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缘如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宓一直坚持提升个人武技,最主要的原因是锻炼身体,借此提升格斗技巧。 以前当兵的时候,枪械训练更多,空手格斗,擒拿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平时跟四个护卫较量的时候,他发现单挑的情况下,空手擒拿,夺短刃,他年少力亏,也能得手几次。 可若是换成铜首刀,他便不是敌手,用兵刃一对一单挑也会输,马上功夫更是差得一塌糊涂。 唯一拿得出手的射箭,也就是狩猎级别,与高手对射,比拼的是开弓技巧,只是放箭一瞬间的指法技巧,足够他学很久。 自己人面前不假话,三箭平万军就是个笑话。远距离固定姿用十字弩射杀毕通,对于狙击手出身的文宓是菜一碟,如果将十字弩换成弓箭,连射两人便不容易了。 文宓在回营路上把实情一,文虎便明白了文宓刻苦练箭的原因。 射杀毕征是因为距离太近,想射偏都难。可胸口那箭还是壹先射中的,文宓很不好意思地坦白毕征脸上那一箭是瞄着胸**的,惹得文虎哈哈哈大笑不止。
………………………………
第三十三章 文虎考校
文宓跟文虎入青州军大营,头一次进古代标准军营,他很好奇地四下观看。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安营先下寨,青州军轻骑减从二来,一应用度都是从城内运来,大军卒已立好营寨,正在搭建军帐。 正对营门的帐篷最大,应该是议事军帐,两边各有一个一号的营帐,右边的是文虎的,左边的应该是卫瓘的,这是统军将领住的。如果是文虎单独领军,左边的军帐应该归他。 其他都尉校尉都是混住帐,在第一排一字排开。 后面条丛分明的是军卒的帐篷,淳于府库兵和壮丁正帮着立帐。青州骑兵则各个把刀枪收起,解下上身铁甲,脱下下身战裙,三五成堆,凑在一起歇息。 文宓问了文虎之后,才知道这不是青州军摆谱做大爷。 青州骑兵连夜行进七个时辰,奔袭一百五十多里,这已是强行极限。纵然是一人双马,也是人困马乏。 战马比人金贵,骑兵这次都没带要先喂养战马,把这些大爷伺候舒坦,才能想着自个的住处。 这不像后世的步兵,一整奔袭个两百里,到了目的地,随便找个地方一爬,缓缓劲就能扣扳机。 古今不同,文宓听文虎讲得详细,觉得自个身为武勋之后,以后免不得要学这些。 夜幕降临,夜空中月朗星稀。 青州军大营一片宁静,偶尔有巡哨兵丁走动的声音。 文虎坐在大帐里看着熟睡的文宓,准备给京都的兄长写信。 他今日把文宓留宿在营中,就想跟侄子多一会子话。 之前,甄德悄悄跟他的话不错,这孩子出去四年,确实成熟不少,心性也收敛不少。不管在他面前,还是在甄德与卫瓘面前,都是谦恭有礼,虚心受教,完全没有在京都时的顽劣模样。 这份成熟来之不易,文虎知道文宓的轻松,可孩儿渔猎为生是没有轻松可言的,皮肤晒得黝黑,手掌粗糙满是老茧,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文虎看着这些,微微心疼,不知家中兄长见这副模样,会做何感想。 文虎知道,自家兄长是极疼爱文宓的,只是拙于表达,再加上文宓性子执拗,对兄长带有成见,才时常在家中顶撞兄长。 这事也怪不得文宓,这孩子自出生起便漂泊不定,跟着他那执着的母亲李菲四处流浪,吃尽苦头,性子跟他母亲极像。 文虎很熟悉李菲,从不当作兄长的妾侍来看。 当年他与兄长回乡探亲,路遇李菲被劫匪胁迫,李菲拿着护手刀抵在胸口上,逼迫着匪放走她家仆从。 他兄弟二人路过,出手救出李菲时,发现李菲的刀已刺破胸口皮肉,这真是个宁死不肯从贼的刚烈女子。 后来,李菲辗转南北寻找兄长,吃尽苦头,却过家门而不入,坚持要找到兄长给文宓一个名分。结果,千辛万苦到了京都,只落得一个妾侍。 文虎发自内心的敬佩李菲,连带着喜欢文宓。 文家到他这一代只剩下兄弟二人,他哥俩都成家很晚,下面人丁也不兴旺。兄长家中还有一子一女,尚不足五岁。 他家中只有个儿子,已经八岁了,只可惜前年出了意外,长子丢了一只手。为此,他只能多纳几房妾来传宗接代。 他哥俩都是武将,指不定哪一便战死沙场,多子才能多福。 眼下,文宓回归让他看到一丝家族振兴的希望,至少填补了下一代人才缺口,他很希望兄长能与侄儿合好。 给兄长写着信,文虎着重提高文宓的变化,兄长性子还算和善,加之心中愧对李菲母子,对文宓一向宽容,待文宓回到家中,或文或武,由他自选便好。 文虎最大的担心来自嫂子王萱,王萱是个恬淡随和之人,只是她娘家有个兄长王林却不是省油的灯,时常来文府打秋风,早年多次欺侮李菲母子。文宓跟兄长夫妻关系紧张,很大原因是这王林造成的。 文虎想到这里,觉得还是把家事交给兄长吧,他当下要做的便是考校文宓的武艺,给兄长一些建议。 想到文壹文宓的功夫不错,文虎倒还是有些期待,搁下书信准备睡觉,打算考校完再写信。 翌日明,秋风起。 青州军营地,文虎准备了各式兵刃,考校文宓武艺。 他在一旁看着,准备根据文宓的特点,看自家侄儿擅长何种兵刃。只是他越看,头摇的越厉害。 文宓把长公主赐予的宝刀挥得刀花翻飞,却毫无章法。 使长戈使得呼呼生风,却如同用木棍乱扫。 持长枪扎几下直来直去还像样子,拦、拿、拨、挑、点、扫却是破绽百出。 马术更是惨不忍睹,策马跑身子都晃得厉害,只两回合便被亲卫拿下。 骑马射箭也没个准头,三箭全部偏靶,这是没练过。 文虎看完,险些把颈椎病摇出来,找几个护卫上前喂招试一试,更是看得跌足捶胸。 如果不是这侄子多年不见,担心再把他打跑,文虎一定揪过来暴捶一顿,太给文家丢脸了。 文宓哪会使这些兵器,被文虎手下亲卫修理得恼羞成怒,大喝一声,让他们统统放下武器,徒手搏斗。 文虎被他气急败坏的样子逗乐了,这就对了,这才是时候的文宓,太沉稳了他反而不敢认,不过,他会拳脚? 文虎想到这里,转头看一眼文壹。 文壹悄声道:“郎君的拳脚功夫极扎实。” 文虎微微一笑,随手点出一个护卫,让他卸了衣甲去跟文宓比划比划。 文宓知道在叔父面前丢了人,心里憋着火,待那护卫挥拳上来,后退一步躲过护卫的直拳,猛抓住他的手臂。 那护卫一时托大,被文宓擒个正着。 文宓借势一拉,抬腿一绊,将那护卫绊摔了出去。他不容那护卫起身,猛地跃起,虚势做一个双膝跪击,右手摆拳停在那护卫下巴处。 只一招,胜负已分、 文虎看了,微微点头示意,又两个亲卫一起卸甲上前。 文宓见他们准备停当,大喝一声冲过去,先一个侧踹直取前面那护卫。 那护卫猝不及防,忙抬双臂遮挡,被文宓一脚蹬得后退五六步。 文宓一招逼退他,看着另一个护卫贴近,虚晃一拳,猛地抬腿直取腰眼。 那护卫知道他腿功厉害,滑步后退一闪,顺势捉住他的右腿。 文宓不慌不忙稳住身形,口中叫声好,借力腾身翻转,左腿飞出,一脚便踢翻那护卫。 “好。”文虎见状,高声叫好,周遭护卫也齐声喝彩。 前一个护卫见文宓倒地,大喊一声扑上来。 文宓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迎着护卫的老拳上去,侧身躲过,一步便抢到他身后,不待他转身,使个擒拿手将他背身拿下。 文虎见状,点头赞许,看文宓得瑟的眼神,把手一挥,他身边四个亲卫一起卸甲围上来。 文宓看着笑得很开心的无良叔父,咬紧牙关,使出浑身解数,拼着挨了几拳,拳打脚踢,终于将几人放翻。 他才要喘口气,便看到文虎身边剩余的亲卫一起围拢过来。 文宓这下终于恼火了,干脆装死狗躺在地上,啊啊叫着发泄不满。 文虎哈哈笑着让亲卫回来,满意地看着文宓问道:“拳脚功夫还算不错,怎么练出来的?” 文宓在地上喘着粗气:“岳学长教了几招,剩下的都是打架打出来的。” 这话又惹得旁人一起大笑。 文虎亲卫长捂着腰眼道:“郎君必是常打架的,拳拳必中要害,如果力道足些,就这一拳,属下便难爬起来了。” 文宓连忙爬起来致歉:“方才下手没分寸,伤了各位,莫要见怪。” 亲卫们哪敢承礼,纷纷不敢。
………………………………
第三十四章 卫瓘指点
文虎让亲卫们带着文宓去清洗一番,他站在那里,思索着方才情形,一时想不出给他寻哪样兵器。
前些年,自家大哥知道长子与自己有嫌隙,连找来的师傅也不理睬,就想让文虎来教习文宓武艺,只是兄弟二人两地分离,想送来时,文宓已离家出走,耽误到现在。
现在看来,文宓的家传是丢了,倒是勤勉,枪棒马上功夫差些,拳脚功夫却甚是了得,这说明有习武之心,日后多多教练,也不怕误了家传。
他正寻思间,卫瓘踱步过来,看一眼便猜到他的心思,笑着说:“季德也不用发愁,大郎的资质不错,早年是性情乖张一些,如今勤谨的很。方才老夫去城上看他写的字,实不相瞒,只看一眼,老夫便想命人将那段墙皮拆下带走。非是老夫夸他,实是那字写得流畅写意,隐隐有大家风范。你这侄子学问差些,只是因为不好读书,若论勤勉,老夫从未见过世上有人能在地上刻苦练习,练成如此一笔好字的人。”
文虎赶紧行礼:“卫公谬赞,切不可当他的面夸奖,免得这孩子一时自满。”
卫瓘摆摆手,说道:“季德多虑了。少儿心性不沉稳,偶有好胜之心也是常理,可说自满,你家侄儿决计不会。季德你想,若是旁人写出如此好字,做出一首绝妙诗歌,再有三箭平万敌的本事,会是怎么一副模样?看你那侄子,好似就做了三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一言一行可有半分得意之色。谦卑恭敬,这是方才长公主都夸奖了的。”
文虎闻言,也是惊讶不已,文家与皇族关系微妙,得到长公主夸奖,实在难得。
卫瓘看着和亲卫们谈笑风生的文宓,又道:“三人行必有我傅(避讳师字),你这侄子倒是奉行不虞。季德可听说谁家小郎君如此谦恭向护卫请教武艺。方才老夫看他被重重踹倒,却没有一丝怒气,只是当作寻常见的比试。听说我等进城之时他还在城下练箭,有如此勤勉好学的侄子,你文家不愁后继无人。”
能得到卫瓘夸奖,文虎连忙称谢,再请教教导之策。
卫瓘沉思片刻,说道:“老夫方才与甄公交谈,知道了他献策的始末。你这侄子年方束发却颇有见地,又勤勉好学,日后必能成器,你不必担忧。只是他虽有些才干,却似无心仕途。流贼偷城,他甘身犯险自保,力挫流贼奸谋。流贼围城他出奇谋,立大功,也只是为淳于解围。射杀三名贼首,在长公主面前却对功劳只字不提。还有件趣事,大军出城追杀流贼时,你那侄儿出城寻找贼首,只为找回他射出的弩箭,对贼人首级毫不在意,这是无心功利。伺候我们饮宴之时,也是有问才有答,毫不张扬,没有半点邀功请赏之意,似乎立下功劳的不是他,这是淡泊名利。”
卫瓘见文宓走近,又悄声走近文虎耳边说道:“时下文人名士皆好清谈,追求淡泊随性。你侄儿追随隐居的高士学艺,自会沾上一些隐士的性子。只是你文家却不能淡泊名利,有大才便要报国,不能藏拙。他的这首诗歌传到陛下那里,你文家定会被皇族关注,季德须得告知次骞(文俶表字次骞),让他多加督促才是,让他牢记报国之心。”
大家族之间不是关系亲近,是不会胡乱指导别家子侄,卫瓘能说这话,文虎在一旁替大哥拜谢。
文宓远远便看到卫瓘,赶紧快走几步上前见礼。
卫瓘也不多说,勉励他几句,叮嘱他到了洛阳勤练武艺之时,定要多读诗书,字写得很好,却要多加练习日日精进才是。
文宓躬身受教,小字辈在长辈面前除了应是,没别的话好说,更何况是在卫瓘这老狐狸面前。
卫瓘做完长辈分内事,扶着大肚子慢慢地晃着走了。
文虎将卫瓘几句话记在心底,小心问文宓:“阿飞,此去京都你有何打算?”
这是在问志向,文宓犹豫片刻,不知如何回答。他原打算来晋国游玩的,前日琢磨了一晚上,准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过这话不能在文虎面前说,日后具体做什么要回洛阳见过文俶以后再做打算。
听叔父问起,文宓低头说道:“但听凭家君与叔父安排。”
文虎看他表情便知道他说的不是心里话,心道卫瓘说的果然不错,不过等到了京都让兄长再跟他谈吧,若是现在催问,再把他吓跑便坏了事,只是不知道他与兄长会相处的如何。想到这点,文虎说道:“我正准备给兄长写家书,你也写一封,我派亲卫先送到京都,免得兄长日日牵挂你。”
文宓听文虎要派亲卫往京都送信,文宓想起自己的两张虎皮,问道:“叔父,侄儿这里有两张……山君皮,原本给叔父一张的,叔父现在要,还是让侄儿留在临淄?”
“山君皮?”
文宓避讳他的名字,不敢说虎字,就选了个斯文的,看得还不懂,索性说土话:“大虫。”
“大虫?”文虎恍然大悟,这是自家侄子避讳自个名字,他倒是不避讳,听他说有两张,不由得又有些惊喜,连忙问道:“两张虎皮?不简单啊。你要如何得来的。”
文宓没想到他这么惊讶,又一想,也是,自个还是个半大孩子,打虎实在太过惊世骇俗,挠着头说道:“此次临来时,侄儿想到离家多年,回家无以为礼。听人说山中有大虫出没。侄儿便带着岳学长赠予的弩箭入山,寻到其巢穴,伏杀了一只大虫,得了三只幼崽。”
来到这世上没几天,文宓已说了很多谎言,这次说的顺溜,没说自己是孤身上山,也没有漏嘴说出真正的文宓被猛虎追下了山崖。
文虎闻言大喜:“孤身猎虎,不愧是我文家子弟。还有一张虎皮呢?”
文宓见他没骂,放下心来:“侄儿射杀的是只雌的,次日与家中护卫下山之时,遇到雄的下山复仇,侄儿与众护卫齐心协力,将其射杀。”
“哈哈哈哈,好好好。”文虎听他说了经过,听说捉了三只幼虎,心下喜欢,随他住处看。
………………………………
第三十五章 讨好叔父
两人骑马入城,来到文宓住处。
他俩还没进院,便看到舒芜走出来,舒芜见到文虎,赶忙见礼。
文虎早听文宓说起了这事,与舒芜简单叙谈了几句。
此时,舒然过来寻爷爷回去,听到爷爷介绍,给文虎行礼拜见。文宓自到淳于后,忙于守城,早出晚归的,也没见过舒然,今天见了,才想起她额角伤势,仔细看看,见她面色红润,伤口也没发炎迹象,这才放下心来。
只是这一看,却看见舒然也在看他,两人四目相对,匆忙把目光错开,却不想这一幕落入文虎与舒芜眼中,文虎打量舒然一番,见她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肤白貌美是个美人坯子,虽是商贾女子,却有温婉清秀的气质,心中不由的暗想,自家这侄子果然是大哥亲生,都好这英雄救美之事。
舒芜看着两人,想起孙女这几日魂不守舍的样子,怕不只是因为前几日受了惊吓。
送走舒家祖孙,文宓带文虎进院。
李达才帮他二人打开房门,小白驄驄叫着猛扑到文宓头上,伸舌头一阵猛舔。
文虎看得一阵欢喜,他也是好射猎的,这活蹦乱跳的狗倒是没见过,看这巴掌大的个头不是猎犬,浑身上下透着活泛机灵,一看就是有灵性的。
他才回过神来,便看到三只幼虎呜呜叫着从笼子里滚出来,往文宓身边凑。
那小狗又跳下来跑到幼虎之中,三只幼虎簇拥着它,好似它是虎王一般。
文虎看着喜欢,捞起一只幼虎看。
那只小老虎扭动几下便不再乱动,张口在文虎手上乱啃,这是饿了。
文笑着招呼李达进来喂食。
这时,文宓已将虎皮取出,看文虎很喜欢这老虎,心头一动:“侄儿无以为礼,叔父若不嫌弃,便收下这张皮子吧。”
文虎笑着接过虎皮,打开来看,虎皮上是新换的绒毛,格外绵软。他心中喜欢,自家大哥看到亲儿子回家也不会在乎虎皮多一张少一张,便不推辞:“唉,我是长辈,倒要先收你的礼。既然你已开口,为叔便不与你客套了。”
他哪知道这是文宓临时改的注意,文宓毕竟不是真人,心里还想着讨好他呢。
“你准备如何处置这几只虎仔?”
文宓早想好了:“幼崽尚小,可在家中养些日子。我弟兄三人正好一人一只。”
文虎听文宓说三只幼虎有一只是自己小儿子的,心中更是欢喜。这侄子出门四年,人情世故倒想得面面俱到,不觉对侄子愈发满意。自家儿子再加上文宓自家同父异母的兄弟,文家同代三兄弟一人一只老虎,倒也是一桩美事。
“你前番射杀猛虎的弩箭在何处,却来给为叔一观。”文虎欣赏着虎皮,问起文宓用的弓弩,让文宓取来观看。
方才卫瓘特意提到侄儿文宓看重此弓弩,文虎细看一下,果然不是凡品,还有一张长弓,形式制材都不同于常用弓弩,连忙问他弓弩来历。文宓将之前准备的说辞解释了一遍,文虎也没怀疑:“这是难得的利器,在紧要时可出其不意。阿飞定要收好,莫再轻易示人,免得引人注意。”。
文宓知道自己的弓弩形式诡异,自然不会再随便给外人看。
文虎的关心,让他心里暖暖的,想到戒指里还有几把匕首,宝剑赠勇士正合适。
文宓偷偷拿出几把匕首放进箱子里,选出一把匕首捧给文虎。
文虎接在手里就感觉这短刀手感极好,暗绿色的圆柱刀柄上有几道刻痕花纹,握住没有丝毫手滑感觉,短刀的护手上大下小,上方有一个圆孔,暗灰色的短刀有三寸长,刀刃平滑锋利,刀背上有一段锯齿样豁口,刀身上有一段凹槽,刀尖旁还有一个圆洞。
文虎耍了几下,感觉甚是顺手,对这短刀非常满意,有弩箭在前,也不在问短刀来历,想要收在身上,又不知放在哪里:“阿飞,这刀要如何携带?”
文宓这才意识问题,这匕首虽有皮套,原是绑在腿上的。可文虎是奇将,穿着铠甲,绑腿上便被裙甲盖住。他腰间一侧挂着环首刀,另一侧没有挂环。
文宓看着他的战靴,想了想说道:“叔父将其绑在小腿上,藏入战靴中可好,如此,在马上也可取用。”
文虎点头称是,正要试一试,外面来人高声禀报:“君侯,大都督召君侯与文校尉回营议事。”
军务要紧,文虎便带上文宓一起回营。
两人入帐时才发现甄德与张环也在,旁边司马见两人来了便开始禀报军情。
青州军斥候南出五十余里,哨知匪首的亲信带残存的沂山贼,拉着李大椎与毕征的尸身,挟裹掠来的财物一路往南逃窜,想是准备翻越长城遁回沂山。
眼下南面三县仍混乱不堪,还有小股流贼在劫掠。
卫瓘陆续收到青州各军军报。各郡国援军听得公主被围,没得青州都督府将令,便派出人马星夜兼程在向淳于城而来。半路上听到淳于城解围,才放慢行军速度,派人来汇报军情。
西面有青州军一万多步兵已到平寿城,另有齐国三千人马随行。
乐安国派出的两千兵马紧随其后,距平寿不到二十里。
南面有两千人马自东莞国沿济水北上,城阳郡一千人马已在潍水上游待命,城阳郡守亲率一千人马沿长城布防。
东面东莱郡援兵一千已到东武,长广郡五百守军已到告密。
卫瓘与甄德,文虎参详一番,传出青州大都督令,命青州步兵休整一日,明日必要赶到淳于城下。令齐国兵马沿汶水西岸南下与东莞国兵马合军一处,严防流贼西蹿。
乐安国兵马南下到安丘从石门关入长城,防止流贼再越长城。
命城阳太守领兵驻守娄乡西堵住流贼往西南流窜路线。
再命东莱郡兵马与长广郡兵马就地驻防,以防流贼东逃。
卫瓘发出军令后,再发一道青州刺史令,命各郡国筹集粮食,准备运往流贼作乱的三县赈济难民。
………………………………
第三十六章 再露一手
文宓被卫瓘特许进入军帐,耳听一道道军令发出,跟在帐中军图上找位置。
晋国的军图并不标准,上面只标准着山川水脉以及各郡县城池名称,连长城走势都不完全。
时代不同,文宓凑合着看,依稀能看出各路大军已对三县流贼形成合围之势。只是城阳郡地缘广阔,境内多山,流贼群龙无首,不会据城死守顽抗,必会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