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缘如梦-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秀似乎就是成心来砸场子的,点名让文宓把何家爷俩伺候舒坦。

    文宓要疯了,自家什么条件?粗茶淡饭。

    何家呢?山珍海味。完全不是一档次。

    文宓想了半天,还是决定因地制宜,有什么上什么,不跟自己较劲,就拣现有的上。

    上菜顺序也不讲究,先上一个酥锅,一个坛子肉,再加一个开水白菜。哦,三缺一不好,斩一只盐水鸭凑齐。

    文家这几天搞厨子大练兵,没少实际操作,主菜做完,留下许多边角料。天凉能放菜了,他便把剩鱼剩肉凑吧凑吧做了个酥锅,一时兴起斩几块猪肉做出了坛子肉,算是何家爷俩来的巧,赶上了。

    何曾没吃出剩菜的味道,还为自个有口福赶上新菜出锅而高兴。他尝条白菜,酸的眉毛一挑。嚼块藕片,甜的嘴角微翘。吃块排骨,立时眉飞色舞。啃块猪蹄,立时翘起大拇哥给文宓点赞,完事就埋怨文宓不会吃,心思虽然巧妙,用的材料不精细,不该用虾仁,应该用大虾。做的也不讲究,不看鱼肉都做烂了。

    何劭馋肉,酥锅里的肉吃的不过瘾,转而对付坛子肉。这肉用小火煨了半天,刚出锅。汤浓味香,色泽红润,肥而不腻。

    何劭吃两口跟着埋怨文宓做饭不讲究,这就应该用带皮的肋条子肉,才有嚼劲,怎么里面还有精里脊,这肉不香,而且还混着猪蹄,坏了味道。

    文宓就没伺候过这么烦人的主,好吃的还堵不住嘴。

    开水白菜得到了何曾的首肯,老吃货闻一闻味道就发现这菜的妙处,开水是文宓煨制出的高汤。

    不过,老吃货也吃出了瑕疵。文宓这汤是后加热的,而且白菜是连煮带烫弄熟的,菜心鲜嫩,外面的叶子却已熟过,而且卖相不好。

    丫丫的,文宓低头受教。

    哦,还有鸭子,这菜中规中矩,没有褒贬,除了何劭抱怨鸭子太老,材料不精细。

    话真多,学学裴浚多好。学长平时爱唠叨,菜一上桌,只点赞,不说话。

    裴秀一直乐呵呵看戏,跟前几天一样,不参与褒贬。他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搞得文宓心里七上八下的。

    文宓就在一旁听着,虚心受教,心底不打算改,因为没钱没功夫折腾,他已经发现比做菜开饭店更有钱途的事情,没错,是钱途,不是前途。

    寿宴繁杂事多,文宓这几日待在裴府的时间,完全多过在文府的时间。这正好与裴琰相反。

    裴琰那夜住在文府之后,只是次日回府向祖母、母亲问了安,然后打着教授弟妹画画的名义,带裴頠去了文府,顺便取些衣服放入蕊蕊的绣楼。它

    每日早出晚归的,直让老太太唠叨女大不中留。如果不是都知道裴琰在准备生日蛋糕,文宓经常在裴府这边,说不得两位清闲的老太太会想成什么样子。

    她们不知道,这几日裴琰在文府不光是教画画,也不光是做蛋糕,她还跟着蕊蕊一起,拉着擅长女工的仆役在缝制布娃娃,甚至不惜牺牲自个的貂皮大氅,还有两条白狐皮披肩。

    如果不是文宓拦得及时,又集中生智请出懵萌的小白做模特,说不得裴琰便会给毛皮染色了。

    为此,文宓不得不在百忙之中设计出小白同学懵、萌、逗三种笑脸,以及蹲、趴、滚三种状态下的公仔图,还请出了国宝滚滚和单色版kitty猫供裴琰选择。

    最终懵版趴窝式小白胜出,谁让它没事就在家里摆这造型呢。

    如今这造型不光火遍文家,还随着公仔的流行,传到了裴家,马上要传到何家。

    继少女心未退的小裴夫人之后,何劭的二女儿何芷看上了小白公仔,决意献出自己的貂皮氅,而且还不小心说露嘴,让裴秀跟何曾知道了这事。

    再一次,文宓感受到徒侄跟亲生子女的差别,明明是裴琰、何荇与何芷在败家,被骂的却是他文宓,哪儿说理去。

    唉,谁让裴琰以前是乖乖女呢,也许她的青春叛逆期一直被压抑,直到近期遇到他之后,才姗姗来迟,并一发不可收拾。

    文宓这两天没少替她背锅,已经习惯了。

    至于何芷,原本便是处于青春叛逆期,再加上古灵精怪的性子,平时没少犯错,估计老何曾是骂她骂烦了,这才骂文宓几句换换口。

    幸好甄德与文俶及时赶到赴宴,否则,文宓不挨一顿板子,也得挨几巴掌。

    裴家、何家、甄家与文家四家家主齐聚文府是为了雨伞而来。

    自那一日文宓默许了小谭与秀儿的婚事,此事进展顺利,李达跟老谭初步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此后,老谭木匠干劲更足,仿佛被爱迪生附体一般,不光改进雨伞的收合技术,还成功实现了伞骨与伞面的完美结合。

    这一切,都是在文宓根据记忆瞎指挥的情况下完成的。

    现在,雨伞成型,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解决竹料耐用性与油纸伞耐用性的问题。

    这就超出了老谭的业务范围,而且需要时间验证。

    文宓没耐心等,便把销售工作提前,顺便找合作伙伴解决材料问题。

    时下已是深秋,冬天不适合做活,要在春雨前销售雨伞,便要早做准备,时间紧迫。

    还有,雨伞跟生日蛋糕不同,别人买到蛋糕想要仿制,要先解决中粉和奶油的问题,这跟包子不一样,把蛋糕研究烂,也看不出来。雨伞就不同了,各个部件清清楚楚摆在那里。

    晋国的手工业发达,只是因为市场供需原因被埋没。民间高人很多,连老谭都能在文宓瞎指挥下做出来,别人仿制个雨伞,难度不大。

    文宓敢肯定,雨伞上市以后,不出一月便会被仿制出来。

    因此,一定要多备货,尽快普及,淘到第一桶金,打出名声,在别人忙着仿制时,开始追求精细工作。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利益均沾

    最让文宓担心的,不是被山寨的风险,而是另一个严重问题。在聊茶叶时,文宓被郭辉科普过晋国的市场环境。

    晋国州郡极多,大致分为两类——朝廷州郡和勋贵封地,虽说都是朝廷管辖,区别在于州郡的赋税归朝廷,封地的赋税归藩王和公侯所有。

    如此一来,就带来市场问题。王公贵族在封地虽然没有管理权,却很有话语权和威慑力,而且,很多家族都有依附于其下的商贾。

    在普通州郡,大家各凭本事。一旦要去别人封地做买卖,都要先打招呼,问人家有没有兴趣,有兴趣就合伙,没兴趣便议定赋税之后再考虑开业。

    若是有不长眼睛直接去别家封地做买卖,被打上门也是自找倒霉,被打死都没地伸冤。从当地百姓到地方官吏,再到皇帝都会视而不见。就算打不死,上到官府,下到牙行也会各种刁难,玩你个生不如死,想靠独家秘方闷声发大财,绝不可能。

    糕点一事给文宓提了个醒,郭辉说有几个藩王已经找过广安公,准备学着制作新式糕点,然后去封地发卖,绝不在京都和长公主抢生意,长公主代表文家象征性收下些份子钱便欣然应允。

    没有谁能吃下全世界的饭食,谨遵潜规则,利益均沾才能共同利益最大化。

    文宓仔细考虑之后,准备联合更多的人备齐足够的雨伞,在春雨落下前以最快的速度在京都铺开。至于外地,尽量避开豪门大户的封地,最好联合他们,与他们划定各自的经营区域,以此,迅速抢占晋国市场,不给别人太多仿制时间。

    他只提出这个想法,就把这问题交给了裴秀和文俶。他现在习惯了逆来顺受,与其事后被质询,不如提前交代。

    裴秀和文俶给他点了赞,便找来何曾和甄德一起商议此事。

    裴秀找何曾,是因为两家是姻亲,何家旁系有做商贾生意的,人脉广。而且何家封地出家具,家中木匠极多,正好跟雨伞对口。

    文俶找甄德,是因为两家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甄德与大多数王族关系良好。

    还有一点,文宓不喜欢欠人情。前些日子,长公主帮他置换了土地,又送来许多佃户。虽说是谢他那日援手甄德,可文宓总想着找机会还上这份厚礼。

    文宓只负责传话,提供个大方略。具体怎么销售,如何分红他不管,反正有裴秀在,文家吃不了亏。这样广招合伙人比文家做独门生意挣得更多,不光能坐等收钱,还得到了人脉资源。

    当然,文宓也落不下清闲。

    被开胃菜吊起胃口的何家父子点名让文宓下厨,甄德也有这要求,极力推荐老何曾尝一尝文宓做的糖醋里脊。

    文宓很悲催地再次沦为炒菜做饭的厨子,并在饭后被裴秀指派端茶倒水。这一帮客人搞得他一时弄不清自个到底是谁儿子。

    裴秀对文宓这几天的表现很满意。

    以前,文宓总在他面前摆出谦虚内敛的低调模样,被骂学问差也不反驳。明明一肚子墨水,偏生不显山不露水的,说话做事从不张扬,若不是他找人来试探,指不定文宓藏到什么时候。

    他请贾充来,一为拉关系,二为试探。文宓初次到裴家那日正遇上了贾充,文宓表面功夫做得滴水不漏,可是文宓眉宇间那一丝警惕以及刻意客套让他越想越奇怪。

    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他发现文宓对贾充的态度跟其他人不一样,礼节上没有差错,可就是透着生分。若不是了解了文宓,真觉察不出来。

    他不知道原因,还以为贾充先前的刁难让文宓耿耿于怀,可是,一次宴请之后,他发现似乎不是因为这个。到底为什么,他不知道。

    之后三天,他请来三位各有所长的名士。通过考校对比,他发现文宓的经学学问确实不好,而且还不愿意学习。

    在王戎面前,文宓只是听,被难住时也不十分在意。

    可在刘徽面前,文宓虚心请教,遇到不懂的便问,而且每次都能问到点子上,使得刘徽心甘情愿,毫无保留地教他。第二天刘徽派人跟文宓送书时,给他送来一封信,委婉表达了想收文宓为徒的心思。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秦阳,秦阳对文宓的设计技巧大加赞赏,很想再约时间跟文宓交流经验。

    裴秀看得多了,又有点疑惑,便把何曾也请来,让何曾相一相文宓,他也顺便观察文宓。

    他刻意让何曾在饭食上为难文宓,便是看文宓如何应对。还不错,没迎合,没敷衍,依旧保持着一直以来的风格。

    裴秀放下心来,准备跟文宓好好谈谈地图测绘一事。

    文俶没有裴秀那么多心思,他对文宓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

    他和裴秀不同,他是武将,不过问文宓的学问是好是坏,只要文宓勤学武艺,他不管别的。

    原本他还担心文宓做商贾,尤其是裴秀允许文宓开铺子之后。不过他让文可打听过了,文宓的铺子之所以迟迟没有开张,是因为管事人手不足,这说明文宓不准备亲自做掌柜。

    既然如此,由得文宓去折腾,不管是经商还是做工,都是小道,权作习武之余的消遣、

    他每次到文府都会去练武厅,向护卫详细询问文宓的练武情况,知道文宓已经开始重新练武,而且极其刻苦,深秋时节每每汗透衣衫,这不是做给谁看得。而且不光自学,还开始教授文旻,无论是武技还是学问,对弟妹从不藏私。

    文俶每次跟王萱说起这事,都很欣慰。

    让王萱感到欣慰的是文宓对文旻的态度,先前因为王林之事,王萱一度担心过许久,而文宓的所做,又让她安心不少。文宓伤好以后依然像往常早晚接送文旻,对弟弟照付依旧如故,和对待蕊蕊没什么两样,也没有因为王家的刁难对她有什么脸色。她觉得可以安心将文旻托付给文宓照顾。

    至于家产,她不再担心。以文宓的性子是不屑于争抢的,他有裴府做依靠,不用愁没有锦绣前程,稍微提带自家兄弟,就能让文旻衣食无休。

    而且,文宓持家能力惊人,不光自己挣下一副家业,还给家里增添好几项产业,不说雨伞拉近了与好几个世族的关系,区区一个菊花茶便让他直接得到皇后的青睐。

    皇后采用文宓教授的制作工艺,制作了一批菊花茶,准备在近日开一个品菊会,她已经得到邀请。

    往年皇后招贵妇入宫,无论元日宴席还是寿宴都没请过她。这次小范围的品菊会居然邀请她这个侯爵夫人,不得不说这是个天大的荣宠,她也不再担心自家旻儿日后不会容于皇家。

    想到这些,王萱觉得应该再添置些新衣。最近的宴会有些多,她隔三差五便能收到个邀请,很多都是以前去都没去过的。

    尤其是像眼前这两个,裴家老夫人和皇后的邀请,她哪个都不能怠慢,而且要好好打扮一下,前日里文宓带回来的上好西域香,这次正好用上。
………………………………

第一百三十章 门前迎客

    这一日,裴府热闹非凡,院内张灯结彩,丝竹齐鸣,府内大小人等面带喜色,身着新衣,往来奔走忙碌不停。

    裴府门外布障遮街,彩绸绕树。门前延义街上,裴家请来的百戏在南侧一字排开,排满整条街。

    有倒立筋斗、跳丸飞剑、耍坛旋盘等各种杂耍,也有鼎技燕戏、寻桩高絙、冲狭燕濯等各类奇技,还有鱼龙蔓延,易貌分形,吐火吞刀等百般幻术正在上演,引得无数百姓观看,围得满满当当。

    裴家护卫拉开彩绸布障隔出一条道路,维持秩序,南侧是百戏,北侧留给宾客们的马车通行。

    如此一来,门前的道路便无比通畅,宾客往来不需要等待。

    文宓曾深受堵车困扰,因此对门前交通甚为重视。

    街上百戏全集中一侧,空出半个街来,有护卫负责位置秩序,安排专人把守左右两个里坊街口,实施单向限行,指挥闲散车辆及行人绕过裴府门前这段。这段也没别家,就文府跟裴府,自家人都没意见,两个里坊内的居民走别的门出入也无所谓。

    客人到来以后,所乘马车都被引入到后面里坊内,宾客们所带的随从里面没有品级的也被请到文府内歇息用饭。至于那些代替家主来送礼的,先把马车引入巷中。至于没有请帖,纯送礼拍马屁的,想留下礼物名帖的,自有引入里坊在侧口登记,入府拜寿就免了,老令官很忙。

    有句话叫看人下菜碟,招待客人也是看人敬茶,尚书令家中过寿,若没个限制,来拜寿的还不把院子挤满,若要一一招待,累都能把主人累死。

    文宓没工夫欣赏百戏,他正身着一身绿色燕居喜服,和裴浚一起,站在府门迎客。

    裴浚穿着一身绯色袍服,满脸喜色,不住给文宓介绍来到裴府的客人。

    这是裴秀吩咐的,两人今日就负责迎客。

    哥俩先给老夫人拜寿,送上寿礼以后,便被打发到府门迎客。裴家人丁单薄,小裴頠只有四岁,迎客之人只能是裴浚、文宓。

    寻常客人自有管事引入府中,亲近熟识的长辈才由裴家子弟引入。

    裴秀坐在前厅待客,跟进门的客人寒暄问候,有贵客到来才会出门迎接。

    今日不是朝会日,客人们都早早到来。裴府门前车马不绝,客人纷沓而至,若不是有裴黎、裴康、裴楷家的几位学长弟,裴浚、文宓怕是要累死。

    裴黎、裴康、裴楷、裴绰是裴秀的堂兄弟,他们那一支四兄弟家人丁兴旺,今日带着晚辈们早早来给叔母贺寿。这兄弟四人中,名气最大的是裴楷,文宓早听说过这位贤士,今日一见,远远便看他一副儒雅名士扮相,走近一看,身材甚伟,白面有须。按现在话说就是一米八的中年斯文大叔。玉人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裴浚、文宓依礼拜见,四位长辈早知道文宓,见他礼节周全,谈吐自若,心中甚是喜欢,让他仍以世伯世叔相称,又安排身后的孩儿们与文宓相见,以世兄弟相称。

    裴秀大笑着出府,将堂兄弟们迎入。裴黎吩咐家中成年晚辈,先去给叔祖母拜寿,再来府门前帮助迎客。

    宾客络绎不绝而来,裴秀位高权重,又好交友,晋国里数得着的权贵、名士都来道贺。有贾充这种权贵,也有王戎这样的名士,还有皇甫谧这等高人逸士,传说中的大人物一个接一个,让文宓应接不暇。

    文宓原以为就是跟着涨知识,没成想遇到了故交,确切地说是他便宜师傅的故交。

    一句贤侄,险些吓出他一身冷汗。这称呼可不是随便叫的,非是直系亲属与世交古旧,不会这么称呼。

    文宓先前只听文虎、甄德与张宁这么叫过他。还有裴秀也是这么叫,不过裴秀今天升级了,跟文俶一样开始叫宓儿了,还拉着裴老夫人与裴夫人一起占便宜。

    这一次叫贤侄的是皇甫谧,文宓对他早有耳闻,可谓如雷贯耳。

    皇甫谧,字士安,晋国名士,出身名门望族皇甫世家,他学识渊博,医术高超。司马昭与司马炎多次想招他为官,都被他拒绝,司马炎恼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名士嵇康摆架子不做官,司马昭可以杀鸡给猴看,谁让嵇康是曹魏的女婿呢,挑个错杀掉,没毛病。可司马炎当了皇帝也不敢得罪皇甫谧,还得乖乖给他送书看。

    文宓听说这位高人之后,一直想请教乱世独生之道,没想到他居然跟自家师傅有交情。

    真是,傻人多福。

    皇甫谧看文宓呆若木鸡,哈哈大笑两声,轻声说道:“二十年前,老夫游学之际曾与尊先傅在关中相会,同游同住数月。尊先傅博学多识,令老夫受益匪浅。二十年来,老友杳无音讯,老夫心中甚是挂念,早闻听老友弟子已到京都,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文宓心中一惊,没想到师傅真的交友甚广,怎么和皇甫谧都有交情,怪不得听裴琰提起时总觉得熟悉。

    他赶紧整理衣衫,大礼参拜。

    皇甫谧笑着把他扶起,以无用山人论交,让他称世叔,又把儿子皇甫承、幼女皇甫如烟介绍给文宓认识。

    文宓知道这俩,皇甫承字童灵,是裴浚好友,如烟是裴琰的闺蜜。

    两下见礼毕,约定一个去皇甫家拜府的时间,便由裴浚把他们迎入府中。

    能认识新朋友真好,他现在就徐良、张环、卫岳,仨朋友。

    这仨作为文宓的朋友,联袂来为老夫人贺寿,文宓亲自把他们引进去,带他们给老夫人献寿礼。

    迎宾工作来来往往,很是辛苦。他整日习武,身体硬实,裴浚可就顶不住了,只是又不能失礼坐下。文宓远远看到文俶、王萱来到,见礼过后,便请裴浚迎入府中,小声告诉他,且在门房内歇息片刻,有贵客到,他自会派人通知。

    裴浚不想失礼,无奈身体疲乏,好在门口还有裴术、裴坚,裴舆、裴瓒、裴宪、裴遐、裴邈几位堂兄弟,此时已近巳时,贵客大多已到府中,便放心去歇息片刻。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迎来恶客

    这几位都是文宓的学长,常来这边走动,只是从未遇到过文宓这宅男,早听说他精通音律,书法了得,一见面难免说上几句,几个人倒也很快熟识起来。

    几个人正在闲谈,便看到西面喧嚣声响起,一队车架到来,沿着裴家护卫留出的道路,浩浩荡荡,直到裴府门前。

    裴术远远认清来人,低声说一句奇怪,忙不迭吩咐管事入内通禀,又招呼裴浚赶快出来。

    裴瓒跟文宓一说,文宓才知道原来是齐王司马攸来了。

    齐王司马攸,是皇帝司马炎的亲弟弟,与京兆公主都是前文明皇后亲生,文宓路过齐国时便听说这位齐王自幼聪颖,礼贤下士,颇有才干,打眼一看,倒也是面目和善,温文尔雅,与传言中颇为相符。

    眼见齐王的辎车停稳,文宓收回目光,准备跟随裴浚上前见礼,司马攸不是一个人来的,辎车上还坐着齐王妃。

    齐王妃贾荃是贾充之女,说起来,裴家和贾家也算亲戚,裴秀之妻郭氏和贾充之妻郭槐是亲姐妹,只是这齐王妃却是贾充的平妻李婉所生,为现在的正妻郭槐所不喜。

    文宓看一眼齐王妃,立刻将目光收回,无意中看见旁边马上坐的一人,不由得愣了一下,却也很快调整过来。

    那位正是在不其山遇到的武弁,身着一身护卫服色随侍齐王,想来是齐王护卫,难怪如此狂妄。

    马上那位也看到了他,也是微微一怔,心想这位难道是裴家之人,一念至此,心中不免忐忑。即至裴家诸人见礼完毕,又听裴浚介绍,才知道这位便是淳于三箭退万军的文宓。

    那一次他奉命去不其山寻鹰,马来马去,走得甚快,没遇到长公主,也没赶上淳于之战,却没想到在这里遇到文宓。

    文宓也没往心里去,只是一面之缘,没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一回事,跟着裴家兄弟向齐王见礼,听齐王与众人寒暄,他眼观鼻,鼻观口,面带微笑,陪在一旁。

    他正站着,听旁边有一人说话:“尔可是文宓?”

    尔?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你小子,在晋国这不是尊称,和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