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归銮之一品冷后-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官懿宁见自己的姑母妇人之仁懒得再言说:“姑母,这事你无需多做理会,而今你要做得就是与我速速下山,南宫家的影卫此时正在山下等候!”

    上官若敏无奈地点点头,此事攸关上官懿宁的性命,她这个做姑母的本就觉得亏欠了这个侄女,而今要她去做“证人”,她又怎能推脱?

    南宫暗影府的青云台南宫清正在抚琴,他气定神闲间微微一蹙眉,许是因为一个音抖了些,他手指灵动,心绪却难宁!

    时不时的瞄一眼那月门却始终无人进来通报,雪却落得有些大了,片片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而下,院落中已渐渐蒙上了一层浅雪。

    又过了许久,一蒙面影卫躬身行礼:“公子,从西角门而来的两位贵客到了!”

    “快请!”

    南宫清匆匆平了琴弦,琴曲自是戛然而止。

    不多时,只见一拢黑色玄衣头戴帽子的上官懿宁身后跟着一个戴着黑纱斗笠,身披斗篷的妇人。

    南宫清见此人穿着亦是神秘,便知此人便是上官懿宁口中的证人,他微微一沉吟:“去将二公子请到到我的书房来,要他单独前来,你快去!”

    那黑衣影卫拱手一礼,便快步退了下去!

    “二位请里边请!”

    南宫清微微施礼将上官懿宁二人请进了书房。

    沉迷于酒醉解愁中数日的南宫澈终于愿意清醒几分,他穿戴整齐准备出去散散,毕竟此时的他还没有心情亦没有勇气面对顾沛蕖。

    南宫澈打开门只见一影卫正向自己奔来:“公子,大公子有请!”

    南宫清轻挑眉眼言语清冷地问:“兄长找我何事?”

    那黑衣影卫紧守南宫暗影府的规矩,对来访之人只字未提:“属下不知,只是大公子交代要公子独自前往!”

    南宫澈听后默不作声地向青云台而去,他很难形容自己此时对兄长南宫清的感觉,谈不上恨亦谈不上怨,只是有些难过为何兄长那么迫不及待地要他离开顾沛蕖,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


………………………………

199前尘事

    南宫暗影府的青云台静谧的犹如一谭死水一般,周围无论是婢仆亦或者是影卫、暗卫都似隐蔽了一般,不见踪影。

    这让南宫澈觉得兄长南宫清所言之事定然非比寻常,所以此时的青云台才会如此安静。

    想到这,他不禁加快了脚步,此时他依旧未从即将失去顾沛蕖的伤心情绪之中抽离出来,每每想起她他还是会感觉到难以言说的心痛,依旧痛彻百骸,而且他亦越来越怨恨自己,怨恨自己缺少勇气去面对她,缺少气量去放下那还未盖棺定论的仇恨。

    看着青云台兄长书房的门紧闭着,他神情没落地将门推开,一阵暖流夹杂着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南宫澈此时才发现书房内居然还有他人。

    只是当他看到一袭比丘尼素衣的妇人的脸庞时,他仿若窒息了一般,因为那张脸他见过,那是芷兰宫密道里帝后画像中上官皇后的模样。

    而今那画中的脸就生动真实的映在他的眼前,虽然沧桑些许,容颜老去,但是这确实就是画像中的上官皇后。

    他看了看坐在这尼姑身侧的上官懿宁,他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二人果真是姑侄关系,那么上官懿宁所说是不是就是真的了?看着呆呆杵在那里的南宫澈,南宫清此时更加断定这尼姑果真是上官若敏,因为从南宫澈的反应来看,她确是那个画中人,所以南宫澈眼中才会如此的似曾相识之感。

    南宫清将刚刚烹煮好的茶水恭敬地呈给了惠觉师太,而后便是礼貌的引荐:“惠觉师太,这位便是在下的胞弟,南宫澈!阿澈,快来见过惠绝师太!”

    惠觉师太亦匆匆回神,脸上有些哀戚亦有些欣喜,她言语轻柔地说:“贫尼已经猜到了,因为这位公子的眉眼像极了南宫夫人——千白门!贫尼法号惠觉,见过澈公子!”

    南宫澈听到自己母亲的名字,心中翻涌着难以言说的伤感与无奈,母亲之于他所剩的只有名字而已,余下是模糊一片。

    想到这,他回身关上了书房的门,而后甚是谦恭地行了一礼:“在下南宫澈,见过惠觉师太!”

    上官懿宁见姑母如此介绍自己实在有**份,她脸上邪魅一笑,满眼得色:“惠觉师太不过是我姑母隐蔽身份的法号而已,你二人应该尊称她上官皇后!若不是出了那些事,恐怕此时我姑母已经是大梁的太后了!”

    惠觉见上官懿宁太过乖张,不禁有些无奈,她脸上含着恰到好处的笑意似风淡云轻:“上官若敏早已不在人世了,那是我的前生,今世活于世上的只有惠觉!二位公子还是称我惠觉便好!”

    南宫清拍了拍自己身侧的座位示意南宫澈坐过来。

    南宫澈迟疑片刻,他还是拢着衣衫坐了过去。

    上官懿宁看着惠觉师太,那个眼神似乎在催动她拾起那记忆犹新的往事。

    只是记忆的闸门一开似乎就犹如奔涌的洪水一般,将上官若敏吞噬了,她絮絮而言那些曾震颤她心灵,痛彻她心扉,如今却如止水一般的过往……

    乾朝末年,连年的大旱席卷了大乾大半的土地,以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各地势力由此揭竿而起,渐渐成逐鹿之势。而乾哀帝性情软弱,无心政事,醉心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日日与萧贵妃笙歌艳舞,终导致人心涣散,群臣背弃。

    当时锦陵有四大世家,分别为宇文家、萧家、上官家以及顾家,四大世家均位极人臣,手握重权,面对乾朝混乱的情势,其他三大世家联合锦陵其他贵族世家便推举势力最为雄厚的世家之首,宇文家,为平叛盟主,开始长达三年的平叛戡乱。

    宇文家掌门人——大公子宇文英率领众军一路挥师南下平叛战乱,而后又一路北上荡平其他势力,凯旋回朝。

    当时,乾哀帝已是强弩之末,见宇文英天下归心本已经胆寒不已,不成想凯旋当日更是被世家贵族拥戴,被平民百姓簇拥,最后乾哀帝被迫禅让皇位,宇文英黄袍加身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梁,年号开平。

    宇文英登基后便为立太子之事甚是忧心,在他众多子嗣中以次子宇文浩辰最为出众,治军有才具,治政有灼见,可谓是不可多得的文治武功之才,不过宇文浩辰虽系嫡子,确非嫡长子。

    大梁开国不久以立嫡立长为宗旨以求国祚昌荣,所以权衡再三,太祖皇帝宇文英决定立嫡长子宇文浩轩为太子,同时册封宇文浩辰为宸亲王,加封兵马大元帅,掌大梁兵马。

    开平二年,宇文英为征战在外而误了婚事的宸王与体弱多病的太子遴选王妃,经过再三思量最后决定纳选同在四大世家之中的两位嫡小姐为宇文家的媳妇。

    册封上官乐文府的嫡长女上官若敏为太子妃,另遴选顾王府的嫡长女顾玉眉为宸王妃,太子与宸亲王同日完婚,那场婚礼气势宏大,场面壮观,亦是锦陵百姓经历中的一桩盛事。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宇文英因伤病而卧床不起,此时大梁西南边陲的南诏国国王乌云里佣兵造反,滋扰边民的同时觊觎大梁国土。万般无奈之下,太祖皇帝宇文英只得命太子监国,命宸亲王出兵南诏以平叛戡乱。

    而太子宇文浩轩监国不久,便显示出了文武不济,政务不勤之态,为当时的其他世家贵族以及文武百官不齿,而且锦陵频发怪案,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此时,太祖皇帝身体每况愈下,随时即可撒手人寰,当时的太子宇文浩轩觉得自己是皇位继承人变得有恃无恐起来,以致于做了太多错事给宸王以政变的时机与口实。

    上官懿宁匆匆打断惠觉的话:“姑母,你又何必言说这些?既然太祖皇帝册封姑父为太子,那么便是相信他的治世之才,他又何错之有呢?”

    惠觉浅淡一笑,似乎很是不以为意:“错便是错了,他当年因我做了太多的错事,亦造了不少冤孽,这都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所以,姑母觉得没有什么好避讳的,因为事实从来不会因为我们而更改!”

    南宫清与南宫澈对于之前所说并无太多疑问,只是宇文浩轩为太子之事他们却是头次听说。

    不过他二人对宇文浩辰的文治武功,后世评价为旷世明君却深信不疑,因为这是不争的事实,成祖皇帝宇文浩辰的一生可谓文武兼治,国泰民安。

    南宫清切切地追问:“惠觉师太,您的意思是正因为成祖皇帝当时发兵南诏国,所以手握兵权,进而发动了政变么?”

    惠觉师太饮了口清茶平复了自己稍有波动的情绪,她摇摇头:“他一直军权在握!何况他并没有亲自带兵出征,而是让自己的亲信出面迎敌,自己则安营扎寨在锦陵城外,以便随时伺机而动!”

    说到这,她脸上挂着一丝浅淡的笑容,那个笑容中似乎有对某些往事的追忆:“宇文浩辰那个人从小就是机警敏锐,聪慧伶俐,任何事情他总是会占得先机!”

    “这有些说不通,既然他扎营在锦陵城外,满朝文武百官会一个人都不知道么?怎么没有人告诉太子或者太祖皇帝呢?”

    沉吟片刻,南宫清还是说出了心中的疑惑,因这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惠觉浅淡一笑,捻着手中的紫檀佛珠不偏不倚地说:“那是因为满朝文武的心早已归顺了宇文浩辰,他们心照不宣,况且道义的天平一直都偏向功高盖主的宇文浩辰,事实证明他确实是位好皇帝!这是浩轩太子,穷极一生都无法企及的!”

    惠觉再一次陈述了一个事实,但是还有一个事实便是宇文浩辰即便再有道义,他篡位谋权亦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他辉煌人生无法抹去的一个污点,她曾经一直认为这个污点是无法抹去,不容篡改的事实!

    可是他做到了,他将那些往事从青史中隐去了,一并隐去的还有她这个从小青梅竹马却嫁为兄妇的恋人。

    想到这,惠觉师太不由地有些伤感,这些年能让她流泪伤心的唯有宇文浩辰一人而已。

    上官懿宁听到姑母如此说登时坐不住了,她腾地一下起了身:“姑母,你在说什么呀?难道你忘了宇文浩辰对你做过什么么?他怎会是正义之师?又怎么会占尽道义?您不要忘了,浩轩太子才是你的夫君!”

    “懿宁,有些事的是非曲直姑母更明白,姑母只是陈述事实而已,而且事实确实是因为宇文浩辰发动政变以致上官家、萧家、南宫夫妇命丧黄泉!错便是错,无人可更改,即便改了,亦改不得人心!”

    惠觉站起身安抚情绪有些激动上官懿宁,她神情淡然不见太多悲喜,似乎积年累月的佛法教化早已让她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上官懿宁无奈地坐下来切切地叮嘱:“姑母,你捡重要的说,其他的事情带过就好!”

    惠觉淡然地点点头继而将话说得婉转:“二位公子,贫尼说这些前因后果就是希望你们能够明白,你父母之死确实因政变之故,但是这与宇文浩辰无关,是奸人作祟所害,因为南宫府从始至终支持拥护的都是宇文浩辰!”

    南宫清与南宫澈一听,都觉得十分吃惊,既然如她所说为何父母会因此而亡故呢?

    上官懿宁有些绝望地盯着自己这个饱经风霜却善良懦弱的姑母,当年若不是她如此温吞的性子,上官家何以会落得如此田地?

    此时,她竟然有些无语,因为她即便再三打断亦是无用,以南宫清与南宫澈机警与智慧从姑母这里套取真相亦不难。

    南宫澈似乎已经坐不住了,他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迫切地问到:“上官皇后此言何意?”

    “澈公子,上官皇后早已是个死去的故人,您还是叫我惠觉吧!此事说来话长!”

    惠觉师太示意他坐下,而后便开始絮絮而言当年事……

    原来,太祖皇帝病重之时心中仍在犹豫将皇位传给太子还是传给宸王,朝中大半均支持传给宸王,即便是太祖本人亦明白而今兵权在宇文浩辰手中,若是将皇位传给浩轩,即便他黄袍加身,他的亲弟弟宇文浩辰亦可以夺其皇位。

    当奄奄一息的宇文英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宇文浩轩的时候,宇文浩轩勃然大怒,据理以争,太祖皇帝在与其激辩之时不幸薨逝。

    而此时,时为太子妃的上官若敏则领着三岁大的世子宇文焕敬守在太祖皇帝的床边,面对这一幕夫妻二人竟无语凝噎。

    而后,宇文浩轩开始筹备登基事宜并且打算为太祖皇帝秘密发丧,然而宸王宇文浩辰早已得到了父皇驾崩的消息,在众人的鼓动之下,他决定以大义为前发动政变,智取皇位。

    三大世家中上官府乃是太子妃上官若敏的母家,自然支持的是宇文浩轩,所以与其他世家亦分属对立。

    而顾家、萧家以及新晋四大世家的南宫家均支持宸王宇文浩宸。

    因此,一场皇室操戈的浩劫变得在所难免。

    惠觉说到这眼中渐渐蒙泪:“因着要登基,浩轩还命时任太学博士的萧卓群为我与他画了一幅帝后画像,其实那时候萧卓群便知道浩轩无缘帝位,但他还是因着朋友之谊为我夫妇二人作画!”

    南宫澈突然想起帝后画像的作者落款,确实为萧卓群,当时顾沛蕖还寻问此人为谁?

    他不假思索地一问:“萧卓群?此人是四大世家的萧府公子么?”

    惠觉点点头,似惋惜一般地叹了口气:“没错,他是萧府的公子,亦是乾朝萧贵妃的胞弟,是一个清流俊雅,才高八斗的英才。此人心怀大义,面对无治世之能的乾哀帝,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他,那可是他的姐夫啊!最终他还是选择拥护宇文家得天下,他是一个心怀天下苍生的公子!”

    南宫澈听此一言不禁有些感伤,心怀天下之人竟然落得惨死亦是天下可怜之人。

    惠觉似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她抿了抿嘴又道:“萧公子与宇文浩辰互相引为知己,从不隐藏秘密。当年萧卓群思慕陈国公府的二小姐陈映雪,还是宇文浩辰替他上门提亲的,结果陈映雪恃才傲物偏偏要在锦陵摆擂台‘试才寻夫’,害得萧卓群不得已前去应战,好在他确实才华出众,抱得美人归,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南宫清一听,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陈国公府?可是当朝宰相陈禀之的陈国公府?”

    “正是,陈家有两位小姐,一位公子。大小姐陈雪如,后来嫁给了顾玉章,二小姐陈映雪嫁给了萧卓群,而后便是三公子陈禀之,想来如今晋升为四大世家的陈府,而今就是靠陈禀之一人支撑吧!当年,他才十一二岁,不成想而今都是当朝宰相了!”

    惠觉此时倒颇有些世事无常之感,曾经的风华正茂的风流人物皆做云散,而今则是眼前这些才俊的战场。

    南宫澈听闻此言亦震惊不小,原来在青史中消失的萧家竟然与乾朝、陈家、顾家甚至是皇家都有如此多的渊源:“这么说,萧卓群与顾玉章是连襟关系?”

    再次提及顾玉章,惠觉脸上满是愤恨与不齿:“是啊!可是顾玉章狼子野心,亦没有放过他!当年陈国公府的二小姐陈映雪生得花容月貌,被锦陵世家子弟奉为‘冰容绝色第一人’,引得一众公子追求思慕,顾玉章亦爱慕于她,不过最后他则娶了陈书雪。”

    南宫清听到惠觉这么说,更加的好奇:“那这位萧夫人呢?就是陈家的二小姐,后来如何了?”

    “兵变当日,据说陈映雪临盆,在得知萧卓群身亡后,殉情而死,腹中的两个胎儿亦随她去了!阿弥陀佛,罪过啊!”

    惠觉闭上眼睛,眼角却有泪珠流下,上官懿宁似乎亦忆起了当年自己所经历的苦难,神情哀戚,哀怨地叹了口气。

    而后过了许久,惠觉才说起了政变之事……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

200定实锤

    在这一片歌舞升平,唱诵功德之中,那些叱咤风云的故人、那些血雨腥风的往事已在人们的记忆中的渐渐的消逝了,或许那些零碎的记忆就像花开荼蘼,从始至终都是让人厌弃的,人人似乎惟愿现世太平安宁,就这样一直安宁下去。

    而今惠觉,也就是当年浩轩太子的太子妃——上官若敏,正在用自己波澜不惊的言语打破这安宁。

    她此时正絮絮而言,神情却愈发哀戚……

    原来,在宇文浩辰登基的前一天,顾家的少公子顾玉章率领顾家雀焰军身先士卒,率先起兵,打着勤王的旗号攻破了了锦陵城,而后直取崇华门。

    然而,在宇文浩辰向锦陵进军的途中却听到顾玉章的亲信来报:萧家大公子萧卓群与南宫疏影、千白门夫妇率兵军前倒戈拥护三殿下宇文浩岚称帝。

    宇文浩辰听闻乍惊,心中却十分犹豫,不多久顾家雀焰军再来禀报便是萧家军与南宫疏影夫妇及三殿下均被顾家雀焰军斩杀!

    待到宇文浩辰赶回锦陵后,萧府已经满门被屠戮,杀红眼的其他世家的起义军正赶往屠戮南宫府与上官府的途中,宇文浩辰迅速带兵合围,算是保住了这两府的其他无辜之人。

    说到这,惠觉师太早已泪流满面,当年凄厉的惨象依旧历历在目,普通百姓早已家家闭户,而世家大族则是人心惶惶,哀鸿遍野一般。

    “惠绝师太,这么说顾家赤焰军杀戮了萧家与我父母亲么?那您的意思是不是萧家与我的父母,抑或着三殿下都是被冤枉枉死的?所以,这一切都是顾玉章的阴谋?”

    南宫清与南宫澈将前因后果听得明白,既然世家诸人皆支持宇文浩辰,又何来军前倒戈之说?可是既然如此,那为何成祖皇帝宇文浩辰事后会对此置之不理呢?

    惠觉师太听到南宫清的反问无力的点点头:“据说当年发动政变之时,发动政变者均有一玉壶,在玉壶内有玄机,约定了同时起义的时间地点以及所攻占的宫门,三殿下与萧家亦通过玉壶约定了时间地点,可是中途竟出了这样的变故,那玉壶亦不翼而飞,所以成了无法定论的悬案!”

    玉壶?竟然有这样一物,这让南宫澈与南宫清都觉得无比差异!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此事和顾玉章脱不了干系,因为此事过后他成了最大的受益人!顾家分属世家首位,而且顾家雀焰军亦得到了扩大,再有便是他成了扶植宇文浩辰登基、戡乱的有功之臣!而且太子殿下临死前也与我说过顾玉章乃心狠手辣的宵小之辈,是害萧家、上官家以及南宫夫妇的罪魁祸首!”

    惠觉师太喝了一口凉透的茶平复自己的心绪,眼中的泪却滚烫而落。

    只是此时无论是南宫清还是南宫澈都无心为这位身份本高贵却沦落出家的上官皇后斟上一盏热茶。

    南宫澈的嘴唇干涸地犹如龟裂的土地,层层叠叠干裂而颤抖,失神半天的他挤出了一句:“上官懿宁,你所说的物证便是那玉壶对么?那玉壶可在你的手上?”

    上官懿宁眼神黯淡却十分坦诚:“实不相瞒,那玉壶不知所踪,我与父亲一直都在寻找此物!所以,我现在只有人证,至于澈公子所要的物证我确实没有!”

    惠觉听闻此言,用手擦去眼中的泪水切切地说:“清公子,澈公子,我与你们的父母亲是挚友,而且作为你们的前辈,又经历如此多事情的我是不会口出妄言的!何况我已皈依佛门,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尼所言句句属实!确实是顾玉章害死了那些无辜之人!”

    南宫清神情悲怆却言语恭敬:“惠觉师太不必挂心上官懿宁身上的断肠丸之毒,本公子亦相信你的话,只是还有一事不明!若是成祖皇帝亦犹豫此事,为何他不为我父母及萧家与上官家平反冤屈呢?”

    “他是皇帝,怎会为此自毁国祚?先不说他手中无物证,即便是有人证又能如何?顾王府是皇后顾玉眉的母家,亦是功勋之臣,顾玉章与他还是同窗好友,所以他是不会贸然撼动顾玉章的。另外,若是揭露此事,那么岂不是亦要揭开当年他篡位之事!”

    惠觉想起这些因由,此时倒是越发通透地理解了宇文浩辰。

    不过她依旧恨他,恨他杀她夫,灭亲子,所以即便他当时是正义之师亦出了顾玉章这样的败类,亦难以抹平那场杀戮带给她与族人的伤害……

    上官懿宁看着静默不语的南宫清与南宫澈,明白他二人此时的震撼与愤怒,适时的撩拨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位公子,既然此事已成定论,我们不如就此联手,为上官家、南宫府平了这起冤屈!更何况现在的机会就是千载难逢的,宇文皇族除了宇文焕临悉数都在安澜寺,而顾玉章的女儿景妃顾沛蕖亦在安澜寺,不如我们先从顾沛蕖下手,就算是为我们的平冤之战祭旗!而后再围攻安澜寺,彻底了结了宇文焕卿!”

    南宫澈听到上官懿宁的言语,心猛地抽紧,顾沛蕖的一颦一笑浮现在他的眼前,自己爱而不得的伤痛再次呼之欲出……

    南宫清看着上官懿宁微微一笑:“此事本公子不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