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剑影云波-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瞻基是绝对不会纵容那些皇亲们胡作非为的。

    朱瞻基还记得皇爷爷的教导,皇爷爷当初便知晓,自己的父亲命不久矣,便将未来继承人的重担放在了他的肩膀上,而且还曾经语重心长的叮嘱他。

    朱瞻基回忆起了那些日子,那段时间还是在北征的前夕,皇帝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支了。

    于是便将孙儿朱瞻基叫道了自己的床前。

    而且还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了爷孙两个。

    那一日皇帝的脸色如往日一样苍白,虽然他被下了毒,但是连日的操劳国事也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他垂卧在病床上,静静地看着跪在自己床前的孙儿。

    皇帝说道:“你可知朕将你唤来所为何事?”

    朱瞻基跪在地上回答道:“孙儿不敢揣摩皇爷爷圣意。”

    面对朱瞻基圆滑的回答,皇帝轻轻地皱了皱眉。

    皇帝便直言问道:“你认为谁能承袭朕的皇位?”

    朱瞻基说道:“孙儿以为父亲身为太子理当承袭皇位。”

    皇帝叹了口气,仰天望去。他充满皱纹的眼角下,轻轻地滴落了一滴泪水。

    皇帝说道:“你的父亲虽然身为太子,但是他生性懦弱,处事不决。切又爱听信旁言,这若是贞观盛世尚可,但朕自认不如唐宗宋祖。没有养下那么多的贤臣良将供儿孙驱使。”

    朱瞻基回答道:“那么二皇叔汉王呢?二皇叔勇猛无敌,有拔山扛鼎的神力,勇武不在西楚霸王,五原吕布之下,又有雄才大略。”

    皇帝说道:“汉王倒是兄弟几人当中能力最为出众者,但他心高气傲,目不容人,虽然征兵精武很见成效,但若是用于治国则必然坏事,倒是我大明将彻底走上战争,百姓将再无修养之日。汉王曾经多次向朕建议,远征高丽,踏平北元诸部。只可惜现如今是心有余而力不能及。他若为帝,恐天下将无宁日。”

    朱瞻基说道:“那么三皇叔呢?”

    皇帝依然说道:“老三心胸狭隘,此人野心极大,但却有胆而无谋。小肚鸡肠之人若是为君的话,恐怕整个朝堂,哎!!!”皇帝又是一声长叹。

    朱瞻基当时已经听到了皇帝关于楼云的风言风语,他本来想让皇帝将皇位传给楼云。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话到了自己的嘴边,他却说不出去了。

    皇帝语重心长的说到:“朕打算将大位交由你,朕相信你一定能刷新吏治,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朱瞻基想起了这些,他始终没能忘记皇爷爷对他说的话。

    因为在皇爷爷晚年的大明,党争,腐败频发。

    皇帝却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皇上已经再等新君继位之后,将一切彻底澄清。

    只可惜现在登上皇位的是另一个人,并不是真正的朱瞻基。

    朱瞻基说道:“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李琼说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自然是夺回属于我父皇的江山了。”

    朱瞻基总觉得他们还有其他的阴谋。

    李琼仿佛可以看透他的内心,李琼说道:“不用想了,这一次我们已经没有了谋定,现在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自然也不需要什么密谋了。现在你的心里满意了吗?对了既然你这么疑惑,索性也就告诉你,我留下你只是因为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很有可能出现其他的变故,到时候完全可以用你来代替我弟弟,替他挡下一切。”

    朱瞻基这个时候笑了,而且他笑的很嚣张,朱瞻基说道:“呵呵,你们以为安王会让你们的阴谋得逞吗?皇爷爷说过,安王就是他留给我最大的助力,安王,安天下之王。他现在贵为中州盟盟主,统辖武林,我相信他最终会看破你们的阴谋,匡扶我大明于灰烬之中。”

    听到朱瞻基幼稚的回答,李琼说道:“哈哈哈哈,我的太子殿下你真的是太天真了。”

    听到李琼的嘲笑生,朱瞻基没有继续理会她。

    这个时候李琼从自己的袖中拿出了一块用黄绸包裹的小印章。

    这个便是传国玉玺。

    看到这块散发着光芒的宝物,朱瞻基也愣住了。

    朱瞻基也听说过建文宝藏的事情,自然也是知晓传国玉玺这个秘密的,如果有这块玉玺的不管对方是不是皇族,那么他都是真命天子。

    李琼说道:“这个东西就是你的安王殿下献给我们的。”

    听到这里朱瞻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琼继续说道:“怎么不相信吗?其实用脑子好好想想很容易解释的通,因为相对于你,我们更适合他。因为他并不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他只不过是云妃的外甥而已,因为云妃与他的母亲是孪生姐妹,因此他与云妃的相貌才会那样的酷似。他实际上和皇帝并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你登上皇位的话,将来这件事东窗事发的话,他会如何?自然是免不了一死,但是我们就不同了。因为大家都有把柄在对方的手中,我们会给他一世富贵。甚至给他的子孙世袭爵位也不俗什么难事。这些都是你给不了的。”

    剑影云波

    剑影云波


………………………………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李复的野望

    李琼说的一点也没错,相对于朱瞻基这个真正的太子,李复这个假太子才能更加的维护楼云这个假王爷。

    更何况当初李复故意摆下棋局让楼云表明自己的立场,楼云给出的答复也很明确,不然的话,玉玺也不会在李琼的手里。

    玉玺在这里,这就证明孔雀宝藏已经被开启了。

    孔雀宝藏之中有着五万万两雪花白银,还有着传国玉玺,这样的话,朱瞻基已经彻底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李复在御书房内与赵王妃行乐。

    不过他看着身下的赵王妃却突然想起了另外的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他念念不忘的林洛瑶。

    从见到林洛瑶的第一天起,李复就爱上了她。李复拥有过的女人没有上千也有成百了,其中不乏芍药这种与南宫璃姿色不相上下的女子。

    但是在他看来任何女子也比不上林洛瑶。

    林洛瑶是唯一一个让他真正动心的女人,而芍药等人不过是因为新鲜感而已。

    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现在看着身下这个宛如傀儡的女人,李复也没有什么兴趣了。

    他从赵王妃的身上起来,然后给她整理好了衣服。

    他从御书房内的一个箱子里拿出了几幅画像。

    这些自然是之前李琼收藏的四大美人的画像。

    李复依次将现今的四大美人依次排好,其中排首位的自然是有着武林第一美人之称的南宫璃,第二名便是花魁状元临水月,第三名是潇湘夜雨萧雨,最后才是孔雀山庄二小姐秋雨铃。

    李复将秋雨铃排在最后只是因为他个人不太喜欢秋雨铃而已。

    秋雨铃在李复的眼中是一个非常做作的女人。

    李复不喜欢这样的女人,哪怕这个女人长得貌如天仙。

    相对于外表李复更注重内涵。

    把南宫璃排在第一位是因为南宫璃本来就有第一的名声,最重要的是她是楼云的正房夫人。

    将仇人的女人压在自己的身下,一向是李复的爱好。

    更何况他还真的想尝尝武林第一美人是个什么样的味道。

    到时候将秋雨铃,南宫璃,林洛瑶全部掳来,李复已经准备好和她们唱一出“三星伴月”了。

    而且他还想在楼云的面前唱这一出戏,让楼云好好地欣赏一下他夫人,妹妹的样子。

    这种事光是想一想李复就很满足了,其实在这种事上本来李复对楼云没有那么大的仇恨,也不怪楼云娶了林洛瑶,李复可没有处女情结,莫说是林洛瑶嫁过人了,就算是林洛瑶生过孩子了,他依然想得到她。

    而且还是得到完完整整的她,他想让林洛瑶的身心都属于他一个人。

    引起李复征服欲望的是楼云,因为李琼在摘星楼的楼船之中曾经与楼云有过一段露水姻缘,而且李琼还毫无隐瞒的说过,楼云是她遇到过的最好的男人。

    直到现在她依然这样认为,李琼整个人的身心都被楼云征服了,而且还是在半梦半醒之间的楼云。所以李琼不想杀掉楼云,反而是想将楼云的武功废掉,或者用噬心蛊控制他,让他成为自己的面宠。

    毕竟楼云是那个她看得过眼,又可以满足她的男人。

    这让李复很是嫉妒,凭什么所有的好事都被楼云遇到了?武林第一美人的垂青,林洛瑶的追随,甚至是他的姐姐都已经迷上了那个小白脸。

    面对这样的楼云,李复自然是想将他除之而后快。

    不单单是因为李琼对楼云有一些意思,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人的能力太强了,楼云,慕容政都是人中之龙。

    而龙天下只要有一条就足够了。

    不需要太多,以前楼云和慕容政还会相争。

    但是现在他们两个却站在了一起,这是李复必须要除掉他们的原因。

    其实李复来京城并不完全是因为建文帝亲自出山为他谋取皇位,而是他们已经无法在江南立足了而已。

    因为天道盟已经在全力打压摘星楼,摘星楼部分残余势力已经被天道盟打的七零八落的了。有一部分只能前往天英会寻求庇护,大部分都被慕容政亲手铲除掉了。

    慕容政现在仿佛已经失去了理智,急于报仇一样,面对一个盟会的直面反扑,即便是摘星楼也是损失惨重。

    毕竟有些王牌是不能动用的,但是大部分的势力已经完全被慕容政剪除了。

    其中还不乏几名天罡星。

    其中有五位天罡星被慕容政消灭,或者间接消灭,甚至是当年早已退出星辰教,过着安享田园生活的人,他们也死在了慕容政的手里。

    虽然他们的武功有些人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他们面对的人是慕容政。

    当慕容政的眼瞳变为赤红色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将他拦下,至少那些天罡星没有足够的实力拦下习得帝凰真诀,甚至已经接近疯魔境界的慕容政了。更何况还是在一对一的劣势下,他们都直接死在了慕容政的手中。

    现在已经没有了楼云制衡他,加上之前慕容政力挫华山掌门,在武林大会上立下了自己的威严。

    即便是五大门派也只能是默认慕容政的行动。

    更何况慕容政也不是不开窍的木头,他给五大门派送足了银子。还有足够的利益,他们自然也不会阻拦慕容政去“为江湖除害”了。

    而且摘星楼还是各大门派的一个威胁,因为摘星楼的手中有一份名单,这个名单上记录着参加过摘星楼鉴宝大会的人。

    包括谁在鉴宝大会上出售过什么,或者这件事东西被谁买走了。

    这些摘星楼当中都有详细的记录。

    这些记录便是这是道貌岸然者的黑料。

    相对于实质性的利益,他们更害怕自己的黑料被什么人挖出来,然后传播在江湖之上。

    这样的话,他们就真的没有办法在江湖上混了。

    毕竟对于门派,还有江湖豪侠,金钱利益只是次要的,名誉,名声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

    因此五大门派,包括哪些小门派们这一次自然都是落井下石,都喜闻乐见天道盟除掉摘星楼。

    他们只希望慕容政得不到那份名单,或者那份名单被人烧毁了。

    其他的他们一概不关心,甚至现在已经有人做起了痛打落水狗的事情。

    现在的摘星楼的确已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喊杀了。

    剑影云波

    剑影云波


………………………………

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皇勋派与文治派

    李复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况,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了,他也无法改变什么了。

    不过好在他已经坐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了,虽然是借用的别人的身份。

    现在李复想要得到的只有林洛瑶而已,在他的眼中,只有林洛瑶才能配得上皇后这个称号。

    至于芍药,南宫璃等人在他的心里不过是个漂亮的花瓶而已。

    林洛瑶有着最为杰出的才能,他希望林洛瑶可以成为他的贤内助,成为他的皇后。

    李复虽然有点孬,但是却不昏。

    他可不是世俗之人眼中的昏君,他对所有的事情几乎都很清楚,更何况作为天下第一智的李琼的弟弟,他自然也不会太差。

    事事都听姐姐的不代表他就真的毫无主见。

    李复很明白现在朝廷之中的局势,他也是来自于江湖的,现在朝堂之上朽木为官,殿堂之上禽兽食禄。

    金銮殿下站着多少昏官,赃官,朋党势力,李复的心里都很清楚。

    虽然李复没有楼云那种要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的豪气,但是却也有巩固自己地位的野心。

    因为李复知道,如果没有了官员们的支持的话,那么皇帝就是个屁。

    因此李复接位之后第一件准备做的事情,便是等皇帝的丧期过后大开恩科,选拔青年才俊们。慢慢的扶植出自己的实力。

    这样才能与朝中两大朋党争锋。

    现如今朝堂之上的朋党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开国勋贵后裔,以及王公贵戚们为主,维护贵族世袭阶级利益的皇勋派,一派是以科举出身的文治派。

    两派虽然不能说是势同水火,但却也是针尖对麦芒。

    因为他们各自拥护的利益是不同的,拥护的理念也是不同的,而碰巧双方的利益基础是相互侵犯的。正因为如此才会如此的针对对方。

    而皇勋派拥护的是世袭家族以及王公贵戚们的利益,他们要阻拦文治派不断地向上爬,因为先帝永乐帝开的恩科过多,给了这些人进入朝堂的机会,因为永乐帝的不断提拔,这些人自然可以登上大位,现如今六部尚书,乃至于内阁首辅都有几人是出身贫寒的读书人。

    这些人不光是文采出众,而且其中几人也在靖难之役之中被破格提拔。

    不过人总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当人身居高位的时候,他就喜欢提拔他和一样出身的人。

    因此文治派提拔了很多与自己出身相似的寒门,或者是平民学子们,这些人都有着不断进取的理想。

    虽然文治派大开文风,破格提拔了很多的寒门学子们,让他们施展了自己心中的抱负,一展宏图。但是他们这些人却也给大明王朝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那就是官场上都会有的两个字“腐败”。

    文治派相对于皇勋派来,腐朽的非常彻底。

    一些知府知县的地方官,大多数都是文治派的人,这些人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却一点也没有忆苦思甜,这些人上台之后将之前自己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全都宣泄了出来,有些小肚鸡肠的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收拾那些曾经欺负过他的乡绅,百姓。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w~w~w。

    有点更是横征暴敛,为的就是让自己也体验一下有权势,有财色的生活。

    这些出身低下的人,一旦得势之后他们会比那些自幼身在高位的人还要凶狠,还要贪婪。

    因此文治派一直是让皇帝头痛的一派,虽然他们贪污腐败,但是皇帝却不能将他们全都铲除。

    因为皇帝需要文治派去破格选士,文治派虽然贪腐成风,但是他们却也为朝廷选拔了许多有能力的官员,而不像皇勋派,只是将自己的亲支近派安置在那个位置。

    皇勋派选官的规则基本上就是裙带关系,这个官是某某个王爷的小舅子,那个官是某个大员的私生子,这种人无才无德,岂能窃居高位?

    因此皇帝需要文治派去制衡皇勋派。

    不过皇勋派却也不是一无是处。

    皇勋派是朝廷之中最为忠诚于皇帝的派系,因为这些人都是由皇亲贵戚,以及各开国元勋的后裔们组成。

    是谁给了他们这些特权,爵位?

    当然是皇帝给的,他们很明白如果皇帝没有了的话,他们的地位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他们非常忠诚于皇帝,朱瞻基父子就是个例子。

    虽然赵王已经掌控了全局的局势,但是皇勋派中的淮西勋贵们依然是遵从永乐帝的遗愿,支持太子登基为帝。

    这种忠诚度是不会改变的,他们保的也不单单是皇帝,是太子,更是他们自己。

    因为他们支持的皇帝,或者太子倒台的话,那么他们的地位也将不保,他们的地位是皇帝给的,新皇帝如果不是维持他们利益的,那么新皇帝一句话就能免去他们的爵位。夺走他们所有的一切。

    因此皇勋派也是朱瞻基的大本营。

    虽然李复不太喜欢皇勋派这些卖主求荣的勋贵们,但是现在的情况却也不得不用他们。

    李复还记得当年的事情,虽然当时的李复还没有出生,但是却也听姐姐说起过,当年燕王的兵马兵临城下,包围了金陵城。

    而就是这些最该效忠于皇帝的贵族们,率先一步打开了城门放燕王进城的。

    李复自然是不会轻易原谅他们的,当年建文帝执意削藩,削藩的对象不仅仅是皇族,还有公侯等级的贵族。

    当时建文帝的削藩并不像永乐帝那样柔和,而是雷厉风行的。

    因此才招来了皇勋派贵族们的不满,而当时燕王的使者也已经潜入了金陵城策反了当时皇勋派贵族阶级的首领宁王,就由宁王策划发起了金陵城陷落的序章。

    那就是集合城内所有贵族的实力,然后从内部帮助燕王打开一门,放燕王的大军进城。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们的地位。燕王给他们的条件是一切如从前一样。

    什么都不会改变,他们依然可以有他们的荣华富贵,乃至于封地领土,就是这些蝇头小利打动了这些贵族们的心,然后他们打开了金陵城的城门帮助燕王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


………………………………

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建文帝

    不过燕王朱棣却在登上皇位之后食言了。

    燕王朱棣并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一切如从前一般,让所有的诸侯王公们保留自己的封地。

    而他则是继续贯彻建文帝的削藩政策。

    而且比起建文帝更加的大刀阔斧。因为他相对于软弱仁慈的建文帝,他的心和手更加的狠辣。

    燕王朱棣进城之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包围皇城围攻建文帝,而是将这些勋贵们的家人全部都扣押了起来,捏在自己的手中做人质。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w~w~w。

    之后拿他们的家人做筹码,逼那些王公们削藩。

    这是因为朱棣害怕自己未来会成为第二个建文帝,因此要在现在就把祸根苗拔出才行。

    不过朱棣给的条件却也不错,那就是诸侯王公们的封地,兵权收回,但是生活状态保持不变。

    朝廷依然是每年特定的禄米供养着他们,也就是说现在他们不用干活也有饭吃。

    他们的那些无能的子孙们自然更享受这种生活。

    不过朱棣并没有完全的放心,而是培养起来的一个新的势力,这个势力的名字就叫做文治派。用来制衡皇勋派。

    虽然在当时这是最为正确的选择,但是现在这种朋党的弊端已经显现出来了。

    双方都是各自欺上瞒下,然后对皇帝报喜不报忧。

    加上官员们贪腐成风,更是爆发了科场舞弊,以及空印等大案。

    朱棣也明白现在的弊端已经完全的显露出来了,因此他才在出征之前叮嘱朱瞻基要刷新吏治,只可惜朱瞻基好像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子现在如一个废人一般的躺在床上。

    而自己的龙椅上坐着另一位帝王的儿子。

    建文帝朱允炆辞别儿子,女儿之后没有出宫,而是去了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他再熟悉不过了。这个地方是太和殿,是文武百官上朝的地方。

    虽然这里不是南京城的太和殿,但是却是按照那里的规格仿造的。

    建文帝这一次没有双手合十,而是挺起胸膛,龙骧虎步的走了上去。

    一副君临天下的帝王之气从他的身体内涌出,单单是这走路的气势,足以震慑很多的人。

    这一次朱允炆将自己手中的佛珠收回。

    此时的他已然不是禅师本尘,而是建文帝朱允炆。那个在二十多年前被赶下皇位从此失踪的皇帝。

    这位帝王经历六道轮回之后重新回到这个位置上,他的心境不是一般人可以感受到的。

    朱允炆在龙椅之上正襟危坐,俯视着下面,坐在这个傲视一切的位置,他现在感觉到的只有寒冷而已。

    朱允炆喊道:“上朝!”

    声音回荡在整座太和殿之中,但是没有人应答,也没有人走进来。

    只有朱允炆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龙椅上。

    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夜里是如此,今日也是如此。

    二十多年前,皇城即将陷落的前夕,朱允炆也是这样坐在自己的龙椅上,他的嫔妃们有些是收拾东西,准备与他一起逃走,有的则是跟着宫里的侍卫们远走高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