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堪做布衣妾-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410章 遣散

    芊姨娘心里凄凉,也不屑于口是心非说话,她黯然说道:“六奶奶,婢妾虽然是妾室身份,却也是从小就在内宅接受调/教,知道什么是我们女子应该做的事情。那杨冬儿就是个不知廉耻的野女子,又身份卑贱,怎配让我等侍奉。”

    姚氏窝在心里的气消下去一些,再说话的口气也没那么狠厉,“你们知道就好,别以为六爷只是对我这样。对上杨冬儿那个贱/人,你们是一样的下场,尤其是你们的身份,说不定哪天就被发卖了。”

    两人心中一凛,六奶奶这是警告她们要听话,她们不像杨冬儿,她们两个的身契都在六奶奶手里,哪天六奶奶不高兴了,说不定真的能把她们卖了。

    芊姨娘心里更是凄楚,她原本就和六奶奶不亲近,只是因为和六爷的情分不同,才能在宅子里有一席之地,如今六爷一心迷恋杨冬儿,哪里还顾得上她的死活。

    姚氏敲打完两个人,心里依然烦躁,自然也不愿意多看她们二人,摆摆手,打发她们离开。

    见两个姨娘走了,徐嬷嬷劝姚氏道:“六奶奶对六爷还是要耐心些,六爷在牢里受了那么多苦,难免心里有怨气。您对六爷多些容忍,慢慢的,六爷也就把那些事情淡忘了,您和六爷还是一对和睦夫妻。”

    姚氏瞪着眼睛,质问道:“受罪怨谁?还不是他自己,不安安稳稳的做生意。以为他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吗?还养了好几个幕僚。那幕僚是他这样的白身能养的吗?事到临头,幕僚管用了吗?还不是给自己招来了大祸?”

    徐嬷嬷急着制止姚氏,“六奶奶可不能随便说这样的话,若是传出去可怎么好?您也消消气,想来六爷过去也是不知道,这次经了事,六爷自然就明白了。”

    姚氏冷笑一声,“他能明白什么?他已经又召集那几个没本事、吃闲饭的,还说的那么好听,议事?他们能商议出什么来!”嘴里说着,还不解恨的重重拍着桌子。

    徐嬷嬷也不赞成张谦再折腾,“六爷他……,现在买卖也剩不下几个,相熟的官员也大多折在这见案子里。六爷也是个明白人,怎么……”怎么能还这样做事呢?不但招祸,家里也没银子供养这么多闲人呀。

    徐嬷嬷皱着眉头,不再说话,六爷终究是家主,她不好多说是非。

    姚氏却没有这样的觉悟,“我已经好言劝过他了,他若是执意不听,那也由着他,只要他能养得起那么些人。”说着,姚氏又冷哼一声,“流锦行的三个铺子都充了公,剩下几个小买卖,能挣几个钱?别说是养幕僚,就是他那满院子的家奴,都未必养得起。”

    徐嬷嬷想到往后的日子,也有些担心,“若是六爷问您剩下的近二十万两银子,您打算怎么说?”

    姚氏一挑眉,说道:“我哪里还有那许多的银子?当日为了帮他打点,都花出去了,还贴了我不少的私房钱,我都不知道找谁去要银子呢。”

    徐嬷嬷点头称是,“是呢,如今六爷也没有了靠山,想再把买卖做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六奶奶还是要精打细算的花用,为以后的日子做打算。”

    想到这个,想到日后张谦没准儿还要指着她过活,姚氏舒心了些,“我掌管家事也不容易,需要的花用不少,六爷总要把这一家人养起来才行。我是没银子往里面贴的,他若是养不起这许多人,那就捡不要紧的发卖好了。”反正她陪嫁的下人由不得张谦动。

    徐嬷嬷也同意姚氏的想法,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要收敛些,“让六爷精简些人还是对的,只是六奶奶要耐心对六爷说,不要惹得六爷不高兴。”

    姚氏对张谦高不高兴已经无所谓了,“我就是再耐心,六爷也不会对着我高兴。他不就是记恨他坐牢的时候,父亲没对他援手吗?也不想想,他做的事情,那是谋逆案,灭九族的罪,谁敢往自己身上揽事?”

    徐嬷嬷想起姚氏写给侍郎府的转让文书,“六爷有没有再问起那几间卖出去的铺子?”

    姚氏没好气的说道:“有什么好问的,我当时也是为了多筹集些银两,也是好心,哪知道会出这样的事?说起来还是他的不是,让我们这许多人跟着他担惊受怕,满以为他回来了,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可是,你看看他,原来是回来讨账的。”

    “唉。”徐嬷嬷叹了口气,“六奶奶也别和六爷置气,一家人想要好好的过日子,总是要和气些才好。”

    姚氏心灰意冷的说道:“我也不指望这些了,谁知道六爷的买卖还能不能做起来。好歹我手里还有那些银子,只要把承志几个养大,娶了媳妇,给囡囡找个合心的夫婿,我就心知足了。我算是看明白了,男人的心,根本就靠不住的。”

    也许冬儿陪着,确实能让张谦踏实,加上郎中的医术确实好。张谦的身体康复的很快。出了正月,张谦除腿上依然带着夹板,其它伤势已经无碍了。

    张谦也开始正式处理买卖,留在廉伯手里的,只有三个铺面和一个田庄。铺面是王管事新开来的木材精加工,和一个脚行、一个杂货店。

    买卖是没什么赚钱买卖了,自然也不可能赚很多钱。张谦为了不引人注意,还有西北的事物繁多,以及几个从小一起打拼的兄弟,都需要人手过去帮着谋划。张谦只留下一个叫龚全舒的幕僚,其余人全部遣出去,由明远安排着,送去别处做事。其中,专门安排人到北地,辅助二黑的生意。

    二黑那里,去年秋天已经收获不少土豆,现在正陆续的加工成淀粉。粉丝和干粉条也已经做出一少部分,还没开始往外运送。

    依照张谦的安排,和他相关的铺面买卖不参合二黑那里的出品,以便能把二黑的买卖彻底摘出来,作为他的一个后备储蓄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给二黑派去的幕僚也极具能力。如果土豆种植和加工扩展顺利,过不了几年,杨赫能成为北地的一方豪绅。
………………………………

第411章 娘家的冷遇

    另外还有好几个能力出众的管事和一些下人,也都不见了,据说张谦已经把他们送回张家族地。

    这样一番安排,张谦在外院的人手就走的七七八八,剩下的不多了。

    这一番安排下来,在姚氏等一干不知情的人看来,是张谦赚钱的买卖没了,再养不起这么多下人。倒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张谦入狱期间,买卖被封关张,很多工人领了补偿银子,另找别的营生。还有一些流锦行有手艺的匠人师傅,因为流锦行还是做原来的染织生意,就有工匠依然留在流锦行做事。也有一部分工匠离开流锦行,带着手艺在别处做短工,等廉伯和王管事复工消息。

    张谦和廉伯、王管事商量,这许多有手艺的染工,当时他们研发染方的时候,用的就是人家的基础数。也是他们把人家留下来,若是他们没有一个好的去处,倒像是流锦行害了人家。

    几人合计着,再开一个染行,现在的他们自然做不了大买卖,但是,接些染丝线和小宗的染色买卖还是可以的。可就是小买卖,也能把那些工匠安顿下,还可以赚些钱财,供府里的日常用度。就算是做做样子,也要让外人知道,他们在努力的赚钱,维持生计。

    就像姚氏等很多人想的那样,张谦的买卖似乎一蹶不振了。虽然张谦从伤势好转之后,就开始谋划,怎样再把买卖做起来。可是,事与愿违,做买卖哪有一气呵成的,直到二月底,张谦的买卖还是不温不火的,丝毫不见起色。

    转就是二月二,虽然侍郎府没有邀请的姚氏回去,但姚氏考虑到张承志在学堂渐渐被边缘化,很多原来家世显赫的同窗,也少了来往。她想着,有个有权势的外家,对张承志的将来很有帮助。于是,姚氏决定备些礼品,回娘家看望父母亲和柳姨娘,就算受些冷淡和委屈,也要拉近两家的关系。

    她是歇过午觉,才带着两个儿子回去的娘家。只是如今的她和张谦,既没身份,也没势力,和庶女见面的吴夫人,连起码的面子情都没给姚氏,全程的冷脸和不耐烦。

    姚氏也算有心理准备,并不过多的在意夫人的脸色,只让张承志、张怀志两个给外婆磕头见礼,然后让两个儿子和表哥、表弟们玩耍。

    她则殷勤的给家里的长辈和孩子们奉上礼物,再和太太请示,去看望柳姨娘。

    果然,她的日子不好,她姨娘的日子也就过的艰难,全家没几个给姨娘好脸色的人。好在姨娘还住在原来的院子里,就算克扣些饭食、月银,也好过于她们过去的艰辛日子。

    姚氏偷偷塞给柳姨娘一些散碎银子和几串铜钱。姨娘手头宽裕一些,给那些势利下人些好处,姨娘的日子也就能好些。

    为了姨娘,为了两个儿子,姚氏又回去太太的上房,陪着小心奉承太太。她似乎又回到了很多年前,卑微的在家里过活,小心翼翼的侍奉太太和嫡姐、嫡妹们,还得不到她们的欢心。

    姚氏煎熬着,一直等到父亲从衙署回来,她带着两个儿子,一起给侍郎大人磕头见礼。

    姚侍郎对女儿,面子上还算过得去,至少是和颜悦色的和姚氏说了几句话。

    她则趁着父亲的还算高兴,询问张谦的案子是否就算了结,会不会影响张谦以后做生意。

    姚侍郎见这个庶女还算识趣,并没有提起几个铺子的去向,也就给姚氏说了说,“案子当然是结了,若是往后女婿能够安分的做生意,当然能保平安。不过生意想要再往大里做,就不好说了。”

    姚氏还是希望张谦的生意能有起色,张谦有了显赫的家业和身份,家里的用度和开销也就好了。等过个一年半载,谋逆案再没人提起,她还能和豪门世家的人来往,过人人羡慕的光鲜日子。

    听到父亲说的不确定的话语,有些心急的问道:“父亲,怎么个不好说?六爷手下还有几个能做事的管事呢。”

    姚侍郎摇头说道:“得力的管事当然很重要,但若没有相应的势力,向往大了做,没准儿会找来祸端。”

    “可是过去……”姚氏说了半句话,眼巴巴的看着姚侍郎,等着姚侍郎给她解说。

    姚侍郎耐着性子说道:“过去你夫婿手段有力,给南系官员办事、当客卿,帮了不少官员。那些官员也愿意帮他,他的买卖做的大、挣钱多,也没人敢觊觎。现在不同了,那些能维护他的官员,几乎全部落马,留下的不但没什么实权,也都被吓破了胆,根本就不敢再帮他。”

    姚侍郎叹了口气,“唉,说起来,你夫婿也是个能耐人,可惜……。你也别多想了,还是本本分分的做个不打眼的买卖,平安是福啊。”

    这次张谦出事,侍郎府从中获得了几个赚钱的铺子和大片田庄,转手之间,就得了几万两银子,赶得上他大半辈子的积蓄了。他这才有心情和这个庶女多说了几句。

    姚氏这一趟娘家走的很失望。虽然她的侍郎父亲没给她任何希望,可是,为了她的三个孩子和姨娘,她还是尽力的讨好父亲母亲。她顺便还暗示说,家里还是有些家底的,不至于生活艰难。就是为了能让娘家知道,从她那里还是能得到些好处的,不至于让他们小看了她和她的孩子。

    姚氏满身疲惫的回到家,让乳母领孩子们去休息,她才缓了缓气力。可是,就算坐在自家的炕上,姚氏也没感觉到多少轻松。

    她,张家的六奶奶,张谦的正妻,竟然又过起了看人脸色的日子。照着父亲的话说,这辈子就要过这样的日子了,除非她的儿子能够有出息,也就是日后能像父亲那样,考取功名,得个一官半职,才能有她的出头之日。

    她这么想着的时候,莲喜给她斟好了茶,说道:“六奶奶先喝杯茶,歇一会儿,就该吃晚饭了。”

    姚氏对莲喜说道:“你去把徐嬷嬷找来,我有事情她商量。”
………………………………

第412章 放弃商户的身份

    徐嬷嬷没陪着姚氏回侍郎府,留下照看家里事物,照顾二小姐。听到六奶奶要找她,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来见姚氏。

    徐嬷嬷进门先给六奶奶见礼,见六奶奶只是有点倦容,别的倒还好,问道:“六奶奶找奴婢?”

    “嗯。”姚氏说道,“徐嬷嬷坐,我有事情和您商议。”

    待徐嬷嬷坐下,姚氏说道:“我今天去问了父亲,父亲说,六爷往后也只能安安分分的做些小生意,不可能再做成以前那样的光景了。”

    张家以后的日子不怎么好过,徐嬷嬷自己也能想象。不过,六爷正值壮年,若是再往开铺摊生意,虽然很难,却也不见得一定做不到。但是作为下人的徐嬷嬷还是点头,等着姚氏说出她的意思。

    姚氏很为自己的想法满意,说话的语气也很有期待感,“我想着,既然六爷的买卖做不起来,这没准儿也是个好事。六爷顶着个商人的名声,会影响承志和怀志两个孩子的将来。我想让六爷把买卖全部卖掉,买些上好的田产,若是银子还不足,我可以贴一些。这样咱们的家世就是耕读之家,将来承志和怀志就能走科考的路子。到时候,咱家就是官宦之家,依然是让人羡慕的体面人家。”

    徐嬷嬷听着,做个富足的乡绅也是不错的选择,六奶奶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是她对六爷的意愿表示了疑虑,“可是,六爷愿不愿意呢?”

    姚氏摆摆手,“你不用管他愿不愿意,先说这个法子可好?”

    徐嬷嬷斟酌着词句,说道:“若是为着往后的日子安稳,这个法子当然足够好。当然,两位公子能考取功名,那就跟好了。”六奶奶想的简单,考取功名,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姚氏信心十足,“那好,我带话给六爷,和他商议。想来他也会同意的,与其在京城做个微不足道的买卖人,被人看不起,还不如置些田地,做耕读之家也是体面人。日后,若是承志和怀志做了官,他就是官家的老爷子了,多少荣耀。”

    张谦自从上次和姚氏口角之后,一直在外院养伤。现在虽然能坐着轮椅出来,也只是偶尔来后院看看几个孩子,并不久留。也懒得和姚氏多话,每次见面,也就是点头,问候一下。

    听到姚氏传话过来,说有事要和他商量。昨天刚回过娘家,今天就说有事要要商量。张谦还猜测一番她会有什么事。

    张谦想了想,问冬儿:“你说姚氏会商量什么事?”

    冬儿也知道姚氏回过娘家,说道:“是不是她家有长辈要过寿辰之类的?那个,需要备些礼物。”说着,冬儿的眼睛斜蔑着张谦。

    明明手里的买卖去年就已经由明转暗,只不过换了个名字,依然做的红红火火,却还得假装捉襟见肘、穷困潦倒。就连老婆孩子的家用都给的不爽利,怪不得人家姚氏不搭理他。

    张谦笑道:“你怎么就不盼着爷好?没准儿六奶奶回了趟娘家,侍郎大人侵吞女婿家的产业,于心不安,要把张家铺子卖得的银子还回来呢?”

    冬儿撇撇嘴,“那你还不去领钱?还磨蹭什么。”

    张谦邀请她,“这么好的事情,一起去?让你也高兴高兴。”

    冬儿连忙摇头,“我还是不去了,六爷自己去吧。”

    当日午后,蒋六和一个十来岁的小厮送张谦去后宅。

    姚氏有事情商量,也没安排几个孩子在。两人在榻上坐下,徐嬷嬷安排丫头上了茶点,就候在一旁。

    姚氏也不嗦,直接把她的打算说了。

    张谦刚开始听得有些发愣,再往下听就觉得有点好笑。等姚氏说完,张谦才缓缓问道:“这么说,娘子打算去乡下住?”

    把姚氏问的也是一愣,“没有啊,我们只是在乡下买地,租给佃户。我们还住这里。”

    张谦点点头,“还住京城啊。这么说,娘子是嫌弃商人身份不好,并不是要远离京城这是非之地。”

    姚氏皱眉道:“京城繁华,怎么能说是是非之地呢?我们只要花用田庄上的收益就好,又不是自己种地,干嘛要住在乡下。”

    张谦神色淡然的说道:“京城繁华,但是靠田地出息维持生计的人家,却不会融进繁华的京城。娘子过的了被人当作乡下人的日子?”

    姚氏很有把握的说道:“只要咱们好好和我娘家来往,想来也不会有谁把我们当做乡下人。最重要的是,承志已经十岁了,过几年就能参加童生试,之后秀才、举人、进士一路考下来,咱们就是官宦人家。”

    姚氏这么顺嘴说下来,不要说张谦和蒋六,就是要是身边的徐嬷嬷,都听的微微皱眉,六奶奶这也太想当然了,哪有这么顺当的科考。

    张谦忽略了怎么和侍郎府保持来往,只问道:“如果考不上呢?”

    “怎么会?”姚氏说了一句,又补充道,“咱们给孩子们找个好先生,还有我父亲帮衬,就算第一次考不上,两次、三次总是能考上的。”

    张谦捏了捏眉心,“先不说你娘家愿不愿意和咱们来往,是不是会帮衬承志和怀志。就说这仕途,娘子是不是觉得仕途很好走?难道这次的谋逆案,娘子还看不到仕途的凶险?我觉得说起来,做生意远比做官的日子好过。”

    “娘子还是收起这个想法吧。孩子读书当然要供,家里现在的状况也供得起。至于买地,等我做生意积攒些银子,咱们就依着娘子的意思,多置办些田地。”张谦说完,就示意蒋六,要起身离开。

    姚氏连忙拦住,说道:“我父亲说了,和六爷熟识的官员大都遭难,六爷的买卖很难再做大了。赚了银子买田地,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六爷还是把手里的买卖店铺卖了,这就置办田地好了,田里有了出息,咱们的手头也能宽裕一些,好过现在这紧巴巴的日子。”

    张谦扶着小厮的肩膀,看了姚氏好半天,问道:“娘子知道咱家的买卖还有几个,能卖多少银子?知道京城周围的田地多少钱一亩,每亩地的收益大概是多少?想要在京城过的富足,需要多少田地才够。”
………………………………

第413章 富贵和平安的考量

    筹集银子的事情姚氏想过,有了银子和足够的田产,其它的都不是问题。

    姚氏说道:“若是卖店铺买卖的银子不足,咱家不是还有好多染布方子握在手里吗?听说那也值好些钱呢,咱们流锦行好几个染色工匠,卖了方子的钱,置办的田产,足够一家子吃用呢。咱家的染方比他们多多了。”

    张谦无力的听姚氏说话,深深感觉到冬儿说的鸡同鸭讲的无奈。

    姚氏继续说道:“若是银子还是不够,妾身可以向娘家借些,足以买到供应咱们用度的田产。”

    听到侍郎府能借给他们银子,张谦神色间有了些趣味,“哦?娘子可以从侍郎府借到银子?”他怎么就这么不相信呢?

    听到张谦明显的探寻语气,姚氏有了点危机感,“若是妾身对父亲说,咱们想摆脱商户身份,置办田产,父亲他一定愿意帮这个忙的。当然,咱们要付些利息。不过妾身可以保证,一定会比钱庄的利息少。”

    这样啊,张谦收回眼神,点点头,“那就按娘子的意思来吧,娘子去侍郎府借银子,置买田地。我还做现在的买卖,咱们两样同时做,万一遇到天灾旱涝的,买卖的收益也是个退路。家里的买卖你也知道,最挣钱的流锦行充了官,我入狱期间又丢了几个铺子,所有能搜罗到的银子就那四十万两,也没了。其实我手里没剩下什么,根本卖不了几个银子,置办不下多少田地。”

    张谦扶着小厮的肩膀,在蒋六的搀扶下,坐到轮椅上,准备离开。

    姚氏气急败坏的说道:“妾身知道,六爷就是不想放弃做买卖。走仕途的路子怎么了?哪点不好?就像妾身的父亲那样,做个简单的纯臣,不但身份尊贵也一样能保得一生平安。”

    张谦转回头,看着姚氏说道:“你父亲若是走正常的仕途,现在还是个六品官员,六品官的地位和俸禄,在京城能算得什么?作为六品官的至亲家人,绝没有你想要的体面和富贵。”

    张谦说着,低头一笑,“何况,我也没阻止娘子争取当官宦人家。田地,娘子尽可以去买,我赚了银子,也一定会还侍郎府的借账。”

    张谦回去外院的时候,情绪就有些低落。他和姚氏也做了十多年的夫妻,姚氏总说她是在他势微时,嫁给的他。而他何尝不是娶进一个不受宠,没被主母教养过、见识浅薄的女子。

    这些年,他和姚氏生儿育女,过的也算顺遂。他尽心尽力的帮助她娘家,不就是为了她回娘家的时候,不再被娘家人轻慢吗?

    可是,他出事之后,姚氏和姚侍郎真的很让他失望。平日里,姚氏摆摆侍郎府姑奶奶的架子也就算了。他已经身陷囹圄,性命不保了,她还拿着她的架子,不但不肯和廉伯等人共同商议对策,却去依靠那个平庸软弱的娘家,还把账上的巨额银两握在手中不放。

    而身为朝廷四品官的姚侍郎,女婿入狱,他躲的老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