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星是怎样铸成的-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老师,您的意思是,因为这件事,后人才对梁史进行了修改?”刘小白也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还是纯粹就是在借为丁力摇旗呐喊,起身问道。

    丁力呵呵一笑,道:“只有当朝者昏晕无比,才会出现大臣当场撞死在大殿,以死谏言的事情。梁太祖是谁?反抗爆宋的大豪杰,一建立大梁,数次北击,意图恢复大晋疆土的明君。大臣撞死当场的事情要是传出去,对他的声名可是一种大大的打击,在古代可是大不允的事情。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让纪录史书的小吏如实记载,关于这段史料,我们可以在旧梁史上面查询到。”

    众人一呆。

    “有吗?”

    “不知道啊,查查呗。”

    “就是,查查不就知道了。”

    “那我搜索一下。”

    场内的人们都开始拿出查证了,一分钟后,有学生大叫了起来,“查到了,查到了,查到了,上面是这么写的,臣撞柱而亡,有臣谏,为王之声,史可忽而之,王不允,史记乎。”

    “这样一来,成全了梁太祖的名气,在他死后,他的儿子,也就是梁太宗,下令记录史料的小官,将那段对梁太祖不好的史料给予删除,小官不予,后来有大臣谏言,说战乱使得部分史料不全,建议重新修撰,梁太宗大喜,借着补齐史料的名头,将部分梁史进行了修改,这也是我们目前看到两本不同内容梁史的原因。”丁力笑了笑,给了大家几分钟思考的时间。

    他知道任何事情,都要有紧有松。

    数分钟后,丁力用力鼓了鼓掌,清脆响亮的掌声顿时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他的身上。

    丁力准备继续卖弄自己从电脑包里面掏出来的那些知识,他不是为了显摆自己,而是为了尽快的将这件事给平息下去,好让自己的新电影《神话》过审,不然就要面临宝岛电影公司的诉讼。

    “诸位,为了证明秦朝真的存在,我要抛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如果说丁力刚才的掌声是惊雷的话,那么现在他说的这句话就是炸雷,一下子将所有人都炸到了。

    “这个证据就是秦王祠。”丁力说道:“梁太祖为秦王建祠立碑的地方,用你们的业内俗语来说,叫遗址,秦王祠的遗址。”

    “丁老师,你说有人背着梁太祖,私下里修建了秦王祠?难道他不怕犯欺君,被杀头吗?”当即有学生不解的发问了。

    “这不叫欺君之罪。”丁力讲解道:“应该叫做揣摸圣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拍马屁。”

    “丁老师,这个秦王祠修建在了什么地方?现在还存不存在了?”另一个学生发言道。

    “自然是不存在了。”丁力道:“不过这个地方,你们在物科普的过程,应该碰到过,它就是慈县。”

    “慈县?”

    “怎么可能是慈县?”

    “太不可思议了,居然是慈县,真是吓到我了。”

    “老天,慈县就是……。”

    丁力做了一个停止的势。

    再说那些议论的人,见状全都闭了嘴。

    “慈县,慈县,祠县,你们联想到了什么没有?”丁力用带着提示的语调问道。

    “丁老师,慈县一开始叫祠县,后来更名为慈县,对不对?”,刘小白不愧是丁力头号铁粉,见丁力问话,有人冷场,就第一个跳了出来。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

第239章这就是证据 2

    ()  “就是慈县。”丁力点了点头,道:“晋朝时期叫做安州,梁朝时期改名为奉秦,注意,它改名的时间,是梁太祖十二年,也就是王敬之献诗,大臣大殿撞死半年后。”

    “丁老师,你的意思是,安州改名奉秦,就是因为当地知县为了奉承,修建好了秦王祠的缘故。”刘小白顺着丁力的话音,说了出来。

    “回答正确,加十分。”丁力用指了指刘小白。

    “这也解释通,梁太祖十年,出访奉秦县的原因了。”姓陈的老教授听到这里,忍不住插了一句嘴,“这也是史料上的一个谜题,梁太祖为什么要将安州改名为奉秦,并且在今后的数年时间内,连续数次出游奉秦,原来是这回事。”

    阶梯教室内又响了声音,倒吸凉气的声音,不少人听了老教授的这番话,全都下意识的倒吸了一口凉气,闹了半天,竟然是这么一回事。

    “这样一来的话,所有的一切便都解释的通了。”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这还是推测,一点实际证据都没有,这能说明什么?”

    “是啊,这代表什么?什么都代表不了?”

    “总不能什么都没有吧?”

    他们讨论的声音,丁力全都听到了,说实话,掌控全局的感觉真好。

    肯定有人会不服气的,如骈春花及骈春花的一部分学生,再一次的提出了反对意见,“丁老师,我去慈县普查gu物,并没有你说的那些东西,所以你的这番推断是不是错的?”

    丁力微微一笑,“我问你,你们在慈县普查到了什么东西?”

    “查到了许多物,比如古驿道,古建筑,最著名的好像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古庙,后毁于战乱,现在的庙是庆朝时期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年轻学生嘚吧嘚吧的说了一大堆。

    “那座古庙的名字是不是叫做青云观?”丁力问了一句。

    年轻学生没有回答,但却点了点头,表示庙的名字的确叫做青云观。

    “青云观所在的地方却并不是叫做青云山或者青云镇,而是叫做秦王坡,不知我说的对不对?”丁力二次问道。

    “对的,青云观所在的地方,确实叫做秦王坡。”

    不少人听到这里,全都骚动了起来,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可谓石破天惊。

    当然,他们今天也听了、见了、看了太多石破天惊的事情了,心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纵然这样,不少人还是下意识的发出了他们惊叹的声音,“真的假的?”

    “我累个去啊,不会这么巧吧?”

    “难道因为在这里修建了秦王祠,故而才会将这个地方称之为秦王坡?”

    “你说的很有道理。”

    “对对对,青也是秦的谐音啊。”

    此时,即便是对慈县有深刻了解的老师们,他们脸上也明显第一次露出了震惊的神色。丁力此刻的这个引据和资料献的支撑及分析推理,说明了梁太祖为秦王立祠的说法,也间接的论证了秦朝的存在。

    不少人都收起了他们那颗还带着一丝轻视的心,开始重视起丁力来了,甚至就连一直看丁力不顺眼的骈春花,也终于有些面带动摇之色了。

    礼堂静了!

    又是一番颠覆认知的言论!

    又是一番颠覆他们在场不少人认知的言论!

    好多人都在咀嚼和思考丁力的这个论点,也就是秦王祠落户慈县的原因,更是梁太祖数次出游慈县的巨大谜题。

    关于这个谜题,有部分专家学者猜测,梁太祖数次出游慈县,并且一待就是数日,是因为慈县有梁太祖牵挂的人或者事情。

    对此,不少电视剧或电影编辑,则给出了他们心目的那个答案,按照他们艺术家的逻辑思维,梁太祖数次出访慈县,并且一待数日。就是因为慈县有位绝世美女,与梁太祖偶然相会,之后双方发生了浪漫的爱情故事,由于双方身份悬殊,美女不能被梁太祖带回皇宫,只的待在慈县。

    这是一个本,还有另外一个本,说梁太祖在反抗爆宋的时候,有一次兵败受伤,后被慈县当地一位医术高超的美女所救,之后双方发生了浪漫的爱情故事。某一天,追兵杀到,美女替梁太祖当了一剑,故而身亡,所以梁太祖才会数次出访慈县,并且一待数日,为的就是缅怀这位绝世美女。

    “丁老师,我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梁太祖出访慈县,就是为了祭奠秦王。”一个学生依然表示怀疑。

    “你不相信也得相信,因为它就是事实。”丁力淡淡道,随后看了看自己的表,“现在是下午十六点,我们休息十分钟,然后接着谈。”

    洗间里面。

    一个年轻学生,一边系着自己的裤腰带,一边朝着身旁的同伴说道:“你们发现没有,不管是上午,还是现在,丁力自始至终都没有拿出过稿子,他全部都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在脱稿讲。”

    同伴微微叩首,“是啊,丁力这个人还真牛叉,他扔出来的那些言论,确实太新颖了,而且对于这些言论的论证,丁力也有自己的证据和史料,这些东西要不是他提出来,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人考虑和质疑,比如秦朝存在与否,再比如梁太祖出访慈县等等。”

    另外一个同伴眨眨眼,不服气的说道:“不过他说的虽然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可我还是保留自己的意见。”

    “不管别的,反正我们还得再听听,我推测一会儿丁力肯定会拿出一个让人可以服气的铁证来,用大量献从大量角度上来证明,否则还是会有人质疑的。”

    十分钟的时间一晃而过。

    大阶梯教室里面再次恢复了人山人海的场面,在这十分钟的时间里,有不少记者想要对丁力进行采访,但都被丁力给婉言谢绝了。

    “时间到,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谈论秦王祠是否存在。”丁力见时间到了,示意大家静下来,开口道:“在座得诸位,有没有慈县人?”
………………………………

第240章县志之真伪

    ()  面对丁力的问题,全场众人久久不语。

    不得已,丁力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问题,“诸位,有没有老家是慈县或者在慈县生活过得人?”

    还是没有人回答。

    看样子,他们这里没有一个慈县人。

    故而丁力有些失落,按照他心里所想的那样,只要有个慈县人,然后这个慈县人站出来,将秦王祠的事情嘚吧嘚吧的说一遍,什么都清楚了。

    结果全场偏偏没有慈县人。

    麻烦!

    还得费脑子来进行说明。

    就在丁力准备开口的时候,后面一个记犹豫了半天,举插话道:“丁老师,我们报社的司是慈县人,不过他在外面,要不我将他唤进来?”

    “麻烦你了。”丁力闻言,眼睛一亮,朝着说话的记者道。

    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个来自慈县的司走了进来,这是一个十左右岁年纪的年男子,长的黑黑的,但异常强健,他进来后,就有人把麦克风递给了他。

    “师傅,别紧张。”丁力朝着进来的司笑笑道。

    “我不紧张。”司回答了一句,话虽如此,但他稍微带着颤抖的语调,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如他此时的心情。

    “你是慈县人?”

    “丁老师,我是慈县人。”司道:“我祖上十代都是慈县的。”

    “那你能说说慈县最有名的东西吗?”丁力提醒道:“如当地流传的一些传说等等。”

    说来也巧,这个司的老家赫然就是距离青云观不远的守祠村,当他将一些慈县当地流传的传说讲完后,整个教室内,顿时陷入死一片的静寂。

    不为别的,只为这个司说的那些事,太不可思议了。

    丁力看了看场内如呆子般的众人,道:“这位司的话,我想在座的诸位全都听明白了吧!别的不说,我们单单说明一下守祠村。守祠村,可以理解为守卫祠堂的村落,关于祠堂村的来历,我就不用在解释了吧?”

    “不用了,不用了,我们知道祠堂村的来历,不就跟那些护陵村一样嘛,护陵后人聚集起来的村落。”众人一听,全都喊叫了起来,他们这些人,不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就是高分考入大学,进入历史系学习的大学生,理解能力自然是极高的。再则后面还有录制的媒体,纵然不懂,也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行装懂。

    其实在那位慈县司讲出当地传说的时候,场内的很多人都收起了轻视,收起了对丁力的那丝轻视。

    他们第一次开始正视丁力这个人,第一次开始正视丁力提出的那些所谓的,甚至有点不可思议,完全就不敢信的观点了。

    别的不说,对与错不说,但他们现在也不得不放下那份抵触和自尊,承认丁力对秦朝历史的研究,而且到现在,经过一天时间的考证,已经有人初步确信了丁力的那番推测。

    毫无争议。

    在有关秦朝是否存在的考证上,他们这些所谓的、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专家,谁也不如丁力这个门外汉。

    在秦朝存在与否的研究史上,丁力这个电影人却另辟蹊径的走在了他们的前头。别的不说,单单丁力写剧本前,那份认真探索的精神头,就让在场大部分人都服气了。

    他从诗人高山身上想到了诗人高林,又从诗人高林身上推测到了他的后代高玉,然后从旧梁史入,推测到秦王祠建立的原因和地址,单单这些证据,就已经足够让整个历史界轰动了!

    这是一个大发现!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

    对于整个华夏历史研究,都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甚至连王敬之所写的那首诗,也成了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这时,许多人不禁有些匪夷所思了,他们匪夷所思的原因,不为别的,就为丁力。

    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关键、重要、价值极高的资料和献,他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都没有发现!

    这句话说的有点严重。

    假如要换个稍微婉转点的说法,那就是这么关键的资料和献,他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却没有注意到?反而让丁力这个搞电影的外行人给察觉到了?

    正因为这样,场内不少人的脸色都不好看,要是地面出现一个地缝,他们在座的这些人,铁定会毫不犹豫地转进去。

    也有人在心里暗骂丁力,怨恨他太出风头。

    也有人在心里怨恨骈春花,埋怨他不该请这么多媒体来,结果挖坑把自己给埋了。

    再说骈春花的那些学生徒弟,也有些懵逼了,他们不是笨人,已经从场内的气氛当想到了什么。

    还有骈春花,此时的他,完全就是骑虎难下,当然,他的心里肯定也在骂着丁力,诅咒着丁力!

    就在场内气氛极度静寂的时候,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吸气举,“丁老师?”

    丁力笑笑,朝着问话的小丫头,道:“什么事?请说?”

    “丁老师,您的这个发现确实很有价值,但里面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有些不赞同。”年轻姑娘站起身子,朝着丁力缓缓说道起来,“我们在慈县进行物普查的时候,也查询过他们的县志,里面并没有有关秦王祠修建的任何片段。”

    “南梁立国百载,后被陈朝所代替,这期间奉秦也遭受了灭顶之灾,整个城市皆毁于战火,包括秦王祠。大伙想想,一个城市都被毁了,县志还有可能存留下来吗?也不排除县志被保存下来的可能,但战火波及,民众为了躲避战火,势必举族迁移。乱世盗匪肆起,他们在举族避迁的时候,极有可能遭遇兵匪袭击,在逃命的时候。”说到这里的时候,丁力顿了顿,挥舞着双,“大家可以想想,想想那种场景,县志之类的东西还有可能被保存下来吗?”

    众人都开始费劲脑汁的想了起来。

    “最重要的一点,不知你们想到了没有,奉县被毁之后,当朝者一直没有为其进行修复,直到四百年之后。”丁力竖起了右四根指头,“这间可是整整过去了四百年的时间,四百年的时间,物是人非,虽然物是人非,但守祠村还是留下了不少有关秦王祠的传说,这些传说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面对丁力的问题,全场众人久久不语。

    不得已,丁力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刚才的问题,“诸位,有没有老家是慈县或者在慈县生活过得人?”

    还是没有人回答。

    看样子,他们这里没有一个慈县人。

    故而丁力有些失落,按照他心里所想的那样,只要有个慈县人,然后这个慈县人站出来,将秦王祠的事情嘚吧嘚吧的说一遍,什么都清楚了。

    结果全场偏偏没有慈县人。

    麻烦!

    还得费脑子来进行说明。

    就在丁力准备开口的时候,后面一个记犹豫了半天,举插话道:“丁老师,我们报社的司是慈县人,不过他在外面,要不我将他唤进来?”

    “麻烦你了。”丁力闻言,眼睛一亮,朝着说话的记者道。

    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个来自慈县的司走了进来,这是一个十左右岁年纪的年男子,长的黑黑的,但异常强健,他进来后,就有人把麦克风递给了他。

    “师傅,别紧张。”丁力朝着进来的司笑笑道。

    “我不紧张。”司回答了一句,话虽如此,但他稍微带着颤抖的语调,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如他此时的心情。

    “你是慈县人?”

    “丁老师,我是慈县人。”司道:“我祖上十代都是慈县的。”

    “那你能说说慈县最有名的东西吗?”丁力提醒道:“如当地流传的一些传说等等。”

    说来也巧,这个司的老家赫然就是距离青云观不远的守祠村,当他将一些慈县当地流传的传说讲完后,整个教室内,顿时陷入死一片的静寂。

    不为别的,只为这个司说的那些事,太不可思议了。

    丁力看了看场内如呆子般的众人,道:“这位司的话,我想在座的诸位全都听明白了吧!别的不说,我们单单说明一下守祠村。守祠村,可以理解为守卫祠堂的村落,关于祠堂村的来历,我就不用在解释了吧?”

    “不用了,不用了,我们知道祠堂村的来历,不就跟那些护陵村一样嘛,护陵后人聚集起来的村落。”众人一听,全都喊叫了起来,他们这些人,不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就是高分考入大学,进入历史系学习的大学生,理解能力自然是极高的。再则后面还有录制的媒体,纵然不懂,也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行装懂。

    其实在那位慈县司讲出当地传说的时候,场内的很多人都收起了轻视,收起了对丁力的那丝轻视。

    他们第一次开始正视丁力这个人,第一次开始正视丁力提出的那些所谓的,甚至有点不可思议,完全就不敢信的观点了。

    别的不说,对与错不说,但他们现在也不得不放下那份抵触和自尊,承认丁力对秦朝历史的研究,而且到现在,经过一天时间的考证,已经有人初步确信了丁力的那番推测。

    毫无争议。

    在有关秦朝是否存在的考证上,他们这些所谓的、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专家,谁也不如丁力这个门外汉。

    在秦朝存在与否的研究史上,丁力这个电影人却另辟蹊径的走在了他们的前头。别的不说,单单丁力写剧本前,那份认真探索的精神头,就让在场大部分人都服气了。

    他从诗人高山身上想到了诗人高林,又从诗人高林身上推测到了他的后代高玉,然后从旧梁史入,推测到秦王祠建立的原因和地址,单单这些证据,就已经足够让整个历史界轰动了!

    这是一个大发现!

    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

    对于整个华夏历史研究,都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甚至连王敬之所写的那首诗,也成了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这时,许多人不禁有些匪夷所思了,他们匪夷所思的原因,不为别的,就为丁力。

    为什么?

    为什么这么关键、重要、价值极高的资料和献,他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都没有发现!

    这句话说的有点严重。

    假如要换个稍微婉转点的说法,那就是这么关键的资料和献,他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却没有注意到?反而让丁力这个搞电影的外行人给察觉到了?

    正因为这样,场内不少人的脸色都不好看,要是地面出现一个地缝,他们在座的这些人,铁定会毫不犹豫地转进去。

    也有人在心里暗骂丁力,怨恨他太出风头。

    也有人在心里怨恨骈春花,埋怨他不该请这么多媒体来,结果挖坑把自己给埋了。

    再说骈春花的那些学生徒弟,也有些懵逼了,他们不是笨人,已经从场内的气氛当想到了什么。

    还有骈春花,此时的他,完全就是骑虎难下,当然,他的心里肯定也在骂着丁力,诅咒着丁力!

    就在场内气氛极度静寂的时候,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吸气举,“丁老师?”

    丁力笑笑,朝着问话的小丫头,道:“什么事?请说?”

    “丁老师,您的这个发现确实很有价值,但里面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有些不赞同。”年轻姑娘站起身子,朝着丁力缓缓说道起来,“我们在慈县进行物普查的时候,也查询过他们的县志,里面并没有有关秦王祠修建的任何片段。”

    “南梁立国百载,后被陈朝所代替,这期间奉秦也遭受了灭顶之灾,整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