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影云波-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暮兰说道:“是啊,我有些喜欢上他了,可是他从众人的手里救下了我们。”

    慕容轩说道:“那件事,我总感觉对方是因为发现了有外人在,所以才撤走的吧。况且你也看到了,南宫毅基本没有怎么动手,对方就全部离开了。”

    公孙暮兰说道:“但是是他救了我们这是不争的事实。”

    听到公孙暮兰这么说,慕容轩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件事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当时她们两个独立鏖战,而就在南宫毅到来之后对方就全部撤走了。

    慕容轩吐了口气说道:“难道你真的想嫁给他?”

    公孙暮兰因为受了伤没有办法点头,她只是哼了哼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慕容轩又是叹了口气说道:“好吧,我明白了,这是你的选择。那么我就。。。。。。。”

    听到慕容轩话没有说完还留下了半句,公孙暮兰就觉得没有这么简单。

    公孙暮兰问道:“怎么?难道你不同意吗?”

    慕容轩摇摇头说道:“不不不,我没有不同意的意思,只不过是我有些离不开你而已。看来只有。。。。。。。。”

    慕容轩鼓足了勇气,然后说道:“看来我也要去问问他了。”

    公孙暮兰说道:“梅花你有什么要问的?难不成你也喜欢上他了?”

    慕容轩抚摸着公孙暮兰的额头说道:“当然不是,我喜欢的人只有你而已,只不过是你有了喜欢的人,我不想让你留下遗憾,况且你刚刚说的对,以前是我太过的自私了,我没有想到后面的那些事情,现在这是你的选择,我选择尊重你的选择。”

    公孙暮兰望着慕容轩问道:“那么你想干什么?”

    慕容轩拍着胸脯说道:“还能去做什么?当然是去给你说媒了。不过今天不行了,要等明天南宫公子来之后,我才能旁敲侧击的问他一下。毕竟南宫毅比我们都年长,现在他还没有娶妻,我总要考察一下,他会不会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比如生理上与心理上。或者生理,心理都有。我可不会让你嫁给一个不知根底的人。”

    公孙暮兰说道:“那么我谢谢你了。”

    说着公孙暮兰便蒙着被子,躲进了被子里。也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其他的什么。无论慕容轩怎么摇她,她都不出来了。

    慕容轩说道:“既然这样的话,那么你就等着穿着嫁衣,等我把你送上花轿嫁给他吧。”


………………………………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出逃

    京城的某处,云妃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而一个人站在她的不远处。

    这里是京城最大,最有名的青楼。慧娴雅序。

    虽然现今时局动荡,但是这些京城的王孙公子们,依然没有放下自己身上的不良嗜好。

    楼云望着下面的人微微一笑,但是这笑容之中却是嘲讽,鄙夷。在这里的人都是国之栋梁的子嗣们,而这些人以后也会做官为宦。毕竟阶级固化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虽然有些人可以凭借考取功名来让自己咸鱼翻身。

    但寒窗苦读是需要很高的见识的,许多平民的孩子或许有寒窗苦读的毅力与勇气,但是却没有这个机会。

    这是因为许多穷人他们的见识都非常的浅薄,这种家庭大多都是让孩子早早的去给人做工,而不是读书认字。

    在这些穷人的思想当中,读书是换不来钱的,而工作是可以换来钱的。

    因此他们愿意为了这眼前可以看得到的小利来让孩子放弃追逐大利的机会,因为在他们的主观意识当中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不可能考中功名的,所以读书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不如尽早去学门手艺养家糊口。

    在这些普通的农民的印象里,最为重大的事情就是娶妻生子,有了钱才能娶上媳妇,因此要去赚钱,然后成家立业。

    殊不知如果让孩子学习考上功名的话,银子,妻子都会自己来的。

    正如同宋真宗《励学篇》之中讲到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不过宋真宗的醒世恒言在许多农民的印象里只不过是空谈而已,而那些因为读书而成功的人也会教育穷人,他们会告诉穷人命运是不会靠努力改变的,因为他们害怕,如果这些穷人走上他们的路,那么他们也有可能成功,甚至比自己更加的成功,人都是自私的,他们自然不愿意自己鄙夷,看不起的人有一天会取得比自己更大的成就。

    恨人有,笑人无,这是很多人共有的特点。

    因为这样许多天资聪颖的孩子,都被这种浅见的父母耽误,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殊不知这种浅见已经断送了自己孩子的一生。

    或许也有人会说,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然后既工作了,也最终咸鱼翻身。

    可是很少人会有这样的毅力,一天只有十二个时辰,如果你一天当中有六个时辰在工作的话,估计任何人都不会有心思再去读书了。

    况且你如果在工作的时候读书,三心二意的话,你的东家可是会非常的不高兴的。

    穷是原罪,无论什么时代,踏实读书都是有钱人家才能享受到的特权,如果你连饭都吃不饱的话,估计也没有心思再去读书了。

    因为这种现实性,缩小了人的见识。朱买臣的妻子便是一个例子。因为长期的贫穷生活让她有了短浅的妇人之见,自己跟随朱买臣吃苦多年,却在朱买臣快要发迹的时候弃他而去,去跟一个务实的木匠生活。

    或许这个木匠可以凭借手艺让她过上温饱的生活,可朱买臣却达到了这个木匠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或许就是这些人的悲哀吧,楼云从二楼的雅间里望着下面寻欢作乐的人,他又是一声鄙夷的轻笑。

    云妃坐在桌前,她有些饿了。她现在已经完全放下了自己的架子,已经没有了娘娘的矜持,现在的她感觉很轻松,她感觉现在自己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人了。

    她喜欢这种感觉,她终于不用整天端着皇贵妃的架子了。

    现在回到从前,云妃的感触很深。

    楼云回过头来看了看正在“胡吃海塞”丝毫没有女神形象的云妃。

    云妃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失礼,她放下碗筷,用手绢优雅的擦了擦自己的嘴说道:“对不起啊,我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轻松地感觉了。一时之间有些失态了。对了我该怎么称呼你呢?”

    楼云依旧是一张冷脸,这张脸如同他的剑一样冰冷。

    眼前的楼云说道:“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我。。。。。。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到底是什么。”

    云妃问道:“你是天宇公子对吗?”

    楼云只是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什么也没说。

    云妃虽然擅长察言观色,但是眼前之人是一块冰块脸,没有丝毫的变化,只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冷漠。

    云妃问道:“谢谢你将我从宫里带出来,不过你要把我怎么样呢?我知道你为了救我受伤了,费劲心思将我从宫内救出,一定是有利可图的,可是我现在已经一无所有了,我不知道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你费这么大力气将我救出来。”

    楼云说道:“自然是为了毫无顾忌。”

    云妃喃喃问道:“哦?顾忌?”

    楼云说道:“是的,有人顾及你的安全,所以才将你救出来,这样他就不必有所顾忌了。”

    云妃思考着到底是什么人会顾及自己呢?

    云妃望向了眼前的楼云。

    楼云站起身来说道:“过一会就会有人来护送你离开的。”

    云妃问道:“那么你呢?”

    楼云说道:“在这个地方我还有未完成的事情。”说着楼云离开了房间。

    云妃虽然想问个清楚,但是对方却丝毫没有与她对话的意思。只是冷冰冰的离开了。

    云妃无奈只能继续吃饭,这里的饭菜比宫里做的有水平。云妃津津有味的继续吃,她很久都没有这种轻松的感觉了。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来带走云妃的人终于出现了。

    来的这个人正是蓝衣蒙面人,至于这个蓝衣蒙面人到底是谁,这就不得而知了,这个蓝衣蒙面的扮相只有逆血龙鳞而已。

    剑影云波


………………………………

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位

    云妃望着前来的蓝衣蒙面人,而蓝衣蒙面人也是静静的注视着云妃。

    蓝衣蒙面人最先开口说道:“云妃娘娘芳姿依旧。丝毫未减。”

    云妃问道:“这算是开场的搭讪吗?或者是礼貌的问候?如果这是笑话的话真冷。”

    蓝衣蒙面人对着云妃行礼说道:“请云妃娘娘随我前来。”

    云妃记得刚刚楼云对她说过,有人会来接自己离开。

    但是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神秘的人。

    不过云妃也没有拒绝对方的邀请,毕竟现在的她已经是真正的一无所有了,她也不怕对方会对她不利了。

    蓝衣蒙面人将云妃带到了一辆马车前,蓝衣蒙面人说道:“请云妃娘娘上车。”

    云妃没有马上上车,而是问道:“那么之前救我出来的人呢?”

    蓝衣蒙面人回答道:“他还有他自己的事情。”

    云妃说道:“怎么连送都不送我一下吗?我至少也要向他说一声谢谢才是。”

    蓝衣蒙面人说道:“不必了,等日后娘娘自会明白一切,娘娘请!”

    面对蓝衣蒙面人强硬的态度,云妃也只能乖乖地上车随他离开了。

    云妃上车之后,蓝衣蒙面人驾车从慧娴雅序的后门而走,而此时小楼之中两人正在对饮。

    眼前之人说道:“现在她已经走了,可还有顾忌?”

    楼云说道:“自然没有了。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对吗?”

    楼云对面之人说道:“自然是这样,不过这件事需要你的全力配合。”

    楼云说道:“这个我自然明白。还请放心。”

    眼前的一切都在按照之前制定好的方案进行着,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着皇帝驾崩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罢了。

    洪熙元年,公元一千四百二十五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这是后代历史书上对于这位短命皇帝的记载。

    皇帝在短暂的皇位更迭之后驾崩了。

    赵王站在皇帝的龙榻前,他俯身跪倒,对着皇帝的遗体磕了四个响头。

    虽然他与皇帝争斗了半辈子,积怨颇深,但是这个人毕竟是自己的大哥。

    血浓于水的亲情是难以割舍掉的,现在人死为大,赵王尽一点人臣之道也是应该的。

    赵王妃扶赵王站起来,赵王看着床榻上死掉的这个“死胖子”,他用手去抚平他的眼睛,让他可以闭着眼睛被埋到祖坟里。

    赵王妃说道:“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赵王说道:“当然是为皇帝出一场大殡,举行国丧。这也是我们这些为人臣子应尽的本分。”

    赵王妃说道:“那么我们的太子殿下呢?”

    赵王说道:“传旨请文武百官太和殿议事。”

    不久之后,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

    当然这其中也站着楼云,楼云现在虽然没有了官职,但是他也是个王爷,是有资格进殿参政的,而且还是头牌首位。

    文武百官齐聚之后,赵王说道:“今日召集大家前来事情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本王也就不在多做赘述了。”

    楼云上前一步说道:“万岁龙御殡天,此乃国之大丧,还望赵王殿下节哀顺变。”

    随后文武百官都随声附和。

    赵王说道:“嗯,虽然皇上的大丧之礼要操办,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但是赵王说完这句话之后就闭上了嘴,大殿之中沉寂了许久。

    当然自然已经有有识之士已经听出了赵王的意思,只不过大家还不敢确定而已,这段时间的朝政都是赵王把控的这件事几乎是共知的秘密,最终皇位的决定权还是在赵王自己的手里,这种问题没有丝毫的用。

    大臣们还不知道赵王的真实想法,他们不知道赵王是想学曹操,自己登上皇位,还是要扶太子朱瞻基上台成为自己的傀儡。

    因为大家大部分都拿不准这一点,所以谁也不敢发言。

    毕竟这种事情就是赵王特地给大家留下重新站队的机会。

    正如同当年的指鹿为马一般,当年赵高在秦二世的面前指鹿为马,为的就是测出那些大臣是忠于皇上的,还是忠于他自己的。

    大臣们都知晓这个典故,所以他们都很害怕是不是赵王在故意考验他们,如果他们选错的话,这就证明他们不会站在赵王那一边,到时候如果真的是赵王登上皇位的话,他们这些与他政见相左的人,恐怕也就没有任何的好果子吃了。

    而新皇登基真本身就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许多人当然都不会放弃这个好机会,让自己更进一步。而更进一步的代价就是自己压对了宝。

    那就是这种选边站队的问题,如果自己选择错误的话,会被对方当做敌人的同党被一同处决。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w~w~w。

    但是如果选对了就不一样了,各种荣华富贵将会接踵而至。

    因此他们在这个时候自然要慎之又慎了,选对了加官进爵,选错了可就是脑袋搬家了。

    相信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想自己的脑袋搬家。更何况还是这些高官政要的清醒头脑了。

    面对众人的静默,赵王显然有些不太满意大家的反应,他刚要拉下脸来,楼云再度出列说道:“赵王殿下,皇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王见到楼云今天这么活跃,他便问道:“安王殿下有话请直说。”

    楼云默默地点点头说道:“诸位,我有一言请诸位经停无妨。本王乃是先帝四子,一只流落在民间相信这件事大家都很清楚,这件事我也不想多说了。”

    赵王见到楼云东拉西扯,他就直接问道:“安王皇弟,你到底想说些什么?”

    楼云说道:“哦,既然这样的话,我就直说了,因为本王来自民间,深知民间的疾苦。所以依照我的愚见来看,这个皇位最好是赵王来接掌。”

    这个时候一名大臣问道:“安王殿下所言,老臣不能苟同。还望安王殿下先说一说,安王殿下深知民间疾苦,和赵王继位有什么关系,这仿佛是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辅政大臣

    楼云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之人,这名老臣的年纪约在五十岁上下,看官服的品级也是二品大员。

    只不过楼云初来乍到,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朝会,自然是不认识他的。

    看他的官服是从二品的文官,想必是六部的某位侍郎。

    楼云客气的说道:“这是自然了,本王自然有本王的看法。先不说太子殿下能否有能力接掌皇权,单单目前的局势,太子殿下年少,全不如赵王殿下老练。让这样的人来掌握一个国家。。。。。。。”

    楼云环视了一下四周的所有人,他说道:“今日参加朝会的都是我大明的国之栋梁,而大家有几个不是两鬓斑白的?就拿站在前面的几位来说吧。基本都是年过五旬的长者。相对于太子殿下,赵王殿下更加的老成,有更多的经验来领导国家,而且年轻人都是喜好夸耀,急于建立功勋的,如果太子殿下登基之后急于改革,那么期间造成的时局不稳,谁来负责?”

    楼云一席话,众人都是哑口无声,因为楼云说的很对,相对于年轻的太子,赵王的确更加的老成。有更多的经验。

    而且相较于太子,赵王更适合他们,因为赵王可不是铁面无私的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可是凡是都是一板一眼的,这样下来的话,朝中肯定会人人自危的。

    而赵王则是处事圆滑的,虽然对于原则问题他也很严厉,但是一般无关痛痒的小过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当然除非他想故意整你。

    而且相对于太子的名正言顺,而赵王则是名不正言不顺,毕竟皇帝生前可以没有废掉太子,立他为皇太弟。

    因此赵王更加需要这帮文武百官的拥护,才能登上皇位,其实皇位上坐着的是谁,这些大臣们根本不在乎,如果这个皇帝不会对他们现在的地位产生坏的影响的话,就算龙椅上放一只阿猫阿狗,他们也会认它做皇帝的。

    如果赵王登基的话,他们的地位虽然不会发生什么改变,一切照旧,但也不会被动摇。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之后,肯定第一件事就是培植自己的亲信宠臣,逐渐把父亲手下的臣子依次处理掉。

    和善点的话就是告老还乡,给你一笔钱回家养老。

    残忍一点的话就是直接抄家灭族,毕竟当官的,尤其是做高官的没有几个手里是干净的。只要让皇上捕风捉影抓到一点小过小非就能直接整死你。

    原太子党的淮西勋贵后裔们自然是支持太子登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而这些非皇亲国戚,非世袭贵胄,靠着科举出身的官员们,可就不那么看得起这些世袭贵胄们了。

    而赵王最为重用的就是这些出身贫贱,凭借才干和手段打拼上来的官员们。

    因为相对于世袭贵胄,皇亲国戚的裙带关系,这些人会更有用,会更听话。

    因此无论是赵王还是汉王都是极力拉拢这种平民出身的小人物。

    而支持太子的人都是世袭贵族,皇亲国戚,如果太子登基的话,那么作为不同政见的贵族绝对会极力打压这些平民出身的官员们。

    他们这些人有人熬了几十年才坐上了现在的位置,现在让他们从这个位置上下去,是动摇他们根本利益的事情,这些自然不会允许。

    而楼云这一次就是借着让赵王顺位彻底引爆宗室党与科举党的全面战火。

    不过赵王却看出了楼云的用意,毕竟楼云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孩子,和赵王这个老油条相比还是嫩了点。

    毕竟赵王已经在官场几十年了,深得官场为官之道。

    赵王说道:“呵呵,安王殿下不过是一个建议而已,大家不必如此的认真。皇位自然是太子的,等先皇丧期一过,太子殿下便继位为君。不过安王殿下之言也有理,太子殿下年少,其阅历恐不足以治理天下,本王想设立几名辅政大臣各位看如何?”

    刚刚说话的那名老臣站出来说道:“王爷,扶政的话,有内阁阁老,有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何须再多几个辅政大臣?”

    赵王看了他一眼,觉的这个老头的话真的很多。

    楼云说道:“赵王殿下所言极是,那么就请赵王殿下立下辅政大臣人选吧。”

    赵王说道:“辅政大臣本王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安王殿下年轻有为,我看也可为辅政大臣,安王殿下为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加封兵部尚书衔诸位看如何?”

    楼云轻轻地笑了一声,这明显只是一个空衔,大明朝的一致九品的五官之中最高的武将职位是大将军,哪里有什么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

    这个称号只不过是戏词里杜撰出来的而已。

    至于兵部尚书,这个可以说是实权的职位了,只不过赵王的话中还有一个暗扣,那就是加封兵部尚书衔,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衔”字,只是加封一个兵部尚书的空号而已,并不是直接让他掌管兵部成为兵部尚书。

    楼云心想:“呵呵果然是老狐狸,只是给了我两个听上去好听的空衔而已。”

    接着赵王又选定了两位辅政大臣,当然这两人都是赵王的亲信,而楼云也不认识他们。

    选定完四位辅政大臣,今天的朝会也算是结束了,虽然皇帝驾崩了,但是朝政这段时间一直是赵王在把持,而处理奏折的人是曹公公。

    有曹公公在,国政就不会混乱不堪。

    而且太子与皇帝之前就跟没有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楼云在出宫之前,一个人拦住了他。

    拦住他的人自然是太子殿下的贴身侍卫萧嫣然了。

    萧嫣然现如今已经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不过这个职务的提升是赵王刻意为之的,因为赵王想要拉拢她。

    萧嫣然拦住了楼云出宫的路,楼云见到萧嫣然热情的说道:“原来是义母,不知道义母有何指教?”

    萧嫣然四下看了看,虽然现在楼云是辅政大臣,但是其他的文武百官也没有几个鸟这个没有任何实权的空壳王爷的。

    萧嫣然说道:“你跟我来。”说着便挽起了楼云的手,拉着他往太子的住处,也就是东宫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