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堪做布衣妾-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秀庭既然能做出一个计划书,那么就能根据实际运作情况对计划进行改进,进而做出第二个计划书。渐渐的,就能锻炼出一个精明干练的家主。

    杨家的生意做大了,总得有个得力的掌舵人主事才行。

    却万万没想到酥糖的销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飞涨。杨秀庭连原本的工作程序都没消化好,就面临着扩大再生产。这样,光靠杨秀庭就不行了。虽然郑氏很不高兴,冬儿也只得插手。

    冬儿仔细回想、勾画着这一天在糖作坊看到的酥糖制作过程,想着还有什么是不能肯定的,还有什么疏漏,明天再去作坊看了好做补充。

    她那一本正经的样子,郑氏很看不惯。

    女孩子没个女孩子的样子,整天操心着大人的事情,难道大人事事不如她一小孩子吗?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惹人讨厌。从什么时候起,她成了这个样子的?这眼看着就管不了了。不行,过了年说什么也得让她辞工回来,在家里养养性子。说起来,冬儿早已经到了说亲的年龄,人家这么大的姑娘好多人都开始说亲了。可是她,明明能干的很,可连问的人都没有一个,街坊邻里的人们私底下都说这样的女子,能娶进家门,却管不了。

    第二天早上,康二早早的到了糖作坊,看到杨秀庭和冬儿已经在了,忙上前招呼:“师兄这么早就到了?冬儿也在这里照看生意吗?没听师兄说起。”

    杨秀庭看看正在四处看的冬儿,说道:“冬儿见糖作坊忙的厉害,就和做工的染坊请了假,来咱这里看看。想要找个法子,看看能不能想做的快一些,好多出些糖。”

    康二狐疑道:“咱们都加紧做活就好,难道还能有法子让咱们做的更快?”

    杨秀庭笑着摇头:“不知道。不过冬儿这丫头鬼灵精的很。权且看看,没准儿真让她想的出来呢。”

    冬儿看见康二,走过来,问好道:“康二叔早。好长时间没见您家妮子了,妮子可好?”

    康二笑着:“好呢,就是小家子气的紧。不像你,是个大方的姑娘。你爹去过多少次了,每次见到你爹,还是躲得老远,不敢叫人。”

    冬儿笑道:“可别像我,人家妮子妹妹才是女孩子该有的样子。”又说:“您还是先和我爹商量商量作坊里的活计。我爹这些日子可忙坏了,指着您来帮他呢。”

    说话的档口,工人们陆续到了,杨秀庭忙领着康二上工,冬儿也继续做她的计划书。

    冬儿又跟了两天,基本算是写好了新的计划书。又把计划书里的分工、做工细则,按着现场做工的排布,一步步的印证。直到自己认为没问题了,才吁了口气。

    作坊的工人对冬儿也很是好奇。东家家里的小姐,连着两天了,不停地在作坊里转着看,不时的用纸笔写写画画。看衣着穿戴、说话、动作,东家小姐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姑娘,一点儿不像街上偶尔看见的小姐们那样,娇滴滴的,遮头盖脸的,连走路都要人扶着。可东家小姐会写字,说话也穷苦人家的女孩子不一样。

    工人们有时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不过倒也没影响了手里的活儿。

    冬儿知道他们对自己指指点点,并不在意。自己在外做活两年多了,指点的人还少了吗?整天计较这个,那就什么也别做了。

    晚上下工,疲惫的工人们纷纷离开。

    冬儿叫住杨秀庭和康二叔:“康二叔,您和爹留一下可好?”

    康二算今天才是第二天上工,因为不熟悉的缘故,觉得分外的费心、费神。

    杨秀庭还好,总是有康二帮着,省心了不少。听到冬儿让留下,问道:“什么事?要不咱回家里说?”

    冬儿想到郑氏的态度,有些犯怵,说道:“我想和您、康二叔商量一下改进作坊分工和衔接的事情。我娘不爱我管这些,回家里说,娘会不高兴。”

    杨秀庭想想也是,看了看康二,对冬儿说:“要不然,咱去你康二叔家里商量?”

    康二忙答应:“好啊,今天让孩子娘给你们爷两个做些好吃的饭菜。”

    冬儿犹豫:“要说的事情好多,说的太晚了,会不会影响康二婶和妮子休息。”

    康二叔笑道:“冬儿想的恁多,咱们小家小户的一向是做完了事情才休息,哪里会定下睡觉的时间?”

    杨秀庭拍板道:“好在离得不远,就去康二叔家里好了。”

    那就康二叔家里好了,冬儿也同意。

    杨秀庭托了一个工人,去家里告诉郑氏,自己父女两个要去康二家里,晚些回去。

    安顿妥当作坊的事情,三人就一路向康二叔家里去。

    路上,杨秀庭不顾康二的阻拦,买了一条肉,和二斤熟肉。

    都走到康家的家门处了,康二还在咕哝:“昨天的点心还没吃完呢,又买了这些东西。以后都不敢让你来家了。”

    杨秀庭说他:“你看你,这么点儿事情,说了一路。也不怕我闺女笑话你。我现在过的好些,才买这东西。原来过的不好时,不也空着手来,你不一样招待我吃饭?”

    杨秀庭把手里的东西递到康二手里,又指了指家门,示意他不要说了。
………………………………

第89章 冬儿写的章程

    康二推开门,冲着屋里的康二婶说:“孩子娘,师兄和冬儿来咱家了。”边说边把两人往家里让。

    康二媳妇正做着饭,听到康二的话,忙停下手里的活儿,招呼道:“他大伯,快进来。冬儿也来了,快进来坐。”说着,拉了冬儿,上下打量着,说:“还是过年的时候见过,又长大不少,是个大姑娘的了。”

    冬儿忙叫“二婶”。

    康二婶招手叫门边站着的妮子和铁生:“快过来叫大伯。”

    两人叫了杨秀庭,康二媳妇对依然很腼腆的妮子说:“妮子,和冬儿姐姐说说话。看看姐姐,大大方方的多好,你可得跟冬儿姐姐好好学学。”

    康儿媳妇把冬儿交到妮子手里,忙又去招呼杨秀庭坐炕上,倒了碗灶上温着的热水,端到炕桌上。

    康二放下手里的东西,对她说:“师兄客气,非要买了这些东西,你看着做些饭菜。师兄和冬儿在咱家吃晚饭,顺便说些事情。”

    康二媳妇埋怨他:“你看看你,也不知道拦着,昨天的点心就让师兄破费了,今天又买这么些东西。不年不节的,花这些冤枉钱,真是。”

    康儿媳妇边埋怨,边拿了柜子里的点心装盘,喊过妮子:“饭还得一阵子,把点心端桌上,让你大伯他们先垫垫。”

    杨秀庭已经坐在炕上,见妮子端了点心上来,笑道:“这东西本就是给孩子们吃的,我们老爷们垫肚子,哪里用得着点心。”把盘子交给冬儿:“冬儿,拿去和弟弟妹妹们吃。”

    冬儿笑着应了,端着盘子去和铁生、妮子分食。铁生两人看来也是有些馋的,却看着康二婶不动。

    冬儿先拿了一块点心,对康二婶说:“二婶,您说句话啊。我这儿还等着吃呢。”

    康二婶正忙活着,闻言回头,看她那样子,笑着说:“就是你机灵。”又对自家儿女说:“和姐姐一起吃吧。”

    两人这才一人拿了一块点心吃起来。

    冬儿咽下嘴里的点心,想着自己挺大一个姑娘,等着吃现成的,实在是不好看。就到康二婶身边,说道:“二婶,我来帮您切菜吧。”

    康二婶忙推她去炕的方向:“快到炕上坐着去,你总也没来婶子家,是稀罕客人,怎么能让你动手做活呢?我这还做的过来,做不过来还有妮子呢,不用你。快去坐着去。”

    康二也招呼她:“冬儿不是来二叔家里说事吗?不要管那些,先做正事要紧。”

    冬儿想想也是,再过一天自己的假期就到了,时间紧的很,还是不管那些虚的了。于是,冬儿拿了她勾勾画画的纸张,脱鞋上炕。

    在冬儿勾画的纸上,熬糖和拉糖皮作为重点被标出来。次一级的是滚糖皮。再次一级的是糖心制作。

    其余的炒面粉,芝麻糖屑的混合、过筛,切制糖粒,以及制作其它品种的糖果都作为更次一级,交由普通工人动手就可以。只是,每一道工序的完成,都要有可靠的人负责验收。

    再就是烧火、劈柴、搬运等粗活,要另外雇用做粗活的人。把各工序的制糖工人由杂事中解放出来,专心做自己工序中的工作。

    冬儿连勾画,带写字,外带解说。工序被再次细分,各工序的人员分配,根据工作量也需要做增减。还有哪个工序需要杨秀庭亲自照看,康二叔可以负责哪个工序,那些工序可以放下去,交给可靠的人。

    冬儿仔细解说完毕,看着两人说道:“这些都简单,只要按照计划分好就行。最重要的是人,要挑选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事情。还有,监督和监管,一定要明确每个工序做出的活计,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这就要检查跟得上,以免次品漏网。咱们现在人少,这个监察就由各工序的工长负责,一旦出现了次品,只找该工序工长说话。下工序接上工序的原料时,由下工序工长检查,一旦接到手里的原料有次品,就找接收工序的工长说话……”

    冬儿口干舌燥的说完,见二人呆呆的看着她,问道:“爹、二叔,是不是我说的不清楚?”

    见两人还不说话,冬儿有些狐疑。是自己说的太复杂,把两人吓到了?

    冬儿又解释道:“这些东西我都写下来了,只是有些潦草,等咱最后敲定了,让二哥抄写一遍,这个章程就能看了。现在需要爹和二叔看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咱再改。写这些,我能行。但人手分配、具体熬多少各样糖浆,搭配多少配料,需要多少人手,都得爹和二叔来敲定。”

    杨秀庭两人还是呆呆的盯着桌上的草稿看。冬儿不免有些担心,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不赞同自己的说法?要是两人觉得自己说的太复杂还好说,多说几遍就好。要是两个人都不赞同,那就难办了。

    冬儿又问了一遍:“爹,二叔,您两个是不是觉得不妥?哪里不妥,咱们再商量着改。”

    杨秀庭、康二这才对视一眼,康二苦笑着说:“我哪里知道妥不妥,冬儿一番话,说的我发蒙。这哪是我们这样的小商贩能拿捏的了的。”

    杨秀庭到底做过一次糖作坊的规划,听得倒也明白,说道:“照着你这样盘算,还得再多雇几个人才排布的开。”

    冬儿点头:“是,再雇几个做粗活的杂工就行。要是雇来的杂工有灵巧的,可以选进工序里做工。”

    杨秀庭点头道:“我大体上听明白了,你还得再解说一遍。我好好记记,也让你二叔再听听。”

    冬儿拿过那张勾画过草稿纸,又详细的分说一遍。

    这次康二听出了一些门道,赞叹道:“师兄家的孩子教的真好,二黑和冬儿一天书没读过,看这学问、见识,比那些进出学堂的夫子也不差什么?”

    杨秀庭笑着说:“这你可说错了,他们就是嘴上说说的本事,比人家夫子可差老远了。上个月,铺子里要写一个预订酥糖的文书,我还想着冬儿能写。哪知道一说出来,连豆豆都笑话我。原来冬儿写的字,就能自己看看,根本见不了人。”

    杨秀庭很有些幸灾乐祸的说着,还呵呵的笑出了声。惹了冬儿的一记白眼。
………………………………

第90章 运作新章程

    冬儿三人的正事说好了,康二婶的饭也做得差不多了。

    面对杨秀庭明显揭短的话,冬儿毫无羞惭之色,只暗暗的给了杨秀庭一记白眼。然后,面不改色的收拾那些写的乱糟糟的纸张。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能重新对照并记忆那些繁复的文字,自己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能做到这样,也是有原来的简体字基础,否则,根本没可能。

    亏自家老爹还得意洋洋的奚落自己,殊不知,若是没有这个离奇的穿越事件,到哪里才能找到不学而知的人才。

    端上来饭的康二婶却说杨秀庭:“她大伯怎么能这么说冬儿,女孩子脸皮薄,会羞到的。再说,咱冬儿多能干,看这写写画画的。你和大嫂没花一点儿心思,就有了识文断字的儿女。这是杨家祖辈的德行好。”

    这还关着祖辈的事情吗?从康二婶的话里,冬儿终于知道了妮子的腼腆来自哪里。原来女孩子脸皮薄,要时时护着才行,这才造就了妮子的超级腼腆。

    吃饭了,冬儿自然不能再坐在炕上。麻利的下地,端着碗,和妮子一起坐在灶台边的小凳子上。

    铁生被杨秀庭硬是叫到炕上吃饭,康二婶在灶台上放了自己碗,还时时的招呼饭桌上的饭食。

    待客的饭,康二婶做的油水十足。肉片好多的炖菜,每个人满满的盛了一碗,上门还盖着几片卤肉,主食是粗面饽饽。

    在这充斥着贫穷、饥饿的日子里,再没什么三高、减肥的说辞,冬儿吃的很是香甜。

    妮子一边秀气的吃饭,一边打量冬儿。

    冬儿被看得浑身不自在,抬头冲着她笑一笑,吓的小姑娘赶紧低头吃饭。

    冬儿一看就笑了,小声对她说:“你娘在菜里放了好多肉进去,不好好吃,净看着我做什么?有什么事情,吃过饭再说不好吗?”

    妮子红着脸点点头。

    康二婶这时已经坐下,听到冬儿说话,说道:“我家妮子就是胆子小,腼腆的厉害。咱两家离着有一截路,要是院里院外的住着,说什么也叫她天天跟着你,练练胆子。”

    冬儿嘿嘿的笑了笑,只顾着吃饭。也许康二婶只是说客气话,这个时代,自己这样的姑娘可不招人待见。

    吃过饭,冬儿又和杨秀庭、康二两个人敲定了人员安排,再雇几人等事宜,把自己原来写好的又删改了一些。

    诸事做完,已至亥时。已经太晚了,杨秀庭父女两个忙收拾妥当,告辞出门。

    康二叔一家送出门来,主宾一番客套。意外的是,妮子也低低的说了声:“大伯、姐姐再来。”

    回到家已近亥正时分,豆豆早就睡了,两人落了郑氏的一顿埋怨。

    临睡时,杨秀庭又让冬儿再次复述了一遍作坊分工和做工细则,以增加记忆。

    父女两个一个说,一个听。还不时的发问、讨论两句。看的郑氏在一边直飞白眼。

    冬儿拿着勾画的纸,边指着纸上画的简单图案,边说明。解说完,把用图标示意的工序交接简图交给杨秀庭:“这个爹拿着好了,这上面画的基本上和我说的一样。您要是怕忘了,就看这个。给康二叔也看看,挺简单的,一看就明白。”

    简图上是冬儿简单画制的冒气的锅灶、案台上堆积的深浅粉末、半成品待切的糖条等等,实在不好标示的才写了字,各相关处画了箭头。虽然处理的简单,但是一目了然,很好理解。连带着冬儿已经给杨秀庭讲解了多遍,就更容易看懂。

    杨秀庭接过自己看了多遍的,那张没裁过的大纸,有些疑惑的问冬儿:“上次开作坊前,我和二黑鼓捣了好长时间才写好那个工序本子。怎么你才用了两三天,就能做出这么复杂的细则?还画了图?”

    因为我做过很多更复杂的计划书。冬儿笑笑:“您两个写的那个本子是只凭想象,没实物参考。我是在你们已经搭建好的底子上做修改,又有在染坊做事的经验,当然快一些。”

    杨秀庭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冬儿的说法。停了一下,再次确定明天的工作:“咱明天就按这个章程做?”

    冬儿点头:“提货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

    杨秀庭转向郑氏说:“孩子娘,明天咱铺子里暂时停一天酥糖的预订单子。”

    郑氏立时不安起来,皱眉道:“冬儿不是说看看能多做出来酥糖吗?怎么倒比不上原来?还要停了预订。你们可不要胡折腾,把生意折腾散了。”

    杨秀庭安慰她:“不用担心。冬儿写的这个章程又清楚、又详细。我和康二也仔细商量过,没问题。等明天作坊的活儿,照着冬儿的章程铺摊开,适应一两天就能好。说不定短时间内,咱作坊就能做出比现在多得多的各色糖果。”

    郑氏半信半疑的闭了嘴。

    第二天,郑氏那里暂停了一天的酥糖预订。外人处没引起多大风波,不过多费了一番口舌。郑氏还按照杨秀庭的说法,告诉来预订的人,后天开始自家出的酥糖会更多一些。唯有大春师傅罗木匠,听到郑氏的酥糖预订暂停解说,很不满意,直接找到糖作坊。

    罗木匠到的时候,已是下半晌时分了,糖作坊里今天刚开始的新工作安排,正在适应阶段。冬儿和杨秀庭、康二不时的纠正、解释、督促工人的做工界限和做工质量的认定。

    罗木匠转过影壁就看到,冬儿在作坊里指手画脚,心里不由一紧。眼前似乎看到属于自家的银子长了翅膀,都飞到了那个小丫头身边。

    领着罗木匠进门的看门老伯,叫了声 “东家”。

    杨秀庭转头看见是罗木匠来了,多年使然的习惯让他立时满脸堆笑,忙迎过来说道:“罗师傅真的稀客啊。有事让大春捎个话就好,怎么能让您亲自跑一趟呢?快进屋里坐。”说着,就让着罗木匠进堂屋。

    罗师傅听到这话不知什么想法,冬儿听着却是牙酸不已。论身份,就是没有杨记喜糖、没有糖作坊,只凭着二黑做事的地方,罗木匠就比不上自家老爹。自家老爹却没有已经做了东家的自觉,还是卖糖小贩的做派。

    罗师傅也忙呵呵的笑着说:“杨老弟恁的见外,咱们自己人见面还说什么客气话,哪有什么稀客。”又看着冬儿说道:“大春妹子也在啊?看这能干的,都能管事了。”

    冬儿笑笑,喊了罗伯伯,算是打过了招呼。继续去捋顺不习惯新工序的工人们。

    罗木匠若有所思的看着冬儿做事,随杨秀庭进了堂屋。
………………………………

第91章 罗木匠就不是个好鸟

    不多时,杨秀庭和罗木匠相互谦让着,从堂屋里走出来。

    罗木匠说着:“杨老弟,看看我,净给你添麻烦。”

    杨秀庭回道:“哪里,哪里。咱俩家多少年的关系,又走的近,这酥糖就是再紧张也得给您留出来。您不用再来回的跑了,明天一早,我找人给您送十斤去。”

    要不说这个罗木匠不是个好鸟,果然没有辜负冬儿对他的评价。

    罗木匠离开糖作坊的第二天辰正,就大春黑着脸来到糖作坊。

    当时二黑也在,正听冬儿交代糖作坊分工和做工细则的内容,以便二黑誊抄的时候省些力气。

    冬儿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指画着说到的那个工序的所在地。

    这天底下,恐怕只有二黑能看懂冬儿那半简半繁的字体。而且,二黑之所以能够半认半猜的把细则看下来,也得益于知道做糖的流程,又写过、并反复修改过糖作坊开张时的那个工序本子。

    大春进门看到的,就是冬儿指手画脚的张狂样子。再走近,听到的是自己听不懂的话。看过去,是自己不认识的文字、图案。

    一种被排外的情绪笼罩了大春,大春的脸更黑了。

    大春拉长着脸,没搭理两个弟妹叫大哥,直接走到正在几口大锅间、专心看糖膏成色的杨秀庭跟前,直直的沉声问道:“爹,您还认不认我是咱们杨家的长子?”

    一心做事的杨秀庭这才看到大春,有些诧异大春问话的突兀:“大春,你怎么回来了?”

    大春一听杨秀庭的话,心里的悲愤更加重了,他执意问道:“难道您不想我回来吗?您真的不当我是您的长子了?”

    杨秀庭听他口气不善,看了看院子里纷纷看过来的工人,说:“有话进屋里说。”说着,向堂屋走去,边走边喊康二:“二子,帮我看着些糖膏的成色。”

    康二有些疑虑的看着两人走进堂屋的背影,应下来。

    二黑看看一脸了然的冬儿,问:“你是不是知道大哥回来做什么?”

    冬儿冷笑一声:“昨天下晌罗木匠才来过,这是回去挑事了吧?这不,大哥这个没脑子的,今天就听话的回家找事了。他罗木匠还真把徒弟家的财产当成他家的了?”

    二黑听了冬儿的话,放下手里的那叠纸,紧跟着杨秀庭两人的脚步进了堂屋。

    明天就要回去洗染作坊上工,时间有些紧,还得抓紧时间让工人们熟悉新工序。冬儿没工夫理会大春的闲事,接着在各个工序间巡看。

    经作坊做工的人介绍,今天已经雇到两个做杂工的人。原本就做过的工人,也渐渐能适应作坊的新规矩,虽然还不太熟络,但出活明显多了。

    冬儿想着,今天再帮着杨秀庭照看一天,明天就回染坊上工了。这时候按着细则的章程把工人做事的习惯捋顺了,以后再增减产量,酌情增减人员和原料就行。家里的买卖还是不搀和了,太闹心。

    堂屋里的说话声音虽然听不真切,但还是能隐约传出来。听声音,杨秀庭在安抚大春。照着这时代和杨秀庭夫妇的一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