说的话,然后王铮扭头对钟肃道:“老钟,不是我不去哈!你看我是真有事了。”

    “这位小哥是谁?”钟肃当然不可能轻易就放过了王铮。

    “我在李家洼交的朋友,刘武,两年都没见了,今日故人相见,你总不能不近人情吧?”

    “那就一起去。人多了更热闹。”不过是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的事儿,太子管的起,王铮不去可不行。

    “这···不好吧?太子邀请宴饮赏月的诗会,我却带着朋友去,不妥不妥。”王铮为难地说道,他是真不想去。

    “是是,在下还有事···”刘武一听,王铮居然想带他去参加太子的宴饮,哪里敢答应?连忙摆手推脱。

    “大将军的朋友,就是我太子哥哥的朋友,有何不妥?”此时,洛阳公主郑妽也已经跳下车走了过来,笑吟吟地和刘武点头致意后说道。

    太子今年三十六,郑妽十六,两人虽不是一母所生,但因为都是皇上还没有坐上龙椅时,和他共患难过的妻妾所生的孩子,感情却还行。

    公主都发话了,王铮也没办法,刘武更不敢推脱。于是刘武谢过公主和钟肃,也上了马,跟在王铮的身边,两人说着话向上林苑行去。

    通过刘武的叙述,王铮知道了他来上京的原因。

    现在,草原六座城池同时开建,还有数十万牧民需要安置,急需各种人才。他作为璧县的小吏,在璧县招募好工匠,被璧县县令派去把那些工匠送到草原,可草原上太缺人,他一去竟被借调到了雁山卫的知府衙门,协助衙门的官吏处理草原的琐事。

    这次,是知府衙门有几份公文要送到上京,就派了刘武来。
………………………………

132章 上林苑诗会

    “大将军你不知道,草原上现在热火朝天的,特别热闹,大家的干劲儿都很大。”

    “呵呵!那些牧民和降兵降将还安生吗?”

    “还算安生,卫府衙门和知府衙门按照大将军定下的规矩,对那些降兵降将以及牧民,均是和我大郑的百姓同等对待,他们每日做了工都能领到生活必需品。算起来,他们现在的日子比以前过的还好,什么物质都不缺,还都能吃饱。肯定安生。”

    草原上的俘虏帮助修建城池,每日都有工钱,当然,工钱都折算成粮食布匹茶叶等生活必需品,给了他们的家人,是他们自己挑选人送回家,官府不管,免得他们不信。

    牧民们原来的生活物资,如帐篷家具锅碗瓢盆等,几乎都已成了郑军的战利品,就连马牛羊也不例外。

    现在,官府紧急调拨了大量的物资,挨家挨户重新发放,除了马匹作为军需,每家只分到了一匹马以外,牛羊也都分了一些,帐篷粮食等更是家家都有。

    总的算来,牧民们除了牛羊马匹比战前少了,但却不再为生活中的,缺少粮食菜刀茶叶布匹等发愁。

    缺什么前期都领到了什么。后来就去给官上做工,每天的工钱都能换来家里的生活必需品。

    现在,草原上的老人和孩子白天放马牧羊,成年人给官府做工。晚上,大家统一起来学习汉字,学习加减乘除。

    教给草原人诗词歌赋,使他们不再那么愚昧,教给他们做工经商,使他们劳有所得,不再只依靠放马牧羊才能生活,也是王铮逐步改变草原人的长远打算。

    上林苑是皇家园林,处于上京城的东北,占地数千亩,分了无数个院子。里面不仅有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四季花草,还有珍禽异兽,在最北边,还有专供皇家打猎的游乐园。

    宴饮赏月的诗会在上林苑的前院,王铮赶到时,是太子亲自出门迎接。

    王铮太能打,其他方面对大郑做的贡献也是极多,说他是大郑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毫不为过。

    太子就是下一任的皇上,他不可能不重视王铮。

    王铮原来就见过太子,但是说话不多。太子自小体弱多病,如今却更是不堪,他平时深居简出,皇上也爱惜他这个长子,许他不上朝参政,平时都是皇上派人,把奏折送到太子府让他参阅。

    王铮这次见到太子郑岩时,发现他面色苍白,不停地出虚汗,好像是更瘦弱了。

    天子的家事王铮不想参与,所以他虽然猜到了太子的病不正常,应该是属于重金属中毒一类的疾病,但他不能说,说出去就会有很多人人头落地。

    历朝历代,争夺太子之位,争夺皇帝宝座的斗争,都是残酷而血腥的,玄武门之变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在皇帝的宝座面前,没有父子和兄弟之情,谁都可以杀,并且一杀就是连根拔除,绝不会留后患。

    “哈!孤今日可算是把王大将军请来了,大将军要是不来,今日这诗会都会少了许多趣味。大将军,里面请。”

    太子郑岩站在大门外看到王铮走进,连忙迎上两步笑呵呵地拱手说道,姿态放的很低。

    不仅是他自己,太子后面跟着的几个皇子,也都陪着笑脸随着太子迎了过来。

    王铮哪敢当先先行啊?他连忙对着太子深深一躬说道:“劳太子殿下亲自相迎,铮,实在愧不敢当。”

    钟肃和郑妽在旁边呵呵笑,今日他俩总算是不辱使命,把这个懒惰油滑的家伙给拉来了。

    “敢当,大将军当得起孤的相迎。放眼我大郑,大将军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短短两年的时间,就使我大郑的百姓都能吃上饱饭,使商业更加的繁荣,使国库时时充盈。两次进草原,即歼灭了哒突三族,为我大郑开疆拓土,大将军如果还担不起孤的相迎,还有谁能当得起?”

    “是啊是啊!”

    “不错不错,大将军莫再谦虚,你当得起。”

    太子身后的几个皇子也均随声附和。

    寒暄过后,当然还是太子先行,王铮错后半个身位随行,其他皇子和郑妽公主翠姑等在后,一行人进了上林苑来到了诗会的现场。

    此时天色将晚,收到请柬参与诗会的文人墨客以及很多大臣,大部分都已到齐。等王铮一到,太子宣布开席。

    于是,在上林苑里夏日的傍晚,凉风习习中的树荫下,四溜儿小几一字排开,然后四季蔬果珍馐美味,流水般端了上来。

    太子居中安坐,几个皇子和王铮等几位重臣旁边相陪。太子妃带着所有女眷宾客,就在十多米外宴饮。

    此时的大郑,男女之防还不是太严,女子参与宴饮诗会的事情很常见。

    洛阳公主郑妽和翠姑,就坐在太子妃的下首不远,她指着对面更靠外的一个,年轻却极为貌美端庄的女子,对翠姑小声说道。

    “看见没?那个就是你以后的嫂子钱明珠。”

    “她也来了?”翠姑看向钱明珠惊奇道。

    翠姑虽然没有诰命,或者夫人一类的官身,但她是郑妽的好友,又是王铮的妹子,平时也代表王铮的家人参与过这种宴饮,倒是不怯场。

    “她爹爹是我太子哥哥的秘书郎,按品级他无权参与今日的诗会。我估摸着,我太子哥哥是重视你哥,这才让她爹带她来的。”

    郑妽猜的不错,太子知道钱明珠被赐给王铮为妻的事,他为了拉拢王铮,这才特意交代钱明珠的爹爹钱舒,让他今日把钱明珠也带来。

    此时,钱明珠也正巧若有所思地抬起臻首,望向郑妽和翠姑这边。她看到郑妽和翠姑正在看着她说话,娇颜微红,对着两人笑了笑,额首示意了一下。

    “哈!我嫂子还行,长得漂亮,行为也足够端庄,对得起我哥。”翠姑对钱明珠还颇为满意。

    “那是当然,你哥那个大老粗,能娶了上京城有名的才女钱明珠,是他的福分。”

    “我哥很粗嘛?”

    “粗不粗你还不知道?”

    两人说的话要是让王铮听来,他立马就会起反应,小王铮马上就会雄纠气昂昂昂首挺胸蔑视群雌。

    可在现在,她俩的话却没有歧义,也没有人会胡思乱想。当然,不胡思乱想是因为这些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要是在市井中,这话还是会引起别人的哄笑。

    慢慢地,随着酒酣耳热,宴会进入**,男人那边已经有人,接二连三地吟诗作词行酒令。

    女子这边,郑妽也作了一首小令,太子府的歌妓在下边试唱了几次后,就走上前舞动琵琶,把郑妽的小令唱了出来。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太子府歌妓的唱功极好,浅唱低吟抑扬顿挫,把郑妽的小令唱的是百转千回。郑妽的文才也果然不错,她的小令赢得了阵阵喝彩。

    “小妹看来是想婆家了,我回头和你哥哥说说,给我小妹找个好夫婿。”太子妃调笑郑妽道。

    “嫂嫂,哪有啊?你别乱说,只是作个小令而已,我可没别的意思。”

    郑妽又羞又臊地说。

    像这种诗会,女孩子作的大都是情啊爱的诗词,她也早已习惯被别人说笑了。

    其她女子又做了几首后,就轮到了钱明珠。郑妽珠玉在前,钱明珠自然也不会自认罚酒。她略一斟酌就张口而出。

    普天乐·女儿怨

    他生得脸儿峥,庞儿正。诸余里耍俏,琐事里聪明。忒可憎,没薄幸。行里坐里茶里饭里相随定,恰便似纸幡儿引了人魂灵。想那些个滋滋味味,风风韵韵,老老成成。

    “好,果然不愧是与我齐名的才女,须臾之间即作出了这么耐人寻味的小词。好,我郑妽和你持平,也是不亏。”

    郑妽暗想道。

    钱明珠的小词了暗含了她对王铮的幽怨,她和王铮被赐婚还不久,就算这首词是她先前所作,那也是一首好词。

    钱明珠的词也赢得了阵阵喝彩,许多贵妇名媛,知道她和王铮被皇上赐婚的事,都笑着和她打趣。弄得钱明珠羞臊不堪地偷偷瞥了郑妽好几眼。

    当然,她偷看不远处王铮的次数更多。

    今日,她还是第一次看到王铮,由于早已听说过无数次王铮的相貌,她夜里也做了无数次的梦,梦到自家未来夫婿的样子。

    她今日一见,看王铮高高大大的,也算是十分英俊,心里就更喜欢了。

    这边郑妽和钱明珠暗中相斗相合。那边王铮已被太子架上了炉火烘烤。

    诗会进入**,众人你一首我一首的做的热闹。太子郑岩看王铮始终不为所动,想到他的文才也是极高,就怂恿王铮也来一首。

    王铮自然拒绝,哪知道有太多的人起哄,没人相信他说他不善诗词的谎言,王铮无奈,只得起身说道。

    “好吧!既然你们都逼着我作诗作词,我也没办法,就也借花献佛,拿别人的大作糊弄一下,别污了大家的尊耳就行。”

    “王大将军,你不会还是作苏轼的词吧?”太子打趣王铮道。

    大家都知道他总是用别人的名字糊弄人,看来这次也不例外。

    “咳咳!你猜对了,这次的也是苏轼所作。”王铮尴尬说道。

    作诗作词,他是真不会,抄袭别人的,他又不屑,只得每首词都冠上原作者的大名,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信的。

    不是正文:点击和收藏极为惨淡,不忍目睹啊!孤独无语了,只能怨恨自己的写作水平太浅陋,唉!
………………………………

133章 幽会

    “王大将军,你为何每次都用苏轼的笔名?”太子府秘书郎钱舒问道。

    王铮对着钱舒翻了个白眼,他到现在也不认识自己的老丈人钱舒。

    “苏轼不是我的笔名好不好?人家是西域宋朝的大文豪,我王铮和苏轼比,最多也算是识字而已。”

    王铮不认得他,钱舒可是知道王铮是谁,他有此一问,就是想让不远处的闺女听的。可是,王铮居然对他翻白眼,钱舒顿时气的直哼哼。

    “谦虚,大将军真是谦虚啊!”汝阳王郑乐赞叹道。他是太子郑岩的一母同袍兄弟。

    “嗯!虚怀若谷,大将军如此能耐却如此谦虚,实是我大郑的栋梁之材也。”淮阳王郑崇也是连声夸赞。

    他是萧贵妃所生,是太子的异母兄弟。

    底下夸赞王铮的议论声一片。

    刘武目瞪口呆,他只知道王铮现在已是大将军,却不知道连太子带另外的几个王爷,包括在座所有的文人,居然对王铮这么推崇?

    所谓文人相轻,能让所有文人都这么尊重的可是不多。

    刘武不知道,王铮的那三首词,现今已经传遍了上京城的酒楼歌肆大街小巷,文人们道听途说,虽然看不惯王铮的为人,但却都对他的词赞不绝口。

    现在,不仅是文人,就连所有的歌姬舞姬,如果不会弹唱王铮的诗词,都接不到生意。

    粗通文墨的小伙子,如果不会背诵王铮的词,都不好找婆娘。还未出阁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如果不会王铮的词,也找不到满意的好婆家。

    “钱秘书郎,王大将军可不仅仅是用过苏轼的笔名,孤听我妹子洛阳说,他还用过李清照的笔名。当时孤还纳闷儿,心说大将军怎能用一个女子的笔名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呀!大将军嫌别人烦,干脆就用个女子的名字糊弄人,女子所作的诗词,难道你们也喜欢?哈哈!”

    太子今天的兴致颇高,他不停地插科打诨道。

    今天他邀请的,大部分都是他比较看重的,在朝堂崭露头角的年轻文人,武将只有王铮一个。

    这些人里,以后进入中枢的可能性极大,也就会成为他以后的班底,为了笼络这些人,他的兴致当然会很好。

    “啊哈!···”汝阳王突然一声怪笑,颇有乃父之风:“那今日就让王大将军作两首诗词,一首苏轼的,一首李清照的。不作不能走,罚酒三壶。”

    王铮看了眼宦官抱着的五斤重的酒壶,实在是无语了。看来,这诗词一作开了头,想刹车都刹不住啊!

    既然推脱不掉,王铮也就不再扭捏。他清了清嗓子,背着手渡步思索。

    底下众人给王铮查着步数,只见他刚走到第五步,就已抬起了头来。

    王铮已经想到了苏轼的一首词,和今晚的情况还算是有点应景。

    搁在别人眼里,王铮仅仅五步就想好了一首词,心下更是大骇。他们哪里知道,王铮真的是在卖弄别人经过千锤百炼的大作。

    “咳咳!”王铮轻咳了下抬起头。“还背诵一首苏轼的吧!我对苏轼的词记得多一些。”

    众人认为他还是在谦虚,均是撇着嘴死活不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铮作罢,回身就坐到了自己位置上,自顾自倒了一杯果酒,一饮而尽。

    女子的宴席距离王铮这边不远,钱明珠早已看到自家未来的夫婿在场中转悠,知道该他做诗词了,也早就竖着耳朵在听着。

    此时,她听王铮一首词作罢,顿时又惊又喜。她知道自家未来夫婿的文才好,却没想到竟然会这么好。五步,五步成词。放眼整个大郑,能做到这一点的有几人?

    不仅如此,此词一处,上京城内又会再起波澜,各个酒楼歌肆会再次风靡传唱,又会有多少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再一次的心有所属彻夜难眠。

    王铮这边却是好久都没有动静,太子和几位皇子,以及所有的文人,还都在仔细品味这首水调歌头。

    大概半刻钟之后,太子突然一拍大腿怪笑一声:“啊哈!绝世大作,绝世大作,此词的意境,孤是万万作不出来的,惭愧,惭愧。”

    “啊哈!大将军不愧是文武全才,居然五步就能作出如此罕世的词篇,实乃千古第一人也!”

    汝阳王和他哥太子,和他爹爹皇上郑成如出一辙,也是怪声大笑着赞叹道。

    紧接着,众位年轻的文人也都品味出了水调歌头的意境,均是纷纷惊叹不已。

    钱舒惊讶之余心里暗想,老夫有婿如此,此生何憾?

    他扭头看向自己的宝贝闺女,发现钱明珠正捂着小嘴儿看着他,两父女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心里对王铮都满意极了。

    众人议论了一会儿后,太子又听了歌舞伎唱了水调歌头一回,兴致甚高却精力不济,实在无法坚持。于是就提出告辞,由钟肃相送回去吃药歇息。

    诗会由汝阳王和淮阳王继续主持。

    太子一走,大家就不再拘束,就连两位王爷都放开了,高谈阔论吟诗弄词议论政事军事,想到什么说什么。

    王铮看大家兴致甚高,已无人再来纠缠他,就装作寻找茅房,离开了这个酸儒文人扎堆的宴席。

    他刚一起身,不远处的钱明珠得到父亲的暗示,也找了个理由离开宴席,循着王铮所走的小路,看似缓慢却很快地追了上来。

    郑妽撇撇嘴,翠姑和她相视一笑,又稍等了片刻,也追着钱明珠而去。

    王铮找了个没人的大树后,很是痛快地撒了泡尿,刚系上裤子准备离开,就听身后不远,一个清脆的的女声说道。

    “夫君既然不喜宴饮,和妾身借一步说话可好?”

    王铮扭头一看,是个十六七岁的漂亮姑娘,仔细看看却不认识,还以为她是认错了人。

    “小娘子,···”王铮看了看那个姑娘的发饰,觉得她不应该是个结过婚的小娘子。不过,现在的社会,不管是不是已经结婚,只要是年轻的女子,都可以叫小娘子。

    “小娘子认错人了,在下不认得你啊!你的夫君可能在那边,你去找找吧!”

    王铮随手往人多的地方一指,然后扭身就想走。

    今日在上林苑的女眷,均是出身名门,不是某个王爷的王妃小妾,就是某个文人的小妾正妻,最不济的也是太子的歌姬舞姬,可太子的歌姬舞姬也算是太子的女人,他可不敢造次。

    “妾身没认错人,妾身叫钱明珠。”没有和王铮见面时,钱明珠心肝儿乱跳,太是害羞,可现在见了自家的夫婿了,她反而不害怕不害羞了。说话也是落落大方。

    她对王铮现在的表现很满意。他看到自己如此的绝色,却没有露出丝毫色相,可见自家夫婿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堪。

    “钱明珠?钱明珠是谁?”王铮喃喃自语道。

    他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可短时间竟然没想起来。

    皇上下旨赐婚时说的是钱氏明珠,他后来因为讨厌钱望那个老是和他做对的老头子,一直也没办三媒六聘的事。时间久了,差点就忘了这个名字是谁了。

    幸好,王铮在钱明珠越来越是愤怒的目光中,总算是想起来钱明珠是何方神圣了。原来,她就是自己的那个年仅十六岁的小媳妇。

    这个小媳妇的身份可是正妻,进门后就是钦赐的三品诰命夫人。以后就会是和他白头偕老的那个人。

    “哈!原来是你,别说,长得还挺标致的。不过,你咋那么脸皮厚啊?咱俩可是还没成婚,你咋就敢偷着见我,还叫我夫君呢?”

    钱明珠闻言又是羞臊不堪,心说:奴家真是命苦,咋就摊上这么个不着调的夫君呢?

    “妾身不顾脸面见夫君一面,是想问问夫君。皇上赐婚已久,妾身已注定是夫君的人了,可夫君为何不来我家行聘礼?让妾身受尽了污言秽语的嘲笑,现今已是难以做人。夫君假如真是不喜妾身,但请夫君明言,妾身唯有一死,以还夫君自由之身。”

    钱明珠越说越伤心,最后竟抽抽搭搭地小声饮泣了起来。

    “看看,你胡说啥呢?我啥时说过不喜你了?来,坐下慢慢说。”王铮拉着钱明珠的袖口,把她拉到旁边的一个凉亭坐下,然后继续说道。

    “你长得这么漂亮,听说还会吟诗作词的,很有文采,我怎能会不喜欢你?我之所以一直没和你行聘礼,一是因为我忙,我太忙了。···”王铮加重了语气说道。

    是的,这一段他确实很忙,忙着在时蓉和肖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