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缘如梦-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宓想了想,让李达去门房内寻两条木板来,亲笔写下: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完后让他请匠人雕刻好,挂在门上做门联。有对联吸引注意力,也免得来来往往的人对那破匾额指指点点。
文宓搞完这事,便带着弟妹进府参观。
头进院子不大,迎门影壁前后种着花草,往东走可以进花园,往西走是单独隔开的两个院子,大一些房舍多的这个仆役住所,小的那个是厨房。厨房边有个小门,在延义里内,这是给仆役进出用的。
绕过影壁,便进了后面院落。
后面两进院子的格局一样,正对门的都是客厅,客厅东面有小门通往花园,客厅西边是围廊隔开的跨院。第二进是前厅带个连跨院,后一进是正厅带个连跨院。
文宓进去看了看,估计这个紧挨着前面厨房的跨院应该是库房,因为每个房间里有地下室。如果陈思王他老人家没有特殊癖好,那这就只是存放东西的地窖了。
第三进里的两个跨院是连跨院,院内都有四间房,因跨院小,房屋也小。文宓进去看了看,觉得应该是留客用的客房,里面还残存几张床榻。
这两进院落内都是砖石铺路,种着许多花草,有的已枯黄,有的只有个浅坑,不用问也知道是被人偷取了。看浮土的颜色尚新,应该是那些工匠干的。
………………………………
第十八章 不知所可
最后面一进是后宅,也是分为三个小院落。正院两侧各有一个跨院,经由回廊通联。
西侧跟前一进一样,也是连跨院。文宓估计这里跟青州都督府一样,是给小妾住的。
东侧靠近花园的跨院略窄,里面不是高台大屋,而是一座两层小楼,难道这就是绣楼?怎么看着像塔?
汉代府邸不同于后世的四合庭院,结构并不方正,院落都是围廊隔成,唯一优点是跨院多,房舍多。
只是有些破旧,文宓转了一圈,愣是没看出多少值得工匠忙碌半月的翻修迹象。说是翻修,不如说是打扫。只是修补了门窗,贴好了窗绫。然后收走了许多家具,估计应该都是保存完整的,用名贵木料制成的。因为破损的那些还在,文宓觉得这八成是小气的司马炎干的。
他转了一圈,越看越觉得失望,很想带曹植去参观一下后世的恭王府。这费劲他老人家心血的府邸真是标准的秦汉建筑,一道高高的院墙圈出来的府邸,让他总觉的这里比别的院落显得紧促,地契上明明写的十五亩,他还没活动开就逛完了。
走到花园,文宓才发现原因,这府邸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被稍矮的围廊单独割成一个大花园,至少有五亩大。
文宓默默在心底向陈思王道歉并表示感谢,您老人家还真的会玩,在这么个院子里搞出这么大的花园,这不是挤压居住空间吗?有钱人真任性。
这花园中间有个大水池,方圆足有两百步,占去了小半花园。水道修得也讲究,水道自北而入,又往北流出,在花园北半部划出一道漂亮的圆弧,正好把正对水池的花厅抱在中间。
与花厅相对的是,水池南面有个大凉亭,水池中间有一处高台水榭。水榭里探出两条悬空回廊,连通南面凉亭与北面的花厅。水池边种满花草树木,虽然亭榭老旧,景致却很不错,颇有江南园林之风。
曹植真不愧是才子,文宓刚跟文旻夸完,走近水池便想咽回这话。水池的出入口都被堵上了,池中残留些雨水,变成死水池。池中水草正是转黄的时候,不用问就知道晚上定会蚊蝇成群。想在这里住,还要疏通水池子,不然便会喂蚊子。
文宓挠着脑袋让文小叁抽空去北面打听打听,看是谁家的院子,能不能通融下给打开水道。
还不光是水道,文宓发现花园东南角那段院墙居然塌了一段,而不是那管事说的少许。还有,那管事说这院墙是前两日被雨水泡塌的,工匠不负责返工,需要文宓自己修。
丫丫的,有皇帝撑腰就是横。
文宓看了一遍,盘算下修宅子所需的费用,转怒为喜,毕竟这是白得的一座大宅子,还是带花园的。
若是买,算了,想都不要想,这比后世的四合院还金贵。京都权贵众多,内城地方又小,可谓寸土寸金。
卫岳说内城早没一家平民了,偶尔有迁居或是失势的官员卖院子,也是优先供给王公贵族。这是潜规则,有钱也不能抢,除非想圆润地离开京都。
文宓看完房子,偏院的仆役都来了,带着大包小包,还拉着些家具,急哄哄的并没有被赶出门的觉悟,各个比文宓都开心。
文宓原以为仆役不多,细数下来发现真不少。有李达、李耳兄弟带着各自老婆孩子,李菲以前的贴身侍女东姑还有东姑的男人刘七,以及木匠一家、庖厨一家,加上个老花匠,这都是以前伺候李菲的。
此外文俶派来了几个部曲,有去迎接文宓的小叁、小肆以及小拾壹,小拾贰,小拾叁,小拾肆,小拾伍,小拾陆,都是小字辈的。
为尊者讳,文宓坚持认为这么给部曲派发名字是文家先祖犯懒,而不是因为没文化,因为随是以数字排列的,好歹用的是汉字,不然一二三四排起来,更露怯。
前面加个小,是因为他们是辈份小的,以前还有文壹,文贰,文叁,文肆等人,都是他们的叔叔辈。文宓不知道他们的下一辈怎么排,小小壹?不好,以后一定换成二十八宿,三十六将的,这多拉风。
言归正传,这八位是来做新府护卫的,连同他们的家眷也归了文宓。不过,他们大多数人的家眷在首阳山农庄,还没跟过来。
额外多出来的四个外人,便是那四个宫女,文宓没送出去,砸自个手里了,只能自己养着。
部曲跟仆役加一起,老老小小三十多个。这是昨夜和文俶商量过的,这些人以后负责在这边伺候文宓。
文宓不想要这么多,可是偌大的院子又不能没有护卫。
对此,他只能哀叹自己命苦,养活自己就算了,还要养活这一大家子。这些人以后的嚼谷、份例都归他出,这是逼他卖茶壶的节奏。
人口多,分工倒是简单。
李达自动成为这边的大管家,掌管家中大小事,除了他也没谁能服众。
文宓看他年纪大了,把李耳升为外管家,负责迎接送往。他们亲兄弟都是李菲的亲信,应该不会干出争权的丑事。
此外还有东姑——李菲的贴身侍女,这位是曾跟李菲走过长征路的女汉子,性情刚烈不弱于男人。文宓把她升为了管事,让她掌管府内侍女。
那四个宫女跟着东姑身边,学些女红之类的,以后便算做家中仆役。文宓没有俸禄,不准备养闲人,至于收进房中暖床?嘻嘻嘻,他倒是真想过,可是,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皇帝派来的卧底,算了,忍了。
家中护卫工作完全交给部曲自己分派,文宓只点了两个熟人当头,文小肆稳重负责家中护卫,文小叁机灵跟在自己身边当马弁。
李达一直在掌管着偏院仆役,文宓现在让他管着李耳与东姑,仆役们的具体分工以及安排家中房舍的事,交给他们商议。
分排完家事,文宓自带弟妹在府里再逛逛,蕊蕊是跟过来玩,闹着让他给她分个地方住。文宓把小楼分给她,带蕊蕊出来住早在他计划内。至于文旻,要个屋五休可以,长住不行。
文宓看完文府,便带着弟妹回侯府(文俶的城父侯府)。文府这边实在不能住人,需要整修,再添些家具才行。咦,文宓这才发现皇帝用家具填充十车礼物是用这用意的,只是,你把本属于我的东西抢走,又赏给我,是不是有点忒那什么?
………………………………
第十九章 否极泰来
文宓到城父侯府时,已到宵禁时刻,害得文宓想去东市都来不及。
和平时代,一国首都搞宵禁,还只在内城搞宵禁,文宓觉得这是皇帝吃果果无聊时,给内城勋贵找不自在玩。
文宓去东市不为逛街,是准备给蕊蕊买些糖果,他发现蕊蕊有低血糖反应。李菲难产而死,蕊蕊落下了胎里病,自幼便营养不良,肠胃也不好,需要调理。
文宓没能上街,便在开饭前抽空去厨房溜达了一圈,侯府厨房只有麦芽糖,没有蔗糖。文宓敲着脑袋想半天才想起来,他是在皇帝赏赐的贡品中看到甘蔗的。
他赶紧去了趟库房,果然从里面找到了甘蔗。两三米长,有六根。也不知道是哪个会拍马屁的官员送的贡品,千里迢迢送这玩意,也不嫌累。
这年代没有榨汁机,他只好自己削皮、分段、榨碎,再挑尽渣滓,过滤沉淀之后,当糖水给蕊蕊喝。只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几根放了不知多久的甘蔗,撑不了两顿。
文宓为晋国瓜果品种匮乏苦恼时,猛看到院子里的枣树,这才想起自己辛辛苦苦带回的那两大坛醂柿子。
文特摘柿子时,柿子还青,放了十多天都没醂好,也不知道是酒不好,还是柿子青。
这都怪卫岳,他馋了一路,差不多每天都会打开他那一小坛子看,害文宓失望次数太多,没了吃柿子的兴致。
文宓想起这茬,打开了自家坛子,运气不错,醂柿子都已做好,甜甜的,勉强能吃,只是这玩意不能多吃。
文宓分一坛留给王萱,再三叮嘱她,每天最多吃一个,还不能天天吃。
至于蕊蕊的补糖计划,只能用麦芽糖凑合了。
一家子人吃完饭,说几句闲话便各自休息了。
文宓一直在等文俶找他谈话,可文俶并没有,他只好带蕊蕊去偏院睡觉。
偏院的仆役大都去了文府(御赐文府),只有李达两口子和秀儿跟了回来。
夜深人静,文宓放心地从戒指里把带来的东西都取出来,重新归整一遍。这次主要是工具,尤其是卷尺这关键的测量工具,画平面图用的铅笔,圆规,标尺。
文府里塌掉的那一段要推倒重新砌,后院的卧房要重新布置。
文宓当兵时学过建筑爆破,做建筑装修装饰设计还是很轻松的,那就自己动手做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自己做出来的,看着还顺眼。
除了这些,他还要准备做生意的事情。他原以为养活自己和妹妹就好了,没想到还要养活三十多口子人,分府别过真是一个挑战。
他有信心迎接挑战,不过,能不能赢得挑战就不是他能掌握的了。
就比如文俶的挑战。
文宓起床锻炼时,发现文俶早等在了那里,当时吓得便要离家出走,我勒个去,一顿揍跑不了了。
还好,文俶很给他面子的,让他蹦跶了十个回合才把他踢翻,然后一本正经地传授武技。虽然不停骂文宓笨,嫌他根基差,可还是兴致盎然地教了大半个时辰,过足了当爹的瘾。
唉,这肉身是人儿子的,又打不过,文宓忍了。
好容易熬到饭点,来给他搬运行李的李耳带回一个坏消息。
文府北墙隔壁那一座府邸是皇后的别院,府上的留守管事眼睛只会看天,听完李耳的话便直接拒绝文家的要求,连大门都没让进。
人是皇后的看门狗,惹不起,文宓继续忍。
文宓吃完饭,正张罗着仆役搬他的行李时,文俶黑着脸带回一个消息。
这次,总算不是太坏的消息。或者说,对文俶是个坏消息,对文宓,终于不是坏消息了。
皇帝的心腹贾充派人来传话,说皇帝听说文宓交接了新府,对他是否安居很是上心,希望文宓能够及早搬过去沐浴天恩。
是沐浴天恩还是喂蚊子?文宓不知道。不过他知道贾充这话虽是提醒,也是警告,要是不照办,后面小鞋会成批的过来。
丫丫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文宓觉得反正也是遂了的心愿,便不去跟贾充一般见识了。
文宓早有准备,再三跟文俶保证会来晨昏定省,这才把他哄开心,总算没让坏消息上演帽子戏法,不然,谁知道会不会再挨一顿揍。
忙活了一上午,文宓终于要搬走了,顺便清空了偏院。他给文俶的解释是,文旻也长大了,需要有个清静的学习环境。文旻现在的跨院小,反正他和蕊蕊不能常回来住宿,有个屋歇息就行。正好跟文旻换换,让文旻去偏院住,他和蕊蕊搬到文旻这跨院,算是临时歇宿之所。
文宓特意当着王萱说的这话,让文俶不好开口拒绝。文俶不让他说家产之事,他便不说,借着机会用实际行动向王萱证明,他退出文家家产之争,至少是不再窥觑侯府。至于御赐文府,那也是文旻原本就不能染指的。
王萱只赚不亏,了却一桩心事,欣喜不已,心中过意不去,想补偿文宓。她亲自吩咐账房,多从农庄运几车粮食送到文府那边。
可是,账房告诉她,文宓一粒粮食一个大钱都没支取,连皇帝昨日送来的钱粮都没动,只把私藏的十几两银子换成了铜钱带走。这是兑换,不是支取,不需要文俶夫妇核准。账房被要求不要乱说,因此还没来得及禀报。
王萱听到这话,犹如遭遇暴击,如何回的后宅都不自知,只是关上房门在屋里坐了半天,再出门时,只觉得家中处处透着温暖,忙前忙后的仆役各个面带微笑。
王萱想,这便是文宓要的家和吧。
文宓此时正在打点自己的新家,得偿所愿,意气风发。
他身边是寸步不离的蕊蕊和文旻。
蕊蕊对这个血缘亲近的哥哥非常依赖,四五岁的小孩正是粘人的时候。文俶平时虽然亲近女儿,却总免不了有些父辈尊严,吃个饭也是分案就餐,不像现在这样,蕊蕊可以很自在地抱着小白,骑在哥哥肩上。
自从蕊蕊抱过小白一次以后,便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小狗狗,小白也跟她很亲近,估计也是因为文宓不怎么抱它,而蕊蕊很喜欢帮它挠下巴。
现在的文家是这样的,文宓到哪里,蕊蕊便跟到哪里,然后小白带着大毛二毛跟着蕊蕊。
大毛二毛是两只老虎的小名,文宓本想用大虎二虎的,因避讳文虎名讳,改成大猫二猫,同大毛二毛,甄喜那只叫三毛。
小老虎跟着蕊蕊走,又会把旻旻吸引过来,文家兄妹到哪里都是一起,倒是很和睦的样子。
王萱将这些看在眼里,通过文宓回家这一天的表现,她不介意文旻跟文宓走得近些。
………………………………
第二十章 胡打乱凿
文宓在花园转了一圈,很是头疼,这文府实在是不能住人的,新塌的院墙还要整修,要立刻堵上,不然总会有不明身份的人士往里窥觑。
他让旻旻、蕊蕊在花园玩,他带李耳来到院墙边工作。
这段院墙靠着低洼的出水口,出水口被堵,这里极易再积水,需要动土填平,再重新打地基,然后才能砌墙。
还有那个死水池,文宓很不甘心填平,可他跟皇后说不上话,想去托甄德去说,又觉得没这么大面子。他思前想后,准备双管齐下,去甄德那里求助的同时,做好填平这池子的准备,来一个花园大改造,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文宓吩咐仆役用绳尺丈量土地,他在一旁记录尺寸,偏院仆役没有账房,连会写字的都不多,他这新家主只能自己动手。
出府别过意味着自由,也意味着要自力更生。
文宓这边忙着测算,标注时,一辆马车从旁而过,车上的人看到这边测量记录分工甚是明确,便下车来看,只见一个少年郎君正背对着他,坐在路边用心测算,身边放着几个木板。晋国的纸张偏软,只能多备木板使用。
那人站文宓身后看半天,看到一张图上清晰地画着大半个花园中各类建筑,以及尺寸、方位。另一张是新图,标注着改造大致需要的各种材料。
更吸引人的是,木盘上的字迹工整纤细,旁边另一个木盘里有些很稀的墨汁,旁边小孔里上面插着几只鹅毛,那少年写几个字便用鹅毛去墨汁里面沾一下,那人好奇地看了两眼,看看正在专心计算的文宓,不认识这小郎君,看了一会儿便上车离开。
文宓早发现这人,也没在意,以为只是个过路看热闹的,却没发现那人并没走远,而是转进了临近宜阳里那座把门开在延义街的宅院,宅门上写着钜鹿公府,这是司空兼尚书令裴秀的府邸。
文宓计算完成,便把所需材料数告知李耳,让他去准备材料,招募工匠。文家工匠远在首阳山,调来需要时间,文宓等不得,便让李耳去圆丘雇佣。
没有工匠,再好的设计图也是白画。文宓很想自己动手砌墙,可他才说出来,便被李达拦回去。
唉,这老家人太不想让他动手做事了,道着辛苦便把他请回凉亭歇息。
可他哪有歇息的功夫,家里已经没有隔夜粮了。
文宓找来东姑与刘七,让她两口子带人去坊市买米粮,尤其多买些蜀黍(高粱),绿豆,麦子过来。买来以后便带着那四个无所事事的宫女挑拣,只要粒大饱满的。
分派完这事,文旻和蕊蕊又缠了上来,缠着他做玩具。
这又是文宓爱显摆惹的祸,他从大小姐车上带来的几本书里面有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还有不能给他们看的动画片。
文宓昨夜哄睡蕊蕊后,忙活完设计图还没睡意,就动手把纸裁成八开大小,用线装订起来,自制一本手抄童话书。
不过,当务之急是给文旻做一把长剑,他很喜欢蕊蕊的大兔子,只是文宓这里只有一个,再变不出来。他只好亲手制作,他手中工具齐全,选一张断了腿的黄花梨木桌案,拆下一截,先用鹅毛笔画出一把剑的形状来,边画边征求文旻意见,把他自己知道的花纹样式画给文旻看,最后再画一只忍者龟在上面,直到文旻满意。
锯木,切割,雕刻,镂空,最后用砂石仔细抹去毛刺,这才把木剑挂在文旻的腰带上。
他才一松手,文旻便哇哇喊叫着,举着木剑冲到水池边,对着想象中的敌人一阵乱砍,直到耍累了才老实。
蕊蕊是个文静女孩子,正比对着文宓方才画的忍者龟,在案几上用手指蘸着墨汁乱画,直到涂成一团黑球,才嘻嘻笑着被拖去洗手。
如果不是到了饭点,文宓要被他们折磨死了,看孩子比砌墙累多了。
可他看到李达偏生露出老怀甚慰,得偿所愿的模样。
午饭后,文宓把弟妹都哄睡下,又来到花园。
小孩子正是爱玩的时候,没得玩便会缠人,要分算他们的注意力。文宓早看上了凉亭边这片靠墙的草地,空旷无用,那就征用了,在这里建个儿童乐园,让旻旻和蕊蕊在里面自由玩耍。
此时家中也没有别的事情,他便把在家的仆役和护卫都来喊做事。
晋国有秋千,不新鲜,不过文宓还是画出一个简单图形,让他们照着样子做。
在花园里就地取材,文宓吩咐他们把花园里那两棵碗口粗的杨树刨断,按照两个分叉的高度截成长短一样的木桩,树杈朝上栽进地里,下面再斜着钉几根木桩牢牢固定住主干。
把一截三米长的枝干先去皮,按照绳索的粗度小心凿出四道凹槽,再打磨平滑,然后横在树杈上,用绳子绑结实,再用树皮塞住缝隙。
文宓亲自选出八根长绳,中间都用牛皮细细裹住,让两个女仆仔细缝好,待枝干架好,把两根绳子按进一个凹槽内,绳索垂下来,正好离地不到一米。
小谭木匠的活计最重要,要按照图形做一个文宓小时候经常在自行车上做的婴儿椅,这样便不用担心蕊蕊抓不结实秋千绳摔下来。
文宓让他慢慢做椅子,其余人转做跷跷板。
这个更简单,一个牢固的桩子横上木板便可,不过还需要女仆缝制坐垫,需要老谭木匠在木板上楔进一个扶手。
汗流浃背的老谭木匠不光不抱怨,还提醒文宓,扶手那里还要做个像秋千上一样的护具。
文宓听了,笑着点赞自家木匠果然敬业,这是要赏的。不过护具显得单调,让老谭木匠做个小木马按在上面,
老谭木匠得到赏赐,其他人干劲更足。各个干劲十足地搭架子,准备做滑梯。
依旧是就地取材,文宓要重建这个家,打定主意不破不立,皇帝留给他的破烂家具虽都是名贵材料,可他看不上,那就拆散了废物利用。这次拆的是第四进院子院门,他在门板上画圈,文小叁拿凿子打眼,插上木棍便做成木桥一样的护栏。
文宓将一块木板放到一米半高的木架上,小叁把另一块斜斜搭在木架西侧,小肆在木架东侧架好斜梯,木匠跟在旁边加装护栏。
最后女仆上去铺一层牛皮在滑梯上,算是完工了,剩下的是要仔细检查毛刺,用砂石磨平边角。
三个游乐设施完工,游乐园初具雏形。
文宓吩咐仆役去歇息,他自在凉亭上画图,准备发大招建一个游乐堡。
文宓正在构思时,看到文可走了进来,只见他行色匆匆,居然连大门都没走,直接从倒墙处走了进来。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