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缘如梦-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闳羰抢哿耍阆热バ伞!�
“多谢小郎君。”秋香行个礼,快步离开。
文宓看她逃也似的离开,总有上当的感觉,一不小心又让她偷懒得逞了。
司马攸看看文宓,笑道:“听说如今掌管麦香园的,也是一位蜀地来的宫女,不知是哪一位?”
文宓不知道齐王为什么问这个,正好今日春香回来帮忙,便让人去唤来。他看刘禅止了伤感,便在一旁劝慰。
“年老多情,年老多情,老夫失态了。”刘禅说着这话,以丝帕拭泪,才擦干净,看到春香进来,忍不住又老泪纵横。
“大王切莫伤怀,切莫伤怀。”文宓劝慰着,见春香呆愣愣在那里流泪,小声说道:“魏春,还不向刘公问安。”
当着刘禅的面,文宓没叫春香,而是唤起她的本名魏春。
春香听了文宓的话,强忍着泪行礼,哽咽问候:“婢子魏春拜见刘公,愿……愿……愿刘公福寿安康。”
“快快起来,快快起来。”刘禅唤起春香,冲她招一招手,示意近前。
春香小心看一眼文宓,低头走近。
文宓在一旁看得一头雾水,几个意思?又是认识的,还是怎么着?这是要认亲还是叙旧啊,当着齐王呢,您不能这样。您看看你的儿子们都不伤感,您老伤感什么。
文宓担心他们说出缅怀故国的话来,待春香走近,不等他二人说话便拉起春香的手:“恕在下无状,刘公不知,如今魏春是在下的妾侍。”
文宓说这话,一是为岔开话头,二是怕刘禅一时意动,问他要人。若是要走秋香还可以,让她去金墉城继续偷懒吧。可是要春香不行,不说少个暖床的,麦香园也离不开她。
刘禅听到这里一愣,立时止住眼泪,既惊又喜,一时说不出话来。
文宓看他有了喜色,再看正在看戏的司马攸,解释道:“不瞒大王与刘公,数日前,家世叔将魏春赐予在下为姬妾。”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刘禅听了,激动地擦干泪花,拉住春香的手叮嘱道:“既是如此,你便好生在文府伺候文助教。”
春香压抑着心中激动,连连点头称是。
文宓看着他俩,又看看同样惊讶的刘禅儿子们,心中很是纳闷,若不是确定春香是处子,便会猜测俩人之前是不是有一腿,这是要干啥嘛?
刘禅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把春香的手递还到文宓手中,抬手擦拭眼角:“老夫无能无德,至令百姓罹难,流落他乡。今日偶遇故人,人老多情,还望贤王与文助教莫怪。”
司马攸连道无妨:“他乡遇故土之人,难免伤情,刘公还要在意身体,莫多哀伤。”
文宓虽觉得异常,也没多想,不敢引起他故国之思,寻个由头先把春香打发走,继续带着刘禅看花园:“刘公切莫伤怀,在下定当照顾好她几个,也不负陛下期许。还请刘公宽心,且随在下再走走。”
刘禅定一定神,笑着向齐王致个歉,请文宓带路,继续游览。
刘禅祖籍在北地,自小却生在南方,只见过零星小雪,而且融化很快,困居京都才见到过真正的大雪,像这种雪雕还是初次看到。他走了几步,再看几处雪雕,心情慢慢好转。
文宓便继续给他和齐王介绍每一个雪雕,有典故的便多说几句,免得尴尬。
刘禅看到满园雪雕,又开心起来,走到大象雪雕旁边,看看即将融化的小象,抚摸着大象的巨牙,笑言:“老夫当年曾见过此物,身形巨大,生如巨雷,走起路来山摇地动,将宫中一间破旧的宫室震塌一角,此物力大无穷,能将大树连根拔起,没想到文助教却把这威武雄壮的巨物,做的如此可爱。”
文宓笑着解释:“这满园雪雕原是给弟妹看的,若是凶猛狰狞,唯恐吓到弟妹。”
刘禅笑着点头赞许,继续观赏:“蜀地也有这开屏的孔雀,这个做得极为形似。”
文宓听他说起这蜀地物产,带他去看熊猫,这货叫做食铁兽,也是蜀地出产,还是全世界独一份,后世很多人拍老外的马屁,或者吹捧熊猫珍贵时,总说这是法国人第一个发现的,还给它用上熊猫的名字。
真是扯淡,这物种生活在蜀地数百万年,早被人发现过,拥有各种名字,最有名的是食铁兽,用外国人取得名字就算了,还说是外国人第一个发现的,文宓在熊猫馆参观时听到这话,转头就走,有种想吐的感觉。
史书只有百万字,记录的都是帝王将相,是没人给食铁兽立传的,于是讲解员说出很没常识的话。
………………………………
第六十二章 以茶会友
刘禅听文宓一说,恍惚有些印象,旁边他的次子刘瑶补充说:“阿翁,早年曾有地方献过几只,似乎叫做白貔,甚是凶猛,阿翁当时不喜此物便没再看,只是不知文助教这食铁兽的叫法从何说起。”
中国方言数十种,很多东西各地叫法不同,文宓早有准备:“家先傅云游之时曾遇到此物,学长的兵器此物被夺取,此兽不惧利剑,张口舔舐,形如食铁,这才这么称呼。”
众人都知道晋国多有奇种异兽,文宓的师傅曾云游四方,有这遭遇也不足为奇,文宓得到师傅传授才制作出这些雪雕,也不负高人子弟之名。
刘禅继续游览,来到蛇象的雕塑前出神,不停念叨:“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文助教此言说的没错。”
人老了,很多事情都看得淡了,胜负成败早已放下。
刘禅看着自家妻儿在这花园中绽放久违的笑容,很是欣慰:“文助教休怪老夫无礼,日后若是再制作新奇的雪雕,烦请早早知会我这糟老头子,莫要让老夫等这冰雪渐融时才能看到。”
“诺。”文宓欣然领命,这几日来的小孩子太多,难免有调皮淘气的破坏雪雕,他也没法修补,用这破败景象招待刘禅,的确是失礼。
刘禅并不见怪,走进凉亭歇脚,看着新奇的桌椅,听文宓说这是前几日待客用的,笑道:“文助教莫要时时把老夫看作国公,老夫不过一闲散老翁耳。老夫早听闻文府私房菜名闻京都,即便是杂烩,也能做出荤素两种,还有酥锅与坛子肉。老夫已是馋了许久,不知今日有没有。”
文宓听他这么说,不好拒绝:“家中有备着一些,只是俱都不是新做的,还请刘公莫怪。”
“哈哈哈哈。”刘禅拍一拍肚子,说道:“有便好,有便好,今日倒是有口福了。文助教莫要遵从虚礼,这里的椅子舒坦,景色也好,老夫意欲在此处用饭,文助教只把前日待客的饭食端来给老夫食用,不知可否?”
凉亭下的火炕一直在烧,是为准备刘禅歇脚御寒的,只需加些木炭,即可烧旺,在这里用宴不畏天寒。
文宓当然没意见,又问过齐王的意见,见他不反对,便请刘禅安坐,他自去准备。
刘禅想随意一些,文宓便满足他,吩咐厨房根据现有的食材,把文家特色的食物都做出来,让夏香负责一样样端给刘禅,专门伺候。在刘禅的要求下,又上了一份火锅。
文宓事先准备了乐工,原准备了席间奏乐。凉亭外天寒地冻,刘禅让他们自行离去,他早不注重宴乐之事,面前的美食,让他也没工夫听乐曲。
人有所好,大多精于此。
刘禅好的便是吃喝玩乐,这次让文宓见识到吃货和馋货的区别。
文家新颖的饭食让刘禅胃口大开,不住赞赏,有不足之处也直接说出。
羊肉片已经涮熟,刘禅尝一口便知道是哪个部位的,吩咐夏香注意下锅的时间,他年老力弱,牙口不好,吃不快。锅中香菇放的稍早,虽然出了味,却很快熟烂,不太美。
文家厨子的手艺有待磨练,肉羹出锅有点早,鸡排炸得有些过火,黄豆酱做得也不好,应该再多放些时日,这样的酱肉才好,鹿肉不能腌制,新鲜的才好吃,鱼片切得太薄,入锅即熟,还没能入味。
这酥锅不错,只是鱼肉太多有些腥,酸味也重。坛子肉不错,就是做的熟烂了,看来是加热过几次了,下次能吃到新作的裁好。
文宓笑着听刘禅品评,不以为意,这只是吃货讲究精益求精,又不是恶意的攻击。有何曾在前,他早习惯了。他看刘禅喜欢,便亲自下厨炒几个菜请刘禅品评,再将菜谱誊抄一份,好让刘禅的厨子回去做。
刘禅不知道文家的菜谱不是秘密,因为文家传出的菜谱一般都会被别家当秘笈藏着,他受宠若惊,想了一想:“文助教休怪,前些日子,皇帝曾赐下的卷卷,听说是出自文家,不知今日能否有幸品尝?”
“刘公想吃,在下自当准备,恰好家中还有些韭菜,只是做不多,应当能做三四个。”文宓说完,便吩咐李小大速速去做来。这次不是他小气,韭菜是稀罕物价,家中这些还是前日司马虹设宴时从宫中带来用剩下的,只够做几个。
“有一个便好,老夫想尝尝文府的味道。”
刘禅大快朵颐之后,心满意足,沉吟片刻,说道:“文助教莫怪,前番老夫不知文助教有纳妾之喜,礼数不周。正好前些日子有人送给老夫四根象牙,听说文助教喜好雕刻,便赠送给文助教使用,也是多谢文助教照付蜀地故人。”
文宓最怕他提蜀地故人,尤其是在齐王面前。再者,他一直把三个蜀地宫女当作侍女,实在不好应承这照付二字。
刘禅以为他有顾虑,转头对司马攸说道:“还请大王勿怪,这是老夫先前考虑不周。”
“刘公有心了,既是礼物,加在礼单上便可。”司马攸不好拂去刘禅美意,笑一笑,对文宓说道:“刘公一片心意,文助教莫要推辞。刘公此次所带之物,都有宗正寺记录在册,算不得私下授受。”
文宓听齐王发话了,便不再迟疑,笑着谢过。不过,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借着饭后泡茶的机会,他取出三把紫砂壶,请刘禅选一把,作为回礼。
刘禅惊讶之余,大喜过望,他先前几次三番求购紫砂壶都被文宓拒绝,没想到今日会得到文宓的馈赠,在他眼里,四根象牙是无论如何不能跟紫砂壶相比的。
文宓看他还要加礼物,没有过多解释,又搬出那句老话:“刘公,此壶非是回礼。家先傅有言在先。紫砂壶非爱茶好茶者不赠,虽万金不卖。今日能得遇刘公这般喜茶懂茶的前辈,在下实是三生有幸,还请刘公莫要推辞。”
刘禅听他这么说,笑着谢过。
文宓不光送茶,随壶送给刘禅一包碧螺春和一斤上好的茉莉花茶叶:“还请刘公莫怪,家先傅所遗茶叶已然不多。待明年有了豫毛峰,在下一定多送给一些,请刘公品鉴。”
刘禅看看茶叶,摸摸茶壶,喜极而泣。
………………………………
第六十三章 无后为大
司马攸听完文宓这一番话,便知道两人的交情提了一大截,这事做得光明正大还不犯忌讳,传出去便是以茶会友的美谈。
他听刘禅说起用山庄换茶壶之事,才明白刘禅为何喜极而泣。他对文宓的决定也大惑不解,他听说过文宓求购庄园做牧场的事情,知道牛奶对麦香园的重要性。偌大一个庄园换不来的紫砂壶,却被刘禅用四根象牙轻易换来,难道这便是高人弟子的癖好,果然不同于常人。
司马攸知道刘禅在洛水边那座庄园终究还是落入文宓之手,不过是经山阳公主之手转的,他告诉文宓那是座好庄园,背坡面水,风水极佳,附近都是良田,他也有庄园在那附近。
这话让文宓眼前一亮,立刻想到李秀藏身的东莞王别院,他一直没去过新庄园,若能住在那里,夜间潜出更容易些,果然位置极佳,连忙感谢刘公割爱。
司马攸不知道文宓有心窥探东莞王别院,他对文宓了解不多,有限的了解,都是通过甄德和司马虹。甄德早跟给他说过,文宓是不想参与政事,杀牛安只是文宓与牛安的私仇。对文宓不要刻意拉拢,那只会引起裴文两家的反感。拉拢文宓不如结交,做个有同好的朋友更容易。
现在单从刘禅得到的待遇,司马攸觉得姐夫说得很对。他知道文宓订婚的事情,石苞曾托他去广安公那里说情。他刚开口便被姐姐、姐夫训斥,告诫他不许和石家有任何瓜葛,这是文宓的态度,也是他们的态度,希望他也照办,那不是良善人家,不会忠心对他。
司马攸将这话记在心里,今日来文府,特意带来王妃。看文宓请出与王妃平辈的裴琰招待,便觉得多了份亲近。他看在眼里,更觉得姐姐的话很对。他原以为因为牛安之事,两家已有芥蒂,没想到文宓招待刘禅之时,对他也礼敬有加,在他身边伺候的是春香,一样是皇宫出来的,现在是文宓的亲信管事,又是妾侍,在文家的地位比夏香高许多,这说明文宓很重视他。
文宓没有司马攸那么多心思,拜府是拜府,参观是参观,会友是会友,他现在不需要自己走仕途,便不需要刻意拉拢人脉资源,更不要说结交司马氏诸王,尤其是齐王。
三国之前,远的有赵魏韩三家分晋,一个大国权分三家,最终内乱不断被秦吞没。近的有王莽篡汉,开启谋朝篡位的先河。司马氏学习曹魏,曹魏篡汉,司马氏篡魏,然后南北朝乱世开始,有几杆枪,有些权势的都开始谋篡,直到东晋被篡夺,司马氏退出历史舞台。
可以说,司马氏和曹氏,开创了民族历史上一段寡廉耻,无仁义的先河,道德沦丧,纲常混乱,遗祸数千年,直接导致五胡乱华惨祸,汉族几乎被灭种,纯粹的汉族苗裔掺杂进胡人血脉,炎黄血统从此不纯。
文宓对这一家子没啥好感,不想多接触。
经历过与曹臣正面对抗之后,文宓现在对政治很忌惮,他一直认为这是智者的游戏,是权谋的游戏,不敢轻易接近。
虽然身带主角光环,可他他不认为自己的智商可以掌弄权柄,尤其是在这个世家的天下和权谋的世代。
他不想成为司马氏内部权力游戏的炮灰,跟裴秀忠于司马炎不同,他不想和司马氏的诸王走得太近,八王之乱,只是明面上蹦出八个,背后附庸于站队的不知多少,这家子疯子太多,远离为妙。
文宓现在也没功夫别的,他连齐家都没做到,还不想治国。不说权谋,娶个媳妇都能引出一堆事情。
他娶妻在外面有影响,在裴家也有。裴浚娶妻多年,夫妻无出,多次请医工诊治,依然无果。或许是搞定文宓纳妾之事令裴秀解决一桩心事,现在他老人家又开始张罗着给裴浚纳妾。
小裴夫妇虽然无子,一向十分恩爱,小裴夫人贤良淑德,也是极讨喜的,可是婚后无子,属于七出之过。这也就是何家势大,两家关系好,裴家并没有休掉小裴夫人的打算。即便不休,以裴家的地位也能再纳良妾,若是纳个豪门世家女子,小裴夫人的地位便是风雨飘摇了。
他夫妻二人最近过得很苦恼,裴浚无可奈何之下,来找文宓,让他帮忙求情。
文宓知道裴秀盼孙子已经盼白了头,不敢去捋虎须,这事谁都扛不住,看着文凯、文旻正练字抄写的《孟子》,便拿过来翻出一句话指给裴浚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裴浚压抑着怒火,夺过《孟子》,把后面三句反指给他:“你莫要断章取义误导两个小弟。这话是说:不孝有多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事先告知父母便结婚了,这是无后,但君子以为,他奉命娶亲,和告诉父母差不多。我是被父母强迫娶亲,不是没告诉父母便擅自结婚,岂能跟舜混为一谈。”
文宓尴尬的摸摸鼻子,转念一想,开始给自己找辙:“不告而娶是不孝,难道学长无儿无女便是尽到做后辈的本分吗?”
裴浚被他这歪理邪说噎得够呛,却也不好反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本是人子之责。
文宓只好安慰他:“生活好比被强迫,抗拒不了,便要享受。与其被指婚纳妾,不如先安慰好嫂夫人,再一起寻找一个贴心喜欢的,免得被安排个悍妻,导致家中不和,还惹世叔生气,实在犯不着。再说,世叔只安排纳妾,还没有让学长休妻,你与嫂夫人还有得是时间证明自己,怎么现在能自乱阵脚。”
裴浚思来想去,觉得文宓说得话粗理不粗:“贤弟说的有礼,还请贤弟随为兄回去,好好宽慰你嫂嫂。”
“额,我要如何宽慰?”文宓闹不懂这宽慰是几个意思。
“便是劝一劝。”裴浚不好意思地补充:“最近,你家阿嫂总担心家君让为兄休妻。”
“休妻?想多了吧,怎么可能?”
“是想多了,为兄劝不回来,还请贤弟受累帮着劝劝,顺便劝劝家君。”裴浚说完这话,顾不得礼仪,拖着文宓便往外走。
“什么?劝世叔?兄长莫要吓我。”文宓听到这里才知道裴浚的来意,一把拉住门框,不再往外走。开玩笑,给他八个胆子,他都不敢劝裴秀。
“不是劝,是代为兄探一探家君口风。”裴浚说漏了嘴,只好委婉解释,说罢一脸期待看着文宓。
………………………………
第六十四章 强势裴琰
文宓一向视裴浚如兄长,自然不好意思拒绝他这要求,请他先回,他要等刘禅派人把象牙送来再去。
刘禅没让文宓等太久,回到金墉城便请宗正寺的人送来四根象牙。这四根象牙,每根差不多都有两米。
亚洲象体型小,不知道成年公象要长多大才有这么长的牙,不用说,刘禅及其爪牙也是亚洲象在国内绝迹的罪魁祸首之一,文宓很鄙视他们。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虽然心痒难耐,可他不想雕刻象牙,觉得送去给裴秀做笏板比较好。顺便再去找裴琰谈一谈,这小姑奶奶最近有些嚣张,在师叔发飙前要劝劝她,好歹收敛一些。
文宓不知道他的订婚和裴浚纳妾给裴琰带来很大影响,自从文宓订婚,再加上裴浚要纳妾的事情,裴琰便有了危机感。
裴琰跟文宓关系很好,平日里很聊得来,两人经常在一起,一直把文府当作自己家一样。
自从文宓订婚,裴琰觉得文府突然之间变成别人家,那边家里有了女主人,她只不过是终将嫁给别人的学妹。
这种落差让她很不开心,后来,学长跟石玟见面,裴琰更不开心了,从石玟的眼神里裴琰就看出来,那个女子不像表面那么柔弱,看学长的眼神,像看救命稻草。可是凭什么要救她,裴琰虽然觉得她可怜,可不觉得她可怜就是嫁过来的理由。
学长那天说的话,裴琰也听到了,学长的意思很明确,那个女子始终没有答复,可见也是个有心机的,裴琰很不喜欢。
因为裴浚要纳妾的事情,小裴夫人好几天都惶恐不安,总担心会被休掉。裴琰安慰的同时,也觉得嫂子很可怜,不由得联想到自己,如果将来嫁出去,夫君要纳妾,她要怎么办,难道是去和那些女子争宠。
裴琰年纪小,可是家宅后院这些争宠斗艳的事情她见识得多了,她老爹的几个妾侍便是姿色不凡,只是她老妈手段高超,这些小妾才没翻身的机会。
以色娱人,不能长久,文宓有意无意说的男女平等,女人能力不比男人差的说法,影响到裴琰,她觉得她也可以自立,像春香一样独当一面,像那个女医工一样,有高超的医术,在男人面前无所畏惧,有强大到让男人退避三舍的气场。她不想再惶恐不安地整天担心学长对她疏远,也不想以后嫁出去之后跟人争宠。
裴琰打定主意,便从麦香园下手,麦香园原本有她的一份子,她原本当作玩闹,现在直说这是她的嫁妆,是她的产业,要归她管。
裴清是裴家出去的,听她的。春香觉得没有她说情,也没有机会上位,听她的。裴琰跟东姑做过蛋糕,还培训过糕点师,现在又掌握着面粉改良秘方,只要她不把文宓那一份吞掉,东姑也没意见。
裴琰的要求不多,三个管事各安其职,有事跟她汇报,她解决不了再去找文宓,就这样顺利接手麦香园,甚至把文家的吉祥如意结挂在腰上。
文宓看到裴琰的时候,她正跟思思在花厅编佩饰。他看着新编好的绿色佩饰,说道:“这是文家的家族标志,学妹戴着不合适。”
裴琰站起身来指着佩饰争辩:“这是麦香园的标志,我是麦香园的东家,当然能挂。这是我亲手做的,好看吗?”
文宓知道她这几日接待宾客时,也挂着这佩饰,有人问她,她说这是麦香园的标识。他现在说不过她,只好由她去。
裴琰让思思把佩饰给文宓挂上,在一旁说她的打算:“学长如今是七品官,只能挂绿色的。东姑、春香和裴清不能挂佩饰,小妹打算在管事腰牌下加上这个小坠。那些服务员和糕点师只能把标识绣在胸口。”
文宓无奈地点头:“学妹觉得好便好,这事由学妹安排,为兄要去白云庄小住几日。”
裴琰闻言心中欢喜:“学长要去白云庄?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