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缘如梦-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宓愣了?什么意思,圆丘人吃不起包子?

    郭辉不介意继续给文宓泼冷水:“在下方才看了小郎君调馅用料,每种馅约莫三分肉,七分菜,羊肉萝卜更是各占一半。小郎君可知要在京都卖这包子,可要准备多少田地种菜?据在下所知,文家在首阳山的田地不足六千亩,距京都甚远,且多是农田又有官田,不能全拿来种菜。若是从别处买,岂不掣肘与旁人?这还不要说猪羊二肉,文家农庄内的佃户可不多,指望佃户自养,并不可取。若是再去别处买,又要掣肘与人。”
………………………………

第七十六章 柳暗花明

    郭辉说得直白,文宓听得明白,这话很对,做生产型经营首先必须解决原料问题。就像做早猪油胰子,必须要有足够的猪。

    这包子铺真开起来,一天几十斤菜可不够,最要命的是这年代没有蔬菜大棚。这就要求自产菜地要有足够的产出,并要有足够的存货。

    郭辉笑着继续给文宓算账:“这些食材在京都作价要远高于临淄城,还有铺户、厨内人手,都是要养着的。如此一来,这包子的价格可就低不下来。若是价格高了,那些在圆丘码头做工讨活的,轻易怎舍得吃?”

    “以先生之意呢?”文宓被郭辉说道了心坎里,把主动权交给郭辉,听他说。

    郭辉等得便是这个,开门见山说道:“不若小郎君将包子与炒菜放到在下的食肆发卖。府内在东市与西市都有食肆,在内城也有两处,京都士子看在我家主公面上,多会光顾,生意一向不错。炒菜放在我食肆内,可慢慢等食客接受,包子也能在我家酒肆内大卖。”

    文宓听得意动,可是这合伙做生意真的好吗?有好处怎么分?

    郭辉接着说道:“这包子出自小郎君之手,在下不敢擅取,也不敢跟小郎君妄断这买卖的利份如何分。此事须得我家主公与令尊君侯来定,小郎君以为如何?”

    郭辉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文宓还能说什么?

    没理由拒绝啊,即便他能买到个地界好的店铺,可他去哪儿找郭辉这样的人才做管事。问文俶借,动用文家的资源?想想真文宓跟当家主母的关系,文宓觉得脱离文家自主经营比较好,最多主动上交些钱,算是孝敬了,免得因几个包子钱造成家产纠葛。

    自个做掌柜?文宓不认为文俶会同意。

    郭辉,确实是不错的合伙人。有皇帝的姐姐做背景,不担心生意好被人嫉恨,还能进一步拉近两家的关系,乃至为以后跟皇帝搭上关系打下基础。

    文宓不想跟皇帝把关系搞得很僵,这天下是人家的,既然不想造反单干,就不要横眉冷眼的对着干,能缓和就缓和,和平才能赢得发展壮大的机会。

    文宓点点头,答应下来,想了一想问郭辉:“先不说分利,大管事以为这包子应如何作价?”

    这个还真没想过,郭辉也是一时意动,沉吟片刻说道:“以今日这包子的个头,可卖到一个大钱两个,若是稍大一些,当可够一人食用,可买一个大钱一个。”

    咝,拳头大的包子卖一个大钱?文宓吸一口气提醒道:“在下昨日在集市上看到有人用一个大钱买到一只鸡。”

    郭辉点了点头:“不错,在京都,一个大钱也能买一只鸡。”

    郭辉明白文宓的顾虑,正色说道:“小郎君,在下先前说过,包子不宜在圆丘发卖,便是因为这价格不能定得过低。在下来时,京都市面上,一斛中等米值两百五十个大钱。若是用上等米面,这一个大钱只能买三升米多一些。这还只是米面,还有肉,还有菜,还有诸多调料。小郎君,菜价不比米面,一年四时变化太大。开门做生意的,可不宜随时调价。须得选一个折中的价格,确保四时得利。”

    文宓先前也想到了这个,做买卖不能只想旺季不想淡季,难道冬天菜贵难找不能卖包子了?

    文宓寻思片刻说道:“在下倒有个别的想法。”

    “小郎君请讲。”

    文宓喝一口酒润润嗓子,说道:“先不说价格。在下设想专开一家食肆,只卖包子。”

    “只卖包子?”郭辉惊讶失声,连忙致歉示意,请文宓继续说。

    文宓知道这想法太大胆了,改口问道:“大管事,这一日三餐之中,在哪顿饭时,食肆的客人最多。”

    郭辉想了想说道:“这个要分地段。内城两家食肆多有当值官员光顾,故而午食客人多些。到了晚食,官员或各自回家,或去拜会朋友。一般不会在食肆内待客。外城两家食肆因靠近康乐坊,晚食前后生意最好。至于朝食,京都食肆似乎都不做朝食。”

    文宓盘算一下,说道:“开食肆只卖包子确实有风险,再者靠近康乐坊的那处食肆想来是些士子待客之所,不宜卖包子。在下以为,可在内城两处食肆里选一家,专卖包子,而且是在朝食发卖。”

    郭辉觉得文宓的想法很奇怪:“这是为何?”

    文宓没有回答,反问道:“大管事可知每月有几次朝会?是否每日都有。”

    郭辉不知道文宓为什么突然问这个,想了想答道:“朝会不是每日都有。按制,每月初一或初二设大朝会,朝中百官与京都勋贵都要参加。此外,逢五逢十设有议政朝会,尚书省会根据所议朝务提早告知相关官员参与,约莫有三十位上下。”

    文宓微微失望,看来司马炎不是很勤快啊,不是说皇帝要天天上朝吗?文宓想了想,又问:“朝会设在几时?”

    “辰时开始,大朝会会久一些,少则一个时辰,多则两个时辰。议政朝会因所议事少,用时不多,寻常都是一个时辰。”郭辉解释得很详细。

    七点开始,不早不晚,加上上班与食宿时间,官员要在六点起,听上去很敬业啊。

    文宓又问:“铜驼街各部官员几时上工。”

    “夏日是辰时初刻上工,午时二刻下工。冬日会推后半个时辰,遇有紧要政务,会提早半个时辰。”

    文宓听了一愣,现在上班就分冬夏时间表,很先进,很科学。七点到十一点,四个小时,晋国官员还是很勤政的。

    他沉思片刻,说道:“辰时上工,便是说官员家中即便提早备好饭食,官员也未必会有时间吃。要知道,人刚起床时是没胃口。若是没睡够,那根本吃不下饭。待他们到了衙门,便能醒了盹,再想吃可是不及。”

    文宓这是从上班族的那里得来的经验,关于该不该吃早饭的争论早吵翻了。这些官员即便有仆役伺候,也不一定吃饭,就跟很多有父母做饭的上班族一样。
………………………………

第七十七章 一丘之貉

    郭辉听了,似有所悟:“小郎君可真是要卖朝食?”

    文宓点了点头:“正是,记得先生说起在北宫以南的承福坊内有处食肆,如此得天独厚之地岂能浪费?若是早早开门,还能为等候朝会的官员提供个歇脚之地。顺便给那些来不及吃饭的官员备好早餐,岂不是好?说不得还会有官员点完卯之后,便会寻个由头去食肆内补一顿。”

    郭辉笑道:“不瞒小郎君,我家主公向来好交友,一直吩咐那边早早开门,让外地的官员入朝或是公干的官吏好有个歇脚之地。”

    “这便是了。”文宓没想到甄德做到了前面,接着说:“大管事也看到了,这包子很受欢迎。而且,这包子食用简单。一两个包子,一叠齏菜,再配一碗粥饭,足够一个人吃饱。而且,这饭食制作简单,保温也简单,可早早备下。客人随到随用,不必久等。这饭食虽算不上好,却能饱腹暖人,总好过饿着肚子上朝上班。若是做得好了,说不得会有官员早早过去,边等着入宫,边用早餐。”

    郭辉听着听着,眼睛亮了起来。一旁不做声的郭离也不再吃,静静听他们说。

    文宓看他意动,接着加码:“若是选在那处食肆,倒是不用单独开铺子,只在朝食发卖即可。发卖时间可以延长至午时,乃至午后,如此可以方便官员朝会之后补餐。还有那些外地前来各部公干的官员,他们需要一个歇脚用膳的地方,简单适用的包子最好不过。”

    郭辉听完点了点头,说道:“小郎君说的是,在下在外行走时,也时常想有个去处可以歇歇脚,顺便用完饭,用完就走。在下今日便把此事禀报我家主公。”

    文宓想了想,补充道:“或许可以送餐上门。遇有官员忙于政务无暇脱身,或是有离得远的,又懒得动弹的,可安排仆役用辎车送去。当然,这送货上门一定要买的多,至少要一屉才值得跑一趟。”

    郭辉听到茅塞顿开,接着道:“朝廷不禁止官员在衙署用饭,倒是可以送去。或许,送到官员府上也无不可。”

    这管事想得周全啊,自己刚开个头,他就想到了跨时代的外卖服务。文宓想了想,补充道:“大管事说得极是,待包子打出名声便可考虑此事。再说回价格。在下这里有两个方案,大管事可一同禀明甄公。”

    郭辉与他聊得投机,很重视他的意见:“小郎君请讲。”

    “首先,店内不光要有包子,还要备齏菜、粥饭。这些可以单独发卖,大管事与甄公定好价格作为基础价。在下要说的方案是将包子、齏菜、粥饭作为套餐发卖,便如同把三样放进一个食盘内,一起售卖,不零卖,不单独退换。套餐方案有二,第一:一个包子加一小碟齏菜加一碗粥饭,卖一个价。第二,只有包子,两个包子一个价。至于齏菜和粥饭另算。”

    郭辉看文宓拿桌案上的菜一一演示,立刻明白过来,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文宓等他思考片刻,继续说:“其实,这粥饭也有卖法。套餐内的粥饭用专用的小碗,而单卖的粥饭用大碗。不同的粥饭跟不同馅的包子一样,售卖价格不同。当然,套餐内的另算。所谓套餐便是选一种热卖的,再加一种利高的搭配在一个食盒内。至于最受欢迎的包子和最受欢迎的一味粥饭,那是绝对不能放在一个套餐内,除非提高价格。这叫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郭辉琢磨着文宓这一个又一个的新词,猛然发现文宓很有经商头脑。他先前还以为文宓觉得包子卖的贵,没想到文宓设计的这套餐并没有真正降低包子的价格。

    齏菜和粥饭才多少钱?三五个大钱便能熬出一鼎米粥。这小郎君不光考虑了套餐组合方式,连饭碗大小都想到了,不动声色间挣下大钱,还让食客以为得了优惠。

    文宓努力回忆着以前见过的早餐模式,不管有用没用,先灌输给郭辉。实践出真知,不尝试咋知道适不适用。具体怎么做,要交给郭辉。他相信在商海中畅游了多年的郭辉不会死板照做的。

    相比于沉浸商海半生的郭辉,他的优势是在后世的所见所闻,也就是经历,甚至谈不上经商经验,更不要说经商能力。

    他有自知之名,只提建议绝不指点,他也没资格指点郭辉,具体经营交给郭辉去发挥。

    这就扬长避短,也叫合作共赢,优势互补。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商业模式,不能说后世的经济高速发展,那经营策略就是最先进的。

    最好的未必就是最合适的。

    便如同美味的红烧肉,文宓的手艺有限,做得有些油腻。他看郭离尝过以后皱起眉头说腻,便立刻拒绝仆役给甄德端过去。

    这道菜虽好,虽然可以做得不油腻,可是实在不好消化,习惯了蒸菜与煮菜的晋国人不一定能对付的了。

    既然如此,那就不吃。

    全猪宴在赴宴众人的口水中开始,又在他们的口水中结束。

    这是因为文宓强制性给每人发了四颗山楂,明确要求饭前两颗,饭后两颗,吃得多的几位则是每位十颗。

    如果不是急切间买不到足够的山楂,他想每人发十颗。不过,他最后还是强制所有人用一碗山楂水盖口。

    以至于多年之后,文宓再次遇到曾赴宴的宿卫军都伯汪综时,他一提起全猪宴,汪综便忍不住流口水。据说,这病根就是这天落下的。

    这是后话了。

    让文宓觉得最有成就感的是得到了潮水般的好评,他的炒菜从满桌猪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受欢迎的菜品。

    他初步达到了自个的目的,

    通过与郭辉的一番长谈,两人达成合作共识:在靠近北宫的那处食肆试行早餐营业,专卖包子。

    这试营业原本要待甄德与文俶议定如何分红之后才能上马,文宓出于私心,借口秋日将近,菜蔬难寻,力主郭辉提早准备,不然便要等明年春末夏暖。
………………………………

第七十八章 甄德传说

    文宓有自己的小心思,鉴于他跟文俶的关系,与当家主母的关系,再加上自个终究是个冒牌货,为避免露出破绽或者引起不必要的家产纠葛,他准备分府别过,至少要有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事业。

    他可以让利或者分红,或者每个月上交些钱孝敬文俶,可他不想让文俶插手他的生意。

    毕竟人心这个东西,在利益面前不好评测。

    前一夜,卫岳和张环在跟他喝酒时,给他讲了甄德的一些事情。

    甄德,本名叫郭德,原本是郭立的次子。郭立是前朝魏明帝的老婆——明元郭皇后的堂弟。郭皇后的女儿平原公主早夭,按世俗之礼应该配冥婚。冥婚对象是魏明帝的生母文昭皇后的侄孙甄黄。

    这小两口早亡无后,小郭德便被过继成甄黄的儿子,改名甄德。

    这次过继在法理和俗礼上都没问题,唯一的差错,出在了辈分上。甄德虽然比郭皇后年龄小很多,可终究姑侄,居然过继给了自己的侄女做儿子,这于礼不合。

    可这是皇族家事,别人说不得什么。郭皇后深受魏明帝宠爱,她想给自己这个没有爵位继承权的堂弟谋个侯爵,又有正当理由,也不算太过分。

    问题可能就出在了这个侯爵上,甄黄终究是甄皇后的族人,给他过继儿子首选应该也是甄家的人。可当时甄家也没有辈分合适的,再加上有求于郭皇后,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孰料造化弄人,甄德刚过继过去,那边甄黄的堂兄甄综便生了第二个儿子,这个带把的跟甄德在郭家一样,没有爵位继承权。

    于是,甄家开始有想法了,想把甄德退回去,换成过继甄综的儿子,并有人宣称,甄家的爵位不能交给外姓旁人。

    郭家当然不乐意了。开玩笑,我家儿子是你想要就要,想退就退的?

    可这毕竟是个侯爵啊,甄家人不依不饶,闹到了明元皇后那里。

    这是逼皇后自个打脸吗?同意了以后还能回娘家吗?一手主导此事的明元皇后当然也没答应。

    于是,两家这梁子算是结下了。甄家人都不认甄德这个人,即便碍着明元皇后的面子,任他归入甄家,却孤立他,不予以支持,干脆不来往。

    甄德也是个有脾气的,不认拉倒。小爷也不爱看你们脸色呢,自己单门独过也饿不死。甄德死不低头,没从甄家要过一个人,一粒米,他家的管事、仆役没一个姓甄。

    他也没有从郭家强行要人要支持,只是通过大哥郭建给家里管事传了一句话:有敢跟他出来自立门户的尽管来,只要有本事的,他决不亏待。

    有郭老爷子跟撑着,郭焕、郭辉、郭离、郭延寿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追随在甄德身边。

    这事原本这么完了,甄德过得也不错,跟甄家不冷不热,除了时令节日,基本不来往。

    可没几年,郭家老爷子去世了。分家产的时候,老大郭建想给弟弟甄德争取一份,却被族中长辈拒绝,一句外姓旁人的话便否掉一切。

    也不知是哪个长舌头的,还把这话传到了外面。如此一来,甄德便被甄家人私下嘲笑,说是甄家不收、郭家不要之人。

    这话传进了甄德耳朵里,原本两家只是隔阂,现在这道隔阂变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年轻气盛的甄德倍感羞辱,决绝地斩断与甄家的往来,对郭家也不再依赖,彻底自立门户。

    甄德也是个争气的,有明元皇后罩着,一路升迁做到镇军将军,直接掌管宿卫军。

    后来,司马氏辅政,为了拉拢没有子嗣的明元皇后,便把司马师的女儿嫁给甄德。司马师的女儿死后,又把司马昭的女儿司马虹,也就是现在的长公主嫁给了甄德。从此,甄德跟司马氏绑在了一起。

    司马氏篡魏之后,甄德被加封为镇军大将军,进开国广安公,这是皇族之外可以加封的最高爵位,全晋国不过十人。甄德实现了从末等侯爵到人生巅峰的完美逆袭。

    甄德也是个记仇的,对郭家,他还有些香火情,能帮就帮,可不许郭家插手自己的事。衰败的甄家找上门时,就没这么好运了,被甄德毅然拒之门外,给出的理由就是那句:外姓旁人之事与他无关。

    这事一度成为京都热议的话题,说什么的都有,甄德丝毫不为所动。

    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末等侯爵闹的。

    文宓看多了兄弟阋墙的戏份,甄德这还算小打小闹。

    这事却给他提了醒,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先稳定后方,家和万事兴。

    完全脱离文家闷声发大财不行,这年代不孝不只是错,还是罪,被扣上这帽子一辈子就完了,什么都干不了。

    文宓只能让利给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同父异母弟弟,先放弃争夺爵位的念想,自己这庶子也没有争抢的资格,想要爵位自己去打拼。

    做买卖也要想着文家,以眼前有眉目的生意来说,有包子和茶叶,他要让出一样来让文家得利。

    在利益面前,必须有人让步,总有人做出牺牲,才能换来和谐。

    文宓知道自己是来干嘛的,他是来保护小白的。小白没要求,他可以折腾一下,小白若是有要求,他便要立刻遵从。

    因此,他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一个稳定的基业,稳定的家室。他要得不光是和谐,还想要团结,家和万事兴,一定要跟家人消除隔阂,搞好关系。

    让利是最好的友谊之手,文宓愿意先伸出手,至于那边要不要握,以后再考虑。他首先考虑的是确保能让出利,包子是第一步,做好了,能给他壮大的本钱。

    第二步是猪油胰子,文宓屡遭打击却没有放弃。

    洗澡的时候,文宓仔细研究过澡豆,黑乎乎黄豆大小的澡豆闻起来还有清香和一股中药味,一定加了别的药材在里面。

    轻轻把澡豆碾成粉,粉末入水即化,搓搓身上,确实能掉下油泥。洗完后不粘不腻,只比香皂少了顺滑感。不光能洗脸,洗头也可以,感觉比皂角要好用。

    文宓不敢保证能做出来,不过,他有时间慢慢研究。

    一梦六十年嘛,闲着也是闲着。
………………………………

第七十九章 平凡之路

    结束一天的忙碌,文宓回到文府,惬意地泡在澡盆里,盘算着以后的打算。

    晋国没多少娱乐活动,他有的是时间为将来做准备,除了包子和猪油胰子,他还有核雕,这是文玩艺术,不能流落在地摊上。晋国匠人技艺不错,缺少的是知名度,若是能提高名声,一枚核雕能换等体积的银子。

    当然,还要有技艺。文宓以前虽然没雕过核桃,可做过雕刻,有些底子,行李箱里还有全套雕刻装备,正好合用。他对手工工艺很感兴趣,曾立志做个手工帝。来到晋国这么个“远古时代”,他觉得可以重拾雕刻。

    趁着这六十年的时间,访寻个名师,练练手艺,说不定他回去也能做个雕刻大师了,到时候,就不用再拼死拼活给人干挡枪子的差事。

    文宓觉得来这一趟,不管是梦,还是穿越,都足以改变他的人生。不说藏些宝贝放戒指里带回去,就算带着记忆回去,他也是有大收获的。六十年,足以让学到一两种技能,足够他受用一世的,也不枉苦熬六十年。

    当然,这都是后话。对于当下,他要有脑海中的知识为现在谋利。譬如木炭火锅。文宓向郭离打听过了,晋国没有火锅。他翻遍了齐王府厨房和长公主车队里的锅碗瓢盆,只见过一种与火锅累死的东西——斗釜。说是火锅的雏形,不如说是一个加热保温器。

    文宓看到这个,觉得老天帮忙,又给一条财路。他不能在包子这一棵树上吊死,要试试火锅这棵树。开个火锅店把晋国餐饮业再往前推动一丝丝也好的。

    想起木炭火锅,他可有日子没吃了。随着时代发展,电火锅、燃气火锅和燃料火锅已经把笨重老旧的木炭铜火锅挤到了废品收购站。

    不过,在晋国,这还是最先进的。只要他按照记忆把铜火锅各部件都画好,以晋国铜匠的水平,复原不是问题。画不出来也没关系,撒尿和泥巴,自个组装一个模型,请工匠按尺寸慢慢打造便是。

    是了,木炭火锅不好做,锅盖与底盘是小问题,通风口也不是事。唯一难点是锅肚与炉身以及放碳口的连接问题。

    这年代没有电焊,很难处理。不过,据说铜火锅早在歪果仁会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