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影云波-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应该是五个的,但是秋雨铃想在家带孩子,不想去凑热闹,便留在了家里。至于楼云。

    楼云受到了这次祭天的邀请,皇帝特意下旨让他跟随。

    楼云便领命跟随皇帝去祭天了,而且前来与他下旨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允常,而皇帝也特意吩咐,让朱允常带着他就可以了。

    楼云这一次祭天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官衔就可以参加祭天大典。

    而是因为他这一次走的位置,祭天大典的时候,皇帝自然是走在最前的,之后跟着的则是皇子皇孙,亲王郡王。

    最后才是文武百官。

    而楼云则是跟着朱允常走在了亲王郡王,皇子皇孙的队列中。

    楼云一个外臣,更何况是个没爵位,没官衔的外臣,走在那个队列中,基本属于大逆不道。

    而在这个位置中,他也是十分的靠前的,最前排的是皇帝亲生的三王,太子居中,汉王居右,赵王居左。他们走在第一排。

    而第二排的则是一些年纪辈分较高的王爷们,宁王等人作为皇帝的兄弟,走在第二排。

    至于第三排的则是太祖的三代子孙们了,朱允常作为三代子孙,而且是藩王,他自然是居中的,而楼云就在他的右侧,左侧的是长子长孙的朱瞻基。

    而后的是一些郡王。

    这种事情是绝对没有马虎的,皇帝对于楼云的位置也是视而不见,朱允常带着楼云,教授他祭天,祭祖时的一些礼貌。

    面对楼云的位置,文武百官们都开始嘀咕了起来,纷纷猜测他是不是云妃娘娘的儿子。

    毕竟皇帝有私生子这种事是很常见的,更何况是和贵妃了。宋朝的宋仁宗传闻就是皇帝的私生子,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几乎是耳熟能详的。

    传闻宋真宗的刘皇后因为嫉妒李贵妃生了儿子,便将这个孩子拿剥了皮的狸猫换下,诬陷刘贵妃生下的是妖孽。

    而这个孩子被送到了宫外长大。

    这个故事是耳熟能详的,毕竟后宫永远是个充满火药味的地方,而最得宠的那个人,往往是腹背受敌,四面楚歌的人。

    现在朝中仿佛有了这样的传言,楼云就是云妃的儿子,云妃跟皇帝所生,因为云妃怕孩子养在宫中,遭到三王,或者其他宫妃的迫害,所以便秘密的将孩子送出了皇宫,然后寄养在民间。

    至于楼云在雪夜之中遇到的那些人,这件事也被一些人挖了出来。毕竟户部尚书想要查一些户籍资料这简直是太简单了,而且楼云的父亲楼举人还是在吏部有档案的。

    而那次在长乐镇的厮杀,刑部也记录在案。作为一个官员,随时观察风向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这样可以让自己不在关键的时刻站错队伍。

    而查到的这些数据,再配合这个故事,那真正的是有模有样的了。

    根据这些朝臣编出来的故事是这样的。

    楼云是云妃与皇帝亲生的,因为皇帝年迈,加上云妃得宠,养在深宫恐遭人陷害,老皇帝又得一幼子,心中十分的欢喜。自然是十分的珍爱,但恐不可顾及,便将孩子送出了宫,寄养在了民间。

    之后因为事情败露,曾有大内高手前往长乐镇刺杀他,但被皇帝安排保护他的人阻止,这才发生了长乐镇的惨案。

    最后这个孩子重新回到了皇帝的视野之中。

    而这次恩科就是专门为他开的,而且他能中状元并不是因为他的文章比其他人强,只是因为她是云妃的儿子。

    而且她是云妃“儿子”的这件事也得到了齐大学士的“佐证”。

    齐大学士在私下里向这些人透露了,自己是收到了云妃娘娘的关照,然后特意关照这位考生一下。

    那天和他谈这件事的就是云妃的贴身宫女,红素。

    加上楼云的相貌与云妃又别无二致,和今天他走的位置来看。这些虚构出来,子虚乌有的事情仿佛成为了事实一般。

    不光许多朝臣信了,就连这些王爷们差不多都信了。

    本书来自


………………………………

第一千零五十章太子的谋划

    汉王望着自己身后的楼云冷哼了一声说道:“没想到我们这就多了一个小兄弟了。你有什么看法吗,我的太子殿下。”

    汉王说的话的声音很轻,但是却很清晰。

    太子皱了皱眉,他当然知道汉王的意思,他也听到了关于楼云的传闻。

    至于这件事的真伪除非问皇帝本人,不然的话其他人谁也不敢瞎说。

    只不过皇帝对这个谣言的态度则是很值得玩味。

    锦衣卫无孔不入,他们的情报搜集能力可以说是天下第一,这件事情他们这些人都知道了,更何况是锦衣卫与东厂了。

    锦衣卫,东厂是直属皇帝的亲军与情报系统,皇帝肯定是知道这件事的,平时如果遇到这种谣言的话,这些散播谣言的恐怕就要掉脑袋了。

    之前说朱允常是皇帝私生子的有几个人就被杀头了。

    这一次皇帝竟然是不闻不问,这完全不是自己父亲的性格。

    自古君王最无情,他为了自己的皇位,亲自领兵攻打自己的子侄,而建文帝对于自己这个叔父却很仁慈,他们都是靖难的亲历者。

    都知道当初建文帝南军的战斗力如何,虽然李景龙是个草包,但是建文帝的身边也不乏忠勇无双之人。

    南军的战斗力不弱,汉王虽然自傲,自大,但是他却十分的尊重自己的对手,他是大明帝国的最强将星,但是也不代表他在战场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他虽然有楚霸王,吕奉先的无双武力,但终究还是个凡人,他可以以一当千,甚至是当万,但对于十万,数十万的军士,他也会胆怯。

    他也受过伤,也有吃败仗的时候,如果不是自己的那位大哥建文帝妇人之仁。

    曾经下诏“勿使朕有杀叔之名”,这句话致使朱棣在靖难之役之中屡次逃脱。

    如果没有这句话,南军选择擒贼擒王的话,或许历史就要被改写了。三王都知道,如果没有这句话,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恐怕还是他们的大哥建文帝,而他们这些人或被贬黜为庶人,或者是满门抄斩一个不留。而不是像现在这般鸠占鹊巢,祭天祭祖。

    而最后面对仁义的建文帝,朱棣可没有手下留情,建文帝的宫妃皇子许多被绞死,剩下的不是流落民间,就是被他赏赐给了功臣或者自己的儿子。

    率先攻入金陵城的汉王,便强要了几个没有来得及自杀的宫妃。不过汉王也善待了她们,虽然汉王只是将她们当成玩物,但是却也给了她们后半生的保障。

    而对于建文帝的忠臣们,朱棣也是流放的流放,杀头的杀头。

    太子曾经劝诫过自己的父亲,对那些忠臣们网开一面,手下留情,但是皇帝非但听不进去,反而是贬黜了太子。

    如果不是因为立嗣立长的祖训在那里,那个时候朱棣或者已经将他的世子之位给废除了。

    这并不是因为皇帝对那些人深恶痛绝,而是对太子的行为感到了忌惮,皇帝要杀,太子要放,这是在收买人心,皇帝当然要提高警惕,因为靖难的胜利,朱棣也成为了惊弓之鸟。

    他害怕以后也有人打着靖难的旗号来反对他,他更害怕逃走的建文帝在其他的什么地方号召忠于他的人,再度起兵反抗他。

    毕竟他这个四叔的皇位可是来的名不正言不顺的,毕竟皇室的亲情是十分淡薄的。

    正因为如此,太子才对这件事感到了疑惑。

    因为这不符合皇帝的性格,如果有人造这种谣言的话,他肯定会大发雷霆然后将那些人凌迟处死的。

    不过这一次皇帝是不闻不问,甚至是默许这种说法的存在,现在太子的心里也在打鼓,没准和朱允常走在一起的那个小子真的是他们的兄弟。

    太子也看了看朱允常另一侧,自己的儿子,朱瞻基。

    皇室之中的年龄差距是非常大的。比如太子与朱允常,两个人差着十几岁。而太子的儿子朱瞻基则是和楼云的年纪相仿。

    有的时候大哥已经人近中年,孙辈都有了,结果最小的弟弟还是个孩子。但是他们两个是平辈。

    用年龄在皇室之中是衡量不出辈分的。

    自己这个儿子这两日好像有些心绪不宁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不过他听永平公主说,他是得了相思病。

    儿子喜欢上了姑娘,当父亲的自然是全力支持。

    只不过皇帝人员的身份特殊,这让太子不得不慎重起来,毕竟朱瞻基是他的大儿子,又是长子长孙,自己父皇器重的晚辈。

    或许皇位轮不到自己的身上,直接传给他也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祖父传位给孙子这种情况是有的,他们的大哥,建文帝的皇位就是这么来的。

    作为皇位的继承者,太子不允许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的儿子。

    因为太子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人近中年,因为日夜操劳,他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

    他害怕自己会步了大伯的后尘。

    他的大伯便是太祖皇帝的长子,太子朱标。

    如果自己的那位大伯还在的话,自己的父亲是绝对不会造反的。当然也没有机会造反。

    太子很害怕自己会先皇帝一步而去,到时候皇帝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传位给长孙。

    如果是那样的话,靖难之役的历史或许将再度重演。

    太子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有能力除掉他身边的这两位。

    或许那样的话,朱瞻基将成为第二个建文帝。而最有可能成为新的“永乐大帝”的就是汉王。

    太子很害怕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大哥建文帝就是一个例子。

    太子已经为自己的儿子安排好了一桩亲事,与他定亲的人是朝中重臣的孙女,或许这个姑娘自己的儿子不会喜欢,但却可以利用这些关系保住朱瞻基的地位。

    太子想用这种姻亲关系将重臣绑在朱瞻基这一边,因为如果朱瞻基顺利登基称帝的话,那么他的孙女将成为皇后。

    只要能保住皇位,天下的美女将任由朱瞻基挑选。

    只是先要忍下这一时之痛。

    太子轻咳了两声,他的金黄色手帕上都是鲜血。

    (本章完)


………………………………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共生关系

    汉王注意到了这一点,他的嘴角旁边扬起了一抹微笑。

    他最看不起的就是太子,而太子自幼身体就相对的孱弱。

    这也是为什么汉王之前会派人在朱瞻基回来的路上伏击他的原因,他知道太子的身体状况,说句不好听的,这位大明国的储君或许都不能活到自己的父亲驾崩。接掌大权。

    现如今太子虽然还是存在威胁,但汉王自信自己能活的过他。

    现如今汉王最顾虑的便是自己的大侄子,太子长子朱瞻基。

    毕竟传位长孙的这种事情以前曾经有过,汉王很怕,皇帝驾崩前,昭告天下将皇位传位朱瞻基。

    这样朱瞻基就是名正言顺的合法天子,到那时,汉王也只能是个权臣,就算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逼迫他禅位,那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所以现在除掉这个麻烦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不过他派出的人是一群废物,被两个小丫头挡住了。

    那么皇帝会不会在自己死之前除掉所有对朱瞻基有威胁的人呢?

    有这个可能,而且这个可能性还非常的大。

    不过汉王也不怕皇帝会在太子死之前除掉他来为皇孙趟平道路,

    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胆子大,只是因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而已。

    现如今的三王当中,任何人死都可以,但唯独汉王不行。

    太子死,只是储君卒毙而已,太子死了还有皇长孙接位。

    至于赵王,现在皇上基本连看都不想看他一眼,一个连自己老婆都保护不了的人,就是一个窝囊废。这种窝囊废有他没他都是一样的。

    虽然现在这个窝囊废还有一部分的实力。

    但汉王并不放在眼中。

    汉王清楚利害关系,汉王可以肆无忌惮,便得益于他的一个对手。

    这个对手就是他的同堂兄弟朱允常。

    这就是帝王的权术,朱允常的作用是用来维系三王平衡的,但汉王也是用来钳制朱允常的。

    朱允常是大明帝国最后的藩王,他的手里握有重兵,而且又裂土封疆,而汉王是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总掌着大部分的兵权。

    朱允常的实力无论是在朝,还是在江湖上都是响当当的,他的先天之气不灭金身,几乎是武林的神话。即便是天下第一人天宇公子都不曾破掉他的不灭金身。

    而能克制他的人,朝廷之中只有最强将星汉王,朱允勖。

    而这样相互牵制的关系,便形成了更加微妙的关系。

    那就是共生,也就是说,只要朱允常,与朱允勖都没有死,那么他们就需要对方来牵制自己。但如果有一个死了,那么这个制约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要么起兵造反夺取最高地位,要么就是失去价值成为威胁,最后被君王猜忌被诛杀。

    朱允常与汉王心意相通,他们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双方做起事情来更加的肆无忌惮。

    不然的话,就算借汉王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在皇上在世的时候去调戏他的宠妃,自己的庶母。

    而朱允常在京城住的这么安心,即便是被软禁起来,他也不慌不忙便也是因为这一点,他们两个现在谁都不能死,皇上需要他们去稳定时局,如果他们两个在这里双双被处死的话,那么大明帝国内部将掀起滔天巨浪。北方的胡人们依旧虎视眈眈。

    这样的话无异于是自挖墙脚。

    太子叹了口气,擦干了嘴角的鲜血,他现在也有些怀疑楼云到底是不是他的兄弟了,或许那个故事不是空穴来风的。

    如果楼云是的话,他可以去找他谈谈,或许他可以成为“刘皇叔”,然后去辅佐另一边的“汉献帝”。

    太子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自己和皇上都死了,就算朱瞻基登基称帝,那也只能是沦为汉王与赵王的掌中玩物。

    太子想拉拢,汉王对楼云自然是一百个看不过眼,如果他真的是云妃的儿子的话,他或许会留下楼云一名,因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将是他的“便宜爹”。

    汉王对云妃是朝思暮想的,自己那位庶母的一颦一笑,他都记在心里。

    汉王有一个怪癖,那就是对黄花姑娘没有兴趣,反而是喜欢美貌的妇人。

    尤其是自己的庶母——云妃。

    只不过他现在很像杀了楼云以绝后患。

    曹公公早就注意到了三王的表情,曹公公在皇上的身边小声说道:“皇上,太子殿下,汉王他们。。。。。。”

    皇帝知道曹公公说的是什么事情,关于楼云身世的那些故事他都知道,有一些甚至是他编出来,让人去散播。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明知道楼云不是他的儿子。

    其实楼云到底是不是他的儿子根本不重要,因为人们只会去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情。而有一些事情不直接点破,反而显得更加的可信。

    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他现在需要一个儿子,一个云妃为他生下的“儿子”,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想让云妃可以活下去,虽然君王无情,但君王也是人,不可能真正做到无情,虽然云妃在他的眼中只是一件衣服而已,但衣服穿久了也会有一些感情的。

    更何况云妃是个大活人了。

    皇帝早就已经怀疑云妃的身份了,以前他以为云妃是江湖上的某个势力,派入宫中的细作,但这么多年来,云妃几乎没有和外界联系过,反而是安分守己,甚至是谦让后宫。

    而且她伺候的皇帝非常好,虽然一个月他们才会行房一次,但皇帝的日常饮居她却体贴的无微不至。

    而皇帝也知道,云妃之前是有生育能力的,或许是因为不想怀上他的孩子,才使用息肌丸这种含有麝香的东西,让自己绝育的。

    皇帝虽然不知道她这么做的目的,但是却也尊重她的决定。皇帝的子嗣并不少,也不缺少她肚子里的一个。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也越发的老迈了,他也不得不开始考虑以后的事情。

    首先迫在眉睫的就是殉葬制度,殉葬自古孑然,凡是没有为皇帝临幸过但没有生育过的宫妃,宫女都要在皇帝殡天的时候前往皇陵殉葬。

    (本章完)


………………………………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不想让她死

    无一例外,自古孑然,而那些生育过的,剩余过公主的或者是出家为尼,或者是居住在北苑之中。终身禁足。

    而生过皇子的则幸运一些,如果皇子被封王的话,作为生母便可以前往儿子的封国,成为封国的太后,如果没有封国的,虽然没有太后的封号,但也可以与儿子儿媳朝夕相对。

    也好过北苑孤寂,皇陵殉葬。

    云妃就是没有生育过的妃子,如果有一天皇帝死了的话,那么作为贵妃的她将是第一批殉葬的人。

    其他人人殉的话,皇帝的心里没有什么波动。

    有些嫔妃虽然他临幸过,但是却记不住样子,更叫不出名字,有一些甚至是第一晚临幸后就十几年没有见过面的。

    对于这些形同陌生人的来说,皇帝杀了她们就像是杀了一群蚂蚁一般。

    但云妃则是整天陪伴在他身边的,云妃陪伴他的时光甚至比现如今的徐皇后都要多。

    徐皇后也十分的开明,知道自己年老色衰,便将皇帝拱手让给了比自己年轻,比自己漂亮的云妃。

    就是因为这朝夕相对的陪伴,皇帝不希望云妃早早结束自己的性命去当一个死人的陪葬。

    但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所以现在他需要给云妃找一个儿子。

    只要有一个孩子,那么云妃就不用去殉葬了,就算是日后被汉王强占,或者去北苑忍受孤寂,也好过去死。

    不过皇帝也很欣赏楼云的才能,如果他知道云妃是她的母亲的话,那么他或许就会乖乖的听“父王”“母妃”的话了。

    曹公公看得出来楼云是有武功的,而且武功不低,东厂查过他的事迹,他是云梦仙子的弟子,这个人留在朱瞻基,或者太子的身边,至少能保他们周全。

    这样的人还是很有用的,皇帝便出了这个主意,然后去诱导刑部,户部,吏部,翰林院的那些大员们去编这个谣言。

    也任由这个谣言满天飞而不闻不问。

    不光太子等人,现在就脸朱允常都开始慢慢的怀疑起了楼云的身份。

    他到底是不是皇上的儿子。

    祭天大典开始举行,礼部尚书亲自主持祭天大典,而所有人也是按部就班的准备着。

    最先祭拜的当然是皇帝。

    其次是三王。

    至于其他人,只是来跟着下跪扣头的。

    长孙朱瞻基前往祭拜的时候,朱允常便悄悄问道:“小云,你对你的身份有没有什么看法?”

    楼云说道:“大哥怎么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朱允常望了望四周,然后说道:“罢了,这件事等我回去再跟你细说,大哥我听到了一些传言。等祭天结束后,回去我细细的讲给你听。”

    林洛瑶三人漫步走在大街上,因为南宫璃的样子太惹眼,这一次她出门戴上了面纱,但燕飞雪不同,她始终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去展现给所有人。

    南宫璃是素衣白裳,而燕飞雪则是浓妆艳抹。

    对于南宫璃的低调,燕飞雪不以为然,反而嘲讽她穿的是“孝服”,还没过门就替楼云“守寡”了。

    当然这话虽然不好听,但只是玩笑话而已,南宫璃也没有生气。

    林洛瑶带着她们来到了慧娴雅序的门前。

    这座高耸精致的高楼的牌匾,与两旁桅杆上的灯笼上都写着四个大字“慧娴雅序”。

    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龙,这些人都是等着进场的客人。

    这位沈羽姑娘虽然不似临水月那般受欢迎,但是她的人气却也不低。

    前来看这样演出的,也是络绎不绝的。

    林洛瑶三人排了好长的队才得以进场,不过有燕飞雪在,自然也没有人敢揩她们的油水。

    林洛瑶买的位置是二楼的贵宾位置。

    她们三个被这里的跑趟带到了二楼的玉兰阁之中,不过眼睛最好的燕飞雪却看到了一个人。

    燕飞雪望着窗外,她摆摆手对着林洛瑶与南宫璃喊道:“喂喂!你们两个过来,看看那个人是谁!”

    南宫璃走到窗边,顺着燕飞雪的目光看去,那个人她当然认识,那个人是慕容政。只不过慕容政身边还有一人,她却不敢认了。

    燕飞雪讥讽道:“怪不得人家不愿意跟我们来,原来今天她才是主角。更何况还有俊男的追求。”

    听到燕飞雪讥讽的声音,林洛瑶也望了过去。

    她的眼神是最好的,她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姑娘的面容,那张脸的确是秋雨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