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王铮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别人去做,他也就更轻闲了。闲来无事,偶尔王铮就在附近游山逛水。不过,最近王铮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哒突人打过来了。
今年草原上大旱,哒突人的主要工作是牧马放羊,可是今年的青草不够羊吃马嚼,到了大雪封门的寒冬,哒突人就很难生活的下去。于是,觉得到了严冬无法生存的哒突人,又开始了老本行,到大郑境内抢掠。
王铮听说,就在前几天,林州以北八十多里外的一个兵寨,被哒突人血洗。整个兵寨六十多个大郑的士兵,刚点着了狼烟就被杀了个精光,无一生还。
后来,看到狼烟后赶去救援的大郑将士,只找到了兵寨的死尸和被抢掠一空的库房。根据马蹄印判断,犯境的哒突人大概有二三百名,抢掠杀人后就退回了草原。
于是,带兵的将军就马上派了斥候,查询那些哒突人的下落。可是,无论派出了多少斥候,却再没发现一个哒突人的踪影。那些哒突人往北过了一条河后,就完全失去了踪影,再也找不到丝毫的踪迹。
那些哒突人是抢掠后就回了草原,还是拐了个弯,又去了大郑的另一个兵寨或者村落,大郑的哨探派出去了不少,却没有返回一个明确的消息。
听说了哒突人犯境的消息后,这几天,林州前线如临大敌,戒备森严。
林州往南的大郑领土,人们人心惶惶,不知道此次是小股哒突人抢掠一番,得些甜头就回了草原。还是一股先头的哨探,后面的大队人马马上就会重兵压境,穿州破县,又像十年前一样,把大郑方圆近千里的大好河山化成一片焦土。
王铮明显发现,这几日,沙门县通往林州的官道上,来来往往的大部分都成了骑着快马,满身戎装的将士。
“我还真是点儿背,竟然倒霉地穿越到了一个战乱频生的林州。”官道边,王铮骑着那匹将近三岁的骡子,无奈地看着面前人来兵往尘土飞扬的场景。
又过了数日,有林州城外各兵寨附近逃难到石堡镇的难民说,最近半个月来,林州城北方圆八百多里大郑领土,不时受到哒突人的骚扰杀掠。至今,大郑驻扎在林州以北的总计三十二座兵寨,已被杀掠了十三座。
前日,驻守林州的定远将军卞庸,已下令林州以北的所有兵寨,能带走的辎重兵甲等等就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焚毁,全部撤军至林州。
此番,哒突人来势汹汹,像是要大兵压境攻打林州的前奏。卞将军不得不收缩兵力,重点防守。
“唉!风雨欲来大战在即,我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估计也暂时结束了。”石堡镇上,每日都来探听消息的王铮,又是一声无奈的叹息。
果然,又过了三天,有个小吏拿着名册,骑着一匹瘦驴来到了李家洼,挨门挨户看着名册点名,招收应该服丁役的男丁到沙门县集合,然后加入运粮队,给汇聚了近十万将士的林州运送粮草。
至于服役需要多长时间?小吏不知道,谁都不知道。天才知道这场仗啥时候会打完。大郑如果打胜了还好说,假如・・・只是假如,谁都不敢想象的假如。
假如大郑打败了,林州被攻破,林州以南只有璧县一个小县城,城墙不高城门不厚,不可能抵挡住哒突人的进攻。
至此,从璧县到沙门县的三百多里内,再也无险可守。哒突人顺着野狼山脉,一两日就能杀到石堡镇。
到那时,还有没有现在的李家洼,都是个未知数。
很不幸地,李山娃也在应服兵役的名单内。
这下子全家炸了锅,山娃再有个把月就要成婚,此一去虽说只是运送粮草,风险不大,可婚期肯定会耽误。
李富贵,也就是山娃爹,他弯腰驼背老态龙钟,五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却像个八十多的老人,自然没法代替山娃服役。
再说,他就是能去,官府也同意,山娃也不会同意,他怎能忍心自己的爹爹,从此后餐风露宿长途奔波。
“我去,我替山娃去服役。”
王铮是洛阳人,确切说,他是上一世的洛阳人,在这一世的大郑,他还是个黑户,沙门县,不,是整个大郑,所有的丁户名册上都没有他的名字,他也就永远不用服役。
可他这个黑户,现在却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老爹老了,山娃还要成婚,他若不去,谁去?
“那咋能咧!那咋能咧!”老爹当即就双手猛摇,连声拒绝。
“那咋不能咧?”王铮坏笑着学着老爹的语气说话,他想缓解一下家人们沉重的气氛。
“不,哥,还是我去。让爹去赵家说一声,婚期无限期延后,等我回来再成婚。”
自从王铮来了以后,山娃经常和他在一起,耳濡目染,已经成熟了很多,再也不是那个只知道和狗娃等小伙伴们,掏鸟遛狗撵兔子打野鸡的混小子了。
………………………………
014章 交代翠姑的话
“山娃···”王铮还想再劝劝山娃,他不忍心让自己的救命恩人,在大婚之际却去服役。
要知道,粮队虽然在后方,可哒突人的哨探也是神出鬼没。万一哒突人派出一队轻骑,从山里的小道钻到林州以南,杀掠粮队截断粮道,造成前方战场上大郑军心不稳的话,山娃也还是有很大的危险的。
“哥,你啥都别说了,往日我都听你的,可这一次,我绝不会听你的,真要是让你替我服役,我这辈子···都不会心安。”
山娃意志坚定神情坚决,王铮一看他的神情,想了想就答应了。
山娃是他的恩人,他不能让恩人这辈子心里都不痛快。
山娃的爹娘相继叹了口气,翠姑也是凄凄哀哀,很是伤感无奈。
诸事谈妥,翠姑当即就开始给山娃做干粮,山娃娘也给山娃收拾了一个包袱,里面有些银两和换洗衣服。
由于明日一早就要到沙门县衙报道,当日夜里两点左右,(是王铮估摸的时间,他到现在还不习惯现在的计时方式,也不懂什么是辰时巳时。)王铮就叫起了山娃,两人吃了翠姑早已做好的早饭,王铮牵着已经喂饱了的骡子,在山娃的爹娘和翠姑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出了家门走向官道。
王铮打算把山娃送到镇上,再偷偷塞给他几两银子,免得他这段时间吃苦。
虽说服役也有工钱可拿,带着牲口服役的给的工钱更多,但每日也不过只有几文钱,并且还是最后结算。
家里不缺银两,王铮不图官上给的那几文铜钱,他只是想让山娃腰里有钱心里不慌,不管粮队在哪里,该吃吃该喝喝,别苦了自己。
再说了,吃饱了才有劲儿,万一遇到了哒突人的杀掠,山娃骑着骡子也能跑得更快一些。
“山娃,你也大了,知道自己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了,该说的,平时我就和你说过,太多的,我也不想啰嗦了。你记着,我不在你身边时,你必须照顾好自己,身体是革命的···那啥,你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这几天,只要能买到好吃的,就想吃什么吃什么,别可惜银钱,你也知道,咱家不缺钱···”
“哥,恐怕不会是几天,这场仗,没有一两个月打不完。哥,我走后,你照顾好爹娘和我姐,家里就交给你了···”
“我说几天就是几天,家里你放心,我会安排好的。再说了,你在家时不也是天天找不到人,家里都是我在管着吗?很多次,我还得到处找你回家吃饭。你在镇上喝醉酒打架那次,还不是我跑到镇上替你交了银子,说了无数的好话,人家才让你跟我回来的。”
“嘿嘿!···哥,我这不是要出远门吗?总得交代些话吧?”
“呵,家里你就别管了,估计等几天就会让你回来,到时候,还是你在家吧!”
“哥,你咋知道官家几天就会让我回来?”
“我猜的,哈哈···”
把山娃送到镇上,和附近服役的其他人汇合。恰巧,李家洼的狗娃黑蛋石头,山娃的好几个朋友也都要去服役,心情一直不是太好的山娃,顿时恢复了他洒脱不羁的本性,转眼间就和小伙伴们有说有笑起来。
看着山娃和伙伴们挥手顺着沙门县的官道走远,王铮站在道边想了一会儿,这才转身回了家。
回到家的王铮,没有像以前那样的看书习字,而是拿着山娃的猎刀和弓箭,扭身出门去了山里。
三天,整整三天,山娃的爹娘和翠姑,都不知道王铮在做什么,只知道他每天神神秘秘的早出晚归。
对山娃很是担心的三人,知道王铮很靠谱,不会做什么坏事儿,也就由他了。
三天后,王铮凑个机会,神秘地把翠姑叫到东厢的书房。翠姑显然是误会了,看着王铮的眼神似要滴出水来。
“翠姑,我不放心山娃,我得去找他,要不然把他换回来,要不然我就和他在一起。他才十七岁,还太小,也没出过远门没经过事。这一次是打大仗,规模不会小,时间也会很长。如果···万一···我绝不能让万一的情况发生,所以,我得去找山娃,必须去。”
王铮坐在书桌前,看着羞涩扭捏的翠姑缓慢而郑重地说道。
“哥,你要去找山娃?山娃不是说不让你去吗?”听到王铮说的是这个事儿,翠姑才知道自己又误会王铮的意思了。但山娃是她的亲弟弟,山娃的安危她也很是担心。
“不能听他的,听他的会有大祸端。翠姑,爹娘年纪大了,我走以后,家里只有你照看了,这件事,和你说我才放心。”
王铮斟酌了下,从怀里掏出一张宣纸然后递给目瞪口呆的翠姑,继续郑重地说。
不能不郑重,他怕翠姑不严格按照他说的执行。
“这是这几天我在山里找到的一个山洞的路线图,我已经做好了伪装,还做了一个很结实的木门,山洞里面我还储藏了肉干果脯粮食和清水。我走以后,哒突人不来便罢,假若万一来了,你必须和爹娘第一时间就去那个山洞里躲藏起来,记住,记牢了,是第一时间。”
王铮又想了想说道:“以后,在我和山娃没有回来之前,你别的啥也别做,每天只带着小狼打探哒突人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哪怕只是个传言,你必须立刻,马上就带着爹娘进山洞里躲藏起来,家里的所有东西,除了银票,别的什么都别拿,听到了吗?”
“嗯!”翠姑是个贤淑的女人,一直遵从古时三从四德的古礼。
爹爹憨厚老实,除了种地,别的都不管不问,山娃还小,除了吃就知道玩。自从王铮来了以后,家里的大事都是王铮做主,所谓长兄如父,她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就把王铮当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现如今,山娃服役加入了运粮队,生死难测,王铮为了山娃,为了这个家,想出办法要保全所有的家人平安,她翠姑,除了接受,怎会还有别的办法?
反过来说,王铮在小事儿上从来就不计较,可大事他从不糊涂,也极有主见。他既然担心山娃的安危,那么山娃就一定会有凶险,自己就是不答应他去找山娃,也肯定阻止不了。
“我走后,你和爹就去找那个山洞,先认认路,免得用到时找不到。”
“嗯!我知道了哥,哥,山娃和粮队在一起,还好一点,你自己出门,可得当心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要不然,我···我···”
说到这里,翠姑嘤嘤地哭了起来。
都是该死的哒突人,假如没有哒突人的犯境杀掠,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
015章 御驾亲征
数天后,一只大郑的运粮队逶迤在林州城南数十里的官道上,山娃和狗娃,一边说笑一边赶着骡子跟在大队里缓缓前行。黑蛋和石头在沙门县就被分在了别的粮队,现在,从李家洼出来的小伙伴,只有他和狗娃在一起。
“狗娃,给,我在璧县县城买的,快吃吧!”山娃左右瞅了瞅,看没人注意,伸手入怀,掏出一块黑乎乎的大约二两重的东西,悄悄地塞进狗娃手里。
“鹿脯?这可是稀罕吃食儿。”狗娃顺手接过来,趁人不注意,撕了一块塞进嘴里,很是享受地吃了起来。
“山娃,你家可是真有钱,这么多天了,咱们粮队里数你吃的最好。”吃了几口,狗娃羡慕地说道。
“嘿嘿!没办法,我哥有本事。”山娃自豪地说。
运粮队后的一里外,一个身穿普通庄户衣裳的二十多岁青年男子,身上背着个小包袱,右手拿着一把裹了衣衫的三尺长的条状物,不疾不徐不远不近地跟着运粮队前行。
这个人就是王铮,他已经找到山娃的粮队两天了,可他到现在也没想到好办法,只能远远地跟着。
山娃已经进了粮队这么多天,所有人都认住了他的脸,自己想要混进去把山娃换出来,先不说山娃肯不肯回家。但就是粮队的带队将军,也不可能答应。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将军会把他当成哒突人的奸细密探,不由分说就一刀把他给杀了。
现今王铮还是个黑户,他解释不清自己的来历,当下又是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将军不可能会让他这个没来历的可疑人员混进粮队。
“怎么办?”王铮痛苦地挠挠头皮。
王铮正在愁眉苦脸想着怎么混进粮队把山娃换回去。
就听到一阵轰隆隆的万马奔腾声,从南往北四人一排。来了一队盔明甲亮的大郑军士,看到这些军士,王铮眼前一亮。倒不是他想到了办法。而是,他自来到大郑以后,还没有见过这么漂亮整齐的军容。
只见这队军士的高矮胖瘦几乎就是一样的,一个个挺胸腆肚雄赳赳气昂昂,如果这队军士全都换上后世仪仗队的队服,乍一看,王铮还以为又穿越了回去,遇到了天…安…门的国旗护卫队呢!
“所有人等跪避在道边,不得抬头,不得随意观看,违者格杀勿论。”随着这队军士一边骑马奔驰一边齐声吆喝,官道上的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有大人物要经过此地,前方开道的正在净街。
净街的规模还不小,王铮随着众人都后退到官道的边缘了,还是不行,紧跟那队骑军而来的士卒,每隔两步就是一人,挥舞着没出鞘的腰刀,连踢带打驱赶着路上的行人。不分贵贱不论男女老幼,即便是那些正在往林州送军粮的粮队,也被那些军卒三五成群的站在粮车的一边,然后一声齐喝,运力就把粮车掀翻在了官道边的野地里。
短短时间,刚才还熙熙攘攘的官道,行人已经全部被赶到了野地,跪在地下弯腰低头,不敢做别的任何动作。
大家都看得出,敢这么净街,这个大人物的来头不小,最起码也是个提督将军。
官道两边,每隔两步就站立一个的执刀悍卒,总共两排,排出去能有十里地。王铮一眼没看到边,自己觉得会有十里地。
野地里长有枯草,很是松软,可即便是这样,王铮随着大伙跪了都有一个时辰了,双膝疼痛难忍,还是没见到那个大官的影子。
络绎不绝过去的一队又一队人马,感觉全是大郑的将士。唯一让王铮感到怀疑的,是此时被怂恿在一群彪悍的骑兵中心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只见那男子身穿一套崭新的金盔金甲,大红披风,腰悬仪剑。胯下的宝马良驹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毛。
那男子看起来不怒自威,很有一股上位者长久才能养成的高贵气势,他目不斜视看着前方,右手轻拂颌下短须,对着身边的一位同样满身盔甲的五六十岁的老者说道。
“真这次吁驾・・・”
没等那位金甲将军说完,旁边的老将军就开始连连咳嗽,并且,一边咳嗽一边惶急地看着那位金甲将军,好像生怕那位金甲将军讨厌他的咳嗽似的。
没想到,那位金甲将军不但没埋怨他咳嗽,反而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就不再说话,和老将军默默地催马前行。
这两位将军的身后,王铮看得出来,还有大概二三十位胖瘦不一年纪也不尽相同的将军跟随,这些将军和那位金甲将军附近的护卫一样的神情,全都在不停地左右环视,好像在担心会有不测的事情发生。
‘吁’,王铮知道是啥意思,拉着长音的吁声,就是让马匹停止奔跑的意思,‘驾’他也懂,第四声猛然喊出口的驾音,是让马匹快跑的意思。可‘吁驾’连在一起很平静地说出来,王铮真的不知道那位金甲将军会不会骑马?
还有‘真这次吁驾・・・’吁就吁了,驾就驾了,这俩字一起说出口,只证明他不会骑马,可这个‘真这次吁驾’是几个意思?
直到两天后,王铮听到了一个已经被证实了的小道消息,才算是明白‘真这次吁驾’的意思。
原来,这句话的原话应该是:朕这次御驾亲征・・・,因为亲征两个字被警惕的大臣给打断了,没有说出口,才让王铮郁闷了两天,他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是啥意思。
当今的天子御驾亲征了。知道这个消息后,王铮真真的被吓了一跳。
御驾亲征?开什么玩笑?御驾是轻易就能亲征的吗?朝堂上的那些老老头儿都是干什么吃的?怎么不拦着这个小老头儿?
王铮懂的历史不多,却也知道土木堡之变,那位姓朱的老人家也是听了太监的话,脑子一热就御驾亲征,最后,不但没有大破敌军扬名立万,几十万大军却被打的七零八落,自己也被活捉了。也幸亏他还有利用价值,才没被一刀给宰了。
不过,那位姓朱的俘虏皇帝,后来好像又被放了回去,他弟弟把他幽禁在冷宫里好几年,最后他又发动政变,把他弟弟赶下了台,自己接着做了皇帝。
可即便是这样,他御驾亲征却被俘虏的事实,却也是一生的污点了。近千年后的华夏,人人提起那位俘虏皇帝,都会说一声,昏君。
那位御驾亲征的天子进了林州,知道消息后,全军将士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要出城去和哒突狗决一死战。天子大喜,即便是一仗还没打,也马上便下令犒赏三军。
山娃也随着粮队进了林州,王铮想着,林州城就那么大,山娃的粮队卸下了粮草之后,应该马上就会出城。
没想到,王铮在城外,一等就等了山娃两天,连个山娃的人影都没见。
王铮心说坏了,肯定出了状况,要不然,林州的百姓都有部分被赶出了城,给数十万的官兵腾地方睡觉。现在,山娃所在的这个粮队,却滞留在城里不出来,难道,官兵们还会给服役的农夫腾地方?他们不需要运粮了吗?
………………………………
016章 溃败
王铮没有来历,自然没有官府发的官凭路引,此为战时,为防奸细混入军情泄露,城门口盘查的极其严格。他进不了城,就探听不到山娃的消息,急得在林州的南门外团团转。
其实,山娃和他所在的粮队,根本就没在城里停留,而是穿城而过,把粮草送去了城北三十里的大营。
天子御驾亲征,来到林州之后,第二天,就只给林州城留守了三万兵马,其余近二十万大军,出了林州的北门,距城三十里扎下大营,打算等哒突人的主力来了以后,在此地决一死战。
近二十万人驻扎的大军营人吃马嚼的,消耗的粮草不是个小数目,先前储存在林州大库里的粮草,就需要搬运到大营。于是,山娃所在的粮队,不再跑回沙门县运粮,而在城北大营和林州之间往返搬运。王铮自然见不到他。
一天后的近午时分,王铮站在了城北大营东边的一个小山坡上。
他穿山道钻野林,费尽艰辛跋山涉水,总算是毫发无伤绕城而过,到了城北的战场,他想守在林州到大营之间的必经之路上,看看能不能找到山娃。
数里外的草原,大郑军队已经兵出大营摆开阵仗,连绵数里的大郑将士个个神情严肃斗志昂扬,旌旗招展遮天蔽日。调动军队的军鼓‘砰砰砰砰’敲个不停,震得人心里发颤。
哒突人的主力终于来了,不知道有多少兵马,连连绵绵接地连天。在大郑的军队对面,以扇形铺开。
此时,方圆十数里的范围内,对阵的双方已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过了今日,不知道会有多少大郑将士战死在这片草原上。不久后就会化为泥土成为肥料,继续发挥余热,滋养这片土地。
由于相隔太远,王铮不知道对阵双方的真实情况。他现在只关心山娃,他猜测山娃是在林州还是在大营。
如果山娃在林州城里,那么,山娃的安全系数会稍高一些,如果在大营,现在谁输谁赢虽然不好说,但是,既然是打仗,总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山娃是李家的独子,是他王铮的救命恩人,现在还是他的兄弟,比一母同袍还亲的兄弟,他不能让山娃有任何危险。
刚到了午时,王铮估计,就是后世十一点半左右的时候,他就听到了数里外的喊杀声,看来,大战,已经开始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