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影云波-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宫璃可以感受到她身上那股贵气,而且这种气质不是她们这群年轻的姑娘可以有的。
南宫璃望向了那张脸,云妃与楼云的母亲是双胞胎姐妹,楼云的样貌与母亲十分的相似,她的样貌自然也和楼云十分的相似。
如果不是楼云告诉过她,眼前的这个人是他的姨母,不然南宫璃真的会认为她是楼云的母亲,毕竟他们两个长得的确很相像。
南宫璃是大家闺秀,很有礼貌的走到了云妃的面前,然后很恭敬的行礼叫道:“小女参见云妃娘娘。云妃娘娘万福金安。”
(本章完)
………………………………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巡游(22)——婆婆的教诲与礼物
云妃满意的上下打量了一下南宫璃,她虽然没有见过武林第一美人,但也知道她的名声。
从她的气质里就猜出了她的身份,她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就是南宫小姐吧,果然是天人之貌。”
楼云上前叫道:“姨母。”姨母两个字刚刚出口,云妃就伸手堵住了他的嘴。
云妃放开手说道:“现在你不能叫我姨母,要叫母妃知道了吗。”这件事是云妃和皇帝商量好的,对于这个“干儿子”皇上算是认下了,他也希望云妃能有一个自己的子嗣。这样的话,未来他百年之后,云妃也可以有一个依靠。不用去做人殉。
只是楼云对这个称呼有些隔阂,但是他还是恭顺的叫道:“母妃,孩儿知道的了。”
听到了说话声,秋雨铃和林洛瑶也都醒了过来。
林洛瑶迷迷糊糊的望着眼前那雍容华贵的妇人,她说道:“是月姐姐来了吗?”
但是仔细观瞧后却不是,她猛地惊醒道:“是云妃娘娘?”
云妃微笑着看着她们两个,秋雨铃也是很有礼貌的行礼。
但是林洛瑶却不一样,林洛瑶则是上前亲近道:“儿媳见过婆婆。”林洛瑶是她们几个当中最聪明的,她永远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而且她刚刚叫的声音也非常的洪亮,为的就是让其他人听到。
她想让楼云是皇帝儿子的这件事坐实,她也知道,这个谣言八成就是皇上本人派人散播出来的,虽然她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有一点她是知道的,皇帝想让楼云成为他的私生子,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
京城锦衣卫遍地,如果不是有上面的授意的话,传播这种诋毁皇帝的谣言的人早就被抓起来砍头了。而嚼舌根的人一个都没事,这反而更能说明问题。
与其这样,林洛瑶倒不如顺水推舟。现在是博得好感的最好机会,更何况她这声儿媳的自称,也没有错。她那天晚上已经是楼云的人了。
至少楼云身边的几个女人里,他目前只跟自己做过。说是板上钉钉的儿媳也没有错。
云妃对于这句话,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但是之后却是高兴,现在林洛瑶在她心里的好感是最高的,她喜欢聪明的姑娘。虽然南宫璃也不错,但南宫璃远不如林洛瑶机灵。
楼云的身边能有这么机灵的人,也是他的福气。
秋雨铃则是一直站在林洛瑶的身后一句话也不说,她现在很紧张,这个人是楼云的长辈,是他的姨母,虽然这位长辈和秋雨铃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也是秋家的一门亲戚,但这位是皇贵妃娘娘。
秋雨铃是真的不知道该跟她说些什么。
因为秋雨铃的无言,云妃有些不喜欢她,而且她不喜欢秋雨铃的眼神,秋雨铃的眼神和她的母亲一样。云妃年轻的时候和她的母亲有些过节,而秋雨铃的样子与她母亲也有些相似,尤其是那双眼睛。
只是云妃不知道当年和自己有过节的那个女人的身份,也不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个女孩就是那个女人的女儿。
云妃注视着她们三人,她问道:“儿啊,这些都是你的妻妾吗?”
楼云看了一眼秋雨铃刚要说她不是的时候,秋雨铃却开口道:“没错,我们三个都是珍爱着云哥哥的人。”
秋雨铃在话里耍了一个滑头,珍爱着他,和是不是他的妻妾完全是两码事。
云妃满意的点点头,她说道:“都很不错。”
不过云妃这个时候有些冷漠的说道:“不过你们三个要记住,既然做了小云的女人,便要严守三从四德,好好做一个贤惠的妻子。我知道你们都是江湖人,江湖儿女自然会沾染一些江湖习气,我不管你们以前如何,但是嫁人了就是嫁人了,凡是都要收敛一些了。都听明白了没有?”
林洛瑶急忙点点头,南宫璃则是尴尬的笑了笑,秋雨铃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是却也是点头。
这个时候云妃凝结的脸,重新冰释,她笑着说道:“这就好,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希望你们不会嫌弃。”
说着云妃从中自己身边的一个小锦袋里拿出了三件首饰,依次送给了南宫璃三人。
南宫璃拿到的是一根发钗,而林洛瑶拿到的是一块玉佩,送给秋雨铃的是一枚戒指。
这三样首饰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却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贡品。
这些东西都是进贡给皇帝的,而都赏赐给了云妃,云妃也只是随便挑了几样送给楼云的妻子们。
南宫璃的这根发钗是东瀛扶桑进贡给大明朝的,原本这根发钗是杨贵妃李玉环的,自马嵬驿事变之后,杨贵妃被叛军缢死,而这根发簪就被扶桑的遣唐使带回了东瀛,一直被东瀛的皇室收藏,如今这根发钗又回到了中土,如今就在南宫璃的手里。
而林洛瑶手中的玉佩也是大有来历的,虽然玉佩上面已经有了明显的裂痕,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像它的价值,这枚玉佩是岳飞之子岳云的,是岳家祖传之物。岳云死后,他的遗物便被百姓所珍藏。直到宋孝宗为岳飞昭雪之后,这枚玉佩便被供奉在岳飞的庙宇之中。
而传闻这块玉佩沾染了忠臣义士的鲜血拥有了灵性,那就是凡是佩戴她的人都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虽然只是传说,但这也是忠臣义士的遗物,宋亡之后,岳飞的庙宇被蒙古人破坏,这枚玉佩也落入了蒙古贵族的手里。
直到大明朝开国,蒙古人被赶出了长城之外。这枚玉佩便又流落民间。之后被某地的官员获得,在皇帝寿诞之时送入了宫廷当做贡品。
至于秋雨铃手里的这枚戒指,虽然也有来历,却不像是其他两件那么光鲜的,秋雨铃这枚戒指原本是南陈国君送于张丽华的,而南陈灭亡之后,这枚戒指到了唐中宗时期辗转落入了韦后的手中。之后韦后被杀后落入了太平公主的手里。
而太平公主死后,这枚戒指不知所踪,但最后出现的记载是在南唐小周后的手里。
(本章完)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巡游(23)——爱卿的看法
而现在这枚戒指又到了秋雨铃的手里。
不过这枚戒指虽然有些不详,但是却是这三件礼物之中最漂亮的。
南宫璃和林洛瑶甚至有些羡慕,秋雨铃毫不犹豫的戴在了手上。
三人依次谢过云妃的赏赐。
日常的寒暄结束后,云妃便回自己的行在了。毕竟她的身份摆在那里,不能和外臣过多的亲近。
云妃走后,秋雨铃摸了摸手上的戒指,她望着楼云说道:“云哥哥,为什么我觉的她真的是你的母亲。”
林洛瑶也说道:“其实我也这么觉的。呆子有的时候你的神情真的和她很像,我记得你女装时的样子,也是这般模样吧。”
楼云苦笑道:“我从来就没有见过母亲,或许我这个姨娘真的只是和母亲相貌相似吧。”
林洛瑶说道:“我倒是觉的,你又这么一个当娘娘的母亲也不错啊,哪怕是干娘呢,云妃娘娘可是皇贵妃,是妃位里面的最高等级了,仅次于皇后,而且我听说现在皇后都不愿理会六宫之事了,都是云妃娘娘在打理了。有个当‘皇后’的母亲,呆子你一下子就鲤鱼化龙,乘雷上天了。”
南宫璃这个时候说道:“林妹妹,这种事情不好乱说的。我虽然也有些对小云的身世起疑,但我相信小云的话。秋妹妹你呢?”
秋雨铃只是望着自己手中的戒指,她没有理会南宫璃的话,她不是不想理她,她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她希望楼云是秋家的人,这样的话,秋家就不会绝后了。他可以延续秋家的香火。但她内心深处却又很自私的希望楼云不是秋家的血脉,这样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嫁给他了。
不过她最想的还是自己不是秋家的血脉,这样她不但可以嫁给他,还可以为秋家延续香火,只不过她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秋家家传毒功的原因,秋家的女子十个之中有七个拥有生育障碍。
更何况秋雨铃之前就是个快死的半吊子,她也不清楚自己还有没有生育的能力。
看到秋雨铃的眼神,南宫璃也没有说什么,或许自己的问题问的的确有些傻,这样让她该怎么回答呢?
现在南宫璃的不安是越来越强烈了。
南宫璃说道:“小云,我今天总有些心神不宁的,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吧。”
林洛瑶皱了皱眉,她说道:“南宫姐姐你不要担心,我们这次是跟着皇上出来巡游的,周围都是御林军锦衣卫,谁敢造次?”
南宫璃默默地点点头说道:“但愿如此吧。”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后,大家都开始用早饭了,虽然皇帝想让楼云陪同,但这一次他带着三个妻子,也就没有传他。只是吩咐好了御膳房的随从,好生招待楼云和秋雨铃等人。
林洛瑶拿起汤匙喝了一口白粥说道:“这粥的味道不错啊。小姑子你觉得呢?”
秋雨铃摇摇头说道:“没有我做得好。火候有些大了。”
楼云只是轻笑,秋雨铃问道:“云哥哥难道不觉得吗?”
楼云忍住笑说道:“没错,没错,没错。”
南宫璃食不言寝不语,如果不是有人问她的话,一般在饭桌上她是不说话的,这也表现出了她的修养。
吃过早饭后,皇上处理了完了今天的政务,天寿山之行才算真正的拉开序幕。
他们的第一站便是山顶的祭祀。
毕竟这天寿山可是鬼谷子亲选的龙兴之地,当然要祭天拜地,告慰五方神灵。
礼部的神官,早就已经等侯在了那里,只等皇上的到来。
祭礼虽然算不上简单,但也不算复杂。
皇帝斩过三牲,掷过三块金简,祭礼算是完成了。之后皇帝就要去视察皇陵的建造情况了。
当然皇上视察的都是皇陵的外部,内部除了工部负责修建陵墓的大臣们知道具体位置外,其他的人都是不能靠近点。而这些修建陵墓的工匠们,当初都是蒙着眼睛带上头袋送到这里修造的,他们有些人已经几年没有回过家了,他们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只是默默地修造着。
当然他们得到的回报也是非常丰厚的,每一名修造陵墓的工匠的家人每年都能拿到官府二十两银子的补偿,毕竟修造陵墓的都是男人,他们都是家里的壮劳力,没有了他们,他们的家人很难生存下去。而每年二十两银子的补偿,就算是在京城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而修造外部的工匠们则是另外的一批人,他们修造完成后就都回家了,至于地宫内部的修造,这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机密的事情。
若是放在以前,修缮皇陵,王陵的工匠们都不会活着回去,陵墓完成之日他们就都会被秘密处死。
但现在不同了,朱棣虽然残暴,但也不是不惜民力之人。这些人只要没有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那么他们就都能活着回家。
皇帝走在神道前,他对身旁的楼云说道:“秋爱卿,不知你今天有什么看法吗?”
汉王,太子,赵王,三人都望向了楼云。
他们都知道皇帝问的是他对皇陵的看法。
其实三王对于皇陵的看法也不尽然,太子爱民,作为迁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自然朱棣的陵墓是最大最宏伟的一座,这也是为了大明王朝的风水国运。
太子虽不信鬼神之说,但这种事情是体现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关键,对于这种事情还是很支持的。
而汉王的看法和太子则是截然相反,太子认为花那么银子去修一座坟,还不如拿来给他扩充军备。
皇陵在他的眼里,就是一座大一点的坟圈子。而且他是军人,他从不相信什么鬼神,风水之说,他甚至认为,那些东西都是糊弄愚民的把戏而已。
他只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毕竟他所有的一切都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得来的。
他也见惯了人的生死,他南征北战多年,而且每次都是奋勇当先,死在他手下的敌军,足足数千人。杀人无数者,自然不会去重视生死了,而且在战场上名臣,名将弃尸荒野这种事情很常见,他从靖难之役至今,杀死的叫得上名号的良将,也有百人。
(本章完)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巡游(24)——有钱修坟,没钱扩军
在他的眼里,他们的命和皇帝的命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冲上去一刀的事情。
那些人都能随便挖个坑埋了,为什么皇帝就能特殊?
他并不是反对修缮皇陵,只是不想花这么多银子而已。汉王已经不是一次向户部和朝廷提出,购买西夷的炮船,火炮,火枪之类的东西,来武装大明的军队了。
但很可惜,每次都被驳回了。
作为身经百战的将军,他明白这些武器对于战争的作用,但很可惜的是没有人理会他的建议。
而给他的理由也很敷衍,那就是常年征战国库空虚。
能耗资数百万两银子修一座坟圈子,却拿不出一两银子来训练武装新式军队。
这一点朱允常和汉王的看法倒是出奇的一致,如果大明的军队得到那样的武装的话,北方的瓦剌简直是活靶子。
骑射的时候用火枪可比用弓箭要有威力的多。
汉王甚至训练过火枪队的阵型,甚至让士兵们亲自搏杀测试。
汉王先是用铁板测试了一下火枪的威力,之后选了一些体态雄壮的骏马,然后让士兵们穿上火枪打不穿的厚重铁甲,然后让他们骑上马,朝火枪队冲锋。
而火枪队则是分为两排,一排在前,一排在后,当骑着骏马的士兵冲锋过来的时候,火枪队开枪,打完之后,后队上前继续,前队回后队装药,装弹丸。
测试的结果,穿着铁铠甲的士兵死亡三人。伤五人,马匹全部阵亡。
而死亡的三人是在走近后,被火枪打穿铁板死亡的,而受伤的则是因为马匹倒下时摔伤的。
至于那些马,全部都被火枪队打死了。
对于这个结果汉王是出奇的满意,他总是在设想一下,如果大明的军队都配备这种武器,在面对瓦剌和鞑靼人的骑兵冲刺的时候,目标庞大的骑兵,简直就是火枪队的活靶子。
至于火炮的威力,汉王更加的满意,如果把那些东西放在长城上,瓦剌的骑兵还没有到达城根下,就被打退了。
但很可惜,他的建议一直没有被采纳,不过也有采纳的地方,比如朝廷出资修缮被毁坏的长城,将买来的洋枪,洋炮,放在工械坊仿制。
至于赵王的看法,则是有些中立,他甚至希望自己得到皇位后,修缮的陵墓能不能比父亲的大。
现在皇帝问楼云的看法,三王自然非常的感兴趣。
而皇长孙朱瞻基,可没有心情去听皇爷爷和别人说什么,他自从巡游开始,眼神都没有离开过南宫璃。
他没想到南宫璃也会来,虽然他知道南宫璃和楼云的关系,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继续深爱着这个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姑娘。
即便这个姑娘有可能是自己的“婶婶”。
对于自己儿子的眼神,太子则是有些生气,他现在甚至觉的儿子有些烂泥扶不上墙了,虽然他天资聪颖,深受皇爷爷的喜欢,但意气用事,耽于美色却也是难成大事之人。
太子望了望自己身边的汉王和赵王。
赵王总是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不过太子知道,赵王不过是在隐忍而已,毕竟他的妻子可是和自己有不正当的关系。而对于这件事在京城之中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如果只是一个姬妾的话,或许不用放在心上,但是那个女人是他的王妃,而那个女人也被汉王染指过。
虽然太子也和赵王妃有染,但却只是存在于地下,从不明目张胆。太子与她幽会,也只是在赵王妃外出进香的时候,在偏殿的禅房内。
而汉王则不同,他是直接闯进了赵王府内,然后走到了自己弟妹的闺房,直接在闺房内将她就地正法了,而赵王回府之后,汉王依然是若无其事的离开了。
即便是如此,赵王依然是不动声色,如果是其他的人或许会认为赵王是个戴着绿帽子的窝囊废,但太子和汉王可不这么认为,毕竟他们三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虽然品行,个性迥异,但是都不是傻子。
赵王能有这样的气量,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相对于胯下之辱,自己的妻子被人强暴,自己却无动于衷,这种屈辱自古以来可以承受的人就只有春秋时期的最后一霸,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对于这种气量,太子都是非常的佩服,对于汉王,太子更忌惮的就是赵王这个兄弟,毕竟他几乎没有过过错,即便是自己上位,成为了天子,也没有理由惩戒他。
而且赵王妃与他有染的这件事,几乎尽人皆知,是公开的秘密。如果赵王没有动手,自己反而收拾他的话,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甚至会被比喻成杀兄淫~嫂的隋炀帝。
对于汉王,太子倒不是那么忌惮,因为汉王只是权臣,而他虽然不是白痴,但也是个性情乖张,不拘礼数的粗人。他现在兵权加身,如果皇帝除掉他,还是有正当理由的。毕竟太子可不欠汉王什么。
对于自己的两个弟弟,他再看看自己那个为了一个女人目不转睛的儿子,太子的心里非常的气愤。
太子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他的命长则三五年,短则一两年。等他死后,如果没有皇爷爷的帮助的话,自己这个耽于美色的儿子,又怎么能跟他两个叔叔争夺龙位。
弄不好的话,靖难之役或许又将上演一遍。不过这一次,或许朱瞻基没有建文帝的能力隐遁而逃了。
楼云见到皇陵的繁华之后的他直言不讳的说道:“请皇上恕臣之罪。”
皇帝知道他没好话,但是他想让楼云说,当然楼云的话,也不是他想听的,他想让身后的文武朝臣,皇亲贵胄们听一听。
皇帝说道:“朕恕爱卿无罪,爱卿但讲无妨。今日你我君臣可以畅所欲言。”
楼云得到了皇帝的承诺之后说道:“臣认为,皇上此举劳民伤财的很。唐太宗时期朝臣曾想在长安兴起暖阁一座,但却被太宗拒绝,太宗曾言‘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本章完)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巡游(25)——埋伏的杀手
这个时候赵王大喝道:“大胆,竟敢借古讽今,诽谤皇上,这可是要杀头的啊,秋大人。”
赵王早就看楼云不顺眼了,本来上次可以借南宫璃的事情。废掉皇长孙,但都是楼云从中搅局。让他的全盘计划落空。
皇上瞪了赵王一眼,赵王闭上了嘴。
这个时候太子却帮楼云说话道:“秋大人所言差异,修建皇陵是历朝历代的头等大事,是上合天命,下合黎民的美事,既然秋大人拿唐太宗举例,那么秋大人可否知道温涛。”
楼云说道:“这个自然知道,温涛是五代时期的节度使,以盗掘唐陵而流传后世。”
太子说道:“当初温涛盗掘唐陵之后,将所盗之物,一一登记造册,唐太宗固然体恤民力,但昭陵的规模宏大,比起其他的帝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陪葬奢华却也不输给任何一位帝王。如今皇上修建皇陵,秋大人以唐太宗的口吻驳斥陛下,是否有些欠妥?”
楼云想了一下后,跪倒在地说道:“请皇上恕罪,是臣唐突。”
皇上笑道:“爱卿请起,今日你我君臣不过戏言,何必如此当真呢。”
他们在这里说笑,天道盟的下属们可有些不耐烦了,李琼让慕容成以慕容政的名义命令他们来做这件事,而且他们已经在这里潜伏了四天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除了喝一些蜂蜜水之外,没有其他可以充饥的东西,现在的他们虽然算不上手软脚软,但是再过两日的话,他们就真的撑不住了。
不过他们想错了一点,李琼根本没有想让他们活着回去。他们喝的蜂蜜水之中,被李琼下了慢性毒药,大约五天后就会毒发。
如果楼云他们再不来的话,这些人也活不过第五天。
他们用的是弩箭,相对于火枪,弩箭的威力虽然小了一些,但却不容易被人发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