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嘉靖小首辅-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迪道:“这叫刺刀,可以置于虎威铳上。这样一来,飞虎军的火铳手就有了近战肉搏的能力。”
样式孙赞道:“老朽怎么没想到!这样一来,虎威铳远战是精良的火器,近战亦能当作长枪使用!”
陈迪道:“没错!先打造两千支!今后,造多少虎威铳,就造多少刺刀!”
样式孙拱手道:“遵命!”
陈迪说又道:“造办处最近的银子够用么?”
样式孙道:“户部的张侍郎昨天刚来过,他说了,只要是造办处所需银两,可直接去户部太仓银库去领!”
“哦?户部如今倒是财大气粗起来了!”陈迪道。
陈迪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明白这是大明钱庄的功劳。有了大明钱庄,户部就有了活水钱。
陈迪走出造办处,抬头看了一眼天,他心情不错。
………………………………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今后一定是撑死的
陈迪的忘年交胡元春,正在京城永春酒楼雅间大吃珍馐美食,大喝陈年佳酿。陈迪给了他不少银子,胡元春这老头自出了北镇抚司诏狱,似乎只剩下了大吃大喝这一个爱好。陈迪给的银子大部分都让他花费在吃喝上了。
雅间的门推开,陈迪走了进来。
“咦?陈大都督来了?你怎么知道我在这儿?”胡元春笑道。
陈迪毫不客气,一把拖过一张椅子坐下,给自己添了一杯酒:“这天下还有我这个大都督不知道的事儿?我说胡老头,我虽不知道你是怎么生出来的,却知道你日后是怎么死的!”
胡元春一边啃一个鸭腿一边问:“你倒说说我今后是怎么死的?”
陈迪道:“肯定是被酒肉撑死的!”
胡元春笑道:“我都这把年纪了,本就没几天好活!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该享受时且享受嘛!吃喝找女人是享受,如今我那下面怕是连鸟都吓不住了,找女人也是白费银子,只好寄情于吃喝。”
陈迪喝了一杯酒:“歪理邪说,不过你当初是帝师,我是说不过你的。里外你喝酒吃肉也花不了几个钱,缺银子跟我打声招呼就是!”
胡元春道:“那老头子我可要谢谢大都督慷慨了!”
陈迪叹了一口气。
胡元春道:“皇上都被你软禁了,朝局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还叹什么气?”
陈迪道:“你这话可是大不敬。啥叫皇上被我软禁?我那是保护皇上。”
胡元春道:“你这话糊弄糊弄世人还行,糊弄老头子我?你如今是学那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
陈迪又饮了一杯酒:“不当家不知道咱大明已经成了什么样子。如今的大明朝,好比一艘在海上漂了几十年的大船,看似船大桅高,实则是四处漏水。要修好这艘船谈何容易?更何况。。。。。。”
胡元春道:“更何况你也并非大权独揽、一手遮天,你的头上还有个首辅严嵩,对嘛?”
陈迪拱手道:“胡老头子真乃神人也!你应该知道,要说我现在手握兵权,要逼严嵩交出内阁的权利易如反掌,可是。。。。。。”
胡元春接话道:“可是你的人手有限,只能依靠严党的数百名大小官员替你打理六部和地方,对么?”
陈迪赞道:“你胡老头不进内阁真是屈才了!说真的,我打算跟严嵩说说,让你入仕帮我,如何?”
胡元春摇头道:“老头子我已经是风烛残年,对于什么名利、官位已经是无欲无求。你的好意我是心领了,我只打算在这余生中吃遍天下美食,饮遍天下美酒。不过嘛,我劝你一句,暂时不要动严嵩!你虽贵为大都督,掌天下兵权,却只做了两年官。要说党羽,严党的党羽是你的人的百倍!如今朝局初定,没有严党,你根本控制不了两京一十三省!”
陈迪道:“这道理我不是不知道。要说严党官员多如牛毛,其中亦不乏人才。可上梁不正下梁歪。严嵩视财如命,手下的官员也大都是视财如命!总不能依靠一群财迷治理天下!我怕时间长了,大明之财会被他们瓜分殆尽!”
胡元春道:“所以你任用一个把你骂的狗血淋头的海瑞做左都御史,借海瑞这认死理的榆木疙瘩看住严党那些贪财的官员?”
陈迪佩服的看着胡元春。这老头子如今虽是草民,对于朝局却能洞察于心,实在是刘基刘伯温一般的人物。
胡元春道:“海瑞是看不住严党的!他这样蠢直的人,可以立为朝廷的道德榜样。若要说做什么大事,他不是那块材料!严党经营这么多年,党羽个个都是些官场上的老油条,能让海瑞抓住什么把柄?”
陈迪问:“这么说,我只能隐忍了?”
胡元春道:“暂时也只有隐忍这一个办法!严嵩之贪天下谁人不知?皇上为何要容忍他几十年?因为严嵩除了贪,却还勘用!皇上交给他的事情,大都能办好!你现在虽有飞虎军在手,翅膀却还不够硬。为今之计,只有广纳人才,培植自己的党羽。等你的陈党力量压过严党,你掌着军权,逼严嵩退出内阁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陈迪道:“老头子你的想法倒是与我不谋而合!如今我已提拔了十几名严党中有才干的官员。这批人,我打算好好拉拢,为我所用。”
胡元春问:“从严党拉人,那位严首辅能乐意?”
陈迪笑道:“别忘了,我可是他的义子!提拔严党的官员是在提拔自己人,他不会起疑!”
胡元春点头到:“嗯,此事可行。对严党中那些有才干的官员,一方面要大大提携,委以重任,另一方面要多多私下拉拢。另外,大明的读书人何止千万,治世大才如过江之鲤!你要礼贤下士,广招贤才!”
陈迪道:“礼贤下士,光招贤才?我已经这样做了。”
胡元春从怀中掏出一本《大都督诗集》,扔在桌上。
“你的大作,老头子我已经拜读了!对大明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如果我没猜错,你之所以刊行这诗集,就是为了让读书人明白你的报国之心,让他们主动投奔到你门下,对否?”胡元春边大嚼一盘羊腿肉一边说。
陈迪道:“没错!老头子以前是做过帝师的,你且说说,我这本诗集如何?”
胡元春道:“苏轼、辛稼轩亦在你之下。你小子若不做什么大都督,光凭写诗的本事也能混口饭吃。”
陈迪给胡元春添了一杯酒:“胡老头,我想做两件大事,只是做这两件事的时机还没到!”
胡元春头也不抬的说:“如果我没猜错,一件是裁撤天下卫所军,另一件是改大明的税制,对否?”
陈迪又赞了一声:“胡老头子,这内阁首辅真该让你来做!”
胡元春放下筷子,认真的说:“大明的两大弊病,无非军制和税制两项。要在这两项上动手,你就要冒着得罪天下武人,得罪天下皇亲、官吏、士绅、读书人的风险!做这两件事,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句话,你陈大都督是一支雏鹰,只有羽翼丰满后才能一飞冲天!贸然展翅,只能摔得粉身碎骨!”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兴明书院
与胡元春吃罢了饭,陈迪回到大都督府时,大都督府外聚集了一百多号读书人打扮的年轻人。他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本《大都督诗集》。
“让我们见见大都督吧!我们都是来报效的!”其中一名领头的青年学子对守门百户苦苦哀求道。
“是啊,我是从四川来的,他是从湖广来的,还有他,是从河南来的。全都是跋山涉水啊,只求见大都督一面。只求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其中一名学子说。
陈迪没想到自己的那本《大都督诗集》流传速度如此之快。短短一月时间,便有这么多青年才俊慕名前来报效自己。
陈迪高声道:“诸位,我就是大都督陈迪!你们的拳拳报国之心着实令人钦佩!来的都留下,我先将你们安排在京中住下。”
“拜见大都督!”青年学子们齐刷刷的跪倒了一片。
“免礼!大明刚刚遭受两场兵祸,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正需要你们这样的青年才俊!我自然不会亏待你们!我保证你们都能拿到每月五十两的俸银。”陈迪许诺道。
其中一名学子说:“大都督,我们来投奔您可不是为了银子。读了大都督的诗集,我们才知道大明有一位胸怀大志的大都督!我们这才北上前来效命!大都督,我们这样慕名前来报效您的人,客栈里还有很多。只是怕全来大都督府,怕惊了大都督的驾,这才派我们这几个人作为代表来这里。”
陈迪问:“你们共有多少人?”
领头的青年学子回答:“总有四五百人!”
陈迪又是一惊!他没想到自己的诗集竟有如此的影响力。怪不得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两位野猪皮皇帝要大兴文字狱。文字这东西,真的可以鼓动一大批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
不过可惜,什么康熙、乾隆都不会在这段历史中出现!陈迪已经计划好了。飞虎军刚刚扩军,需要在实战中磨砺自己。打鞑靼、打瓦剌、打兀良哈为时过早。他打算将飞虎军拉到奴儿干都司,拿康熙、乾隆的祖宗们先练练兵!
四五百青年学子来了京城,怎么安排?安排他们做官?严嵩一百个不会同意。你安排给这些人官帽,不就要摘掉一批严党的官帽么?大明的科举制度十分严苛,这些年轻人应该没几个举人出身。严嵩肯定会以这些人没有功名为理由拒绝他们入仕。
再说,四五百青年学子中,有多少有真学识的?有多少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陈迪自己也不清楚。
让他们回家去?那岂不是要寒了天下有报国志向的仕子的心?
陈迪突然想到,胡元春那老头子有如此大才,不能让他闲着!不如设一书院,让这些读书人都进入书院之内研习经世致用的学问。胡元春就做这书院的院首!
陈迪在顺天府西的鼓楼街上买了整整一排房子。这些房子将作为书院的教舍。而书院的名字,陈迪将其命名为“兴明”。陈迪又请来胡元春做兴明书院的院首。
胡元春不会想到,若干年后,这些兴明书院的学子将进入大明庞大国家机器的各个岗位。兴明书院毕业的学子,将会被世人称为“兴明党人”。
陈迪又给兴明书院配了几位老师。这几位老师可都是重量级的!户部左侍郎张居正、右侍郎龙子兴教他们大明税制、经济课。兵部尚书唐顺之教他们兵法课。浙江巡抚胡宗宪这几天入京述职,陈迪打算让他给学子们讲讲地方政务课。
兴明书院开课的头一天,陈迪自然要到场。
书院最大的一间教舍内,四五百名学子垂手站立,等着大都督陈迪训话。
陈迪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想问问诸位,谁知道什么叫三纲五常?”
一众学子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谁能不知三纲五常?
一名学子抢先说道:“禀大都督,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五常则是仁、义、礼、智、信!”
陈迪满意的点点头:“好,那你说说,这三纲是什么意思?”
学子回答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意思嘛,就是说大臣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儿子要绝对服从于父亲,女子要绝对服从于丈夫。自然,这三纲另有一层意思则是当君主的要给大臣做出表率。当父亲的要给儿子做出表率。当丈夫的要给妻子做出表率。”
陈迪道:“如果当丈夫的不能做出表率。譬如有位丈夫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将家里的财产败个精光,又在赌场上把自己的妻子输给了别人。按照三纲的说法,当妻子的是不是还要服从于丈夫,心甘情愿的跟着别的男人走呢?”
那学子回答道:“按照三纲的说法,妻子似乎应该如此。”
陈迪又道:“要是当父亲的不能做出表率,譬如这个父亲是个酒鬼,因为喝多了酒,发酒疯要阉了自己的儿子。按照三纲的说法,当儿子的是不是也要服从于父亲,不能反抗,只能任由酒鬼父亲割去自己的命根?”
“这个嘛。。。”那学子一时语塞。
陈迪说赌鬼丈夫和酒鬼父亲的两段话都只是铺垫。下面,他开始亮出了自己的刀子!
陈迪高声道:“假如君主不能做出表率,譬如这个君主是个昏君。将天下之财视为己财,将天下黎民百姓的姓名视为草芥。因为贪恋女色,要把天下已婚的、未婚的美女全部收入宫中。按照三纲五常的说法,当臣子的是不是要绝对服从,将自己的妻子儿女送入宫无道昏君玩乐?”
一众学子无言以对。胡元春心中则是一惊,陈迪这小子,说他不想篡权真是假的!什么赌鬼丈夫,酒鬼父亲?他说的重点其实在后面!接下来这家伙应该会说昏君无道即该推翻了吧?这可是赤果果的狼子野心,他正在从儒家的理论入手为自己的篡权之事寻找理由!
一位三十多岁的学子反驳陈迪道:“大都督,您这是对三纲五常做出了曲解!”
陈迪问:“愿闻先生高见!”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向皇权宣战
那学子高声道:“朱熹所提三纲五常,精髓在于教。有教无类嘛。就是倡导世人按照三纲五常的本义去做。没有任何强制的意思。另外,三纲五常的教义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在教化臣子、教化儿子、教化妻子。另一方面也是在教化君王、教化父亲、教化丈夫。”
陈迪道:“先生大错特错!三纲的原意也许跟先生所说的一致。然而如今的情形恰好相反!三纲已经只对臣子、儿子、妻子有约束之力!已经成了君主、丈夫、父亲维持权威的工具!”
那学子道:“大都督此言差矣。。。。。”
学子正要再次宏篇大论,陈迪却打断了他:“此言差在哪里?臣子不从无德的昏君便是不忠不孝、儿子不从无德的父亲便是不忠不孝、妻子不从无德的丈夫便是不忠不孝。”可如果是昏君冤枉了臣子呢?丈夫冤枉了妻子呢?父亲冤枉了儿子呢?是不忠还是不孝?即便是臣子、妻子、儿子冤屈,当君主的、当父亲的,当丈夫的也不会受到任何惩戒!先生,我说的可是事实?”
那学子道:“这的确是事实。。。可是。。。。”
陈迪高声道:“没有什么可是!不管是郡主还是臣下,不管是父亲还是儿子,不管是丈夫还是妻子,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君主、父亲、丈夫做得对,应该得到臣下、儿子、妻子的支持。君主、父亲、丈夫做错了,就应该被臣下、儿子、妻子反对,并且得到应有的惩戒!所以,三纲五常完全就是扯淡!它根本不配作为道德的评判准绳,世俗道德的评判准绳只能有一个!”
学子问:“请大都督明示,道德的评判准绳应该是什么?”
陈迪朗声回答道:“大明律!因为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陈迪又道:“不管是君主、丈夫还是父亲,只要触犯了大明律,就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臣子不必屈从于君主,儿子不必屈从于父亲,妻子也不必屈从于丈夫!但是,所有人都必须要服从于法!这就叫依法治国!”
那学子问:“假如皇上犯了法呢?”
陈迪回答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的面前,人人一律平等!就算今上犯了法,一样要得到应有的惩处!”
王朴的一席话,像是将一块巨石投入了一片安静的死水!霎时间便掀起了滔天巨浪!
石破天惊,真是石破天惊!
兴明书院的学子们开始窃窃私语。
陈迪道:“诸位不必如此惊讶!在这个世上至高无上的权威不是什么三纲五常,不是什么孔孟朱先贤,不是皇上,不是内阁,也不是本大都督!权威只有一个,就是法!就是大明律!当然,如今的大明律有很多的不足,本大都督今后一定会建议内阁和皇上,修改大明律,使这个权威臻于完善!”
“大都督要修大明律?”
“我的天啊,大明律可是太祖爷钦定!”
大家又开始窃窃私语。
王朴道:“太祖爷制定大明律的时候,就一定能预料到后世百年的情形?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大明律中对的,我们要保留,错的地方,一定要改正!因为大明律的权威之重,不允许它带有任何错误!”
陈迪的这些话其实已经在和自秦始皇以来数千年的旧有皇权宣战了!
王朴在兴明书院说这番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在兴明书院的学子心中,树立起“法”的神圣地位。当“法”在这些学子心中超越了皇权后,当这些学子逐渐成为大明的各级官吏后,那个时候皇权就会被彻底的架空!昏君误国的悲剧才不会再在大明上演!”
大明律就是大明的宪法!只有确立了宪法之神圣,大明帝国才能走上依法治国的正确轨道!
陈迪又高声说道:“从现在开始,大明律就是兴明书院的必修之业!你们要挑出大明律中的不足之处和可贵之处!”
陈迪又问一众学子:“说完了三纲,再说五常!诸位谁能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仁义礼智信?”
马上有学子回答道:“仁者,凡事不能只想自己,要多为别人想,替别人考虑,做事为他人即为任。仁者,爱任也!义者,别人有难,伸出手帮有难之人,即为义举!礼者,示人以曲,已弯腰则人高,对他们有礼,因此尊敬别人就是礼!智者嘛,把书本上的道理琢磨透了,就是智。信者,人言也,君子一言驷马一鞭即为信!”
陈迪道:“智值得提倡,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今天我只说仁、义、礼、信。先说说这仁,凡事为他人着想是仁!凡事替别人考虑是仁。我要说,这全是放屁!”
一名学子道:“大都督污言,学生不敢苟同!学生饱读诗书,秦汉唐宋元明。汉时对匈奴、鲜卑,唐时对突厥、东瀛宋对契丹、西夏、金国,还有本朝对鞑靼、瓦剌、兀良哈。我们从来都是为外族以礼待之!譬如外族没有文字,我们教他们文字。譬如外族没有衣衫,我们教他们制作衣衫。譬如外族没有栖身之所,我们将水草丰美的北部草原送给他们。我们拿出最好的东西待他们,这就是仁!仁者爱人也!”
陈迪问:“那这些异族呢?他们可曾以仁待我们?他们不思天朝上国他日相辅之德,反而以肆意杀戮,横加抢掠对待我们的边关百姓!我们给他们的是瓷器、茶叶、绸缎、文字,他们回报给我们的是什么?是钢刀、是弓箭、是铁蹄!自汉代至今,多少汉家百姓惨死在那些个我们曾经以仁爱待之的异族手里?我们强大的时候,我们爱他们,我们弱小时呢?他们根本不会去爱我们!他们从来没有打算以仁待我们,只是处心积虑想要掠夺我们的财富,抢走我们的妻女!仁爱换来的是什么?是无数汉家百姓的怨灵亡魂!所以我说,什么所谓的仁爱,全是放屁!”
………………………………
第一百九十九章 建州女真要倒霉
陈迪继续慷慨陈词:“对于外族之仁,便是对汉人百姓最大的残忍!历朝历代有多少汉人百姓因为君主对外族的仁爱而血流漂杵?有多少汉人姐妹被外族侮辱?还有‘义’,外族有难,我们帮忙是义。可当我们有难之时,谁见过有任何的外族帮助我们汉人?”
一名学子大胆的接话道:“大都督所言极是!就例如倭寇!唐时倭国遣使来唐,大唐皇帝回赠给倭国使者大量的赏赐,还不吝教给他们大唐的文字、礼仪、制度!他们靠着唐礼、唐制渐渐强大,掉过头就来屠杀我们大明的子民!”
陈迪点头道:“没错!大明子民何止万万?为何要对那些个外族讲什么仁义!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么是自然?弱肉强食便是自然!我们是要在三纲五常的束缚下做温顺的绵羊,任那些个饿狼羞辱?还是突破三纲五常的束缚,做一头雄狮呢?”
那些个学子听了议论纷纷。他们寒窗十年,读的是儒家经典。可就在这一刻,他们的大部分人已经被陈迪的言论感染,开始怀疑那些被世人奉为金科玉律的儒家经典!
正如陈迪所说的那样,儒家理论只能让大明的子民变成温顺的绵羊!穿越前,陈迪曾经是儒教的忠实簇拥。可穿越后,当他目睹倭寇屠杀江浙百姓的惨状,目睹嘉靖帝的无道所为,他终于想明白了,导致大明羸弱的根本原因就是儒教!
去儒化势在必行。不过现在不是时候。今天的这些话,只能在兴明书院跟几百学子说说!
傍晚时分,兴明书院门口。
胡元春对陈迪说道:“你今天在兴明书院说的这些话,要是传出去,天下的读书人都会认为你是妖魔!”
陈迪道:“天下的读书人今后如何看我暂且不说。胡老头,你倒说说,兴明书院的这几百学子如今怎么看我?”
胡元春道:“你这张巧嘴已经让他们拜服于你!如今他们看你就像看一尊神明!”
陈迪说:“这就足够了!这几百人你老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