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缘如梦-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秀点头答应下来,从他的口气,觉得他应该是个老手,根据言斌的解释,他似乎知道很多游侠的事情,身上还有件神秘利器,跟他手腕上的亮光一样诡异。
………………………………
第七十一章 甘蔗爱情
文宓把堵嘴的布给她塞进去,想了想,又拿出来,教给她怎么用舌头顶住布,还有怎么绷紧双腕,让绳索绑得松一些以及怎么自己解绳索。
李秀知道这是逃生的本事,顾不得尴尬,让他揭开被子,给她松绑,她现在要学。
文宓只好找衣服盖住她上身,耐心教她,看她学会,这才放心。
不管她逃走后会不会报仇,文宓都希望她杀掉司马康跑出去。
诸葛氏不是喜欢玩阴的吗,背后支持牛安的是她,唆使王林的会不会也是她?
文宓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阴这婆娘一次。
文宓重新绑上李秀,被子整理好,又把嘴塞住,查看四下的痕迹,从侍女脸上拿下蒙布,转身对李秀说:“她只会多昏迷一会儿,你记得不要露出破绽。”
说完这话,文宓不再耽误,出门从外面用刀把门闩拨回去,翻出小院,沿墙角潜行,从原路跳出别院。他没有再去跨院看。
司马康被沂山贼盯上,估计已离死不远,如果李秀不能成功,他倒是不介意再来一次。
至于李秀可不可靠?出卖他又能怎样,在司马康眼里,双方本来便是敌人,司马康应该有被暗算的觉悟。
文宓找到追风,再看一眼别院,叹一口气,飞马来到河边,找到那棵梧桐树,飞身上树,把信放好。
无事一身轻,追风再次施展追风掣电之能,飞奔回去。
家中守卫依然松懈,文宓进进出出都没人发现,今后要想办法加强警戒,不过有小白在,问题应该不大。
文宓把小白塞进被窝,今晚的事情跟它说说,知道它不能交流,文宓也只想找个人说说,毕竟,不能一直把龌龊事窝在心里。
天亮的时候,郭延寿带着护卫到了。作坊建好,从今日起,这里只进不出,工匠们事先都有准备,这次给的赏赐又多,也没什么怨言,早点做完事情便好。
文宓给郭延寿道声辛苦,把护卫工作交给他,转身进了作坊。
今日这里的工匠更多,文宓和裴琰各负责一条生产线,所需的器具很多,工匠们只能在这里过冬至,工棚和匠人住所都要改建出来。
白云庄很热闹,昨日文宓分发了猪肉,还有很多在麦香园做事的女子休沐回来,带来很多钱物,文宓走这一路,听到很多人道谢。
文宓告诉她们劳有所得,以后做得好,还有更多。
事情完结,文宓也该回城,出庄之时,又收到很多馈赠,不过看上去送给裴琰的比送给他这庄主的多。
文宓骑马走在裴琰的车旁,闲聊着往回走,到了圆丘,要过永桥的时候,远远看到一个车队浩浩荡荡从京都出来。
文宓让随从靠边停车,等车队先过。
这是运送甘蔗的车队。五十辆车一起出行,在京都难得一见,更稀奇的是,车上拉着奇奇怪怪的“竹子”,甘蔗也有竹节,跟竹子模样差不多,只是颜色发黑偏紫。
一路上很多人都在看,有无聊的围观,也有有心的看客。
京都人纵使再见多识广,身在北地,也没见过甘蔗。长公主听说蔗糖之后,想先让文宓试制一些,便跟皇后商量讨要。皇后派人去问,太官署给的答复是,去年曾收到过一车甘蔗,不知道做什么用,地方官只说能榨汁。因为皇帝不喜欢喝,榨汁也困难,于是便一直放着,放坏一大半,剩余的几根没坏的,都给了文家。
这事把甄德气得不轻,世人无知多愚昧,竟将宝物弃如糟粕。
文宓能变废为宝,别人却不知道。裴琰掌握着制作蔗糖的秘方,当作贴身宝物收着,也没见过甘蔗为何物,直到现在才看到。
文宓知道甄德大张旗鼓的原因,明日会有朝会,这是故意让人看到,给御史弹劾的机会。他早早派人去催促车队加快速度,赶在冬至前送到,又特意进城演一出献礼的好戏。因此整个车队的人看上去更加疲惫,劳民伤财的帽子戴得结结实实。
押车的是郭辉和公主卫队的郭峰,一个是昨天跟他奔波一天,又连夜回城迎接车队。另一个早早带人去迎接车队的,赶路劳累,都劳顿不堪。
路上人多,文宓没多说话,寒暄几句,从最后面一辆车上抽出些甘蔗带回家。
做戏要演全套,文宓不理会裴琰的白眼,取一根甘蔗在手里耍棍子玩,在辎车旁边神神叨叨说这甘蔗的来历,也不管裴琰听不听,因为本不是说给她听的,云里雾里说一堆,不说有什么用,不说怎么吃,只引经据典,不断夸赞。
蕊蕊在车里哈哈大笑,裴琰强忍着,把窗帘放下,一声不吭。
车进文府,裴琰从车上下来,顺手拿起一根甘蔗追打文宓,学长故意卖关子,实在太气人了。
文宓也不示弱,从裴广腰间抽出刀来,迎上裴琰,轻轻一刀将裴琰手中甘蔗斩断。
裴琰没想到文宓敢跟她动刀,一时懵呆。
文宓趁裴琰愣神,凌空拿住甘蔗,左手握好,右手运刀如飞,“欻,欻,欻”几下削好甘蔗,咬了一口,没咬动,再用力,才啃下来,很甜很硬,文宓心中暗喜,这次中奖了,送来的可能是糖蔗,更适合制糖。如果是果蔗,吃起来很脆,却不是很甜,有的还发酸,制糖产量少。
还吃上了?!裴琰看他吃得香甜,心中恼火,又举起手中半截甘蔗。
“好汉饶命。”文宓连忙双手将削好的甘蔗奉上。
吃过的?裴琰瞪他一眼,没有接。
额,被嫌弃了,文宓尴尬地收回甘蔗,把刀扔给裴广:“破刀太难用,还不去磨刀。”
裴广接过刀,看看刀刃,很锋利啊,不知小郎君什么意思,还是后面小叁拉拉他,示意快走,别当灯泡。
文宓拿过裴琰手中的那段,抽出腰间匕首给她削好,嘱咐道:“这甘蔗很硬,阿妹莫要多吃。”
“絮叨。”裴琰埋怨一句,狠狠一口咬在甘蔗上。
咝,果然很硬,还很凉。裴琰刚想说难吃,便感觉香甜的汁液在口中弥漫,学着学长的样子在口中嚼,更多香甜的汁液出来,太好吃了,顾不上再埋怨文宓,学着他把渣滓吐到手里,再接着咬一块吃。
文宓连忙叮嘱她慢点吃,见她不听劝,只好回头招呼蕊蕊下车。小妹还小,不能啃甘蔗,还要给她捣碎,再让她喝。
裴琰第一次吃甘蔗,很稀罕,在一旁看着文宓榨汁,她和思思嘎吱嘎吱吃个不停,等文宓发现,俩人已经吃完半根,文宓赶紧让她们停下。
裴琰嘟着嘴不乐意,直到吃饭时才觉得两腮酸痛,又开始埋怨文宓不早关心她。
文宓忙着做糟鱼,只好把糖蔗和果蔗的简单区别告诉她。
………………………………
第七十二章 冬至闲话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先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在周历中,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自汉代沿用夏历开始,把冬至和正月分开,冬至日到意味着新年将至,又称为小年,开始流行过冬至节。
礼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礼书上这么写,裴秀还是在朝贺上多呆了一会儿,看了场戏。
无他,甄德被弹劾,挖坑算御史,这俩老狐狸的计划很顺利,甄德挖坑,御史跳,再加上一堆填坑起哄的,两边都在朝会上立下军令状,单赌这千里运甘蔗是劳民伤财还是造福众生。
文宓觉得等这边蔗糖做出来,掉进坑里的御史常和、张继只能回家种地去了。
权谋,借势,裴秀又给裴浚和文宓上了一课,俩小狐狸想要长大,还需要老狐狸们不断地言传身教。
冬至,依例也是要走访亲友的,互赠礼物。文家至亲不多,有些派管家去即刻,比如王家、舒家、石家,有些需要文宓走一趟,像徐良家、卫岳家、张环家以及广安公那里,还要和裴浚一起去裴楷、裴康家里,还有安平王府和贾充家,要代表裴秀送个节礼。
裴秀回家以后,说完话,打发裴浚、文宓去挨家送礼。他是不能出去的,来裴家送礼的更多,大部分进不来,也有几个是他要接见一下,说几句话的。
冬至的礼物不讲究,主要是美食,这习俗跟以前食物匮乏有关。文宓将新作的饼干、蛋糕、糟鱼加进去,算是新奇,给亲近人家的冬至宴加一道美味,几样点心。
礼物寒酸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说哪个时代的有钱人家里都有猴脑熊掌,鱼翅燕窝,鲍鱼海参,脑白金、脑黄金,红酒白酒白兰地。这些在晋国都是极稀罕的食材,鲍鱼倒是很多,不过不是网鲍、双头鲍,腌制的咸鱼叫做鲍鱼。晋国皇帝也只是一次多吃十几道菜,要说花样,里面偶尔加些鹿肉,野猪肉算改善生活了,文宓老家贫困县县长的招待餐能让司马炎馋死。
文宓也做了鲍鱼,不是腌制的,是糟鱼,就是现在满大街可见的骨酥鱼。
鱼是这两天在东王河里捞的,都是大鱼,把鱼的内脏都收拾干净,腌制好,在笼屉里码放整齐。准备大锅,大火烧开水,再改文火炖一夜,隔半个时辰撒一遍调料,天明出锅。火候很关键,要让鱼出锅不碎,鱼皮完整。
整条鱼吃起来鲜美香嫩,骨刺酥嫩,即使蕊蕊都能放心的大嚼,裴琰腮帮子疼也不耽误吃。
京都北靠黄河,南邻洛水、伊水,又有金谷水,彀水这些支流,河洛之地应该有特色的鱼肉料理,不能让长辈们经常吃生鱼片。
中午的时候,按照裴老夫人的意思,文俶带着王萱和张氏也来到裴府过节,裴家这边人丁不是很旺,老夫人只有两个女儿,现在都变成别家老太太了,这一辈男丁只有裴秀一个。
文家那边因为扬州起事,长辈悉已罹难,文虎外镇青州,家中人少也很冷清。因为文宓的关系,两家并作一家,热热闹闹吃顿饭,也是美事。
冬至是要吃饺子的,晋国已经有饺子,不过叫做扁食、汤饼,有些地方叫做新月馄饨,文宓根据自己的习惯,给家中的饺子重新定义:新月形圆皮大馅的叫饺子,方形拨皮捏成团的叫馄饨。
裴秀给皇帝带去十条糟鱼和十斤饼干作为节礼,特意要了一些韭菜、酱油、香菇做回礼,他是司马炎的肱骨重臣,这点面子还是有的,虽然司马炎也猜到要这些东西是文宓的主意,不过糟鱼是文宓做的,他也无话可说。
文宓早教会厨子包饺子,准备了三鲜馅和羊肉馅的两种,没有韭菜怎么做三鲜馅的饺子,没有酱油,羊肉大葱馅会失味三分,还多五分膻气。
文宓研制酱油便是因为这个,旺德福的包子没有酱油,味道真心不怎样,只是晋国人没吃过酱油,以为原本便是这味道。
两样饺子加上晋国冬至必吃的羊肉炖萝卜,又炒了四个菜,再煮四个青菜,这顿饭也算丰盛。
文宓把纸牌的玩法教给裴琰,是那种细长的纸牌,跟麻将的玩法差不多,只是文宓没工夫画一百单八将上去,老太太清闲无聊,眼不花耳不聋,让裴琰教给她们,加上王萱和张氏,有个顺手的玩意,也免得大过节的唠叨文宓的婚事和裴浚纳妾的事。
男人这边吃饭喝酒,顺便投个壶,唱个曲,说一下时局,说一说秦州鲜卑的战事,说一说吴国投奔来的孙秀。
裴浚从文宓制作的雪雕乐园得到灵感,准备把文宓剽窃来的童话故事整理成册。
裴秀知识渊博,晋国又好神怪奇谈,给他们讲些名士间流传的种种荒诞怪谈,让文凯、文旻好奇不已,裴浚和文宓听了也大呼过瘾,小白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出来的,听得很出神,哈喇子都流出来了,不停用小爪子挠文宓的膝盖。
这顿饭吃了两个时辰,日头西斜的时候,广安公带着长公主来了,他们是从皇帝家宴上回来的,来这里送个节礼,说说蔗糖的事情。
宴席撤了,重开一桌,贵族的生活便是吃吃喝喝这么无聊。
甄德还没吃文宓送去的糟鱼,皇帝只分给他半条,只能尝个滋味。这次特意要了一整条,吩咐文宓再送美食为礼时,不用等到过节。
司马虹非常喜欢吃韭菜,让人把从宫里带出来的韭菜,送到厨房,吩咐厨子再做一顿水饺,让文宓下厨给她炒个韭菜鸡蛋。
这两口子现在不跟文宓客气,指使起来很不见外,如果不是文宓坚持晨昏省定,每日从侯府那边接送文旻,文俶都觉得这儿子养成了别人家的。
那日文宓约谈石玟时说的话,王萱都转告给文俶,两口子也都知道这是个不会表达的孩子,既然他有主见,便由他去做,至少目前看来,做得很好,文宓得到裴秀、甄德的关照,连带文家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王萱也得到不少重视。
前几日,王萱她们在文府那里宴客,王戎的妻子周氏和王萱叙谈几句,认个同宗,便说起寿宴的事,递了张请帖,请王萱也去赴宴,请贴上还写着文家父子的名字。
天下姓王的多了,周氏来自琅玡王氏,王萱出自太原王氏,同宗只是个说辞,如果不是司马虹和郭梅在文家搭台请客,王萱也得不到请帖。
宴席请的是个面子,客人有身份,请客的人自然觉得脸上有光,王萱收下帖子,周氏便能顺势邀请长公主,这是请客的艺术。若是绕过王萱直接请长公主,那便是不会做人了,如果不是有过节,谁都不会做这里外不讨好的事。
………………………………
第七十三章 做戏作秀
文宓早收到了帖子,是王衍给的,这一次他没往东厕里放。
琅玡王氏不是他能怠慢的,不说王衍订下麦香园开张第一大单,裴秀跟王戎的关系还不错,王戎还到文府指点过他,这点面子一定得给。
王戎的祖父王雄有两个儿子,王浑和王乂。王浑年长,这个王浑是王戎的父亲,是曹魏凉州刺史,已经过世,并不是太原王氏中豫州刺史、征虏将军王浑。
王衍是王乂的儿子,他与裴浚相熟,和文宓也曾有一面之缘,请裴浚时顺便把文宓也请了。
帖子虽有两个,赴宴地点却是一个。王戎之父虽已过世,因老夫人健在,这一枝并未分家,都住在一个府上,宴席则是由王戎的叔父,王衍的父亲王乂来主持。
王乂虽声名不显,其家族却是极有威望,其祖上王仁有四子,王谊、王融、王睿、王典。传到他这一辈,四大家族都已开枝散叶,名士贤达辈出,人丁兴旺,名声显赫。
王家也是亲朋众多,今日宾客云集,可谓门庭若市,单是在门口,文宓便作揖行礼不停,结识了许多贤达,表面谈笑风生,心底不胜其烦。
文宓之所以不跟世族来往,是因为个人有成见,鄙视清谈,鄙视西晋名门。
在外敌入侵的时候,所有的汉人都应该抛弃成见,一致对外。
伤我族类者,必杀之,虽明知战死在抵御胡夷入侵的战场上,亦能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一往无前。只有整个民族众志成城,铸成一道血肉长城,才能让蛮夷永不敢窥觑我们的土地,让每一个图谋入侵的人都不敢轻易动手,让我们的民族傲立在这片苍穹下。
只有虎狼才不被欺辱,温顺的绵羊即使族群庞大也不会活得安逸长久,最终难免被捕猎。
即便不是虎狼,也应该团结如一,齐心抗敌,不能因内耗给人可趁之机。
然而,晋国这些饱读诗书,博学多识之士都特么做了些什么?各个都要做开启民族内斗的先驱吗?
唉,又跑偏了。
王衍亲自引领裴浚与文宓入内拜寿,之后带入他这一辈所在的小厅。厅内已有不少名士之后,看到裴浚都来问候,裴浚便把文宓介绍给他们认识。
文宓虽一直在家宅着,可没少跟卫岳八卦晋国名士,对有名的几个还是很熟悉的,也认识几个。
譬如陈家的陈植,现在的文宓有裴家罩着,又得了皇帝恩典,自不可与往日相比,陈植与他说话也多了几分热情。
这边说着话,山涛之子山简与山涛长孙山玮凑了过来,这都是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之后,文宓没能力谈经学,说起音律与书法还是能笑着应付过去。
与他二人寒暄罢,裴浚又把文宓引荐给嵇绍。文宓久闻嵇康大名,也听说过这位的事迹,自不敢拿派,见他是方正之人,便假装没看到他与山家子弟的疏远,敛起笑容恭敬请教音律。
这边答对几句,说个投缘,那边走来向秀之子向祯,文宓跟他寒暄几句,说几句敬仰的话,请教玄学学问。
一圈下来,文宓应付得滴水不漏,他是不指望与这些才子高谈阔论的,不出纰漏便是圆满,被夸谦虚低调便是成功。当然,他那浅薄的学问也只有谦逊的份。
有裴浚在,大家又是有修养的,在这场合没谁会故意用学问拉他面子,聊学问聊不下去的时候,自会配合文宓说几句闲杂事,比如风头正劲的麦香园。
麦香园一出世便名震京都,后来制作工艺提升,单是松软可口的蛋糕便引得无数人争抢,名声大臊。
文宓抓住王衍订下五十个蛋糕的机会,早憋着再出一次风头,推出家族专款蛋糕。
这次他早早吩咐停止预约今日的蛋糕,只做王家这一单,还提出送货上门,负责切分的服务。
蛋糕是新事物,切割不慎就会出现寿字四分五裂。尤其是面粉更新换代之后变得更加松软,不光奶花易碎,蛋糕也易残,甚至有客人要求重新做成以前那种硬涩好切的。
文宓对此无可奈何,便准备借王家这一单,顺势推出为大客户上门服务,不光是切蛋糕,还有上门制作,以免运送途中损坏。
这还不算出风头,出风头的是麦香园工作人员的统一着装,十五个身着白色制服的糕点师,二十个身着青色礼服的服务员,十个身着黑色劲装的护卫一起护送着五车蛋糕以及各类用具,浩浩荡荡穿城门,过大街,在王家仆役开路下,从旁门进入王家,一时引起万人围观,一度造成交通堵塞。
所有人都知道了王家的大手笔,也都听说了麦香园特意歇业只为这一场寿宴,不禁啧啧称奇,羡慕夸赞王家的实力。
王衍也是少年心性未改,得了颜面,便想要更大的荣光,小心翼翼询问能不能开放蛋糕制作过程。
文宓毫不犹疑地答应下来,以前他要保护生日蛋糕的神秘感,是不允许别人参观操作过程的。现在他有面粉配方加持,不再在意别人观看,就算有人买回去研究也不可能做出麦香园现在的风味。
十七八的孩子正是自尊与虚荣心最强的时候,王衍得了允诺,便让人空出个旁厅作为制作场地,邀请好友远远观看。
制作蛋糕不仅仅是制作一份食品,还是在制作精美艺术品,裱花与描边的过程讲究精细唯美,如同作画一般。
这一批蛋糕是瑯琊王氏的专款,雕花、饰纹都是王氏一族讨论许久才定下的,自然要炫耀一番。遇到王衍说不清的,春香便在一旁帮他补充,再夸赞几句,给足这位金主的面子。
王衍得到面子,麦香园也得到难得的作秀推广机会,皆大欢喜
文宓也跟着凑热闹,只要别人不打扰制作,便不许阻拦,眼见闻讯而来的宾客越来越多,心中更是得意。
裴浚对文宓的表现很满意,有前次公主家宴,他见识了文宓左右逢源的本事,自家学弟不是不善交际,是无心交际,他现在的任务就是盯住文宓,不给自家学弟耍滑溜号的机会。
当然,有时他也是管不住的。比如现在,甄德派人召唤,文宓便有了脱身的机会,他还不得不替文宓解释。
向祯跟文宓聊得正投机,想与他挨坐品茶的,听他要走,极力挽留。
文宓摆出一副有苦难言的样子,裴浚便在一旁向王衍告罪,他没有刻意压低声音,便是正常话语解释,言说文宓蒙广安公托付,需要出城做一件极要紧的事情,不敢耽误。
王衍听到是甄德安排的,便不再挽留。
旁边有消息灵通的问一句是否与甘蔗有关。
文宓没解释没否认,再三向王衍致歉后,便跟着身穿广安公府服色的虎贲卫,在众目睽睽之下与裴琰一起乘车离开,只留下众人议论纷纷。
………………………………
第七十四章 物尽其用
御史顺利上钩,事情进展的太顺利,甄德的挖坑计划跟着提前。
接下来是文宓和裴琰的表演时间,要大张旗鼓,同时小心谨慎,外急内缓,把别人注意力吸引到他们身上。
蔗糖一事,甄德只等打倒御史,顺便领赏。更大的赏赐要落在文宓和裴琰身上,他们要做的,是让世人知道蔗糖是他们研制出来的,是他们费尽心力,废寝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