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护国大将军-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チ饲跋吆螅换崽硬芙钚惺拢换嵋源蠼现闹跋危怪撇芴岫健!
“哈!那就好,那就没事了,代老将军率将士们出征时,看看兵部的作坊又造出了什么战械,还有火炮作坊造出了几门火炮?也都带着去前线试试火。”
“得令,王大将军如果没有别的吩咐,我俩就先去调兵了。”
“等等,陈相,我使用天子剑调兵,不用让皇上和房相签字盖章吗?”
王铮不懂调兵的门道,所以由此一问,他还担心自己这么做,等会儿不会被皇上和房相批准。
“不用,按规矩,凡是王大将军使用天子剑时,均是紧急情况,所谓事急从权,兵部只需递上去一份公文,说明情况即可,不需皇上和房相的批准。”
王铮闻言大喜:“哈!那就更好了。你跟萧柱国说,让他随时给我准备十万兵马,我改天还有事要调兵。”
陈琦皱了皱眉,心说:这个王铮,还真是个怪胎,换一个人,谁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调兵遣将啊?
不过,这样也好,有他在,我大郑的将士,真的就能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了。
有他这个愣头青承担责任,我兵部和那些真心想为大郑开疆拓土的将士们,也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也就能尽快扫平四海使万国来朝了。
只是,皇上假如对他的做法不满意,就有可能随时收回天子剑。
看来,还得劝着他,悠着点使用天子剑,才是长久之计。
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是,王铮被皇上授予调兵权,被封为尚书省右仆射的事。
大家本来以为会引起轩然大波,会引起御史言官的群起抗议,会闹得朝野沸反盈天。
可是,晌午过去了,没反映,大家还以为惊涛骇浪正在酝酿之中,那就等到下午再看。
可下午也过去了,已经到了下衙时刻,还是很平静,还没有从任何地方传出任何一点,有人参奏王铮的消息。
不仅如此,兵部的衙门里,几乎所有人,都因为王铮的临时军令,忙的是人欢马叫鸡飞狗跳。
十万兵马的紧急调动不是小事,粮草、军需、兵甲战械,那些作坊里的火炮弩箭霹雳炮,甚至是锣鼓帐篷铁锅纸笔等等,诸如其类的繁杂琐事太多太多,兵部忙的不可开交。
户部也忙着打开大库,拉出来一车车的铜钱银两和粮草。
可除了兵部和户部,别的部门都很安静,不仅是皇上和房相一起装聋作哑,从没提起此事。
甚至那些,平时可风闻奏事无事找事的御史言官们,也全都是掩旗息鼓,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也没人禀奏王铮擅权,私自调兵遣将的军国大事。
貌似,王铮被授予调兵之权,被封为右仆射本就应该。
他刚把天子剑拿到手,就派遣和他平级的辅国大将军上柱国,代虎代老将军率领十万大军,奔赴瀛洲前线的事情,均属于正常,均属于王铮的职权范围,丝毫也没有违犯律法,丝毫也不违祖制。
别人咋想的代老将军不知道,可他觉得,今天这事儿咋就这么反常呢?那些看谁都不顺眼,没事还要找事的御史言官都哪里去了?他们咋就集体沉默了呢?
代老将军倒不是想让别人参王铮一本,更不想让人阻挠他率军出征,他仅仅是觉得此事不合常理,他觉得现今大郑的朝堂上,好像和以前不大一样了。
好像,因为王铮的存在,因为他的那些功绩,也可能是因为他许多次为国为民,激愤之下充满激情的咆哮,让一些人心有惭愧。
所以,现今才导致,那些从来就看不起武将的文官集团,这才集体缄默,不再对王铮做的事,指手画脚横加指责强加干涉。
貌似,因为王铮的存在,武将们的地位正在慢慢的提高,正在越来越受到皇上房相,和所有文官们的重视。
代老将军觉得,别的都不说了,但就是这一件事,王铮也值得大郑的所有武职官员,特别的尊敬和佩服。
但代老将军还是害怕夜长梦多,他雷厉风行,在短短时间内,就在兵部尚书陈琦和大梁将军府程霸的全力配合下,迅速抽调卫戌上京的十万大军,带足了粮草和兵甲战械,诸事齐备后,马上就放炮出征,星夜兼程赶赴瀛洲。
这一次,代老将军要抓住这个,王铮死乞白赖和皇上撒泼打滚,才换来的天子剑调兵权,给他的来之不易的领兵机会,他要攻城拔寨一雪前耻。
就像陈琦说的,代老将军野战不行,但攻城和守城还行,有了颇有些攻城经验的代老将军的辅佐,又有了十万兵马的增援,曹显的仗,应该会好打一些了。
因此,王铮在代老将军率军出征以后,终于睡了一个安稳觉。
话说回来,王铮前一段很少睡安稳觉,并不是因为他关心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事太甚。
主要是,他和洛阳公主郑妽新婚燕尔,他太贪恋郑妽的娇躯,每日就不让郑妽闲着,即便他偶尔想休息一下,郑妽也是初尝肉味儿,也太贪恋他的怀抱,也不放过他所致。
恰好,代老将军出征的当天,郑妽来那啥了,就是她那个比较大的姨妈来了。
王铮吃过晚饭洗漱过后,到了该就寝时,只和郑妽稍许亲热,小王铮就昂首挺胸独眼圆睁,他就有些忍不住,王铮当然不可能让郑妽的丫环顶替她,他还没荒…淫到那个地步,于是才无奈地早早睡了。
·············
阳春三月的某一天早晨,瀛洲城外的郑军大营内,静悄悄的,曹显和韩庚站在营内的望楼上,各自手拿望远镜,在仔细观察着瀛洲城的动静。
二十万大军已经扎下营盘三天了,可蒙辽军已经坚定了死守瀛洲的决心,至今也没派一兵一卒出城骚扰。
根据这三天来打探到的消息,证明现在的瀛洲城内,至少有四到五万的蒙辽守军。
因此曹显有些犯愁,别说是四五万,瀛洲这座坚城,哪怕是只有两万人马死守,打起来也会特别艰难。
燕云十六州地区,是蒙辽国库的主要收入来源。
契丹主要是以渔猎为主,可北地的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天寒地冻的,仅凭渔猎,蒙辽别说是养一百多万的战兵,就是吃饱都是个问题。
可蒙辽自从拥有了燕云十六州以后,靠着汉家百姓的农耕和经商,经济迅速崛起,军事快速发展,这才有了屡次攻伐大郑的基础。
因此,蒙辽势必死守燕云十六州的每一座城池。
近百年来,契丹与汉家百姓混居在一起,受汉家的影响太深,全国的官宦士族,皆以说汉话习汉字吟诗作赋为荣,已经比原来的蒙昧契丹有了很大的进步。
而汉家的百姓受蒙辽统治日久,也已不再心想中原。因此,也会给曹显的攻城战增加不少难度。
“老韩,蒙辽忌惮咱们郑军的霹雳炮,不出城和咱们野战,只龟缩在城内坚守,瀛洲这座坚城,可是不好打啊!”
曹显顶盔冠甲脸色刚毅,但却皱着眉头犯愁说道。
他和韩庚原来在雁山卫时,一个是雁山卫的中军司马,一个是司马都尉,本来就是最佳拍档,两人相处日久,说话就很随便。
“是啊!可再不好打,大将军既然说,燕云十六州的长城防线特别重要,那也得打下来,将士们的死伤是避免不了的,尽量想想办法减少伤亡吧!”
“那你觉得,怎么打才是最好?”
“我想的还没有大将军信上说的省力,我觉得,就照大将军信里说的做吧!这还是第一座坚城,不打打试试看,就不知道蒙辽的战力如何。”
“说的也是,那就打?”
“打他娘的。”
“好。”
曹显下定了决心,他也知道硬拼不可避免,打仗总会有死伤,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不打打试试看,心里就始终没底。
两人下了望楼,曹显吩咐一声,“擂鼓聚将”,然后快速奔往中军大帐。
传令兵闻言大喜,噔噔噔的急忙去传令。
刚才还悄无声息的郑军大营内,随着三通鼓响,顿时就沸腾了起来,无数的将士把脑袋探出帐篷探头探脑,但限于军令,还不敢随意走动,只得在帐篷内小声议论。
大家在大营里已经憋了三天,早就盼望出营厮杀了。想要博军功,想要封妻荫子,总憋在大营里怎能行?
一通鼓响众将军准备,二通鼓响正在路上,三通的鼓声刚落,中军大帐内,将军们已经一个不拉,全都到齐了。
被王铮一手教出来的曹显,也是军令极严,三通鼓罢人若没到,不管是何人,不讲任何情面,先拉出去扒了裤子打二十军棍,记过一次再说。
“本督计议已定,今日即刻攻城,众将可有异议?”曹显端坐在帅案之后,冷眼看了看两边整整齐齐昂首挺胸的诸位将军。
“末将等无异议,请大将军下军令吧!”众将齐声喝道。
大家早就急不可耐的想要屠宰那些蒙辽狗了,只等曹显一声令下上去就干,还能有什么异议?
………………………………
188章 攻城开始
“那好,项梁项将军何在?”曹显闻听众将士战意昂扬,也是精神大振,他起身伸手抓起一支令箭,看向项梁大声喝道。
“末将在。”
项梁虎喝一声,双手抱拳横跨一步躬身而出。
“着你亲率三万轻骑,看守除南门外的瀛洲其它三座城门,侧翼掩护我大军攻击南门,若有蒙辽军出城骚扰和溃逃,就给我灭了他。”
“诺。”
“石坤石将军何在?”
“末将在。”
“着你亲率两万轻骑,看守好瀛洲方圆二十里内的各要道,务必阻拦住可能会有的蒙辽援军,敢漏过来一个蒙辽援军,敢放走一个瀛洲城的溃兵,我拿你是问。”
“诺。”
石坤答应一声接过令箭,龙行虎步奔出帅帐,即刻点兵出发。
“万喜万将军高丕高将军何在?”
“末将在。”
万喜和高丕跨步而出抱拳施礼。
“着你二人率领八万步卒和混编旅,猛攻瀛洲南门,大将军的信你们都仔细研读过,怎么攻城也推敲了这么多天,我已不必一一细说,总之一句话,多用战械和霹雳炮,尽量减少我军的伤亡为善。”
“诺。属下清楚该怎么做。”
“韩客韩将军何在?”
“末将在。”
“着你率领余下的将士留守大营,把大营给我看好了,出了问题我砍了你的脑袋。”
“诺,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保证大营万无一失。”
“众将士各司其职同心协力,今日一战,务必给我拿下瀛洲。”
“诺。”
中军帅帐的将令一出,整座大营内,顿时就井然有序地开始行动起来。
攻伐燕云十六州的方略,和王铮给曹显的那封信,各主要将领早已研究了个透彻,在松州还没出发时,每日的操练,就是按照王铮所说的方法。
此刻大军一动起来,竟是丝毫不乱。
又是三通鼓响后,郑军大营四门大开,步军就近出大营北门,项梁率轻骑出东西两门,石坤出南门,十五万人马同时出动,荡起的烟尘遮天蔽日,阵势委实惊人。
郑军的大营和瀛洲城之间的大战场,一时间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冲天的杀气使天色剧变,乌云惨淡微风漫卷,如同末日来临。
瀛洲的城头,数万蒙辽将士,此刻已经感觉到了郑军无坚不摧的漫天杀气,已是不寒而栗。
各种攻城的战械配件,在三万轻骑和八万步卒的掩护下,被一辆辆大车拉上战场,两万混编旅的将士操作娴熟迅速组合,在极短时间内,已经成了一座座泛着精铁寒光的钢铁怪兽。
瀛洲城的蒙辽守军主将急忙下令攻击,无数的投石车和弩车一起操作,无数的石块和手臂粗的弩箭,铺天盖地乌云压顶一般,射向郑军的阵营。
可蒙辽的战械均是纯木质的老式战械,城头上也放不下大型投石车。
而轻型投石车的射程只有三百多步,即便有一块石头轱辘到了郑军的战械前,也已经没了劲力,根本无法对郑军造成大的威胁。
于是,郑军就在瀛洲城南门外四百步远近,蒙辽投石车和弩车的射程之外,每隔二十步一座,一字排开成了一个数里长的钢铁森林。
曹显和韩庚在中军坐镇,全盘统筹调度,万喜和高丕两位集团军的军司马,才是这次攻城战的总指挥。
两人以左军万喜为主右军高丕为辅,辖下共计八万步卒,加上操作攻城器械的两万混编独立旅将士,一共十万人。
如今,因为雁山卫那些骄兵悍将的战功太多,职衔和勋衔就太高。
即便是一个雁山卫的原旅司马,在松江卫这二十万将士整编后,居然因为职衔太高,只能委屈地做一个军司马,也导致其他各地来的将领,只能做他们的副手。
只不过,那些从别的地方抽调来的将领,对原雁山卫的将领也不敢不服。
他们的军功都是用人头堆出来的,是灭了哒突三族几十万大军,和把蒙辽的东西两京搅扰的鸡犬不宁,杀的尸山血海杀出来的,那些将领不服都不行。
诸军种准备就绪后,万喜的大手一挥,咬着后槽牙一声爆喝:“攻城”。
传令兵军旗挥动,紧跟着的是头顶一声号炮炸响,一团红色的烟雾,在十万步卒的头顶数十丈处经久不散。
宣睿十五年的三月中旬,瀛洲城外,各混编独立旅的营哨,几乎同时就是一声爆喝,“开战”。
得到将令后的郑军将士,齐齐操纵战械开始发射。
一霎时间,郑军的二百多架投石车顿时倾泻而出。
经过王铮改良后的精铁打制的投石车,射程五百步,正好能达到瀛洲的城头附近,还不会被敌军的投石车攻击。可谓是占尽了便宜。
这次的攻城战,在数月前,就已经被所有将士推演了无数次,各种方法各种计策,各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早已都铭记在胸。
万喜和高丕甚至都不用指挥,手下的所有军司马司马都尉,以及再低一级的旅帅等将领,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迅速攻破瀛洲。
正对着瀛洲城门楼的是几座大型投石机,投出的也是以数十斤到百斤的石块为主。
目的是砸塌城头,使敌军无法站立,更无法利用垛口掩护身体,也要砸塌城内的马道,使敌军城内街道上备战的军医和兵士,无法上城墙援助。
偶尔还会有一个几十斤重的炸药包,被重型投石机投入城墙上和城内的马道附近,炸成一片火海,炸翻数十米方圆的大片区域。
和石块的目的相同,炸塌城墙或者马道,让敌军躲在城里的后备兵员,无法上城墙接应。
大部分的均是中小型的投石车,投出的却是以三四斤到五六斤重的开花弹为主,目的是消灭城墙上敌军的有生力量和守城器械。
王铮的这个办法太狠,大郑极度的富裕让他在考虑方略时,就是以减少将士们的伤亡为主,钱财为次。
从三四斤的开花弹到数十斤的炸药包,不要钱似的往瀛洲的城头泼洒。
仅仅两刻钟后,瀛洲南门的城墙,就已经被炸塌了一个角。其余地方也是千疮百孔。
而整座城墙上,放眼望去,在投石车攻击时,已经看不到一个蒙辽军的身影。
估摸着,在这么密集的开花弹覆盖打击下,城头上幸存的蒙辽军士,已经不会太多。
万喜看看差不多了,和高丕对视一眼,就接着下令道。
“大型投石车延伸投射炸药包,阻止敌军援兵上城墙,其他投石车瞄准投射,继续杀灭城墙上的敌军,阻止敌军顺着城墙赶往南门。云梯出动,迅速至城墙五十步左右,有效清除城墙上的剩余敌军。”
“诺。”
随着万喜一声令下,近百驾云梯被缓缓推出阵营,然后越来越快,迅速靠近瀛洲,在五十步远近停稳。
四个大郑军士以大盾遮护身躯,搬开云梯的四条腿,摇动滚轴加固云梯。
而躲在云梯铁皮内的军士,急速摇动精铁所制的把手,转动滚轴,使云梯快速上升,不到一刻钟,被遮护着一层薄铁皮的云梯塔楼,已经高高立起,俯视瀛洲城墙。
而塔楼内特意挑选出来的弓手,各自弯弓搭箭,瞄准城墙,只要蒙辽军士露出头,就是一箭毙命。
到了此时,为免误伤自己的爬城弟兄,塔楼上的弓手,已经甚少使用霹雳炮和火爆箭,只能以神臂弓和诸葛连弩击杀敌军。
“传令:步卒攻城。”
“诺。”
传令兵的令旗挥动,头顶号炮连声,然后就见八万郑军将士,突然就排山倒海一般,抬着木板和长长的竹梯,猛然冲向瀛洲的城墙。
瀛洲是坚城重镇,有护城河和吊桥,只有把木板铺设在护城河上,将士们才能靠近城墙架好竹梯蹬城。
“陈将军,传令城门楼两侧的投石车,给我瞄准了投射,阻止敌军顺着城墙增援南门,别误伤了我军将士。”
混编独立旅的旅帅邓化,左手持望远镜观察战况,右手指着瀛洲的城头,对身边的旅司马陈妍吩咐道。
“诺。”女将军陈妍答应一声,小手儿一挥,身边的传令兵令旗挥动,然后头顶就是数声炮响。
“传令碉楼上的弓手,但凡有蒙辽军士冒出垛口,立即击杀,免得敌军的滚木礌石杀伤我军将士。”
“诺。”
现在,别看邓化只是个旅帅的职衔,可他这个旅是个加强旅,下辖四个加强营,每个营五千将士,加起来比一个军的将士还多了一倍,他手下有两万将士和数不清的战械。
在刚认识王铮时,还只是个七品校尉的邓化,短短三年的时间,他现在已是个军司马一级的将领了。
“邓将军,城门楼附近,好像有敌军的援军蹬城?”陈妍手持望远镜,和邓化站在一座高高的云梯上,时刻在看着瀛洲城墙上的动静。
“娘的,传令周十八,那几座大型投石机给我放开了轰,告诉他,瀛洲南门的马道上,要是再爬上一个敌军士兵,我剁了他。”
“诺。”
指挥那几座大型投石机的校尉周十八接到军令后,暴跳如雷。
他骂骂咧咧地亲自操作,一个个的炸药包仿佛长了眼睛一般,准确地投进了已被炸塌的城门楼后,准确地在马道附近爆炸。
邓化和陈妍从望远镜里亲眼所见,城内马道附近的蒙辽军士,在浓烈的混有碎肉和鲜血的烟雾中,一个个的残肢断臂被炸得飞上半空,死状惨不忍睹。
………………………………
189章破城死战
瀛洲城下,八万将士蜂拥而至,数十人齐心合力,把长长的木板铺上护城河,抬着竹梯架在城头,以竹梯前面的扒手抓牢垛口,然后左手圆盾护体,钢牙紧咬柳叶刀的刀背,右手攀附竹梯,快速向城头攀爬。
由于郑军的炸药包和开花弹,不要钱似的接近半个时辰的猛轰,瀛洲城墙上的守城战械几乎已被损毁殆尽,守在城墙上的蒙辽将士也已折损大半。
余下的蒙辽军,也已被郑军的开花弹炸晕了头,部分军士更是心胆俱裂无心再战。
因此,爬城的将士在云梯上弓手的掩护下,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更是没有被滚木礌石砸中一下,就已成功登上了城墙。
“娘的,总算是上来了。”瀛洲城头,庞聪左手的圆盾遮挡住一支射来的羽箭,然后轻巧地一翻身跳进城墙上,吐了口带血的唾沫说道。
庞聪和段韶,现在虽已是两个军的军司马,但每到战时,他俩向来都是身先士卒,这次还是他俩,从瀛洲城门楼的两侧城墙破损处,最先爬上了城头。
“弓手掩护,其余将士迅速掩杀,李旦,以霹雳炮轰击马道附近的敌军,不得使敌军登上城头一人。”
“诺。”山娃的朋友李旦,就是黑蛋儿,答应一声大手一挥,率领手下爬上城头的将士,迅速各找位置,从屁兜里掏出霹雳炮迎敌。
瀛洲南门城墙上的另一侧,段韶抹了把脸上的血迹,舔着嘴唇呲着牙一笑。
“传令:圆盾护身,诸葛连弩开道,迅速清除城头上的敌军。”
“诺。”
“传令:让李钩和李石两位旅帅,以霹雳炮开道冲下内城,占领马道和城门附近区域,搬开沙袋打开大门,掩护我大军进城。”
李钩就是李狗娃,李石就是李石头儿,一同从李家洼出来的,山娃的这三个朋友,虽然还都是二十一二岁,现在已经均是旅帅的职衔。
“诺。”
此时,已经看到段韶和庞聪带人爬上城头的邓化,早已下令所有的大型投石机,停止抛射炸药包。
而两侧的中小型投石车,还在向南门左右两侧各二三百米处,不停地投射开花弹,防止敌军顺着城墙增援瀛洲南门。
蒙辽军的守城军士是不少,可能上城墙却是不多。
即便原来在城墙上的蒙辽军士,也因为郑军密集如雨的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