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娃手持一根装了两股铁叉的长竹竿,和卫安周强合力推翻了一架木梯,把木梯上十数个蒙辽的勇士摔得筋断骨折惨叫连连。

    “哥,照这种打法,今日能杀多少敌军?”

    王铮正手持望远镜观察敌情,闻言嘿嘿笑道:“就看蒙辽军什么时候收兵了,现在看来,城下至少已有四千死尸,我估摸着,再有两千死尸左右,他们就该撤了。”

    “哥,等他们收兵时,用不用戳他们一下?”山娃期盼地看着王铮的脸问道。

    “咋?憋不住了?”

    “嘿嘿!在草原上都是野战冲锋,打这种守城战觉得憋屈。”

    “可是,所有轻骑都是从卫戌京师的五个军里挑选出来的,战力太弱,我怕・・・”

    “大将军莫要小瞧了我等,今日就让我等出城去冲杀一回,给大将军看看,我等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王铮身后一个四五十岁的将领不忿地说道。

    王铮扭头一看,是威武军的军司马段礼。

    别小看他只是一个军司马,他还是个柱国将军。卫戌京师的五个军的军司马都是柱国衔。甚至,连皇上的亲兵御林军的统领都是柱国衔。

    “就是,我等卫戌京师的五个军,也均是我大郑的精锐,大将军莫要小瞧人。”

    其他四人也齐声喊道。

    这四人,均是随驾出征的五个军的军司马。皇上御驾亲征,没有几个大将怎么行?

    骁骑军军司马老颇,他姓老叫颇,听起来就像是老婆,不过,现在还没有老婆这个称呼。自然也没有人因为名字和他开玩笑。

    羽林军的军司马富勇、神策军的军司马谷壮,和龙武军的军司马顾平。

    五人让司马都尉留守上京,亲自护驾前来澶州,就是想杀敌立功的,如今却被王铮轻视,自然很是不忿。

    武将没有怕死的,怕的是没有杀敌的机会。

    这五个将军,自然也想像王铮那样成为上柱国,自然也想成为实封的开国侯开国公。

    可是他们,现在却都是虚封二百户的开国男。别说比王铮了,就是和卫晃曹显相比都差远了。

    此次随驾出征,俱都憋着一股气想要多立些军功,希望能更进一步。

    王铮本就是说给他们五个听的,看他们受不得激将,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心里暗笑,嘴上却犹豫着说道。

    “都别吹牛皮,打仗可不是开玩笑,让你们那帮老爷兵出城杀敌,我能放心?”

    五人一看王铮有松动的意思,连忙抱拳躬身行了个礼,一起朗声说道:“请大将军放心,我等可立下军令状,此战必可大破敌军得胜而归,否则,我等宁愿战死,也决不回城。”

    “浑话,只可大胜,不可言死。”

    “诺,谨遵大将军将令。”五人大喜,看样子,大将军这是同意他们杀出城去,和蒙辽军一战了。

    “李山李将军、段将军、老将军、富将军、谷将军和顾将军听令。”

    “末将在。”六人虎吼一声,齐齐躬身抱拳答道。

    “本都督命你等六人,每人各率五千轻骑,等敌军收兵之时,从东西北三个城门分别杀出城去,咬着敌军的屁股追杀。”

    “诺。”

    “另外,追杀敌军之时不可恋战,不可超过五里,必须回兵。”

    “诺。”

    “我就这三万轻骑,宝贝疙瘩似的,你们可得给我带回来。”

    “哈哈!有大将军坐镇城头,望远镜里看着,号炮指挥着,我等怎能会违抗军令?再说,蒙辽军决想不到,我军仅有三万轻骑,竟也敢杀出城去,他们必定会措手不及手忙脚乱。放心吧大将军。”

    此时,蒙辽军的攻势已不是那么猛烈。

    萧达凛果真中了王铮的计,他看郑军不怎么舍得使用霹雳炮,还真以为,郑军的霹雳炮数量不足,于是就命将士猛攻。

    大郑的皇上就在城内,攻下澶州城活捉大郑的皇上,那可是莫大的功劳。

    哪知道,郑军的霹雳炮看似不足,却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在蒙辽勇士的头上炸响,对勇士们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看看天色将晚,勇士们一日两次攻城死伤惨重,疲累不堪。他和肖太后商量之后,不得不下令收兵,准备今晚回营商议计策,明日再战。

    萧达凛绝对没有想到,蒙辽的勇士们听到收兵的号角声后,正潮水般的撤退之时。

    此时,突然从澶州城的东西北三个城门,迅速冲出了数万郑军轻骑,追着勇士们的屁股开始肆意砍杀。

    靠近澶州城的蒙辽军参与攻城的勇士,数十人一股,正推着云梯、撞车,吭吭哧哧地抬着数丈长的木梯准备收兵回营,只听身后的城门‘吱呀呀’一响,然后就是一队轻骑纵马杀出澶州城。
………………………………

140章 澶州首战

    打这种冲锋战,山娃最是得心应手,他人还未到蒙辽军的身边,四五个被点燃了引信的霹雳炮,脱手就已扔了出去。

    他现在使用的这种霹雳炮,身上都有一根近三尺长的细绳,点燃引信后甩动绳子,能扔出去很远。

    霹雳炮刚在蒙辽军的人群中炸响,蒙辽军被炸的一死就是一大片,顿时就乱了阵脚鬼哭狼嚎,此时,山娃已经抽出双刀,追在敌军的屁股后面,开始上遮下挡左劈右砍。

    现在,很多雁山卫出来的将士,均是配置双刀,也均都练成了双刀狂舞,一把刀护身一把刀杀敌的本事。

    经过王铮的改良,不仅是山娃自己,雁山卫的将士现在使用的,均是略带弧形的新式柳叶刀。

    原来的直刀砍起来倒是势大力沉,但是缺点也太多。太沉重,使用时就不够灵活,太直,砍杀时的杀伤力虽然足够大,但却也太耗费力气,不适合轻骑长时间挥舞砍杀。

    现在的柳叶刀,是王铮结合了弯刀和直刀的优点,摒弃了所有的缺点后特意改造的。能劈能刺能砍,刀背还能砸,将士们都说比原来的直刀好用的多。

    山娃左手刀架住一把劈来的弯刀,两刀相交‘呛’的一声脆响,擦出一溜火花,直到柳叶刀的护手挡住了弯刀,护手上锯齿般的利齿卡住了弯刀的刀刃,那个蒙辽的指挥还没有抽回弯刀,就见眼前银光一闪,他那颗大好的头颅已经飞上了半空。

    山娃一抹脸上的鲜血,哈哈大笑道:“再来。”然后纵马猛蹿,身体斜探,右手的柳叶刀一挥,又是一颗蒙辽军的头颅飞了起来。

    此时,蒙辽军已经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只听号角长鸣鼓声阵阵,数千上万蒙辽的勇士,已经避开自家撤回的攻城步卒,胯下战马挥舞弯刀,哇哇怪叫着,迎头向山娃等郑军将士扑来。

    “李将军,让某来砍了他。”一名蒙辽的都指挥哇哇怪叫着向山娃扑来,山娃正想纵马前去迎战敌军的将领,就听身后有人叫他。

    山娃的身后,威武军的段将军使用家传的刀法,一把陌刀上劈下砍挡者披靡,不愧为威武军的领军主将。

    他策马越过山娃,举起陌刀,对着那位都指挥就斜劈了下去。“蒙辽狗,拿命来。”

    “郑猪,受死。”那名都指挥也懂郑话,他竟然和段将军对骂。

    也是,蒙辽占领燕云十六州已久,现在也和汉人一样,学的是四书五经,做的是诗词歌赋,同样也大力发展农耕。

    不仅如此,蒙辽国还是两种制度,北院大王统领契丹族和北方的各个少数民族部落。

    南院大王则统治长城以南的农耕地区,管理着所有的汉族人口。汉人在蒙辽朝廷任官职的还不是少数,最有名的是韩德让,他是蒙辽的肱股之臣。

    因此契丹人会汉话也属于正常,何况,蒙辽军里还有不少汉人。

    那名蒙辽的都指挥手中的弯刀太轻,根本挡不住陌刀势大力沉的斜劈,他只得一拨战马侧身躲闪。段将军早就料到他会躲闪,只见他招式未老顺势一抹。

    那名都指挥胯下的战马,自然没有人的动作快,它躲闪不及,马脖子上已被抹开一个大大的口子,鲜血急冲而出。

    战马吃疼,顿时唏溜溜爆叫一声,霎时间就已人立而起。那名都指挥猝不及防下,顿时被摔下战马,还没等他站起身,他自己的战马鲜血狂喷疼痛难忍,左右乱踩乱踏,已把他踏成了一堆碎肉。

    山娃顺手一刀,砍掉了一个正偷袭段将军的蒙辽轻骑的臂膀,接着抬起一脚,把那人踢下了战马,在这千军万马的乱战之中,他想活命已是绝无可能。

    “靠前的冲杀,靠后的将士点燃霹雳炮,往敌军的人群里仍。杀。”

    山娃一边砍杀一边指挥,沾着死挨着亡,他身边一丈方圆,没有人敢近他的身边一步。

    “卫安周强,跟我冲敌军主帅军阵。”

    山娃两进草原,早已像是个悍不畏死的拼命三郎,不管面对多少敌军,从来就是猛冲猛杀,根本就不考虑自身的安全。

    不仅是他自己,雁山卫的四个军,人人几乎都和他一样。

    此时,山娃看不远处,一杆敌军大旗高高迎风飘扬,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萧’字,他料想是敌军主将萧达凛的帅旗,就毫不畏惧的大喝一声,叫上卫安周强等附近的郑军将士,策马扬刀直扑敌军主帅的军阵。

    可是,敌军主帅的军阵,岂是轻易就能冲破的?

    虽然山娃足够悍勇,虽然卫安和周强现在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虽然段将军带着不少的将士,也是悍不畏死泼命猛冲。可却始终无法冲透,敌军越来越多越来越厚的军阵。

    没办法,敌军围城的有十几万轻骑,可冲杀出来的仅仅只有大郑勉强凑来的三万轻骑。敌众我寡,兵力相差太悬殊。

    再说,跟在山娃身后的,不是雁山卫的弟兄,却都是王铮所说的老爷兵,那几位将军虽然不服气,但真和雁山卫军比起来,他们真的差得太多。

    带着这些个个人高马大,看起来极为威武,可杀人和冲锋技巧却均是一般的将士,冲不透敌军的军阵才属于正常。

    山娃浑身浴血连冲数次,可敌军的数量却是越打越多,他一看势不可为,接着又听到了澶州城头,召唤撤兵的号炮声连声爆响。

    于是山娃退后数步,避开蒙辽几个勇士的反扑,把他们交给卫安和周强等人。

    他把双刀横放马鞍之上,伸手摘下背上的神臂弓,抽出三支火爆箭,晃动火折逐一点燃引信,然后起身站上马鞍,居高临下双膀交力弯弓搭箭,瞄准蒙辽军主帅大旗下的一个白须老者,猛地松开手指,三支火爆箭顿时劲射而出。

    山娃亲眼看见,其中的一支箭射中了那名老者的额头,可惜,那支火爆箭却哑了火,另外的两支火爆箭,却接连在那老者的附近爆炸,顿时炸的那些人人仰马翻惨呼声一片。

    “蒙辽军主帅萧达凛已战死,弟兄们,杀。”

    即便是该撤回城内了,也必须再猛冲一次,打退最近的敌军拉开空当,免得让敌军追着屁股砍杀,这是燕山卫军的习惯。

    山娃附近的大郑将士,听到山娃的喊声后,又是精神一振,然后一边砍杀一边齐声高喊:“蒙辽军主帅萧达凛已战死,弟兄们,杀。”

    蒙辽的勇士里,也有一部分看到,帅旗下主帅亲卫的惊慌失措,耳中也听到了帅旗下的爆炸声,心中惊疑不定,战力大为下降,被山娃段将军等人一阵猛冲猛杀,死伤惨重。

    “段将军,号炮已传军令,撤兵回城。”

    “好,待我砍了这个都指挥使就走。”

    段将军四十来岁正值壮年,居然也是越杀越勇,他一刀劈下去,一个蒙辽的士兵举刀相迎,可他的陌刀重达三十多斤,那名蒙辽士兵的弯刀怎么能挡得住?顿时就被段将军从头到胸腹劈成了两半,五脏六腑流了一地。

    接着段礼策动战马,直扑四步外的一个蒙辽都指挥使,在他背后偷袭,一刀就被他劈下了半只臂膀,正和那名蒙辽的都指挥使激战的段礼的亲兵,趁势一刀就拥进了他的小腹。

    蒙辽虽然比大郑建国还早,但是蒙辽太穷。自从他们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大力发展汉族百姓的农耕,并且鼓励经商发展经济,这才好了点。

    可即便是这样,因为蒙辽是游牧民族出身,向来争强好战穷兵黩武,发展的经济始终跟不上战争的消耗。

    因此,蒙辽勇士穿的大都还是皮甲。可皮甲的防护力太弱,根本难以抵挡尖刀的劈刺。

    这次战斗,山娃穿的是王铮新发明的板甲,防御力比鱼鳞甲还强,蒙辽军的弯刀砍上去就是一个白印,根本不可能对他造成多大的伤害。

    其他的将士穿的也都是铁片甲,防御力虽然不如板甲,却比蒙辽军的皮甲强了太多。

    郑军听令撤兵,蒙辽军自然不肯让郑军轻易就跑了,于是大批蒙辽勇士衔尾追杀。

    “挂好战刀,摘下神臂弓和诸葛连弩射火爆箭,霹雳炮也别节省,延缓敌军的追势。”

    山娃一边纵马急驰一边下令。

    他虽暂时只是兼着王铮的亲兵队长,但他两进草原,战斗经验极其丰富,他还是五品下的将军,他的军令自然都会听。

    于是,郑军撇开蒙辽的大军后撤,敌军追兵的人群里,却是霹雳炮和火爆箭接连不断的炸响,蒙辽军追的也是苦不堪言。

    本来也就是三数里的距离,山娃等边跑边扔霹雳炮,转瞬之间就到了城下。

    侥幸躲过霹雳炮轰炸的不少蒙辽勇士,在追到澶州城下,到达城头投石车和弩车的射程时,又遭到了城墙上铺天盖地的一阵霹雳炮的虐杀。

    王铮一直站在城头,左手扶着垛口,右手持单筒望远镜,随时观看着战况。

    他看到了山娃的勇不可挡,他也看到了这五个军的将士们,也都是可造之才。

    能进入上京的卫戌军,他们要么是家世不凡,要么是从其他各军镇特意挑选过来的,大部分人自小就习文练武,他们有知识有意识有见识,并且武功还都很好。

    他们现在最缺的,仅是打几仗历练战斗经验,和激发出来他们的战意和血性而已。

    此役战罢,战后清点,郑军出击的三万轻骑,回来了两万八千二百一十九人,有近两千的大郑将士抛尸城外的战场。

    而他们杀死杀伤的蒙辽军,初步估计在一万五千左右。

    火爆箭和霹雳炮,再一次的大发神威,打乱了敌军的阵脚,减少了郑军的伤亡。

    山娃说,这还是老爷兵的出击,假如是燕山卫军,即便只是两万人,也会比这三万人杀的蒙辽军多,并且自己人的死伤也不可能达到一千。

    其他几个将军还不服气,可是威武军的段礼却服了。

    这一战,山娃是冲锋的尖刀,他一直跟在山娃的身后。对于山娃的勇猛狠辣果敢,他是深深的佩服不已。

    山娃一个人杀的敌军,比他五个亲兵加起来杀的蒙辽军还要多。当然,比他杀的更多。
………………………………

141章 萧达凛之死

    “山娃,我远远看见,萧达凛的帅旗下被火爆箭射中,很多蒙辽士兵被炸的血肉模糊,那支火爆箭是谁射的?”

    战场太乱,霹雳炮和火爆箭爆炸后的烟雾也是此起彼伏,王铮没有看清楚,所以有此一问。

    “哥,嘿嘿!是我,我带人想冲进萧达凛的帅旗附近,直接把萧达凛给砍了,哪知道敌军太多,萧达凛的亲军又拼死抵抗,我冲了几次都冲不进去。无奈只好射了三支火爆箭进去试试运气,没想到,有一支箭就射中了萧达凛的额头。哦!那人是个白胡子老者,他就在帅旗下的一匹白马上,到底是不是萧达凛我还不敢说。”

    “应该就是萧达凛,末将来时的路上,就专门打探过萧达凛的相貌,那人和我打探到的萧达凛很像。”

    威武军的军司马段礼插话道。

    “那人当时和咱们相距不足四十步。我抽空看了他一眼,当时咱们都快打到了他跟前,他却依旧是丝毫不乱,不慌不忙气定神闲地端坐在战马上,指挥亲军围击咱们。如果不是久经沙场的萧达凛本人,在那种紧急情况下,早就被亲军怂恿着后撤了。”

    “我觉得也是,当时那么近的距离,别说是火爆箭,就是手抛雷也能甩过去。蒙辽军中,除了一生悍勇自视甚高,几乎是百战百胜的萧达凛,别人都没那个定力。”

    “不,萧达凛一生悍勇,并且足智多谋不假,但他却不是蒙辽最能打的。”

    “蒙辽军中,还有比萧达凛更厉害的?”山娃和段礼异口同声问道。

    “当然有。”

    “还有谁?”

    “现在还活着的有两个,耶律隆韵,就是蒙辽的汉将韩德壤和耶律写真。”

    到了此时,王铮已经基本确定,这个大郑和历史上的北宋,偶然的事件还会有稍许相同之处。

    历史上,萧达凛自恃勇武,没有把宋军看在眼里,他仅带着几十骑在澶州城外耀武扬威,就是被宋将张瑰(有说张环,有说是周文质。)用床子弩射中头部,当夜即死。

    而这一战,山娃勇不可挡,竟然也是一箭就射中了那个老者的的头部。现在,就看明日的消息,能不能证明那位蒙辽的白须老者,到底是不是萧达凛了。

    (注:本书是背景为北宋的架空历史小说,里面的大郑人全是虚构,涉及的其他各族的人物也均做了修改,比如李昊(李元昊),肖太后(萧太后),圣宗耶律隆旭(辽圣宗耶律隆绪),韩德壤(韩德让),耶律写真(耶律斜珍)等等,本文尊重历史,不会写的错的太离谱,但也不可能和历史事件完全相同。时间也是另一个空间的1014年,而萧达凛死在澶州的时间是公元1004年。读者就当是另一个虚构的人物就行,以后皆同,不再解释。)

    “哥,我发现,蒙辽军中的汉人军士可是不少,他们本是汉人,却为何帮着异族人?”

    “唉!・・・”王铮手扶垛口叹了口气,然后看着城外正缓缓退兵的蒙辽大军说道。

    “梁朝末期军阀割据,自从石敬唐那个混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了蒙辽,至今已近百年。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早已习惯了蒙辽的统治,对于他们来说,蒙辽才是他们的国家,而咱们大郑则是和他们国家不和的异族。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现在,谁都没有办法。”

    “那咱们以后打下燕云十六州咋办?”山娃受王铮的熏陶,不仅能打敢拼,还有勇有谋。现在他考虑事情,也已经很长远了。

    “好办,百姓们的要求都很低,他们只要能吃饱穿暖,并且不受任何歧视,咱们只要能给他们一个安宁祥和的生活环境,只要能让他们比在蒙辽时生活的更好。他们本就和咱们都是汉人,也就能随遇而安,不会再有强烈的反抗之心,假以时日,他们也就和咱们大郑的百姓一样了。”

    “你是说,就像对待那些哒突牧民一样?”

    “不,比对待哒突牧民还要好,毕竟,他们和咱们是一个民族,非我族类才其心必异,他们和我等是一个民族,也能更快地融入到咱们当中。”

    “呵呵!哥,你真能,啥都懂。”

    “哈!山娃也夸哥啊?”王铮哈哈大笑,山娃原来对他很崇拜,没想到,现在山娃都快当爹了,他竟然还是本性不改。

    “说实话,大将军是真有本事,末将不服都不行。”段礼也由衷地恭维道。

    在来澶州之前,上至皇上下至普通的军士,都对这次大战的前景不怎么看好。

    蒙辽一共四十万大军南下,除了虚张声势围攻松州和江州的,再除掉仍在监视还没攻下来的其他几座城池的。

    围攻澶州的蒙辽轻骑,最不济也不会少于十五万人。

    萧达凛原打算攻下澶州之后,马上就兵临上京城下,他如果没有十五万的轻骑,怎么和上京坚城的二十万卫戌军一战?

    可郑军满打满算才十二万人,并且还是九万步卒,仅有三万轻骑。

    因此,所有人都心里没底,以步卒对战轻骑,太难打了。

    胜了追不上,难以扩大战果。败了跑不掉,只有被追着屁股虐杀的命。

    并且,双方对阵时,哪怕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漏洞,就可能被敌军抓住机会泼命猛攻,继而把漏洞扩大,直至把步卒打的军心大乱开始奔逃,则一切都完了。

    可是,大将军今日刚到澶州,兵马都没有歇息一下,马上就打退了蒙辽大军的猛攻,继而又出奇招,派三万轻骑尽出扩大战果,一战即杀死杀伤了,一万五千彪悍善战的蒙辽轻骑。

    这还不算,有可能,蒙辽的主帅萧达凛也战死了。

    而大将军运筹帷幄,坐镇城头,指挥将士以远程的投石车和床子弩,抛射霹雳炮掩护城外的将士,居然使敌军吃了大亏后,却追都不敢追。

    这家伙,果然是名不虚传,太姬八能打了。就这,听说他都不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那他的军事是跟谁学的?

    把战事的善后交给李继后,又交代了他注意事项,王铮和武将们这才回到府衙歇息。

    皇上和随侍在他左右的所有文武,早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