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徽仪纪事-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事情经过没什么复杂的,就是三个年轻人被一个乌龙给搅和了。大致是温氏想聘娶一位袁氏女,大概是请的官媒不靠谱又或是那会大家还没能对东西袁氏做准确区分,以致于送到东西袁氏都收到了温氏郎的庚帖,而温氏呢,收到了两份袁氏女的庚帖。更巧合的是,这两位女郎的生辰八字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的,就是差了一两个时辰。
天意弄人,等温氏派人去查的时候,二袁都派人过来答复婚事了。两家在温氏府上碰头的时候还很意外,但也很默契地开怼。就在自家大门口,温氏想掩人耳目都不信,只好出来劝架。说到这里,袁硕鄙视了一下温氏的当家人:“亏得他们家还出了一个礼部尚书,口才竟如此不好,三言两语就被那袁氏派的人给说闭了嘴。”
陆微倒是说了句公道话:“袁氏可是出过好几任御史的。”嘴炮功力不能比啊。
袁硕嗤笑一声:“嗯,倒也算是袁氏为数不多的一个优点了。说到哪了,哦,温氏的人不行,然后这事就被嚷嚷的人尽皆知了。最后是谁也没娶成,还得罪了两家,真是蠢的不知道说什么好。”说完还撇撇嘴以示对温氏的不屑。
八卦听众:……
陆微身边都是心腹,没什么拘束的。红袖立即追问:“那,两位袁氏女郎呢?可有再婚配?”
袁硕正要继续往下说,车外传来哒哒的马蹄声,随即隐月的声音传来:“有访客至,殿下请娘娘下车见一见。”
车内众人都有些意外,连陆微都有点不解,这个点谁会拜访啊。南泱撩开帘子,道:“前面就是京郊了。”
哦,那里有个长亭,倒也可以话个别。
………………………………
81 卫氏
陆微还没有跟楚昱一道去看过戏,所以两人一道见玉兰君,也还是头一回。
没私交,楚昱也不是他的粉,所以这两人多半是一个行礼一个叫起,再没一句话了。然而楚昱待他如陌生人,玉兰君却不敢真的装作不认识他。几年前突然就被人请喝茶盘问身世背景的情景实在不敢忘。几乎是小心翼翼的态度,玉兰君跟陆微道别:老家弟弟托人代信要我回去一趟,他快不行了。
陆微知道他这个弟弟还有个独子,听他这样说就知道这是要托孤的意思了。安慰了几句,又觉得还是给人实质性的保证比较好,于是又补充道:“先生若有需要,可着人寻我。”说完又想到自己不方便出面,考虑了一下,就要推给陆彦。这话还没出口,就听楚昱道:“日后若还是来京城,遇上了什么事就去城东的那间茶舍,那里自会有人帮你。”
听到熟悉的地名,玉兰君脸色一变,下意识就要谢绝。然而陆微以为他是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劝他不必介意,还调侃道:“先生这靠山可比我要大多了。”
这靠山是挺大的,压力山大么。
玉兰君带着一丝苦笑向二人谢了恩。陆微笑眯眯地点头让他不必客气,而后又有些感兴趣地问楚昱:“那间茶舍是你的么?怎么没带我去过啊?”
楚昱揽过她,解释道:“平日托人打理的一处产业,我也不怎么去。你想去,等这次回来陪你去看看?”
“好呀。”陆微欣然应下,又对玉兰君发出邀请:“先生也是爱茶人,届时请一道来。”
对那处有些阴影的玉兰君这回是连笑都笑不出来了,嘴角僵硬地说了个“好”。
陆微奇怪地看着他:“先生这是怎么了?”
前面一直当背景板不说话的楚昱这回倒是挺积极的:“应是离别在即,触景生情了。”
玉兰君:……不是……
然而陆微觉得是,她想了想,决定好好安慰一下偶像:“对我而言,没有了先生的梨园春便不是梨园春了。过去几年,若不是先生的妙音,恐怕我的生活是了无生趣。但愿我不久能收到先生的归期。”
若要有心,真是没有陆微打动不了的人!而被人用如此郑重其事的态度对待的玉兰君也免不了被感动地泪汪汪。压下心头的酸意,玉兰君俯身向陆微拜下:“十七娘恩惠,铭记在心,若是日后需要,但凭驱使。”立誓完又解释:“少时离家,也没有什么故人了。此次回去也是了结家事,事情办完,也就回来了。十七娘不必担心。”
陆微如释重负:“那我就安心了,先生此去千万保重,我等先生回来。”
玉兰君又朝她一拜。
主角二人的气氛实在太好,旁观者楚昱就没打扰,静静陪在一边。他侧头看着陆微,恍然间像是看到了八年前的那个小姑娘。时间让她长大,也让她改变,但多少还是保留了一点最初的模样,比如,还是一如既往的极善言辞。
各自分别,大队人马重新上路。楚昱将陆微送上车后,自己也登车处理公务去了。
在继续未说完的八卦前,袁硕先八卦兮兮地问了玉兰君的事。陆微有点诧异:“您也知道先生?”
很久之前在楚昱那里瞥到过陆微的“兴趣爱好调查报告”知道的。
“听说过,只是无缘得见。”袁硕边解释边想原来太子妃对这位梨园大家这样看重。
鉴于袁谋士不看戏不追星,所以陆微也没有安利,只是中肯地说了一句:“先生风采,让人见之忘俗。”
袁硕哈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红袖没忍住,打断他:“先生您笑什么,先前的事还没说完呢。”那两位女郎到底嫁没嫁人啊……
“嫁人了嫁人了,嫁的人还跟太子妃是亲戚呐!”
红袖、绿锦以及绯日齐齐看向陆微,然而陆微完全没印象。
袁硕算了一下,发现这二位成亲的时候陆微还没出生,不知道也是正常,于是解惑:“两位女郎分别嫁给了卢氏旁系的两位郎君,算起来,应当是您表兄。”
她表兄何其多,这两位,还真没听说过。陆微避开这个总结整个故事:“事已至此,也算是各定终身,此后也算互不相关了。”
袁硕也在感叹:“是呀,总算安稳了。”到底是他的堂姐们,关系也不错,袁硕当然希望她们能过得好。当年那样满城风雨,最后还能雨歇云散,实在不易。
八卦聊完,袁硕陪聊任务完成,可以下车骑马看风景了。
第一天人马都处于兴奋状态,队伍行进里程颇为可观,已经出了京畿范围,天黑之前可以在赶到下一个郡的驿站。
顺德帝此前已经下令沿途郡县不必特地接驾,直接让两人住宾馆就行。他说的简单,底下的郡县官吏却不敢真对太子夫妇不管不顾。依旧住驿站,但是提前派人里里外外整理了一遍,还将管理人员筛选了好几遍,犹恐冒出什么“问题人物”来。不大吃大喝,但也不能让人吃得味同嚼蜡,所以又从当地有名的食邑请了几个厨子。安排这些实在小儿科,太子夫妇又只住一晚,但是这一晚就抵得上其他人来这好几天的了,各郡县无不严阵以待。
头一个受表扬的就是直沽。
直沽因其政治因素,历来都有护卫都城之责,其长官多半是帝王心腹。既是心腹,就没有不会办事的。此次东宫出行,直沽长官配合帝王的指示,秉持“低调稳妥”的行事原则,舒适安全两手抓,得到了楚昱毫不吝啬的肯定。鉴于此范例,其余郡县也有样学样,使楚昱一行在半保密的情况下顺利前行。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大队人马到达安邑。大概是已经觉察到中央想要动手的意思,当地世族都十分热切地想要洗白自己。这种热切表现在安邑大小官员前来迎驾的时候也组团跑来围观,努力想要在未来储君面前刷存在感。
当然,这里头没有卫氏。
纵使觉得卫氏此举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众人也难免忍不住要嘀咕几句。
袁杞捏了捏发麻的大腿,凑近兄长耳边低声道:“他们还真没来哎。”
“噤声!”
被口头警告的袁杞翻了个白眼,偃旗息鼓开始发呆。之前看了一圈,基本上熟识的郎君都跟自己一样被拎过来了,还有没来的,大概是出身不够没被带出来。哎,还不如没被带出来,哪像他们现下,跟个石头一样杵在这儿。四月天,也不知道怎么又降了温,杨柳风化作刺骨寒针,叮的人很不舒服。就这样的天气,世家们还要追求风度,一个个广袖长袍地站着吹风。袁杞一面咬牙忍着,努力不让自己被风吹的流鼻涕,一面又盼着车架快点来,好早点结束这无聊的迎接排场。
正自我放空中,就听到县令略带惊喜的惊呼,抬头一看,禁军打头的车马已经到了跟前。
袁杞有心张望,但此刻在行礼的人群中也做不出伸长脖子东张西望的举动来,只能老实低头。
前头一番对谈,比之安邑县令略有些地方口音的讲话,楚昱清朗若玉石敲击的声音很好地刷了一波众人的好感度。袁杞飞快地抬头瞥了一眼,暗想有这副好嗓音的人果真容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高颜值总会带给人好感,尤其是以袁杞为主的年轻人们,总是受第一眼影响甚深。参加完迎接会,吃瓜群众各回各家,袁杞还在呼朋唤友。都是土生土长的南地世族,受本地世风影响,对美貌者天然没抵抗力,愣头青们七嘴八舌,颇具热血地讨论着——未来天子的出众风姿。
一伙人正八卦着,忽然有人道:“那边站着的是不是卫氏五郎?”
众人目光齐转,然后一脸失望。那人站得位置太刁钻,面容被垂柳遮的严严实实,单看身形实在难以辨别。
于是有人否定道:“怕是你看错了,卫氏怎会派人前来?再说来了岂有不出面的道理,躲在柳树下又是为何?”
之前嚷嚷的人哑口无言。袁杞一贯眼神好,他直觉那人就是卫五郎,不过到底不知道他暗中观察的原因,所以也没说。大家关注点本不在他身上,说过之后也就散了。
众人走后,柳荫下的人才现身。确如袁杞所料,来的正是卫氏的郎君,行五的卫烁。旁边还有一个穿柳色衣服的女郎,头戴帷帽,是其妹卫凝。
兄妹二人从头至尾旁观了迎接会,自然也有些感慨。卫凝道:“到底是姑姑的子嗣,这位表兄着实不凡。”
“‘表兄’?”卫烁轻轻笑了起来,“你倒是唤的顺口。”
“迟早都要变的,为什么不尽快习惯呢?”卫凝撩起帷帽的轻纱,笑嘻嘻地扬起脸来:“阿兄不是早就知道了。”
卫烁面无表情,卫凝又在感叹:“可惜太子妃没有露面,真想见一见啊,算来,她还与我同岁呢。”
卫烁这回不沉默了,而是直接转身走人。卫凝挑了挑眉,放下帷幔,随之一道走了。
………………………………
82 劝说
已经达到目的地,就不可能再住驿站了,安邑县令虞远行另外安排了一座园子给东宫夫妇。考虑到本地世族跟朝廷弯弯绕绕的关系,虞县令也不敢找他们赞助,得亏妻子是世家女,陪嫁中有一座上好的宅子,因此就被拿来充当临时行宫。
东宫一行驻跸,原计划是第二日才见各级官吏的,但住的毕竟是人虞县令家的私产,楚昱还是召见了虞远行,陆微这里也见了其妻崔氏。
本来楚昱是要替陆微免了接见的,因为连续赶路,陆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饮食不畅,脸色到现在依旧发白,实在让楚昱放心不下。
但是陆微认为,好事成双,本就是要为县令做脸彰显楚昱待下亲和,当然要做足才行,因此坚持要见。
楚昱只好吩咐左右看着点时间,不要拖太晚了。
事实证明能在世家屯集的安邑混得风生水起的虞氏夫妇也不是笨人,至少崔氏就是个很会看眼色的。
有赖出身世家,见着陆微,崔氏也是大方得体,并没有一路上其他官员妻子被召见时的局促不安。说的话也简单,略表问候就告退了。
她一走,陆微稍稍缓口气,闭着眼揉着额头开始回忆之前迎驾的众人。红袖刚要劝她回屋休息就被南泱一拉:“嘘!娘娘在想事情呢。”红袖只得忍着。
片刻,陆微皱着眉头问:“今日接驾的都来了哪些人?”
红袖一怔,答道:“安邑县令以下的都到了,世家,呃,温氏、东西袁氏、庾氏、卢氏都来了。”
卢氏所在地夷陵虽也属河东,但距安邑可有些距离,这样不辞劳苦跑过来只有可能是有事相求。陆微想起陆衍的提醒,吩咐道:“这几日谢绝登门拜访者,万事等到祭拜结束之后再说。”
几人忙垂手应下。
说完这个,陆微才放下心来去休息。再睁眼时,室内已经亮起烛火,天已经擦黑了。
醒了也不想起,陆微靠着软枕盯着面前幔帐上的花纹发呆,因为太过专注还把进来叫人起床的绿锦吓了一跳。
“娘娘醒了?”绿锦小声道:“婢子服侍您更衣?殿下还在等您一起用膳呢。”
陆微思绪马上回笼,掀被起床,还带着点抱怨意味地跟绿锦道:“怎么不早点叫醒我,哎呀,怎么能让元桐哥哥等这么久。”
楚昱背后,陆微还是习惯用小时候的称呼,听起来就是小姑娘害羞的撒娇。绿锦有些无奈:“您难得好眠,殿下吩咐了不得打扰。”她们哪敢往上撞。
陆微放下梳子,转头郑重吩咐:“以后一定要叫我。”
“是,婢子知道了。”
定好人形闹钟,陆微去跟楚昱吃晚饭。
十分浪漫的一餐。晚饭摆在了凉亭,满池荷花发出微凉的水汽,灯笼透出的薄光让夜色变得格外温柔。
陆微转头就夸楚昱:“东君真是好雅兴,曲院荷风,秀色可餐啊。”
楚昱则道:“原本是想共赏落日的,如今……便当是融融月色与卿顾吧。”
而把看落日变成看月亮的陆微心虚地低下了头……
楚昱欣赏了一会她这个样子,然后牵起她的手,哄道:“不过是一夕一朝的景色,没有你,又有什么可看的呢?好好用饭,嗯?”说罢,就挥退婢女,亲自给她布起菜来了。
这句蜜语听得陆微心里一半发甜一半发酸,如有可能,她真想永永远远与他朝看晨曦晚看云霞。
然而哪有什么如果呢?万事若都顺遂人意,也不会有“悔”这个字的出现了。
现如今,卫氏就是这般求问后悔药的情况。然而传说中可以改变过去自己所做的作死选择的神药,世上没有。所以卫氏悔青了肠子。
立世百年光阴,风骨早已是累累家谱上泛黄褪色的记载,再辉煌的过去也抵不了现在被新秀辈出掩盖光芒的尴尬。卫氏中枢久无掌权人,而跟卫氏有关系且还执掌天下权柄的那位还被他们自己硬生生地作成了老死不相往来,实在是……坑啊!
太坑了!
这一届卫氏族长几乎想破头都没想明白他的前任们是怎么能带领全族得罪当今天子这尊大佛的。是嫌命太硬了么?多好的姻亲关系啊!有当朝天子这么个女婿,n个世家联姻都及不上啊!前辈们究竟是作何想法才给身为子孙的他留了这么个烂摊子啊!
往昔不可追,第一门阀的身份也没什么含金量了,大家都巴着荣登外戚榜第一名的陆氏去了。而作为重点整治区域的重点整治对象,过气外戚卫氏如何在以后的岁月里保证自己发展着实是个大课题。
真愁人啊!这么多人呢,就这样泯然众世家实在不甘心啊!卫氏族长敲敲书案,问底下站着的孙子:“今日见着东宫,如何呀?”
卫烁答:“距离太远,没看清。”
卫氏族长一噎,瞪着眼睛:“你这叫什么话?”
卫烁平静地予以解释:“依照您的吩咐,不去人前,奈何前去接驾的世族太多,未免被认出,孙儿只好站在汾河旁的柳树底下。”
卫氏族长说不出话来了。
卫烁沉默站立,半晌,听他爷爷叹了口气,问:“依你之见,要如何呢?”
如何?等呗!这档口,难道直接跑到太子面前说“以前的事不要计较了,我们做回好亲戚,友好往来吧!”
可能么?
卫烁觉得真做了此事的话,那卫氏一族还是全体打包回深山老林吧……
死皮赖脸做不来,那就只能观望了。反正他们家是太子此行目的,不信到时候见不着人。不过主动权在谁这个问题要好好考虑一下。这样想,卫烁就建议:“东宫此行是要祭拜先后,届时您要是在场的话……”
卫氏族长也考虑过这个情况,但是先皇后不是他女儿啊,太子正牌的外公不在,这诚意,也就大打折扣了。
“哎,可惜你叔祖是个顽固不灵的人,便是我卫氏全族出席,也没有他一人到场来得好啊。”
卫烁也不言语了。他祖父这位亲弟弟,老婆死的早,拢共一个闺女也没了好几年了,能影响他的近亲都没了,偏偏本人还极其狂傲不羁,说好听点是名士风骨爱自由,说难听点就是让往东偏往西爱叫板的刺头。卫氏就没有一个敢跟这位长辈杠上的,大家都是能避则避。
事关长辈,卫烁只能提议他爷爷劝着点。
卫氏族长又长叹一气,挥手让孙子下去了,自己拄着拐杖在后院踱步,思索能够打动弟弟的方法。
想了半天,卫氏族长于月明星稀之时敲响了弟弟的门。
单身汉的院子没什么可顾忌的,卫氏族长敲了三次没人应的时候就直接推门而入了。
熟门熟路地穿过紫藤花架,一路前行,拐杖都不带用的,卫氏族长脚下生风地找到了盯着天窗夜观天象的弟弟。
两人一母同胞,兄弟做了大半辈子了,心有灵犀的技能也点亮了几分。身为族长的卫習大半夜不在想着如何光大本族而是跑到他这样的闲散人士这儿,肯定是有事相托。于是,卫翯头也不抬地就问:“是让我祭拜闺女啊还是让我去求太子啊?”
说的太直白了让卫習有点没面子。“咳,正要与你说呢,东宫现已至安邑,这祭拜先后必定要与我们家相商的,到时你与我一同去吧。”
卫翯没说话,卫習也不敢催他,只能默默等待。不过等待的结果还是挺好的,卫翯点头了:“好。”
卫習有些激动,他这个弟弟别的本事都比不上他气死人的本事,三句话不噎死你他难受,今天这样爽快简直前所未闻,幸甚至哉!有生之年被他遇见了。
带着点欣慰的眼神看着弟弟,卫氏族长情绪高涨地给弟弟普及他外孙的最新情况:“太子已经成婚,此次携太子妃一道前来,必是奉天子之命,足可见圣上与太子对于福娘的爱重,你是福娘的阿父,太子对你这个外祖也会敬重的。”
卫翯已经使他哥此行的目的达成了,所以对于他后半段话选择性忽视,充耳不闻地摆弄着他的星象仪。
自动播报了半个时辰,卫習苦口婆心的欲望得到了缓解,也就跟弟弟告辞,愉快地去安排跟东宫洽谈的人选了。
………………………………
83 袁氏
几日后便是清明,正适合用来开追悼会。国母在上,各世族纷纷把自家祖先的祭祀延后,准备一起陪着楚昱祭拜他妈。
正式祭拜前还要奠个基。这个时候出嫁的闺女除非和离单过了,一般死后是不入娘家祖坟的。卫皇后的灵柩躺在皇陵里,卫氏是连衣冠冢都没得设。楚昱来之前,虞县令就上书顺德帝奏请修建石碑以作纪念,如今已经修建完毕,就等楚昱揭幕了。
祭拜所需的一应器物已由礼部备好随楚昱一起邮寄到了安邑,这个不需要虞远行操心,他只要协助禁军加强一下安保就行了。
与会人员都是当地权贵,呃,也有从别的地方跑过来参加的世族,譬如卢氏。鉴于他们是陆微的外家,虞远行还是将他们安排进了名单。这样细细列下来,也有好几百人,这当中卫氏就占了一大半。这是重点防范对象,虞远行提笔加了个备注,并决定祭拜那天要加派人手看好卫氏族人,若是有人敢“胡言乱语”,好立即“拖下去”。细细看了四五遍,没什么问题后,又亲自将名单捧给楚昱过目。
楚昱这两天因为有政事要交代,所以为方便常驻官署,虞远行绕过一个渡廊就可直达为太子临时所辟的办公室。
里头有人在说话,虞远行只好等在门口,顺便打个腹稿以便等会回话时能够表现出从容不迫的气度来。
正打到一半,里头派人叫他进去。楚昱高坐于上,其下坐着袁硕。虞远行对他是久闻其名,但不敢细看,只粗粗扫了一眼,就开始汇报。提及卫氏,又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以及希望楚昱可以批给他“处理闹事之人”的权力。
考虑的非常细致,加上有了腹稿准备,此次虞远行的对答十分流利,但在楚昱还没开口前他却不敢表露喜色,忐忑间,一边的袁硕插话:“若是卫氏生事,殿下岂不是正好借此整治他们?”
虞远行心里一惊,他没想到这层。
袁硕也不是认真的,他看着脑袋几乎要冒汗的虞远行,不厚道地笑笑:“大人不必紧张,我随口说说而已,一切还是要请殿下定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