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留痕-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涂若兰若无其事地说:“我也是改制小组一员嘛。”
魏民对盛开明和胡涛说:“我们三人一起敬若兰书记一杯,感谢她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涂若兰忙招呼其他改制小组成员说:“我们一起敬魏镇长一杯,是魏镇长的正确领导才使得我们旗开得胜!”
涂若兰有意将功劳归功于魏民,令魏民很感动。魏民说:“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家一起干一杯!” 众人齐声干杯。
魏民和涂若兰会心地一笑。
改制后,镇里有钱了,这几天要帐的蜂拥而至。魏民交代党政办主任李斌将镇里的欠账理一下,准备集中解决一次。这天李斌拿着一大叠账单递给魏民,魏民接过一看,足有二寸厚,欠款近八十万元,多是茶叶和烟酒款,也有米和油之类,屠宰场的猪肉款也有五万,酒店招待费十几万元,魏民头都看大了。看了一会,魏民就看出了问题,就是调物管理混乱,办公室没有统一的调物单,除书记、镇长交办的有办公室主任签字并说明用途之外,其他班子成员也有权调物,而且没有说明用途,更没有经办人签字,仅班子成员一人签字。魏民认真一看,除书记镇长之外,李艳调物最多,仅香烟就有三万多元,其次是涂传文,仅茶叶就二万多元,费开明的最少,也有三千多元。
魏民对李斌说:“你将手续完善的先剔出来,并将已调走的周景致书记,已退二线的胡留意主席、施明显书记的账单先剔出来,这些先解决,其余的账单退回,要他们将用途及经手人补齐后再交给我签字报销。”
李斌正要出去,魏民把他叫住:“我们镇非生产性开支过大,你和财政所抓紧起草一个《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规范,节约开支。还有,我们刚换届,对整个机关管理制度也要进一步规范,你将《考勤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机关卫生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值班制度》、《接待管理制度》分别拟一个草案,尽快提交党政联席会议研究。”
几天后,李斌将这七个草案拿出来了,魏民看了一下,总体比较满意,但对《财务管理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一是一切开支必须先报告,获准后方可开支,没有主要领导签字,财务上不得支付任何款项,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二是任何人不得擅自调物,确需调物,应经主要领导同意,并由办公室开具调物单,说明用途,并有经办人员、分管领导签字,否则一律不予报账;三是超过五千元的开支报党委书记同意,重大开支报党政联席会议后审批。就《接待管理制度》魏民修改如下:所有接待按照标准一律在镇政府食堂用膳,如遇特殊情况确要在酒店用膳,应报主要领导同意,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修改完毕,魏民正要同张祥海商量,恰巧张祥海请他过去。魏民拿着这七个制度的草案递给张祥海说:“现在镇政府的一些制度比较乱,我叫办公室起草了一些制度草案,请书记过目。”
张祥海接过一看,觉得很全面,尤其是魏民主动提出“超过五千元的开支报党委书记同意,重大开支报党政联席会议后审批”这一条他觉得很满意,这说明魏民很尊重自己,不是个权力狂。张祥海想一下,说,“我觉得很好,干脆把《学习制度》、《党政班子会议制度》、《廉政制度》一起放进去,以党委、政府联合发文。”
魏民高兴地说:“书记想得更全面!”
张祥海迟疑了一下说:“魏镇长,我提示一下你,你跟其他班子成员要搞好团结。”
魏民不解地问:“请张书记明示?”
张祥海说:“有的人说你翻旧帐,不信任同志,标新立异。”
魏民一听就知道有些同志对自己完善财务手续的观点有微词,他耐心地作了解释。
张祥海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树敌太多对工作不利。”
很快,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了党政办提交的《泰古镇党委、政府关于下发机关管理暂行规定》的草案,魏民一一作了详细说明。
涂传文发言说:“对这个规定,我提两点意见,一是灵活机动,比如星期天主要领导不在,我们在泰古镇住的同志可以有一些接待;二是这个暂行规定管以后没问题,但魏镇长要管过去我不太理解。”
李艳忙说:“我同意涂主席的观点,不要管得太死。”
其他人黙不作声。
魏民接过话题说:“我不同意涂主席的观点,我镇一年非生产性开支高达六十万元,触目惊心,长此下去,工资都将发不出,我认为不能灵活机动,确实有接待可以先打电话再补手续。关于暂行规定只管以后我完全同意。至于完善财务手续的问题,我是为了对大家负责,免得将来审计过不了关。比如有的同志拿了十条香烟,就一个人签字,没有经手人,也没说明用途,时间长了审计部门可认定你是贪污,你根本没拿烟,而是与百货店内外勾结;还有的同志拿二十斤茶叶也只签了自己的名字,审计部门可认定你以权谋私,你把茶叶私自送人了。我并没有说不报销,难道完善手续也是翻旧帐?我希望大家理解!”
魏民一番话说得涂传文和李艳俩人面红耳赤。
张祥海沉吟了半天说:“这些制度很全面,魏镇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大家严格执行。确实有安排,提前打个招呼吗,我和魏镇长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大家说是不是?” 张祥海两边不得罪,意思是这事是魏民要搞,万一你要超点标,我是个懂人情世故的人,你们可以找我。
散会后涂传文极不高兴,甩门而出。
盛开明跟着魏民进了办公室,他道:“魏镇长,你简直能掐会算!”
魏民说:“你不要给我戴高帽子。”
盛开明说:“那凤凰百货商店的老板叫李丽,是李艳的妹妹,有人说李艳经常到店里拿东西找镇长签字,实际上什么都没拿,他们早就怀疑李艳搞内外勾结。还有涂传文与李思寿是同学,动不动拿公家的茶叶做私人的人情,按你说的这就叫以权谋私。”
魏民苦笑地摇了摇头,他只是对事而不对人,但他没想到一语中的。
第二天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妇一扭一捏来到魏民办公室,从包里掏出一沓发票要魏民签字,魏民看手续很完善,正要签字,不料少妇掏出一沓钱往魏民抽屉一塞,说,“魏镇长,我是凤凰百货商店的李丽,以后望多关照!”
魏民正言厉色道:“你把钱拿回去,否则我不会签字的。”
李丽讪笑着把钱装进包里说:“我没别的意思,只想表达一下心意而已。”
魏民签完字将发票还给李丽说:“今后要想继续和镇里做生意,价格一定要合理,我不会欠你一分钱的。”
李丽忙说:“我一定按魏镇长的要求办。”
按魏民的要求,李斌将《泰古镇党委、政府关于下发机关管理暂行规定》的文件分别报送了一份给县委书记谭兆辉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岳学文,不料谭兆辉在文件上作了重要批示:此件可借鉴,规范乡镇机关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请朝阳同志阅处。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夏朝阳接到批示后立即到泰古镇调研,并在泰古镇召开了“规范乡镇机关管理,加强廉政建设”现场会,各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参加了会议。张祥海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夏朝阳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近十年县委第一次在泰古镇召开现场会,张祥海扬眉吐气,他想,当时涂传文和李艳在他身边说东道西,好在他实在找不到制止这个规定的理由,不曾想一不小心诞生了一个全县的典型。
………………………………
路灯
周一,魏民找到张祥海:“张书记,泰古镇是千年古镇,晚上漆黑一片,我建议在古街和沿雄江装二排路灯,以提升古镇的形象。”
张祥海担忧道:“装路灯要花很多钱,而且要维护,就怕财政不堪重负啊!你不是说柏树茶厂改制的钱要用于修路吗?”
魏民说:“我概算了一下,古街和沿雄江装路灯一百盏左右,大约耗资三十万,一年的运行费用三万左右,镇财政挤一下也是可以承担的。”
因为现场会的事,张祥海心情很好,装路灯这也是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事,于是他说:“你去拟一个方案,我支持你!”
魏民兴高采烈地从张祥海办公室出来,他觉得和张祥海处于蜜月期,他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做一些事了。
迎面碰上涂若兰,见魏民满脸堆笑,她问:“魏镇长捡到米票子了?”
魏民神秘兮兮地说:“好事!争取一个月见效果。”
涂若兰愣在那里,不知魏民遇上什么好事。
魏民马上把施卫东和村建办主任张化找到办公室。施卫东和张化听说街上装路灯都欣喜若狂,尤其是张化,他是江南省建筑学校毕业的,还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江南大学城市规划的本科学历,他说:“我前几年就提出了要装路灯了,可无人问津,其实路灯不仅起照明作用,它还有美观和起路标的功能,更重要的它是文明的标志,吸引农民进城,对城镇化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魏民见张化说得头头是道,不觉多看了他一眼,只见张化年龄与自己相仿,瘦高个,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
魏民带着施卫东和张化从雄江大桥走到望江亭,又沿古街返回镇政府大院。回到办公室,魏民说:“我的意思是沿雄江装一排路灯,沿古街装二排路灯,村建办预算一下,到底要装多少盏路灯,需要多少钱,拿出一个方案报党政联席会研究。”
第二天施卫东就带着张化来到魏民办公室,张化介绍道:“沿雄江主要是人行,我建议装六米高的路灯,五十米一盏。沿古街有车行也有人行,建议装十米高的路灯,三十米一盏。另外,为了突出泰古古镇的风貌,建议在望江亭和雄江大桥装几盏射灯,在临江远眺望江亭和雄江大桥就知道到了泰古镇。”
魏民默默地点了点头,他觉得张化思路不错,而且考虑得很细。
施卫东补充道:“我建议农贸市场东南西北各装一盏路灯,方便老百姓起早摸黑经营。”
魏民说:“施部长这个建议不错,张主任把这条加进去。”
李艳在张祥海办公室听说魏民要装路灯,就说:“这魏民确实是个人物,来泰古镇时间不长,还真看出了泰古街的问题。”
张祥海说:“开始我也有点顾虑,毕竟泰古镇的财力很紧张,但想想也是好事,这不也是我的政绩吗?”
李艳说:“我妹夫施庆刚在泰古建筑公司当项目经理,听说他在东昌市装过路灯,能否交给他做?”
张祥海说:“我试试看吧。”
几天后,魏民带着施卫东、张化向张祥海汇报泰古街安装路灯的方案,张祥海看了后很满意,交代尽快确定灯型,明确价格,加快实施。最后张祥海说:“听说建筑公司的施庆刚在东昌市装过路灯,你们找他咨询一下,方案尽量优化,只要价格合理,可以交给他做。”
魏民见张祥海有交代 ,就顺水推舟地说:“施部长找一下施庆刚,但是价格一定要从优。” 张祥海卡准了魏民的死穴,魏民只想做实事,他只要求做好,至于谁去做,他真的没有考虑。
当晩,施庆刚就请施卫东和张化吃饭,原来施卫东和施庆刚都是丰江施家人,又是小学同学,俩人一拍即合。但施卫东办事还是比较公道的,他选了一个中等偏下的价格。
不久,泰古街安装路灯的方案就提交到泰古镇党政联席会议上研究,会上,施卫东详细介绍了安装方案以及灯型、价格,魏民进一步阐述了安装路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涂传文阴阳怪气地说:“做工作一定要切合实际,千万不能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有钱多给镇干部发点奖金。”
蔡厚德说:“我听说路灯维护费很贵,我建议还是慎重为好。”
汪春光说:“现在机关干部抱怨奖金低,我觉得涂主席的话有道理。”
涂传文用挑衅的目光看着魏民,心想只要李艳出面反对,这安装路灯的方案就很难通过。
不料李艳讥讽道:“我看我们有的同志目光太狭隘了,装路灯那是文明的标志,你家里为什么不黑灯瞎火呢?那多省钱?我觉得泰古街早就应该装路灯了,我完全同意施部长提出的方案。”
涂传文瞪大眼睛看着李艳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这李艳一直站在自己这一边的,怎么突然变卦了呢?
盛开明、胡涛也发表意见,支持安装路灯。
最后张祥海拍板道:“既然多数同志都同意,那就抓紧实施。”说完用眼睛瞟了一眼涂传文,意思是少数服从多数,我也无能为力。他不能完全把涂传文丟在一边,他还需要涂传文来制衡魏民。
端午节前,路灯亮了。泰古街在路灯的映衬下显得焕然一新,尤其是雄江旁的路灯和望江亭、雄江大桥的射灯,远远望去,泰古街灯火通明,更显得繁荣兴旺。人民欢呼雀跃,兴高采烈,不少人家放起了鞭炮,李思福还在“泰古人家”门口放了宴火,引得无数人观看,人们好似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从这天开始,泰古街晚上人流如织,商铺推迟了打烊的时间,街上的生意比以前火了许多。
魏民在施卫东、张化、施庆刚等人的陪同下一路检查路灯安装情况,察看亮化效果。他们来到望江亭,远远听见涂若兰和李娇在亭子里高兴得唱起了歌,见魏民等人来了歌声嘠然而止。
魏民问:“效果怎么样?”
涂若兰说:“太美了!一下子提升了泰古街的档次。”
魏民笑道:“这下子不会崴到脚吧?”
李娇调侃道:“帅哥镇长,人家希望崴到脚呢,不然哪有人送她回家呢?”
涂若兰追打着李娇说:“我撕烂你的嘴!”
看着两个人欢快的身影,魏民的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
合作社
改制的成功和路灯的安装让魏民在泰古站稳了脚跟,社会上对新一届班子好评如潮,社会矛盾逐步缓解,近一个月无一例上访,随着建筑工程公司镇外税收的入库,财政收入也赶上了时序进度。魏民这段时间比较轻松,他可以腾出手做一些事了。
这天魏民一上班就接到费浩明的电话。费浩明问:“魏镇长,大棚蔬菜的事大概丢到脑后去了吧?”
魏民忙说:“天地良心,费县长交办的事我怎能忘呢?只是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我交代分管副镇长做了些前期工作,我还来不及过问,不过,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费浩明交代道:“你多准备几个点,我后天去泰古镇看看。”
魏民说:“欢迎费县长来泰古指导!”
放下费浩明的电话,魏党的电话打过来了,魏党着急地说:“姜九香闹到集团公司来了。”
姜九香是李吉祥的妻子,李吉祥生前曾交代魏民要把他的儿女当侄子侄女看待,他诧异地问:“她到集团公司闹什么?”
魏党说:“李楠怀孕了。”李楠是李吉祥的大女儿,在集团公司任办公室主任。
魏民大吃一惊,问:“谁干的?”
魏党说:“听说是景宏泰总经理干的。”
魏民说:“你先控制一下局面,注意维护公司的形象,我下午过去看看。”
放下电话,魏民把胡涛和农技站站长熊慕豪找来,说是去蔬菜基地看看。胡涛在车上介绍道:“泰古镇有三个蔬菜基地,一是泰古胡村,面积约二百亩;二是涂坊涂村,面积约一百亩:三是元溪熊村,面积约五十亩。泰古胡村是老蔬菜基地,涂坊和元溪是近二年发展起来的。”
魏民问:“要是今年扩种五百亩蔬菜到哪里选点比较合适?”
胡涛说:“五百亩可能消化不了,西线村地势低洼不适合种蔬菜,中线种果茶,只有东线村适合种蔬菜。”
魏民揺摇手说:“小打小闹没有意思,面积大了才有聚集效应。”
熊慕豪在一旁说:“泰古镇的蔬菜多是自给自足,以农贸市场销售为主,外销不多,最远的就是销到东昌市。”
魏民说:“要做大一个产业,眼睛要向外,仅靠东昌市的市场是没有出路的。”
魏民一行先来到元溪村,蔬菜专业户叫熊慕新,是熊慕豪的弟弟,他在哥哥的鼓励下种了五十亩蔬菜,去年收入超过十万。魏民问他愿不愿意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他说资金不够,销路不畅,目前扩大面积的时机不成熟。他们又来到涂坊村,涂坊村支部书记涂相金在村口迎候,蔬菜基地在进村道路两旁,菜农在地里忙碌着,四周一片绿油油的,令人赏心悦目。魏民问涂相金愿不愿搞大棚蔬菜,涂相金表示愿搞,但对销路没有信心。最后他们来到泰古村,泰古村支部书记胡留成和第三村民小组长胡旺生在蔬菜基地等候。胡涛介绍说胡家有三个村小组,第一村民小组过去以捕鱼为生,现在多数在街上做小生意,第二村民小组以种水稻为生,我家属第三村民小组,以种植蔬菜为主。魏民问了胡旺生是否愿意搞大棚蔬菜,胡旺生说我肯定愿搞,不过要胡书记同意,原来泰古镇外销蔬菜主要是胡留成的弟弟胡留功在搞,其幕后老板就是胡留成。
胡留成开始在街上卖干货,后来见市场蔬菜多了,就叫弟弟收了一车蔬菜到东昌市去卖,效益不错,开始是二天一车,后来是一天一车,现在是一天三车,包括元溪村和涂坊村的蔬菜都是胡留功上户收的。
魏民知道,泰古镇蔬菜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市场,必须建立一个联系市场和菜农的纽带,才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中午,魏民一行在泰古村吃饭。魏民很喜欢与村支部书记打交道,他认为能在村里站住脚并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都是能人。那天在县里接访他就看到胡留成的能量,说话滴水不漏,一百多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席间,胡留成说:“魏镇长,我听说你创办过集团公司,一直没机会向你讨教,能否指我一条致富路呢?”
魏民说:“讨教谈不上,但眼前就有一条路,而且非你莫属。”
胡留意精神一振,忙问:“什么路?”
魏民说:“成立蔬菜合作社。”
胡留意问:“这合作社是干什么的呢?”
魏民说:“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以蔬菜交易市场为依托,合作社建立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成立了生产资料部、技术部、交易市场办公室、财务部等,发展菜农入社,带动蔬菜种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胡涛附和道:“这真是件好事!”
胡留成不以为然地说:“这算什么好事?我现在不就是卖菜吗?无拘无束,要是成立了合作社,让菜农捆绑我的手脚多花不来?”
魏民说:“胡书记此言差矣,你现在为什么效益低?就是因为没有将自己与菜农捆绑起来,所以菜农不敢种,形不成规模效益。如果你把自己与菜农捆绑起来,菜农尽管放心种菜,合作社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过去仅是产后销售的收入,现在产前、产中都有收入,关键是你将货源控制了,你想不赚钱都不行,这是互惠互利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胡留成摇摇头说:“我有多大的脚就穿多大的靴,现在一天销三车蔬菜勉勉强强,如果我销不出去菜农不活剥了我?”
魏民说:“我可以帮你啊!你可以与金口集团合作,他们在广东一带有销售渠道。”
胡留成顿时两眼放光:“魏镇长真是高人!我敬你一杯!”说完一饮而尽。胡留成知道,傍上了金口集团这艘大船他就可以乘风破浪。
魏民也酒到杯干。他说:“你抓紧与附近的菜农联系,相信他们都会踊跃加入蔬菜合作社。今年县政府有大棚蔬菜种植计划,县里有专项补助,要争取在泰古镇布二个示范点,鼓励菜农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魏民又交代胡涛和熊慕豪说:“你们要协助胡书记把蔬菜合作社办好,要把这个项目作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引擎,作为我镇农业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吃完中饭,魏民醉醺醺地往金口乡赶,来到金口集团的时候,酒也醒得差不多了。听说魏民要过来,黑皮、万有财、周毛根、魏党等人在办公室等候,景宏泰坐在沙发上一脸茫然。
魏民开门见山地问:“景经理,李楠的事是不是你干的?”
景宏泰尴尬地回答:“是我干的的。”
魏民问:“那你打算怎么办?”
景宏泰低着头说:“不知道。”
魏民一把揪起景宏泰狠狠地往沙发上一推:“你不知道动人家姑娘干什么?人家是黄花闺女,将来怎么嫁人?她爸爸把她托付给我,你叫我怎么向她爸爸交代?”
众人纷纷指责景宏泰。
景宏泰嘟囔道:“魏镇长,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