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大郑,火炮的雏形已经出现,是粗铁所制,射程只有五十到一百步,还没有弓箭的射程远,极易受到对手的攻击。
并且,仅仅只能发射实心的圆形石弹,发射后凭石弹的冲力,撞击城墙或者敌军,也不精准,打飞到哪里都不敢说,还没有被普遍使用。
以前,火炮动辄两三千斤,太笨重,运输不便不说,因为火药的威力太小,给敌军造成的杀伤也不大。
这就导致大郑的所有边镇守将,都不愿接受火炮。和弩车投石车相比,火炮是最不受欢迎的攻城和守城器械。
王铮要想尽量减少将士们攻城时的伤亡,就必须把火炮改良成,能发射开花弹轰击敌军,能比较精准地发射铁蛋砸毁城墙,发射距离也更远,起码比敌军城墙上的抛石车抛射的距离更远的,那样一种新型火炮。
而抛石车和弩车,王铮想放弃使用巨木制作的老办法,改良成纯精铁打造,小巧但威力大曾的战械。
他想用他发明的标准件流水生产线,打造出一个个精巧的部件,一匹骡子一辆大车,就能拉好几件,到了战场上以后,简单组装,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折损率也会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还有云梯的改良,云梯是压制敌军城头火力的主要战械。
战时,将士爬上比敌军城墙还高的云梯,居高临下,只要能以火爆箭和霹雳炮,压制住敌军城头的士兵,就能给爬城的将士提供充足的时间,就能大大降低郑军攻城时的伤亡。
此时,王铮就在他松江卫提督衙门的书房里写写画画。
代虎代老将军和程霸已被召回上京诉职,他这个大郑的大都督,暂领松江卫的提督一职。
书房里的四个角,烧着四个火盆,北地房屋的保暖也做的好,书房里里暖意融融,和房外的冰天雪地有天镶之别。
王铮正在画火炮的草图,棉帘掀开,随着一股冷风窜进书房,曹显也进了房内。
现在,王铮为了培养曹显,已把大部分松江卫的事务,都交给了曹显处理。
他做的,和雁山卫时一样,简单审阅后,给必须经过他同意的公文签名,盖大印,然后派人送往上京,或者是交给有司处理。
再不然,觉得哪里不对的话,就把相关人员叫来,谆谆善诱或者是告诫一番,就把公文打回去。
王铮虽然什么事并不都是亲力亲为,但他这个办法却简单高效。再加上曹显为了尽快提高他政事的能力,也特别的勤勉。
因此,有朝廷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军民人等又上下一心,松江卫战后的诸多问题,很快就已基本解决。
“大将军,忙什呢?”曹显进来后放好棉帘,不让外面的冷气窜进屋内,然后笑着地问道。
只要不是王铮下军令的时候,他俩一般都很随意。
“正画火炮的草图,坐吧!”王铮停下笔,指了指座位又指了指茶壶,让曹显自己倒茶喝。
“怎么?今日不忙了?”
“只能说不太忙了,呵呵!我看你研究的火炮好了没有?”
“哪会有那么容易?”
为了防止火炮的炮管伤了自己人,炮管必须用熟铁水一次浇铸成型,外面再辅以数道铁箍,这么做,即便是膛压稍高,炮管也不会炸膛。
为了能使火炮打的更远,更精确、威力更大,在浇铸时,就得考虑好炮管里面的膛线,滑膛炮比直筒炮更好用。
可是,在现在技术条件下,滑膛炮里面的螺纹刻制就成了技术难题,王铮最近发愁的,就是炮管里的膛线问题。
“还是为膛线发愁?”曹显把手里拿的一份公文随手放在案上问道。
他在前衙办公,王铮就在后院书房,两人现在吃住都是在提督衙门,每天见面几十次,可谓是无话不谈,他当然知道王铮现在在做什么。
“可不是?我想来想去,炮管里的膛线现在也做不完美。可不完美的膛线,我害怕更容易出事。”
“那就不要膛线,就先造你说的那种直筒炮先用着,膛线以后再说。距离明年开春不过只有三四个月,咱们的时间不多。”
“也只能这样了。”王铮无奈说道。
“要是实在不行,就先用车轮炮。”
以现今的技术水平,火炮的技术难题太多,短短三四个月就造出来,并且大量应用于实战,王铮觉得不太靠谱。
没办法,他只得转换思路,想改良抛石机,先把燕云十六州收复了再说。
“车轮炮?是一种什么样的火炮?”曹显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战械,不由诧异地问道。
在这个时代,汉朝没有西汉东汉之分,当然也没有三国和魏晋。汉朝以后就是大梁,梁灭亡后军阀割据数百年,再后来被大陈统一,陈亡后就是现在的大郑。
三国时魏国一个名叫马钧的机械发明家,将传统的投石抛杆重新设计成了一个轮子,利用轮子的不断转动扭动机关,驱动轮式抛石杆高速旋转,所制成的转轮式抛石机,能使仅重二百斤的抛石机,在达到一定速度后,就把石弹抛射出去,而且射程相当可观。
这种抛石机能连续抛射,加大了发射频率,提高了投石车的杀伤和破坏威力。
(注:马均,史上确有其人,织绫机、翻车(即龙骨水车)、指南车、车轮炮等,都是他发明或者改良的。只是后来,魏国不重视他的发明,导致轮式抛石车极少被使用,后来渐渐被后人遗忘。)
关于车轮炮的史料记载:“每轮辐条十八根,长一尺四寸。每条左右傍铳二杆。铳内装火药铅子,一骡驮架二轮。以皮…条护铁以固药子,连木架重二百余斤。三军附之。如临敌,将架置地,先取一轮安在柱上,随其高低转打。二军可执七十二人之器也。”
“你觉得,这种轮式抛石车怎样?”曹显都不可能知道还有个三国,当然就更不可能知道马均发明的车轮炮,就细细讲解了一番后问道。
“两军对阵用于杀伤敌军还可,攻城用,威力好似稍小了些,对城墙的损害不大。”曹显皱着眉头沉思着说道。
“所以,可以多实验几种,造一种稍大的,能抛射更大的霹雳炮炸毁敌军城墙的。也可以改良咱们现有的抛石车,抛射的炮弹也改成更大的开花弹。不同作用的投石车和炮弹,都实验几种,哪一种适合攻城就用哪一种。”
“上京的大匠已经来了一批,现今就在兵部在松江卫的作坊里,你画好草图,详细写明注意事项,我去・・・”
“不,我自己去交给大匠,我也不是专业人员,有些东西写不出来,只能和大匠多说说,只要他们能理解我的意思,造出来也很快。”
“你要造霹雳炮就尽快,兵部的陈相给我来了一封私信,说是让我多操心松江卫的军事和政事。我估摸着,现今松江卫已经基本恢复,天寒地冻的也无战事,元旦也仅剩两个多月,朝廷也该让你回上京诉职了。”
“呵!诉职是假,朝廷不放心驻扎在松江卫的三十万兵马才是真。朝廷的诸公・・・唉!”
王铮叹了口气,大郑国力极强却军事极弱,就是因为对武将太不放心。这不,又开始防备他了。
“也不能这么说,你走了我还带着这些兵马,还不是一样。”曹显不是王铮,他不可能比王铮想的透彻。
“怎能一样?你是雁山卫人,你的族人都在雁山卫,你的妻儿老小几十口子全在上京,你更让朝堂诸公放心。”
“你的家人不是也在上京吗?”
“呵?不一样,我虽然把山娃的家人,早就都当成了我自己的家人,可我们毕竟没有血缘。在朝堂诸公的眼里,我根本就没有一个亲人,所以我在外做事就可以毫无顾忌,所以他们就・・・呵呵!”
“说的也是,可你到底是哪里人?皇上和那些重臣,怎么到现在还对你不放心?”
“哈!我是一匹来自2014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王铮没唱完就被曹显打断了。
“又混说,只听说过修炼了千年的妖怪,没听说过千年后才会出生的妖怪,现在就出来晃悠的。”曹显瞪了王铮一眼,不满地嘟囔道。
王铮就知道曹显不会相信他的话,他果然还是不信。其实,他真是来自2014的洛阳。
………………………………
152章 霹雳炮的改良
经过仔细斟酌以及和兵部作坊工匠的商讨,王铮发现,车轮炮只能投射不超过三斤重的弹丸,再大的就太笨重,需要数匹马拖拽才能拉得动,小巧的车轮炮行动倒是便捷,威力却无法明显增大。
还有最主要的,车轮炮无法瞄准,攻城战时甚至极有可能误伤自己人,只适合两军对垒时,攻击敌军大片的人群。
后来没办法,王铮只得和兵部作坊的大匠,认真研究投石车和弩车的改良。
最大的投石车可以抛掷一两百斤的石弹,是破城的利器,但就是太笨重了,需要几百人同时操作才行。
经过半个月不断的摸索实验,十多个有丰富制作战械经验的工匠,按照王铮所说的方法,研究出一款仅重三百多斤,一人多高,带四个轮子,一匹骡子就能轻松拉跑,纯铁制标准件组装起来的投石车。
该投石车能把十多斤重的铁质开花弹,投射到五百步外,而开花弹经过改良,也是那种撞击到硬物就能瞬间引爆的装有火药的炸弹。
王铮不得不服,只要受到一点启发,华夏古人的智慧确实是无穷的,他只不过和大匠们简单说了说,受到撞击后就能自爆的炸弹就造出来了。
那岂不是说,类似后世的手…榴弹,地雷,手雷等,不需用火折点燃就能引爆的军国利器,仅凭现在的条件也能轻松做得出来?
答案是肯定的,再次受到王铮的启发后,不超过两天,几个大匠就睁着熬得通红的双眼,带着几个手…榴弹找到王铮,让他看刚造出来的手…榴弹。
至于王铮所说的地雷,由于脚踏引发爆炸的装置稍显复杂,现在还没研究出来。
王铮发现,这个黑不溜秋的带着个木把的家伙,类似后世的手…榴弹,按照王铮的要求,是有龟纹的铁壳,也是拉线引火装置。
但由于黑…火药的爆炸威力,不如后世的黄…色炸药,要想保证能杀伤至少五米方圆的威力,就只能加大填药量。这样做出来的手…榴弹,模样就和王铮印象中的手…榴弹差别稍大了点。
好在,现在的人比后世的力气大,也能投掷出去四十到五十步,攻城时站在城下,就能把这种手…榴弹扔上城头,给敌军造成杀伤。
手…榴弹减少了用火折点燃的步骤,也不再受天气和环境的制约,攻城时赢得了攀爬的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将士们的操作。
(注:不是胡诌,马踏或者脚踩就能引爆的地雷,和拉线引火装置做成的手雷,本就是宋朝的工匠在大概1130年左右发明,首先被应用于战场,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使用的并不普及,和现在王铮所处的1014年的时间也不相符。后来元朝打下江山后,被元朝那些只善骏马长弓的武将都给抛弃了,这才逐渐湮没于世。到了明朝,才被再次广泛利用与战场。)
其实这种手…榴弹使用的拉线引火装置很简单,就是类似后世的火柴瞬间擦火,利用极短时间内的摩擦起热,引燃燃点极低的磷,然后再引燃火药。
王铮详细一说火柴引火的原理和几种原料,这几个大匠本就是这个时代制作火器的佼佼者,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
王铮跟随几个工匠来到城外的火器试验场,他想看看这种手…榴弹的爆炸效果。
只见一个臂力最大的工匠拧下木把上的铁冒,抠出一根细绳,然后右手拿着手…榴弹,左手猛地一拉细绳,手…榴弹的木把上哧哧声响,冒出了一股细烟,接着那名大匠举起右手,用力把手…榴弹甩向三十多步外立着的几个稻草人。
五秒钟后,只听一声巨响,黑烟弥漫,那几个稻草人已被炸的东倒西歪。
王铮走进仔细观察后发现,爆炸波及的范围能达到十多米,有效杀伤距离六七米,手…榴弹的铁壳估计稍厚了些,炸碎的铁片不够均匀。
威力还行,在现有的条件下,也只能这样了。
事后,王铮对几个大匠说:“师傅们辛苦了,你们的努力,能挽救很多我大郑将士的生命,所有人都不会忘了你们的。我很满意,只要稍加改良,就更完美了。”
“大将军过奖了,应该的应该的。我们回去就改。”大匠们高兴地说道。
王铮的职权虽高,可他人人平等的想法却从没改变过。平时,他和这些社会地位低贱的大匠们说话聊天时,均是很有礼貌,也均是尊称他们为师傅。
古代分上九流和下九流,士农工商属于上九流,下九流就包括匠户、军户、妓户、剃头的,唱戏的等等。
另外,士农工商里的工,是指有自由身份的工匠,匠户却是被列为奴籍的工匠,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被官府列为贱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罪囚、战俘等等,他们没有自由,每天辛辛苦苦累死累活,所得的仅仅是能勉强填饱肚子,绝大部分的剩余价值都成为官上所有。
可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是被分到了贱籍,以后的子子孙孙则都会做那一种职业,除非有特别大的功劳,被上官赏识改了贱籍。
否则,就永远无法改变他们低人一等的身份。
王铮待人厚道,当初就曾许诺,只要他们好好干,以后就为他们这些人改了贱籍。因此,只要是衙门里吩咐下来的事,工匠们均是很有干劲儿。
回到提督衙门,王铮兴致大好。
工匠们只是得了他一个承诺,吃的饭菜和住的地方也比以前好了一点,就已经爆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夜以继日地按照他提供的方法,研究改良那几种利器。
王铮相信,明年开春以前,新式的弩车、投石车,霹雳炮、云梯等军国利器,应该都能研发出来,到时候再攻打燕云十六州的城池,就可以大大减少将士们的死伤。
再假以时日,体型小威力大的火炮,就也能研发出来,到那时,他再面对西夏的李昊时,也就更有了底气。
通过这几个月卫晃给他收集的消息,王铮已经更多地了解了西夏。
现在他已能够确定,西夏,的确是出了一个能人。具体是谁虽然还不清楚,但那个人,应该是西夏的贵族,最起码也是个官员。
最近一来,西夏兴水利扶农桑,鼓励经商发展经济,善待士大夫和境内各个民族的百姓。
另外,西夏王李昊名曰练兵,却趁势整合周边的几百个小部落,把他们全部纳为西夏的治下。
不仅如此,西夏还从吐蕃的手里,又强行夺回了整个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是著名的马场,也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现在,西夏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战力也是大大曾强,王铮担心的事情,正在慢慢地发生。
可是,朝廷的诸公,到现在却依然没有感觉到西夏的威胁。他们还沉浸在,因为王铮的努力,大郑社会和经济的日新月异之中。
王铮相信,以后的西夏,因为有那个人的存在,野心是最大的,他们不会仅仅是抢掠大郑的人口和财物,他们考虑的是占有大郑的所有领土,把大郑从世间消灭,他们一直垂涎大郑领土的富饶。
当然,同样是因为那个人的存在,西夏也是大郑周边边境的所有异族里,最难打的。
西夏一旦准备好以后,就必会以雷霆之势,迅速席卷大郑的半壁江山。到时,就是他王铮亲自上阵指挥,也不一定会是西夏的对手,就更别提马闯了。
王铮能发明霹雳炮投石车,他们就也能,他们发明的军国利器,甚至还可能是王铮都不会的不懂的。
所以,王铮自从知道了那首蝶恋花以后,就一直担忧。他也一直在努力,他尽快培养卫晃和曹显,他还尽可能地培养韩庚和项梁等,雁山卫的那一批将领,不是为了他自己,也不是完全为了他们能获得军功封妻荫子,他真的是为了大郑,为了大郑的百姓。
可是,有很多事他都没法说,说了别人也不会相信。
没人相信他仅凭一首蝶恋花的词,就断定西夏以后,必会有一次,针对大郑的雷霆万钧般的军事行动。
王铮很努力,他一直在努力,他就是现在松江卫,也经常考虑西夏。
现在在他的眼里,蒙辽的军事可以说是比较羸弱,如果不是想减少大郑将士的伤亡,他必能一鼓作气攻下燕云十六州,再更进一步的话,他甚至能打到蒙辽现在的国都的盛京附近。
再远就不好说了,不是他不能打,而是,蒙辽境内,越往北就越荒凉寒冷,地广人稀不能得到补给,距离大郑境内三四千里的距离,太远了,后勤根本就跟不上,没有粮草,没有霹雳炮和羽箭之类的,三十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打仗?
因此,到了盛京附近后,派小股部队骚扰还行,想灭国就太困难了。
王铮现在没事就在想,西夏到底会研究出什么大杀器?
在现有的条件下,他凭着大郑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的富饶,以及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也只能是把那几样东西稍稍改良,他甚至还没有真正发明过一样军国利器。
就算是霹雳炮,他也是在前人仅仅作为引火之物的基础上,先是改变了火药的比例,使之威力曾强,火药里也掺进去了碎铁片之类的硬物,爆炸后能杀伤敌军。
还有就是,不再仅仅是绑在箭支上引火使用,而是用简易投石机发射,就是大弹弓,把个头更大威力也就更大的霹雳炮,投射出去杀敌,也仅此而已。
他王铮一个来之后世的2014年的**ug,尚且只能做到这些,那个西夏的穿越者,又能做到什么?
难道,他还真能发明出后世的那种步枪机枪?
王铮觉得不可能,他也不是没想过制造步枪机枪。可制造步枪机枪必用的,那些精密复杂的机械,以现在的工艺技术还造不出来,就是能造出来他也不会设计。
完全合格的无缝钢管想都别想,无烟弹药和炼钢技术,更是达不到后世的最基本水平,仅仅是这几项,就制约了步枪的发明制造。
大型机械大批量制造子弹就更别说了。
而现在能造出来的射程只有几十步的喷火枪,威力太小,也太受天气条件的制约,阴雨天气就只能当一根棍子使用。王铮直接就放弃了。
他现在暂时放弃后世的那种火炮,而是继续改良弩车、霹雳炮等,也是这几个原因。
………………………………
153章 归家
不出曹显的所料,十一月中旬,太子郑岩病逝后第三天,上京果然来了圣旨,暂时解除王铮的三军大都督职务,回京参与太子大丧。
按道理,边镇的主将不必回上京参与太子的治丧,只需在提督衙门凭吊一番即可。上京此举,显然另有深意。
随着召回王铮的圣旨而来的,还有兵部让曹显暂时主理松江卫的公文。
现在,代老将军和程霸,因为对前一时期的蒙辽入境,有抵御不力的责任,均已被解职在家听用。
可兵部的公文,却只说让曹显暂时主理松江卫的事务,并不是任命,那就是说,松江卫的提督人选可能还有变数。
王铮接旨后的第二天天不亮,就带着山娃和二十多个亲兵,启程踏上了回上京的官道。
这一段时间,他和曹显天天在一起,该说的早就说过,没什么可交代的,有曹显在松江卫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守,他也很放心。
蒙辽军上一次的入境,杀死的郑军,还没有他们自己死伤的多,抢掠来的财物,在仓惶北蹿时,也大部分都不顾得带走,可以说是不但没有占大郑的便宜,反而吃了折损十万儿郎的大亏。
现在,霹雳炮的威力使蒙辽军心有余悸,他们已被打怕了,短期内,也不敢再次犯境。
七日后王铮回到上京,让周强去兵部报备后回家歇息几日,他就直接回了城外的县伯府。
县伯府里王铮的家人,早已得到王铮这两天即将回来的消息,王铮到家门口时,娘和翠姑带着时蓉肖瑛,正站在门口往道上张望。
一家人相见,自然是皆大欢喜。
“娘,灵儿呢?她生了没?”刚一见面,山娃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生了生了,这都多长时间了,咋能还不生?九月初就生了,母子平安。怕你和你哥战时分心,怕你们听说后想家,再也无心处理公务,就没告诉你俩。快回家看看吧!”
山娃娘高兴的合不拢嘴,一边打量自己的儿子一边笑着说道。
“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王铮也高兴地问道。
“是个小公子,胖乎乎的,可可爱了。”时蓉看到自家男人平平安安的回了家,激动的抹着眼泪说道。
而肖瑛在旁边,接过亲兵手里的王铮的几件衣服,脸上也是抑制不住的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