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堪做布衣妾-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谦闻声,提在嗓子眼的心才放下来。
耳房的门帘一挑,宋婆婆出来,屈膝给张谦传话:“恭喜六爷,姨奶奶给六爷生了个公子,母子平安。”
张谦狠狠的松了口气,顺利生产,母子平安,也就是说冬儿也平安。他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这可真是要命呢,亏他得知冬儿怀孕会高兴成那样!
周围伺候的下人们也大喜,连声给张谦道贺。
“大喜事,大喜事。”张谦呵呵笑着,对黄嬷嬷说道:“嬷嬷准备些散碎银子,凡在府上伺候的人,每人二两银子。这个月月银也发双份。”
一听张谦的豪放打赏,忙乱了一后晌、一晚上的人们俱都笑逐颜开,轰然谢赏,连连的吉祥话,从各人的口中说出来。
一时间,满院子充斥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黄嬷嬷笑吟吟的应了。六爷又得了一位公子,而且还是杨姨奶奶给六爷生的,这也算是双喜喜临门了。
黄嬷嬷答应了张谦的吩咐,笑着斥责周围贺喜哄闹的人们:“还不赶快去做事,净在这里哄闹。”
众人笑着退开做事去。六爷这么高兴,只怕小公子满月的时候也少不了赏赐,这真是赚到了。话说,府上有个受宠的主子也不错哦,大家都跟着沾光。
不一会儿功夫,产房里面也收拾利索。先是两个产婆出来,给张谦行礼,又是一连串的恭喜。
“两位也是辛苦。”好话谁会嫌多,张谦自是喜不自禁,手一挥,“黄嬷嬷,让人各封三十两银子,赏两位婆婆。另外也给郎中封一份。”
两个产婆对视一眼,喜的眼睛都要看不见了,一连声的谢赏。同样的接生,待遇就是不一样。这位杨姨奶奶,虽然是妾室身份,和别家的宠妾可大不相同。
王嫂子把包裹好的孩子抱出来,去往上房冬儿的房间。
张谦则连忙追着问:“冬儿怎么样?不是已经生了吗,为什么还没出来?”
王嫂子笑眯眯的说道:“六爷安心,姨奶奶好着呢,出血少,孩子出来的也顺利。现在正歇着呢,等她们帮姨奶奶擦洗好,就会送出来。”
张谦放了心,就要往产房里面凑,扬声道:“姨奶奶收拾好了吗,我进去抱她出来。”
宋婆婆出来,屈膝行礼,请张谦退远一些,说道:“这里有穿云呢,不用六爷。男人进不得产房,况且姨奶奶也说了,这时的她,很是狼狈,不让您进去看见。”
“呃。”张谦愣在当地。冬儿居然会这么嘱咐宋婆婆,她什么时候这么在意形象了,可真是稀罕。
人家都这么说,张谦只好眼睁睁看着穿云把冬儿抱进上房,他只能在后面跟着。
冬儿折腾了大半天,也是累了。如今已过丑时,冬儿回到房里,只看了旁边的婴儿一眼,就睡过去了。
张谦却没有睡意,他见冬儿脸色红润,的确没有大碍的样子,甚是欣慰。再看那包袱里的婴儿,虽然看起来皮肤皱皱的,但却很是柔软安宁,现在正睡得香甜。
张谦用食指轻轻抚了抚婴儿的脸颊,自语道:“是儿子呢,看着真俊。”
一旁的王嫂子敷衍的“嗯”了一声,抿着嘴,没好意思笑出来。这么一丁点的孩子,刚刚才出生,哪里看得出俊俏?六爷也真是有意思了,果然是爱屋及乌呢。
………
守在外院的廉伯,早早就听到消息,心下大喜。冬儿果然好福气,一举得男,这下子,六爷该高兴坏了,冬儿也有了更稳固的身份,真是可喜可贺。
萱馨园的姚氏,听说冬儿临盆,整整一夜,也没好好睡着。第二天一早起来,就让莲喜出去打探,杨姨娘那里是什么情况。
虽然看后宅里一片平静,杨冬儿那贱/人大概顺利生产了。可是,姚氏心里,还是希望那贱/人能出个意外,最好一尸两命才好。
莲喜刚走到院门口,黄嬷嬷就从外面进来,对莲喜说道:“莲喜姑娘这是要去哪里?若是没有重要事情,请姑娘给六奶奶回禀一声,锦绣院的杨姨娘昨儿晚上生了,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
莲喜本来就是打听这个事情,一听黄嬷嬷主动相告,自然也不再往外走。和黄嬷嬷客气一声,转身回房。
姚氏本就注意着院里的动静,一听黄嬷嬷的话,大失所望。那个贱/人不但平安生产,而且真的生了个儿子,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她看向远处,萱馨园西边,是张谦给怀志准备的院子。怀志才刚过了四周岁,张谦那厮就给怀志请了一个启蒙的先生。
张谦那厮就是狠心,这么小的孩子,就开始拘束着他,让他读书,每日功课不断。
这就不说了,让姚氏没想到的是,张谦居然给怀志收拾出来一个院子,让怀志搬进去住,说是可以培养男孩子早一点独/立。虽说那个院子就在萱馨园旁边不远,可是那也是别的院子,远离了自己的视线。
在姚氏的哭泣吵闹中,她给怀志多争取了半年时间。张谦也让步了,许诺让怀志留在萱馨园,跟着姚氏过了年,再搬出去。
………………………………
第483章 花炮热卖
姚氏替自己的两个儿子悲愤。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是嫡子,若是在别家,那是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可是,在现在的张府,嫡子的优势,在糊涂的张谦面前,在那狡诈恶毒的杨冬儿面前,竟然是那么的灰暗和惨淡。
如今杨冬儿那贱/人也有了孩子,只看张谦对杨冬儿宠爱有加,她的儿子只怕更加受宠。
她那三个可怜的孩子,实打实的嫡子、嫡女,往后可怎么办,难道让她们被庶子、庶女打压着过活吗?
莲喜在上门口和徐嬷嬷遇到,莲喜小声说道:“嬷嬷,还得您多劝劝六奶奶,让六奶奶不要介怀。这时候,越是大度,对两位公子才越好。”
“你倒是个懂事的丫头。”徐嬷嬷赞许道,“这个事情,我去回禀六奶奶。你去准备,给六奶奶洗漱。”
其实莲喜的担心也是多余,一连串的打击,让姚氏连咒骂、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徐嬷嬷进门,倒是听姚氏没头没脑的对她说了句,“幸亏当时送走了承志。”
徐嬷嬷一愣之下,才明白姚氏的意思。是啊,六奶奶现在才明白,就按正常情况来说,孙子跟在祖母身前,那身份绝对不会比跟着母亲差。更何况六奶奶是这样的母亲。
半年前,大公子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平安到了湖州。之后,大公子的书信来往,除了第一封信有些忧伤伤感的言语,随后就越来越好。祖母很喜欢他,堂兄弟以及族里的兄弟和他也处的好,四伯父虽然没直接教导他,但是却时时关注他在学堂里的状况,还委托他的先生好好教导。
承志很懂事。虽然也受过先生的责罚,但是,他在信里说,祖母说了,对他严厉的先生,才是一心为他好的先生。若是他犯了错、功课不好,先生也不管他,那才是害他的。
湖州老宅的人对承志好,让姚氏放了心,同时心里也酸溜溜的不舒服。
姚氏曾经对徐嬷嬷感叹:眼看着原来对她最亲近的儿子,现在也能和别人亲近了,她的心像刀绞一样,她不想承志亲近张家人。
可是这时,杨冬儿生下男孩,让姚氏彻底有了忧患意识。这时才惊觉,面对杨冬儿和杨冬儿儿子的绝对优势,大概也只有湖州的夫人能够抗拒。
见姚氏还没糊涂到底,徐嬷嬷也跟着说道:“是啊,大公子跟着祖母,一定错不了。夫人又一向疼六爷,对六爷的嫡子,自然不会差。”
姚氏满腹的忧愁心绪,好歹有了一丝丝慰藉。
……
张谦对小儿子自然是百般喜爱,每天一回来,先换衣服、洗手,然后就过来看儿子,端详的尽兴了,才会问冬儿今天感觉怎样等等这些。
洗三这些的,张谦其实不太知道,问清楚其中的过程,就有些不喜。这不是折腾孩子吗?那么柔嫩的皮肤、那么柔软的骨骼,怎么能经得起那样折腾。这都两天了,他都没敢抱他,生怕抱不好,把儿子硌到、碰到呢。
冬儿对这个事也不太热衷,洗洗倒也罢了,反正每天都要洗澡的。只是,那么多人围观,不好吧?那样的环境,只怕空气不够洁净,环境也太嘈杂吧?她们又不能失礼的要求人家净面、洗手、换衣服。
只是,在这件事情上能做主的,是王嫂子和黄嬷嬷等人。人家一下子就把张谦和冬儿的想法否决了,还说出了诸般理由,之前的、现在的、以后的等等好处列举出来,让两人立时没了声气,只能由着人家安排。
冬儿万般不舍的看着王嫂子把孩子抱出去,就不时的盯着沙漏,想看看时间过去多久。让人着急的是,那细细的砂砾,像是停滞了一般,竟然不怎么流动,冬儿的心里更添焦急。
在巧云和秀云的劝慰声中,冬儿好像经历了天荒地老一样长的时间,王嫂子才把孩子抱回来。
冬儿忙把孩子接过来,见小家伙蹬腿挥手的依然精神,才埋怨道:“怎么过了这么长时间?”
王嫂子笑道:“姨奶奶这样可不成。你若是像这样,往后可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您看看时间,真是极短的一会儿呢。”
冬儿扭头看向沙漏,那原本就要停滞的砂砾,竟然如常流动开了。她讪讪的看向王嫂子和巧云等人,是她太焦急了,才觉得度日如年吧。
满月的时候,张谦大手一挥,这才多长时间,就又要折腾。冬儿才出了月子,行志和冬儿都不太硬实,可经不起那番热闹。这满月酒啊,还是先攒着,百日的时候再好好庆祝。
哦,行志就是张谦给自己三儿子取得名字。张行志小盆友就是冬儿的这个小不点儿。
……
这年过年,缤纷爆竹囤积了一个多月的各式花炮、礼炮倾销而出。从年前腊月初五开始,张家脚行送货的小子们,在路过各大街道的时候宣传,缤纷爆竹行要在五天后的晚间放焰火,请大家赏光观看。地点在张家脚行店面前。
腊月初十晚上,在张家脚行的门店前,乔显云领人,间断的放了半个时辰各色烟花。那缤纷的色彩、耀眼的光芒、窜天而起的礼花,让人们惊呼不断,俱都大开眼界。
放过烟花,王管事在场中拱手谢大家捧场。并告知大家,三天后,缤纷爆竹行的花炮在相邻的店里出售,存货有限,卖完为止,想买的人家要趁早。
这个晚上,算是把缤纷爆竹行的名头打出去了。
第二天,上门询问的人开始多起来。爆竹行刚开始生产各色花炮,时间太短,铺子里的确没多少存货。王管事的经营策略当然是奇货可居,价格高的离谱。
但是,他们也有小型爆竹经营,中等人家若是想图个新鲜热闹,买上三五个小花树放放,也是可以的。另外还有给孩子们玩的细长棍一样的烟花,手里拿着,就可以在晚间放出灿烂的烟火。
至于那些大型火树,和一组九个、十六个的窜天花炮,就不是寻常人家能够买得起了。但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富贵人家,和权有势的人家。虽然花炮定出了高价格,爆竹行的花炮还是在短短时间被抢购一空。
这个买卖的收益,比起去年的爆竹热卖,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短短两个月,爆竹行就让张谦赚了个盆满钵满。
廉伯笑呵呵的和张谦开玩笑,冬儿就是有福气,捎带的三公子也成了招财童子。
………………………………
第484章 买卖就是火爆了
张家爆竹行的买卖兴隆,身居后宅的姚氏也有耳闻。在年前打扫、采买的下人们的热议中,还有来府上给主家量身裁衣的绣娘的恭维里,姚氏听多了爆竹行的买卖火爆。
开始的时候,姚氏还嗤之以鼻,不肯多发表一点点意见。谁不知道那个贱/人帮张谦策划的爆竹行,一年也不过做这一季的买卖,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议论花炮的热度不减,让姚氏渐渐就有些坐不住了。
徐嬷嬷和莲喜鲜少出门,对这些也不清楚。姚氏只得专门找来黄嬷嬷问话。
黄嬷嬷对姚氏找她很感意外,自从她掌管内院和萱馨园的事物,姚氏自持身份,很少和她直接对话,有事都是让莲喜或者徐嬷嬷转达。今天不知道什么事情,居然把她叫进来,直接问话。
姚氏等到黄嬷嬷行礼完毕,才很不情愿的开口问道:“找你也没别的事情,我今天听绣坊的裁缝说起,咱家爆竹行的买卖好的不得了,有没有这回事?”
黄嬷嬷躬身答道:“老身只管内宅的事物,买卖上的事情不很清楚。不过,咱们府上爆竹行的买卖好,确实是真的。”
姚氏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说道:“不过是买个爆竹,就算有个新鲜样子,买卖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况且,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行情,过完年,谁家会买这样的东西。”
“这些都是老身听说的,具体怎样也不清楚,想来六奶奶说的也不错吧。”
黄嬷嬷也不辩解,照着街面上和张家几个管事说,那花炮绚丽的几乎不像人间应有之物,由着丰厚的收益。只是,六奶奶一定认为爆竹行不是个赚钱的买卖,当然也由得她去想,有什么关系。
姚氏有些不耐烦了,她说道:“嬷嬷说话也太过敷衍了,若是像嬷嬷说的这么轻巧简单,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爆竹行是个赚大钱的买卖呢?”
黄嬷嬷苦笑道:“老身的确不知道买卖上的事情,六爷经商多年,六奶奶就在六爷身边,六奶奶对买卖上的事情,当然比老身清楚。这……老身也是相信六奶奶的眼光。”
姚氏想说做买卖是下/贱营生,她不知道买卖上的事情,可是,她下意识就觉得这个话说出来不妥。她烦躁的瞪了了黄嬷嬷一阵子,见人家依然自若,只好摆手让她退下了。
黄嬷嬷离开,姚氏才愤恨的对徐嬷嬷说道:“听外面来的人说起,咱们府上的爆竹买卖是个暴利生意。做爆竹生意的,向来都是小买卖,难道杨冬儿那个贱婢真的有通天本事不成?竟然做什么买卖,什么买卖就赚钱?早先的脚行是这样,现在的爆竹行又是这样,那么多男人做生意都是寻常,只她就做什么,什么赚钱,难道天底下的机智都让她一个人得去了不成!”
徐嬷嬷寻思着说:“这也难说。若不是杨姨娘有过人的本事,想来六爷也不至于那么宠爱于她。咱们府上的老爷,也是因为杨姨娘能做买卖,才几次三番的想把杨姨娘攥在自己手里。”
“那不是下/贱营生吗?”姚氏无力的低语道。
所以,她和张谦同床共枕这么多年,却从不问张谦的买卖怎样,是怎么经营的。以至于让一个穷丫头钻了空子。当年,张谦就是因为杨冬儿那个贱/人,小小年纪就议论买卖,才让他注意到。
“唉。”徐嬷嬷叹息一声,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改口说起六爷给两位小姐新购置的首饰,那样式有多么精美,成色是多么精纯,样式又是多么新颖,是市面上刚才出来的新品呢。
这才转移了姚氏的注意力。
……
这年的大年初二,张谦依然陪着姚氏回侍郎府。
侍郎府的众人见到张谦,再不像前一年那样,由着些许的尴尬和不自在,对张谦极是盛情。
女眷中的姚氏在娘家姐妹中,也再次被笑脸相迎,让姚氏大为意外,并且极为受用。难道张谦的买卖真的好,好到能让娘家再次对她巴结逢迎?难道她的一切只能和张谦的荣辱绑在一起?
姚氏也从娘家人的言谈中得知,缤纷焰火在年前热销,姚氏得到消息时,为时已晚,当时的管家只得报出名号试试。
管家正在和店员攀交情,正好遇到王管事巡视,王管事当即调出两组烟花给姚府。让姚府的除夕夜,大大的风光了一把。
吴夫人更是把张谦的能耐夸上了天,满口的称赞,一扫之前对这个庶女的冷落、不待见。
虽然姚氏的虚荣心在娘家的到了满足,可是她心里却有了闷痛的感觉。用现代的话来说,有点怀疑人生了。进士出身,堂堂侍郎大人,竟然真的会为了银子,巴结一介布衣的庶女女婿。
这个新得来的认知,让她不能接受。若是这样,她这个侍郎的女儿,在张谦面前就没有任何优势,再也没有那种让人陶醉的优越感了。
张谦虽然在姚府得到了盛情款待,但是他依然不把这当回事。吃过午饭,让两个孩子稍事休息,就起身告辞了。
侍郎大人和夫人挽留不住,也只得送他们出门。
临出门时,吴夫人还殷切的叮嘱:“都是自家人,六爷不用见外,日后要常回来。家里还有几个小的,也一起带过来,咱们家里的孩子们也多,让他们兄弟姐妹们多亲近,日后也多个帮衬。”
张谦微笑着让岳母大人留步,也不说往后是不是常来,更不提几个孩子的事情。
好在他笑得真挚,因为外面天气冷,让岳母留步的话语也赤诚,吴夫人虽然没得到张谦的应允,倒也不觉尴尬。
眼看着就是正月底,二月份就是张谦许诺的给三公子摆百日宴的日子。当时张谦就不是虚应的,如今见儿子一天和一天不一样,渐渐的长了不少本事,竟然也能逗的他开怀大笑了。
这么可人疼的小子,当然要大大的摆宴席庆祝一番。张谦的友人众多,又有生意上的伙伴,百日这天,张家着实的热闹了一整天。
清理出来的后院还搭了个小戏台,雇了戏班子,摆宴那天准备唱两出折子戏。
这是为庶子摆的酒宴,姚氏觉得甚是丢脸,早早就声称不舒服,不打算露面。
………………………………
第485章 不知死活
姚氏在这个时候称病,唯一的可能,就是为不出席行志的百日宴席找借口。
张谦心里明白,当然也不强求,只是告诉她,摆宴席那天,她若是愿意出来,就出来和客人们周旋一二。若是不愿意,黄嬷嬷也是在几个大宅子里做过事的,和女眷多有熟悉,自有黄嬷嬷照应,没有大碍。她只要消停的呆在萱馨园即可。
姚氏思想再三,过年的时候,娘家父母、兄嫂、姐妹,都对她多有礼遇,只不知来她们宅子的女眷们又是怎样。
过去她觉得那些女眷对她笑脸相迎,是因为她是侍郎府的千金。后来的一系列事情说明,若是张谦出了问题,她这个侍郎府的出身,也当不得什么用。
所以这天,姚氏盛装出现在女眷中,接受大家的恭贺恭喜。她赫然发现,就是妾室生的儿子,原来也是叫她母亲的,接受恭贺的也不是杨冬儿,而是她这个正室。
姚氏长久以来郁闷的心情,忽然在这一天的到了释放。她容光焕发的做着她最擅长的事情,仪态端庄的接待各位有身份的女眷,得体的和女眷们应酬、说笑,不时会发出愉悦的笑声。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回到了她是受人尊敬的尊贵奶奶的时候。
虽然应酬了一天,姚氏丝毫不觉得疲乏,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姚氏一时得意,忘记了怀志刚刚被强行迁出萱馨园,记起她这个母亲还没见过自己的那个小儿子。
姚氏雍容的坐在萱馨园上房的炕上,对徐嬷嬷说道:“徐嬷嬷让人去锦绣院告诉杨姨娘一声,让她把三公子抱过来。这都多长时间了,也该让孩子见见母亲了。”她抚了抚衣袖上的褶皱,继续说道,“男孩子和女孩子可不一样,男孩子要给张家传宗接代的。需要好好教导,杨姨娘身份低微,三公子在她跟前长大,只会耽误了前程。”
徐嬷嬷有点傻眼,嘴唇蠕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姚氏皱眉道:“嬷嬷还犹豫什么?你又不是没看到,今天的宴席本来是给三公子摆的,却没一个人提出要看看孩子。还不是因为他的生母身份尴尬吗?难道经过这件事,六爷和那个……”姚氏把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改口道,“六爷和杨姨娘还不明白,孩子跟着妾室,是不会被教养好的。”
徐嬷嬷这才明白,六奶奶那奇怪的自信,原来来自这里。
徐嬷嬷强笑一声,劝道:“六奶奶千万不要提这件事,三公子怎样教养,还是让六爷决断好了。六奶奶已经有了两个嫡子,身后有靠,咱们就不操心庶子了。那也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莲喜在一旁也是心惊,若是六奶奶真的把这个事闹腾开,三公子不会领过来不说,只怕她们这个院子,又有热闹看了。
姚氏不太愿意。这么好的、能彻底打击那个贱/人的机会,怎能白白错过。若是能把那个小崽子握在手中,母子连心,到时候,她想让杨姨奶奶往东,谅她也不敢往西,岂不是母子两个都攥在她的手里?这个后宅,就又掌握在她手里了。
姚氏提醒徐嬷嬷:“我的身份高,对三公子的将来有好处。难道杨姨娘会不替她孩子考虑?”
徐嬷嬷心里很不以为然,只听黄嬷嬷当日转告的杨姨娘的话,人家杨姨娘教导孩子,当然比六奶奶好的多。至于实际情况是不是那样,虽有待验证,可是,那也得验证过才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