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缘如梦-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六十一章 天降馅饼
文宓特意带着蕊蕊,旻旻一起去,连小白和大毛二毛也带上,到了广安公府自然有甄喜和三毛招待他们。
甄德在会客,文宓没有打扰,自带着弟妹直接去拜见长公主。
司马虹正看着甄喜在花园玩耍。自从甄喜在文宓那里的滑梯上玩的很开心,他家花园里也做出文府的那些玩具。当然,一分钱的专利费都没给。
甄喜见到蕊蕊旻旻非常开心,拉着他们一起去玩。
文宓见礼毕,将礼物奉上,司马虹将菊花茶罐拿在手里,问道:“大郎手中还有多少菊花茶?”
文宓想了想,说道:“今日拿来的菊花茶有一斤多些,家中还有半斤,不过已经分成两份,一份是给家婶母预备的,另一份是预备三天后去卫府拜寿时使用,茉莉花茶还有不少。”
公主轻嗅罐中花茶,说道:“前些日子我往宫里送给皇后一些,皇后非常喜欢,方才派人来我这里想要再要些。我猜你那里已然不多,还没有回复皇后。你家里的便不要动了,现在这一斤,正好先送给皇后。”
文宓看司马虹不舍的神情,想了想说道:“如今正是制作菊花茶的时候,在下方才在下进花园,发现府内花园便有菊花,只是少了一些,不好制作。长公主可知京都附近哪里有大片菊花?”
既然长公主喜欢菊花茶,自然要想办法做出来,茉莉花远在吴地,菊花便在眼前,当然不能断了她这里的供奉。
司马虹常在洛阳各府邸走动,对那里有菊花应该十分了解,想了想问道:“我看你送来的菊花与京都所出不同,我这花园都是怀菊,怀菊也能制茶吗?”
文宓想了想,说道:“在下这里的菊花茶,都是家先傅在吴地采摘的贡菊,跟这里的怀菊自是不同。家先傅虽然没用怀菊做茶,却说过怀菊也是菊花茶中上品。在下想菊花茶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如果有足够的花卉,可以试试。”
司马虹闻言欣喜:“既如此,那便用怀菊试一试。我在城外白云岭有座庄园,那边山上长着许多秋菊。改日让人带你去看看那里的菊花是否中用,如果不可,皇后家里也有花园,我去为你说请。”
文宓躬身应是。
司马虹想了想,笑道:“大郎,菊花茶是尊先傅传于你的,与那些糖果糕点不同,这是尊先傅独门技艺,我已与广安公商议过,我家中在白云岭有两处农庄,其中白云庄多是匠户,我二人打算将这庄子送与你。你从里面选些机灵的人,将他们收到门下,将制茶技艺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能在鄳县帮上你。白云庄中没有佃户,再送你十户佃户,并五百亩良田。如此,你也能养活白云庄中的匠户。”
文宓听了,为之一愣,天上为何掉下这馅饼?
司马虹见文宓犹豫,继续说道:“你是聪明人,知道制茶需要依靠鄳县支持,你制茶若成,日后我府上会多出许多收益,这回报就足够。只是这制茶之术,是尊先傅绝学,不能让你一无所得。听说你将茶叶收益都归到文侯名下,这是你一片孝心,陛下也赞赏有加。只是,你如今出府别过,也需要养家。给你些匠人,你将技艺传下去,以后再想做什么新鲜物品也好有些帮手。相信以你的奇思妙想,挣下一大份家业也不是难事。”
听到后面的话,文宓动心了,晋国匠户比佃户金贵,文宓也更看重手工艺者。
先前便有老谭木匠用榫卯技术打脸,前一天,郭辉派人送来铜火锅各部件样品,又给了他一巴掌。
郭辉启动了在青州夭折的铜火锅方案,正在钻研炭盆与汤锅分离技术。这一理想即将变成现实,虽仍有苦难,火锅店开业,应该不需要太久。
文宓想了想说道:“在下谢公主谢广安公厚爱。在下一定从菊花茶开始,尽心尽力将制茶之事做好。只是还请公主将庄子与田地收回,在下能够使用那些匠户便感激不尽。”
司马虹惊讶道:“有他们不是更好?你靠一身技艺,再有人相助,富甲一方,指日可待。”
文宓沉吟片刻,给自己立牌坊:“禀长公主,在下只想一生衣食无忧,使家君家母老有所养,使弟妹学有所长。富甲一方虽好,然而文家是小门小户,只恐钱财是取祸之道。”
司马虹仔细看文宓半晌,见他是认真,笑道:“广安公常说你聪明过人,今天吾才知你有大智慧。大郎,你不必将扬州旧事放在心上,只要你父子今后对陛下忠心,能在战阵之上杀敌立功,陛下不会亏待你们。这些赏赐都是你应得的,陛下也知道,你放心收下便是。”
既然公主这么说,再拒绝便显得太矫情,文宓谢过之后收下。
司马虹想了想,问道:“听说你这些天来日夜习武,武技精进不少,我与广安公曾担心你到京都后,会被那些不思进取的权贵之子带坏,没想到你倒是能洁身自好,只是陛下允你去太学读书,为何一直没见你去?”
又是这话,裴秀也提了,估计抗不了几天。文宓苦笑着发牢骚:“在下的学问,长公主是知道的。在下根基太差,去太学也不能领悟圣贤微言大义,因此只想踏踏实实做些事情。”
长公主笑一笑还想说话,这时,郭辉来到花园,将一沓账册奉到司马虹面前。司马虹翻看几页,大喜,对文宓说道:“你的主意果然不错,包子豆浆茶叶蛋很受欢迎,这一日的收益已经快要赶赌坊。”
这怎么会?文宓听后大惑不解,赌坊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即便郭辉这黑心的把包子跟豆腐脑卖出天价去,也不至于赶上赌坊吧。
郭辉见状,在一旁解释道:“前几日听小郎君的建议,在内城开通外卖马车,每日申时前接受预定,次日辰时送到各府。试行这几日,预定的数量比店内食用的多出七倍有余。现在庖厨通宵达旦劳作,架起十口大灶,依然供不应求。不知道还需不需要再多加?”
文宓这才明白,这是变相包揽下豪门大户的早餐,这样收益高些便说得过去。
文宓想了想,说道:“包子虽然新奇,做法却不是秘密,关键在发面,调馅,火候,有经验的厨工多试几次也能做出,豆浆和豆腐脑做法更简单。这几日尝鲜的多些,慢慢开始自己做的时候,生意便会少,在下以为不宜再多加。”
郭辉想了想,说:“小郎君所虑极是,另外,天气渐凉,时鲜菜蔬将要过季,小郎君可想出了良策?”
………………………………
第六十二章 棉花绵花
文宓也担心这点,冬天种菜需要塑料大棚,他现在是解决不了这问题的。
司马虹想了想,说道:“冬日里太官署常送些菜蔬来,可否用他们的法子种植?”
文宓张张口,不知该如何说。
郭辉见文宓不说话,只好自己说道:“少府种植的菜蔬,产出极少,所费却甚多,旺德福所需菜蔬数量巨大,临时用一些尝个鲜尚可,全用此法,所费颇多。”
司马虹闻言,沉默不语,难道冬天这包子生意便要做不成,只能买肉夹馍跟豆腐脑了?
文宓盘算片刻,问郭辉:“郭先生,冬粮种上没有?”
郭辉道:“秋收只在这几日,秋收之后才会种植冬麦,算时间在半月之内。”
文宓思索一番,向司马虹说道:“在下有一策,请长公主与广安公仔细定夺。菘菜、萝卜,都可在冬日作为包子的原料,眼下秋粮已收,还来得及种植菘菜、萝卜,只是店铺内所需菜蔬数量巨大,大量种植便会影响明春冬麦的收成。具体要种植多少,还需要府上管事根据往年春季所收冬麦的收益,对比预判店铺内包子的收益,两相比较,根据收益高低,再决定种与不种。在下不通农耕,具体如何种植,还要去农庄请教有经验的农夫才好。这样做难免有些风险,还请长公主与广安公听取府中账房管事的建议后,仔细斟酌。”
司马虹听完,吃了一惊。不种冬麦而是种菜,这岂不是浪费。
文宓只是临时起意,这方法理论上是可行的,只是可行度有多高,还需要专业人士判定,而且种植菘菜、萝卜存在不少风险,晋国比文宓所来的时代气候不同,要冷得多,作物种植、收获时间也不同,这时候不能纸上谈兵,所以他只是建议。
司马虹思虑不定,看向郭辉,她只负责收钱、监督,具体营生都是交给郭辉。
郭辉想了想,说道:“小郎君所言极是,此事是否可行,还需要属下再去研判。”
司马虹点点头,说道:“既然农时不等人,要早下判断。”
郭辉躬身领命,去找府中管事将事情吩咐下去,然后自去西市公干。
文宓准备送给卫老夫人一些首饰,知道郭辉认识的商贾多,正准备向他打听,听说他要去西市,便跟他去一趟,让弟弟妹妹留在广安公府玩耍。
出西门没走多远,文宓注意到旁边有家赌坊,以前路过倒没怎么注意,今日多看几眼,发现这赌坊门脸没有想象中的大,不过听声音知道里面很热闹。
自从卫岳说京都所有赌坊都是甄德两口子一份之后,文宓一直以为这是日进斗金的买卖。
可今日长公主居然说赌坊还没包子铺赚钱,文宓心中是不太相信的,即便甄德的份子要分一些给皇帝,可赌坊怎么可能没买包子的挣钱,如果这样。拉斯维加斯那帮人不如改行卖狗不理。
文宓想进去看看,郭辉自然乐意,巧了,这一家是他独家的。
这是个临街的院子,从门面房进去,里面才是赌坊,很大的三间房子组成的一个小院落,里面吆喝声不断,很多人嘶哑着嗓子高喊大小点。
文宓走几步,穿过院落,朝正房走去,这房子最大,里面喊声也最大。
他刚要踏步进去,便感觉一阵腥风夹杂着馊臭味道扑面而来,直熏脑仁,瞬间便有缺氧的感觉。
文宓连忙后退两步,闪到一边。
这赌坊简直是化学武器试验场,晋国人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成年累月不洗澡的比比皆是,更何况这些赌徒。反正大家身上都是一样的馊臭味,时间长了谁都不嫌弃谁。
文宓退回到街上,深吸几口气,这才觉得头脑清醒些,摇着头对郭辉说道:“难怪赌坊挣钱不多,在如此污秽之地,这些人身上能有几个臭钱,其他的赌坊也是这个样子吗?”
赌坊管事闻言怒视文宓,只是见郭辉在一旁,才不敢说话。
郭辉不以为意,笑着说:“平日里上门来的客人都是这般样子,我们也没有办法。”
文宓道:“那些豪门大户,士族子弟不会来吧?”
郭辉摇摇头道:“他们要赌,自会聚在一起,私下豪赌。”
文宓道:“他们玩的和赌坊一样吗?”
郭辉道:“正是,无非是骰子押大小点,只是各有各的玩法。”
文宓道:“要把他们吸引过来,他们家财无数,才值得狠宰,里面的这些人榨干,也比不上一个大户。”
郭辉笑道:“正是如此,小郎君可有良策?”
文宓敲敲脑袋,说道:“今日差点熏晕,改日再想吧。”
郭辉是精明人,知道他只是一时兴起还没有盘算好,便耐心等他深思熟虑。
卫老夫人生日在即,文宓准备送四样礼品作为寿礼,糖点是稀罕食品,可以算一样,再做根寿杖或者一个寿桃摆件。花茶也算一样,再选样珠宝首饰即便凑齐。
郭辉是来看玉石的,带着文宓来到一家胡人商铺,里面有两个常年住在京都的龟兹商人在等着。
文宓对胡商手里的玉石不感兴趣,看到箱子里的东西,眼睛一下子亮起来,里面是棉花,垫在箱子里用来减震。
文宓拿起一团棉花,轻轻在手中揉捏,触手柔软,没有硬壳,里面的棉籽已被摘除,虽在预想之中,不禁也有些失望。
寒冬将至,要提早准备防寒。晋国的寻常百姓冬季穿缊袍或者绵袍御寒。绵袍不同于棉袍,是用陈旧的蚕丝填充的,一般都是纺丝剩下的下脚料,保暖性极差。
缊袍则是一般是用乱麻填充的,防寒性更差。即便如此,还是生活不错的人家才有的。再穷苦些的,只能往身上多裹几层旧衣,或者兽皮,百姓穿的兽皮也不是好皮子,打猎能得到的好皮子,都拿去卖钱了,他们留下自穿的都是残破的。
文宓听说,这年代即便在京都,冬天冻死人的事情多有发生。
真正的皮衣,比如狐裘,貂裘这类轻裘,是大贵族的用品。
这才有了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的佳句,就相当于你现在把劳斯莱斯和范思哲给哥们共享一样。
………………………………
第六十三章 开出天价
棉花有很多种,文宓手里的并不好,棉绒短,也不光滑,有些发硬,没什么光泽。不过相比要去南美洲找棉种,眼前这种足够凑合用了。
龟兹商人呼兰卓早已注意到这个锦衣华服的小郎君,见他是郭辉带来的,而且郭辉对他恭敬有加,凡事并不避讳他,便大概猜到他的身份,毕竟锦衣华服进坊市的贵族不多,见他索要纸笔,呼兰卓立刻吩咐人拿来,耐心等着他。
郭辉也发现文宓的举动,他看过箱子里的棉花,没有什么怪异之处。
文宓等他们谈完生意,这才走过来问道:“商队里现在有多少棉花?”
呼兰卓站起身回复道:“郎君说的可是白叠子?”
原来他们叫白叠子,这是棉花的原名?
“商队里可有白叠子的种子?”文宓让他们坐下,继续问道。
呼兰卓说道:“郎君,在下这里没有种子,白叠子是在下带着防止货物在路上损坏的,故而须得摘除种子”
文宓不禁有些失望,说道:“这白叠子在你们那里生长吗?”
“是的,郎君。”
“是你们种植的吗?”
“郎君,白叠子在野外有很多,种植的少。”
“从龟兹到京都,需要多久?”
呼兰卓计算一下,说道:“商队走得慢,沿路兼做生意,来时走了八个月。若是不耽误,也需半年。”
八个月……半年,文宓算了算时令,默默摇头。按这速度,想穿棉袄至少要等两年,发家致富至少三年。
文宓思索片刻,把手中的纸递给呼兰卓,说道:“我想要收购棉花种子,要一百斤,种子必须完好,不许发霉,不许有损坏。如果明年夏至日前你能送到,我付一百两黄金。”
呼兰卓惊呆了,郭辉也惊呆了,不是铜钱,而是黄金,相当于一斤种子换一两黄金,这是天价啊。这白叠子哪儿长得像宝贝。
郭辉想要劝文宓冷静,可咽了咽口水,强自忍住,他相信文宓是不会白花钱的。
呼兰卓再上下打量一番,觉得这位不是疯子,那就是白叠子真有价值,他在心中盘算半晌,说道:“小郎君,龟兹到京都,来回有一万五千里。郎君出价虽高,却不知路途艰难,如今距夏至不足十个月,若要运来百斤种子,恐怕路途所费费要超过寻常数十倍。”
商人果然狡猾,虽然不知道种子有什么用,但是你急需的物品,我便有机会卖高价。
文宓猜透他的心思,笑道:“哈哈哈哈,实话告诉你,我原本要出一斤种子换一斤黄金的,只是怕吓到你。另外,就算我出了,你敢拿吗?”
“一百斤黄金?”呼兰卓很想抽文宓一巴掌说敢拿,可是,想了想还真是不敢拿。不管白叠子价值如何,外面都会传扬胡商蒙骗晋国勋贵,怕是他立刻会被扣上奸商的帽子,根本走不出京都,不是被报复就是被抢劫。
文宓知道重赏之下才会有勇夫,不等他们发问,继续说道:“我倒可以提价,不过也要你答应我的要求。若是明年送到,我出两百两黄金,若是送不到,你白给我一百斤种子,这法子如何?”
呼兰卓跟同伴对视一眼,同时摇头,能挣一百两就好,坚决不陪文宓发疯,这一路山高路远,出个意外就耽误大事。
文宓笑得很狡黠,谈生意的方式很多种,不需要公平,能借势就借势,能忽悠就忽悠,接着说道:“我看你京都话说的地道,在这里一定是有跟脚的。既然两位能把买卖做大,我想两位一定有办法把这消息尽快送回龟兹,明年送来,并无不可能。另外,还有一种瓜果,样子便是我画给你的那种,我只知道它叫西瓜,不知道你们怎么叫它,如果你们那里没有,便再往西找,我要十斤种子,明年送来,我付十两黄金。不过,必须和白叠子种子一起送来我才会收。”
文宓看他不出声,接着说道:“你若是觉得不划算,大可以不做。京都城内不是只有你一家胡商,这发财的机会,你不愿意,我大可以去找别人。顺便告诉你,明年你会品尝到一种新茶叶。普天之下只有我一人知道制茶之法,如果茶叶传到西域,我想一定会有人愿意用一斤黄金换一斤茶叶的。”
呼兰卓听到这里眼前一亮,问道:“请恕在下斗胆请教郎君高姓。”
文宓笑道:“我姓文,是城父侯长子。”
“拜见郎君。”呼兰卓起身拱手施礼,然后说道:“在下久慕郎君之名,听闻郎君精通音律书法,茶艺无双,今日相见,三生有幸。”
我去,这胡人不光会说汉话,说起客气话比他说的都遛。
文宓让他免礼,笑道:“不过是蒙师傅恩泽,得些虚名,这白叠子之事,你可愿意?”
呼兰卓有些为难,茶叶在西域流通日久,只是多产自蜀地,吴地。只是最近才听闻市井之间流传着新茶之事,说是一位茶艺无双的高人来到京都,制茶泡茶之法精妙无比,不同于以往。
只是这些都是传闻,真正有幸品尝的不多,不是高门大户便是名人雅士,他们这些胡人直接接触不到,这事难辨真假。
不过皇帝陛下不惜数万钱只为换一把冲茶的紫砂壶之事,乃是千真万确。茶壶如此值钱,只在小范围流传的茶叶又价值几何?而且茶壶制作方法也是高人子弟的不传之秘。市井之人纷纷向往的东西,在商人眼里便是商机。
呼兰卓猛想起广安公在蜀地也有封地,看看方才郭辉对文宓态度,再根据广安公手中也有一把紫砂壶的传言,眼前这少年郎君怕是所言不虚,他的两个客户可是皇帝和长公主,自不会在茶叶上作假。
传言中那些名士都是在广安公那里品尝过这种茶叶,由此看来,那这传言变成现实便是时间问题。
少年郎君手中握有秘方,这才是他狂妄喊价的资本,而且百两黄金这价格也不低,字据上写得清楚,公平交易,算不得欺人。
呼兰卓与同伴对视一眼,咬咬牙答应下来。
文宓拍手点赞:“果然爽快,不过我这里没有定金,只能等到你送来种子之后给你,你若是担心,我可以请郭辉先生作保。”
呼兰卓说道:“在下不敢,郎君自然一诺千金,以后茶叶生意还要仰仗郎君。”
文宓笑道:“今日郭先生也在,茶叶往西域销售也要劳烦郭先生,你放心便是,你不食言,我也不会食言。”
………………………………
第六十四章 白云农庄
呼兰卓思前想后琢磨半天,咬咬牙答应下来。
“好。”文宓拍手点赞:“我这里暂时没有定金,只能等到你送来种子之后给你,你若是担心,我可以立个字据给你,并请郭辉先生作保。”
呼兰卓说道:“在下不敢,郎君自然一诺千金,以后茶叶生意还要仰仗郎君。”
“在商言商,此事与我干系重大,所以需要用契约写明。我备好黄金,你去找种子,同时要记得保密,万不可走漏风声。三年之内,你莫要再将种子卖给旁人。”文宓说完,看他受惊了,又给个甜枣:“今日郭先生也在,茶叶往西域销售也要劳烦郭先生,你放心便是,你不食言,我也不会食言。”
呼兰卓明白文宓给的暗示:“谢小郎君,在下定会守口如瓶。”
郭辉一直在旁边听着,见文宓已与他议定,笑着对呼兰卓说道:“有我在,你尽可放心。小郎君所需之物,你千万不要怠慢。”
呼兰卓点头应是。
文宓想了想,说道:“想来你从价格中猜到我对白叠子的渴盼,如果你能准时送到,我优先供给你十斤茶叶作为酬劳,这样做只想告诉你我的诚意,我希望明年今日我能在京都采摘到白叠子。”
呼兰卓立刻明白文宓的,大喜:“郎君放心,我等一定竭尽全力。”
文宓无意中看到呼兰卓腰中红珠,猛然想起枸杞来,他实在不知道这东西是产自西域还是产自凉州,便画出来,请他们帮忙寻找。
呼兰卓连忙答应下来。
这边事毕。文宓看了一圈玉器,没个定见,便想改日来张环一起来买。他不再多呆,再回到广安公府里去接弟弟妹妹。
甄德正在和司马虹喝茶,看到文宓进来,笑着问他:“冬麦改种菜蔬之事,你有几成把握?”
文宓沉思半晌,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