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教我如何不为警-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麦地和油菜地不一样,地面上留下了不少的足迹,很快就发现了朱海霞的那种雨鞋的大波浪花纹,然而花纹比较残缺,我无法肯定这就是朱海霞的足迹,因为这种雨鞋在农村比较普遍。说不定就是其他人留下来的。
而且,在地面,我发现了另外一种足迹。是后跟外侧部分,有不少于两根大横条花纹。
喜悦涌上心田,我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起来,虽然说有五个地方都发现了这种足迹,但还是非常残缺。
我刚想直起腰。休息一下,突然一根长发闪入眼前,黑色的长发!就如同中心现场遗留的朱海霞头上的黑色长发!接着又发现了整扎的头发!
新鲜的足迹!新鲜的麦苗踩踏的痕迹!同样的黑色长发!同样的大波浪纹雨鞋花纹!
这是巧合吗?这真的是巧合吗?!
不!这绝对不是简单的巧合,从这麦地现场来分析,这里就是另一个作案现场,作案人之前应该将被害人朱海霞带到这里来,准备强奸,但是由于麦苗还不是象油菜地那么高,不容易遮挡,才临时改变了作案地点。
对!一定是这样的!
我心里一阵狂喜,迅速将小柯、小曹召了过来,告诉他们情况,两人非常高兴。
照相录像固定好后,我高兴地说道:
“小柯,马上通知阿栋组长,到乐平镇卫生院去拿石膏粉!小曹,你做好倒模准备!”
两人又一溜烟跑开了。
到目前为此,应该发现了两个作案地点,一个是麦地,一个是油菜地,而且麦地在先,油菜地在后,那么作案人来的路线就是从麦地而油菜地,那推断他来的路线,应该在麦地之前!
沿着麦地,我继续搜索着,田埂上各种草都在疯长,跟本上就看不出什么痕迹来,更别说是足迹了。
但是我知道,肯定有位置能留下足迹!
果然,在一处田埂裸露的泥土上,我又发现了大波浪花纹足迹和大横条花纹足迹,这两种足迹几乎是并列排着,时不时还有重叠和交叉!
这表明朱海霞当时就已经被作案人挟持、控制了!
那他们两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哪里来的呢?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朱海霞是在放牛的,对!放牛!她在看牛,她被挟持的最初始地点,应该就是看牛的位置!
必须找到牛,找到看牛的位置!一条清晰的思路跃入眼前!
但是,牛在哪里呢?
我眼睛扫了扫四周,左边是近似光秃秃的山,山上只有低矮的灌木,如果山上有牛,一眼就能看出来;右边是土坡,虽然有几棵大树,但是还没有成林,基本上也是一览无余。这两处看来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只能剩下脚下旁边的水沟了。
“也没有固定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山上,水沟边,反正现在到处都有草,在哪里看牛都是一样的。”
这是我访问时,朱海霞的父亲介绍的情况。
好,那就沿水沟走!
沿着水沟的堤岸,我继续往前走,小沟在前面拐了一个弯,眼前一片开阔,一头黑色的牛正躺在沟边的草地上!
我冲上去,正是一头黑色的水牯牛!它躺在地上,闭着眼睛,正在悠闲地反刍着呢!
以牛为中心,我仔细勘查起来,大波浪、大横条两种不同的足迹都出现了!
这里就是第一现场!
趴在地面,我拿出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
这里的地面,裸露的泥土更多。牛身边四周的泥土已经被牛踩踏、碾压得一塌糊涂,但是在外围。我发现有一枚完整大横条足迹,而且,而且特别是后跟中心花纹处有一处明显的缺失!
这就是这双鞋的独特特征!这特征完全象指纹一样可以鉴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怕牛起来再次破坏了痕迹,就解开牛绳。将它牵离了现场,移至一个低洼隐蔽的位置,系在一处小树桩上。
“李队长,你怎么跑这里来了?我们到处找你呢。”小柯远远地就喊出来了。
“叫上小曹,准备照相、录像、倒模!”我大声说道。
小柯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马上调头往回跑。
很快,两个人就拿着东西跑过来了。
“李李李队长。又发现了新情况?”小曹兴奋地问着。
“是的。非常重要的情况!完全可以认定作案人的情况!”我笑着说道。
两人一阵兴奋,在我的指引下,对整个现场进行了固定,对大横条足迹进行了倒模,很快,一枚枚清晰的石膏模就出现在我面前,缺失部分已被石膏填满,清晰可辩!
“小柯、小曹。你们有没有信心破案?”我笑着问道。
“这不是和枫港计生办案件一样的吗?!又可以破案了!”小柯兴奋地说道。
“有!跟着李队长肯定是能破案的!”小曹继续兴奋着。
“什么跟着李队长就能破案!说真实的想法!”我笑着说道。
“有这枚足迹就能破案!”小曹回答道。
小柯也点了点头。
“好,你们都有信心就好,有信心。我们就能克服各种困难,胜利就会属于我们。”我笑了笑,说道。
三个人站到旁边,抽着烟。
“小曹,你一个人倒模有问题吗?”我边抽烟边问道。
“没有问题。”小曹很爽快地答应了。
我继续说道:
“那好,我们进行再次分工。
我还要在附近搜索。就不参加你们两个人的行动了。
小曹,你将几处足迹全部倒出石膏模,你倒石膏模的水平很不错,这在枫港镇计生办的案件里,我是看过的,因此我是放心的,但是我还是提醒你,一定要认真、细致,这是命案,一点马虎和过错都不能出现,你明白吗?”
“请李队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如有失误,你拿我是问!”小曹昂首挺胸地回答着。
我满意地点了点了头,又接着说道:
“小柯,你再辛苦一趟找到朱支书,找到朱海霞家的牛其他的合伙户,带一个对牛情况熟悉的人过来,一定要秘密将人带到这里来,是秘密,你明白吗?”
“我也保证完成任务!绝对不让别的人知道我们的意图!”小柯挺了挺胸膛,回答着。
一支烟抽完,我们三个人就按照分工开始工作了。
我又往前追踪了几公里,但是再也发现不了足迹,而天色也慢慢地黑了下来,等我再次回到系牛的现场时,小柯、小曹和一个中年男人正在等着我。
“李队长,这是朱顺高师傅。”小柯介绍道。
“朱师傅,你好。”我开口说道。
“李队长,你也好,你找我?”朱顺高问道。
“是的,你跟我来。”我说道。
“好。”朱顺高答应着。
在一处灌木丛中,那头黑色的水牯牛正在吃着草。
“这这这就是我们的牛!怎么在这里啊?难怪我们到处找都没有找到呢!”朱顺高大声地说着,语气里充满了惊喜。
“你确定是你们的牛?”我问道。
朱顺高忙不迭地点着头。
我继续说道:
“朱师傅,有些话,我要和你交代清楚,这牛的发现地点,只能你一个人知道。要是别人问牛是在哪里找到的,你就说在其他位置。你对谁都不能说在这里找到的,这是起命案,我希望你保密,你明白吗?”
“李队长,你放心,我懂的,我不会对任何人说的。”朱顺高肯定的声音,保证的声音。
“那好,你现在就将牛牵回去。”我说道。
“那好,我走了。”朱顺高说完就牵着牛走了。
“李队长,我在村委会找朱支书时,碰着张局长,张局长叫你先回去吃饭,他们外勤的都在吃饭。”小柯说道。
“目前我们暂时还不能回去吃饭,我们必须继续工作,等工作完了再吃饭,你们再坚持坚持。”我说道。
小柯就没有做声了。
“小曹,你的工作怎么样了?”我问道。
“报告李队长,一共倒了十三处石膏模,每一处都非常成功!”小曹兴奋地说道。
“好,辛苦你了。下面,我们三个人分头进行搜索,以这个系牛的位置为中心,向四周扩展,重点是发现足迹,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我,我们必须赶在今晚将这事做完,我担心明天可能下雨。”我说道。
三个人,每人拿了一盏电灯,在田埂上搜索起来,两个小时后,两盏电灯的电都用完了,我才决定收工。
请点击、收藏、打赏、订阅、评价、点赞、传播、批评、指正,这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
第59章 碰头会各组汇报,好少女惨遭毒手
第 208 章 碰头会各组汇报,好少女惨遭毒手
等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村委会时,晚饭已经吃过了。
“李队长,你们还没有吃饭吧?我不是让小柯叫你们先回来吃饭的吗?”张局长问道。
“有项工作要跟着做,时间必须抓紧,我必须跟着追踪,来不及回来吃饭。”我回答道。
“怎么了,有情况了?”张局长兴奋地说道。
我无力多话,只是点了点头。
“好,好好,你们快去吃饭,等你们吃饭完了,就到派出所开碰头会,我在派出所等你。”张局长继续兴奋的声音。
我还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我看你们都很累,你们一定要注意休息,注意身体。”张局长关心的声音。
“谢谢张局长。”我开口说道。
在朱村长的帮忙下,我们总算是吃饱了饭。
郑队长已将摩托车骑回派出所了,而将吉普车留给了我们。
当我们坐到派出所会议室时,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里面烟雾缭绕。
张局长看见我推门进去后,指着他旁边的座位说道:
“李队长,你就坐这里来,就坐这里来!我特意给你留下的位置。”
其他人都看着我,感觉这领导今天怪怪的,在哪里坐还是坐啊,非得坐领导身边干什么啊。
我和小柯耳语了一番,他便和小曹在郑队长的身边找位置坐了下来,我则在张局长身边坐了下来。
张局长说道:
“同志们,现在开会。
开会前我说件事。刚才我听见有人在议论,说等待的时间长了,这是在浪费时间。我们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等一群在废寝忘食工作的好同志。等技术队的李队长一行。
李队长、小柯、小曹他们几个一直工作到现在才回来吃饭,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他们在摸黑工作。在连续奋战,而我们正坐在灯火通明的室内。我们还有什么抱怨的呢!”
大家刷地看着我,搞得我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哪里是忘我工作啊,是时间不等人啊。
“同志们,根据唐局长的指示,我们现在成立‘4。11’命案指挥部,唐局长任总指挥。我为副总指挥,张大队、刘教导、蔡所长为直接责任人,下设技术组、访问组、摸底组、重点对象排查组、特情组、办公室,各单位负责人为各组的具体责任人。
我们现在就案件进行碰头。各组汇报情况。”张局长说道,他非常简短地切入了会议主题。
第 208 章 中,同时,又是大白天,证人比较好找,这样在时间点排查上就较容易了,所以速度比较快。”
张局长继续说道:
“同志们。这是一起命案,我们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宁可工作放慢点。也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失误而放过了嫌疑人,这头一轮的调查摸底非常重要,它离我们发案的时间较近,证人的记忆力还较好,因此在访问时。除了抓紧时间外,一点要注意质量。希望大家切记。”
情报队队长胡拥亮接着说道:
“根据安排,我们已经在周围四个村布置了十名特情,其中专案特情有三名,目前还没有线索上来。
三名专案特情中。有一名是我们曾经使用过的优秀特情,他对本地情况非常清楚,我对他作了详细的布置。今天时间比较仓促,我会根据案件的需要布置新的特情。”
张局长点了点头,看着郑队长。
郑队长赶紧说道:
“我们现场勘查工作和尸体检验工作基本完成。我们分了两大块,一块由我负责尸体检验组,另一块是李队长带领的现场勘查组。我先说尸体检验情况,现场勘查情况由李队长稍后再作介绍。”
唐局长看了看郑队长,又看了看我,没有说话。
郑队长接着说道:
“下午,我们在征得朱海霞父母同意后,依法依规对尸体进行了解剖,我介绍下解剖的情况。
死者朱海霞身上,黑发,发长10cm,上着一件花格子长袖衣服,衣扣完整,但是整件上衣被推至胸口以上,一个黑色的胸罩也被推至乳什么房之上,胸腹部裸露在外;中间穿一条红色三角内裤,在裤裆处可见少量白色分泌物;下身穿一条黑色的裤子,腰带被解开,裤子被脱至膝盖处;脚穿一双黑色尼龙袜,一双蓝色半统雨鞋就散乱地放在尸体旁,鞋底花纹为大波浪纹。胸前、后背、袜底及枕部等处粘附有大量泥土。
进一步尸检发现:她口腔上唇粘膜破损,口腔内有血样分泌物,颈前有明显的扼痕,这表明作案人对朱海霞实施了捂嘴、扼颈动作;左右侧脸部、左右侧大腿有青紫,这表明作案人对死者采取了殴打动作;阴什么道内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分析作案人不仅对死者有性侵的行为,还采取了抠、挖等动作。
死者胃内容物基本消化,从法医学角度上看,这需要两个小时以上时间,这与谈组长等人介绍的发案时间在10时至13时20分相一致,也就是说朱海霞没有吃中饭,是在吃过早饭两小时后被害的。
关于案件的性质,我还是坚持下午的观点,那就是强奸杀人。其理由如下:
从刚才几位组长介绍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排除情杀、仇杀,关于财杀,李队长他们这一组已经找到了失踪的耕牛,因此完全可以排查财杀。
强奸的痕迹非常明显,上面我已经介绍了的就不重复了,另外在内裤裤裆处,我们发现了可疑精斑。这也是有力的证明。
死亡的原因是机械性窒息死亡。虽然身上有殴打的痕迹,但是这些都不是致命的伤,真正致命的是被扼颈。尸体解剖可见颈前部、心脏、肺脏等处有明显的出血点,这是窒息死亡的有力佐证。
我要介绍的情况就这么多,下面李队长介绍现场勘查情况。”
请点击、收藏、打赏、订阅、评价、点赞、传播、批评、指正,这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谢谢!
………………………………
第60章 一一道来三现场,逻辑推理说情况
第60章 一一道来三现场,逻辑推理说情况
我挪了挪身体,朝桌前靠了靠,说道:
“对不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我们回来晚了,让大家久等了。。我说说现场勘查情况,现场勘查本是由郑队长亲自负责的,后来要尸体检验,他又带队去殡仪馆了,由我继续带队勘查。
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三处现场。”
我刚一说完,会议室里一片“哦”的声音。
“大家安静!听李队长介绍。”张局长及时制止道。
“李队长,你们发现了三处现场?”唐局长问道。
“是的,我们一共发现了三处现场。”我回答道。
“那你继续说。”唐局长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接着说道:
“第一处现场,大家都是清楚的,那就是这块油菜地。这是作案人实施强歼、杀人的现场,是中心现场。这块地是朱家庄朱祥安家的,也就是发现人柯淑娥家的油菜地,有1。7亩面积。
这里我必须提醒大家注意一点,那就是这块油菜地是一大片油菜地中间的一块地,这一大片油菜地为作案人作案人提供了良好的蔽护。
这块油菜地里,油菜高度在1。2至1。5米不等,植株较密,在油菜地东侧两块地沟之间发现一具尸体,经辨认死者就是朱海霞。朱海霞头东脚西,呈仰躺位,一头乌黑的长发。发长10cm,头发凌乱,粘附着泥土和油菜花等物品;脸上有不少泥巴,局部有青紫,口鼻腔都有血迹;舌头外伸。关于衣着情况,郑队长刚才已经作了详细介绍,我就不重复说了。
在尸体周围2米的范围内的油菜全部倒伏,地面上到处都是松动的泥土,很明显是新鲜的痕迹, 我们仔细搜查了。但是未发现有明显的足迹。只有一个个泥土印痕和几根黑色长发,这长发的发质、颜色、长度等都和朱海霞的头发一致,因此可以断定就是从朱海霞身上掉下来的头发。”
唐局长皱起眉头问道:
“没有足迹啊,没有指纹啊。就只有精液?”
我点了点头。
唐局长看着我。说道:
“你继续。”
我点了点头。往下说道:
“这一处是中心现场,在中心现场,我们基本上什么也没有提取到。说实话,我们也非常着急。
根据现场客观情况,我们进行了分析。首先一个问题是,作案人和被害人是怎么到中心现场来的?他们是怎么来这菜地的?
有可能是偶遇,就在这里碰着了,也有可能是挟持而来的?
大家很奇怪,一定会问,为什么想到挟持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刚才说了,油菜高度在1。2至1。5米不等,这样的高度,在油菜地中间躺着两个人,谁也不会发现。如果是偶遇,那朱海霞放牛的牛呢?我们在这个现场附近没有发现那头黑色的水牯牛。而且,朱海霞掉在地上的头发有的是十几根在一起,是整扎的,很象是被人拉扯下来的。结合这几点分析,我们认为,朱海霞被挟持的可能姓较大,因而大胆推断第一现场不是油菜地。
沿着这条思路,我们对现场周围进行了大面积的搜索,在油菜地东侧200米的一处麦地里,我们发现了第二现场,这是一处关联现场。
麦地里也有一处倒伏,约有2米见方,麦苗高度在50cm左右,植株也较油菜地要稀松,地面上有新鲜的踩踏痕迹,非常幸运的是在地沟处还留下了不少的足迹。这足迹,不但有朱海霞的那种大波浪花纹的雨鞋印,而且,我们发现了另外一种大横条花纹足迹。
然而,大波浪花纹足迹比较残缺,我们无法肯定这就是朱海霞的足迹,因为这种雨鞋和它所形成的足迹在农村非常普遍,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足迹种类是相同的。同时,大横条花纹足迹是鞋后跟外侧部分所留,有不少于两根大横条花纹,经仔细观察,共有五个地方都发现了这种足迹,也非常残缺。
继续搜索,我们还发现了黑色的长发,其发质、颜色、长度等都和中心现场遗留的头发一致,更为关键的也有整扎头发出现。
现在,在我们面前出现的是这样的情况:新鲜的麦苗踩踏的痕迹!新鲜的足迹!同样的大波浪纹雨鞋花纹!同样的黑色长发!同样的整扎头发!
这么多同样,两个现场之间又仅距离200米左右,这绝对就不是简单的同样和巧合了,很明显,这里就是另一个作案现场!
分析认为:作案人刚开始挟持被害人朱海霞时,是想将她带到麦地里来,实施强歼,但是由于麦苗只有50cm高,不容易遮挡,实际上根本藏不住人,因此临时改变作案地点,又将朱海霞挟持到高度达到了1米2至1米五油菜地,实施强歼杀人!”
唐局长说道:
“李队长,你的分析推理过程,我还是认可的,但是这麦地现场虽然发现了一种大横条的足迹,你刚才也说了,这足迹非常残缺,我看难有鉴定条件。”
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情况的确如唐局长所分析,这种新发现的大横条足迹的确是没有鉴定条件,但是我们发现了作案人的足迹。这在后面我们可以加以利用。
沿着制定的思路,我们继续往东搜索,又走了二十米,在一处田埂裸露的泥土上,我们又发现了大波浪花纹足迹和大横条花纹足迹,这两种足迹几乎是并列排着,时不时还有重叠和交叉!
这进一步论证朱海霞当时已经被作案人挟持、控制了!
跟着的问题来了:那他们两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前面谈组长等人也介绍了。朱海霞是在吃过早饭后出来放牛的,而在现场我们是没有发现她家的牛。
我们必须找到放牛的地点,找到看牛的位置!她被挟持的最初始地点,应该就是看牛的位置!
我们继续往东搜索,在前面八十米处的一个水沟边的空地上,我们终于发现了一头黑色的水牯牛,经合伙人朱顺高秘密辨认,正是朱海霞放养的牛!由此,我们确定第一现场就是这个放牛的位置!
我们对这一现场进行了仔细勘查,发现大波浪、大横条两种不同的足迹都出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