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堪做布衣妾-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也一样,冬儿笑过之后,才说:“麻烦您老。我要中等、下等墨各五条,中等价格的小楷毛笔五支。再要半刀白纸。”

    掌柜的边整理冬儿说的物件,边问:“半刀纸,你一个姑娘家能拿的了吗?不然,这次少买些,不够用,下次再来买。”

    冬儿笑着说:“老伯,我拿的了。”

    这就是冬儿愿意在这家店买东西的原因之一。人家老伯是良心卖家,从不鼓动你买贵的、好的、多的东西。就像这时,考虑姑娘家是不是背不动,还会建议自己少买一些。

    结算了钱物,抱着掌柜包好的纸笔等物出门。刚踏出店门,就看见迎面走来的秦希颉。

    秦希颉面色依然带着些许少年人的稚气,但身材修长,俨然已经有了青年人的样子。

    秦希颉依然穿着他的标志衣服,一袭长袍,灰蓝色的简洁款式。面容继承了其父秦先生的遗传因子,面色白皙,眉目柔和,显得文质彬彬。

    冬儿像以往一样,略点了点头,也没细看秦希颉的神情,就错身走过去。

    刚刚错身,听见秦希颉叫她:“冬儿妹妹,留步。”

    自己几乎没怎么和他说过话,怎么今天一开口就是这么恐怖的称呼。冬儿愣了一瞬,脊背泛起凉飕飕的感觉,转身有些诧异的看向秦希颉。

    秦希颉看起来也有些尴尬,迟疑着问道:“听说,你家里正在张罗给你说亲?”

    冬儿没想到是秦希颉说的是这个话题。好嘛,这得是多热点的新闻,才能让人家读书郎也热情追捧。这是三姑六婆无聊、扯闲话的事情,青少年不应该打听吧。

    由于不知道怎么回答,冬儿只是点点头,模棱两可的答道:“是吧。”

    秦希颉又问:“你爹娘是看好那个张家三郎的童生身份吗?”

    原来那个大龄男还有两个哥哥。冬儿摇头道:“我也不清楚。”和人家女孩子询问这种问题,有些过分好不好。

    秦希颉紧紧地追问:“你是不愿意嫁他家,才那么给人家说话的吧?”

    冬儿更加诧异,这个,好像问的有点太多了吧。冬儿快速的上下打量了一下秦希颉,有些自恋的怀疑:不会是这小子对自己有什么心思吧?

    这问题该怎么回答他,万一他真有什么心思,自己一个回答不好,就有勾/引人家的嫌疑。冬儿眼神游移的有些打不定主意,更不知道怎么对一个很不熟悉的人,回答这样的问题。

    秦希颉固执的继续问:“是这样吧?”

    想到秦娘子对院里邻居一向倨傲的姿态,冬儿觉得还是尽快脱身的好。她斟酌了一下,说道:“这个,我大哥和二哥还没说亲。所以,我的事情还是往后推一推的好。”

    秦希颉点点头,看了看冬儿手里捆扎好的纸笔,说道:“冬儿妹妹是要回家吧。这么些东西,很沉的。你等我一下,我买好了东西,帮你拿回去。”

    就你娘那眼高于顶的架势,看到你帮我拿东西,眼刀也能杀死我,还是算了吧。冬儿忙说:“秦公子客气了。我从小做惯了粗活,这点东西没多少分量,我自己能拿。秦公子忙自己的事情就好。”也不等秦希颉回话,连忙走了。

    后面的秦希颉下意识的微微伸了一下手,当然不好真的去拉人家姑娘,只得眼睁睁看着冬儿走了。

    路对面的马车里,廉伯放下帘子。

    马车里另一个男人,有些犹豫的对廉伯说:“她也是个大姑娘了,总这么一个人来来回回的不方便。要不,给她安排个婢女跟着?”

    廉伯笑了,说道:“六爷,冬儿至少还要在染坊里做半年工。身边带个婢女算怎么回事?”

    这个男人皱着眉说:“可是,现在这样也不是个事儿。就像刚才,年轻男女公然在街上私话,总是不好看,身边带个人还是好一些。而且,他们还住在一个院子里,怎么看也不太妥当。”

    廉伯安抚他说:“不要想那么多,刚才这样的时候少之又少。冬儿说话、做事一向谨慎的很。她整年整月的在作坊里做事,作坊里进出的小子也不少,从没见冬儿和那个多说一句话。”顿了顿,又说:“再不要说什么安排婢女,谁安排?您,还是我?人家家里爹娘俱在,咱们过早插手不好。等过起年来,他家大哥的婚事估计能有信儿,她又长了一岁。到时咱看情况再作打算。”

    那男子听了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廉伯的话。

    冬儿进了院子,先去汤先生处。冬儿留下包给汤先生的纸笔和墨条,为了躲开汤先生说道淑女、娴静之类的说教,竟自扬了扬手,一溜烟的走了。

    惹得汤先生只好独自一人,对她扬手的动作品评了好半天的不是。

    进了自家家门,冬儿直接面对着郑氏和大春。没办法,杨记的铺子还没歇业,豆豆也不知去哪里玩闹了,家里只有郑氏、大春。

    冬儿首先扬了个笑脸,面不改色的叫了“娘”和“大哥”。

    郑氏应了一声。坐在炕上的大春则冷哼了一声,不再看她,继续和郑氏的话题。

    冬儿放下行李等物,也不管是不是打断两人的说话,对着郑氏说道:“娘,桂枝正月里要出嫁。我去桂枝家里看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

    郑氏说了声:“早些回来吃午饭。”就随她去了。
………………………………

第99章 大春对王管事不满

    看着冬儿离开,郑氏母子两个继续原来的话题。

    自从二黑为了保住张爷的脸面,让罗家发生了诸多事情,罗木匠就再没接到过木匠活儿。

    那个良才染指的寡/妇,每日里来罗家吵闹不休,直说要罗家明媒正娶的迎进门才肯罢休。

    罗木匠一家费尽周折,托人情,请了有头脸的中人说和,那寡/妇才甚是勉强的拿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财,答应了解这桩丑事。良才的事情才消停下来。

    而罗木匠的徒弟们,除了压根儿没学过手艺的,就是没学到多少正经手艺的。这时各家的家长认真考校起来,原来各家送来的孩子,多是给人家罗木匠做了多年的白工,而罗木匠竟然没教孩子们手艺。

    徒弟们的家长当然不干,积了几年的怨气趁着这个时机爆发出来。给徒弟们算工钱当然没可能,罗木匠在了结良才和小寡/妇的事情后,家里已经没多少积蓄。当然,就是罗木匠还有积蓄,也不会这么痛快的拿出来就是了。

    吵闹到最后,罗木匠灰溜溜的保证,年后就开始认真教徒弟手艺,保证一年内有一定的技艺,两年保证出徒。学徒的家长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罗木匠的意见,年底见分晓。这个事情也算暂时告一段落。

    自家做的事情,自家心里明白,罗木匠隐约知道哪个对他不满,哪个有能力做这一系列的事情。

    可是,就算知道谁下的黑手,罗木匠也没办法。一来,所有这些麻烦事都是确有其事,没有栽赃陷害这么一说,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表示有谁下黑手,自己更没能力查找这个所谓的证据。二来,这时的二黑,罗木匠确实惹不起。

    至于搀和杨家的事情,是罗木匠自己大意了。眼见得这两年明显发迹的杨家,对着自己的各种做事,依然温顺、唯唯诺诺,丝毫没有反弹的迹象。所有这些,让罗木匠错误的估计了自己面临的形势。

    于是,惹出一系列不良后果之后,罗木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的同行忙碌挣钱。本来木匠活儿分外忙活的腊月,拥有好手艺的自己却早早的歇了工。

    所以,大春在冬儿那次负气回去染坊不久,就歇工回到家里。

    二黑东家张爷派来的王管事,在冬儿说亲事件的第二天一早,来到杨记糖作坊,直接见东家开工。

    带着张爷的余威,王管事上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了杨记喜糖铺子,放了郑氏长假。再给铺面雇了个伙计后,王管事就带着留根和康二,开始管理铺子和糖作坊。

    人家王管事是专业管理人员,由专业人员管理的铺面和作坊,与过去杨家自己小打小闹截然不同。一个月的时间,无论糖作坊的出产量,还铺面的经营规格,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个专业人士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做什么的,连二黑也不知道。能知道的就是人家王管事自带的气度,能让盛德记的郝掌柜见了也打躬作揖,能让铺子里的伙计、作坊里的雇工兢兢业业的做事。

    王管事还负责指点杨秀庭待人接物、教康二管理作坊财物和工人、教留根管理铺面和账务。短短的时间,王管事的做事风格让原来惴惴不安,担心自家生意是否保得住的杨秀庭大大的安心下来。从而确定了:这个王管事就像张爷说的,是帮自家管理买卖的。

    王管事冷峻的气势,把原本想去作坊里摆一摆东家公子身份的大春也打回家里。

    心怀不满的大春说什么也想不明白,自家的买卖,居然让一个雇来的管事把持。大春人虽然回到家,却并不甘心,只一力劝说父母辞退了这个跋扈的管事,

    可是任大春和父母说的口干舌燥,杨氏夫妇也没想过实施大春的辞工计划。

    不说人家王管事人前人后对杨氏夫妇恭敬有加,对铺子、作坊的财物分毫不动,还把自家生意管理的井井有条,铺子的流水眼见得蹭蹭的往上升。就说王管事上工第一天,同着杨秀庭的面,面色严峻,但口气恭敬的对郑氏说:“铺子里人来人往,好不杂乱。这里可不是有身份太太能呆的地方,万一哪天被个冒失的冲撞了,丢的可是东家的脸面。东家太太还是在家里,照顾东家的家务事比较好。”

    在王管事面冷色峻、恭语气敬、身形躬屈,但毋容置疑的气势下,郑氏鼓了半天勇气,也不足以对王管事说出半个不字。

    最后,乖乖的回了家。

    再让郑氏去铺子里对抗王管事,郑氏着实不愿意。

    郑氏想到冬儿说过的话:派管事就派吧。别说派个管事,就是人家真的要强占咱家的买卖,咱还能拦住人家不成?咱想的是赚钱过富贵日子,可不会为了富贵日子赌自家的身家性命。何况,看现在这样子,张爷最多也就是分几成股出去。人家既然要,给人家就是了。靠上个有权势的人,咱的买卖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再说,没人家张爷,咱的买卖不会这么消停。

    这个死丫头,这事倒是看得开。

    这时的大春再不敢说买卖是自家的,有王法之类的话。蔡家盘下的馄饨铺子开红火之后,屡次被街面上的恶徒刁难,甚至有一次被砸了个精光。最后,还是二黑出面搞定的。二黑凭的是什么?还不是人家张爷。

    对于大春说辞退王管事的事情,杨秀庭面色平静的对大春说:“铺子里的事情你还是不要参合的好。那个张爷不知为什么,对你师傅很反感。月前不过训斥了二黑一句‘自家大哥不好下手也就算了,居然能让个外人搅得家宅不宁’,不过几天功夫,看看你师父的下场。二黑认得你是大哥,不好下手,人家可不认得你是哪个。你还想着对上王管事?王管事才真正是张爷的脸面,可不是二黑能比的。我可不想看着你出事,你要是想参合买卖,就辞了罗木匠那里,规规矩矩的去王管事手下学着做事,王管事连你康二叔和你表弟都能教,自然也能教你。至于其它的,你就不要想了。”
………………………………

第100章 桂枝的嫁妆

    大春还是第一次听到,那个张爷对二黑说过‘自家大哥不好下手的话’,再想想原本热热闹闹的师傅家,短短一个月就凄零不堪的情景,不由的心生惧意。于是,大春再不敢提辞退王管事的事情,老老实实在家里呆到大年二十八,直到冬儿歇工回来。

    看着冬儿出了门,大春继续和郑氏商量:“冬儿不满意张家,您和爹再给她相看别家就是了。要不,让她自己挑,随她的意也行嘛。”

    郑氏说:“还是再等等吧,你爹说的也对。还是先把你的婚事说定了,再张罗二黑和冬儿。两个哥哥都没娶亲,倒把妹妹嫁出去,会让街坊说闲话。”

    大春皱眉道:“可是,我师父说,咱家冬儿主意太大。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惹出乱子,怕连累了他家巧凤。还说,冬儿总是参合家里的买卖,看着又像不打算嫁人的样子。没准儿冬儿是在打咱家家产的主意。巧凤善良懦弱,到时嫁过来,难保不被小姑欺压。”

    郑氏虽然对冬儿参合生意不以为然,但是,罗木匠都走到如今的地步了,居然还撺掇着大春,对自家的事情指手画脚。不由心下恼怒,沉着脸对大春说:“你师父管的也太宽了。大春,咱家虽然起步晚,但现在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富裕人家了。罗师傅家的巧凤,他愿意嫁,咱就风风光光的娶。若是看不上咱家,就让他找另外的好人家去。”

    大春一听就急了:“娘,巧凤是个难得的好姑娘。我看不上别人。”

    郑氏有些恨他一根筋,说道:“我说过不让你娶吗?人家看不上咱家,难道咱还硬巴着他不成。大春,我跟你说,过年,他罗家还是这个样子,娘就张罗给你说亲了。现在,打听你和二黑的人家多得很,有的是好人家。”

    大春:“那怎么行?”

    郑氏黑着脸说:“怎么不行,父母做主给你娶回来,那就是你媳妇。我杨家还等着抱孙子呢。自古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听说过谁家小子的婚事还要听个木匠师傅的。”

    大春见郑氏前所未有的态度坚决,也就沉默不语,想着等开了春,一定和师傅说说自己的心意。。

    冬儿可不管大春打的什么主意,郑氏是怎么想的,径直去了桂枝家。

    桂枝过了年就实打实的二十了。这两年操持家务,管教弟弟,倒把自己的亲事耽误了。

    凉山街的街坊邻里,看到桂枝把在她娘手里过的凄惨日子,操持的井井有条,都是交口称赞。连带的,说亲的人家很不少,都是看好桂枝理家的能耐。

    冬儿边走边觉得好笑,想想自己,那也是很能干的,说得玄乎一些,称得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却远不如大大咧咧、粗线条的桂枝抢手。这些年,硬是没人打问自己一句。

    桂枝家在隔了一条巷子的前院,也是租的房子。这个院子里还住着曾经和桂枝、冬儿一同做漂洗活儿的春雨,不过春雨今年年初就出嫁了。

    冬儿走进虽然破旧、简陋,但却收拾整洁的院子,看见桂枝正出门倒水。

    桂枝看见她进来,惊讶的叫出声:“冬儿啊,你可回来了。我去你家问了好多次你什么时候回来,问的你娘都烦了。”

    冬儿忙拉着她进屋,边说:“不要大呼小叫的,都要出嫁的人了,怎么也不知道收敛一些。”

    桂枝一点没有古人说起婚事时的羞涩,和冬儿进了屋子,给冬儿让坐,还笑着说道:“哪有你说的那么多规矩,到哪儿不得过日子。扭扭捏捏的哪能做出活儿、说得清话?”

    许是正月里要办喜事,桂枝家里粉刷一新,家什、用具、零星的摆设也都擦拭的干干净净。屋角还有高高叠放着的几件轻巧家具等物,估计是桂枝的嫁妆。

    冬儿看家里就是自己和桂枝,问道:“家里就你自己?其他人呢?”

    桂枝说:“过年的家务做的差不多了,我放弟弟们出去玩。我娘去串门子了。”

    “哦。”冬儿应了一声。随即笑眯眯的问桂枝:“你的嫁妆准备的怎样了?给我看看你的嫁衣吧。”

    说起这个,桂枝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扭捏的说道:“有什么好看的,不都那样。”话虽这么说,桂枝还是打开柜子,逐一拿出成亲时穿戴的衣物和配饰。

    冬儿还是第一次这么细致的观看这个时代的嫁衣。认真的逐一看过。桂枝的嫁衣和饰物 没有冬儿想象的那么华丽、繁复。简单的红衣,边角处有一些简单的绣纹。盖头上的花色好一些,花红柳绿的绣的甚是热闹。嫁妆里也没什么像样的首饰,都是一些颜色喜庆的绢花、绒花,只有一对银质的耳环和一支包银簪子还算像样。

    想想住在凉山街的人家,恐怕也只能做到这些了,这些也是桂枝掌家后才有的光景。照着桂枝娘当年走亲戚的衣服都要借来穿的日子,要是继续到现在,只怕一个小包袱,一身衣服就能把女儿嫁了,连这些简单的衣饰和家具也不会有。

    看过衣物,又聊了些闲话。眼看着将近午时,敲定了正月十八,就是桂枝出嫁的日子,冬儿一定会到,两人才依依告别。

    冬儿回家的路上思量着,桂枝准备的饰物着实不多,更没一件像样的首饰。还好自己有廉伯日前赏的那个簪子。

    那是个青玉簪子,淡淡的灰绿色,颜色不是很好,但是质地润泽细密。雕工也好,细致的青灰梅枝上雕着朵朵绽开的青白色梅花。正好把青玉上点点的青白杂色,利用的淋漓尽致,看起来轻淡优雅。

    就把它给桂枝作贺礼吧,也算有个涨门面的物件。反正自家现在的家境好过桂枝很多,自己也不戴什么首饰,就是日后需要,可以让爹娘或者二黑买给自己。

    杨秀庭直忙到大年二十九,该结算的结算,该打赏的打赏。晚间才收拾好糖作坊和铺面歇业的一切事宜,和王管事、康二告别回家,准备过年。

    杨秀庭结结实实的忙了大半年,杨家也着实挣到了第一笔大钱。

    家里的进项多了,当然日子也就好了,过年准备的吃、用也从未有过的丰富。

    郑氏早早的就开始整理家务、购置年货。到了大年下,家里各处都处置的妥妥当当。家里家外的窗花、年画、灯笼、对联全都备齐。连带着爆竹,也足足准备了十几挂。
………………………………

第101章 兰芝和兰芝娘的劝说

    杨家的年夜饭吃的热烈、喜庆,杨秀庭满是感触的回顾了这几年的历程,感叹自家终于能够扬眉吐气的过日子。

    看着满桌的荤素菜肴、鱼肉禽蛋,杨秀庭感慨道:“不用往远了说,就是搁在三年前,二黑已经有了差事,咱家的日子好过了。我也不敢想,咱家能有今天。再往前的那些年就更不用说了。虽不至于三餐不继,但也要仔细计划着,才能有饭吃、有衣穿。”

    郑氏也是笑容满面,接着说:“是啊,可着劲的数数整个凉山街的人家,就属咱家的日子过的好。原本买卖红火的蔡家,今年算下来,那也远远比不上咱家。”

    杨秀庭乐呵呵的说:“可不是。”

    大春接着杨秀庭的话,说道:“是啊,就是我师父一家,师母、师妹她们。提起咱家,语气也是恭敬的很。”

    年底结算回来的钱财,足以让郑氏忘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方说,大春和罗家的亲事。

    所以,在听到大春的话后,郑氏果断的说:“大过年的,不要提这些事情。”

    大春被截断了话头,面色有些尴尬,看看其他人不甚在意,也只得不做声了。

    蔡家照例在大年初一,早早的来杨家拜年。

    宾主落座,互致过年问候,大人孩子拜年、贺喜、压岁钱的一通热闹。

    这时已不同于蔡家第一次给杨家拜年,三年的时间足以让孩子们长大不少。原本就不大的房间,也就再塞不进那么多人。

    冬儿和兰芝依然躲在院子的角落闲话。

    二黑的超级粉丝三小,虽然比二黑小不了多少,却依然闪着星星眼,对着二黑问长问短,把个二黑问的尴尬不已。

    六小、七小穿着款式一样、颜色不同的新衣,有模有样的站在杨家的门外,俨然有了读书郎的风范。

    大春和蔡家的大小子、二小则在屋子里陪着两家大人说话。

    冬儿笑着和兰芝说:“看看吧,不过晃眼的功夫,咱们和兄弟姐妹们都长大了,长得一间屋子都放不下了。大过年的,咱们都得在外面窝着。还好天气不算太冷。”

    兰芝说:“是啊。我娘也说,孩子们大了,就显得家小了,住不下了。爹娘计划今年,不拘租或者买,一定换个大些的房子住。”接着问冬儿:“你家今年的生意这么好,要不要换个大些的院子,搬出去。”

    冬儿说:“你家才该换个院子了。我家的生意才好了半年,你家的馄饨馆子却是红火了两年。”

    兰芝认真的对着她说:“那可不一样。我爹说了,你家的喜糖铺子虽然才开张半年。可比我家馄饨馆子几年都挣得多呢。还有人们说,你家雇的那个大管事,瞧那本事、气势,在咱们这半个城的商铺里,都是数得着的。有这样的管事,要是买卖再不好,那都说不过去。”说完,神秘的问道:“你家从哪儿找的这么厉害的管事?以前怎么没见过?”

    冬儿回答:“我二哥的东家介绍来的,二哥也不知道他以前是哪里的。不过看着人不错,对买卖上心,教导康二叔和留根也用心。”

    兰芝羡慕的说:“你家做事就是顺当,每当需要什么的时候,就有什么。哎?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差了,你家到底有没有想过搬家的事情?搬出凉山街。”

    冬儿说:“还没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