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徽仪纪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昭执笔的手不停,点点头:“拿进来吧。”他这样说,一旁小几上誊抄的书童倒是小小惊讶了一下。他这个主人不喜加班餐,平素晚间办公除了提神的茶可再没别的了。

    掀开食盒,一叠点心,透明表皮裹着茶绿的馅儿,正是白日里被袁眉取名的“水信玄饼”。除此之外,还有一小盅不知装的什么。掀盖一看,是酸梅汤。

    陆昭放下笔,举筷夹起一个放在嘴里细细嚼了,问道:“这是甜食么?”

    随侍一愣,后反应过来:“是呢。”然后不知是全部都打听清楚了呢还是送点心的人都突突突什么都说了,随侍接下来说得十分详细:“是呢。今日宴会也用来招待了诸位女郎,听闻广受好评。袁氏的十一娘子还给这道点心取名叫做‘水信玄饼’”。

    陆昭没对这个名字有什么意见,而是问道:“她亲手做的?”

    这个她不言而喻,自然是指沈归荑了。随侍忙点头:“是啊,也是十二娘子亲自送过来的。” 见陆昭又喝了一口酸梅汤,又道:“十二娘子说,晚间食糯米的点心不易消化,所以给配了这酸梅汤,里面的桂花是她从潞州家里带过来的。”

    一番介绍,真可见准备这吃食的人的用心了。

    陆昭抿下一口,放下勺子,擦了擦嘴,看向刚刚一直在不遗余力旁敲侧击以展现沈归荑贤良淑德的随侍,淡声问道:“你以为,沈氏十二娘如何?”

    随侍一愣,反应过来忙跪下趴地上颤声道:“仆不敢妄自评价主子。”

    陆昭无声笑了起来,温言给了个回答的方向:“无妨,你说就是了。她自入府这么久以来,你观她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如何呢?”

    随侍猜不透陆昭心底究竟作如何想,这到底是对未来妻子满意呢还是不满意?当下只能绞尽脑汁努力回忆沈归荑这段时间来的点点滴滴,小心地遣词造句:“十二娘子娴静端庄,又蕙质兰心,与十七娘和十六娘关系融洽,对郎主与女君也恭敬有礼,且与郎君是早有婚约,依小人拙见,十二娘子与郎君实在是天作之合。”

    这话说的其实没毛病,也挑不出错来。毕竟是时下考察女子是否宜室宜家的标准评语,历经几代,历久弥新。况且也是实情,沈归荑来了之后就是这样做的。

    然而空气是安静的,陆昭不发话,随侍也不敢大声嚷嚷自己说得没错。见空气里弥漫着骇人的安静,随侍心里一慌,暗想会不会自家郎君其实并不喜欢这未过门的妻子,自己刚刚那一番夸奖起了反作用,刺激到了郎君啊。这样想,忙补救一般地补充了一句:“毕竟是郎主与女君为郎君定下的,郎主与女君深谋远虑,所选之人必当也不会差的。”不管怎样,您要是真不喜欢那也怪不到他头上啊,要怪就怪……咳咳,总之,他是无辜的。

    陆昭不过就是这么一问,见随侍吓得要死,倒有些恶趣味地笑了:“你说的没错。”

    随侍依旧僵着身子,不敢放松,这句太过意味不明,谁知道对应的是前头话里的哪一句,实在不知褒贬。

    陆昭大概玩够了,繁重的工作里得到了调剂,拨了拨茶盖子,开始说起正事来:“廿九我要与十二娘子游曲江,你安排一下。”

    随侍一怔,没明白刚刚还对这未过门的妻子态度模棱两可呢,怎么一下子就要约会了,还是在最容易郎情妾意的曲江。不过,比起婚前叛逆还是这样顺顺当当接受高堂之命的好。

    折腾完这个,陆昭目光一瞥,明显看到小书童肩膀一缩,头低的更狠了。

    陆昭当没看见,问他工作进程:“可有写完?”

    数了数页数,小书童忙点头:“就差手里这张了。”

    不错,效率挺高。陆昭对于自己这台活体复印机满意极了,修长的指尖轻轻一点,开始吩咐接下来的事:“写完照规矩办,另外,顺德十六年的卷宗也一并送至十七娘子处。”

    老流程,小书童又是熟练工,忙点头应下。正要埋头继续写,就听陆昭说道:“走的时候将那些”指了指案上的点心跟酸梅汤,“倒了。”说完便自顾自卷了一册卷宗在手,起身回卧房了。

    小书童一呆,没想到陆昭会给这样的吩咐。明明,刚刚,还在让人准备着与佳人出游,这转头就要倒掉佳人的爱心夜宵?这反差,要不要来得这样快啊?

    但主人命令,不容反驳,熄了烛火回到房内,同屋的小伙伴见他手里提这个食盒,忙问:“这是什么?吃的么?正好我饿着呢!”

    小书童提着盒子放到桌上,摇头叹息:“郎君命我倒掉呢。”

    “哎,那多可惜!”这是被精巧外表俘虏了的吃货心声。

    小书童也满怀可惜,见室友一双眼珠子都要黏在上面了,不由笑道:“哎,不若咱们吃了吧。”

    “可以么?”

    “怎么不可以?郎君只说倒掉,又没说倒哪里,那倒进我们的五脏庙里也没错啊。”

    “你说的对啊!”

    达成共识的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大快朵颐。刚吃了一口,便都齐齐大叫了起来:

    “这也忒咸了吧!”

    “怎么这么难吃!”
………………………………

60 请求

    天气渐凉,和亲一事也拖不得了。之前已经向众人宣布了更改男方结亲人选一事,朝堂上没收到什么负面意见,顺德帝便打算问一问嫁妆准备得如何了。

    自古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其中一条就是因为嫁妆丰厚。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带的一堆东西可是大大提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水平。当然,也不是所有和亲都会如此,汉时公主和亲便严禁携带谷物丝绸,连个种子都不得携带,就怕技术被偷学好掉过头来反攻。

    这些,自然是随着国情走。要是主政者想要借和亲巩固统一,联系周边,那下血本添嫁妆也是无妨;若是和亲只是一桩为了暗地里好动手的表面工程,那这个嫁妆也就无需如此了。

    顺德帝因楚昱之前的一番进言,目前尚未对北戎起征伐之心,反而想通过加厚女儿的嫁妆好为女儿造势以提高女儿日后在北戎的地位。

    这个意思早已传达给了礼部,因此呈上来的嫁妆单子也是十分之长。除惯常的金玉饰物,还有各类经学典籍,连儒道两家创始人的雕塑像都各准备了一尊。顺德帝这明显是打算文化输出了。

    一目十行地看下来,顺德帝心下满意,也不吝褒奖,对温宿笑道:“这些时日真是辛苦你们了。”扬了扬另一份册子,又问:“这个出自谁手啊?”

    温宿先道不敢,然后禀道:“回陛下,此乃礼部右侍郎陆彦所写。”

    听见是陆彦,顺德帝心里点点头。本就是印象不错的年轻人,眼下见办事能力也极佳,当真是更加满意。心情好,又对坐一旁的楚昱道:“你的这位岳父很会教儿子,长子年少成名,次子也颇具贤能。”

    这话说得很是亲近,也特别像是在对儿子展现自己的用心:瞧啊,我给你挑了一个多好的岳家啊,他们日后都是你的助力!爹我是不是很给力?

    楚昱尚未说话,底下的几位朝臣倒是先变了一下脸。今日被召见的除温宿这等久经沙场的老臣外,还有一些青年官员,对帝王时不时就要对太子真情流露还很惊讶,此刻听到这样一句,皆在感叹天家父子情深以及,左相的圣眷之深重。反观温宿几人倒是见怪不怪,一个两个不是在抚须,就是在盯着朝服的绣纹看。

    “阿父说的是。”楚昱肯定了他爹的评价,又带着点调笑的口吻道:“可惜左相跟陆侍郎不在,不能亲耳听到这番赞誉,不然定是十分开心。”

    顺德帝哈哈一笑,摇摇头:“年轻人倒会如此,博衡嘛,素来低调谦和,即便在场,估计也不会面露喜色,而是会跟朕提议不能过分夸赞以免其生出矜傲之心。”

    这话说得几人都笑了起来。

    玩笑言毕,开始商讨和亲的具体事宜。大体流程早已罗列清楚,依照旧例,也没什么问题。难的是将人嫁过去之后,一应人员的安排。公主出嫁,按例可建公主府,公主府中设有相应属官,替公主处理府中事宜。目前便是要如何配齐这些编制人员。一般情况下,可从掖庭里选,但这只能选女官。如令、丞、史等则需男子充任,则无论如何都要向吏部征用了。

    若是平常本也不是什么事。公主府属官,虽侍奉者终此一人为主,等同家仆,然而与那等可随意打杀贱卖的奴婢不同,是有品轶、领工资的正式人员。因此,响应征兆的人不会少。然而楚瑷这属于离家去国,一走就很有可能终生回不来的情况,其属官不出意外也要随她老死他乡的,如此苛刻条件,报名的人也不会太多。人数凑不齐,也达不到顺德帝想要给女儿配置人手的初衷。

    礼部左侍郎先提议:“不若提高公主府属官品轶,增其俸禄,并妥善安置其家人。”所谓厚利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条件足够打动人心,总会有毛遂自荐的人。

    此提议招来户部右侍郎的疑问:“如是如此,则应许以何种待遇?若所出条件不能达到百姓之期许,又该如何?若是继续加厚,则国库吃力;若是不加,则百姓不服,亦不愿自荐。如此,必又陷入尴尬之境。”

    到底是管钱的,户部右侍郎这巴拉巴拉几句便指出了刚才提议的几个弊端。

    礼部左侍郎有些架不住脸,小心觑了一眼部门老大,而后开口承认是自己考虑不周,然后小小夸奖了一下同僚的细心,最后表示臣这只是个初方案,还请陛下恕罪。

    顺德帝自然不会怪罪,无谓地摆摆手:“无妨。”又问户部右侍郎:“朕记得这些年国库收效不错,怎么,还没有余力应付公主府属官的俸禄么?”边问还边想这几年可有什么特别费钱的项目跟工作在进行。

    户部右侍郎就跟揣了账本在心里似的,一听询问便气都不带喘地将近十年来的财政情况做了个简要汇报,顺道表示:钱其实是够的,但也架不住花钱的地方多啊。您这嫁女儿就要花这么多,日后儿子娶妻拿什么娶呢?尤其……隐晦地瞟了一眼一旁的楚昱,您这位爱子可还没成亲呐。

    顺德帝心中一叹,没钱不好办事啊,眉间一凛,又问工部尚书:“涑陵建的如何了?”

    工部尚书比温宿年纪大点,年近古稀,听到帝王问话,大脑以一种老年人罕见的速度运转了起来。“回陛下,地宫已初具规模,正在补全细处,外殿也已在建造当中。”

    “嗯,着令,涑陵修建一事可暂且放一放,先紧着眼下。”

    众人:!

    温宿立马进言:“陛下,陵寝修建乃帝王千古,不可随意停工。若是国库不足,可从其余地方削减开支,万没有让陛下……”没说完,被顺德帝一摆手打断:“哎,不过是酌情而已。公主府属官除了是规矩定制,也是向北戎展示我国体,断不能省下。此事,你们多商议商议,”对温宿:“由礼部列个条陈,”顿了顿,又补充:“公主府属官不可强征,务必使民自愿。”

    温宿一肚子劝谏之言就这样被哽在了肚子里,连同其他几位一齐领命。户部右侍郎也有些坐立不安,同僚的眼神都在时不时瞄向他,意思也再明显不过:都把陛下挤兑的连百年后的陵寝都不修了。只能硬着头皮赞了一句:“陛下圣明!”

    顺德帝面上淡定,内心其实是苦哈哈的。前几日他还在九华宫缅怀妻子的时候对着妻子画像描述了一番两人的百年福地规模之宏大,眼下就要因为没钱而被迫停工,日后再继续修建也达不到当初说的规模了。真是打了嘴了!

    这只能暗自无奈,面上还是要做无所谓状。也不能跟儿子倾诉,不然做父亲的就更没什么面子了。顺德帝一边压抑着心中的不爽问着朝事,一边又打定主意让国库能够开源。

    君臣奏对的空当,楚昱是绝对有精力跟胆量分出心思想旁的事的人。不过他就算是在发呆,也不会教旁人觉察出来。此刻展现在人前的便是太子一副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模样。

    顺德帝当然也发现儿子的状态,轻咳了一声,问道:“太子有何想说的的?”

    目前正说到南方世族的土改问题。户部右侍郎已经将有多少多少田地被隐瞒不报,又有多少多少世家不配合朝廷工作等等汇报完毕,听到帝王询问太子,大家都停下来视线一齐望向帝王的左手边。

    楚昱恭声禀道:“儿想去南方监察土地清丈一事。”

    顺德帝:!

    诸大臣:!

    不待几个臣子开口,他立即表示不同意:“朝中尚有事务需要你来办,南边的事已经有人处理了。”

    楚昱坚持:“南方世族盘结甚深,仅凭当地官吏不足以使世族屈服。还需朝廷派遣钦差过去督察。”

    这个顺德帝当然知道,但是南边世族诡谲狡诈,地方官吏多与之是姻亲,如此勾结,以龙潭虎穴来形容也不为过。更让顺德帝不爽的是,南方仗着历史悠久不鸟中央的世族很多!这也就罢了,可以当他是名士风骨,视而不见也就算了。可还要在见天念叨前朝如何如何,这就令顺德帝不能忍了。时下追慕名士,对名士所言的追捧简直到了一种疯狂的程度。这南方世族有事没事就在感叹前朝故国,这不是蛊惑世人、混淆视听是什么?总而言之,整个南方的风气在帝王眼中那是大大地坏掉了。

    这么个印象不佳的地方,顺德帝自然不愿让儿子去,他决定晚上开小会的时候再进行父子详谈,眼下先按下不提:“这事先不用急。金台祭拜业已临近,不若等这事忙完再说。”

    没办法,拿儿子他妈的忌日转移话题。顺德帝有些警惕地望着楚昱,生怕他执着地追着南边的事不放。

    这倒是他想多了。楚昱听了这事,放下先前的请求,点头表示:他知道了,到时候会跟着一起去的。

    顺德帝稍稍心安。既已提了要跟儿子去看看亡妻的打算,那自然也要问问太常寺这事安排的如何了。被点名的太常寺卿不慌不忙地表示这事办得挺顺利,一应事宜皆妥当,就等着您二位前行了。

    “好了!今日便到这里。你们,”这是指户部跟礼部,“先下去吧。”事问的差不多了,顺德帝开口赶人回去继续办公,在几位大臣行礼告退的功夫还不忘给了户部那个愣头青的右侍郎一个眼神:别在朕儿子面前瞎说什么南方世族的事了!

    人走了,留下父子俩。顺德帝推开小矮几,对儿子招手:“坐这说。”一副欲要与儿子抵足详谈的样子。

    楚昱向前走了几步,坐到顺德帝对面,恭恭敬敬地问道:“阿父不欲儿前往南方可是因为卢氏?”

    顺德帝也不隐瞒,更不惊讶他儿子早看出来了,点头承认。并表示这里面水深,且容易背锅,君不见陆衍都被泼了脏水插了个迫害妻族的标签么。以及,他不愿儿子蹚浑水的苦心。

    楚昱若是下定了决定,那是有一万个理由来说服人。他爹是不希望他被舆论所污,最好能一直做个风光霁月到不似凡人的东宫太子、日后光耀于世的帝王。

    这样来看,顺德帝有点养温室花朵的意思。不过,楚昱惯会踩着规则界限行事,因此绝不是什么不知世事的深宫or深山太子。见父亲仍是一脸不赞同,楚昱叹息,将心底那两字吐出:“卫氏。”
………………………………

61 落空

    在本朝,划定世家等级的标准大致有三:历史、人才和权力。三者俱备,基本可在这个圈子里混了。因有些世家追溯下来历史比王朝都久,因此世家视皇室为暴发户泥腿子的也不少。到了本朝,从开国至现今,经几代帝王联姻世族的努力,祖上草根血统早被稀释得差不多了,流传下来的也多是各大世家的优秀混合基因,其子孙不说才智,这外貌就少有难看的。又因本朝太子生得太过妖孽,才貌都跟开了挂似的,令世人侧目的同时也更加相信,大燕皇室是块出好苗子的沃土。

    除了有这么一位优秀的招牌继承人之外,历代帝王也多贤明,治下也多是国泰民安,少有□□问题。政绩卓著,也教世家心服口服。另外,自大燕皇室将世家谱系的修订权握在了自己手里后,世家更是对皇权日益恭敬,再无“上至不拜”的事发生了。

    当然,也有例外。

    作为本朝第一外戚,河东安邑卫氏在顺德帝妻子挂了之后便再没鸟过皇室,整个家族搬离原籍去到人也在不知在哪的地方。自此比那隐士还要隐秘。至少,隐士在山上也要三五不时搞点消息出来以致不被世人遗忘。这个卫氏,倒真是巴不得不被世人记起。如此态度,也叫人奇怪当今帝王是怎么把人娶回家的。

    陆衍也挺奇怪的,但他被叫过来不是为了探讨帝王恋爱史的,而是商讨一下南方一带近来的问题,以及最好能帮帝王打消他儿子想去地方为国为民一番的念头的。

    现在正说到卫氏呢。在大众视线里消失了近二十年,想要一下子把人挖出来帮个忙,很有些困难,尤其这个忙还是得罪人的差事。要是打亲情牌以关系论呢,这一族跟皇室是姻亲,然而这一关系的唯一联系者已经挂了,倒是留有一个血脉——楚昱。然而对于这唯一的外孙,卫氏可从来没对这个金尊玉贵的外孙表有亲近之意,在皇后死了之后更是举族搬迁,要说他们能对楚昱抱有什么感情,那真是无从谈起。

    但既然楚昱提起了卫氏,那就不是没有缘故。陆衍深以为光献皇后生前给儿子透了个底,且这个底,帝王是不知道的。为母则强,普通人家里,做母亲的都会为子女打点好一切,这在天家更会如此了。要说先皇后生前没给儿子留有什么秘密武器,陆衍却是不信。

    眼下帝王不知个中隐情,一味心忧儿子不能圆满完成任务。但依陆衍之见,这趟南行,太子是非去不可。

    诚如世人所知,楚昱是时隔五年再度回朝。前番一系列动作都在表明东宫这是要全面回归,那么政绩自然也要好好地刷一刷。前头几年已经积累了不小的口碑,现在提起,也都是赞不绝口。作为有志青年,陆衍相信,楚昱也愿意再做出一番成绩来的。

    因而在顺德帝问诸大臣:“太子欲使南方,你们有何看法”时,陆衍投了赞同票。不独他,右相褚绎并六部几尚书也表示赞同。粗略统计下来,竟只有帝王一人投了反对票。

    这一结果令顺德帝稍显郁闷,他瞄了一眼不动声色的儿子,粗声道:“这倒是难得的一致,若不是不可能,朕几乎要以为你们跟太子是串通好了呢。”

    诸大臣忙表示不敢。楚昱也对父亲劝道:“阿父先不急,听听大臣们的理由再做定夺。”

    顺德帝忍不住白了儿子一眼,冷哼道:“说吧!”

    众说客开始慷慨陈词。陆衍为首,以“此事是为了太子好”为切入点委婉地将他先前所想表达了一下。此外,褚绎也作如是想,不过他比陆衍更为担心清丈田亩的实施,也更为在意对这一新政一切有利的因素。眼下楚昱想去前线支援,对于新政的实施自然百般有利,他也自当百般愿意。这是具有代表代表性的两种理由,还有一些是觉得帝王疼儿子,估计也不会不答应,于是也就摸鱼随便扯了些充作理由。

    除此之外,另一种理由就有些阴暗了。

    如何蜇与郑樵两位,俱是有女儿在后宫,有皇子外孙已长成,也都有几分不可言说的野心。较之旁人,两人心里便存了想要趁太子出门给自己外孙谋点好处的想法。

    太子只有一个,帝王的儿子却有很多。楚昱一人就霸占了帝王的全部目光,底下的弟弟只能得个余光,生出不平之心也情有可原。另,也不是所有外戚都甘愿闲云野鹤的。亲情因素加上政治因素,也着实能叫人心里滋生出阴暗小角落来。

    这两人一个说道:“儿行千里父担忧,陛下有所顾虑也委实情有可原。只是殿下有此志向,实是社稷之福。南方世族多倨傲,必得要有一身份贵重、贤德俱佳的人去,方能压得住啊。”

    另一个又来:“南方世族虽脾气不大好,但也不是全部。总有一些可用之人。陛下不若先为殿下择其一二,也好便于行事。”说到这个,还有意无意地看向陆衍。

    陆衍表情都不带变的,不接话,也没看向将主意打到他头上的人,而是端坐如常,等着帝王开口。

    除了上首的两父子,他不说话,旁人也没先开口的胆子。一时间,竟无人接话。

    何蜇在心里暗骂队友愚蠢。在南方世族里搅和得正带劲的就有左相他岳家所在的世族,如此避嫌尚且不及,怎会巴巴地跳进去。这眼药上得简直捉急,傻子都看得出来了。然而他也无法开解,只能装作听不明白的样子。

    干了蠢事的郑樵也回过味来,吓出一身冷汗,忙低头不敢看陆衍。

    大臣们打机锋,上首的父子俩看得也挺有趣。顺德帝更是带着戏谑的意味道:“你们说得都有理,也各有用意,”说到“用意”还特特加重了语气,何蜇跟郑樵都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