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堪做布衣妾-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了。若是整个垫子、褥子什么的铺上,只怕人家会更嫌弃。

    冬儿思量片刻,只用抹布把炕上的油布擦了一遍下来。随他怎么样吧,人家这样的贵妇出门,来之前一定会详细打听。自家什么情形,好打听的很。就算张谦娘子身娇体贵,不了解贫民家过日子的光景,下边服侍的人自然会准备好一应事宜。

    张谦娘子姚氏由翠喜扶着进来的时候,冬儿已经在屋子里站好,感觉到了张六奶奶帷帽下的目光,冬儿远远的对着她施礼。当然,还是那个没经过培训,粗鄙、没规没矩的姿势。然后,继续沉默的站着。

    张谦娘子由着服侍的丫鬟把帷帽摘下,再次向冬儿看过来。

    冬儿也悄悄打量着她,这个以后很有可能要和自己朝夕与共的女子。

    第一眼,冬儿就被人家端庄、娴静的气质打击的没了底气。更不用说相貌、衣着、配饰这些外在的东西。

    姚氏这时正在丫鬟的帮助下,解下大红缎面银丝菊/花绣纹的斗篷。

    随着斗篷的解下,姚氏身穿雪青色暗纹缎面、浅青色镶边衣裙的窈窕身姿显出。比上衣颜色略深一些的宽幅裙摆上,压着两个自腰间垂下的碧玉配饰,估计就是传说中的压裙角的物件。

    解下斗篷的张六奶奶,也就是姚氏,二十岁上下的年纪,看起来柔弱娇美,芙蓉面是什么冬儿不知道,但是用来形容这个女子,冬儿觉得一点儿也不夸张。

    也许是常年在闺中保养的好,张六奶奶面色白皙中带着润泽,稍尖的下巴配着圆润的面容,让整张脸显得娇媚、弱质纤纤。黛眉拢烟、杏眼若水,嘴唇饱满娇巧。发髻并不繁复,但修饰的甚是精巧。首饰不多,蓬松的发髻上插了只点翠金步摇,另有三个金点翠花饰,敷在头发的一侧。皓腕上戴着一对碧玉缠金丝手镯。

    通身的装扮,没有丝毫夸张。但是精美的容貌、窈窕的身姿、庄重的气质,在首饰的点点金光、温润翠绿以及流彩衣裙的映衬下,却给人以极尽奢华的感觉。

    冬儿下意识的又看了看自家,原本在凉山街还算不错的家具摆设,在张六奶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的灰暗、寒碜。

    冬儿有些犯愁的再次看向姚氏,这样的少奶奶,可怎么坐上自家的炕?可也不能总让人站地上说话吧?

    这个念头一转开,倒让冬儿冷静下来,这个贵妇是来替张谦办事的,也许不会久呆?

    只是,让冬儿困惑的是,这个事情,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办,才能成功呢?

    没见过世面的冬儿,尽力打量张六奶奶的时候,人家年轻的张六奶奶一眼就把冬儿看了个通透。

    张六奶奶原本还好奇,这个叫冬儿的穷丫头是个怎样的人物,能让自家六爷这么上心,竟然有了势在必得的心思。
………………………………

第122章 贵人进门

    冬儿着意的大量人家张六奶奶,心里惭愧的无以复加,而人家张六奶奶不过一眼看下来,就确定冬儿着实没什么出奇之处。

    在张六奶奶看来,这个叫冬儿的女子一看就是穷人家里做惯了粗活儿的女儿,皮肤粗糙,长相也普通的很。身材有些高挑,但是太过单薄,毫无吸引力。眉眼倒是有些灵气,但神情和身姿却木讷的紧,除了进门时,对着自己行了个不伦不类的屈膝礼,就呆站着,还很不体面的左右顾盼,那一眼又一眼打量自己的样子,甚是可笑。

    张六奶奶面上没显出什么,心里却在埋怨。自家相公一向敏锐、决断,在这个事情上怎么会这么没成算。

    这个穷丫头一看就是个没经见过世面的,哪会有他说的什么管事天赋?就这么个木讷、没规矩的丫头,远不如自家随意挑捡的一个丫头精明。

    可是,自家爷千叮咛万嘱咐的要自己把事情办成,自己也只好先说下这个丫头了。至于侧室什么的称呼,只要抬进家里,也不过是多一个妾。要是真个没什么本事,又是这样一副平常样貌,能有什么威胁?如果自己真觉得碍眼了,那还不是由着自己的意,到时随意处置了就是。

    只是,白白亏了自己的身份,来到这么个穷鄙、腌的地方。

    两人相互打量、思量的时间也就一瞬。张六奶奶带来的徐嬷嬷,在郑氏的礼让中进了屋子。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丫头莲喜,和四个粗使婆子。

    一进门,郑氏就看见了这个貌美精饰的华贵夫人,一时震惊的不知说什么好。原本的让张六奶奶炕上坐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徐嬷嬷忙向郑氏告罪道:“还得请杨家太太见谅。我家奶奶炕上就坐时,要铺垫一些的。这可不是嫌弃杨家太太,我们奶奶在哪里都是这样的,请您不要见怪。”

    然后,问询的口气问道:“您看?”

    郑氏这才回过神,连忙让道:“您请,您请。家里寒碜的很,这位奶奶这么贵气,小妇人实在不知道怎样安置奶奶才好。有徐嬷嬷您安排最好了。”

    有了郑氏的话,莲喜手里捧着的织物放下、铺开,原来是一张阔大的锦垫。又有徐嬷嬷张罗着,接过一个粗使婆子手里的匣子,拿出一应的茶壶、茶具等物,放在铺了锦缎的炕桌上。

    翠喜这里服侍着张六奶奶上炕,徐嬷嬷也不容置疑的让着郑氏:“杨家太太,您炕上坐,下面有丫头们服侍着,您不用管。”

    郑氏推脱不过,在炕沿坐下,对远远站着的冬儿说:“冬儿,去烧壶水来,给这位奶奶沏茶。”

    徐嬷嬷忙说:“不敢劳动冬儿姑娘烧水。只是冬儿姑娘得引着这几个婆子认认地方,让她们做事就好。”

    冬儿看看家里的情况,实在不好在自家灶台上烟熏火燎的起火。思量一下,还是去打扰喜春嫂子吧。这个时候,刘山大哥家只有喜春嫂子一个人,至多再加上丑丑,也不过是多个小孩子,还算方便。

    于是,冬儿应着徐嬷嬷的话,示意婆子跟着自己走。

    徐嬷嬷则对着莲喜说道:“莲喜,你跟着冬儿姑娘,安顿好了烧水的事情,你就服侍着姑娘回来。”

    一句“服侍着姑娘回来”,说的冬儿后背凉飕飕的:本姑娘独自一人,上山砍柴、下水摸鱼都没打过憷,还要人服侍着回来?

    刘山大哥家果然只有喜春嫂子在,丑丑看过新鲜后,早不知跑到哪里玩去了。

    喜春见冬儿领着人进来,说要烧水,也没多问,连忙帮着点火、递柴。

    跟进来的婆子也规矩的很,对喜春很是客气,一口一个小嫂子的叫着,抢着干活儿。

    看安顿好了,莲喜小声的请冬儿回去。

    喜春也说:“冬儿先回去吧,这里有我,你家去招呼贵客要紧。”

    喜春心有余悸的想着刚才的情形,好嘛,看着好富贵的一行人,从没见过的光彩、华贵,今天竟然流进自己所在的院子,让自己看了个通透。

    即使现在面对的是两个粗使婆子,喜春也还是有些紧张。

    冬儿谢过了喜春嫂子,沉默的跟着莲喜回到自家。

    家里,中年徐嬷嬷已经不容分说,一样样的拿出另外两个婆子手里的物什,不一会儿的功夫,炕上就摆满了琳琅的物品。

    郑氏目瞪口呆的看着炕上的光鲜物件,半晌才问道:“徐嬷嬷,您这是……?”

    徐嬷嬷笑着说:“这些啊,是我们奶奶送给冬儿姑娘的见面礼。”

    郑氏一听,马上神情惶惶的回绝道:“那可不行。徐嬷嬷,这么贵重的物品,我们可承受不起。我们虽是小家小户,但也只盼着靠自家劳作,能让一家人温饱。这无来由的财物,我们无论如何都不敢接受。”

    已经做稳当的张六奶奶,这时接过话,笑着说:“杨家太太不用这么见外。小女子早就听说冬儿聪明能干,和一般人家的女子不一样,是个能做事的姑娘。今天特意来看看,其实就是想着和冬儿姑娘攀个交情,今后有个说话的伴儿。再和您见个面,以后咱们也方便常来常往。”

    郑氏听了,心更不落底,忙说道:“她不过是一个小丫头,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差人招呼她,哪用得着这么些物件。这些东西太过贵重,我们这穷家小户的,着实不敢收。”

    郑氏看着炕上琳琅的饰物、衣料、吃食,心里的不安越发突现。从这些物件里面拿出最不起眼的一件,也是整个凉山街都没见过的,更不要说这些东西的价值,更是自己估不出来的。

    饶是不打算接受这些华贵物品,郑氏也不敢随意打断人家贵妇的话,直等到张六奶奶说完,郑氏才敢说了推拒的话。

    想到自己的疑惑,郑氏又试探的说道:“我们只是贫苦人家,按说能认识您这样的贵人是我们的福分。可是……”郑氏迟疑了一下,问道:“不知您府上是?”

    徐嬷嬷接口,笑着说:“看看我这糊涂的,竟然忘了自报家门。”

    郑氏立即打点精神,认真的竖起耳朵。

    徐嬷嬷继续笑道:“我们是城南清水巷张爷府上的,我们爷在族里行六,这是我们六奶奶。”
………………………………

第123章 张六奶奶的来意

    郑氏一听徐嬷嬷说贵妇是张六奶奶,如遭雷击。张爷的夫人,来自己家做什么?才刚有了张爷要纳冬儿做侧室的事情,人家正头娘子六奶奶就寻着来了。这是要找自家麻烦吗?可是她为什么会这么客气呢?口口声声说是来看冬儿的,还带着这么些个的贵重礼物。

    转念又想,难道这个六奶奶是帮着张爷来自家说项的?难道冬儿这个死妮子,到是和那个张爷有了牵扯?否则,人家怎么会在自家断然拒绝之后,又上门来,指着名的说来看望冬儿。郑氏这么想着,心里暗骂:这个败坏门风的东西。

    郑氏眼神游移不定,心里万般的不情愿,下了老半天的决心,却也不敢把人家贵妇赶出家门。

    就是这个时候,冬儿回来了。

    郑氏满脑子的怒火,却不好发作,更不敢给贵人脸色看。

    只好努力压下火气,和声问冬儿:“冬儿,什么时候结识了张六奶奶这样的贵人,怎么也不懂回来给父母说一声。”

    冬儿对郑氏的性情了解的很,一听郑氏的问话,就知道自家老妈心里的怒火已经积聚。不好对着身份尊贵的客人,这是打算冲着自己来了吗?

    冬儿看了看炕上、地下的几个外来人,回答道:“娘,您说的什么啊?我没结识过什么人,更不认得您说的张六奶奶。”

    郑氏闻听,回头看向张六奶奶。

    张六奶奶袖手而坐,笑而不语。

    徐嬷嬷接口,对郑氏笑着说道:“杨家太太会意错了。冬儿姑娘自是不认得我们奶奶,是我们奶奶听说二黑的妹子聪慧、出众。这才想着来看看,想和冬儿结个姐妹缘分。”

    郑氏心里咯噔一下,这就来了。哪来的姐妹缘分?凭着自家的家境,敢和人家张六奶奶结什么姐妹缘分吗?那就只有冬儿进了张家,人家正室奶奶给脸,才勉强凑得上这么个说法。

    只听徐嬷嬷笑对着冬儿说道:“冬儿姑娘,快炕上坐。早听说姑娘能干,家里家外都是好手。杨记作坊的做工章程就是出自姑娘之手,是吧?还听说,姑娘在洗染作坊也是出了名的好手艺,样样手艺都学得精。”

    冬儿听得整张脸都要皱在一起,这个徐嬷嬷也太能说了吧,这说的还是自己吗?

    郑氏则连忙制止道:“嬷嬷可不能这么抬举她,贵人跟前哪有她的坐处。这个妮子一向不知天高地厚,让您这么随口一说,事后,她不定会狂成什么样子呢?”

    冬儿顺着郑氏的话,退的远了些,低头不语。这个事情,自己是不好参合的,还是躲远一些,静观其变吧。

    炕上的张六奶奶姚氏这时开口道:“冬儿,你知道我是哪个吗?”

    冬儿抬头直直的打量了姚氏一眼,摇头道:“不知道。”

    姚氏身边的翠喜,对冬儿甚是无礼看自家奶奶的那一眼有些不满,脸上带出了不喜之色。

    姚氏却不甚在意,继续说道:“我是清水巷张爷的内人。”

    这句话又换来冬儿的一眼直视,本姑娘早就知道了,你这么特意说出来是为那幢。

    姚氏接着问道:“姑娘知道我为什么来看你吗?”

    这个,自己说什么也不能知道,冬儿回道:“刚才这位徐嬷嬷不是说,您听说我能干,才来的吗?”

    翠喜差点被冬儿的回答呛得岔了气,暗道:这个冬儿是不是脑子不够用啊,能这么回奶奶的话吗?得亏自家奶奶还没喝茶,不然该喷了,那得多失/身份。

    张六奶奶也是没想到冬儿回答的这么直白、没涵养,一时无语,不知道该怎么接口。

    还是徐嬷嬷年纪大,经见过说话直白的劳动人民,马上笑着说道:“冬儿姑娘说的是。我们奶奶正是听说姑娘是个管事、经商的奇才,所以想着来结识姑娘。没准儿什么时候,我们府上需要姑娘帮衬一二。现在早早的结识了,到那时大家才好说话。”

    徐嬷嬷又瞟了一眼郑氏,继续说道:“刚才,杨家太太还说,若是我家奶奶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姑娘呢?”

    转而问郑氏:“是吧,杨家太太,您刚刚是这么说的吧?”

    郑氏急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暗暗埋怨自己说话说的太急了一些,被人家抓了话把子。

    看到郑氏被徐嬷嬷挤兑的紧,冬儿说道:“徐嬷嬷,不要笑话我。我不过是个穷人家长大的孩子,没见过世面,更没您说的那个什么奇才。”

    徐嬷嬷听了,只是笑笑:“冬儿姑娘客气了。”

    冬儿也就不再说什么。

    郑氏忙正色说道:“徐嬷嬷不是听错了什么吧?我家的这个妮子没规矩的很,也没经见过世面,哪会有什么才能。不然,您再打听打听,许是另外的女子,您听错了也说不定?”

    姚氏已经回过神来,淡淡的笑着说:“杨家奶奶恁的会说笑,您家铺子的章程写的那么好,出自谁手,您还不知道吗?我家六爷的生意,现在大多都用着这个章程。这还是您家杨掌柜和二黑馈赠给敝府的。我家六爷一直感念杨掌柜高义。”

    说完,冲着冬儿招手,温和的说道:“冬儿,你来。”

    人家直接点名,自己就不好再躲着了。冬儿心里有些犹豫,却还是过去了。

    听廉伯说这个六奶奶是京城六部一个郎中的庶女,姓姚。

    对于冬儿来说,无论今生后世的哪个身份,六部郎中的身份,都是高不可攀的。搁在现代,那是中央级的大官。搁在这个时代,那就不用说了,能够见到传说中皇帝的官员。即使姚氏是姚郎中的庶女,那也是人家高/官名正言顺的女儿。这个府州城里,恐怕再找不到另一个身份如此高贵的女子了。

    原本,六部郎中虽然是个很大的官,但和冬儿没什么关系。人家做人家的高/官,冬儿讨冬儿的生活,两厢的身份位置相差太远,根本不会有什么交集。让冬儿心虚的是自己和这个姚氏的身份。

    如果事情进行的顺利,自己一定会进入张谦后院。难道这个姚氏,真的不介意张谦再多一个小老婆?可是,即使如此,自己依然心虚,怎么办?
………………………………

第124章 姚氏的疑惑

    冬儿蹭到炕边,姚氏依然笑着要她上前。

    冬儿看着炕上铺的缎面的炕垫,勉强笑了笑,说道:“六奶奶,您有什么吩咐,我站着听好了。您看我这一身衣服,实在不好上炕的。”

    姚氏笑了,说道:“看你这女子,怎么这么拘谨。不过是一个垫子,还能被你坐坏了不成?就是坐坏了,咱换一个就是了,有什么打紧。来,坐上来才好说话。”

    冬儿又看了郑氏一眼,没得到郑氏的回应。又见姚氏殷切的眼神看着自己,管她是不是真心,人家能摆出这样的姿态,就容不得自己拒绝。

    而且,给张谦做侧室是自己当前的目标,更由不得自己不配合。

    冬儿心一横,脱鞋上炕,冲着姚氏笑一笑,坐在华光精美的垫子上。

    人坐上去了,冬儿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缎面垫子坐着的感觉和自家刚絮好的褥子区别不大,甚至不如刚絮好的棉花褥子暄软、舒服。

    冬儿心里暗想:富贵生活其实就是看着光鲜一些,远不如自己这几年自力更生,来的舒心、随意,更比不上自己原来世界的繁华、实在。

    冬儿乱想着,姚氏从手边拿起一个长方的扁匣子,放到冬儿面前,说道:“这个是我做主给你选的首饰,你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冬儿刚才一进门,就看到了炕上排列的一干物品,猜到是姚氏拿来给自家或者干脆是给自己的。这时,见姚氏直接拿来放到自己面前,冬儿不由的看了看郑氏。

    郑氏看着冬儿面前的雕花镶铜角的匣子,严重隐含着严厉,低声道:“冬儿!”

    冬儿把郑氏、姚氏、徐嬷嬷轮番的看了一遍,又扫了一眼面前的首饰匣子。才对着姚氏憨憨的笑一笑,低头不再说话。

    这里的人,没一个是自己惹得起的,你们两方角力去吧,自己还是装死比较好。

    姚氏见郑氏不过是个粗鄙、低贱的贫妇,竟然当着自己的面,把冬儿喝止了,显然打算拒绝自己的礼物。

    姚氏面呈不悦之色,略一沉吟,似笑非笑的看着郑氏,问道:“杨太太也不问问,我为什么要送冬儿东西?”

    随着姚氏的问话,徐嬷嬷也面色整肃的看向郑氏。

    当徐嬷嬷的脸上没了笑意的时候,郑氏立即觉得有巨大的压力迎面而来。

    再看看屋子里其余的两个丫头、两个婆子,都是人家张六奶奶带来的,这些人都各具表情的看着自己。这还不算守在院子里和院子外的车夫等人。而自家的女儿冬儿,则在自己低声喝止之后,就深深地低下头,根本没看她老娘面对的困境。

    在惶恐的权衡了两方的力量对比,恐惧于对方同自己不在一个级别的威势之后,郑氏不安的回答姚氏:“这个,贫妇不知,请张六奶奶赐教?”

    唯一有着和悦表情的姚氏听了郑氏的话,丢给徐嬷嬷一个眼风。

    接到自家奶奶的示意,徐嬷嬷的脸上显出了些许笑意,可眼睛里的整肃却没有丝毫减少,徐嬷嬷嘴角挂着笑,说道:“杨家太太再好好想想,定能想起些什么。”

    徐嬷嬷的话让郑氏肯定了张六奶奶的来意,可她无论如何是不会说出来的。她张家就是有权势,也没有强抢人家女儿的理吧。

    徐嬷嬷见郑氏闭口不语,加深了笑意,说道:“既然杨家太太想不起来,那就由奴婢替我家奶奶告知您好了。”

    徐嬷嬷这么一说,郑氏更加不知该怎么办,若是由着这个嬷嬷把话说出来,事情是否更难以挽回?不让人家说?郑氏自视还没这个胆量。

    徐嬷嬷在郑氏彷徨思量的时候,说道:“我们奶奶听说冬儿姑娘聪慧机敏、精明能干,而我家六爷对冬儿姑娘的才能更加推崇。所以这次来……”

    听到这里,郑氏立时意识到徐嬷嬷接下来要说什么,连忙强笑着说道:“我们光顾着聊天,都忘了张家奶奶还没喝上一口水。要不,让冬儿再去看看水烧开了没有?”

    正巧,一个烧水的婆子进来,手里提着烧开的水壶。

    徐嬷嬷依然笑眯眯的,说道:“还是杨家太太想的周到,亏得您说起,这不,您才说到烧水,水就烧好了。”

    徐嬷嬷也不急,有条不紊的侍候好了姚氏、郑氏和冬儿的茶水。

    等一切停当,徐嬷嬷笑着对郑氏说道:“杨家太太,您也不用动别的心思,奴婢就直说了吧。我家奶奶来您这里,是想自己在夫家能多一个说得来的姐妹。我家六爷看好了冬儿姑娘,六奶奶对冬儿姑娘更是喜爱。所以,我们这次来,就是和杨太太商量一二,听听太太您的意思。”

    郑氏终究没有强硬到,能够硬抗对方富贵逼人的气势。最终任由徐嬷嬷把话说完了,郑氏也听得傻掉了。

    一旁听热闹的冬儿愕然抬头,吃惊的望着徐嬷嬷。

    娘的,这话说的也太直接了,这是以势压人吧?自家老妈是和自己不睦,可那是自家的事情。现在,这个姚氏,带着家人、女仆,红果果的到自家打压老妈,难道一点儿不觉得过分吗?而且,冬儿我还是个未婚女子好不好?尤其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话题,不好当着本人说吧?这是给谁没脸呢?

    一直注意着冬儿的姚氏,看到冬儿的表情,也有些意外。她没以为冬儿的吃惊来源于徐嬷嬷的态度,姚氏以为冬儿是听到了要她进张府,而感到吃惊。

    得到张谦要自己帮他完成纳冬儿做侧室的示意后,姚氏先着人打听过。

    打听的人回话:杨家的这个冬儿一直在自家的洗染作坊做事,而且常年不回家。加上张谦对冬儿势在必得的态度,姚氏以为张谦和这个冬儿已经有了私情,或者有些暧昧。

    可是,今天来到杨家,见到冬儿,姚氏又有些不肯定了。杨家太落魄、寒酸了些,冬儿的长相、穿戴、打扮也太没品、破败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