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堪做布衣妾-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嬷嬷一边架着她往外走,一边说道:“老身已经叫人关照了,没准儿二公子已经在外面等着六奶奶了。”
徐嬷嬷见状,连忙上来帮忙。还对两个丫头说道:“还不过来帮忙?咱们都得出去,放官爷进来办差事。”
出得上房,外面已经二十几个官差候在院子里。
黄嬷嬷把姚氏交到徐嬷嬷和两个丫头手上,她自己招呼着院里的丫头、仆妇,领着两个小姐,一同往外面走去。
她们后面还有两个官兵跟着,直走到外院停车马的空地上。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分男女聚在两处。
………………………………
第489章 张谦一名不文了
姚氏先在人群里找怀志的身影,见怀志的启蒙先生正牵着怀志的手,站在外院的一群人中间,四个小厮也紧随左右。
姚氏略略放下心。再看女人那堆人里面,赫然有杨冬儿抱着行志,被锦绣院的一干下人围在中间。
姚氏一看见冬儿,立时就红了眼睛。都是这个贱婢,她就是个丧门星,三番两次把家里害成这个样子。
姚氏被徐嬷嬷扶着,坐到一个小凳子上,她转头间,再看不远处神色不明的冬儿,不由得气上心头。
她立即站起来,高声喝骂道:“你就是个丧门星,自从你这个贱婢来到张家,张家就没过过一天安静日子,更是连累了六爷两次没来由的入狱。你怎么不去死,你就是死了,也弥补不了张家糟的难……”还有她费尽心力积攒的细软家当。
她还想着要扑过去,却被黄嬷嬷和徐嬷嬷拦住。
黄嬷嬷皱眉,示意她看看守她们的兵士,“六奶奶,现在可不往日。周围都是办差的人,您若是惹得人家不高兴,咱们可护不住您。”
果然,近处的官兵气势汹汹的走过来:“怎么了?怎么回事!不消停了是吧,要抗拒朝廷办案吗?要不要吃几天牢饭去!”
姚氏胆怯的住了口。随即弱弱的说了一句:“我父亲是当朝四品,就是吏部的姚侍郎姚大人。”
那官兵冷眼看她:“咱们是替朝廷办案,无论哪位大人,也不能大过朝廷、大过王法。这位奶奶还是消停些,不要您进了大牢,也让我们难做。”
姚氏眼神闪烁几下,坐回凳子上,不再说话,心里只惦记着她房里、院里的珍贵物件,和黄白首饰。
陆续还有丫头婆子被官兵驱赶过来,渐渐的张家所有人都到齐了。
差役把前后宅子里的主仆们分别聚拢,按照名册上的名单,把人头点齐了。就开始挨门挨家的抄查,一边抄,一边有官员高唱着记录,装箱。
那边的姚氏,竖起耳朵,听着官差和小吏一样样把查抄的物品交出名,再记录在案,最后装箱,大封条。
她几乎能想象出,萱馨园里的官差是怎样叫出本属于她的,珍贵的器皿、首饰、物件。这些东西最终都会被官府抄走,再也不会属于她。
姚氏想象着那样的局面,心好像都在滴血。她全身发软,几乎坐不住,要瘫倒在地上,旁边的小丫头和徐嬷嬷用力把她扶住。
姚氏环视四周,真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她嫁给张谦十几年,积攒这些东西容易吗?就这么没了,被官府抄走了。她一个内宅的女子,又没做犯法的事情,却也被连累至此。
更可怕的是,她站在这里一会儿功夫,听官差之间的言语,似乎张家所有买卖全部被抄没了。若这是真的,张谦就真的一名不文了,她们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上次张谦能够翻盘,还是依赖手中的几个小买卖,把那两个小买卖经营起来,赚得的银两,才做起来货运和爆竹生意。
如果张谦手里什么都没有,难道她要跟着张谦,再从街巷上的小买卖做起?那样,她还有脸见姐妹和相熟的女眷吗?这都是杨冬儿那个贱/人惹的祸。
姚氏转头怒视冬儿,口中低低的咒骂:“杨冬儿你这个该死的贱/人,把张家祸害至此,居然还有脸站在这里。若是稍稍知道廉耻的,早就一头碰死了。”
徐嬷嬷劝道:“六奶奶且安静,您看,今次来家里的官差个个如狼似虎般凶恶。您这样子,没把杨姨娘怎样,倒会惹了官差的眼,给自家带来灾祸。”
姚氏看向看守他们的差役,果然就有不善的眼风丢过来。姚氏连忙闭了嘴,又恶狠狠的无声诅咒了几声才住口。只是,眼睛却管不住似得,不时地直瞪着冬儿的方向。
冬儿从后宅开始骚动,就一直紧抱着行志,片刻不曾放下来。
从姚氏开始咒骂,到结束,冬儿一眼都没看过来。只是姚氏刚开口时的那句杨冬儿,让行志听进耳朵。
小家伙立即怒目看向姚氏,挺着小身子就要下地。
冬儿连忙在他耳边小声说道:“不要动,再动娘就更抱不动你了。”
行志怒道:“娘,二哥的娘亲骂娘呢,我去找她说理。咱们又没惹她。”
“行志不能这么说话,那是母亲,知道吗?”冬儿又做了个噤声的表情,依然小声说道:“一定是行志听错了。行志不是也说了,咱们又没惹她,她自然不会骂咱们。她是被那些官爷吓到了,有些紧张,才会胡乱说话。行志是大孩子了,官爷在办差事,咱们不给官爷找麻烦,好不好?我们都不说话。”
行志乌溜溜的眼睛扫视周围一圈,听话的不再说话。果然,不多会儿功夫,姚氏那边也没了叫骂声。
冬儿紧紧抱着行志,不断的安慰自己,不会有事的,张谦已经安排好了,他们所有人都不会有事。
怀里是行志柔软的小身体,冬儿觉得自己好像不像上次那样着慌,她也的确不能慌乱,要沉住气。过去她只有一个人,最多也就是一死,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现在,她还有行志,不但张谦要好好的,她和行志也要好好的,这样他们才是完整的一家人。
冬儿冷眼看着官差一个院子、一个院子的查抄,一边把抄出来的东西高声叫出来,一边记录,一边装箱,俱是井然有序,没有传说中的乱抄、乱砸、乱拿的情景。只是不知道历来抄家就是这样,还是这次的风头太紧,官差们不敢顶风作案。
看了一会儿,冬儿放下心。她见官差只是抄走值钱的财物,却对书信、纸张类的东西不感兴趣,那些东西散落在脚下,被来回踩踏,却无人过问。
张谦说的对,这次的事情纯属偶然,他们正好撞到枪口上。
若只是财产问题,想来不是什么大事。他们的账册做的没问题,冬儿和张谦手下的得力账房反复核对过,只要没发现账册和买卖收支有问题,不细查财产的去向就好。
之前交不出银子的被抄商家,都是官府把家里洗劫一空,家人和仆妇都没动,依然留在府里,只不能随意走动而已。她们这里就更没问题了,好歹还有黄嬷嬷这杆大旗挡着呢。
黄嬷嬷不是张家的家奴,又有着不一样的背景。官差事先就得到某方面的嘱咐,所以他们对黄嬷嬷多有恭敬,黄嬷嬷身后的一众女眷自然跟着沾光,也被护了个严实。
………………………………
第490章 什么人也往家里领
从一早把张谦从外院拘走,官差就开始抄家,所来官差众多,张家宅子却不大。这一通查抄下来,却也简单,凡是值钱的东西,一样不落,全部抄走。其它东西,却无人过问。
刚过午时,张家前后宅子的所有犄角旮旯都搜查完毕,各队差役聚拢财物和账册,过来给上官汇总。
那身着六品官服的中年官吏,大概把几个账册翻了一遍,又检查过装东西的箱子封条完好,看起来对今日收获还算满意。
那官吏刚抬起手,要吩咐手下打道回府,就听张家女眷人群里一个声音说道:“大人,这宅子里的情形不对,您不要被他们骗了。”
中年官吏循声看过去,一个身材高挑的妇人在人群中大胆的看着他。再看其他女眷,只见一众女人,有惊讶的、有不解的,还有愤恨不平看向那妇人的。
中年官吏看向身边一个随从,那随从忙说道:“曹大人,这个女子在张家的名册上,张家账册上显示她客居在此,不算张家的人。”
曹大人看向芊芊,问道:“你想说什么?”
芊芊说道:“回禀大人,民女也不知道张家府上是怎么回事。只是,民女看着杨姨娘院子里的老人都没有了,那些伺候的下人,都是刚来不久的新人。”芊芊说着话,还挑衅似的看向冬儿和姚氏,“还有外院几个重要的管事和下人,都不见了。想来他们早就收到消息,那些藏匿财物的重要人物,早早就逃走了。若是张家早有准备,只怕家里值钱的财产也转移一空了,您在这里能抄到的东西可不会多。”
曹大人原本还算满意的脸沉下来,看向黄嬷嬷。
黄嬷嬷连忙躬身说道:“大人容禀,这些日子,家里的下人的确多有变动。这些人是廉主事安排离开的,可以让廉主事给您说说。”
曹大人对黄嬷嬷还算客气,看起来很愿意给黄嬷嬷这个面子。
他转向廉伯,问道:“廉主事,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廉伯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躬身说道:“大人,前些天离开的些人,原本是湖州张家老宅的家奴,当年是我家六爷临时带过来的。这几年,那边没什么事情,所以,老宅的夫人就没召他们回去。今年不是年景不好吗?我们夫人那里的土地离河道远,需要人工浇灌,实在是缺人手。而京城的买卖清淡,人手闲着。所以六爷就安排,凡是能走开的、户籍在湖州的仆从全部回去,帮我家夫人做事田庄上的事情去了。不单是府里,很多户籍在湖州的买卖上的家奴也都回去了。”
廉伯指了指一个官差手中的一摞账册,对曹大人说道:“大人,那位官爷手上的账册,里面就有我们去官府办路引的手续。”
那个官差连忙从里面翻出来一个本子,递到曹大人手中。曹大人接过来翻看,把后面几页多看了一会儿,然后还给那个官差。
再看向廉伯时,口气就有所缓和:“你主家也太不知好歹了些,就算收留,也捡那懂得知恩图报的人收留,怎么什么人也往家里领。怪不得这么大的买卖也没多少收益。”
说完,一甩袖子,转回身呵斥手下:“还不打道回府,留在这里做什么?难道是做事不用心,想再抄一遍不成?”心下对那个妇人也好大的厌恶,这妇人好不知事,照她这样说,他们这些办事的官差,岂不都是饭桶,连查抄财物都做不好?
曹大人说完,和众多官员差役哗啦啦退出,不多时,就走了个干干净净。
芊芊在廉伯和官员解释的时候,神色就不自在了,心下甚是懊恼。府里在这个节骨眼上,换了这么多重要的家仆,居然只是因为夫人那里缺人手。她今天的举动,不但没把张谦一家人告进监牢治罪,反而把自己的用心显露出来。
等曹大人意有所指的说话之后,芊芊更是脸色惨白,垂着眼帘,一句话不说,谁也不看。只想着,这次想报复张谦和杨冬儿不成,她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廉伯和黄嬷嬷可懒得和她掰叱,等官差一走,立时让各人回各自的位置,照常做活儿。现在已经过了午饭时间,黄嬷嬷催促大小厨房的下人,赶快去做些快手的吃食出来,先把这顿午饭应付过去。
姚氏可不想就这么回去,她的私房钱、她的首饰、她积攒的名贵摆设……,她失去了这么多财物,她的心还在流血呢。
姚氏可不管廉伯和黄嬷嬷怎么安排,对着将要离开的冬儿骂道:“杨冬儿,你这个贱/人。你还不快快一头撞死?是不是不把我们都坑害死,你才不甘心?”
冬儿没理她,抱着行志往锦绣院方向走。她已经很累了,可是家里遭逢大变,她又舍不得放下行志,只想着和行志快快回锦绣院歇着,她可没时间和疯女人计较。
行志可没冬儿沉得住气,扒在冬儿的肩头对姚氏的方向说道:“母亲,我娘又没惹你,你干什么总是骂人呢?我娘和王妈妈都说,骂人不是好孩子。要是骂人的是大人,那也不是好大人呢。”
“你个下……”姚氏瞪着眼,把后面的下/贱小崽子咽回去。
徐嬷嬷忙伏在她耳边说道:“六奶奶,咱们还是赶紧的回去吧。官差抄去的东西虽然可惜,但那些都是身外之物,紧要的物件没事才好。”
姚氏立时想起她那二十万两银票,狠狠的瞪了冬儿和行志一眼,领着怀志和如水回自家院子去了。
徐嬷嬷往冬儿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幸亏六奶奶没把下面的话说出来。杨姨娘如今在这后宅的地位,别说仅次于六爷,就是有人说比六爷都要高,她都愿意相信。六爷对杨姨娘,别管杨姨娘对错,那从来都是哄着的,大声说话的时候都没有。
她算是看出来了,人家杨姨娘平日不做那仗势欺人的事情,但人家就不出声,上赶着鞍前马后伺候的人有的是。
六奶奶斥骂人家几句,人家是懒得和她计较。但是徐嬷嬷不敢保证,六奶奶若是真的骂了三公子,杨姨娘是不是也能当没听见。说不定杨姨娘会立时冲过来抓花六奶奶的脸,那时,只怕连个拦阻杨姨娘的人都没有。
………………………………
第491章 姚氏的惊恐
张家大小姐张如云已经十二岁,多少也知道些事情。日常多数时间,她都是在萱馨园和黄嬷嬷、小莲那里学规矩、礼仪,后来还加了书画、女红,一整天都忙碌的很。就是晚饭后,才回姨娘的院子休息,姨娘也只是问问她的功课,指点一下她的书写和女红,对府里的事情并不多说。
可是,今天姨娘怎么了?明显就是在陷害他们府上。如云不解的看着自己姨娘,很想问问,姨娘这是想干什么?可是,周围的人太多,她不愿意当众问姨娘难堪的问题。
黄嬷嬷催促众人各自做事,如水已经被姚氏领走。
小莲过来叫如云:“大小姐,咱们也走吧。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还有下午的功课要学。”
若云舒了口气,终于不用问姨娘为什么说那样的话,而且,大家看起来对她和姨娘也没敌意。
诸事安顿妥当,黄嬷嬷找到廉伯,问芊姑姑那里怎么办?
廉伯淡淡说道:“先不要理会她,不过几天的饭食,咱们还是供得起的。既然她自己不想留在府上,也不替大小姐考虑,咱们也不用多管她。这场事情之后,六爷少不得要遣人出府,芊姑姑不能留在府上就是了。”
这几年,有了远途运输行、爆竹行和洋芋生意的进项,北地的建设大大加快,现已初具规模。而且,那里也有了一定数量的火器作防御。
他们就是马上迁去北地也可以,只是需要个合理的借口,才能把这上上下下的生意结束。如今就是个好机会。
府里被抄的同时,张家全部产业也都被封。另有文书发往各地,张家在外省份做的生意,也一样全部抄没。
安顿着行志吃过午饭,哄着他午睡,冬儿才去外院向廉伯打听外面的买卖。虽然她事先已经知道,这些买卖恐怕保不住,可她还是忍不住想打听打听,那终究是她一手经营出来的。
尤其是运输行,这个参照现代物流运输方式做起来的买卖,冬儿可没少下辛苦。朝廷这么随随便便一句话,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能全部抄没了去。这才是真正的没地方说理去。
其实,廉伯也给不了冬儿多少实在消息,这上半天的时间,也只够官差们把买卖封了。所以廉伯也只能笼统的告诉冬儿,手下送进来消息,六爷的全部买卖,的确让官府没收了。
至于没收以后,具体的查对账目,给买卖作价这些事请,以及再怎么转手,那就是户部懂此类事情的人来做。到那时,他们就更插不上手了。
冬儿其实也就是和廉伯落实一下,他们的买卖是不是真的被连锅端了。听到确切消息,冬儿也只能静下心,在家里静候张谦的消息。
这次不比前次,前次入狱,是牵扯进谋逆案。历朝历代的谋逆案,别管是实情,还是被冤枉,只要定了案,那就是杀头的罪,而且极有可能满门抄斩。张谦虽然是胁从,但是搞不好就会丢命。
这次的案子,其实没那么严重。不过就是缴不齐朝廷要的银子,只要银子凑齐了,张谦理应没事。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经济案,还是个类似于无意识的漏税经济案件,绝不牵扯职务犯罪。
可是,这个名目的前提,是朝廷不会发现他们的生意有巨额收入。若是户部的人查到他们的账目有问题,追查那样一笔天大的财富去向,张谦的罪名一样很严重,足够灭门。
冬儿自己觉得账目上不会出现疏漏,并且和账目相关的人,都已经离开。可以说,他们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
上次廉伯还能通过关系去看望张谦。这次,整个张府都被圈禁起来,除了专管采买的人,能在后门买些急用的物品,等闲人不能离开。
所以,就算冬儿担心,也只能每天窝在锦绣院里,惴惴不安的安慰自己,这只是个简单的经济案,而且是朝廷理亏的经济案,张谦只要朝廷把买卖买了,收获足够的银子,张谦就会被放出来。就算有问题,张谦不是还安排有后路吗?他们可以用各种病遁、死遁、流放遁……等方法离开京城,或者制造一个大事故,多人一起死遁。
………
冬儿和廉伯知道这次事件的往来细节,心里多少有点底。姚氏那里就不一样了,回到萱馨园之后,查看她放置银票的地方安然无恙,心放回肚子里。
可是一顿饭吃下来之后,放下的心又提起来。她已经和黄嬷嬷证实过,张谦的买卖真的全部被抄没了,包括外省份的分号。张家真的一丁点儿家产也没有了。
午饭之前,她想到的都是她的细软和值钱的摆设,以及张家的家产到底是不是没了。静下心来,她才惊觉,张谦怎么又被朝廷抓去了?到底他又犯了什么事?
依照姚氏的想法,张谦上次牵扯的是谋逆大案。谋逆大案,也只是把张谦关进牢房,府里一点儿没受波及,买卖也不过是封了,却没有抄没。至于最后流锦行充公,那是张家为了给张谦的胁从谋逆罪交赎金,自愿抵押给朝廷。
而这次,不但张谦被羁押,府里被抄,连所有买卖都被抄没。这是犯了多大的事啊?
姚氏的心止不住的狂跳,会不会张谦真的谋逆,被朝廷发现,这才招来大祸。如果是这样,她面临的已经不是钱财问题了,而是小命是不是保得住的问题。
姚氏坐在房里,目光越来越惊恐、脸色越来越灰败。
徐嬷嬷进来服侍姚氏午睡,一见她的样子,吓了一跳,忙问:“六奶奶怎么了?是不是那里不舒服,要不要找郎中来?”
姚氏迟钝的转动眼珠,看到徐嬷嬷,眼里才有了些许的光泽。她扯着徐嬷嬷,急急说道:“嬷嬷,嬷嬷,你回侍郎府一趟。和我父亲说,我愿意出三万两银子,让父亲把我和怀志、囡囡接回家,和张家脱离关系。你现在就去,这就去。”一边说,一边往外推徐嬷嬷。
………………………………
第492章 在牢里也关心买卖
徐嬷嬷不明白姚氏的意思,向她解释:“咱们府里的前后门都有官兵看守,不允许府里的人随意进出。”
她们原来真的要死了,姚氏心里一慌,眼泪立即掉下来,呜咽道:“难道咱们真的要被张谦那厮连累,跟着他掉脑袋不成?”
徐嬷嬷有点不明白,“奴婢不明白六奶奶的意思,怎么好好的,就说起掉脑袋这么晦气的话?”
姚氏哭道:“什么好好的?上次那么大的谋逆案,也只是抓走张谦一人,咱们府里一丁点儿没动。这次,不但张谦进了大牢,府里被抄家,连买卖也全部抄没。现在咱们一家子妇孺都被官兵看管起来,不让逃走一个。张谦那厮一定犯了大罪,一定会连累咱们掉脑袋。”
徐嬷嬷有点无语了,六奶奶前些天也出门了啊,难道一点儿不知道朝廷筹集军资的事情?
姚氏抬起泪眼,见徐嬷嬷并不悲切,只是无奈的看着她,不由得收了泪水,哑声问道:“嬷嬷怎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说的不对吗?”
徐嬷嬷干巴巴的笑了笑,说道:“这个月,京城说的最多的,就是朝廷向商家筹集军资的事情。也怪奴婢没对六奶奶详细说,让六奶奶忧心了。”这不怪她吧,她以为六奶奶能想到。
姚氏立即明白了,这么说,张谦被羁押,张家被抄,买卖被抄没,都是因为筹不齐朝廷征集的军资,才导致阖府内外被抄查充公。
姚氏眼含疑问,看向徐嬷嬷,徐嬷嬷点头道:“是,六爷没交齐朝廷定下的军资数额,所以才被抄家。京城还有很多买卖,也是交不上银子,被抄家没收家产的。不让家里人随意出入,其实是为了防止转移财产。”
“可,可是,六爷的买卖,”姚氏磕磕巴巴的说道,“六爷的买卖不是好的了不得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