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书虫的世界-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蕾拜别周健、周山民父子后,离开金刀寨前往京城,途径山西曲阳时,在当地酒馆中巧遇一白衣书生……“
张丹枫出场后,李舒崇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白马书生,从服装到发型,再到人物的表情,都非常有古人的感觉,就连李舒崇这个亲身经历过的人都不禁要称赞一下,也期待着”白马书生“与”小兄弟“正式相见后的剧情逐步展开。不过,接下来的这段剧情李舒崇一定要亲身去感受的。
同样的小说,为什么后来拍的却很难在网上找到呢?李舒崇决心一探究竟。他反复寻找,终于在搜狗百科里看到了2003年双冰版的《萍踪》,从剧照来看,男一号英俊,女一号漂亮,穿上古装也很出彩,为什么就是不被大多数观众认可呢?看了很多评价后,李舒崇觉得主要原因是编剧太离谱了,还有就是男演员没有演出原著中张丹枫的那种为国为民的大仁大义吧。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原著才是最好看的。《萍踪》是梁羽生最经典的武侠小说,英俊潇洒文武双全痴情幽默还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不计个人得失的大侠,白马书生张丹枫简直是所有少女的梦中情人,白马王子!真性情的张丹枫也当得起那句“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既有建安文人的儒雅风骨,又有汉唐盛世的大气从容。从某种角度来说,谁更忠实于原著,谁就更能拍出传神的影视片来。
李舒崇不禁又联想到网上关于《红楼梦》各种版本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评价最高的是1987版陈晓旭所饰演的林黛玉,评价最低的是2010版蒋梦婕所饰演的林黛玉。
陈晓旭从真正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绝顶美女,但无可争议的是,当年的她气质绝对万里挑一,加上不俗的外表,所以她就成了人们心中念念不忘的林妹妹。就原著来说,陈晓旭所扮演的林妹妹,把曹公笔下的人物复原得最为成功和完满,她的才情,她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她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她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古典美女的气质。甚至,陈晓旭一生和林妹妹都很相似。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就是我。“
相比之下,蒋梦婕就是个壮实而阳光的女孩,她从外形到内心都给人一种明净纯粹的感觉,只是她确实不适合演林黛玉。看到了蒋梦婕扮演的林黛玉很容易让人想起了大观园里的丫环,她给人留下的是阳光而肥硕的印象。除了蒋梦婕的外形与林黛玉差异较大之外,她的气质与林黛玉也是大相径庭,说句实话,让蒋梦婕这样的阳光女孩来饰演林黛玉实在是勉为其难,她好像无法进入林黛玉的精神世界。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她就是干巴巴地背台词,很多时候感觉她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做,就连手脚也无处可放。
李舒崇心想,以后书院派和昌南书院都要增加传统的国学教育了,不然的话,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汉服的推广,归根到底还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推广。
形似还是神似?主要看气质!
。。。
………………………………
第七十章 是福还是祸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岳飞之怒,是被金兵侵扰中原,烧杀掳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
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
岳飞之怀,是为国杀敌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
岳飞梦寐以求的不是加官进爵,封妻荫子,而是北渡黄河,收复失地,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他所做的这首《满江红》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欲雪前耻的渴望。
此刻,李舒崇就有一种怒发冲冠的感觉。
8月19日,在女子4x100米接力预赛中,美国队在交接棒时出现失误,无缘决赛,但美国队随即提出上诉,国际田联最终决定给美国队重赛机会,单独重赛。由于排名第八的中国队成绩为42秒70,重赛美国队以41秒76的成绩成功获得决赛资格。中国队就此被挤出决赛名单,无缘决赛。
刚看到这样一条新闻,李舒崇非常愤怒,他浏览了一下各大网站的网友评论,发现很多人和他一样愤怒,网上一片哗然:
“强烈建议闭幕式全体缺席,抵制这种违反体育道德底线的行为,抵制这种政治化的奥运。”
“裁判不是日本人就是澳大利亚人,美国和他的小兄弟们这是要把无耻进行到底的节奏。”
“奥运如此黑暗,不参加奥运说明不了什么,经济增长国力强大,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王道。”
“说别的都没用,国家的强大才是第一位的。”
可是,冷静了一会儿之后,李舒崇渐渐地笑了。
从表面上看,中国女子接力队被挤出决赛名单,当然是坏事,可以说让国人非常痛恨。这是一种明目张胆的霸权主义行径,明显地是在针对中国,打压中国。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其实未必是坏事。
美国历来就是一个无赖国家,近些年来独霸全球,更是肆无忌惮,常常挥舞着胡萝卜和大棒到处耀武扬威。以前总有很多的国人,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精英人士,口口声声宣扬着美国的平等、公正、自由、人权,似乎很瞧不起自己的祖国,严重缺乏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怀。现在,象征着世界和平、友谊、团结的奥运精神和纯洁的奥运赛场都成为了美国打压中国、展示特权的牺牲品,让美帝的霸权主义行径和双重标准的丑陋嘴脸彻底的暴露在国人的面前!如果这次女子接力队的损失,能够多唤醒一些对美国心存幻想的国人,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珠穆朗玛峰在成为世界最高峰之前,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造山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发生摩擦和碰撞,喜马拉雅山脉正是借助了碰撞时的强大力量才能不断抬升,才达到了今天的高度。当然,有时候会伴随着剧烈的火山活动和地震,这些都是一个过程。
低调求发展,实力才是硬道理。李舒崇开始考虑今晚穿越的问题,是去会一会白马书生,还是去雁门关找丁大可呢?
还是先去雁门关吧,金刀寨主周健已经发现,现任雁门关总兵丁大可与瓦剌人勾结,企图要灭掉金刀寨,所以才安排人去劫了雁门关的军饷。
这个丁大可,虽然如愿当上了总兵,想不到却如此糊涂,简直敌我不分。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如果灭了金刀寨,下一个就会轮到雁门关。十年不见,是要去好好“提醒”一下他了。
当晚,李舒崇翻开《萍踪》,找到那个倒霉的军官方庆去蝴蝶谷的情景,穿越了过去。
李舒崇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片桃树林里,清香扑鼻而来,四周都是花树,红白交艳,灿若云霞,蔚然成海。桃树林里有一块大岩石,岩石的裂缝中,方庆就躲在里面,往外偷窥,一心等着云蕾的到来,对于李舒崇突然出现在树底下的情况毫不知情。
不一会儿,天就亮了,一轮旭日突破雾气的包围露了出来,朝霞满天。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大群蝴蝶,聚集在花树之上翩翩起舞。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白衣少女,衣袂飘飘,雅丽如仙,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李舒崇看到这个云蕾果然明眸皓齿,娇艳动人,气质高雅,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如果不是李舒崇早已心有所属,难免也会产生爱慕之情。
只见云蕾快速地绕树奔跑,一下子又跃上树梢,如同散花天女一般,真是:朝霞与天女齐飞,舞蝶共落花一色!
李舒崇见云蕾轻功了得,一时技痒,不由得走了出来,也飞身上了树。
云蕾突然看见一个五官清秀,中等身材,浑身书生气的十七八岁少年,面带微笑主动朝自己奔来。显然不是隐身于此的恶人,倒像是来找自己切磋武功的朋友。
云蕾也起了比较之心,两人就在这桃林之中你追我赶,比试起了轻功。从轻功来看,一时间竟不分上下。云蕾胜在身体轻盈,步法灵动,李舒崇又强在内力浑厚,气息悠长。
两人又比试了拳脚,云蕾的掌法固然精妙实用,李舒崇的美女小擒拿更是收放自如,凌厉潇洒,拳脚功夫要略胜她一筹。
李舒崇又从地上捡起两根树枝,掰去多余的枝叶,分给云蕾一根,两人以树枝当剑,又比起了剑法。这次是云蕾占优,无论李舒崇是用越女剑法还是全真剑法,始终被云蕾的玄机剑法所压制。
两人比试良久,方庆也一直在观看,竟然忘记了要假装上吊自杀。
李舒崇和云蕾可谓棋逢对手,缠斗了良久不分胜负。李舒崇有心拿美女小擒拿去换玄机剑法,又不知道云蕾是否愿意。李舒崇心想索性吃点亏,先把美女小擒拿教给云蕾吧。
于是,李舒崇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告诉”了云蕾自己的聋哑情况,还把自己作为书院派掌门,掐指算出雁门关和大明朝有难,特地来此保家卫国的打算全都“告诉”了云蕾,并把自己要传授美女小擒拿的意思也告诉了她,云蕾虽不知道双剑合璧的威力,但为了让李舒崇更好的救国救民,决定也把玄机剑法传授给他。两人都是学武的好苗子,才一上午时间,两人互相学习,竟然全都掌握了。
时间已近中午,李舒崇直接“告诉”云蕾,自己要去金刀寨帮方庆要回军饷,叫云蕾一起去帮忙,而且还“透露”,有惊喜在等着她。
方庆苦等了一上午,一直没有表演上吊的机会,眼看就要失去夺回军饷的机会,难免被朝廷千刀万剐。没想到这两个武艺高手的少年英雄会一起去帮自己,真是绝处逢生,喜出望外。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ps:十二点多就要写完了,谁知突然停电,更糟糕的是我忘了保存,只好等来电后,又重写了一遍。不知道这件坏事的后面,有没有好事不期而至呢?
。。。
………………………………
第七十一章 千秋功与过(上)
武举人出身的方庆,在云蕾和李舒崇这样的侠客面前,却是武功最低微的人。
李舒崇不想过多影响原著中的世界,所以这次去金刀寨分工很明确:云蕾负责出面去和金刀寨讨要军饷,李舒崇暂时作为方庆的“保镖”,主要负责方庆的人身安全。李舒崇“告诉”云蕾,这次行程有惊无险,不到万不得已,自己是不会出手的。看到自己的压力都由两位少侠来承担了,安全也有了保障,去往金刀寨的路上,方庆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三人一起出发了,在路边客店里吃过午饭,直奔金刀寨的方向。
金刀寨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片肥沃的田地,还有不少人在田间耕作。猛地一看,李舒崇还以为这里是世外桃源呢,根本不像是威震胡汉的金刀寨的巢穴。
三人来到山寨面前,忽然寨门大开,两队强人列阵相迎,刀枪如雪,甲胄鲜明。李舒崇心想,拍电影的时候,演员们扮演的侠客们总是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真实场景里,大多数人都会和身边的这个方庆一样,吓得腿肚子抽筋的。因为这种情景下,一般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去想,万一那些锋利的刀枪偷袭一下自己,小命就会交代在这里了。
进到大堂以后,李舒崇优哉游哉地欣赏着云蕾的表演。只见她先是用拳脚功夫打败了少寨主周山民,然后用宝剑和手持金刀的老寨主交起手来。
只见云蕾左穿右插,犹如蝴蝶穿花,身形越来越快,让人头晕眼花;剑光闪闪,犹如长江大河,滚滚而上,剑气纵横,快如闪电。金刀寨主却兀立如山,岿然不动;金刀虽然是缓缓挥动,却虎虎生风,震撼人心。李舒崇心想:也就是在原著的世界里才能看到如此精彩的对决吧,想要把这些场景真实的拍摄出来,即使现在的电脑特技那么发达,也还是太为难那些导演了,除非找到真正会这些武功的人,真刀真枪的较量才行,可是这样的演员去哪里找呢?除非有一大批武功高强的人才,而且还要他们愿意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拍这些娱乐节目才行。
李舒崇忽然有个想法,要是在省城的电视节目里,定期直播昌南书院的真刀真枪的训练,估计应该会有很多人感兴趣吧?这对于昌南书院的推广来说,绝对有相当大的帮助。只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怎样才能让别人知道这才是真功夫,而不是电脑特技呢?
就在李舒崇走神的时候,场上的局面又大有变化。只见云蕾青锋斜削,俨如狂风扫,剑尖直刺有如暴雨摧花,剑光缭绕之,但见四面八方都是云蕾的影子,剑光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翩若惊鸿,宛如游龙,不但把旁观的人看得眼花缭乱,金刀寨主也有点招架不住了。只见老寨主的金刀,竟然脱手飞出,呼的一声插在横梁之上。原来是云蕾施展出了师门最冒险的神招,击败了金刀寨主。
李舒崇的思绪还停留在昌南书院电视直播的事情里,眼前的情节却没有停留,一直在继续:金刀寨主周健拿出云靖的遗物,半根使节,十年没见过周健的云蕾终于想起了爷爷的这位老朋友,周健也把扣押的军饷发回给了方庆。原来,周健扣留军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逼迫雁门关现任总兵丁大可,迫使他不敢联合瓦剌的大军夹击金刀寨。
李舒崇看到方庆拿回了军饷,决定和他一起去雁门关,只能暂时和云蕾分别了。至于今晚她们和澹台灭明等人的交手,反正也是有惊无险,再加上李舒崇分身乏术,所以就没有陪同云蕾了。金刀寨的人都不认识李舒崇,还以为他和方庆是一伙的呢,没有人去关注到他。
李舒崇跟随着方庆,押着四十万两银子的军饷,第二天上午,回到了雁门关。
丁总兵会怎样评判这次的功与过呢?会不会对我军法处置呢?一路上,方庆一直在担心这个问题。一方面,方庆丢失了四十万两白银的军饷,差一点让守城的官兵们饿肚子,甚至差点激起军队的哗变,这是要凌迟处死的极大的过错。另一方面,通过他的努力,加上有贵人相助,这批军饷失而复得,只是晚到了几天,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也算是大功一件。功过相抵,按大明的律法,估计会略施薄惩,重打几十军棍,或者罚没一些俸禄,以儆效尤吧。总是保住了性命,这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方庆心想,要是能劝说身边的这位少侠归顺朝廷,那可是大功一件呀,说不定丁大人一高兴,就可以免去自己的皮肉之苦了。想到这里,方庆一路上对李舒崇殷勤伺候起来,并把他的想法委婉地“告诉”了李舒崇。李舒崇看到这次方庆其实本质不坏,只是以前有点喜欢吹牛的毛病,这次大难不死,相信他已经吸取了教训。自己到时候帮他说一点好话,让丁大可对他从轻处罚算了。至于帮朝廷效力的事,李舒崇想都没有想过,他可没那个空闲。于是他给方庆留下了一张字条,让他在形势危急的时候交给丁大可。到了雁门关以后,李舒崇便和方庆分别,飘然离去了。
雁门关里,总兵府上。
丁大可得知四十万两军饷失而复得,却一点也不激动。金刀寨主周健前天就曾和他单独相见,约好了只要丁大可不和蒙古兵勾搭,不去围剿山寨,就会把军饷全部奉还。丁大可权衡轻重,只好放弃了围攻山寨。只是朝廷要他围剿山寨的事情就不好交代了。
方庆把军饷交卸给雁门关的军需处后,便到总兵府交差,请罪。他知道自己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心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丁大可的处罚。丁大可也是矛盾至极,但内心里还是倾向于让方庆做替罪羊,谁叫他武功低微,丢了军饷,破坏了朝廷交给自己的大事。
方庆察言观色,知道自己的处境极其危险,于是把李舒崇写的字条拿出来交给丁大可,说是救了自己的那个少侠所写的。丁大可一看,上面虽然区区十几个字,却使他激动不已,然后又面如土色。纸条上写着:
小孤山,
一脉传。
家风严,
名利淡。
。。。
………………………………
第七十二章 千秋功与过(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方庆被丁大可暂时收押了,罪名是办事不力,险失军饷。
在得知李舒崇回来了以后,丁大可也只能暂时如此处理了。他知道李舒崇会来找他算账的。
十年前,李舒崇传授给他很多的武功,也为他指点了迷津,告诉他日后一定是雁门关总兵。可是,李舒崇还是低估了丁大可对功名利禄的渴望。
在刚开始的时候,丁大可也是专心练功,同时暗中招募了一些人成为了书院派的弟子,也把李舒崇传授给他的武功再传授给自己的弟子们,他渐渐发现,自己的武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实力也在渐渐增强。现任总兵江峰年事已高,丁大可作为第一顺位的人选,五年到七年之内,雁门关总兵的位置非他莫属。可惜丁大可没能经受住王振抛出的诱惑。
王振,河北蔚州人,略通经书,屡试不第,只好做了教官,后来王振破釜沉舟,甘愿净身入宫做了太监。明宣宗很喜欢他,让他专门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明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欢的人,于是任命王振为司礼太监。于是,王振既是宫里的太监总管,又是特务机构“东厂”的提督,大权在握,终于实现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图谋。谁若顺从和巴结他,就会立即得到提拔和晋升;谁若违背了他,立即受到处罚和罢黜。就这样,王振把自己的心腹分别安插到各个重要部门,迅速形成了一个以王振为核心,从中央到地方的朋党集团。
再说说王振与瓦剌的关系。瓦剌是蒙古的一部,明朝初期,臣服于明朝,每年都要向明朝献马朝贡。几十年后,瓦剌逐渐强大,统一了蒙古,进而想恢复大元的天下,统一全国。于是对明朝不断骚扰,成为明朝北方的严重边患。王振专权后,不但不布置加强北方边防,反而接受瓦剌贿赂,与瓦剌贵族进行走私交易。例如,王振让自己的死党、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千万别误会,不是射雕里的郭大侠)每年私造大量弓箭送给瓦剌,瓦剌则以还赠良马报答王振。
可惜王振的这一套在雁门关行不通,原先的总兵周健根本不听他的号令。周健弃官后,新上任的雁门关总兵江峰也坚持执行周健遗留下来的策略,这就非常不利于王振暗中与瓦剌贵族进行的走私交易。第二年,王振派人告诉丁大可,只要他承诺今后会听命于王振,马上就可以当上雁门关的总兵。
就这样,丁大可提前当上了雁门关总兵,代价是成为了王振的朋党,对王振唯命是从。由于前任总兵周健,成立的金刀寨,在瓦剌和大明之间建立了一个百里左右的缓冲地带,这对于大明王朝和大明百姓来说是极大的好事,可对于王振和瓦剌贵族来说,简直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所以才有了这次王振授意丁大可,与瓦剌暗中勾结,试图围攻剿灭金刀寨的计划。谁知道被金刀寨主周健识破,这才有了这一出“劫走军饷又放回”的好戏。
自知理亏的丁大可很害怕见到李舒崇,不过,他并没有加强总兵府的防卫措施,他也期待着能见到李舒崇,希望李舒崇给他指点迷津。这几年来,虽然如愿以偿的当上了总兵,但他知道自己在助纣为虐,王振暗中的资敌卖国行为迟早要让大明朝付出代价的,丁大可每天都要接受自己内心深处良知的拷问。这种日子,对于从小家风严谨的丁大可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简单点说,丁大可后悔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通过明查暗访,李舒崇大体上知道了丁大可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他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时利欲熏心,投靠了大奸臣王振,其他方面倒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李舒崇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能否自救就看丁大可如何选择了。一天之后,李舒崇来总兵府找到了丁大可。
当丁大可再次见到李舒崇的时候,不禁惊呆了。十年时间过去了,丁大可已经是人到中年,可在李舒崇身上并没有一丝岁月流逝的痕迹(有痕迹才怪,两次穿越,在现实世界里只隔了一天而已)。丁大可这才知道李舒崇竟然是传说中的神仙似的人物,他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加强防卫,这样不仅防不住李舒崇(确实防不住,李舒崇会隐身),还会让李舒崇对自己彻底失望。李舒崇能来见他,说明自己还有最后的机会。
李舒崇“痛骂”丁大可,功名心太重了,为了提早做总兵竟然投靠阉党,不知礼义廉耻,简直是愧对祖先。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丁大可见李舒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知道自己有救了,于是坦白承认了自己忠奸不辨、是非不分的错误,好在雁门关外有金刀寨阻隔,就算丁大可想要为虎作伥,也没有太多的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