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护国大将军-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辽军的守城军士是不少,可能上城墙却是不多。

    即便原来在城墙上的蒙辽军士,也因为郑军密集如雨的开花弹的轰击,不会一直站在城头当活靶子,后来也撤下去了一部分。

    可郑军早已防备敌军会顺着马道上城增援,在开战的初期,就用无数个炸药包和大石块,把南门的马道轰击的破碎不堪,根本难以顺利上下。

    无奈的蒙辽军,只得从别处搬来木梯,就像郑军一样的爬城增援。

    可是此时,郑军已经爬上了城头,霹雳炮和火爆箭不要钱似的,对着内城的蒙辽军泼洒,只把蒙辽军士炸的哭爹喊娘狼狈不堪。

    越来越多的郑军将士涌上城墙,越来越多的霹雳炮在敌军中炸响,越来越多的诸葛连弩加入战团。

    随着诸葛连弩机簧扣动的声声轻响,城墙上的蒙辽军也是越来越少。

    攻城战到了此时,已经可以基本定型。今日,瀛洲必破。剩下的,仅是时间问题和多增加些双方的伤亡罢了。

    今日攻城的郑军,均穿着一身王铮新发明的板甲,防护力极强,蒙辽军的硬木弓射出的羽箭,只要不是恰好射中面部,就不会造成太严重的伤害。

    即便是被蒙辽军的弯刀砍上一下,除了会划出一溜儿火花外,也不会被砍透。

    可蒙辽军就不行了,蒙辽太穷,也严重缺铁,军士穿的基本上全是皮甲,别说是被精铁所制的神臂弓破甲锥射中了,即便是被仅仅一尺长的诸葛连弩的弩箭射中,也马上就是肠穿肚烂。

    和郑军步战,即便不算王铮发明的所有兵甲和战械,蒙辽失去轻骑的优势后,他们已经占不了一点便宜。

    城外中军阵内高高矗立的望楼上,曹显和韩庚,看到郑军已经牢牢占据了城门楼附近,各自长出了一口气,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终于不再那么的担心。

    “下去吧!准备杀进城去。”韩庚笑着和曹显说道。

    “嗯!庞聪和段韶果然最善打硬仗,这么轻易地就占领了城头。不过,巷战也不可轻视,也许,巷战死伤的将士,比攻城时还会多。”

    “那也没办法,大将军严禁屠杀百姓,蒙辽军化妆后躲进百姓家,委实不好鉴别,死伤确是在所难免。”

    “是啊!瀛洲城里的百姓,大多是我汉家子弟,大将军本就是一副菩萨心肠,怎能会容许我等肆意胡来?”

    “哈!菩萨心肠的杀神王铮,嘿嘿!这个名号,有点怪。”韩庚笑着说道。

    “哈哈!的确是怪,可以战止战,本就是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也确是菩萨心肠。哈哈!”

    两人说着话下了望楼,各自跨上战马缓缓前行。

    此刻,前军的两位主帅万喜和高丕,已经率领将士进逼到了瀛洲城南门下,撞车正在撞击城门,而城内还是厮杀声和霹雳炮声震天响。

    李钩和李石,就是狗娃和石头儿,各自率领手下的将士,以霹雳炮、神臂弓和诸葛连弩开道,迅速跳下破烂不堪极难行走的马道,冲进城门内。

    狗娃率领五六十个将士,以圆盾遮护住头脸,抵御城内敌军密如飞蝗般的羽箭。

    忍着身体的疼痛,任凭敌军的羽箭攒射,所有将士的身上叮当乱响,却很少能钻进郑军将士的体内。

    板甲也是精铁所制,有小儿的巴掌般大,扣在一起没有间隙,蒙辽军的羽箭只有箭头是铁质,其他均为木质,劲力不强,难以穿透板甲的防护。

    躲在山娃等人后面的郑军将士,掏出最新型的霹雳炮,拧开手把上的盖子,拉着引信,看准敌军想要冲过来阻止,就扔出霹雳炮,把悍不畏死冲过来的蒙辽军,炸的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由于城门楼的附近区域,已被郑军全部控制,城墙上的郑军也在拼命抛射霹雳炮和火爆箭,掩护下面的弟兄搬开沙袋打开城门。

    靠近城门附近的蒙辽军军士越来越少,攻势就逐渐减弱。

    拥挤在大街上的蒙辽军士,估计是被郑军强大的攻势吓怕了,也被炸药包霹雳炮等炸怕了,好像已经没了战意。

    即便有几个蒙辽军士,已经被带兵将领砍了脑袋,其余的却还是踌躇不前,不敢靠近城门附近。

    狗娃在掩护,此时的石头儿也没闲着,他率领一二十个郑军将士,正在拼命地搬开堵死了城门的沙袋。

    随着城外将士用撞车坚持不懈的连番撞击,城门终于不堪重负地坍塌。

    这下子,城里城外所有将士一起动手搬开沙袋,瀛洲的南门,在两刻钟后,终于被彻底打通,城外的将士蜂拥而来,杀进了城内。

    到了此时,城门已被彻底攻破,蒙辽军士的斗志终于崩溃,不知哪一位一声哭喊“瀛洲城破了,郑军杀进来了。”

    自此以后,蒙辽军溃败,开始夺路而逃。

    可瀛洲的城门只有四座,南门被郑军攻破,能逃出去的就只有东西北三座城门。在蒙辽军搬开那三座城门口的堵门沙袋之时,城内的混战更是激烈。

    曹显和韩庚想到了,却也没有办法。巷战果然更是惨烈,郑军将士的死伤也在逐渐增多。

    此时的蒙辽,在吃过郑军的多次大亏后,照葫芦画瓢,也已发明了霹雳炮。

    只是,蒙辽军霹雳炮的数量很少,火药比例也不够完美,砰的一声闷响后,烟雾弥漫成一大团,看都看不清对阵的双方,但杀伤力却极弱。

    可即便是这样,郑军将士的人群中,假如被扔进一个蒙辽的霹雳炮,被杀死的会有,被杀伤的不多,被震伤的却会暂时失去战斗力。

    “娘的,给我轰,轰他娘的,霹雳炮往敌军人多的地方投,弓手别可惜弩箭,给我照死里射,射死那些蒙辽狗。”

    段韶被一个蒙辽军的霹雳炮炸的晕头转向,脸上也被碎瓷片划破了一道大口子,血流如注,现在的他,更姬八丑了。

    他更是大怒,指挥亲兵拉燃霹雳炮的拉线,不要钱似的往蒙辽军的人群里扔。

    蒙辽军虽已无斗志,但城门即便搬开,数万人马一时三刻也逃不出去,少量的已经开始投降,可有主将率领的大批人马,却还在负隅顽抗。

    此战以前,由于蒙辽准备充分,兵力充足,不缺战兵,更是由于曹显提前做好了功课。  因此,此战只有少数百姓参与运送伤员,其他的百姓各自龟缩在家,只听到连声炮响喊杀声震天,却没人敢出院门一步。

    在攻城以前,曹显早已派军士用投石车,往城里投放了大量的传单。

    传单告诫城内的百姓,郑军只杀蒙辽军,破城后会对对百姓秋毫无犯,百姓们可以在家不出门。

    但如果百姓心向中原,参与王师破城的话,以后会被朝廷封公封侯重重有赏。

    因此,蒙辽军不敢让百姓参与守城,怕他们和郑军内外勾结,战时严禁普通百姓出家门一步。

    那些参与抬送伤员的百姓,均是蒙辽军士的亲戚或者朋友,均是受到守城将领信任的人员。

    也是因此,曹显此计,就避免了大量普通百姓的伤亡。

    这一招,同样是王铮给曹显的信上所授。
………………………………

190章 夺城成功

    城门打开以后,管贤和申四一马当先冲进城内。

    申四边冲边兴奋地对着狗娃高声喊道。

    “狗娃,你带弟兄们先歇息裹伤,让哥哥去冲杀,哇哈哈,蒙辽狗,拿命来吧!。”

    “哈!终于杀进来了。”狗娃喘着粗气,向后靠在被炸塌的马道上,稍微歇息了下。

    这一阵的猛冲猛杀,虽然时间不是太长,可敌军的羽箭太密集、

    现在,他的全身上下,如果不是板甲的防护,早就成了刺猬,也早就死透了。

    即便是这样,他身上凡是被羽箭击中的地方,虽然没有见血,但敌军抵近了射箭,箭支的劲力击打板甲,却依然很是疼痛。

    他的身后,随着他爬上城头的五六十个弟兄,此时仅剩三十四人还能勉强一战,战死了七人,轻重伤员十八人。

    包括狗娃在内,几乎所有人身上,都挂着好几支扎在板甲缝里的羽箭。

    “申将军,别冲的太快,等等弟兄们。”

    管贤连忙拍马紧跟申四,他生怕好战的申四不要命地猛冲,假如失去后面弓手的掩护,冲在前头面对大量蒙辽军的密集箭雨,是非常危险的。

    “哈哈!老子省得。前面的弟兄们以圆盾遮护,后面的弟兄用霹雳炮火爆箭猛轰,两翼的弟兄弓弩掩护,跟我冲。”

    整编后依然是军司马的管贤,在听到同时军司马和他平级的申四的指挥后,把手中的陌刀朝天一举,大喝一声:“冲。”

    管贤和申四在前猛杀猛冲,后面的郑军潮水般源源不断的涌进城内,瀛洲城内,郑军越杀越多,蒙辽军越来越少。

    申四就像拼命三郎似的,厮杀起来从来就不顾自己的性命,他双刀在手左劈右砍如虎入羊群。

    身边的亲兵也均是人手双刀,没有一个人用圆盾护身,上劈下撩如砍瓜切菜。

    霎时间,瀛洲城内的大街上,本已没了太多斗志的蒙辽军,被一帮原来雁山卫的大郑虎贲,给冲了个七零八落,被郑军将士砍杀的哭爹喊娘狼狈不堪。

    激战之中,申四哈哈狂笑数声,一脚踹翻了一个蒙辽军士,然后顺手一刀抹去,一颗头颅顿时就飞上了半空。

    “哇哈哈,再来。”

    申四正想扑向对手的一个蒙辽百夫长,突然就见白光一闪,眼角的余光看到,一支羽箭射向了他旁边管贤的面门。

    申四连忙举刀格挡,羽箭被挡了一下改了个方向,斜刺里刺向他的脸庞,他急忙一闭眼一转脸。

    可还是晚了一步,被他劈砍的改了方向的羽箭,一下子就扎中了申四的左眼珠。

    “哇呀呀!”申四疼得连声爆叫,幸亏那只羽箭被他的柳叶刀挡了一下,失去了劲力,要不然必会穿透管贤的脑门。

    同样是因为他柳叶刀的遮挡,那支羽箭的劲力已经失去大半,扎中了申四的眼珠后,却没有再深入一厘。

    不但对敌人狠,对自己也够狠的申四,一咬牙就拔出了羽箭。他的右眼看到,箭刃上带着一颗血淋淋的眼珠,申四的左眼眶内,瞬间就血如泉涌。

    “哇呀呀!老子瞎了一只眼,我那媳妇可咋娶?可恨呐可恼。”

    申四咆哮连声,他举手就想扔掉羽箭继续杀敌。

    可他转念一想,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的眼珠可不能扔了。再说,这都厮杀了半天了,水米未粘牙,自己的眼珠那也是肉啊!

    申四愤怒地大吼:“娘的,老子的眼珠子,可不能仍在地下让别人当球踢,我吃了它。”

    于是,在对面数十个蒙辽军士的目瞪口呆下,申四把扎着自己眼珠的箭刃塞进大嘴,等箭刃再出来时,仅仅就只剩下沾着血的箭刃了。

    申四的大嘴张张合合嘎吱嘎吱咀嚼连声,生生把自己的眼珠嚼碎了咽下,然后不顾左眼眶的伤口和满面满身的鲜血,状若疯狂般地“哇哈哈”一声狂笑,睁大了独眼,就纵身向前扑去。

    “娘啊!魔鬼啊!”到了这时,已经被申四的行为吓破了胆的蒙辽军士,战斗意志才算是被郑军的彪悍彻底摧毁,数十蒙辽军士哭喊一声,扔下兵器扭头就跑。

    “申将军,快下去裹伤,弟兄们,跟我追杀蒙辽狗。”

    申四的救命之恩管贤都看在眼里,可此时不是他啰嗦着说废话的时候,后面还有大批蒙辽军等着他去追杀,于是他当即陌刀一举,带头向前猛冲。

    “裹个鸟,杀。”申四毫不在意自己的伤情,依然奋不顾身泼命砍杀。

    对于申四的悍勇,雁山卫的将士和松江卫原有的将士,那是司空见惯。

    可对于后来从其他的城池,赶去增援澶州,最后却被留在了松江卫的那些将士来说,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今日申四的行为,吓坏了蒙辽军士,激励了大郑将士,使更多的大郑军士,再一次地知道了,原雁山卫的虎贲是多么的彪悍敢战。

    自此时开始,蒙辽军士的战斗意志终于土崩瓦解,再无成建制的抵抗,只顾抱头四处乱窜。

    东西北三座城门的门洞里,挤满了惊慌失措的蒙辽溃兵,都想尽快挤出城去逃之夭夭。

    “传令:攻进城内的将士们,无需逼迫太甚,放蒙辽军出城。”

    随后进城的集团军军司马万喜,担心城内的蒙辽军困兽犹斗不管不顾,牵连到城内的百姓,这才紧急下了一道军令。

    这道军令一下,即便申四管贤等再不满意,也得遵令执行。

    因此,东西北三个城门附近,溃退的大批的蒙辽军压力大减,这才能迅速出城。

    可万喜放了蒙辽军出城,并不是想饶了他们。

    而是,更为勇猛的项梁,带着三万原雁山卫的精锐轻骑,在数里外的主要道路上,正等着蒙辽军自投罗网。

    而在二十里外,蒙辽军逃往莫州的数条必经之路上,还有石坤的两万轻骑在树林里埋伏,瀛洲城内的这四五万蒙辽军士,今日注定已是在劫难逃。

    “传令马宝马将军,秋池秋将军,林刚林将军,尽快肃清残敌。”

    “传令其余将士,抢救府库、救治伤员、扑灭大火、打扫战场。”

    “传令朝廷早已任命,这一次随军出征的瀛洲知州,进入城内安抚百姓。”

    “传令所有最新任命的燕云十六州的知府知州,进入城内协助瀛洲知州,处理政务,尽快招募工匠修复城墙。”

    “通知曹大将军,可以准备让郑仝进城了。”

    “诺。”

    站得高才能尿的远,进入城内登上城头的万喜和高丕,一边拿着望远镜四处观察,一边接连下了几道军令。

    至此,瀛洲城已被基本拿下,仅剩不多的蒙辽军,被彻底肃清也不会用太久的时间。

    这还是为了照顾城内的百姓,如果不是为了百姓,那几处被蒙辽军占据的大院子,几个炸药包撂进去就能马上结束战斗。

    可炸药包的威力太大,波及面太广,附近的普通民房,根本就经受不住炸药包的震波。

    又过了大概一个时辰,残敌已被彻底肃清,瀛洲城南门外。

    松江卫后军丁旅丁营的营校尉郑仝盔明甲亮。率领三百六十名军士,暗含三百六十周天,整整齐齐列好了队形,他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高举大郑的国旗。

    他是曲阳郡王郑瑞的庶出幼子,他爹的封地就在属于瀛洲管辖的曲阳县。而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曹显就让他高举大郑的国旗第一个进城。

    其身后一左一右,是辽阳郡王郑钢的幼子郑湖,他高举的是松江卫的卫旗,朝阳君王郑智的幼子郑然,高举的则是曹显的将旗。

    郑湖和郑然身后的三位小将,是他们的三个侄子,来到松江卫参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三位王爷不偏不倚,每人一个幼子一个孙子。

    再往后,才是曹显和韩庚率领中军压阵。郑军的大营还要驻军,不会撤掉,瀛洲城装不下二十万人马。

    燕云十六州已经从汉家王朝的手里,失去了百年之久,瀛洲城还是第一座,被大郑的将士正式收复的燕云十六州的城池。

    所以,听从王铮的建议,进城仪式时,第一个进城的最好是皇上的子弟,而郑仝家的封地正好就是瀛洲境内的曲阳。

    王铮和曹显如此做,即给了皇上很大的面子,又给了郑仝三人一份很大的功劳,还让三人在上京的父亲,脸上特别有光。

    不过,如果是别的将士第一个进城的话,也有功劳,却不显眼,没有这么做划算。

    再说,别的将士也不屑这么点功劳,他们这么做的话,最多也就是会被写上军报,让皇上和众位大臣能听到一次名字,混个耳熟,仅此而已。

    盱眙,随着曹显一挥手,传令兵令旗挥动,众将士身后就是一声炮响惊天动地,稍停又是四声炮响,然后十二声,再然后是二十四声。

    证明从此以后,瀛洲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统归大郑管辖,再也不容许异族沾染一根手指。

    震耳欲聋的炮声过后,曹显大手一挥虎喝一声“进城”。

    “诺,谨遵大将军将领。”

    郑仝高举大郑的国旗,踏着正步领头缓缓前行,郑然和郑湖随后,三个侄子手按佩刀端坐马上,身后三百六十名郑军将士一声不响,策动战马紧随其后。

    “丢失百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收回来一座城池了,其他的,也不会太远了。哈哈!走,进城。”

    曹显对着韩庚哈哈一笑,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乌云踏雪四蹄飞扬,一溜小跑踏过吊桥,进了城内。
………………………………

191章 夺城之后

    瀛洲城一战而下,貌似蒙辽军不堪一击,将士们欢欣鼓舞。

    可曹显却丝毫也不敢轻视蒙辽,瀛洲城才是燕云十六州夺城的第一战。

    这一战,蒙辽军不知道郑军新式战械的厉害,也不清楚郑军夺城的战意和战力如何。

    可蒙辽军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的仗,会越来越难打。

    曹显和韩庚进入城内踏上城头,皱着眉头四处看了看。

    瀛洲城的南门已经残破不堪,地下残肢断臂到处都是,鲜血染红了城头,染红了马道,染红了瀛洲城内的大街小巷。

    这就是战争,战争是极其残酷的,战时的人命贱如狗。可为了大多数人不被战乱波及,就只能以战止战以杀止杀。

    来到瀛洲府衙一看,因为被一帮蒙辽溃兵占据后困兽犹斗,被几个霹雳炮炸塌了数间房屋的府衙内,同样是浪迹不堪。

    曹显赶到时,早已被朝廷任命,却一直空闲了几个月,原来一直待在上京的瀛洲知州和守备,正和一帮同僚救治伤员、打扫院落,清除坍塌的房屋。

    在曹显还没有把权利交给他们以前,他们暂时只能干些别的。进入府衙,曹显在正堂端坐,接连下了几道军令。

    责令瀛洲知州接管瀛洲处理政事,责令瀛洲守备接管瀛洲防务。

    燕云十六州的各知州和守备,均是朝廷任命,曹显带兵打下来以后,完成交接仪式就不用再管。

    还有,燕云十六州所有的知州和干吏,在上京时,就已经被吏部的官员,按照王铮给出的方法培训了几个月,到任后该怎么做该做什么,曹显现在已经无需赘述。

    至天色擦黑时,项梁和石坤相继回来交令,已经全歼蒙辽溃兵,没有使一人漏网。

    已经没了战意的蒙辽溃兵,在原雁山卫那些精锐的手里,实在是不堪一击。

    曹显知道,即便没有一人漏网,瀛洲丢失的消息,莫州的蒙辽军依然很快就会知道。

    没一人漏网是明面上的,暗地里,化妆逃脱的还会有,现在还藏在百姓家里的也不会少,蒙辽的哨探和细作也会是无孔不入。

    把瀛洲交给知州和守备以后,曹显就不用再管太多,他还要考虑接下来的战事。

    可他刚走出大堂,就见院子里,半跪了四五十名,穿着普通庄户衣服的壮汉。

    “大将军,属下等前来请罪。”

    看到曹显疑惑的眼神,韩庚解释道:“这些都是咱们先前派进瀛洲的细作,由于敌军堵死了四门,破城时他们就没有帮上忙,因此心有愧疚,前来向大将军请罪。”

    “啊!如此啊!弟兄们快快请起。”曹显连忙上前,搀起领头的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

    “敌军堵死了城门,你们帮不上忙属于正常。假如硬来,也只会搭上弟兄们的性命,照样起不了作用,不必心存愧疚。我听说,你们无法打开城门,却救下了两座大库,可有此事?”

    “回大将军,我等也是如此想的,我等仅有四十多人,敌军堵死了城门,帮不上忙不说,还会被咱们郑军的炸药包误伤。于是我等就直奔府库,蒙辽军溃逃之前想放火焚烧大库,我等拼死一战,所幸蒙辽军虽众,却已无战意,被我等杀的狼狈而逃,这才保住了城内的大库。”

    “哈哈!好,好兄弟,瀛洲大库里的钱粮何止千万?你们的功劳大了,哪还用请罪?如今,莫州的敌军必已得到消息严加防范,咱们再攻城时不知要战死多少弟兄。不如这样,你带着你的手下混入难民的队伍,再次混入莫州。进入莫州后,想办法找到早已进入莫州的那些弟兄,待我大军攻城时,你们再相机而动,能打开城门就打开城门。若不能,则像这次一样做些别的。如何?”

    “诺,谨遵大将军将令。”

    曹显回到城外的军营后得知,此战,郑军依仗新式战械和霹雳炮等大杀器,仅仅战死一千一百四十九人,轻重伤员三千二,毙敌两万九千余,生俘一万三。

    而驻守瀛洲的四万多蒙辽军士,无一人漏网。

    此战,战果可谓辉煌,可曹显依旧心头沉重。

    那些战死的弟兄,有很多都是几年前,在雁山卫就跟着他的中军将士,他们亲如兄弟多年,如今却命丧在了瀛洲城下。

    可战争就是这么残酷,谁都没办法。

    莫州还要去打,曹显也没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