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缘如梦-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崇低头领命,又说:“孩儿还有一事不解,上次府内设宴,唯有文俶带媒人来赴宴。昨日回请设在城父侯府,文宓有伤在身,不良于行故而没露面。裴家和广安公都托故未到,阿翁亲至,文家陪席的却只有张宁一人。孩儿觉得这两家与文家的关系似乎不如传言中那么好。”
石苞轻笑一声:“你莫在意,不是关系不好,是关系太好。文宓那小儿才识非凡,有点石成金之能,麦香园、旺德福都日入万金,老夫进去插一腿,他们必不会乐意,因此都约好不来,这必是裴秀那老狐狸的主意。稍安勿躁,待玟儿嫁过去生个一儿半女,不愁文家不投靠我。昨日你去赴宴,可有问麦香园之事,文俶怎么说。”
“他说麦香园是文宓和裴琰的生意,这是他做不得主,需要去找他二人商议。”
石苞气得一拍桌案:“这个匹夫,看来他是一门心思想用这生意讨好裴家,还推到小孩子身上。此事暂且记下,老夫日后定不饶他。你上点心,跟文宓搞好关系,多多争取,他手里还有茶叶与紫砂壶。”
石崇低头领命。
两人正说着话,石乔从外面走来说道:“阿翁,刚刚管事来报,长公主与山阳公主在西市新开一家蛋糕铺子,匾额上写着:麦香园分店,说是麦香园的加盟店。据说今日山阳公主府设宴,文宓已前去赴宴。”
石苞勃然大怒,一把掀翻桌案:“竖子气煞我也。”
石崇即怒且急,他们先前担心文家设套,故而拒绝文家以麦香园换和解的提议,看来是被算计了,怒道:“阿翁,这蛋糕店开得突兀,想必早有准备,说不得孩儿上次去找文宓之时,他便在筹备这分店事宜,却不曾吐露只言片语,这小子面似忠厚,实则奸猾得很,孩儿定不饶他”
石乔看着气急败坏的父亲和兄弟,心中叹一口气:“六郎莫要气恼,如今两家婚事已经订下,你切不可鲁莽行事,免得坏了两家关系,惹人笑话。”
“阿兄莫要担心,婚事已经订下,谅那文宓也跑不出我手心。”石崇吃了大亏,难消心头恨。
石乔见说不动石崇,只好去劝石苞:“阿翁,孩儿以为当务之急是和文家缓和关系,婚约已成,当以拉拢为主,其他利益都是小节,莫要为些小利跟文家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阿兄这是哪里话,难道这次便白白被文家算计不成。他背后不过有个裴秀,有什么了不起。”
石乔看石苞听到这话也没反应,索性闭口不再说话。
………………………………
第二十五章 内部消息
文宓不知道石家父子的怒火,他猜到今日之事会刺激到石家父子,不知道这父子二人养气功夫如何。
麦香园加盟店开张,山阳公主设宴庆贺,自然会邀请文宓。
文宓纵使背伤未愈,不能饮酒,也是要到场庆贺的。
参加宴席的都是皇室贵胄,这是很好的交际场所,不能说通过一场宴席便能和皇族打成一片,能混个脸熟便是成功。
裴秀担心文宓变成宅男,特意派裴浚跟他一起来,由此一来,身份最低微的文宓受到最多关注。
什么时代都有八卦头条,沸沸扬扬的青阳门车祸在京都流传十余日,牵扯到裴家、卫家、石家三大家,皇帝近期最关注的文宓是当事人,皇族之内好奇之人大有人在。
这个冬日,各类传言如寒风般无孔不入,不可避免地传入文家。文家的消息却一点传不出去,如同牛安决斗那次一样,内宅的消息一点传不出来。
管事仆役偶尔出行上街,遇到人问,只说家中小郎君喜事确定,整日乐得合不拢嘴。
仆役的话让人半信半疑,今日遇到文宓,好奇之人都不免打问几句。
交际圈不同于朋友圈,不同于死党圈,谈话更讲究技巧。
文宓两世为人,也学会一些打太极刷声望的手段,遇到有人问,便会回答: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回今生擦肩而过的姻缘,修百世方得同船渡,修千年才得共枕眠。婚姻大事是秉承父母之命,亦是天造地设的缘分,理应珍惜。
这句鸡汤话引来无数赞誉,文宓在男女之事上向来洁身自好,从不出入勾栏瓦舍,衣食起居都是自己料理,没有贴身侍女,也没有通房丫鬟,在这一辈的少年中极少见。
南平公主驸马武赫怀疑文宓是否有龙阳之好,若不是裴浚拦着,文宓便要把他扔进水池。
这个眯缝眼死胖子,打扮得珠光宝翠,香气缭绕,满身肥肉都散发着妖娆气息。
文宓十分好奇这厮到底是攻,还是受。
文宓把这个疑问请教裴浚,裴浚瞠目结舌,不知道他是哪里学来的新潮思想。
文宓看到武赫的孩子更好奇,如果这厮是弯的,这孩子是南平公主如何得来的。
南平公主是前鄳阳公主的妹妹,甄德原本是武赫的亲姐夫,现在是他堂妹夫,这货也是个喜好玩乐游玩的主,跟甄德关系不错。
武赫一脸贱笑,根本不在意文宓想揍他,也没个长辈威仪,没心没肺得跟旁人夸文宓在北邙猎场的威武霸气之举,险些当场拜师跟文宓学武。
文宓最受不了这人妖,越看越无奈,对裴浚笑言:“他一定是被石家派来报复小弟的。”
武赫听到也不气恼,收起顽劣气,请裴浚、文宓到一旁叙话:“哈哈哈,我知道你被石家坑惨了,我跟石家没有什么关系,你不用担忧,我不是来报复你的,我是受甄公所托,把太学的事情说给你。”
文宓受不了他这变脸功夫,一时难辨真假,不过也知道甄德是怕他在太学吃亏,这才让武赫来指点,连忙谢他照付。
武赫让他不必多礼:“陛下遍访贤达,察纳雅言,日前下诏在太学开课教授地图学,你是知道的。太学将地理课列为杂科,择入学三年以上优秀太学生教授。太学以经学为主,也有多门杂科,新增的是一门新学问,擅长者不多,大都在裴公门下,跟太学现有人员没利益冲突,现有的助教想要插手也没这本事,故而无人敢有异议。”
武赫说道这里顿了一顿,接着下药:“唯一引起争议的,是你成为助教一员,虽是试用,却仍有不少助教,乃至博士心有不服”
文宓和裴浚都知道这事,文宓很能理解,空降的富二代历来会引发争议。
武赫见文宓面不改色,很欣赏他这定力:“裴公的学问摆在那里,是地图一学的首创者,又德高望重,担任博士绰绰有余。其他三个助教都是裴公高徒,由他们协助裴公教学也无人有异议。唯有你,年纪不大,学问不闻于世,不足以服众。”
文宓闻言微微一笑,武赫看在裴浚面上说的客气,他不是学问不闻于世,而是才疏学浅,他有这自知之明。
武赫继续往下说:“因太学血案一事,你在太学之中无人不知,是学生中仁勇的典范,年轻的太学生常引以为荣。只是这份荣耀并不存在于我等太学助教之中。你入学之后只听过张华先生一堂课,算不得任何助教的门下,没有助教支持你入学,便是因除张华先生之外无人能以你先生自称。因此助教谈起你,并不以你为荣。这些人平日里谈起你,都觉得你不过是一个有出息的普通太学生。助教各个年岁已高,原本便手无缚鸡之力,又没了早年的血勇之气,对你的武艺颇不以为然。”
文宓明白这道理,不指望自己这点名声折服整个太学。
裴浚早给他科普过,晋国博学多才之士极多,太学博士、助教的员额却极其有限。博士无不是朝中学识渊博的重臣,常人毕生难以企及。故而,助教便成为很多小门小户打破头争抢的职位,虽然只是从八品官职,但也是朝中官员。若是将来出一两个有出息的学生,也可引为门下,得到赞誉。
武赫接着铺垫:“那些助教苦熬半生才得来的职位,被你一个束发小儿轻易得到,还有取巧之嫌。你先前还是他们学生中的一员,又是一武夫,如今竟与他们平起平坐,心中不平者大有人在。据说有不少助教在讲堂上散播地图学无用论,劝学生莫要去学。”
文宓并不惊讶,微微一笑:“怕是他们在太学呆得太久,或者做学问做坏脑子,单凭我世叔的名号,普通班五十个学生的员额便足以让那些勋贵打破脑袋争抢。能成为尚书令门生,以后入仕途便多一条门路,还有那将要量身设立的测绘司,这第一批学生不愁没有铁饭碗。那些助教的酸话,影响力有限。”
武赫闻言大笑,见文宓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接着下料:“这些人非议地理课自然不会得逞,只是我听说有人约好了去听你讲课,准备当场与你讨教经学。这当堂诘问是太学常事,你若是应对不好,不光颜面扫地,怕是日后也难服众。”
怎么总有刁民要害朕,先前他听到了一些风声,跟裴浚聊过,没想到这是真事,这些助教是不是吃饱撑的,难为他一个娃娃作甚。
武赫看文宓脸上阴晴不定,收敛笑容,郑重提醒:“看在甄公面上,老夫提醒一句,有个太学博士准备亲自去听课,那便是甄城县公。”
太学博士?甄城县公?曹志?果然是他,文宓早听说他是太学博士,没想到他这次要亲自出马了。哈哈哈,不觉得跌份吗?是要撕破脸吗?
………………………………
第二十六章 清理工具
从山阳公主家回到文府,文宓觉得很不开心,没一点赴宴归来的喜悦。
他一直在琢磨,琢磨半天,愣是琢磨不明白:想要轻轻松松过日子怎么就这么难,为什么总有人要跟他作对?
曹家是一个,自己占了曹植的宅院,被人记恨。
可这是他的错吗?是皇帝下诏的,再说,这宅院早不是曹植的了,你曹家连江山都丢了,靠这院子能撑起几分面子?
最近又冒出一个石家,像条鬣狗一样,死盯着自己不放。
文宓被咬了一口,学会一个新词,叫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前有紫砂壶,莫名其妙招来王林,闹得不可开交,继而引出牛安,最终闹得生死相搏。
现在他摸着石头过了几条河,创下一块家业,便又招来石家窥觑。
他很好奇,这些人怎么就能想着靠威势算计来谋利呢?是自己很像带缝的鸡蛋?
当初在船上跟舒芜的谈话应验了,无权无势的商贾没有靠山,是要处处受人欺凌的。
可是,他现在有靠山了,还不小,为何还引来鬣狗?
是利益均沾出得错?那也不对啊,何家和陈家跟他也有关系,为何没有上来争抢呢?
看来是我运气不好,遇到坏人了吧。毕竟人在世上混,不能总遇到好人,偶尔也会遇到坏人。
文宓想半天,下了这么个结论,长出一口气,拆开石崇刚派人送来的拜帖,取出写信用的绢帛看一看,点头称赞:“不愧是大户人家,发个帖子都用上等的绢,嗯,我来这么久,一直用破纸擦屁股,不小心就破不说,还可能染上墨,今天算是享受了。”
文宓自个嘀咕完,也不看信,先清理个人卫生,并提醒自己:以后不能在厕所思考人生,太冷。
文宓出了东厕,觉得心情随肠胃舒畅许多,洗干净手,从李达手中接过擦手巾,说道:“说过多少次,李伯不用跟着伺候,这地方味道不好闻。”
哈哈哈哈。小郎君不是有伤在身吗,身边总要有个照应的。”李达看看文宓的手,没看到拿进去的那封拜帖,便知道那拜帖的下场,犹豫片刻说道:“小郎君,恕老朽多嘴。小郎君不宜再在东厕内翻阅拜帖,这不合礼数。”
文宓知道他说的委婉,自个不是不能在东厕翻阅拜帖,而是不能把拜帖当厕纸:“送上门的厕纸,岂有不用之理。我若是用自家宣纸,李伯岂不心疼?”
“呵呵呵呵。”李达笑得很无奈:“老朽是怕如此误事。”
“李伯放心,误不了事。亲近几家若是有事,自会派人上门告知,不会用帖子。这些发帖子的,都是不认识的,说是来拜我,不过是想通过我跟裴家扯上关系,不然,早些日子为何无人发帖。还是那话,你收了帖子便对照裴路和文可给你的名单,上面有的便送到书房,没有的便送来这里,不会错的。”
李达看劝不过来,便不再劝,提醒自己加几分仔细便是。李达拿定主意,便回到刚才那话:“小郎君有伤在身,又不让秀儿跟萍儿跟着,凡事都亲自动手,莫坏了伤口。”
“秀儿跟萍儿都大了,多有不便。”文宓知道真文宓离家出走前没少骚扰这俩,许是玩闹,没别的心思,可现在秀儿要跟小谭木匠订下了,萍儿跟李散也有些眉目,他不好再让她们做这些事。
李达知道文宓的心思,顿一顿劝导:“小的也是担心小郎君的身子,这夏香跟秋香虽说做活做得不好,可服侍小郎君还是很上心的。”
额,文宓听了,连连摇头。这俩是上心,太上心了,可不是要服侍他,而是要吃了他,夺他元阳的女妖精。
文宓最近被王萱逼着又开始大补了,火气旺得很,先前差点便被夏香得了手。
他的初恋被石家毁了,可不想随便再把处男身交代了,总要找个喜欢的女子,不能破罐破摔毁在这俩女妖精的手里。
因此,文宓便剥夺了她俩帮忙擦澡的机会,宁愿不洗,也不接受她俩的魅惑。
李达看文宓摇头,接着说道:“小郎君已是成年了,身边总要有个服侍的,这婚事便如此了,侍寝的不能马虎,还要尽快找一个,好开枝散叶。”
额,文宓诧异地看着李达,这老家人一向规矩的很,从不逾矩,今日为什么说这话,说起他的婚事来了。
李达知道失言了,索性说开了:“不瞒小郎君,小的昨日跟东儿说了几句。我二人都觉得石家如此逼迫小郎君,非是良善人家。咱这府上没别的,麦香园可是值些钱粮的,小郎君又是一身本事,没得被石家人学了去。”
文宓听明白了,李达说的委婉,是在表达对石玟成为当家主母的担心,若是石玟真掌管了内宅,府里的秘密肯定守不住。
文宓想了想说道:“这个以后再议吧,婚事虽定下了,可石玟不是还没过门吗?李伯与东姑说说便罢,不要多议论,免得传出去。”
“是是,小的僭越了。”李达施礼领命,借着说道:“不说传家接代,小郎君有伤在身,总要有个人伺候才好。”
“没事了,好多了。”文宓小心扭动一些腰背,隐隐还有点疼,他没说出来,改口岔开话题:“李伯,李叔回来没有?”
“还没有,前日不是两位公主又送来五十头牛吗?牛场的牛倌不够用,李散脱不开身,二郎便替他去了裴家庄园,借几个养牛的把式。”
文宓点点头,没再说话。
李达说的两位公主是山阳公主和长公主。这俩公主做事敞亮,尤其是山阳公主,没因为她驸马陈坚跟文家关系好,便要东要西,趁机压价,反而主动降低姿态,一再示好。
在议定入股麦香园分店之后,她便把刘禅那庄园盘了下来,并让陈策走门路拿下那庄园背后的小山坡,又从附近买下五百亩地,凑足一千亩送给文宓做牧场。
她给的理由是,原本的五百亩不是良田。
文宓刚收下她这个礼,她又跟裴琰达成协议,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为麦香园提供蜂蜜,议定一年一结算,而且咬死了不愿提价。
………………………………
第二十七章 廷尉入府
文宓跟裴琰投桃报李,在得到新的蛋糕面粉配方后,也是以半价给分店。
两位公主不但没提要配方的事,反而在去厩牧司买母牛时,给文宓买了五十头送来,并从少府讨来了苜蓿和麦草种子,送给文宓种牧草用。
这一来一往的,没有谁在乎赔多赚少,抢着送人情。
搞得文宓一直觉得拿人手软,便把饼干配方拿出来,招两边的糕点师傅一起研究,准备筹备全新的多口味饼干生意。
文宓这几天一直忙着养伤,想到这里才问:“李伯,饼干做得怎样了,为何未见样品。”
李达答道:“小郎君稍安勿躁,东姑昨日回来时说了,说是烤炉不甚何用,须得再改进。”
文宓知道这原因,裴琰得到的手札上有多种风味的饼干配料,基本涵盖晋国现有粮食,却对烘培技术一笔带过,搞得东姑等半路出家的面点师很是头疼。
文宓想起以前做饼干的事情,琢磨着家里那不中用的烤炉,好奇心起,有日子没亲自摸石头过河了,很有下河趟水的冲动,开口问道:“他们在何处制作?带我去看看。”
额,李达连忙拦架:“小郎君,裴公与君侯有命,要小郎君安心养伤,不许出门。”
哦,文宓才想起这茬,这次虽然不是关书房,可是禁足在府里了。算了,不触着两座大山的霉头了,烫伤还没好,再挨顿揍更惨。
文宓抬头看看天,今儿乌云密布不是吉日,还是家里蹲好一些:“二郎他们该学完武技了,你去找老谭,让他把木料送来,我要教课去了。”
“诺。”李达忧心忡忡答声是,他知道自家小郎君又要不务正业了。不过,只要不出门便好,外面坏人多,还是家里安全。
两人一路说着话,往演武厅去,还没走到便看到小叁匆匆忙而来。
“小郎君,廷尉史王彻,司隶校尉刘毅前来拜府。”文小叁看到文宓,远远便禀报,说完递上两块名刺。
名刺,也叫名谒,后朝叫名帖,后世叫名片。这名刺是用一块手掌大小的长方形竹片和木片制成,也有的在上面覆纸书写。上面记录着持有人的名讳和官职,是拜访时通名达姓所用的。
在晋国,登门拜访讲究提前预约,不管双方身份高低,都要先发拜帖问一问主人是否答允,以示尊敬,得到回帖才能按约好的日子上门。遇有急事上门,便要递上名刺,以表明身份,这是礼数。
文宓这个外来者就很不通礼数,他被外界诟病为性情桀骜,便是因为他从不回复拜帖。这幸好是没人知道送入文府的拜帖大都是直接进东厕,不然文宓一定会被世俗唾弃。
这一次,文宓没敢让李达往东厕扔,不是他不喜欢用竹片清洁卫生,是因为来的这两位名头太大,单看官职就知道了不得。
廷尉史王彻是九卿之一,执掌廷尉。廷尉掌管天下刑狱,专查大案要案,其职能相当于后朝的大理寺,集公检法于一家,既有公安部办案权,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权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权。
司隶校尉,是监察三公以下官员的监察官,与只在京都风闻弹奏的御史不同,司隶校尉遍布天下,而且拥有弹劾权,立案权,查案权,断案权,惩治权。他们虽在御史大夫辖下,却直接受皇帝管辖,除了三公之外,连三台首辅、御史中丞和廷尉史以及九卿都在其查察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司隶校尉如果认为哪个官员有问题,可以在皇帝授权后,直接查察,审理,判决甚至处决。
看到这两个名头,文宓满脑子都是六扇门、锦衣卫、东西二厂的番子,他不敢怠慢,急步出府,大开中门相迎。廷尉入宅,那是无事不来的,想起裴秀先前的暗示,夏侯氏离奇失踪,其家人已提请追查。这廷尉史上门,可能就是为了此事,只是为这么件小事出动廷尉史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那司隶校尉为何而来?文宓对仕途不感兴趣,没深扒过官职管制,他不知道司隶校尉的最高长官如何称呼,只看刘毅的袍服便知道不是小官。
刘毅跟王彻一样穿的是紫袍,二人入府时,王彻伸手延请,让刘毅先行。刘毅道声谢,礼让一步,最终与王彻并肩入府。
文宓看多了官场上的迎来送往,看出刘毅让这一步的讲究。并肩而行说明两人都是从三品,然而刘毅有监察王彻之权,王彻却无刑讯刘毅的能力,因此刘毅高一丝丝。
但这一丝丝不是品级,如果刘毅是正三品,便可以从容先行。他迈步先行却不是前行,而是先抬左脚向前斜跨一跬,因是斜向前,只有半跬,右脚跟上才迈出一跬。这时,王彻便迈步跟上,一步便赶了上来。
文宓看明白这个,便知道今日是以刘毅为首,他一边引路一边琢磨:王彻是为夏侯兄弟而来,刘毅为何而来?我这芝麻小官被司隶校尉盯上了,大大的不妙啊。他有心派人去请裴秀,转念便打消主意。一来是这样显得心虚,二来显得没出息。
那便自己抗吧。
文宓把刘毅与王彻迎入正厅,请他们落座,吩咐夏香与秋香准备茶点,然后他才在主位坐好。
落座之后,又是叙礼,之前来过文府的王彻再把刘毅介绍一番,文宓才知道刘毅是司隶校尉之首,也不奇怪他能坐在王彻上首。
借着说闲话的功夫,文宓细细打量刘毅,单看相貌便是清正耿直之相,说话措辞严谨,语气平和,眼神却带有审视之意,好一副伟光正的做派。
相比之下,正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