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明儿爹去镇上,让他去找找牲口行户,看能不能买一头牛和一匹骡子?再买一辆平板车。牛和骡子平时攒了粪便上地,农活时还能拉犁拉耙。再说,咱家还要盖房子,骡子也能拉砖瓦材料。”

    “嗯,我记下了。哥,你真有本事。”

    “哈!什么本事啊?不过就是卖了东西换成了银子罢了。”

    “换了别人,可卖不了那么多银子。”山娃赞叹地说道。

    正在这时,只听山娃爹在不远处喊道:“山娃,快回家,有人找你。”

    “爹,谁找我?”山娃站起身问道。

    “不晓得,不认得,像是个外乡人,说是今儿晌午给你说了的,天黑时给你送东西。”

    “哈!・・・”王铮大喜,那个汉子果然言而有信,真就在天黑时分送银票来了。

    “是找我的,山娃,走,回家,更多的银票来了。”
………………………………

011章 住窝棚的解释

    收拾了地上的食物,王铮和山娃追上山娃爹,一边和他俩解释,一边快步向山娃家走去。

    回到家里,果见一个穿着下人短褂背着个包袱的中年汉子,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喝着翠姑倒的茶水。

    那中年汉子一看到王铮来了,连忙迎上前去纳头便拜。

    “璧县刘二公子差小人前来,感谢恩公大恩,并送上所欠恩公的钱款。”

    王铮一看,有点面熟,记起来他是今天上午跟在那个刘姓汉子身边的随从,于是连忙迎上去搀扶起那汉子。

    “看这个刘兄,这么着急做啥?应该先救了他兄长再说嘛!我又不急。再说了,他现今正是需要银两上下打点的时候,晚个三五年也是没啥的。不过,刘兄说了天黑之前,还真就是天黑之前,果是信人也。”

    王铮连忙客套,不过,他心里也真是感动。这个刘兄,王铮一不知道他的全称,二不知道他的地址,他要是真不送银票,王铮还真没办法找他要回来。

    古时的人,还真是讲诚信。

    “我璧县刘家,一直坚信人无信而不立,现今持家的两位公子,更是以诚信待人。李公子高义,尚且不知我家二公子的姓名,就义薄云天,把价值千两银子的宝物交与二公子,二公子感念李家公子的大恩,怎能不诚信以报?我家二公子说,待他有了空闲,不管能不能救出大公子,必将亲来李府谢恩。”

    “呵呵!我也只是动了恻隐之心,一点小事而已,无须多礼。翠姑,快做点吃食,这位老兄大老远赶来,应该还没吃晚饭。”

    王铮不会说古话,拿捏的特别别扭,说的也是不伦不类半文半白。于是,他索性也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再考虑别人会怎么评价他。

    “恩公且慢,小人已经在镇上吃过了晚饭,无需麻烦。恩公・・・”

    那汉子解下背上沉甸甸的大包袱,解开放在石桌上,然后继续说道:“恩公,这是九百两银票五十两碎银以及三十吊铜钱,加上今晌午给了恩公的二十两碎银,合计正好是千两白银,恩公点数一下。另外我家二公子说,他已经把恩公当成了莫逆之交的朋友,以后愿与恩公成为生死之交,就不多给恩公银子了,免得陷恩公于不义。”

    “好好,刘兄是诚信良善之人,我也正有和刘兄为友之意。可他现如今正是需用银两之时,这些银钱你还带回去,让他先用着,如若不够,我这里还有,让刘兄・・・”

    “恩公不可,小人来时,我家二公子就曾吩咐,务必讲这些银钱交与恩公,不可带回去一文一毫,恩公之大义,小人必将转告我家公子,可这些银钱,小人却是决意不敢带回去的。”

    王铮一看没办法,要是执意让这汉子带走这些银子,他可能就会跪倒在地,宁死也不肯。于是只好作罢。

    寒暄了一会儿,那汉子由于还要赶回沙门县复命,就告辞离去。

    王铮送走了那汉子,回到石桌边,看了看四个傻呵呵地瞅着石桌上的包袱傻乐的一家人,自己不仅也笑了。

    去镇上跑了一趟,就到手了一千五百两银子,此后,不再为翠姑的嫁妆和山娃的聘礼发愁,如果想做生意,也有了本钱。

    大房子盖好后有了时间,就教翠姑和山娃识文断字,不能让他们姊妹俩这辈子都是个文盲。没文化,太可怕了。王铮上一辈子就有感触。

    “娘,把这些收起来吧!以后还要扒房盖房,找个妥当地儿放好了。大家身上都带点碎银和铜钱,需用小钱时直接拿出来,就不用露出银票了,更安全一点。好了,我去窝棚睡了,明儿还有很多活要干。”

    王铮说完,转身就要走。

    “哥・・・”翠姑叫住王铮,看了看爹娘,欲言又止。

    山娃爹和山娃娘貌似什么都没看到没听到,山娃爹拿起石桌上的包袱,转身和山娃娘进了堂房。

    山娃也不小了,知道自家姐姐的心事,也起身去了西厢的卧室。

    王铮看着幽幽怨怨欲说还休的翠姑一眼,知道自己不解释一番,这丫头心里就会有个疙瘩,以后每天都高兴不起来。

    她的心意王铮知道,可王铮刚来到这个莫名其妙的大郑,还在无奈地接受和了解大郑的阶段,以后他会是什么情况还不知道。

    他来历不明,万一有人报了官,他的死活都不能自己做主。因此,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翠姑吧!他现在实在是不能考虑自己的婚姻,不敢接受翠姑。

    只是这些他都不能明说,只得沉思了下找别的理由。

    再说,即便他的来历不会产生危险,可后世的晚婚晚育政策影响了他二十多年,他现在也不想结婚太早,不想太早就受到婚姻的约束。

    他想在这个大郑摸爬滚打几年,创下一份不错的家业,到那时候,再娇妻美妾的倚红偎翠,享受自己的生活。

    “翠姑,我知道你的意思。其实,我住在地里的窝棚,不是想避开这个家,更不是想避开・・・我是真有事做,卖东西换银子,只是使我做事情有了启动资金,不是长久之计,庄稼的收成足够一家吃用才是根本。地块要改成梯田,土质要改良,我想把咱家的土地,都改良成旱涝保丰收的上等水浇田,做这些,都需要出工出力,都需要时间。因此,我才要住在窝棚里。你别多想,好好帮爹娘做事,用不了一年,咱家就能成为附近的富户。”

    “哥,我・・・我就是怕你在窝棚里受苦,我・・・我没多想。”翠姑自然不会完全相信王铮的话,但她还是被王铮的那句‘你别多想’羞红了俏脸儿。

    “既然没多想就好,那我走了,你也早些睡吧!”

    王铮狠下心,不再看翠姑的表情,说完就转身出了院门回了窝棚。

    一直躲在堂房的门里,偷听王铮和翠姑说话的山娃娘,看到王铮走了,走回里间看了眼山娃爹,叹了口气。

    ・・・・・・・・・・・・・

    此后的两个月,是非常忙碌的两个月,不仅王铮忙,一家人都忙。

    山娃家的混砖大瓦房盖好了,新买的家具也都安置好了。

    前后两进的大院子里,五间堂房三明两暗,每间房宽三米深五米,抹了泥刷了石灰水,看起来富丽堂皇整洁漂亮,方圆十里之内,也可能包括沙门县城,估计还没有这种样式的房子。这些,都是王铮设计的。

    东边的一大间是山娃爹娘的卧室,西头的一间是翠姑的闺房。中间,是三间客厅,东西两侧,两溜八间东西厢房,按山娃爹娘的说法,东厢房留给王铮结婚用,西侧的下首三间,才是山娃的婚房,另一间是厨房。

    后院是柴房杂物房和一溜儿棚子,里面拴着一头三岁的母牛和一匹两岁半的骡子,另外还有一个猪圈一个羊圈。

    前院的门房不远,有一个王铮设计的新式男厕,女厕在后院,专供山娃娘和翠姑使用。

    梯田改造好了,规规矩矩平平整整,旁边就是水渠,地里面全是从池塘里挑出来的黑泥,用王铮设计的新式播种机种出来的庄稼苗横平竖直,每一拢地大约六尺宽,刚好够播种机播种三趟,浇起水来又能浇透又不会多余。

    这两个月,主要是最近一个月,王铮成了李家洼的名人能人,甚至十里外的小镇上,也有不少庄户慕名而来,特意观看王铮修整出来的梯田和灌溉的方法。当然,去山娃家看他家的混砖大瓦房的也有不少。

    每一个人看了那些设计巧妙威武大气的房子,再看看地里的梯田,都对大能人王铮赞不绝口。

    现在,觉得王铮修整过的土地,必将会多打粮食的很多庄户人,也开始依样学样,比葫芦画瓢,在自家的地里捣腾,实在不懂的就跑去山娃家向王铮讨教。

    王铮是有问必答从不厌烦,甚至,有些家里实在困难,没有银钱改良农具的庄户,王铮还建议山娃爹借给他们银钱,说好等秋收了以后,不要利息,把本金归还了就行。

    这两个月,看山娃家在王铮来了以后,就开始大兴土木,知道山娃家来了贵人。于是,主动给翠姑说媒的多了,给山娃说媒的多了,给王铮说媒的就更多了。

    可翠姑不论别人怎么劝,就是不答应和任何一家订婚。她本就是个寡妇,官府鼓励改嫁却绝对不敢逼她改嫁。她说要守节,要孝顺爹娘谁都没办法。

    王铮也没订婚,附近的十里八村,都知道王铮是个能人。长相英俊知书达理博学多才,还有本事挣来银子。给他说媒的就专挑好的说。可王铮无意现在就成婚受到牵绊。也是一个都没答应。

    后来,被王铮和翠姑拒绝的多了,媒婆们好像回过了味儿来。感情,那两人一个不娶一个不嫁,是不是情投意合互相中意呀?

    后来,觉得自己猜到了真相的媒婆们也就不再做无用功,给王铮和翠姑说媒的也越来越少。

    王铮不想成婚,也懒得解释。翠姑还巴不得别人误会她和王铮呢!自然也不会主动解释。于是乎,暂住在山娃家的外乡人王铮,喜欢上了山娃姐姐那个小寡妇的事情,就悄悄地传遍了李家洼附近的村庄。

    大房子盖好没几天,山娃也满了十七周岁,已经到了必须成婚的年纪。因此,山娃爹仔细斟酌之后,就给山娃订了门亲事,是石堡镇老赵家的二丫头。

    据媒婆说,那位老赵家的二丫头,是方圆百里人见人爱的俊俏丫头,主要是,那位二丫头还知书达理温柔贤淑粗通文墨。

    山娃高兴的不行,催着爹爹和老赵家行了聘礼,又去镇上花了十个铜钱,找了个老道士掐指一算,十月初六,是个益嫁娶的好日子,于是也就订好了婚期。

    这期间,刘姓汉子来过两趟,就在王铮的窝棚里,两人彻夜长谈互为知己。

    现在,王铮已经知道了他叫刘武,是林州璧县人氏,现任璧县县衙文职小吏。他兄长刘文,在沙门经商期间,因为酒席间打伤了沙门县县丞的公子,被罗织了个罪名抓了起来。

    那天,刘武连夜就把那张红色的老人头,送给了并州知州谢大人。

    谢知州是沙门县知县的顶头上司,知州大人发了话,沙门县令不敢不遵从,只得罚了刘文三百两银子,给了县丞做汤药费,现在已经把他放了出来,免了刘文被充军发配妻离子散的苦楚。
………………………………

012章 教书育人

    最近一段时间,地里规整好了以后,王铮已经不是太忙,有了时间教山娃和翠姑识字。

    此时,东厢房北头的第一间房,王铮的书房内,他正坐在书桌前,右手拿着一杆湖州极品羊毫笔,左手托着右手手腕,双眼瞪视着书桌上一张被金狮镇纸压着的金华宣纸,鼻尖冒汗咬牙切齿,正极为别扭地写字。

    旁边的两个胡凳上,规规矩矩地坐着翠姑和山娃姊妹俩,两人各自手拿一本百家姓。看看自己手里百家姓的欧阳两字,再看看老师王铮写好的欧字,山娃还没什么,翠姑却是越看越别扭。因为,王铮写的字真是太丑了,她实在是看不下去。

    从大房子开始建造的时候,王铮每到夜晚闲来无事,都会来到家里,自己手拿木棍在地下写写画画,让姐妹俩看着书本上相同的字学习。

    到现在,三字经翠姑和三娃已经学完了,正学习到百家姓的欧阳两个字。

    房子建好后,添了家具购置了书桌书架文房四宝,王铮又特意去了趟镇上,让镇上惟一一家书铺的老板,按照他写的目录,给他购买了大量的书籍。充实了他书房里空荡荡的书架。

    这一段时间,翠姑终于发现了王铮最大的一个弱点。自家那位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哥哥,却不会用毛笔写字。

    因为,每次王铮手拿木棍在地上写字的时候,虽然写的也不好看,但勉强还算是能看懂。但凡让他手拿毛笔在纸张上书写,他均是表现的如临大敌,只见他掌成虎爪之型,指运擒拿之力,手背上青筋毕露张牙舞爪,握笔如拿巨椽。

    额头冒汗双眼圆睁,呲牙咧嘴吸气连声,恰似战场上于敌之无敌上将贴身肉搏,又如大便干结拉不下来。

    好不容易的,王铮写好了欧阳两字,放下羊毫揉揉手腕,又擦了擦满头汗水,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

    “你们看,我这两个字写的,有进步吧?”

    翠姑撇撇嘴,山娃甩甩腿都没说话。不是不说,是没法说,说好吧!太亏心。说不好吧!害怕受罚。

    先说那个欧字,区字笔画又细又弱,渺小如豆,欠却身宽体胖肥大如斗,严重的胖瘦不均失去平衡。整个欧字,左小右大营养不良,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欧字。

    阳字也和欧字差不多,只不过耳朵旁和日字之间相距太远,不像阳字,倒像是个耳日两个字。

    就这破字,王铮现在居然还大言不惭,说是‘有进步’。翠姑不知道,王铮写字的水平,和两个月前相比,到底进步在哪里?

    “哥写的欧阳,果然・・・果然有进步。”山娃是王铮的铁粉,就这个铁粉,现在昧着良心夸赞他写的字,貌似也有些结结巴巴。

    “哥写的,像是・・・像是比先前好了一点点・・・就一点点。”翠姑早已对王铮暗生情愫,就这位对王铮暗生情愫的怀春姑娘,夸起王铮的字也是明显的言不由衷。

    “嘿嘿!只要有进步就行,原来我写的字太丑了,拿不出门。再练习几天大字,估计就能替乡亲们写家书了,嘿嘿!”

    看来,王铮对自己写的字倒是很满意。

    姊妹俩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就这种姐弟俩已经看了两个月,到现在还是连蒙带猜也认不出几个的破字,他居然还想帮乡亲们写家书?想法是善良的,真做了,就真会害人不浅。

    “这两个字的念法叫欧阳,是个复姓,我先前曾经教会了你们汉语拼音,现在你们把这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给我写出来。”

    “哥,我知道这两个字念欧阳了,不写拼音行不?”山娃最烦那些曲里拐弯弯弯扭扭的拼音字母,闻听这位哥先生又让他写拼音,顿时就不乐意了。

    “你俩不管是谁,不写今晚就不准吃饭,我让爹买了肘子和烧鸡,谁要是不想吃,不写也行。另外,把先前学过的百家姓的其他字,也都默写一遍,老规矩,上边拼音下面写字,错一个字就少吃一个菜,写错三个字以上,今晚饿肚子。”

    王铮说完,看也不看愁眉苦脸的山娃和翠姑。起身从书桌上拿起一根鹅翅膀上的羽毛,皱着眉头研究了起来。

    毛笔字写的太吃力,也太慢,最主要是他写的别人都看不懂,写毛笔字,纯粹是浪费他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王铮想发明一种新式的,自己能用的惯的笔。

    后世的钢笔和圆珠笔,现在的科技水平还造不出来,特别是圆珠笔,就算是后世的年左右,华夏的科技和制造水平,还造不出来圆珠笔笔尖的小圆珠。全部依赖进口,现在就更别想了。

    钢笔,主要是蘸水笔,现在估计也能造出来,可王铮所处的石堡镇李家洼,甚至包括沙门县城,估计也没有能打造出钢笔鼻尖那种薄铁片的能力,现在是不想了,只能等以后自己有机会去了大城市,再找机会做钢笔了。

    既然钢笔和圆珠笔现在做不了,那就只能另外想办法了。

    王铮想到了后世西方诸国早期使用的鹅毛笔,那种笔制作简单,造价低廉,甚至都不需要花钱。这些鹅毛,就是山娃从狗娃家的鹅身上拽下来的,没花一文钱。

    王铮看了眼正在愁眉苦脸默写百家姓的姐弟俩,心里暗笑。

    这姐弟俩,翠姑心灵手巧,学习也用心,学的快了些,如今,就连九九乘法表她都背熟了,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难不倒她。

    山娃虽然贪玩,却也不笨,即便是再不想学,却很听他的话。比翠姑也差不了太多。

    王铮很满意姐弟俩的学习态度。就开始心无旁笃,左手捏着鹅毛的根部,右手拿着一把磨得特别锋利的小刀,把刀刃对准鹅毛底部那个小洞的中心,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劈了下去。

    劈开了大约一公分半左右,王铮停下刀,用刀刃来回剐蹭几下缝隙,缝隙稍大了一点,然后抽出小刀,拿起娘做针线活时用的铁针,把铁针的针尖,对准那道缝隙的根部,轻轻钻了个小眼。

    至此,鹅毛笔算是做好了,至于好不好用还得试验几次再说。

    研好墨汁,又兑了点水,使墨汁稀了一些,太浓稠的墨汁,鹅毛笔吸不进去。

    拿起鹅毛笔沾了沾墨水,王铮在那张宣纸上欧阳两字的旁边,用鹅毛笔又写了两个欧阳两个字。

    “看,我就说嘛!我写的字太丑不怪我,主要是毛笔的问题。”

    这次写的欧阳两个字,虽然还是很难看,却不再难看的那么夸张。

    王铮已经很努力地想把字写好了,无奈,他上一世写的字就很丑,即便是穿越到了大郑,字还是那么丑。

    不过,用鹅毛笔写的字,别人虽然会奇怪,却能看懂了。但是,王铮写的部分简写字除外。到现在,他还是只能看懂大部分的繁体字,却依然不会写,不是他的学习能力不强不用心,而是他懒得多写那么多笔画,根本没想学那些繁体字。

    反正,他这辈子也没有机会给皇上写奏折,皇上看不到他的字,就不会龙颜大怒,就不会斩了他的脑袋。

    既然没有危险,既然写字看书这种小事儿,只是他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打发时间的一部分,那怎么写都是他王铮自己的私事,他想怎么写,写成什么样,纯粹是自娱自乐,都是他的事,别人谁也管不着。
………………………………

013章 哒突人犯境

    此后的两个多月,除了收秋种麦时忙了十多天,其他时间,王铮都很清闲。(说明一下,自古以来就是春播秋收,像这种收了秋就马上种上麦子的方法,大郑北方还从来没有过,王铮又一次打破了大郑传统的耕作方法。)

    他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看书和教导姐弟俩看书习字。偶尔,才会教一下慕名而来的或远或近的庄户人,教导他们怎么打造和使用农具,怎么平整土地,怎么种植和灌溉等等。

    收秋时,山娃家的八亩地在王铮改造后,产量大增,居然破天荒地,每亩地多收了三百多斤的产量。

    三百斤呐!是多收,每亩地达到了五百多斤的产量。现在山娃家的一亩地,比原来两亩地的产量还高,假如每家每户都是这么高的产量的话,那整个大郑,每年将会增加多少粮食收入?又将会养活多少人?有多少经年吃不了一顿饱饭的贫苦人家,能摆脱贫困,不再饿的面黄肌瘦?

    这下子,王铮的新式农具和新式的耕作方法,见到了极为显著的高产效果,慕名而来学习经验的就更多了。王铮不胜其烦,把大部分教导那些庄户人的事情都交给了山娃爹。

    不仅是普通的庄户,甚至是一些地主也都来人向王铮讨教。到了后来,沙门县衙居然也来了个官员,恭敬地向山娃爹讨教他家土地增产的原因。

    第二天,沙门县的父母官,县令沈宇儒,听了手下的汇报后,知道了传言是真的,马上就亲自前来李家洼,恭恭敬敬地一口一个李公,和山娃爹拉起了家常。

    山娃爹从没这么受过人的尊敬,更别说县太爷现在都亲自来学习经验了,自然很有动力,每天都领着不少向他讨教的人,在自家的田间地头吐沫横飞毁人不倦。

    什么氮磷钾肥,一年两季,杂交水稻,红薯土豆玉米等等新鲜名词,层出不穷地从他那豁着门牙的嘴里蹦了出来,把所有人听的是懵懵懂懂目瞪口呆。

    很多人都听不懂山娃爹说的都是些什么,但越是听不懂,就越证明山娃爹是个高人,于是就对山娃爹更加的敬仰赞佩。

    种上麦子以后,天气渐凉,离山娃的婚期也越来越近,山娃娘已经开始筹备山娃婚事需用的被褥床帐等等。

    最近,王铮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别人去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