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留痕-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一个星期的工作,“江南省青石岭农业实业有限公司”共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二百二十亩。
………………………………

示范基地

    魏民赶忙请来费浩明和陆上方帮公司做规划。费浩明和陆上方看了看青石岭周边的环境,对青石岭的农业资源赞不绝口,有山有水,避风向阳,土层较厚,种什么都好。

    “山顶附近的地是你们的吗?陆上方问。

    “那地方茅草丛生,不属责任田,是荒地,水资源缺乏,种什么都不行,所以我们没要。” 周毛根说。

    “那块地种水稻和蔬菜不行,种柑桔可是一块好地。” 陆上方三句话不离本行。

    “青石岭中段土质较好,但水源不足,种蔬菜不行,但种瓜果较好,中下段可种蔬菜,我建议你们在中段开挖一个池塘,一是可以养鱼,二是可用作灌溉,这样一举两得,万一水源不足,可从山下的小溪中打上去,山底低洼地可种水稻,这样可确保整块地旱涝保收。” 费浩明虽然是蔬菜办主任,但毕竟在农业局呆了多年,对农业产业规划有自己的观点。

    “两位领导真是真知灼见啊,青石岭由于地势不平坦,搞单一产业肯定是行不通的,我觉得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青石岭应打造成一个集水稻种植、水产养殖、果业、蔬菜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示范基地。” 魏民学过农业产业规划,两位专家的意见使他茅塞顿开。

    “魏干事不愧是江南农大高材生,这个综合性农业性示范基地的观点很新颖。” 费浩明赞赏地说。

    “这个基地建成很有意义,它集蔬菜工程、果业工程、养殖工程为一体,必将成为我县‘1055’ 工程的一个新亮点。”陆上方也感同身受。

    “缺点就是地理位置太偏僻,将来农品运出去都困难。” 费浩明说。

    “费主任,今年瓜果种什么好?” 魏民问。

    “现在有一个品种叫‘日本青’,你们可以试一试,它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很受市场欢迎。” 费浩明回答说。

    “种子哪里有卖?” 魏民又问。

    “市农科所有卖,到时我帮你联系一下。” 费浩明说。

    “到时免不了麻烦你们二位,谢谢你们!” 魏民说。

    “这是我们的工作,应该的!” 费浩明和陆上方纷纷表态。

    专家走后,魏民绘制了一张“江南省青石岭农业实业有限公司产业规划图” 。总面积三百七十亩,其中一百五十亩柑桔,二十亩水面,三十亩蔬菜,七十亩梨瓜,一百亩水稻。预计整地及开挖鱼池投资二万七千元,需聘请劳动力二十人。魏民把周毛根和魏党叫在一快,三人一拍即合,两方各出资一万元,资金不够到信用社贷款,购种子、开挖鱼池由魏党负责,整地、种植水稻和聘请劳动力由周毛根负责,一百五十亩山地承包由周毛根负责签订,上半年的任务就是开挖鱼池,整好果树地,栽七十亩梨瓜、三十亩蔬菜和一百亩水稻。他们还商量在鱼池旁盖三间管理房,作为公司的办公室,将来由魏党长住管理房。

    周毛根找到村小组长周大宽,说是为了便于管理,将青石岭山顶一百五十亩山地一起承包,周大宽满口答应,说反正没有用,你拿去,周毛根说我不能占村小组的便宜,每亩每年三十元,双方签订了为期五十年的山地承包合同。周大宽十分高兴,逢人便讲每年白拣了四千五百块钱。

    按照魏民的安排,周毛根和魏党立即行动起来了,青石岭呈现一派热气腾腾的施工场面。

    郑文清等村干部见周毛根独自承担了村里的“1055” 工程任务都感到十分诧异,都为自己没摊上任务感到庆幸。

    三月初,副县长夏朝阳到金口乡检查工作,看了林场的果业工程基地、东湖村的养殖基地、梅林村的蔬菜基地和杨林村的综合种养基地,对金口乡落实“1055” 工程的进展非常满意。回到县里,他向县委书记康为之作了汇报,指出“1055” 工程的落实不平衡,建议到金口乡开一个现场会促一下,到时请康书记作重要讲话,康为之满口应承。

    三月中旬,东昌县“1055” 工程推进现场会在金口乡会议室召开,与会同志参观了林场、东湖、梅林和杨林等四个“1055” 示范基地,夏朝阳副县长通报了全县“1055” 工程推进情况,对金口乡等三个乡镇提出了表扬,对没完成任务的乡镇提出批评。县委书记康为之作了题为《再发动,再动员,迅速掀起我县“1055” 工程推进高潮》的报告,报告对全县的“1055” 工程推进工作进行了肯定,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要求,他在报告中号召,全县各乡镇要向金口乡等先进乡镇学习,先进更先进,后面的乡镇不要气馁,后进赶先进,力争超额完成今年的“1055” 工程任务,真正使其成为我县的致富工程,小康工程,民心工程。
………………………………

不领情

    伍逸谦和张祥海的心情都非常好,今年是换届之年,县委、县政府对金口乡工作的肯定对他们有特别的意义,最起码可以增加他们提拔重用或换好岗位的筹码。晚上,伍逸谦交待熊安福在食堂准备了一桌酒席,好好庆祝一下,并专门请了多办全体人员参与,伍逸谦和张祥海等人个个喝得满脸红光。

    李吉祥见领导请他来喝酒十分激动,他仿佛拿到了进入乡镇班子的敲门砖,所以尽管酒量不大,他仍然端起杯子绕圈子敬酒。伍逸谦亲切地拍了拍李吉祥的肩膀,说:“李主任,这段时间工作很有成效,希望继续发扬,尽快把其它村的工作抓起来”。

    “伍书记,你放心,你交待的工作我一定完成好,绝不给金口乡丢脸!” 李吉祥信誓旦旦地表态,压抑这么些年了,他终于由表现的机会。

    “不错,好好干!” 伍逸谦勉励李吉祥说。

    李吉祥顺势把伍逸谦拉到一边,说:“伍书记,我个人的问题还望领导多多关心!”

    伍逸谦听后很不高兴,心想,给你一根杆子你还真会往上爬,于是口是心非地说:“还没到换届的时间,党委会积极推荐的,你个人也要努力。”

    “感谢书记栽培!感谢书记栽培!” 李吉详激动得语无伦次,好像伍逸谦真的推荐了他一般。

    李吉祥又多喝了几杯,不一会儿就喝醉了,在食堂吐了一地。魏民搀扶着李吉祥到家里去,一路上,李吉祥手舞足蹈地说:“小魏,伍书记说会推荐我,我很有希望,希望很大,多办的工作你要继续努力……”

    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的要求其实很低,你扔给一根稻草他都误认为是一根木棍,伍逸谦不过敷衍李吉祥一下,一个快四十的人竟然高兴得忘乎所以。其实,在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期,每一个人都保持着这样一种亢奋的心态,他们普遍认为,希望在等着他们。看到李吉祥的失态,魏民觉得他失去了自我,他为为李吉祥感到悲哀。

    伍逸谦破天荒地对魏民有了笑容,魏民记得这是他参加工作半年多第一次看到伍逸谦的笑容,他觉得这笑容极不真实。

    为了迅速贯彻县委、县政府现场会议精神,金口乡也召开了流动现场会,对每个村落实“1055” 工程的情况进行现场察看,把不少任务落实不到位的村书记、村主任汗都逼出来了。最后在林场开会,张祥海要没有完成任务的村个个表态发言,气氛十分紧张,最后伍逸谦说:“前几天县里在我乡开了‘1055’ 工程推进现场会,县委康书记对我们的工作高度评介,林场、东湖、梅林、杨林等几个单位为我们乡做出了贡献,争了光。可是今天现场一看,有的村仍然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有的村流于形式,蜻蜓点水,工作极不平衡,我觉得应该引起某些村的高度重视,你们不要打瞌睡了,应立即醒来!” 伍逸谦对没完成任务的村进行了严厉批评,要求他们跟上全乡的工作节奏,不要拖全乡的后腿,全力以赴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

    这段时期,罗来金一直承担着帮伍逸谦家挑糠、养猪的重任,王秀娟多次劝他不要再来,反正有老江头帮忙,可罗来金说什么都不肯,虽然他也觉得累,碰见熟人也不好意思,但是他乐得其所,他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接近伍淑茜的好机会,只要把她拿下来了,自己的前途将一片光眀。他觉得自己是配得上伍淑茜的,他是一个国家干部,而伍淑茜只不过是一个工人而已,虽然自己长得不好,个矮皮黄,可伍淑茜也好不到哪去,个大粗笨,但她毕竟是书记的女儿,这比任何美女都有诱惑。罗来金发现伍淑茜对自的好感与日俱增,可总是若即若离,有事没事老打听魏民的行踪,令他心中不快,他要尽快缩短与伍淑茜的距离,让别人没有插入的空间。

    这天,影剧院放映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秋菊打官司》,是巩俐主演的,伍淑茜主动邀请罗来金去看电影,这令他喜出望外,可一到乡政府,迎面碰到魏民和章琪在散步,伍淑茜就说:“魏民、章琪我们去看电影吧。”

    “我今晚要赶个材料,没有空。” 章琪连忙说。

    “你呢?”伍淑茜满脸期待地看着魏民问。

    “我今晚有事,看不了,你们看吧。” 说完与伍淑茜和罗来金挥了挥手。魏民不想和伍淑茜在一块看电影,再说,青石岭梨瓜栽下去了,他要抽时间看看相关资料,免得动不动就请人帮忙,虽然他要求魏党要通读这些资料,但他毕竟还是不放心。

    “书记的女儿请你看电影怎么不领情?” 章琪见魏民一口回绝揶揄道,他知道魏民看不上伍淑茜,这女孩骄横而粗俗。

    “你也不是一样。” 魏民反唇相讥。

    “我是真有事。” 章琪辩解道

    “彼此彼此!”两人含笑而去。

    伍淑茜看到魏民和章琪离去,内心十分失望,她气得跺了跺脚往电影院走去。自从在迎春晩会上看见魏民,她就被魏民迷上了,他身材高大,英俊潇洒,谈吐不俗,又是大学生,而且身体强健,武艺高强,她知道自己配不上魏民,可她爸爸是乡党委书记,这样她的条件就可以和魏民扯平了。她有二个多月没见着魏民了,今天特意借机想与魏民见一面,聊一聊,谁知他竟然不领情。罗来金见魏民他们走了,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是天意,急忙追着伍淑茜往电影院走去。两人坐好位置,正好电影开演,伍淑茜越想越气,不觉流下了眼泪,片头还没看完,便捂着脸跑出了电影院。

    罗来金跟在后面叫苦不迭。
………………………………

爆发冲突

    一夜风雨叩窗,一直到清晨还淅淅沥沥还下个不停。魏民虽然很忙,但再忙他也要晨练,他顶着细细的春雨,沿着金水湖慢跑,此时,氤氲包围,泼墨画一般,一切都浸在水里、雾中,深深浅浅,宛若置身梦中的温柔水乡。

    春天来了,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在池塘里,在田野上,在天空中,到处都焕发着勃勃生机。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金口的大街小巷,来来往往地穿梭着忙碌的身影,乡村的田地里,农民们在播洒着希望的种子。魏民奔跑在乡间小道,一夜之间,迎春花竟相绽放,明黄深绿,镶嵌如画。他不禁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他认为这首古诗通过描写柳树的自然生长,把春天的气息烘托得十分贴切。魏民的心情也如诗人般的轻松,因为“青石岭农业实业有限公司”播种了瓜苗、秧苗,鱼池开挖和果树基地的整地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他播下了希望,“青石岭”给他带来了力量和信心,他心中多了一份希冀。

    魏民满头大汗返回乡政府,正准备漱口洗脸,忽听乡政府大院一片嘈杂,不一会儿传来阵阵哀乐。魏民奇怪,急忙敲开章琪的门,章琪睡眼惺忪地打开门,问:“这么早,干什么?”

    “你听是什么音乐?” 魏民说。

    “大惊小怪,这肯定是街上老了人。” 章琪静下心一听,不以为然地说。

    “不对,这不是在街上,这是在乡政府大院。” 魏民肯定地说。

    这时乡政府大院传来鞭炮声,嘈杂声越来越大。章琪一听不好,于是与魏民一同赶到乡政府,只见二十几个人在乡政府大院内披麻戴孝,围在一张竹床旁,竹床上放着一具尸体,尸体用白布遮住,面部盖了一块红布,有几个民间艺人敲着锣,吹着哀乐,一看就知道在办丧事。

    章琪是办公室副主任,到乡政府办丧事他肯定要管,他说:“你们这是干什么,简直是瞎胡闹,办丧事办到政府来了!”

    这时一个头戴麻冠,身穿白色长孝服,腰束草绳的一个黑脸中年汉子走过来,他一把揪住章琪,嘶哑地说:“我叔父被你们逼死了,我们就是要在这里办丧事!”

    旁边一个胖嘟嘟的妇女高声叫道:“谁说我们瞎胡闹,叫他下跪,给九根叔行孝!”

    人群中传来附和的声音,几个年轻人就赶过来就要抓住章琪,这时魏民赶过来,他护住章琪,大声说:“各位乡亲,有话好说,这里是乡政府,是为全乡人民服务的场所,不是办丧事的地方,你们有事可以慢慢讲!”

    “跟你讲有什么用,你把书记、乡长找来,乡里逼死人了,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要讨一个说法。” 这时旁边另一个头戴麻冠的矮墩墩的中年汉子说。

    “把九叔抬到乡政府办公室去!” 人群中不知谁大声嚷嚷,不少人齐声附和,人群中一阵骚动。

    魏民伸手拦着大家,说:“各位乡亲保持冷静,我们马上向书记、乡长汇报。” 说完,低声对章琪说:“你赶紧向伍书记、张乡长汇报,这里我来招呼。”

    章琪没见过这个场面,刚才被那黑脸中年汉子一揪,腿都软了,见魏民这样说,觉得事态严重,赶忙跑去向书记、乡长汇报。

    后来,魏民了解到,这伙人是团结村田家人,死者叫田九根,七十三岁,无儿无女,是一个五保老人,村里多次想送他去乡敬老院,他就是不肯,他说他的身子硬朗,还可以种地,他不愿离开田家村,就是死也要死在家里。他的几个侄子见他态度坚决,也没有办法,只好隔三岔五地轮流去看看他。田九根种了一亩三分地,按照规定你种了地就要承担任务,公粮一亩五十斤,定购任务一亩三百斤,田九根共承担粮食收购任务四百五十五斤。田九根因年纪大,投入少,加上天气干旱,歉收四成,可去年底,乡、村为了完成任务,在田家村扒粮,田九根家也不例外。

    前几天,田九根家的粮食吃完了,他拿着一只碗,准备到侄子家去借点米,可是还未出门便摔了一跤,他挣扎着爬起来,睡在床上,想躺一会儿再去,结果一躺就再也起不来了,到死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只空空的碗。他的二个侄子忙着春播,几天没看见田九根,昨天傍晚去他家一看,发现田九根已经走了。村上人看见田九根手上空空的碗和家里空空的米缸,个个唏嘘不已,加上自己家里也即将断粮,一致认为田九根是饿死的,他们个个义愤填膺,说如果乡、村去年不扒粮,田九根就不会饿死。有的人为发泄对乡、村的不满,对田九根的侄子田大宝、田小宝说:“不能让九叔就这样饿死了,要把九叔抬到乡里去,讨个公道。” 不少人纷纷附和:“不能就这样算了,他们哪是共产党,分明是国民党,哪有饿死人的道理?”

    田大宝是个退伍军人,而且是个党员,去年乡、村秋粮收购的时候,村里要他带头,他二话没说,带头完成了任务,可现在正值春夏荒时期,他家的粮食也供应不上,前几天他老婆还跟他吵架,说他假积极。现在听村上人一怂恿,他火冒三丈,说:“九叔死得冤啊,把九叔抬到乡政府去!” 于是,便出现了刚才的一幕。那个黑脸中年汉子便是田大宝,矮墩墩的中年汉子是田小宝,胖嘟嘟的中年妇女是田大宝的老婆赵美娥,这些人都是田九根房下的亲属。

    伍逸谦得到章琪的报告,忙打电话叫熊安福来处理。这是第一次有人抬尸体到乡政府,熊安福一看就生气,厉声喝道:“你们这是要造反吗?哪有抬尸体到乡政府的道理!你们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这是违法行为。”

    “熊主任,政府饿死人违不违法?” 熊安福在金口乡呆了三十多年,人群中有的人认识他。

    “怎么说是政府饿死人呢?” 熊安福反问道。

    “去年乡里扒粮,九叔家的粮不够吃,饿死在家里。” 田大宝说。

    “你是他什么人?” 熊安福问。

    “我是他侄子。” 田大宝回答道。

    “你是他的侄子,你干什么去了?你叔叔饿死了你还有脸说追究乡政府的责任,我看首先要追究你们这些做侄子的责任。” 熊安福在乡镇工作多年,经验非常丰富,哪能让群众占到便宜。

    “我们自己家的粮食也接不上季,如果去年乡里不扒粮,我们家就不缺粮,九叔也就不会饿死。” 田小宝接着说。

    “就算乡里扒了粮,你们粮食不够吃,谁又能证明田九根是饿死的呢?” 熊安福反问道。

    “你没看见,九叔死的时候手里攥着一只空碗,米缸里一粒米也没有,九叔死得多可怜!” 赵美娥说完号啕大哭,跟来的一些妇女也跟着抹眼泪。

    “这怎么能证明是饿死的,也有可能是病死的。如果是病死的,你们分明是扰乱正常的工作秩序,我劝你们抓紧抬回去安葬,让老人入土为安。” 熊安福强硬地说。

    “九叔肯定是饿死的,他们分明是在推脱责任!” 人群中有人叫嚷道。

    “就算田九根是饿死的,你我说了不算,要做医学鉴定。” 熊安福说。

    “怎么个做法?” 田大宝问。

    “那肯定要做尸体解剖。” 熊安福说。

    “你说的还是人话吗?九叔无儿无女,人饿死在家里,你们还要给他开膛破肚!” 赵美娥边说边揪住熊安福的衣襟。

    熊安福厌恶地用力推了赵秀娥一掌,赵美娥应声倒地。人群中有人斥责道:“乡政府饿死人了还打人啊?” 赵美娥从地上爬起来,吊在熊安福身上,用手抓他的脸,不少人冲上去拳打脚踢,不一会儿熊安福便鼻青脸肿。

    魏民急忙走上前,拉开熊安福,说:“你们有话好说,怎么能打人呢?”

    “这个人是乡干部吗?简直是土匪!” 人群中不少人纷纷谴责熊安福。
………………………………

事态升级

    熊安福气喘吁吁地回到办公室,他马上打电话给伍逸谦,说:“伍书记,这些人无法无天,劝了半天不走,刚才还围攻我,我建议立即请派出所过来,必要时关几个人,否则乡政府没有威信,另外,我建议立即通知团结村的书记和主任过来。”

    这时,乡政府大院聚集了围观者上百人。不久,派出所长勒红军,副所长宋胜利带着所里的全部干警来到乡政府大院,勒红军与熊安福在办公室碰了面,熊安福指了指赵美娥说:“就是那个人带头围攻我,她是死者的侄媳妇,把她抓住了,这些人肯定会一哄而散。”

    勒红军指示民警带赵美娥到办公室做笔录,人群中一阵骚动,有的人说:“乡政府逼死了人还要抓人啊?”

    “我们不是抓人,我们找她了解一些情况。” 勒红军解释说。

    两个年轻的民警要拉赵美娥去办公室,人群中不少人说道:“不准抓人!不准抓人!” 一些人也赶过来护住赵美娥。

    这天正值金口街赶集,有些人听说团结村饿死了人,尸体抬到乡政府去了,都赶到乡政府去看热闹,不一会儿,乡政府就聚集了二、三百人,院内叽叽喳喳响个不停。

    勒红军站在乡政府门前,大声说:“同志们!静一静!我是派出所所长勒红军,抬尸体到乡政府闹事,这是一件很严重的扰乱社会治安的案件,有什么要求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解决,在这里我宣布几条:第一、尸体立即组织人员抬回去,如果不抬走,我们什么都不会答应的;第二、团结田家村选出五个代表与乡里洽谈,其他人全部回去;第三、围观的同志赶紧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扰乱乡政府的工作秩序;第四、所有肇事者我们将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不解决问题,我们坚决不回去!” 人群中山呼海啸地说,他们中有的人是看热闹,有的人则与团结村一样,粮食接不上季,他们借机发泄自己的不满。

    “这么多人,我们跟谁谈呢?” 勒红军说。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人群中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勒红军的话显得苍白无力。

    这时,团结村支部书记聂胜友、村主任贾光文带领全体村干部赶到现场,熊安福和勒红军、宋胜利立即把他们请到办公室。熊安福说,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抬尸体走,现场不仅有团结村的人,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