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山娃的大喊,城门外王铮派出的一百个奉命夺门的亲兵,均是一跃而起,猛地就冲向了城门洞。
夺门战是此战的重中之重,只要夺门成功,再顺利抢下城门楼,让埋伏在城外不远的两万将士顺利进城的话,此战基本就已定型。
因此,此次夺门,王铮不得已,才派出了他的亲兵,这些百战精锐,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城内的巷战有两万将士足矣,多了反而施展不开手脚。另外的两万人马,王铮已命他们埋伏在东西南三座城门外数里,敌军逃窜的必经之路。届时,将会给蒙辽溃兵以致命一击。
山娃等人刚冲进城门以内,敌军的军士已经源源不断的涌来。山娃哇哈哈狂笑一声,大声喝道:“卫安周强,我看守城门,你们带人杀上城墙。”
然后,山娃双刀挥舞左劈右砍,挡者披靡。
“好滴。”
周强一声爆喝,带领卫安等数十亲兵,左手盾牌护身,右手柳叶刀杀敌,扑入敌军的人群之中,状若疯狂。
为免霹雳炮在城门洞里误伤自己弟兄,此次夺门的亲兵,只带了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可十支弩箭连发,山娃身后的三四个亲兵,连续扣动连弩的机簧,精铁所制的弩箭,射程虽然没有破甲锥远,但在近距离内,杀伤力却比破甲锥更大。
一霎时,敌军拥挤的人群刚到山娃跟前,就被连弩射倒了十余个,弩箭穿透蒙辽军士的皮甲透体而出,想活命,只能指望别被射中胸腹。
射空弩箭的亲兵,没时间再装填弩箭,随手把诸葛连弩的弩…弓一丢,抽出双刀奋勇向前,和山娃并肩战斗。
王铮的亲兵里,大部分都是雁山卫的老兵,他们和山娃一样,最善双刀御敌。
这样做,虽然少了圆盾的防御,可杀起人来却能杀得更快。
雁山卫的将士上战场和敌军厮杀时,着重用盾牌防御身体的极少。他们的防御,靠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靠的是身形灵活和双刀的招法巧妙。
后面的弟兄迅速补上空隙,再次用连弩在山娃等人的身后掩护。
山娃等人一路走一路杀,由于身后诸葛连弩的掩护,短短十几步的距离,转瞬之间,就已杀到上城墙的马道旁边。
周强等亲兵以圆盾护身,抵御敌军从城墙上射下的羽箭,右手柳叶刀狂舞,泼命向城墙上猛冲。
此时出了城门洞,视野稍微开阔,山娃等人已能腾挪,可敌军的弓箭手也都有了目标,从城墙上和马道上,倾泻下来的箭雨密密麻麻。
幸亏,王铮早已考虑到了这一点,夺门的这些亲兵,均是身穿两层铠甲,抵御蒙辽军硬木弓近距离射出的羽箭,勉强还能不被穿透。
可最难遮护的是面部,山娃等没有盾牌护身的亲兵,无奈之下,只得低头背向城墙和马道,任后背被敌军的羽箭射的乒乓乱响,忍住后背的巨疼,只和城下的敌军泼命拼杀,死守城门洞附近区域不退。
周强…卫安等四五十个亲兵,前面的盾牌护身柳叶刀杀敌,后面的就用诸葛连弩直射,硬冲城门楼。
敌军虽众,可奈何马道狭窄,和周强等正面硬拼的蒙辽勇士,也就是三四人。其他人只能远距离射箭,阻止郑军的进攻。
周强等人和山娃一样,只用圆盾遮住面部,其他地方任由敌军的羽箭射击,在倒下了四个弟兄,砍翻了几十个敌军之后,周强等亲兵终于登上了城头。
到了城头就好多了,由于两侧均是敌军士兵,他们为免误伤自己人,已不再射箭,只和周强等拼命搏杀。
论搏杀,王铮的这些亲兵里,经验最不够丰富的就是周强和卫安。
可即便是他俩,在受到雁山卫的那些老兵,熏陶和教导了近一年之后,现在也比这些普通的蒙辽军士强的太多。
直到此时,蒙辽的守城主将才率领大队人马赶到了城门口,可街道狭窄,他们人多也挤不过来,只得在后面急的跳脚大骂。
就在周强刚冲上城墙站稳脚跟时,王铮率领的两万郑军将士也已杀到。
首先进城的部分郑军将士协助山娃等杀敌,冲开进城的通道,掩护后面的大队郑军士兵进城,另外一部分将士直扑城墙之上。
再然后,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的霹雳炮的响声,再次连续地在敌军的人群中炸响。
城头上已经站稳脚跟的郑军将士,居高临下,掏出霹雳炮点燃,然后就丢进敌军最密集的人群中。
一时间,贝州的北城门附近,霹雳炮的爆炸声,双方军士的大呼酣战声,兵刃交击声,羽箭破空声,刀刃划破皮肉的噗噗声,敌军被霹雳炮轰杀后的惨呼声等,瞬间就交织成了一片。
贝州小城,在宣睿十四年九月中旬,一个普通的黎明十分,死伤遍地血流成河,成了人间地狱。
·········
午时,已经坐在贝州府衙的王铮,听完段礼的阻敌情况回报后,满意地点点头。
“段将军辛苦了,回去裹伤歇息吧!”
段礼是城外那两万阻击和追杀敌军的指挥,蒙辽军在贝州城内抵挡不住郑军的攻击,无奈之下,搬开东西南三座城门的堵门沙袋,从三个方向狼狈逃窜。
可他们出城不久,就分别遭到了段礼兵分三路的迎头痛击,死伤惨重。
战后清点,此战,共毙敌一万三千余人,俘虏五千,仅有两千左右的敌军逃了出去。俘获战马一万五千余匹,缴获蒙辽军抢来的金银珠宝粮草无数。
而郑军将士,战死一千三百人,重伤八百六,轻伤两千多。
山娃卫安周强等人都受了轻伤,均是被敌军的羽箭射中铁甲的缝隙伤到的,所幸都不严重。而段礼亲自上阵杀敌,也被一个蒙辽勇士的弯刀划中了肩膀,受伤也不重。
“大将军可真厉害,连战连捷,我父皇有你这一员猛将,可是天降鸿福。”依然还是一身亲兵装扮的郑妽,给王铮倒了一盏茶,笑嘻嘻地恭维道。
现在,郑妽还是女扮男装,身份还是王铮的亲兵。
王铮曾屡次想送她回上京,至少也得把她送到澶州皇上郑成的身边。
可郑妽撒泼打滚又哭又闹死活不走,弄得王铮没有一点办法。王铮无奈,只得随时把郑妽带在身边。
也是因此,王铮再也没有了亲自上阵杀敌的机会,郑妽说她想保护王铮的话,也算是换个方法做到了。
如今,郑妽吃住几乎都是和王铮在一起,当然,住还是分床睡的。虽然郑妽对王铮不设防,可王铮却不敢造次。
她说她一个人住害怕,她说她不和别的臭男人在一个帐篷里。
王铮没有办法,只得让郑妽和他这个臭男人睡在一个屋里。
郑妽的情况只有王铮的部分亲兵知道,这些亲兵,均是在雁山卫时就跟着王铮的好弟兄,所有人都对两人的情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大部分知道郑妽身份的亲兵,还都希望王铮把她拿下,先把生米做成熟饭再说。管她是不是个公主呢!越是公主越要尽快拿下。
“哈哈!一般一般,世界第三。”王铮得意地大笑。
贝州他已经攻克,瀛洲之战估计也不会太久。再往下,他就会挥兵利州。
现在,经过他的努力,大郑本来岌岌可危的局势,被他不长时间就已扭转。
再等数日,困在大名府的肖太后和耶律隆旭,就成了郑军的瓮中之鳖,自然是手到擒来。
可王铮高兴的太早了点,三日后他得到消息。瀛洲的敌军据大营死守,根本不出营和郑军接战。
蒙辽军已经知道了郑军霹雳炮的厉害,只在大营内用大量的投石机和弩车,远距离攻击郑军,使解瀛洲之危的那四万人马损失惨重,却没有好的办法。
现在,那一只队伍的领兵主帅,骁骑军的军司马老颇,以及副帅羽林军的军司马富勇,被困在瀛洲城下,进退不得。
这还不算,最坏的消息是,大名府的肖太后和耶律隆旭,在谈和被拖延了数日后。
已经根据周边的战况猜到了郑军的意图,竟然令六万蒙辽最精锐的大帐兵做开路先锋。其余近十万蒙辽勇士,保护着肖太后和蒙辽圣宗耶律隆旭,杀出大名府,绕道济州直奔岩州,正在率军突围。
蒙辽军的势头太大,围着大名府的又均是骑马步兵,人数也少,虽然拼命追击,但还是阻挡不住蒙辽军的北蹿。
至于沿途大郑的州县,大部分都已被蒙辽打残,根本指望不上,仅有的几个没有被打残的州县,也因为骑兵太少,无法拖延蒙辽军的北蹿。
………………………………
150章 蒙辽退兵
“娘的,怎么搞的?怎能会成了这样的结果?”
王铮闻听消息,愤怒地转着圈骂道。
不过,仔细想了想他也就无语了。此次大战,由于郑军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短时间就被蒙辽军攻克了大片的区域。
最主要的,就是燕云十六州都在蒙辽的手里,长城防线反而成了蒙辽人抵抗大郑的利器。 蒙辽大军每次攻打大郑,从燕云十六州南下,均是一马平川,非常适合蒙辽轻骑的大范围机动穿插。
而大郑由于先前的重文轻武,导致除了松江卫最前线的几个边城重镇,后边的所有城池,城防几乎均是形同虚设,兵力也都严重不足,还缺少战马,被蒙辽军轻易地就连续克州破县达数十城池,也就不稀罕了。
后来紧急迎战临时抽调的兵将,只有距离上京最近的东京怀庆府,和西京洛阳府来了五万轻骑,步军的数万将士刚赶到澶州,甚至还没有时间前去大名府,包围肖太后和耶律隆旭。
而南方各地的援军,更是还没有影子,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十多万兵力,为了迅速解冀州和瀛洲之围,免得攻打大名府时腹背受敌,还被他分成了三支。
包围大名府的,不过是七万骑马步兵,那七万骑上战马就不会打仗的步卒,怎么可能拦得住蒙辽的十六万轻骑?
看来,王铮这次的战役计划,已经无法完全达成了。
这还不算,下午王铮又接到了一份公文,说是留守上京监国的太子,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处理朝政。
皇上郑成关心他的长子,已经抹着泪率领群臣回师上京。
王铮无奈地叹了口气,抬起头,就看到洛阳公主郑妽正在抹眼泪。
“咋了这是?哭啥咧?”王铮不解地问道,自己好像没惹她啊?
“我···我太子哥哥的病,哇···我想我太子哥哥了。”
郑妽先是抽抽搭搭,然后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
太子郑岩和洛阳公主郑妽,均是皇上郑成还没有当上皇上,妻妾还少时就已有的子女。
因此,在原来的太子府里,一起生活了多年的郑岩和郑妽,以及另外的几个年龄稍大的兄弟姐妹,关系还都比较好。
加上皇上郑成本就是仁慈善良的性格,他的子女像他的性格的也多。
所以,郑妽一听太子病重,想到她的太子哥哥恐怕会不久于人世,兄妹之间的深厚感情,让她忍不住就很是悲伤。
“唉!···”
王铮叹了口气,他早就看出来太子的病情极其严重。并且,他模糊猜到,太子的病,人为的可能性极大。
只是,在他第一次见到太子时,据他观察,太子就已病入膏肓,那种重金属中毒的病,就是搁在后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何况是现在这个仅仅只有中医的大郑?
因此,王铮没法说太子是什么病,说也晚了。
他也不能说,说出去,大郑的皇室就是一场腥风血雨。
凡是牵扯到夺嫡之争,王铮只打算明哲保身,坚决不敢沾上一丝一毫。
他现在已是辅国大将军,洛阳县伯。正常的发展下去,他到四十岁以前,被封赏到骠骑大将军,爵位升到开国公极有可能。
所以,即使他选择一位皇子辅佐,即使站对了队伍,即便是有从龙之功,下一任的皇上也只可能升他一两级的爵位,也不会把皇位让给他。
何况,他也不想当皇上,他太懒,他只想享受生活,当皇上的都太姬八累,他不喜欢皇上那个职业。
因此,王铮即使置身事外谁都不帮,不管最后是谁坐上皇位,都缺不了他这个大郑最能打的大将军的辅佐。
他帮了一个就会得罪另一个,反而会惹一身骚,何必没事找事?
这也是他不怕得罪太子,不怕得罪淮阳王汝阳王的原因。
“别哭了,我派人把你送回上京,你回去看看太子吧?”
这一次郑妽没有拒绝,但是她还是很担心王铮。
“那你呢?你只顾操心军事,都不会照顾自己,我不在你身边,你怎么办?”
王铮哭笑不得,洛阳公主还真是关心他,都把他当成小孩子了。
“我能有啥事儿?有山娃在,还有卫安周强,以及那么多的亲兵,···”
“都是些男人,没人照顾你的饮食起居,你看你都瘦了,也黑了。”
“好了好了,你别管我了,近千里的路程,要赶路好些天,你照顾好自己,别让我担心就行了。”
王铮很感动郑妽对他的关心。可他却暂时还无法接受郑妽对他的关心。
“那你逢是打仗,不能冲在前面杀敌,你是三军主帅,只能在后面指挥。”
“好,我答应你。”
“我再见到你,你不能瘦了。”郑妽喋喋不休地交代王铮道。
“嗯!答应你。”
“天儿慢慢的变凉,你也是越来越往北,晚上就更凉了,你记得多穿衣服。”
“嗯!我知道了。”
“攻城战都是硬仗,能打下来就打,打不下来也别急,等援军赶到了再说。”
“嗯!我明白。”
“你什么都明白,可还是不知道照顾自己,我回了上京,你可怎么办呀?”郑妽又是担心又是忧愁地说道。
王铮无语。这个小管家婆,还真是个好管家。
第二日,王铮让两千轻骑,以进京公干的名义,护送郑妽转道澶州回了上京。
当然,除了一百个王铮的亲兵知道内情,其他的两千将士,还以为大将军真的有什么别的公干。
郑妽是偷跑出来的,她以王铮亲兵的身份,和他几乎是同吃同住转战月余的事情,即便王铮的亲兵心知肚明,但也不能说出去。
说出去,皇家的颜面就会受到损害,有些事,只可意会,真的不能言传。
送走了郑妽,王铮下令,兵发利州。
瀛洲已经不用去了,随着肖太后和耶律隆旭的北逃,围在瀛洲城外的蒙辽军五万兵马,也已撤军北归。
骁骑军的军司马老颇和羽林军的军司马富勇,各自率领两万轻骑,咬在蒙辽军的屁股后紧追不放,激战不断。
直到那一股五万人马的蒙辽军,和蒙辽圣宗的十六万大军合兵一处,才减缓了追击的势头。
如今,蒙辽的肖太后和耶律隆旭,估计已经得到了郑军奇袭蒙辽东西两京的消息。
加之在澶州城下没沾到大便宜,反而折损了主帅萧达凛和不少勇士,郑军也已有了充足的准备,也不可能再打到上京城下,于是撤退时就毫不拖泥带水,一路向北猛蹿。
王铮也不敢让将士们追得太猛,防止中了敌军的埋伏。
再者,这八万轻骑分隔两地忽左忽右,在数天内就攻下了几个城池,后面的军需补给跟不上,霹雳炮和弩箭等所余不多,也已经经不起连番的大战消耗。
等王铮赶到利州时,利州的蒙辽军已经退走。消息传来,岩州的情况和利州一样,甚至,松州和江州之敌也已撤兵北上。。
至此,大郑境内的蒙辽军,已经全部退出了境内。此战,告一段落。
从蒙辽军攻入郑境,到如今的全部退出,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却给大郑的北方数十个城池,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大部分被攻陷城池的百姓流离失所,必须尽快让他们回归家乡恢复生产。
大部分的官员被杀被俘,必须尽快安排新的官员走马上任安抚黎民。
大部分的守城主将战死,也得重新安排人马驻守城池。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蒙辽军最初,是想占据他们攻陷的城池为己有,并没有大肆屠杀百姓。
后来着急退兵驰援他们的东西两京,也没空再烧杀抢掠。
因此,各个城池的人口数量,减少的还并不是太多。
所有的事情,都得王铮这个三军大都督,签署军令紧急实施。他又像最初在雁山卫时一样,每日都很忙碌。
此时,王铮就在松州的提督衙门署理日常事务。
战事已毕,代老将军也是像上一次林州之战时一样,他作为松江卫的提督,因为对蒙辽的轻易破境,连克数十州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副督程霸一起,现今已被朝廷召回上京诉职。
王铮觉得,代老将军和程霸也没有大错,他们最大的错,就是因循守旧不思变革,他们的战法战术已被萧达凛摸透。
但这也不能全怪他们。
大郑自从建国初期,为防带兵的大将叛乱,就重文轻武,限制了武将的职权和边镇的将士数量。
松江卫防守着比雁山卫还广大的边境,可边境驻兵却始终不能超过十二万人。边镇没有财权,没有招兵权,即便是想把边军改为卫军守护边境,也必须征得上京的同意才行。
这十二万人,仅仅是布防在边境上,四个州和六个县城的兵力就已捉襟见肘,更别提防御松州和江州以南的州县了。
再说,就算能主动出击骚扰敌军,使蒙辽军不至于那么快地克州破县,但就那松江卫仅有的可怜的三四万骑兵,他们俩也不舍得用。
这一次,他们俩能仅凭江州和松州城内的两万卫军和一万边军,能不被蒙辽军十万人马攻破城池就算不错了。
现今,除非改变大郑的国策,否则,这种被敌军攻破边境一两个城池以后,就能长驱直入,连续攻破内地数十州县的情况,还会不断发生。
王铮正在努力,他早已发现大郑这个最大的弊端。可这件事,不是凭他的嘴皮子一吧嗒,皇上和朝堂诸公就会听的。
大郑国策的改变,没有血淋淋的事实,那些顽固的守旧派,就不可能从心里产生震撼,也不可能轻易地就会提高边镇大将的权限。
“山娃,派人找到曹显曹将军和韩庚韩将军,他们的任务业已完成,战事已毕。令韩庚率三万将士回雁山卫,其余四万将士来松州听令,令曹显也甩开敌军绕道回松州吧!”
坐在提督府衙的帅案边,王铮揉了揉脑袋无奈地说道。
“诺。”
蒙辽大军在大郑境内,扔下了近十万具尸体后,退守边境,因为畏惧郑军的霹雳炮,再不和郑军野战,只凭坚城死守。
现在,再要打的仗都是硬仗,就是强攻燕云十六州,攻城战太惨烈,死伤太大,王铮不得不收缩兵力。
………………………………
151章 和曹显的谈话
宣睿十四年的十月中旬,松江卫的后方经过各级官员的不懈努力,以及朝廷大批物资的送达,现在已经基本稳定。
各路援军的抵达,也让王铮拥有了三十万大军,日夜不停运送过来的粮草兵甲战械等等,已经具备了强攻燕云十六州的条件。
可是这时,却下雪了。鹅毛般的大雪飘飘洒洒下了一天一夜,地下积雪盈尺。站在城头放眼望去,整个北方,均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十月中旬的北方,已是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此时此景,王铮只得仰天长叹,燕云十六州,只能明年开春再收复了。
王铮因为下雪无法攻伐蒙辽而烦恼不堪,可百姓们却都很高兴,这预示着,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次蒙辽南侵,百姓所受的损失都不是太大。
守城主将觉得守不住城池,提前安排疏散南逃的,后来回家后,只有少数人家发现被贼光顾过,别的都没被动过。
而那些疏散不及被困在城里,后来被蒙辽军攻陷城池的,由于蒙辽得到燕云十六州以后,发现汉民的农耕和商业贸易等,对发展蒙辽的经济有极大的好处。
因此,蒙辽人想把攻陷的城池据为己有,破城后基本上对待百姓都是秋毫无犯。
除非是在攻城时,大郑的军民齐心合力,导致蒙辽军死伤惨重,攻城主将恼羞成怒,才会下令屠城。
这一场战役,也仅有岩州那座小城才是那样的命运。
王铮稳定下来后,又仔细想了想,觉得明年开春再攻伐蒙辽才是上策,他有些太急了。
现在,蒸汽夯刚刚试制成功,板甲也是才开始大批量制造。
攻城时将士们爬梯子仰攻,现在薄薄的铁片甲,根本无法抵御敌军近距离的羽箭攒射,更别提滚木和垒石了。
明年开春前的这几个月,王铮打算研究出来新型火炮,还打算改良投石车和弩车。
现在的大郑,火炮的雏形已经出现,是粗铁所制,射程只有五十到一百步,还没有弓箭的射程远,极易受到对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