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影云波-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前的想法就是杀死她。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皇上的心愿
难道她还这么恨自己吗?可是她最爱的东西,也是她爱的啊。为什么她的爱是自私的占有,而不能和其他人分享呢?
况且自己才是楼云明媒正娶,名正言顺的妻子,为什么秋雨铃总是看不透这一点呢?
南宫璃有些迷茫,燕飞雪又叹了口气,南宫璃的性子是外柔内刚,但是这刚却是说的坚强,勇敢。并不是包容。包容既是她的优点,但也是致命的缺点。
南宫璃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或许用一首诗可以形容南宫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过南宫璃不曾出淤泥,从小到大,她都生活在清水之中。从未见过真正的泥沼。这也是让燕飞雪不省心的地方。
钦差那里催的很紧,第二天一早,楼云便带着燕飞雪与钦差一道前往京城了。
这一次走得急,并没有给楼云准备仪仗,不过楼云也不喜欢那些劳民伤财的东西,还是低调一些的好。他们便骑上快马一路赶奔京城,虽然王侯身边带上几个随从这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身边带个女人。这多少还是让钦差有些奇怪。
虽然带着女眷倒也没什么,但一般也是带上妻小或者是随行伺候的仆役。
而燕飞雪既不像楼云的家属妻妾,更不像丫鬟仆人。但钦差也没有多问,毕竟朝廷上面最忌讳的就是不该知道的事情,而你却知道了。
知道的太多,这不是什么好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样的。
虽然燕飞雪和楼云相依相随,但是毕竟楼云是有家室的人了,燕飞雪还是还是很避讳着他的。
等到了京城,钦差将他楼云带进宫去复命,至于其他的随从就暂时在宫门外侯旨,燕飞雪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以前朱允常曾经带他们进去过。
不然她也不会认识云妃。
楼云则是直接被钦差带到了尚书房,先头人员已经禀报皇上了,皇上已经做好了接见他的准备。
楼云进入到尚书房后,钦差自然是先复命之后他便退下了,这也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这个房间里只有楼云和皇帝两个人,连近身侍从都没有。
而且这个地方和御书房不是一个地方,尚书房是皇上和六部尚书议事的地方,只有尚书级别的朝廷大员才有资格来这里。
皇帝轻咳了一声,然后叫道:“秋爱卿,你到朕的身边来。”
楼云站起身来,来到了皇帝的身边,皇帝的精神状态非常的差,可以明显的看出他的疲惫和病态。
皇帝抓住楼云手臂,借助他手臂的力气,站起来。
楼云则是扶住皇上,如果摔了皇帝,那可是罪该万死的。
皇帝指了指屏风之后。
楼云便扶着他走到了那里,屏风后面放着一套盔甲,还有一把宝剑。
皇帝伸出苍老的手,抚摸了一下宝剑,他说道:“秋爱卿,当初朕便是手执此剑,定辽东,平高丽,北伐蒙古诸部,南诛奸臣。”
皇帝挣脱了楼云的手,然后慢慢的坐了下来。他坐在了地上。楼云则是直接跪在了他的面前。
皇帝摆摆手然后示意楼云一起坐下。
楼云现在是一身的冷汗,这个算是跟皇上平起平坐吗?
皇帝仰视着自己的那副盔甲。他说道:“当年许多人就是这样仰望着朕的盔甲,看着朕的兵马踏进金陵城的。秋爱卿你在外多年应该听到了百姓是怎么议论朕的吧。实话实说,不然朕可就要治你欺君之罪了。”
楼云没有接触过什么人,但是他自己却是饱读圣贤书之人。
他直言不讳的说道:“陛下的靖难之举,无异于。。。。。。”
皇帝平静的望着楼云,他说道:“但说无妨,今日在这里,没有什么君臣,只是姨丈与外甥,或者是亚父与义子。”
楼云直言说道:“陛下此举无异于,犯上作乱。”
皇上听到楼云的回答后笑了起来。
楼云急忙拜倒说道:“微臣该死!口出狂言请皇上恕罪。”
皇上笑完说道:“爱卿说的不错,什么匡君辅国,靖难之役,只不过是把犯上作乱说的好听一些而已。朕这一生负过很多人,但最对不起的便是朕的子侄,前朝君主朱允炆。当时他为君,朕为臣。朕却将他除之而后快。这不是犯上作乱,这又是什么?”
“但是朕却比他更优秀,那孩子哪里都好,就是太过的优柔寡断。朕虽有愧于他,但却从未后悔过,如同之后的一切事情一般。朕从未后悔过,朕现在已经是风烛残年了,但唯独一件事放不下。秋爱卿可知是什么?”
楼云想起了刚刚进门的时候,皇帝桌案上摆着一张地图。他猜测道:“皇上放心不下的应该是边患。”
皇帝说道:“不错,朕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件事,秋爱卿你也是聪明人,又是自家人,朕也就不说外话了。朕死之后,你觉得谁登上帝位的可能性最大?”
楼云说道:“臣以为是汉王。”
皇帝说道:“其实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点,朕若不能稳定时局的话,那么群王夺嫡,必将引起朝纲大乱,甚至是重演靖难。现如今的蒙古诸部经过修养已经不似之前了。如果他们趁着三王夺嫡,大举南侵的话,虽然可以迫使三王联合相抗,但我大明或许将再度失去长城天险。”
“宋之国力不输给任何一国,为何却屡造北方劫掠?”
楼云说道:“是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中原失去长城,太行天险。而之后中原的平地,非常适合草原诸部的马战。而长城之后的天险便只有长江了,这也是为什么宋氏失却半壁江山,依然可以与金蒙鼎足而立的原因。”
皇帝说道:“秋爱卿说的不错,这也是朕担心的地方,山海关之外的土地,朕倒是不放在心里,但如果山海关有失的话,北方的军队将会再度长驱直入,我大明或将重蹈宋的覆辙。”
“这也是朕为何将都城从金陵迁到北平的原因。北平便是国门,国门在,天子便在。国门以破,天子自当殉国成仁。”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不明所以的部署
皇帝站起身来,他颤颤巍巍的走到了铠甲前,虽然皇帝现在已经接近油尽灯枯的地步,但是却没有失却作为天子的威严。他将盔甲的头盔取下,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皇帝此时朝殿外大喊道:“来人!六部议政!”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六部的机要大臣全都来到了尚书房。
楼云得到了皇帝的准许,在身旁陪护。
皇帝和众臣商议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北伐”。
而这次北伐,唯独没有传兵权的主掌者汉王。
随着会议的决策完成,皇帝派曹公公拟旨。将六部议政的结果公布与众。
北伐之事板上钉钉,皇帝亲自提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不过对于军队的数量,朝中还有人存在异议,不过这是皇帝亲自定下的,即便是存在异议也无法改变了。
而随军出征的既不是汉王,也不是慕容政,而是楼云与皇长孙朱瞻基。太子则是坐镇京师监国。
楼云不太明白,为什么皇上北伐要将他带在身边,而不是慕容政或者是朱允勖。按道理来说,朱允勖和慕容政的经验要比他丰富的多,虽然楼云也在鬼谷读过不少的兵书,也深谙兵法之道,但是却只是纸上谈兵,从未有过真正的实际经验。
这样的人要是上战场杀敌的话,不被人打死才怪。
因此楼云不太明白这一点到底是为什么。
楼云还在趴在桌子上,望着窗外的月亮发呆,一件锦袍就披在了他的身上。
楼云回过身来,问道:“燕姐姐,你还没有去休息啊。”
燕飞雪拉了一把椅子坐了下来,说道:“你这臭小子还没睡,我怎么敢睡啊,不会是听说要打仗了,怕死,不敢睡觉了?”
楼云站起身来说道:“燕姐姐说笑了,我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
燕飞雪好奇的看着他,她说道:“只是什么?”
这个时候,一把飞刀从楼云的鬓角划过,他鬓间的长发脱落了些许,不过这把飞刀却也被他的流风回雪控制住了。
燕飞雪现在也是动弹不得,这难道就是天机秘术,流风回雪的力量?这种压迫力,真的。。。。。。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楼云望向了飞檐上,站着的那个人。绣春刀的刀鞘在月光的照耀下,隐隐生辉。
楼云说道:“伯母,开这种玩笑不太好吧。”
萧嫣然纵身跃下,落到了屋子里,楼云解除了流风回雪,她的飞刀自然也掉在了地上。
萧嫣然,拍着楼云的肩膀说道:“小兄弟武功不错吗,师从天机门。云梦前辈应该是你的师傅吧。”
云梦仙子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她的辈分远比萧嫣然她们这些人大的多。
萧嫣然说道:“本来以为你只是个弱不禁风的小白脸,但是没想到,你的武功竟然这么好,看来我真的是白担心了。”
楼云上下打量了一下萧嫣然,他说道:“看伯母的装束,太子殿下应该将伯母留下了。”
萧嫣然笑着说道:“这是自然了。听说你过几天就要出征了。所以今天晚上我便来看看你。对了,一个将军最不能放下的就是自己的宝剑。”
说着萧嫣然从身上解下来一块布包。然后递给了楼云。
萧嫣然说道:“这个是洛阳方面送来的。”
楼云解开布包,棉布下包裹着的就是自己的佩剑,冰清。
楼云抱拳说道:“那么多谢伯母了。只是伯母在京一定要确保太子殿下的安全。我总感觉此次出征并非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萧嫣然摆了摆手说道:“朝廷上的事情我不懂,我也不想去了解,反正老顽固的事情我做到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
说罢萧嫣然便飞身离开了。
燕飞雪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她沉思片刻问道:“对啊,我也想不明白,皇上外出打仗,干嘛非要把你带在身边?按理说朝中的文臣武将,才华胜你十倍者大有人在,为什么单单要把你一个,没有任何作战经验,从未当权掌事过的人带在身边。不光是你,还有一个皇长孙。”
“其余的能臣大将一个都没带,这也是我想不明白的地方。”
楼云将剑收起,他说道:“没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对此疑惑的不仅仅是楼云与燕飞雪,还有就是深居京城的各方势力。
李复望着墙上的一张地图,他拿起酒杯饮了一口美酒,他问道:“姐姐我也想不明白,现如今的北方已定,为什么他还要北伐。”
李琼则是查阅着各种档案,资料。这些都是她的摘星楼秘密搜集来的。
李琼稍加整理之后,却也是摇摇头。李琼说道:“我也不太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三十万大军不是三十人,其中每日耗费的钱粮火耗,对于国库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这几年昏君减赋,轻徭役,虽然国家的消耗有所恢复。不过之前的两次对外作战却又几乎将国库的存银耗尽,而现在蒙古诸部的主力都收缩在漠北,对中原暂时不构成威胁,他现在再度起兵,这明显不是一个聪明的决定。”
李复说道:“或许是昏君老了,毕竟他比我们大两辈。人老了,当然就会糊涂了。”
李琼这个时候回过身对弟弟说道:“永远不要轻视你的对手,这是最为基本的常识。他虽然老了,但是从他这几年的政绩来看,他还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如果这一次的北伐,不是他为了青史留名做下的夸耀,那么就是他有阴谋。”
李复说道:“姐姐,三十万大军几乎是边北所有的主力了,如今他将军队全都带走北伐了,那么京师必然空虚,我们何不借此机会高举义旗,讨伐昏君,只要我们站住了山海关,那么昏君就完蛋了。之后只要看着瓦剌和鞑靼人是怎么将他剁成肉酱的。”
李琼笑道:“呵呵,我的弟弟终于学会有自己的脑袋想事情了,不错,的确是个很好的计划。但是我不同意,现在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对方的目的,如果贸然就把我们所有的底牌都打出去的话,那么我们就真的完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需要更混乱一点,只有混乱,我们才可以渔翁得利。”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各怀心思
李琼虽然没有看出什么,但是汉王的心里却有些明白了。
汉王是个粗人,但是却不是傻子。他虽然没有李琼那么心思缜密算无遗策。但是他的城府也是深不可测的。
汉王枕在一名美人的膝上,他仰躺在黄花梨木雕琢而成的“龙床”上。
他问道:“哦?还有其他要禀报的吗?”
他手下的副官继续说道:“这一次皇上的态度很坚决,兵部的文书也已经递上去了,但是都被皇上撕掉了。王爷您看这个。。。。。。”
汉王坐起身来,说道:“罢了,他还是皇帝,我们作为臣子的自然要遵从。不过是些身外之物。去边去吧。现如今放眼江湖,朝堂,能与本王一较高下者屈指可数。他们在本王的眼中不过蝼蚁而已。”
说完汉王就仰天长笑,不过他的确有这个实力笑,征战沙场多年的帝国最强将星,汉王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万夫不当之勇。
皇帝带走的人,大部分都是汉王部署在北方的亲信部队,也可以说是大明王朝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现在皇上将这些人带走,无疑是变相剥夺了汉王的部分军权。
虽然大部分的军官都是认将军不认皇帝的,但是下层的军官们可就不这么想了,为了利益出卖主子的事情,古往今来屡见不鲜。
如果皇帝许诺给这些人什么好处的话,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叛变。
现在汉王想的不是皇帝是否是在算计他的这种问题,她现在想的只是一个人。
一个女人。一个让他魂牵梦萦,求之不得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庶母云妃,以汉王的实力若是想要强占使用息肌丸后功力不断折损,没有天魔琴作为助力的云妃的话,简直是易如反掌。
但是他不能,毕竟这个女人,现在名义上还是他的庶母,他不能做的太过分。
刀可以杀人,但言语却可以诛心。
如果他真的做了天下之大不为的事情,那么他就彻底跟皇位无缘了。更何况云妃贤良淑德,颇有皇后的风范。她在民间的口碑很不错,汉王平时讨一点小便宜倒是无妨,如果真的那么做了的话,那么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的话,那么他就算是坐上皇位,也会被老百姓们骂死。
既然自己的父皇要算计自己,那么汉王也就心甘情愿的让他算计,毕竟自己的这条命都是他给的。
方龙枭坐在茶楼的最高处,俯视着远处的水波,月黑风高的时候喝茶,这虽然不是什么好习惯,但是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看到水面泛起银波的时候。
这细小的波纹,闪烁在起伏的水面之上,如同剑客手中宝剑影射出的寒光。
方龙枭此时起身,面朝南面跪倒在地,然后拜了三拜。
他的身后伫立着三个人,不!更直接的说是三具尸体。分别是千手药王,明玉真人,还有一个人是死傀的新玩具。相信很多人见到这个人的脸的时候都会吓一大跳。
为了修复这个人的尸体,死傀可以说是废了很大的力气。耗费了很多的时间,最后才完美的复原了这个人生前的样貌。
方龙枭说道:“生,景,杜,伤,惊,死,休,开。”
方龙枭问道:“通知到惊蛰和杜杀了吗?”死傀不知从什么地方走了出来,他的身后一直背着那个漂亮的小傀儡。
死傀用他那死气沉沉的声音说道:“杜杀现如今已经升任中军校尉,他已经表示自己不愿再介入到江湖斗争中来了。而惊蛰现如今已为人妇。不过她却愿意再度为主上效力。”
方龙枭默默地点点头,他继续说道:“那么好吧,人各有志,我不会强求的。惊蛰如果来了的话,马上让她来见我。至于我身后的这三个,你还是把他们放回棺木之中比较好。”
“大晚上的三个死人站在我的身后,直愣愣的盯着我,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
死傀冷冷的哼了一声,三具傀儡便跟着他慢慢的走下了楼。
方龙枭望着远处的皇城,嘴角一丝轻蔑的冷笑。
他缓缓地坐了下来,他将自己手中的茶斟满,但是最后却又倒在了地上。
他自言自语道:“玉清,你用自己的性命保住了那个秘密,但是你为何却又如此的死心眼。非要弄得家破人亡才好。如果你早早地将雀陵的秘密交出来,那么也不必如此。现如今你秋家唯一的血脉也要前往疆场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若你秋家的最后的血脉折在那里,那你秋家就真的绝后了。”
“不过你这样做真的值得吗?现如今秘密的主人来拿,你也不交出来。当年在教主的面前发过毒誓,这个秘密要带进棺材里,没想到你真的应誓,真的要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只可惜当我找到你的时候,你没有棺材,是我将你重新装殓埋葬的。”
不过下一刻,方龙枭手中的茶杯却也被碾成了齑粉,他说道:“你死便死了,没想到死了,也不让我安生。给我留下了一个大难题。”
方龙枭望向了京城的某处,楼云现在就下榻在那里,不过现在时局动荡,而且这里是京城,他又是皇帝钦点的人。方龙枭的武功无论再如何高强,也不敢在这里造次。
现如今他只能是默默观望,之后便是伺机而动了。
京中众人心中各怀心思,这一个夜晚仿佛非常的漫长,谁也没有睡一个安生的觉。
楼云在房间里独坐了很久,他才下榻休息。只不过现在他有些不习惯一个人睡了。
之前每晚都有佳人相伴,暖玉温存。自己最爱之人就在自己的身边。现在突然一个人了,还真有些不太习惯了。
他现在倒是有些想念在远在长安城的南宫璃,现在他们相隔千里,如今可以同赏的便是天上那残缺的月亮吧。
燕飞雪也是很晚才睡,虽然她早就困了,但是她一时半刻的睡不着觉。这里虽然条件不错,但是她却始终睡不踏实,总感觉有很多只眼睛在盯着这里。
这种令人发毛的感觉真不好。
(本章完)
………………………………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不同的态度
盯着这里的人自然是皇帝的亲军,锦衣卫。
萧嫣然也是锦衣卫当中的人,她自然也在,而且她还是负责这次行动的总旗。
她的任务一共有两个,第一个就是保护楼云,毕竟之前曾经出现过针对楼云一行人的刺杀行动。
第二个任务便是监视楼云,为了不让他偷偷跑掉。当然这个只是附加任务。
萧嫣然相信他是不会离开的,因为楼云这样的人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更何况统军作战一向是男孩子们的梦想。
兵马集结调动需要一些时间,当然不会几天之内就集结完毕。
各地的兵马已经浩浩荡荡的朝京城开来。自然他们是不会入京的,都是驻扎在京城四处的营地当中,他们的将领们分别入京面圣。
对于这些将领,皇帝并没有接待,而是让楼云和皇长孙朱瞻基作为钦差去接待犒赏这些进京的将领们。
皇长孙这些将领们自然是认识的,见了面也都是毕恭毕敬的,皇长孙在大明王朝代表着什么,大家的心里都很明白。
长子或长孙就是未来的皇帝,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除非再度发生靖难之役这种事情,不然的话,朱瞻基就是板上钉钉的未来皇上。
和未来的皇上打好关系或者宣誓效忠,这不是什么坏事。
对于楼云,大家则是有些爱答不理了,这些高级将领之中,有不少有爵位的。其中大多数是侯爵,一小部分是伯爵,少数的几人与楼云一样都是公爵。只不过是次楼云两等的三等公。
而且他们都是手握实权,有正经官位的将军,不似楼云只有一个爵位。楼云的官位,还没有得到朝廷正式的册封,所以是做不得数的。
至于这位既没实权,也非王爵的年轻人,大家的态度自然冷淡的多。
对于楼云的打招呼,大部分只是拱手意思一下,而其他几个与他同为公爵的将军,则是对他爱答不理,甚至是嗤之以鼻。
而且其中几个闻到楼云身上的“脂粉气”,就捂着鼻子直接走开了。
这脂粉气是燕飞雪弄上去的,今天楼云出门见人,燕飞雪给他好好地梳洗打扮了一番为的就是让他更添神采,不过这次好像是帮了倒忙了。
将军们都是有几分血性的人,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是凭着自己腰间的三尺鬼头刀,一刀一个人头砍上来的。自然是看不起楼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