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渐台月之狼山猎火-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律听到蔡公公说起四张葱花鸡蛋虾仁饼和一大块牛肉,心里顿时疑惑起来,那不是昨晚自己偷吃的那份吗?正疑虑间卫律又听到衣袍悉悉索索的声音,仿佛是那李先生将蔡公公拉到了一边,卫律耳中听到李先生对着蔡公公低声说道:“公公请节哀,要是公公见到馆陶长公主,一定要替在下美言几句,这锭金子是在下孝敬公公的,请公公一定笑纳。如果我李少翁有一天能飞黄腾达,一定忘不了蔡公公提携的大恩大德!”
那蔡公公显然是接过了金子,哭声立止,声音中带着笑意低声说道:“李先生太客气了,您的神通广大,老奴自然要原原本本跟长公主禀报,李先生听老奴的消息,怕是过不了几天,您就能见到馆陶长公主了。还有啊,”他将嘴巴凑近李少翁的耳边低声说道:“皇上近日要在宣室殿赐宴,朝中重臣和淮南王太子都会去,皇上诏令馆陶长公主府操持宴会,长公主殿前第一红人董偃亲自下厨做菜,说不准你少翁先生还能在皇上面前露一脸呢!”
那李少翁显然是十分高兴,他压低声音说道:“蔡公公,那我少翁就大恩不言谢了!惟愿和公公一起发财而已!请公公一会儿让人将殿门封上,让四周十丈之内不得有人接近,我再做场法事,看看能不能见到先帝爷!”
蔡公公连声说好便退了出去,卫律只听到殿门吱呀呀关闭的声音。他从帷幕跟地面的缝隙中望出去,只见殿中只剩下李少翁一人,但是他手里却多了一把明晃晃的长剑,正在殿中四处踱步打量,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卫律从侧面看到李少翁脸上神色狰狞,哪里像是做法事的样子,不由得心里咚咚直跳。他趁李少翁用剑挑开大殿西南角桌案下的帷幔仔细检视,见下面空无一物后朝大殿东南角走去的当口,悄无声息地钻出案子,如同一只猫一样藏进了刚才李少翁找寻过的案下帷幔之中,一双眼睛通过缝隙紧紧盯着李少翁的一举一动。
李少翁在大殿中各个角落都翻了一遍也没发现什么,他回到了祭案前,四下探望无人后还剑入鞘,一手抓了一大块祭肉大吃了起来,他几口吃完牛肉后又抓起一张饼塞进了口中,然后又倒了一大杯酒一口喝干。卫律看到他的举动一下子愣住了,一转念间就明白了,这个李少翁八成是个骗子,骗取守陵太监的信任后冒充术士作法招魂让先帝显灵,又因为之前卫律偷吃了祭品被当值太监发现,还误以为李少翁真的是神通广大。这几年卫律跟着范衡读书知道前朝秦始皇求长生仙药不得,不仅自己暴病身死,还落得天下笑柄的典故,没想到在阳陵享殿里遇到了这么一个货色。现在也不知道什么时辰了,估计义父和范先生都已经要急死了,自己这次离家出走十分冒失,还是赶紧脱身回到府里为妙。
卫律正在思索如何脱身,他听到殿门吱吱呀呀开启的声音,然后是李少翁走了出去,对着外面的宿卫和太监大声说道:“先帝刚才显灵又吃了一些酒肉,然后吩咐在下托话,要让馆陶长公主府上董大人整治一桌席面献祭,先帝说董大人厨艺天下无双,在世时无缘吃到深以为憾,请蔡公公代先帝传话!”
那蔡公公自然是一诺无辞。接下来只听外面人声鼎沸,十几个卫士进来将祭台团团护住面朝外护站好,余下的太监宫女仆役等人纷纷涌进殿来看热闹。卫律趁着店内一阵混乱悄悄从案下钻了出来,偷偷摸出了享殿的大门,趁着众人都涌到大殿观看先帝显灵的机会,在夜色的掩护下从阳陵的山门跑了出去,他在神道尽头的树下骑上自己的骏马,朝着东方已经发白的天际中长安城的影子飞驰而去。
阳陵离长安只有二十多里地,中间仅是隔了个渭河。卫律飞马赶到渭河渡口时天色已经亮了。此时大大小小的渡船已经开始往返于渭河两岸,船头劈开薄冰,咔咔的声音不绝于耳。他此时身无分文,瞅了个空便混进了一个马队,装作牵马的小僮低头上了渡船。船甫一靠码头他便牵着马往岸上走去,走出十丈开外瞧瞧四下无人注意他便悄悄将马拉出队伍,正要翻身上马朝城门驰去,突然觉得领子后面一紧,人已经被提了起来,耳边听到一个粗重的声音说道:“小胡贼,竟然敢偷大爷的马!”
卫律在半空中不停挣扎,无奈那人甚为高大,卫律手抓脚踢都够不到那人的身子。他只好大声抗辩说道:“小爷才不稀罕你的马,小爷家里有的是千里马,你放我下来,不许血口喷人!”
他这么一踢腾,引得周边准备进城的各色人等都往这边看来。卫律趁机大声哭闹道:“抢劫了!抢劫了!不许以大欺小,呜呜呜”
卫律的哭闹登时便有了效果,一帮人已经围了上来看热闹。抓着卫律的那名汉子见人围上来的越来越多,心下也怯了几分,把卫律放到了地上。卫律一转身见到一个虬须大汉铁塔般站在面前,心下也不禁有些害怕。
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位翩翩公子,他一袭白衣胜雪,腰悬短剑,约莫二十上下年纪,个头中等,他朝那大汉一拱手说道:“敢问这位老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这小兄弟偷了你的马,还是你抢了他的马?”
那大汉朝身后的马队一指说道:“这小毛贼刚才从我的马群里牵出来这一匹骏马,在场不少人都可以当个见证。”那大汉身后有几个伙计立刻嚷嚷起来,连声说是。
卫律心里十分生气,一般商队中有多少匹马,是什么货色都能分辨的出来,这大汉八成是看上了自己这匹千里马,摆明了要黑掉的架子。他正要大声争辩,那位公子在一边说话了。
“这位仁兄,这匹马如果是你的,但凭马身上的烙印或者蹄铁的印记便可知晓。敢问这马身上的印记为何?”
那大汉犹豫了一下,恶狠狠地回答道:“大爷的马有的有印记,有的没有,你给大爷滚远一点少管闲事,否则别怪大爷对你的细皮嫩肉不客气!” 他的话刚说完,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哄笑。
但是这位公子的话却提醒了卫律,他在一边大声叫道:“我家的马都是有印记的,在蹄铁上,印的是” 他话还未说完,身子已经被那大汉横着抱了起来,连嘴都被紧紧捂住,两腿只能凭空踢腾挣扎。
那大汉狞笑道:“小贼跟我回去,等着大爷报官受死吧!” 他抱着卫律转身便往自己的马队中走去,谁知没走出两步就被什么东西绊倒了,结结实实跌了个嘴啃泥,怀中的卫律也趁势挣脱,远远地逃开喘着气站在远处。
周边围观的人看得分明,适才那白衣公子趁大汉转身的一刹那欺身而上,手中寒芒一闪已经多了把短剑,剑芒只是在那大汉腰间轻轻划过便还剑入鞘,那大汉的裤子连同腰带已经被短剑划断,软塌塌的掉了下来绊住了双脚,露出一双长满了黑毛的粗腿,而那公子却已经翩然而退。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石火间,等那大汉被自己的裤子绊倒重重摔在地上时,众人才回过神,不少人都笑出声来。而此时卫律已经从一个伙计手中抢过了自己的马,腾空跃到那大汉身边,卫律纵马将前蹄高高抬起,狠狠踏在了那大汉的左脸上,将他几乎踩昏了过去,他的脸颊顿时肿了起来,蹄铁印处,现出一个苍劲的隶书“卫”字。
卫律在马上恶狠狠地骂道:“混蛋东西,卫大将军府上的马你也胆敢黑,赶紧给小爷滚蛋,要不然小爷报官要了你的狗命!”
周边的人听到卫律说这马是大将军府上的,都吃了一惊,开始逐渐往外散去,那汉子虽然吃了大亏,但早已经被大将军府的名号吓破了胆,被几名伙计扶了起来一瘸一拐地往马队中走去,巴不得跑得越远越好。那白衣公子听卫律说起大将军府后愣了一下,然后转身便朝城门走去。卫律赶紧翻身下地牵着马赶了上去,对那公子行了一礼说道:“多谢世兄相救之恩,敢问世兄大名,卫律自当登门致谢!”
那公子微微一笑冲卫律抱拳说道:“在下中山李广利,举手之劳而已,何足挂齿,登门致谢就不必了。”脚下丝毫不缓朝城门走去。
卫律嬉皮笑脸地跟了上去说道:“李世兄好功夫啊,什么时候有空小弟向你讨教几招呗,敢问世兄住在哪个里弄?”
李广利哈哈笑道:“讨教不敢,小兄弟,你这匹马绝非凡品,你也决计不是一般人。俗话说’千金之子不死于市’,为兄的劝你少到这鱼龙混杂之地,免得让你家府上大人操心。你我同在长安,自当后会有期,就此别过了!”说完他快步走进了城门,混杂在人潮中就此消失了。
卫律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海中,不禁有些怅然。此时他肚子又咕咕叫了起来,只觉腹中一阵饥饿。他正踌躇着如何回家找个台阶下,怎样能让义父和范先生不再生气,城门中一人一阵风般飞跑过来在卫律身前躬身行礼说道:“少爷,总算把你找到了!”卫律定睛一看,正是家中的仆人,卫青的长随之一卫福。
卫律跟随卫福回到家中时,卫青、范衡、张骞和霍去病都在前厅等候。踏进大门的那一刻,卫律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卫青见到他便从席上长身而起大步朝他走来,卫律不敢抬头看义父的眼睛,浑身颤抖等着即将到来的责罚。突然间他只觉得身子一轻已经被卫青紧紧抱在了怀中,有什么东西落入了他的后颈中,点点滴滴由温热化作冰冷。他再也忍不住泪水,抱着义父大声哭了起来。
转眼间已经到了二月十九日,这天艳阳高照,暖风熏城,整个长安都沐浴在春日的祥和与安宁中。二月十八日是百官沐日,也就是每上朝五天后梳洗沐浴休息的日子,是以今日午时皇帝赐宴宣室殿,文武群臣都衣冠一新,神采奕奕地来到了未央宫。群臣照例经期门军验过门籍后按照品秩鱼贯而入宣室殿。今日皇帝诏令侍中及以上百官前来,怕是有近百人之多。宣室殿内地方并不大,坐下这百人怕是要大费一番周折安排,但是百官都知道天子赐宴宣室殿的意义—此殿自从高祖皇帝年间便成为问贤求良之处,社稷重臣、国之干城如萧何、陈平、张良、曹参、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都曾经在此殿面圣,不知有多少安国良策出于此处!是以百官进殿后都凝神静气,按照黄门太监的引导各落其座,整个大殿中除了衣袂带风的声音外再无动静,显得格外肃穆。
卫青依旧坐在殿西侧武官的上首,身后依次是李蔡、公孙敖、公孙贺、李沮、赵信、霍去病等人;殿东上首坐的是年近八十的丞相公孙弘,身后依次是张汤、汲黯、郑当时、张骞、东方朔、范衡、司马相如等人。卫青看到苏建之子苏武也在殿中,坐在司马相如身后,便朝他微笑打了个招呼,苏武连忙伏地回礼,卫青摆手示意他起身。正在这时殿内外钟鼓齐鸣,礼乐大作,殿内大行令朗声说道:“百官为皇帝起!”
百官起身之时,刘彻已经气宇轩昂地从殿门进来了,左右陪侍他的是馆陶长公主刘嫖和淮南王太子刘迁,刘嫖身后还跟了一个白衣俊秀少年,宽袍缓带,风姿绝伦,引得殿中众人纷纷注目,不少人心想这少年八成便是传遍京城的堂邑侯府主人董偃了,但是少数跟馆陶长公主相熟的如司马相如等人才认得,这少年是京师倡家第一楼簪玉楼的二公子李延年,因为精于音律歌舞见宠于馆陶长公主。
大行令待刘彻坐定殿中北侧皇位,朗声说道:“百官落座!” 刘迁坐了殿内北侧刘彻左手边的位子,刘嫖坐在了右侧,李延年陪侍在刘嫖身边。待群臣山呼万岁后礼乐歇止,刘彻笑着问刘嫖:“姑姑,今天你家主人给朕和诸爱卿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刘嫖脸上一红,扭扭捏捏地说道:“皇上见笑了,老身家里哪里有什么像样的,只是皇上诏令一下,阖府上下哪敢不用心为皇上准备呢?这次按照皇上的吩咐,用的是淮南王送来的豆酪方子,再配上其他的料,给皇上和百官准备了这一席宴,有什么不妥皇上可不要怪罪啊!”
刘彻哈哈大笑道:“姑姑说笑了。上次朕在你家里吃的实在是畅快,所以这次朕特意指定以豆酪为主料犒赏众位爱卿,淮南王送来这方子好,的确是人间美味,刘迁,回去替朕谢谢你父王。”
刘嫖和刘迁都忙不迭起身谢恩,刘彻笑着对刘嫖说道:“让你家主人开宴吧。”刘嫖脸带微笑,心下志得意满地击掌三声,殿内少府令大声喊道:“传宴!”殿外少府掌厨属官依次传令,声音回荡在未央宫内,经久不绝。
殿内群臣只听到殿外脚步齐整,几百名太监宫女手捧食案走了进来,不多时便在每个人身边都侍立了一名太监、一名宫女。太监手中食案中盛放的是红漆圆盘,宫女手中食案放的是一樽硕大的青铜酒壶。此时一人走进殿来,在殿中向刘彻跪拜行礼,刘彻命他起身,微笑着问道:“董偃,你来告诉朕和诸位爱卿,今天都准备了什么拿手的菜?”
董偃谢道:“回陛下,奉陛下诏令,长公主尽阖府之力为陛下准备了六道菜的宣室盛宴,和一味封坛三年的美酒,容贱奴一道道为陛下奉上。”
刘彻大感兴趣地点点头。 董偃在殿中向百官跪谢行礼,起身后朗声说道:“第一道菜名为’朔方冰河’,请为陛下和各位大人奉上!” 众人身后的太监纷纷俯身将红漆圆盘放在各人面前木案上,卫青往盘子里看去,只见硕大的食盘中一座金黄色的城池耸然而立,长约五寸,宽约四寸,高约莫两寸,城上的箭垛敌楼清晰可见,城池的旁边是用雪白的贡盐化作的一条冰河,冰河上是散落分布炸得金黄的小虾子。盘中阵阵香味扑鼻而来,让卫青这本来不讲究饮食的人也胃口大开,忍不住要口水直流了。
刘彻看殿中群臣看着盘子的样子,不由得心里甚为得意,他对董偃说道:“董爱卿,这菜为何叫朔方冰河,还有这酒为何物,一并给朕和众卿说说吧。”
董偃忙不迭地叩头说道:“回陛下,第一道菜名为’朔方冰河’,是为纪念卫大将军三年前在朔方大败匈奴单于世子乌维和胭脂山三贤王之役。大将军当年以冰筑坝封住贺兰山冰河之水,然后引诱乌维大军到河谷后以火烧开冰坝,水淹匈奴三万大军,此役是我大汉立国八十年来对匈奴前所未有之大捷,陛下对大将军隆恩殊宠,举**民都十分感佩,是以长公主命贱奴作此菜以献给陛下和大将军。而此酒名为’昆仑觞’,虽然比不上卫大将军府上绝世佳酿’桂魄菊魂’,但也是长公主命贱奴带领一个善于相水的高士,趁着每年春天黄河解冻时在河中挑选自昆仑山飘来的万年玄冰,运回府上化开后,加会稽山一等一的糯米酿造的。请陛下品尝。”
董偃说完后殿中诸人都惊住了。范衡素来精于吃喝玩乐,知道董偃所言非虚,自黄河挑选昆仑玄冰酿酒他听说过,但是要世外高人才能选的到,再加上黄河春汛杂冰很多,找出昆仑玄冰怕不是万里挑一才行,而且此事极为凶险,多半会舟覆人亡。范衡看着宫女从酒樽中倒入杯里的昆仑觞呈浅绿色,酒香沁人而不浓烈,心下不禁叹服这才是绝世佳酿。
那边卫青已经坐不住了,馆陶长公主家的董偃左一个大将军右一个大将军说出来,让他如坐针毡。他心下焦虑不知道怎么开口致谢请辞,那边刘彻已经注意到他的不安,干脆对他笑着说道:“卫青,朕家的姑姑对你如此厚爱,让朕都有些嫉妒了!你赶紧起来敬长公主一杯!朕陪你们!”
这下轮到刘嫖坐不住了,她是见惯了风,使惯了舵的人,此番安排是有她的深意的,其一是投皇帝所好,捧一捧卫青;其二是捧过头了那就是杀,她太了解卫青了,知道此番即使动不了卫青什么,也让他不能安心吃饭。没想到皇帝在中间插了这么一杠子,把自己的小心思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心下有些懊恼,但是又不能挂在脸上,于是立刻起身对卫青说道:“卫大将军,还是我们一起敬陛下吧,祝陛下万寿无疆,山河永固!”
卫青连声称是,二人趋前跪拜刘彻,刘彻也不多说话,笑着同二人饮尽一杯,卫青只觉酒味入口清香,先是如同饮下薄荷一般,入肚后但觉一阵回肠荡气。这酒虽然已经烫过了,入口温热,但是入喉后却甚为清冽,不愧为昆仑万年玄冰所酿。
卫青和刘嫖拜谢过刘彻后分别回到座中,早有宫女将二人酒杯加满。刘彻又与群臣共饮一杯,范衡喝下此酒后也不禁叹服为世间佳酿,可以说是无出其右了。接下来刘彻示意群臣开始进食,范衡一尝之下更为惊艳,那朔方城是用整块豆酪以刀工刻成,然后用清油炸过,豆酪之中放了切成细丝的火胙肉,将胙肉的咸香都浸进了豆酪里,入口鲜香无比。而那雪白的冰河是用精盐铺成,上边铺散的虾子也被炸得焦香,入口极是香脆。
刘彻吃得十分满意,他今天有意成全刘嫖和董偃的面子,故意大声问道:“董爱卿,这道’朔方冰河’着实不错,这道菜可有什么讲究吗?”
董偃连忙答道:“陛下,此菜的难得之处是用了淮南王贡来的豫章郡的猪腿胙肉放在豆酪中提味,还有铺设冰河用的是司马长卿从蜀地带来的井盐,将盐加热后放上虾子,就能把虾子的鲜味烘出来了。”
刘彻大声赞道:“好一个’朔方冰河’!下一道菜为何物?”
董偃见众人都是狼吞虎咽吃完,心下十分高兴,他恭恭敬敬答道:“陛下,下一道菜是’胭脂春色’,是用蒸熟的豆酪堆成匈奴胭脂雪山形状,其下铺以炒熟的春韭以作胭脂山草原,请陛下品尝。”
顷刻间’胭脂春色’这道菜已经摆放在了各人案上,众人只觉胭脂山入口绵软,春韭入口辛香,片刻间便又被一扫而光。接下来董偃依次进献’祁连碧玉’,乃是以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葡萄经冬雪藏后捣碎佐以杏仁拌入豆酪中蒸熟而成,颜色碧绿,口感香甜;’天池良驹’则以豆酪刻成马的形状,以浓稠的鸡汤熬成;’瀚海烟波’则是牛肉和豆酪混合后炸成丸子做成的汤。董偃做的这几道菜用料皆为上品,烹饪时下了十足的功夫,是以色香味俱绝,众人都是生平所未尝未见,这五道菜吃下来已经是酣畅淋漓,心里大呼痛快。接下来殿中服侍的太监将众人眼前食案收拾干净,又换了一个长方形的铜盘上来。
范衡往铜盘中看去,只见九只海螺堆成了一座小山形状,海螺中不知塞的什么东西,醇香扑鼻,铜盘底部是一层浅浅的清油。身边的太监将一支火引子伸进盘内点燃了清油,盘中的海螺山顿时被火焰围了起来,火苗窜起近一尺高,在范衡面前跳动不已,不一会儿便听到螺壳里传出轻微的噼啪声,醇香味越来越浓,不一会儿便飘满了宣室殿。
董偃在殿内说道:“陛下,这是贱奴准备的最后一道菜了,名字是’狼山猎火’,是以辽东太守进献的海螺堆成匈奴王庭狼山形状,海螺本身便有鲜香的味道,贱奴在里面塞了少许以蜀地井盐和昆仑觞酒曲酿成的豆酪,味道更加香醇,等到火熄灭了便可以银刀挑出享用。”
刘彻看着眼前盘中跳动的火焰叹道:“董爱卿,你和姑姑这一番苦心实在难得,让朕很是感动。卫青已经取得了朔方大捷,但我大汉还要夺取胭脂山、祁连山,放马天池瀚海,最后直捣龙庭、以汉家猎火照耀狼山,为列祖列宗报仇,为大汉百姓除暴!卫青!”
“臣在!”
“朕赐酒一樽与你,你速择吉日北征匈奴,朕亲自给你和大军壮行!”
“臣领旨!”卫青将金樽中昆仑觞一饮而尽。
“董偃!”
“贱奴在!”
“朕也赐酒一樽与你和姑姑。今日朕本意是君臣欢聚之宴,难得你操持成了庙堂谋国之宴。朕加封馆陶长公主食邑六千户,以谢尔等心怀社稷之功。”
“谢陛下!” 馆陶长公主和董偃接过酒一饮而尽,伏地谢恩后退下。
“司马相如!今天朕十分高兴,你当廷作赋一篇以记之如何?”
“微臣领旨!”
片刻之间殿中焰火熄灭,众人用银刀将海螺中烧熟的酿豆酪和螺肉挑出,入口便感到一股酒的香味,和着糟豆酪的醇厚和螺肉的筋脆,端的是美味无比。佐以千古佳酿昆仑觞,直教人飘飘然欲仙欲醉,宛若置身仙境。
………………………………
第十章 堂邑宴乐 3
而那边厢司马相如也着实了得,这会儿功夫已经挥毫在帛书上墨汁淋漓地写就一篇,让黄门太监恭恭敬敬地拿给了刘彻。刘彻接过后双手展开仔细研读,司马相如在后排看不清楚刘彻脸上表情,忐忑不安地等着皇帝置评。而东方朔却看得清清楚楚,刘彻读完一遍又从头开始,反复读上了三遍才放下,只听他朗声说道:“长卿,为你这篇雄文,朕赐酒一杯与你。择日朕找人谱了曲子请你来弹奏助兴。”
司马相如谢过刘彻后将端过来的酒一饮而尽,身子立刻便有些飘飘然了。耳中听到馆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